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体操》课程教学大纲
- 格式:pdf
- 大小:128.58 KB
- 文档页数:5
艺术体操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艺术体操教程》第四章“身体基本姿态与舞蹈动作”,详细内容为第一节“身体基本姿态训练”和第二节“舞蹈动作组合”。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艺术体操中的身体基本姿态,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2. 培养学生舞蹈动作的表现力和节奏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身体基本姿态的准确把握和舞蹈动作的连贯性。
教学重点:身体基本姿态的训练和舞蹈动作的练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音乐播放设备、镜子、把杆。
2. 学具:艺术体操服装、软垫、舞蹈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段艺术体操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2. 身体基本姿态训练(15分钟)(1)讲解并示范身体基本姿态,包括站立、半蹲、弓步等。
(2)学生跟随教师进行身体基本姿态练习,注意动作的准确性。
(3)分组练习,互相纠正,提高动作质量。
3. 舞蹈动作组合(20分钟)(1)教师示范舞蹈动作组合,讲解动作要领。
(2)学生跟随教师学习舞蹈动作组合,注意动作的连贯性和表现力。
(3)分组练习,互相观摩,提高动作熟练度。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学生自主练习身体基本姿态和舞蹈动作组合。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错误。
(2)学生进行舞蹈动作组合展示,互相鼓励、评价。
六、板书设计1. 身体基本姿态训练:站立、半蹲、弓步等2. 舞蹈动作组合:动作要领连贯性表现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练掌握身体基本姿态。
(2)练习舞蹈动作组合,注意动作的连贯性和表现力。
2. 答案:(1)身体基本姿态:站立、半蹲、弓步等。
(2)舞蹈动作组合:根据教师示范进行练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1)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加强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注重动作细节,提高动作质量。
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参加艺术体操社团,提高技能水平。
(2)组织学生观看艺术体操比赛,拓宽视野。
一、课程名称:艺术体操基础训练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艺术体操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身体协调性。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对象:初学者四、教学时间:2课时五、教学内容:1. 艺术体操基本动作:徒手操、手持器械操。
2. 音乐节奏训练:跟随音乐进行动作练习。
3. 团队协作训练:分组进行动作配合。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热身运动,活跃课堂气氛。
2. 讲解:教师讲解艺术体操的基本动作和技巧,并示范动作。
3. 练习: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徒手操练习,熟悉动作要领。
4. 音乐节奏训练:教师播放音乐,学生跟随音乐进行动作练习,注意节奏和动作的准确性。
5.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手持器械操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6.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1. 导入:学生进行热身运动,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2. 讲解:教师讲解艺术体操的基本动作和技巧,并示范动作。
3. 练习: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徒手操练习,巩固动作要领。
4. 音乐节奏训练:教师播放音乐,学生跟随音乐进行动作练习,提高音乐节奏感。
5. 团队协作训练:学生分组进行动作配合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6. 展示:各组进行动作展示,教师点评并给予改进建议。
7.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动作的准确性、节奏感和协调性。
2. 学生对艺术体操的兴趣和参与度。
