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以呕吐为首发症状疾病的误诊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20.28 KB
- 文档页数:3
以发热呕吐为首发症状的重症心肌炎误诊1例分析
梁中信;王宝平;刘绍先
【期刊名称】《中国误诊学杂志》
【年(卷),期】2007(7)5
【总页数】2页(P1035-1036)
【关键词】心肌炎/诊断;发热/诊断;呕吐/诊断;误诊
【作者】梁中信;王宝平;刘绍先
【作者单位】河北省廊坊市人民医院儿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2.210.4
【相关文献】
1.以呕吐为首发症状的误诊分析 [J], 杨俊梅
2.以腹痛呕吐为首发症状的暴发性心肌炎误诊1例 [J], 潘晓晶;宋佳;马丹丹
3.以发热呕吐为首发症状的重症心肌炎误诊1例报告 [J], 王宝平
4.以呕吐为首发症状的疾病误诊分析 [J], 刘瑞
5.以呕吐为首发症状的误诊分析 [J], 杨俊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以恶心和呕吐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误诊分析鲁素彩; 田自力; 程勇; 言红健
【期刊名称】《《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年(卷),期】2005(028)009
【总页数】1页(P60)
【作者】鲁素彩; 田自力; 程勇; 言红健
【作者单位】071000 河北省职工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分泌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
【相关文献】
1.穴位按压在减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人术后恶心、呕吐中的应用 [J], 吕冬;唐四元;谢萍
2.以突发眩晕、恶心、呕吐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 [J], 沈雪莉;张立洁
3.以腹痛和恶心呕吐为首发表现的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例 [J], 徐忠森
4.以恶心和呕吐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误诊分析 [J], 鲁素彩;田自力;程勇;言红健
5.以呕吐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例并文献回顾 [J], 石少敏;刘月;陈德才;王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以恶心、呕吐为主要症状疾病临床误诊分析
王志英
【期刊名称】《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3(034)002
【摘要】对42例以恶心、呕吐为主要症状疾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临床表现、误诊原因及误诊常见疾病.42例在诊断过程中出现误诊,误诊疾病大多为非消化系统疾病所引起,其中包括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急性心肌梗死、胰腺癌、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多发性骨髓瘤、腹型过敏性紫癜、妊娠呕吐等.详细
询问病史、详细体检,对可疑病例做到追踪观察,对恶心、呕吐明显而腹部症状、体
征不明显,胃镜检查无明显改变时,除想到常见引起恶心、呕吐的原因外,要注意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血液疾病.
【总页数】2页(P135-136)
【作者】王志英
【作者单位】山西省左权县医院急诊科,左权,0326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2.1
【相关文献】
1.以"恶心、呕吐"为主要症状的气管憩室1例 [J], 韦已迪;谢正福;赵华
2.以顽固性恶心、呕吐为主要症状老年性甲亢1例报告 [J], 刘海波;李晓娜;刘春华
3.以恶心及呕吐为主要症状的AMI患者42例临床诊断分析 [J], 杨燕鸣;张明;邱阳;
单晓莺
4.以恶心和呕吐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误诊分析 [J], 鲁素彩;田自力;程勇;言红健
5.以恶心和呕吐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误诊分析 [J], 鲁素彩; 田自力; 程勇; 言红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容易误诊的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的内分泌疾病摘要:许多内分泌系统疾病都有消化道症状,极易被误诊。
基于此,本文详细论述了容易误诊的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的内分泌疾病。
