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辽河农垦管理区
- 格式:doc
- 大小:243.00 KB
- 文档页数:11
好人有“证”——记四平市辽河农垦管理区气象局局长徐亚华作者:李好学来源:《新长征》 2015年第5期李好学“哈哈,我是好人,是一个有‘证’的好人。
”四平市辽河农垦管理区气象局局长徐亚华见到我们,脸上乐开了花,快乐得像个孩子。
只见她从办公桌抽屉里拿出一本红底烫金的《荣誉证书》:“授予徐亚华2014 年第二季度‘四平好人’荣誉称号。
”四平市辽河农垦管理区气象局始建于1949 年,与共和国同龄,地处辽河农垦管理区孤家子镇内,国家排区站号54155,观测海拔高度为144.2 米,现存建站以来66 年的完整气象资料。
近年来,气象局牢固树立“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工作理念,不断增强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发展意识和全局意识,始终坚持把服务“三农”放在首位,努力做到预报准确、服务及时、优质高效,以高水平的气象服务助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1991 年,徐亚华开始从事气象工作,在工作中她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坚持数年如一日地认真做好气象观测、记录、传发等单调而琐碎的工作。
2002 年7月,徐亚华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006 年11 月,徐亚华担任四平市辽河农垦管理区气象局局长。
当时,气象局的办公房舍是30 多年前用旧建筑材料翻建的。
为改善办公环境和办公条件,2008 年,徐亚华积极向上级申请业务办公楼建设并很快得到批复,由上级财政拨款70 万元、辽河垦区财政支持7 万元新建了办公用房,彻底解决了业务办公用房不达标问题。
同时,完成了院内外道路硬化及环境绿化美化工作。
办公室还逐渐安装了电脑等现代化办公设施,与国家和省气象部门实现联网,不仅提升了气象局的社会形象,也达到了国家气象局对基层气象台(站)的业务办公房舍要求标准。
辽河垦区是四平市气象灾害较多的地区之一。
面对复杂的气象环境,气象局不断增加硬件建设投入,针对当地气候特点和产业布局,在双山鸭场、辽河农场、双辽种羊场、四平种鹿场等地建立了加密自动气象监测站,建立健全了气象灾害监测网。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四平辽河农垦管理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的批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吉林省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7.10.29
•【字号】吉政函〔2017〕112号
•【施行日期】2017.10.29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水资源
正文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四平辽河农垦管理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
保护区划定方案的批复
吉政函〔2017〕112号
四平市人民政府:
你市《关于提请省政府批准四平辽河农垦管理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的请示》(四政文〔2017〕78号)收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现批复如下:
一、同意你市上报的《四平辽河农垦管理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
二、四平辽河农垦管理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由1口地下水井组成,面积约为0.2827平方公里。
设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不设准保护区。
其中:一级保
护区面积约0.0028平方公里,范围为以水井为中心、半径30米的圆形区域;二级保护区面积约0.2799平方公里,范围为以水井为中心、半径30米与300米之间的环形区域。
三、你市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切实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管理,确保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
特此批复。
吉林省人民政府
2017年10月29日。
辽河边上的绿色明珠——吉林省四平市辽河区“三农”工作侧记陆家木;张高峰;徐盛刚【期刊名称】《农村工作通讯》【年(卷),期】2014(000)007【总页数】2页(P53-54)【作者】陆家木;张高峰;徐盛刚【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吉林省四平市辽河农垦管理区成立于2000年,地处美丽富饶的松辽平原腹地、东辽河南岸,位于梨树县、双辽市、公主岭市三县市交界处。
管理区以农牧业生产为主,农业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为30%,粮食产量近年来保持在5亿斤左右,是吉林省最大的农垦企业、国家重点商品粮生产基地和农副产品加工基地,也是吉林省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单位。
综合施策夯实粮食生产2013年辽河区粮食总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达5.13亿斤,粮食产量实现十连增。
粮食产量屡创新高,主要支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农业技术的推广及培训。
辽河区围绕“五项重大农业技术”推广政策,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玉米生物防螟项目,推广高光效栽培技术、等离子种子处理及机械深松整地等新技术,开展粮油高产创建活动,通过农业技术的推广,对于提高粮食产量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提高农民素质是富民强国的重要举措,因此,辽河区开展了以“阳光工程”为主导的农业科技培训模式,全年举办科技培训班110场次,培训农业科技骨干及农民12000人次,几年来的培训,农民素质及科学种粮的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二是农业机械化水平逐步提高。
随着国家农机购置补贴项目的实施,辽河区农业机械化水平得到了提升,2013年完成补贴资金1222万元,补贴农机具802台套。
农机购置补贴项目,优化了农机装备结构,机械精良播种、深松整地、机械收获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提高了辽河区农业生产的集约化和组织化程度,并广泛引导农民应用保护性耕作、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水稻机插等农机化新技术,全区玉米机收率47.9%、水稻机收率88.3%、综合机械化水平78.1%,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不断提升,粮食增产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