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2.76 MB
- 文档页数:6
2017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语文试卷一、语文知识积累1.(4分)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
我仰望危楼,俯卧巷.陌,深感词人①魂不去,常在人间。
李清照在金华避难期间,还写了一篇《打马赋》.“打马”本是当时的一种赌博游戏,李清照却借(tí)发挥,在文中大量引用历史上名臣良将的典故,状写金戈铁马、挥师疆场的气势,(qiǎn)责宋宣的无能。
文末直抒自己烈士暮年的壮志:“木兰横戈好女子,老矣不复志千里。
但愿相将过淮水!”(节选自梁衡《乱世中的美神》)(1)加点字“巷”在文中的正确读音是BA.hàng B.xiàng(2)填入文中①最恰当的一项是AA.英B.阴(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借(tí)题发挥(qiǎn)谴责。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字音、字形问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课文中的字词,踏踏实实地读、写,把握不准的要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解答】“巷陌”应读作“xiàng mò”;“英魂”是褒义词,“阴魂”是贬义词,此处应该所以褒义词;“借题发挥”不要写作“借提发挥”,“谴责”不要写作“遣责”.答案:(1)B.(2)A.(3)题谴【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平时善于积累,对于易错的字要善于总结,可以专门建立一个错题本,这样就能防止自己出错.2.(10分)默写。
(1)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2)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3)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4)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5)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毛泽东《沁园春•雪》)(6)辛弃疾颇具武才,年轻时曾率一万义军返金投来,但南宋政府却不重用他。
赋闲渐老的他以驰骋疆场,只能“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凝视长剑,梦回沙场,聊以抒发杀敌报国之志。
2017年浙江金华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整理版)全卷共四大题,20小题,满分为120分,其中卷面书写3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语文知识积累(22分)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
(4分)我仰望危楼,俯卧巷陌,深感词人魂不去,常在人间。
李清照在金华避难期间,还写了一篇《打马赋》。
“打马”本是当时的一种赌博游戏,李清照却借(tí)发挥,在文中大量引用历史上名臣良将的典故,状写金戈铁马、挥师疆场的气势,(qiǎn)责宋宣的无能。
文末直抒自己烈士暮年的壮志:“木兰横戈好女子,老矣不复志千里。
但愿相将过淮水!”(节选自梁衡《乱世中的美神》)(1)加点字“巷”在文中的正确读音是()A.hàng B.Xiàng(2)填入文中①最恰当的一项是()A.英B.阴(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借(tí)发挥(qiǎn)责2.默写。
(10分)(1)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2),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3)种豆南山下,。
(陶渊明《归园田居》)(4)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5),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毛泽东《沁园春•雪》)(6)辛弃疾颇具武才,年轻时曾率一万义军返金投来,但南宋政府却不重用他。
赋闲渐老的他以驰骋疆场,只能“,”(《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凝视长剑,梦回沙场,聊以抒发杀敌报国之志。
(7)董卿在《朗读者》里说,成为什么样的人,可能不在于我们的能力。
而是在于我们的选择,“,”。
这是范仲淹在何时忧何时乐这一问题上的选择:“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这是颜回在守道与享乐之间的选择。
3.名著阅读。
(6分)(1)阅读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4分)我和伊凡的友谊不断地增长,外祖母从早到晚都在忙家务事,我几乎整天跟“小茨冈”打转儿,当外祖父大我的时候,他仍然用自己的手挡着鞭子,第二天,他把打肿的手伸给我看,埋怨说:“这一点儿用也没有!你并没有挨得轻一些,可是我呢,你瞧这打的!我再也不干了,不管你了!”可是,下一次他又受了一次不必要的疼痛。
2017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真题语文一、语文知识积累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
(8分)我仰望危楼,俯卧巷.陌,深感词人①魂不去,常在人间。
李清照在金华避难期间,还写了一篇《打马赋》。
“打马”本是当时的一种赌博游戏,李清照却借(tí)发挥,在文中大量引用历史上名臣良将的典故,状写金戈铁马、挥师疆场的气势,(qiǎn)责宋宣的无能。
文末直抒自己烈士暮年的壮志:“木兰横戈好女子,老矣不复志千里。
但愿相将过淮水!”(节选自梁衡《乱世中的美神》)(1)加点字“巷”在文中的正确读音是()(3分)A.hàngB.xiàng答案:B(2)填入文中①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英B.阴答案:A(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分)借(tí)_______发挥(qiǎn)_______责答案:题谴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字音、字形问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课文中的字词,踏踏实实地读、写,把握不准的要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
2.默写。
(6分)(1)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