关键词:内分泌疾病;诊断;消化系统疾病;误诊许多内分泌疾病由于不同的病理生理变化,可出现明显的消化道症状,其特点是:①腹痛无特异性,虽然腹痛剧烈,但无明显的定位体征,腹痛位置和触及疼痛强度变化不定;②有内分泌疾病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能发现并确认内分泌异常;③纠正内分泌异常后,腹痛迅速消失。
一、消化道简介消化道是一条起自口腔延续为咽、食管、胃、小肠、大肠、终于肛管的很长的肌性管道,由上消化道及下消化道两部分组成。
1、上消化道:①口腔:食物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在口腔内,通过咀嚼和唾液酶的作用,食物得到初步分解、消化,粘有唾液的食物团经吞咽动作,通过食管进入胃内;②咽:咽可分为鼻咽、口咽、喉咽,能完成吞咽的反射动作;③食管:起运送食物的作用;④胃:胃是储存食物的器官,食物进入胃后,胃通过规律的蠕动,将食物与消化酶充分融合,达到初步消化食物的作用;⑤十二指肠:是连接胃和小肠的部分,有分泌黏液、刺激胰腺分泌消化酶与胆囊分泌胆汁等作用。
2、下消化道:①空肠、回肠:无明显的生理界限,起消化及吸收食物作用;②大肠:包括盲肠、阑尾、结肠、直肠、肛管,其功能在于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同时给经消化、吸收后的食物残渣提供暂时储存场所,并将其转变为粪便排出体外。
二、内分泌疾病概述内分泌疾病是指内分泌腺、内分泌组织本身的分泌功能、结构异常时发生的症候群,还包括激素来源的异常激素受体的异常,以及因激素、物质代谢失常引起的生理紊乱所发生的症候群,内分泌疾病根据内分泌功能可分为:①功能亢进类疾病,如甲状旁腺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
②功能减退,主要因内分泌腺受多种原因的破坏导致的激素分泌不足,如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疾病。
③功能正常,但腺体组织结构异常,如单纯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癌等,既功能正常,但有组织结构的病理改变。
临床常见的误诊实例分析林尤直;陈奕君;姚震【摘要】误诊作为一种医疗过失,具有一定的不良后果。
面对一个患者资料,临床医师要善于去伪存真地分析、综合和提炼,做出正确诊断。
本文收集一些常见的临床误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认为误诊主要有责任性误诊和技术性误诊两大因素。
在当今医学技术发展迅猛、专业细分化的情况下,临床医师应不断强化责任意识、加强专业技术学习,同时应具有协调、团结精神,主动联系专科会诊,最大限度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发生。
【期刊名称】《海南医学》【年(卷),期】2016(027)017【总页数】4页(P2886-2888,2889)【关键词】责任性误诊;技术性误诊;临床分析【作者】林尤直;陈奕君;姚震【作者单位】海南省司法医院内科,海南海口 570110;海南省司法医院内科,海南海口 570110;海南省司法医院内科,海南海口 5701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误诊亦即对疾病错误的诊断,误诊在任何一个医生的临床生涯中都难以避免会发生。
医学是经验医学,任何名医都是从不断总结失误的经验教训中成长起来的。
我国当代伟大的医学家张孝骞教授曾说过:“疾病就像人的脸,没有哪两张是完全相同的。
患者的性别、年龄、社会环境、心理素质等均不相同,疾病展示、自我表达和个体耐受等方式均不相同”[1]。
因此,面对一个患者资料,如何去伪存真地分析、综合和提炼,做出正确诊断,是每一位临床医师所必须应对的严峻挑战,也是在当今医患关系高度紧张的状况下要反复修炼的课程。
临床工作中任何医生都经历过大大小小的误诊事件,本文总结分析部分典型病例,以便减少误诊和漏诊,更好地提高医疗质量。
1.1专业知识面窄,以生命为代价的误诊1.1.1 病例简介患者孙某某,男性,39岁,职业为某照像馆摄影师。
因“突发性左肩部疼痛3 h余”于2001年某一天晚上11点30分到海口某三甲医院急诊科就诊。
症状重,主要为肩部疼痛,以麻胀痛为主,不能活动,当晚值班急诊护士分诊将该患者分给骨科,一位骨科副主任医师检查了局部,让患者照了肩周部X光片,当时说无异常,随即按“肩周炎”给予一粒“舒尔芬”止痛处理,让家人护送回家。
慢性肾功能衰竭46例误诊分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有厌食、恶心、呕吐、贫血、水肿、呼吸困难等症状,但临床医生若不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及必要的肾功能检查,临床易误诊漏诊,我院自2008年2月至2013年2月共误诊慢性肾功能衰竭46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46例,男32例女14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75岁,疗程3天~2年。
1.2 临床表现与误诊疾病 46例中13例因头晕、面色苍白、乏力、心悸诊断为贫血待查;9例因胸闷及呼吸困难、水肿诊断为心力衰竭;8例因上腹部饱胀及恶心、呕吐,诊断为急性胃炎;8例因呕吐咖啡样物,黑便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6例因头痛、头晕、呕吐诊断为高血压脑病;2例因抑郁、失眠、记忆力减退、幻觉诊断为精神异常。
