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简述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历史背景
- 格式:docx
- 大小:39.63 KB
- 文档页数:2
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学习材料新中国的成立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学习材料,以帮助你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新中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标志着中国人民从封建社会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从此开始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伟大征程。
1.摆脱外来侵略和帝国主义的控制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遭受了列强的入侵和割据,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这一长期历史性的屈辱,摆脱了外来侵略和帝国主义的控制,使中国重新找回了自己的独立和尊严。
2.建立了独立自主的政治体系3.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和平解放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人民经历了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和广泛的人民解放斗争。
1949年解放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得以摆脱战争的苦难,实现了和平解放。
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国人民带来了长期的和平发展时期,人民得到了真正的解放和发展。
4.引领中国走向繁荣与发展5.塑造了中国的国际地位6.为世界历史留下了重要的影响新中国的建立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
中国通过社会主义道路带动了发展中国家的国家独立和社会进步运动,为亚非拉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中国也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为世界和平与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的发展和崛起,也使世界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总而言之,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摆脱外来侵略和帝国主义的控制,建立了独立自主的政治体系,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和平解放,引领中国走向繁荣与发展,塑造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为世界历史留下了重要的影响。
新中国的成立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为中国人民的幸福和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班/弋永厅2019/10A专题研究在长时段的历史中认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文/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林镇国【摘要】基于统编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编撰特点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要求,笔者尝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一课中,引导学生在梳理长时段历史发展脉络的基础上,理解历史意义,感悟历史规律,树立唯物史观。
【关键词】长时段历史历史规律唯物史观统编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课后有一道学习拓展题“运用唯物史观,阐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那么该如何引导学生去认识和回答这个问题呢?《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反复强调要从历史基本脉络,发展大势中领悟历史发展规律,统编高中历史教材必修课程中外历史纲要体的编撰方式也清晰地体现了这一思路。
(上接第5页)圆圆老师引用了一段巴金日记中的独白:夜晚十点钟以后,我从天安门回到了宿舍,听着远远近近的锣鼓声,我兴奋得不能合融,我坐在桌子前面,拿起笔在纸上写着,我一直写到深夜。
我反复地写着同样的一句话——占人类总数的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引导学生体会故事的中心是巴金当时的内心感受: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
4.细节陈述,激趣启情历史由无数细节组成,历史认识也是在穿透细节中获得。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借助真实、典型、形象的历史细节,无论是史实中的细节,还是史料中的细节,再现历史场景,聚焦历史问题,启迪辩证思维,揭示历史本身所蕴涵的矛盾与冲突,激发学生兴趣,激励学生在探究中感悟历史,在潜移默化中产生思想的共鸣、价值的认同和心悦诚服的家国情怀。
徐圆圆老师出示从鸦片战争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七张图片,带领学生纵览百年的中国近代史,将开国大典这一重大事件用历史图片关联到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备受屈辱的历史,回顾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各阶层救亡图存的探索历史,通过54门礼炮齐鸣28响的寓意解析中国共产党建立以来的革命基于此认识,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一课的教学设计中,着力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从世界近代500年、中国近代150年的长时段历史发展脉络中,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里程碑意义。
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简答
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如下:
(1)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华民族一洗近百年来蒙受的屈辱,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的民族之林。
(2)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从此结束,长期以来受尽压迫和欺凌的广大中国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
(3)军阀割据、战乱频仍、匪患不断的历史从此结束,国家基本统一,民族团结,社会政治局面趋向稳定,各族人民开始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4)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5)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
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的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和意义1. 你知道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国是什么样吗?那简直是山河破碎、风雨飘摇啊!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就像在黑暗中摸索找不到方向。
新中国的成立,那可真是拨开云雾见青天,给人民带来了希望啊!就好比在沙漠中行走许久的人突然看到了绿洲。
2. 想想看,以前被列强欺负得那么惨,国家都快支离破碎了,这时候新中国成立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我们终于可以挺直腰板,自己当家作主啦!这就像是一直被压制的弹簧,终于可以反弹起来了。
3. 你能想象没有新中国成立的话我们会怎样吗?那肯定还在苦难中挣扎啊!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太重大了,它让我们有了安稳的生活,有了追求幸福的机会,这和以前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啊!就好像从寒冬一下子来到了暖春。