3. 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 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身体协调性。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使学生掌握艺术体操的基本动作和技巧,提高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身体协调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课时:2课时年级:大学一年级教材:《大学体育-艺术体操》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艺术体操的基本动作和技巧,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艺术修养。
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3. 培养学生热爱体育、热爱生活的情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内容:1. 艺术体操基本动作:变换步、波浪动作、徒手操2. 团体操编排与表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堂常规1. 教师简要介绍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
2. 学生集合,进行点名和课堂纪律教育。
二、热身运动1. 学生跟随教师做简单的徒手操,活动全身关节。
2. 进行慢跑,提高学生的心率。
三、基本动作教学1. 教师示范变换步,讲解动作要领,学生跟学。
2. 教师示范波浪动作,讲解动作要领,学生跟学。
3. 教师示范预备级艺术体操徒手操第一段,讲解动作要领,学生跟学。
四、分组练习1. 学生分组进行变换步、波浪动作和徒手操的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动作。
五、总结与评价1. 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总结,表扬优点,指出不足。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改进意见。
第二课时:一、课堂常规1. 教师简要介绍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
2. 学生集合,进行点名和课堂纪律教育。
二、复习上节课内容1. 学生分组进行变换步、波浪动作和徒手操的复习。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动作。
三、团体操编排与表演1. 教师讲解团体操编排的原则和方法,学生分组进行编排。
2. 学生分组进行表演,教师点评。
四、总结与评价1. 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总结,表扬优点,指出不足。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艺术体操基本动作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团体操编排与表演中的表现。
3. 学生对课堂纪律的遵守情况。
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艺术体操”课程教学大纲教研室主任:李思民执笔人:汤敬东一、课程基本信息开课单位:体育科学学院课程名称:艺术体操课程编号:142417英文名称: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总学时: 36理论学时: 6 实验学时:30学分:2开设专业:体育舞蹈先修课程:芭蕾基础二、课程任务目标(一)课程任务本课程是一门体育舞蹈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体育舞蹈专业学生学习和掌握艺术体操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术、技能的入门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塑造学生优美体态、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意识与能力,使学生熟练掌握艺术体操教学的基本理论与技能等相关知识,能够从事学校艺术体操教学与组织表演及指导大众健身锻炼工作。
(二)课程目标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够:1、初步掌握健美操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2、初步掌握艺术体操的基本步伐、艺术体操的创编方法,具备一定的自编、自教能力;3、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和艺术体操欣赏水平。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一)理论教学的内容及要求第一章艺术体操概述;艺术体操的特点;种类;内容1、了解艺术体操教学的基本要素2、了解艺术体操教学任务及特点3、了解艺术体操的基本内容第二章艺术体操的价值;艺术体操发展概况1、了解艺术体操的价值2、了解艺术体操的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第三章艺术体操的创编1、了解艺术体操成套分类2、了解艺术体操创编的指导思想与原则3、了解艺术体操编排的基本程序4、掌握艺术体操创编的方法(二)实践教学的内容及要求内容:步伐与舞步;基本姿态和基本部位摆动与绕环;波浪;跳跃(原地一位、二位、五位交换跳、并步跳);踏跳、向前交换腿跳;前摆转体180度跳、大跨跳;向前鹿跳、侧跨跳、单腿结环跳;转体动作、平衡动作、技巧动作;圈的组合动作练习;彩带的组合动作练习;要求:1.了解艺术体操训练的目的与任务2、了解影响艺术体操训练的因素3、了解艺术体操训练的特点及训练原则4、重点掌握艺术体操的编排方法和训练方法四、学时分配五、考核说明考试六、主要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目主要教材:1.艺术体操沈芝萍王瑞玉主编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62.艺术体操洪小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8。