(杜牧《泊秦淮》)(2)_______________,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3)种豆南山下,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归园田居》)(4)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5)_______________,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毛泽东《沁园春•雪》)(6)辛弃疾颇具武才,年轻时曾率一万义军返金投来,但南宋政府却不重用他。
赋闲渐老的他以驰骋疆场,只能“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凝视长剑,梦回沙场,聊以抒发杀敌报国之志。
(7)董卿在《朗读者》里说,成为什么样的人,可能不在于我们的能力。
而是在于我们的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一、语文知识积累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
我仰望危楼,俯卧巷.陌,深感词人①魂不去,常在人间。
李清照在金华避难期间,还写了一篇《打马赋》.“打马”本是当时的一种赌博游戏,李清照却借(tí)发挥,在文中大量引用历史上名臣良将的典故,状写金戈铁马、挥师疆场的气势,(qiǎn)责宋宣的无能。
文末直抒自己烈士暮年的壮志:“木兰横戈好女子,老矣不复志千里。
但愿相将过淮水!”(节选自梁衡《乱世中的美神》)(1)加点字“巷”在文中的正确读音是A.hàng B.xiàng(2)填入文中①最恰当的一项是A.英 B.阴(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借(tí)发挥(qiǎn)责。
2.默写。
(1)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2),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3)种豆南山下,(陶渊明《归园田居》)(4)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5),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毛泽东《沁园春•雪》)(6)辛弃疾颇具武才,年轻时曾率一万义军返金投来,但南宋政府却不重用他。
赋闲渐老的他以驰骋疆场,只能“,”(《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凝视长剑,梦回沙场,聊以抒发杀敌报国之志。
(7)董卿在《朗读者》里说,成为什么样的人,可能不在于我们的能力。
而是在于我们的选择,“,”。
这是范仲淹在何时忧何时乐这一问题上的选择:“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这是颜回在守道与享乐之间的选择。
3.名著阅读(1)阅读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我和伊凡的友谊不断地增长,外祖母从早到晚都在忙家务事,我几乎整天跟“小茨冈”打转儿,当外祖父大我的时候,他仍然用自己的手挡着鞭子,第二天,他把打肿的手伸给我看,埋怨说:“这一点儿用也没有!你并没有挨得轻一些,可是我呢,你瞧这打的!我再也不干了,不管你了!”可是,下一次他又受了一次不必要的疼痛。
绝密★启用前浙江省金华市201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 文卷面书写(3分)根据相关内容书写评定,要求卷面整洁,书写规范工整。
一、语言知识积累(22分)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
(4分)我仰望危楼,俯卧巷.陌,深感词人□魂不去,长在人间。
李清照在金华避难期间,还写了一篇《打马赋》。
“打马”本是当时的一种赌博游戏,李却借(t í)_______发挥,在文中大量引用历史上名臣良将的典故,状写金戈铁马、挥师疆场的气势,(qi ǎn )_______责宋室的无能。
文末直抒自己烈士暮年的壮志:“木兰横戈好女子,老矣不复志千里。
但愿相将过淮水!”(节选自梁衡《乱世中的美神》)(1)加点字“巷”在文中的正确读音是( ) A .hàn g B .xiàn g (2)填入文中方框内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英B .阴(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借(t í)_______发挥(qi ǎn )_______责2.默写。
(10分)(1)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
(杜牧《泊秦淮》) (2)____________,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 (3)种豆南山下,____________。
(陶渊明《归园田居》)(4)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____________,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毛泽东《沁园春·雪》)(6)辛弃疾颇具武才,年轻时曾率一万义军反金投宋,但南宋政府却不重用他。
赋闲渐老的他难以驰骋疆场,只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凝视长剑,梦回沙场,聊以抒发杀敌报国之志。
(7)董卿在《朗读者》里说,成为什么样的人,可能不在于我们的能力,而在于我们的选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范仲淹在何时忧何时乐这一问题上的选择:“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____________”,这是颜回在守道与享乐之间的选择。
2017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语文试卷一、语文知识积累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
我仰望危楼,俯卧巷.陌,深感词人①魂不去,常在人间。
李清照在金华避难期间,还写了一篇《打马赋》.“打马”本是当时的一种赌博游戏,李清照却借(tí)发挥,在文中大量引用历史上名臣良将的典)责宋宣的无能。
文末直抒自己烈士暮年的壮志:“木兰横戈故,状写金戈铁马、挥师疆场的气势,(qiǎn好女子,老矣不复志千里。
但愿相将过淮水!”21·cn·jy·com(节选自梁衡《乱世中的美神》)(1)加点字“巷”在文中的正确读音是A.hàng B.xiàng(2)填入文中①最恰当的一项是A.英B.阴(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责。
借(tí)发挥(qiǎn2.默写。