1.3 实验室检查与诊断血细胞(1.5~3.5)×1012/L,血红蛋白30~70g/L,白细胞(4.0~12.0×109/L);血小板(70~150)×109/L;尿蛋白(+~3+),红细胞(+~3+),血肌酐700~1600umol/L;血钾高32例,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21例,B超双肾大小6~9cm不等(正常参考值10.5~11.5cm)多囊肾5例,胃镜示:急性胃粘膜病变10例,胃溃疡6例。
46例均符合慢性肾功能衰竭诊断标准。
1.4 治疗与结果46例入院后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应用质子泵抑制和制酸剂,控制血压,纠正贫血,及时到上级医院血液透析,44例临床症状好转,1例因消化道出血死亡,1例因心力衰竭死亡。
2 讨论2.1 以肾外症状为表现的原因与机制:46例病前均未发现肾功能异常的相关症状而表现为肾外症状,原因有一下几方面。
2.1.1 表现为贫血症状:引起贫血原因主要是EPO减少,血中有红细胞生长抑制因子,毒素破坏红细胞,使其寿命短,此外有厌食、恶心、呕吐致铁剂、叶酸、B12摄入不足。
本组以贫血表现13例占28.3%。
以呕吐为首发症状的老年ANCA相关性血管炎两例分析孙德珍
【期刊名称】《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9(031)004
【摘要】@@ ANCA相关性血管炎(ANCA associated vasculitis) 主要包括韦格纳肉芽肿(wegener's granulomatosis,WG)和显微镜下多动脉炎(mycroscopic polyangilitis,MPA).因其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密切相关,故又称ANCA 相关性系统性血管炎[1].本病多见于老年病人,高峰发病年龄为55~70岁[2].MPA 是一种主要累及小血管的系统性坏死性血管炎,常表现为坏死性肾小球肾炎和肺毛细血管炎.临床上以血尿和咯血为主要症状.
【总页数】2页(P414-415)
【作者】孙德珍
【作者单位】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肾内科,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93.9
【相关文献】
1.以全身皮肤瘙痒为首发症状的老年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2例分析 [J], 刘卫民;李军梅;袁红
2.多发性骨髓瘤以呕吐为首发症状1例分析 [J], 笪如桥;施丽婕
3.以呕吐为首发症状的淡漠型甲亢 15 例分析 [J], 农肖尧;卢一郡
4.以呕吐为首发症状的内分泌病误诊23例分析 [J], 戴光荣;冯义朝;王会丰
5.以发热呕吐为首发症状的重症心肌炎误诊1例分析 [J], 梁中信;王宝平;刘绍先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急性胃肠炎误诊32例分析(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关键词】急性胃肠炎误诊分析急性胃肠炎的诊断一般不难,但临床上不少疾病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因此容易与本病混淆而致误诊。
我们于2004年8月-2008年10月共收治急性胃肠炎366例,其中有登记可查的被误诊的计32例,误诊率为8.7%。
被误诊为急性胃肠炎的病有13种,门诊误诊的32例中,入院初诊与最后诊断相符合仅8例。
1 误诊情况见表1。
表1 误诊为急性胃肠炎的病种及例数2 误诊病例介绍2.1 急性阑尾炎误诊为急性胃肠炎例1,男,50岁。
2004年12月3日,因吃苹果后出现上腹痛,恶心,呕吐,腹泻12h,无发热,无里急后重,无脓血便等,查白细胞16.6×109/L,中性粒细胞94%,淋巴细胞6%,以“急性胃肠炎”入院。
查体:体温36.5℃,血压130/80mmHg,急性病容,表情痛苦,捧腹蹲地体位,巩膜无黄染,心肺无异常,肝脾未触及,下腹轻度肌紧张,右下腹及脐下5cm处压痛明显,肠鸣音正常。
入院诊断同前,因腹痛不能缓解,后转外科手术,确诊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恶心、呕吐是急性阑尾炎的常见症状,在病程早期可能与神经反射性胃幽门痉挛有关,在病程晚期则多由腹膜炎所致。
急性阑尾炎时也常有腹泻,可能与肠蠕动增加有关。
据报道,约20%的患者可出现腹泻症状。
由于急性阑尾炎可以出现上述类似胃肠炎的症状,如不注意,极易误诊为本病,本组中即有5例,应提高警惕。
2.2 急性菌痢误诊为急性胃肠炎例2,男,32岁,工人,因腹痛,腹泻,呕吐6h,于2005年8约22日下午5时入院。
患者于入院前腹泻3次,大便呈水样,无黏液或脓血,也无里急后重,门诊以“急性胃肠炎”收入院,入院体检:体温37.5℃,无脱水症,脐部及左下腹有轻度压痛,肠鸣音稍亢进。
化验血白细胞12.5×109/L,中性粒细胞84%,大便为黄色水样便,镜检白细胞3~5个∕高倍视野,余无异常。
以呕吐为首发症状的结核性脑膜炎19例临床分析发表时间:2019-04-10T15:57:07.930Z 来源:《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03期作者:王欣[导读] 对于有呕吐症状的患者,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其中部分患者是由结核性脑膜炎所致,避免漏诊、误诊。