艺术体操教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艺术体操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2. 学生能掌握艺术体操的基本动作要领,如柔韧、平衡、跳跃等;3. 学生能了解艺术体操的创编原则和技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独立完成艺术体操的基本动作,展示出良好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2.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创编一段具有个人特色的艺术体操动作;3. 学生能在团队协作中发挥积极作用,共同完成一段艺术体操表演。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艺术体操,培养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增强身体素质;2. 学生在艺术体操练习中,培养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3. 学生通过艺术体操的学习,提高自信心,勇于展示自我,发展个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课程,注重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培养技能和情感态度。
学生特点:本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喜欢表现自我。
教学要求:教师应结合学生特点,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注重个体差异,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艺术体操基本概念:介绍艺术体操的定义、分类和特点,使学生了解艺术体操的内涵。
教材章节:第一章 艺术体操概述2. 艺术体操基本动作:学习柔韧、平衡、跳跃等基本动作要领,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教材章节:第二章 艺术体操基本动作3. 艺术体操创编原则:讲解艺术体操动作的创编原则和技巧,引导学生进行动作创编。
教材章节:第三章 艺术体操创编4. 团队协作与表演: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共同完成一段艺术体操表演。
教材章节:第四章 艺术体操表演与团队协作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艺术体操概述,基本概念学习;第二周:柔韧、平衡、跳跃等基本动作教学;第三周:艺术体操动作创编原则与技巧;第四周:团队协作与艺术体操表演实践。
教学内容科学性和系统性:本教学内容按照教材章节顺序进行,由浅入深,使学生逐步掌握艺术体操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艺术体操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艺术体操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舞蹈运动项目,既要注重运动技能的培养,又要注重艺术表现的培养。
本教学大纲旨在培养学生的艺术体操基本技能,提升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以及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基本动作技能的训练1.1 身体形态的训练1.1.1 正确的站立姿势1.1.2 屈膝坐位和跪位姿势1.1.3 坐地姿势和俯卧姿势1.2 身体灵活性的培养1.2.1 关节活动训练1.2.2 身体扭转训练1.2.3 身体拉伸训练1.3 身体协调性的提升1.3.1 跳跃动作训练1.3.2 手臂和躯干的协调动作训练1.3.3 腿部和躯干的协调动作训练2. 舞蹈表现能力的培养2.1 动作流畅性的训练2.1.1 步伐的连贯性训练2.1.2 手臂和躯干的流畅性训练 2.1.3 腿部和躯干的流畅性训练 2.2 舞姿表现能力的培养2.2.1 姿势的准确性训练2.2.2 表情和眼神的表现训练2.2.3 舞步与音乐的协调训练2.3 创造力的培养2.3.1 自由创作的训练2.3.2 剧情演绎的训练2.3.3 舞蹈编排的训练三、教学方法本教学大纲采用综合性教学方法,结合体操技能的训练与艺术表现的培养,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基本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示范演示法:教师通过身体语言和动作表达,直观地展示出艺术体操的动作和表现。
2. 引导提问法: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对艺术体操的兴趣,并提升他们的表达能力。
3. 分组合作法: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通过集体合作的方式进行技能训练和表现训练,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内容结构法:教师按照教学大纲提供的内容结构,有序地组织学习活动,使学生能够全面而系统地掌握艺术体操的技能和表现要求。