(1)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2),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3)种豆南山下,(陶渊明《归园田居》)(4)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5),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毛泽东《沁园春?雪》)(6)辛弃疾颇具武才,年轻时曾率一万义军返金投来,但南宋政府却不重用他。
赋闲渐老的他以驰骋疆场,只能“,”(《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凝视长剑,梦回沙场,聊以抒发杀敌报国之志。
(7)董卿在《朗读者》里说,成为什么样的人,可能不在于我们的能力。
而是在于我们的选择,“,”。
这是范仲淹在何时忧何时乐这一问题上的选择:“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这是颜回在守道与享乐之间的选择。
21*cnjy*com3.名著阅读(1)阅读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我和伊凡的友谊不断地增长,外祖母从早到晚都在忙家务事,我几乎整天跟“小茨冈”打转儿,当外祖父大我的时候,他仍然用自己的手挡着鞭子,第二天,他把打肿的手伸给我看,埋怨说:“这一点儿用也没有!你并没有挨得轻一些,可是我呢,你瞧这打的!我再也不干了,不管你了!”可是,下一次他又受了一次不必要的疼痛。
知识改变命运
浙江省金华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
知识改变命运
知识改变命运
知识改变命运
知识改变命运
知识改变命运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知识改变命运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知识改变命运。
浙江省金华市201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答案解析一、语言知识积累1.【答案】(1)B(2)A(3)题谴【解析】“巷陌”应读作“xiàng mò”;“英魂”是褒义词,“阴魂”是贬义词,此处应该所以褒义词;“借题发挥”不要写作“借提发挥”,“谴责”不要写作“遣责”2.【答案】(1)隔江犹唱后庭花(2)春潮带雨晚来急(3)草盛豆苗稀(4)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5)江山如此多娇(6)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回也不改其乐【解析】古诗文的连续性和理解性默写3.【答案】(1)①童年高尔基②小茨冈是一个善良淳朴、勇敢忠诚的人。
(2)示例一:齐天大圣大闹天宫时,被众天兵押去斩妖台下,绑在降妖柱上,南斗星君令火部众神,放火煨烧,不能烧着。
示例二:齐天大圣被太上老君放在八卦炉内,以文武火煅烧七七四十九日,反炼的火眼金睛。
示例三:车迟国,孙行者与妖道斗法,与羊力大仙比在油锅里洗澡,“翻波斗浪,就似负水一般玩耍”【解析】(1)①该选文选自高尔基的《童年》,高尔基是苏联社会主义文学奠基人,选文写的是小茨冈替“我”挨打的事。
②该题考查的是对选段中人物形象的理解,这要结合具体的事例进行分析。
从小茨冈替“我”挨打,可见他是个善良淳朴的孩子;从写小茨冈再次替我挨打的事,可见他是个勇敢忠诚的人。
能够概括出来,意思相近即可(2)材料上讲述的是孙悟空怕烫的事,而在《西游记》中曾多次写孙悟空不怕火,这样的情节有好几处,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故事的概括的情节,能够用自己的话进行总结。
比如:在《西游记》的开端部分,最容易记住的是孙悟空大闹天宫时,被太上老君放在八卦炉里面煅烧,烧了整整七七四十九天,不但没有烧死孙悟空,反而炼就了他的火眼金睛;还有在车迟国时,孙行者与妖道斗法,与羊力大仙比在油锅里洗澡,“翻波斗浪,就似负水一般玩耍”。
只有符合要求的故事情节即可,概括来说就可以,回答出一例即可4.【答案】D【解析】选项A:上联把“烟”拆成了“因”和“火”;下联把“柴”拆成了“此”和“木”。
2017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语文试卷一、语文知识积累1.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
我仰望危楼,俯卧巷陌,深感词人①魂不去,常在人间。
李清照在金华避难期间,还写了一篇《打马赋》.“打马”本是当时的一种赌博游戏,李清照却借(tí)发挥,在文中大量引用历史上名臣良将的典故,状写金戈铁马、挥师疆场的气势,(qiǎn)责宋宣的无能。
文末直抒自己烈士暮年的壮志:“木兰横戈好女子,老矣不复志千里。
但愿相将过淮水!”(节选自梁衡《乱世中的美神》)(1)加点字“巷”在文中的正确读音是________A.hàng B.xiàng(2)填入文中①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_A.英 B.阴(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借(tí)________发挥(qiǎn)________责。
2. 默写。
(1)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
(杜牧《泊秦淮》)(2)________,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3)种豆南山下,____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4)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5)________,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毛泽东《沁园春•雪》)(6)辛弃疾颇具武才,年轻时曾率一万义军返金投来,但南宋政府却不重用他。
赋闲渐老的他以驰骋疆场,只能“________,________”(《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凝视长剑,梦回沙场,聊以抒发杀敌报国之志。
(7)董卿在《朗读者》里说,成为什么样的人,可能不在于我们的能力。
而是在于我们的选择,“________,________”。
这是范仲淹在何时忧何时乐这一问题上的选择:“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________”,这是颜回在守道与享乐之间的选择。
3. 名著阅读(1)阅读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我和伊凡的友谊不断地增长,外祖母从早到晚都在忙家务事,我几乎整天跟“小茨冈”打转儿,当外祖父大我的时候,他仍然用自己的手挡着鞭子,第二天,他把打肿的手伸给我看,埋怨说:“这一点儿用也没有!你并没有挨得轻一些,可是我呢,你瞧这打的!我再也不干了,不管你了!”可是,下一次他又受了一次不必要的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