会计账务基础:科目和账户 [兼容模式]
- 格式:pptx
- 大小:397.19 KB
- 文档页数:4
专题二 会计基础知识一、会计科目的定义和分类 (一)会计科目的定义会计科目是指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相关链接】会计对象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可用图表示:(二)会计科目的分类1。
按其所属会计要素的不同分类会计科目按其所归属的会计要素不同,可以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第一层次第二层次第三层次2。
按照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的分类户。
【相关链接】总分类科目对所属的明细分类科目起着统驭和控制作用,明细分类科目是对其总分类科目的详细和具体说明.A公司B公司【提示】必须清楚总分类科目与明细科目的分类依据;必须清楚总分类科目与明细分类科目之间的关系;二级科目是介于总分类科目与三级明细科目之间的科目.【提示】考试常用会计科目表:二、会计账户及其基本结构(一)账户的含义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
设置账户是会计核算的重要方法之一.【提示】会计科目仅仅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或标志,它不能反映交易或事项的发生所引起的会计要素各项目的增减变动情况和结果.账户的基本结构具体包括账户名称(会计科目)、记录经济业务的日期、所依据记账凭证的编号、交易或事项内容摘要、增加金额、减少金额和余额等。
账户核心部分可用简化格式“T"形账户表示:借方账户名称(会计科目) 贷方【提示】至于哪一方登记增加,哪一方登记减少,既取决于所记录的交易或事项,也取决于账户的性质,公式: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在借贷记账法下,“T"形账户的“左方”表示“借方",右方表示“贷方”.必须注意的是,“借"和“贷”只是记账符号,至于表示增加还是减少,则取决于账户的性质。
资产类账户、权益类账户的内部勾稽关系如下:资产类账户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权益类账户期末贷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成本类账户的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的结构相同,即借方登记成本费用的发生(增加)数,贷方登记成本费用的结转(减少)数,期初、期末余额在借方,表示在产品成本或未完工劳务已发生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