四、教学评价为了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学习进展,教师将采用以下评价方式:1. 观察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动作技能的准确性、表现能力的丰富性以及参与合作的积极性等。
课程名称:艺术体操基础教程课程目标:1. 让学生掌握艺术体操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2. 培养学生对艺术体操的兴趣和热爱。
3. 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柔韧性和节奏感。
4.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信心。
课程时长:10周,每周2课时课程内容:第一周:艺术体操概述1. 艺术体操的起源与发展2. 艺术体操的分类与特点3. 艺术体操的基本要求与评分标准第二周:基础动作训练1. 基本站立姿势2. 腿部柔韧性练习3. 肩部灵活性练习第三周:手位动作训练1. 手位基本动作2. 手位组合动作3. 手位技巧训练第四周:步伐动作训练1. 走步与跑步2. 步伐组合与变化3. 步伐与音乐节奏的配合第五周:跳跃动作训练1. 基本跳跃动作2. 跳跃组合与变化3. 跳跃技巧训练第六周:平衡动作训练1. 平衡基本动作2. 平衡组合与变化3. 平衡技巧训练第七周:造型动作训练1. 造型基本动作2. 造型组合与变化3. 造型技巧训练第八周:团队协作训练1. 团队协作的重要性2. 团队协作的基本技巧3. 团队协作训练案例分析第九周:艺术体操表演与展示1. 编排表演节目2. 演示表演技巧3. 演出效果评价第十周:课程总结与考核1. 课程回顾与总结2. 学生自评与互评3. 教师点评与反馈教学过程:一、导入1. 利用多媒体展示艺术体操精彩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介绍课程目标、内容与教学安排。
二、基本动作训练1. 教师示范基本动作,学生跟随模仿。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展示练习成果,教师点评与指导。
三、组合动作训练1. 教师讲解组合动作的编排方法与技巧。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展示练习成果,教师点评与指导。
四、技巧训练1. 教师讲解技巧动作的要点与注意事项。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展示练习成果,教师点评与指导。
五、团队协作训练1. 教师讲解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与技巧。
2. 学生分组进行团队协作训练,教师巡回指导。
艺术体操公开课教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1. 艺术体操的基本动作:手臂动作、腿部动作、身体动作。
2. 艺术体操的基本组合:手臂与腿部的组合、身体与手臂的组合、身体与腿部的组合。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艺术体操的基本动作和基本组合。
2. 培养学生对艺术体操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艺术修养。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艺术体操的基本动作和基本组合的练习。
难点:动作的连贯性与协调性,以及团队协作的默契。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艺术体操器材(如球、圈、绳等)、音响设备。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观看一段艺术体操表演视频,引导学生感受艺术体操的美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动作讲解与示范(10分钟)教师讲解并示范艺术体操的基本动作和基本组合,让学生初步了解动作要领。
3. 学生分组练习(10分钟)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基本动作和基本组合的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动作展示与评价(5分钟)每组学生进行动作展示,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给出建议和鼓励。
5. 团队协作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团队协作练习,教师指导并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艺术体操基本动作:1. 手臂动作2. 腿部动作3. 身体动作艺术体操基本组合:1. 手臂与腿部的组合2. 身体与手臂的组合3. 身体与腿部的组合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请写出艺术体操的基本动作和基本组合。
2. 请谈谈本节课的学习体会和收获。
答案:1. 艺术体操的基本动作:手臂动作、腿部动作、身体动作。
基本组合:手臂与腿部的组合、身体与手臂的组合、身体与腿部的组合。
2. 本节课的学习体会和收获:(1)了解了艺术体操的基本动作和基本组合,提高了自己的艺术体操水平。
(2)学会了团队协作,增强了团队荣誉感。
艺术体操教学大纲一、课程介绍艺术体操运动是一项深受女子喜爱的运动项目,其练习内容符合女子生理及心理特点,各类动作体现出优美和艺术性特征。