4. 以前的日子过得多艰难啊,到处都是战乱、贫穷,新中国成立难道不是一道最耀眼的光吗?它就如同黑夜中的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
5.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是那么复杂和艰难,可为什么它又如此伟大呢?因为它改变了一切啊!让我们从受人欺凌变成了独立自主,这不是奇迹是什么?就像一只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
6. 要是没有新中国成立,我们现在会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呢?肯定不是现在这样幸福快乐啊!新中国成立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它让我们告别了苦难,迎来了新生,这就好比凤凰涅槃。
7. 你知道吗,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我们经历了多少苦难和挫折啊,但新中国成立了呀!这就像是在暴风雨后出现了美丽的彩虹,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惊喜和希望。
8.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充满了血泪和艰辛,那它的成立意义有多大呢?那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啊!它让我们从黑暗走向了光明,如同从深渊中爬了出来。
9. 以前的社会是多么混乱和动荡啊,新中国成立不就是那个稳定的基石吗?它的意义非凡,就好像是为我们的生活搭建了一个坚固的框架。
10. 想想新中国成立之前的种种,再看看现在,新中国成立的意义还用说吗?它是我们幸福生活的源头啊!就像一颗种子,长出了参天大树,为我们遮风挡雨。
新中国成立的背景及历史意义想当年,咱们国家那日子,可真是过得不容易。
从鸦片战争开始,咱们就被列强欺负,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日子,真是让人心里憋屈。
但你知道吗?就在那样的环境下,有一群人,他们不怕苦,不怕累,更不怕牺牲,他们就是要让咱们中国人挺直腰杆做人,那就是咱们的共产党和广大的劳动人民。
时间一眨眼,就到了1949年。
那时候啊,国民党政府已经是风雨飘摇,他们政治上腐败,经济上混乱,军事上更是一败涂地。
老百姓对他们那是失望透顶,都盼着能有新的希望出现。
就在这时,咱们的共产党带着解放军,一路打到了北京城,准备迎接新中国的诞生。
10月1日那天,北京的天安门广场上,人山人海,大家都怀着激动的心情,等待着那个历史性的时刻。
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他那洪亮的声音,穿透了云霄,传遍了整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这句话,就像是一声春雷,炸响在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头。
那一刻,咱们中国人终于有了自己的国家,再也不用受别人的欺负了。
新中国的成立,那可真是个了不起的大事。
它不仅结束了咱们国家一百多年的屈辱历史,还让咱们中国人民真正站了起来,成了国家的主人。
以前啊,咱们都是被人看不起的“东亚病夫”,现在咱们可以挺直腰杆,大声地说:“我是中国人!”这种感觉,真是比吃了蜜还甜。
而且啊,新中国的成立,也让咱们国家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
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咱们进行了土地改革,让农民兄弟有了自己的土地,过上了好日子。
还大力发展工业,建设了一大批国有企业,让咱们国家的工业实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这些变化啊,都是以前咱们想都不敢想的。
当然啦,新中国的成立,对全世界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它打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让那些还在受欺负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看到了希望,他们也开始纷纷起来反抗,争取自己的自由和权利。
说到现在啊,咱们国家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了,科技、文化、教育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这些成就啊,都是咱们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用勤劳和智慧换来的。
论述新中国成立的重大意义新中国成立的重大意义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论述。
1. 历史背景:新中国成立是在1949年,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在此之前,中国经历了长期的封建统治和帝国主义侵略,国家处于落后和贫穷的状态。
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着严峻的政治、经济、军事和环境等方面的问题,需要通过不断的改革和建设来逐步解决这些问题。
2. 政治方面: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制度,这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通过土地改革、三大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等运动,逐步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并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中国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政治稳定和政治安全得到了保障。
3. 经济方面: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经济时期,中国政府通过“一五”计划和“八大沟”建设等运动,逐步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并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
在社会主义经济时期,中国实现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全球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4. 文化方面: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文化时期,中国政府通过“四大改造”和“新文化运动”等运动,逐步实现了对文化艺术的社会主义改造。
在社会主义文化时期,中国实现了对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文化艺术事业不断发展,人民的文化素质和精神世界得到了提高。
5. 环境方面: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环境时期,中国政府通过“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等运动,逐步实现了对环境问题的治理。
在社会主义环境时期,中国实现了对环境问题的全面治理,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中国成立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为中国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高中课堂教案中国的成立中国的成立是一段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时期。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三个方面来论述中国的成立。
一、历史背景在20世纪初,中国正处在封建社会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交替阶段。
中国面临着国家分裂、民族压迫、贫困落后等问题。
同时,国际上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也为中国社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二、中国的成立过程1.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被认为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开端。
1911年,革命党领导的武昌起义以及其他地区的起义成功推翻了清朝统治。
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孙中山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