牡丹江市康安医院黑龙江牡丹江 157009摘要:目的:探讨以呕吐为首发症状的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提高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认识。
方法:选取我院近一年的以呕吐为首发症状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19例进行分析。
结果:以呕吐首发的结核性脑膜炎入院前误诊率高,患者呕吐发生率低,当以呕吐为突出症状就诊时,多数病程已在中至晚期。
较大年龄组呕吐症状出现较早,预后年龄较小患者较好。
结论:对于有呕吐症状的患者,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其中部分患者是由结核性脑膜炎所致,避免漏诊、误诊。
关键词:呕吐;结核性脑膜炎;临床分析Clinical analysis of 19 cases of tuberculous meningitis with vomiting as the first symptom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uberculous meningitis with vomiting as the first symptom, and to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of tuberculous meningitis.Methods: 19 cases of tuberculous meningitis with vomiting as the first symptom were analyzed.Results: the rate of misdiagnosis of tuberculous meningitis with vomiting was high before admission, and the incidence of vomiting was low.In the older age group, vomiting appeared earlier and the prognosis was better in the younger age group.Conclusion: enough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patients with vomiting symptoms, some of which are caused by tuberculous meningitis, to avoid missed diagnosis and misdiagnosis.Key words: vomiting;Tuberculous meningitis;Clinical analysis近年来,结核病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有回升趋势。
以呕吐为首发症状甲亢误诊为胃肠疾病临床分析目的:就以呕吐为首发症状甲亢误诊为胃肠疾病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
方法:选择3例误诊为慢性胃十二指肠炎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结果:以上3例患者无典型的高低谢证侯群,以恶心、呕吐为主诉,属于不典型甲亢。
在接诊此类病人时应予重视。
结论:临床医生对类似病人应注意有关甲状腺疾病的病史询问、体检,并进行甲状腺功能的检查,在一些患者还应注意有无合并其他内分泌疾病如肾上腺疾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
以使患者得到及时诊治。
标签:呕吐;甲亢;误诊;胃肠疾病甲状腺素对人体消化系统自身主要的作用是促进消化和吸收功能,食欲亢进、多食、易饥饿感是用甲亢患者的典型临床表现。
但临床上可见到甲亢患者以剧烈呕吐上腹胀痛为主要或首发临表现。
现就结合我们见到的3例误诊为慢性胃十二指肠炎患者临床特点分析如下:一、临床资料例1:患者男,36歲。
因反复发作上腹饱胀不适3个多月,心慌、多汗1个多月,恶心、呕吐1个月。
在当地医院一直以“慢性胃十二指肠炎”诊治,病情渐加重。
后来我院发现患者有严重的恶心、呕吐,体重下降。
进一步检查伴有轻度心慌气短,怕热多汗,甲状腺I度肿大。
甲状腺功能检查:血清T3 4.1(0.9-2.2)ng/ml T4160(57.0-120.0)ng/ml FT3 12(3.2-9.2)Pmol/L TSH0.8(0.0-10.0)mill/mp TSH<0.04mll/L(0-11),TGA32.2%(<3%)TMA23.7%(<20%),检查结果支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
给予丙其硫氧嘧咳(PTu)治疗,1周后消化首症状完全消失。
例2:女,46岁,因呕吐2周住院。
恶心伴呕吐,腹部胀痛无腹泻。
入院后查体:血压16/10kpa,甲状腺不大,心率89次/min律齐。
心电图正常。
胃镜检查为红斑渗出型胃十二指肠球炎。
诊断为慢性胃十二指肠球炎,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治疗3周,病情无好转,且出现大便次数增多,4-6次/d,查FT3 14(3.2-9.2)pmol/L,T4 15ng/ml,更改诊断为甲亢,丙基硫氧嘧咳用药11天,恶心、呕吐症状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