通过进行艺术体操的各类动作练习,可使练习者的身体得到全面锻炼。
并能充分展现协调,韵律,柔美,优雅等女性健美气质。
陶冶其美的情操,有助于形成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本课程设置:一年级开设选项基础课,二年级开设选项提高课,三年级开设任意选项课。
根据不同的学生的不同要求分层次教学,对初学者主要教授艺术体操的基本动作,各种基本舞蹈组合,及基本知识,基本规则。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有一定水平的学生主要教授器械组合及竞赛规则,裁判知识。
二、课程目标(一)基本目标基本目标是对初学者的基本要求.1.运动参与目标:积极主动的参与艺术运动有计划地将艺术体操运动作为体育锻炼的主要内容之一。
并逐步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具有一定的欣赏艺术体操比赛的能力。
2.运动技能目标:掌握艺术体操的基本练习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正确地进行艺术体操锻炼,提高自己的锻炼能力。
3.身体健康目标:能测试和评价体质健康状态,掌握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知识方法,能科学选择人体需要的健康营养食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形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体魄。
4.心理健康目标:根据自己的能力确定艺术体操的学习目标,自觉通过艺术体操运动改善心理状态,增强自信心,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在艺术体操器械运动中享受运动乐趣,体验成功的感觉。
5.社会适应目标:在艺术体操运动中表现良好的社会体育道德和互相尊重,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二)发展目标发展目标是为一些对艺术体操运动学有所长的学生确定的,也可作为艺术体操班大多数学生的努力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将艺术体操活动作为体育锻炼的主要内容之一,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能独立制订适用于自己的健身运动处方,具有较高单位体育文化素养和对艺术体操的欣赏水平2.运动技能目标:积极提高艺术体操的运动水平,发展自己的运动才能,达到国家等级运动员水平,能代表学校参加比赛。
艺术体操教学纲要一、教学目的任务1、以优美动作、高雅气质将美育寓于艺术体操课教学之中,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团队协作精神,美化学生形体,使学生发育匀称,培养优美的形体和养成正确的姿态。
2、通过对音乐的理解和运用,发展协调、柔韧、灵巧等身体素质,同时使学生受到赏心、悦目、怡神的精神享受,陶冶美的情操,激发美的追求,提高美的鉴赏力。
3、以不同类型的轻器械和具有代表性的动作组合,提高空间的判断能力、动态的控制能力、静态的平衡能力和自我表现能力,丰富精神生活,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三、教学内容内容初级理论1、艺术体操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2、艺术体操概述:(1)艺术体操的起源与发展;(2)艺术体操的特点、内容、分类和作用;(3)艺术体操基本常识;3、艺术体操的编排:(1)艺术体操组合编排;(2)艺术体操动作与音乐的表现;(3)艺术体操与舞蹈、健美操的联系与区别。
艺术体操1、形体操:手位形体组合(根据学生基础进行适时编排)关节形体组合(根据学生基础进行适时编排)2、基本步伐组合:1——2组合(根据学生基础进行适时编排)3、三人球操或三人绳操:(根据学生基础进行适时编排)注:一个学期教学一套组合练习身体素质1.一般素质:(1)耐力:800米、12分钟跑、间隙跑、变速跑(2)速度:100米、50米.(3)力量:立定跳远、仰卧起坐2.专项素质:(1)柔韧:踢腿、甩腰、转肩(2)弹跳:跨跳、台阶跳、单绳跳(3)腰腹:仰卧举腿、俯卧举腿、俯卧挺身起四、考核内容和成绩分配详见“ 第一部分 总纲:考核内容及成绩分配”(P6-P10) (一)运动技能考核(占总成绩30%)1.考核内容及方法1)以艺术体操基本动作及教学组合为内容,改变动作和改变队形或重新组合均可。
2)时间为3分钟(以动作开始为准——音乐结束为止)。
3) 队形变化不得少于6个(其中2个为不规则队形,包括开始和结束队形)。
4)人数为3——5人,自由结合。
5)以抽签方式为序进行考试。
艺术体操教学大纲一、引言艺术体操是一项独特的体育运动,它通过优美的身体动作、灵活的身体控制和艺术的表演,展示了运动员的力量、柔韧性和协调性。
为了促进艺术体操的教学与发展,制定一份全面而系统的教学大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艺术体操教学大纲的内容和步骤。
二、教学目标艺术体操教学大纲的首要任务是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
在这一部分,将列举出艺术体操教学的核心目标,包括:1. 培养学生对艺术体操的兴趣与热爱;2. 培养学生的协调性、灵活性和平衡性;3. 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和竞技表现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5. 培养学生的艺术表演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基本动作技术:学生需要掌握艺术体操的基本动作技术,如跳跃、转体、翻滚等。