2. 国共合作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
之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开始了长期的合作。
这一合作关系在第一次国共合作和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得到加强,给予了中国的统一和稳定一个奠基。
3. 北伐战争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蒋介石发动了“清党运动”并大肆屠杀共产党人。
随后,中共领导的工农革命战争开始。
1927年至1949年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一系列的武装斗争,其中最重要的一战是北伐战争。
1949年,人民解放军经过长征,最终取得了全国胜利。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宣告成立,毛泽东被推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这一时刻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统一。
三、中国的成立意义1. 实现国家独立和统一中国的成立结束了长期的封建统治和外国势力的侵略,实现了国家独立和统一。
中国人民不再处于分裂和压迫之中,有了自主决策的权利。
2. 开启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国的成立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中国开始进行土地改革、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推动了国内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3. 推动世界范围的社会主义革命中国的成立对全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鼓舞和推动了世界各国人民争取独立和解放的斗争,极大地促进了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发展。
4. 构建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秩序中国的成立为推动国际秩序的和平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及历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宣告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从此走上了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国家富强的道路。
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深远,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为中国人民创造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成就,同时也对全世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历史背景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是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直被列强欺凌和国民党反动派所统治的黑暗岁月。
中国人民自19世纪末期以来,长期遭受列强侵略、民族压迫和封建统治的苦难,而从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到1949年,中国走过了三十七年的抗战、解放战争,终于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和侵华日军的联合绞杀,实现了新中国的历史性飞跃。
二、经过与意义新中国成立是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下取得的,它的成立经过了艰苦卓绝的社会斗争。
在这个过程中,无数的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为新中国的建立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深远:它彻底摧毁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统治,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时代,为中国人民打开了发展进步的广阔天地。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项任务是实现国家的巩固和安定,建立新中国的政治制度,制定宪法和法律,确立国家的机构和组织。
毛泽东主席在新中国成立典礼上的演说中,庄重宣誓:“我们要在全国范围内,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劳动人民的政治力量的基础上,逐步地完成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方面的全面建设工作。
”这就启动了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事业。
三、建设成就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步伐大大加快,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解放标志了一场真正的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国的社会和经济进入了发展的新时代。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实现了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工业化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初步目标,同时,中国社会的思想也经历了深刻的转变。
尽管初期的建设过程中有很多困难和失误,但是新中国不断进行自我革命,努力优化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
在毛泽东主席的带领下,中国走上了一条坚定的社会主义道路。
开国大典
•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
是在1949年10月1日举行的会议,内容是国家领导人宣布就职,会议任命周恩来为政务总理兼外交部长,以“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
开国大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是指1949年10月1日15:00在北京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而举行的仪式,直到21:00才结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1.国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
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
2.国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
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
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选举产生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勤政殿举行第一次会议。
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以及周恩来等56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宣布就职。
会议一致决议,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向各国政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愿与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建立外交关系。
会议结束后,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及各位委员集体出发,乘车出中南海东门,前往天安门城楼出席开国大典。
下午3时,北京30万群众齐集天安门广场,举行隆重的开国大典。
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向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
•开国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