通过反复练习,培养学生的技术功底和身体控制能力。
2. 器械技术:艺术体操包括各种器械的应用,如球、棒、绳和带等。
学生将学习如何正确使用这些器械,并在动作中融入艺术表演元素。
3. 舞蹈和表演技巧:学生将学习不同类型的舞蹈和表演技巧,如表情、姿势、节奏等。
通过舒展的动作和流畅的转换,表达出艺术体操的魅力和美感。
4. 比赛规则和评分标准:学生将了解艺术体操比赛的规则和评分标准。
这将帮助他们更好地准备比赛,并提高他们在比赛中的表现。
四、教学方法和步骤1. 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循序渐进、示范引导、个别指导等多种教学方法。
结合视频资料和实地观摩,帮助学生理解和模仿正确的动作技术和表演风格。
2. 教学步骤:(1)热身准备:通过拉伸运动和简单的舞蹈动作,预热学生的身体,准备进入正式的教学内容。
(2)基本动作技术训练:教师示范并引导学生逐步学习和掌握艺术体操的基本动作技术。
(3)器械技术训练:引导学生体验和应用不同器械的技术,培养他们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4)舞蹈和表演技巧训练: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和表达艺术体操中的舞蹈和表演技巧,注重音乐与动作的协调。
(5)比赛模拟训练:组织学生进行比赛训练,模拟真实比赛的裁判评分和表演压力,锻炼他们的比赛技能和心理素质。
十二、艺术体操选项课教学大纲(一)目的任务1.目的:通过艺术体操教学,使学生在优美动听的音乐旋律中翩翩起舞,热情奔放、展现靓丽青春的风彩,得到一种美的感受,从而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塑造形体美的目的,2.任务:(1)通过艺术体操学习,发展和提高学生柔韧、协调、灵巧、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提高健康水平和塑造美的形体。
(2)以优美、自然的舞姿和音乐艺术的感染力,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3)使学生掌握艺术体操的基本舞步和成套动作技术,并能独立表演和进行一般的编排。
(4)使学生掌握艺术体操的基本理论知识,比赛规则与方法以及锻炼价值。
(5)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于表现和敢于拼搏的优良作风。
(二)教学要求1.技术方面:以基本姿态和基本舞步为基础,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掌握五种舞步的组合、一整套徒手操和一套轻器械操。
2.理论方面:使学生系统地了解艺术体操的基本理论知识,比赛规则和裁判法。
并能理论联系实际进行编排,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3.素质方面:在提高一般身体素质的基础上发展专项素质,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4.培养学生艰苦奋斗,自尊、自强、自信、自爱的能力,并具有表现美、欣赏美的素养以及热爱集体、无私奉献的思想品德。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四)教学内容纲要艺术体操(一)1.理论部分(1)专项理论:①艺术体操的发展简介及基础理论知识。
②艺术体操的特点与功能。
③艺术体操基本动作的内容和分类。
④艺术体操的基本规则与音乐知识。
(2)基础理论2.基本形体动作(1)基本位置:①站立的基本姿势;②脚的五个基本部位;③手型及手臂的基本部位(2)把杆练习:①脚各个方位的撑地;②提踵与半蹲(一位、二位、五位);③体前屈、体后屈、体侧屈及绕环;④正压腿、侧压腿和控腿;⑤小踢腿,大踢腿(前、后、侧);⑥五位的交换腿跳;⑦单足、双足转体;⑧一位、二位、五位的小跳。
3.专项技术(1)身体各部位的基本姿态与基本动作。
艺术体操课教案(五篇)第一篇:艺术体操课教案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艺术体操的简介、学习任务、提出课堂要求。
2.引导在冥想的状态下调整站姿。
3.示范成套动作,学生感受舞蹈。
4.舞蹈基本足尖步训练,足尖跑训练。
教学目的及意义:1.学会正确的站姿,并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展现挺拔,自信的姿态。
2.提高学生舞蹈兴趣,通过示范提高练习动机。
教学准备:成套动作音乐,冥想音乐。
教学设想:1、第一节课首先进行自我介绍。
再简要介绍艺术体操及学完之后要完成的任务(能跳一支标准时长1分30秒的舞蹈《If I was the one》)。
讲课堂要求(不能穿凉鞋和拖鞋、长头发要扎成马尾、摘下眼镜)。
2、在音乐《智慧花盛开之内心平和曲》的伴奏下,引导学生进行站姿训练。
3.学生和我一起跳成套动作。
①提醒学生不要看到别的同学跳的动作不规范而讥笑。
②提醒学生不管动作是否到位都要跟着动起来。
4.足尖步训练。
讲解足尖步要点:身体正直,收腹立腰,脚背绷直,膝盖绷直,重心平稳,两脚走在一条直线,步幅均匀不宜过大,支撑脚踝充分向上立。
5.足尖跑训练。
讲解足尖跑:双手叉腰,虎口向上,用足尖步的方法,跑起来。
先围成一圈,往我的右手边跑起来,一分钟之后喊口令换方向。
附件①艺术体操简介艺术体操是一项在音乐伴奏下,以徒手或手持轻器械进行练习的、它吸收了芭蕾舞、现代舞、民间舞的精华,它融体操、舞蹈、音乐为一体,以优美性和艺术性为主要特征,是美的集中体现。
可以分为一般性艺术体操和竞技性艺术体操。
这里我们学习的是侧重于观赏的一般艺术体操。
②冥想词想像自己处在一片古老的森林,自己就是一棵大树。
这是你非常熟悉的森林,你在这里感到宁静而安全。
站稳脚跟,你的脚趾就像是大树的树根,树根紧紧地扒住地面。
夹紧你的小腿,就像小腿间有一张很重要的纸,你不能让这张纸掉下来。
膝盖往后压,仿佛有一个力量将你的膝盖往后推。
夹紧你的臀部,屁股往上提,有一个力量将你的屁股往上拉。
收紧腹部,符合着气息,将体内的污气、浊气排出来。
艺术体操专项体育课教学大纲一、课程介绍艺术体操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并于50年代前经苏联传入中国。
1984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它有团体赛、个人全能赛和个人单项赛等多种形式。
由舞蹈、跳跃、平衡、波浪形动作及部分技巧运动动作组成。
艺术体操是在音乐伴奏下以自然性的动作为基础的节奏运动。
主张以女子优美的自然体型为基础,在音乐伴奏下,做出各种有节奏的艺术造型动作活动,从而发展女子身体的柔韧性,形成正确的健康的身体形态,同时增强人体动作的艺术性和协调性。
艺术体操动作优美自然,韵律性强,内容丰富多样,既能锻炼身体,形成健美的体态,又可陶冶情操,抒发感情。
符合女子的生活心理特点,易于开展。
深受广大青少年女子的喜爱。
在大学开展艺术体操教学活动,把艺术体操列入体育教学内容中,对学生体育,美育、智育、德育的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课程目标通过艺术体操教学,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端正体形。
提高学生的协调性、灵巧性和柔韧性。
以优美、自然的舞姿和音乐艺术的感染力,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同时使学生掌握艺术体操的基本理论知识,技术动作,了解基本比赛规则与方法并能独立表演和进行一般的编排。
培养学生自尊、自强、自信、自爱的能力,积极进取、勇于表现和敢于拼搏的优良作风。
并具有表现美、欣赏美的素养以及热爱集体、无私奉献的思想品德。
三、课程任务及课程要求教学任务:通过艺术体操学习,发展和提高学生柔韧、协调、灵巧、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提高健康水平和塑造美的形体。
技术方面:以基本姿态和基本舞步为基础,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掌握五种舞步的组合、一整套徒手操和一套轻器械操。
理论方面:使学生系统地了解艺术体操的基本理论知识,比赛规则和编排要素。
并能理论联系实际进行编排,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素质方面:在提高一般身体素质的基础上发展专项素质,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一)专项第一学期(体育Ⅲ)(二)专项第二学期(体育Ⅳ)1(一)理论部分1、艺术体操概述。
《艺术体操》课程简介课程名称:艺术体操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代码:ATY00721ATY00722 总学分:2总学时:60 理论学时:10实验学时:面向专业:全校学生先修课程:执笔人:王兴华审定人:山美娟吴秀云课程内容简介:艺术体操是由运动员手持轻器械,配合音乐及身体动作的一项女子运动。
具有优美性和艺术性的特征,并充分地展现出协调、韵律、柔和、优雅等女性健美气质,因此非常适合女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它不仅能发展柔韧、力量、协调、灵巧等身体素质,锻炼健美体态和培养良好的身体姿态,而且还可以培养节奏感、优美感,提高音乐素质和表现力。
所以,艺术体操是女子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行美育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
《艺术体操》课程教学大纲学时:60 学分:2理论学时:8 技能学时:52面向专业:全校学生课程代码:ATY00721ATY00722先开课程:课程性质:必修课执笔人:王兴华审定人:山美娟、吴秀云第一部分:理论教学部分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任务本大纲的编写既考虑到对艺术体操基本功的普遍性掌握,又考虑到大学生的身体素质,难度适中、内容全面。
安排了基础理论和专项理论,大学生身体健康项目的锻炼与测试,还加入了健美操等相关项目的内容。
使学生能学习到更广泛的形体专业知识,以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最终目的。
2、课程教学与教改基本要求紧扣课程的主要目标,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作为确定课程内容的基本出发点,同时重视课程内容的体育文化氛围。
二、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1、教学时数总分配表教学内容学时比例(%)备注理论部分基础理论知识 213.3专项理论 4多媒体教学 22、课程设置与教学时数分配表3、理论教学内容(1)基础理论①体育的概念与功能。
②高校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
③体育锻炼的意义、原则、内容及方法。
④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
(2)专项理论①艺术体操的起源和发展。
②艺术体操动作练习的特点、分类、锻炼价值。
③徒手动作的特点和技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