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达标测试卷(B卷) 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word版含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453.13 KB
- 文档页数:16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达标测试卷(B
卷)
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1分)
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轻盈(yíng)矗立(chù)翡翠(fěi)
B.眺望(tiào)犹豫(yù)苍劲(jìn)
C.闸门(zhá)砚池(yàn)擦拭(shì)
D.硕大(shuò)喧哗(xuān)驿道(yì)
2.下列句中加粗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红军曾在我们村安营扎寨。
B.人们正在散步时,突然天降大雨,真是大煞风景。
C.儿童时代的事至今仍历历在目,使我回味无穷。
D.这些人对个人利益斤斤计较,而对广大群众的疾苦却漫不经心。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李白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
B.不知不觉,三年的高中生活转瞬即逝。李萍上了大学,张华当TIA,我进了部队:我们都有美好的前途。
C.材料是文章的血肉,结构是文章的骨骼。骨骼完整匀称,人才能身姿挺拔;结构井然有序,文章才就立得起来。
D.据王璨的《英雄记抄》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
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顾拜旦是法国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他终生倡
导奥林匹克精神,被誉为“现代奥林匹克之父”。
B.《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创作的一篇游记,这篇文章以散文笔法,叙述奇人奇事、惊险的旅途、怪异的车夫,富有传奇色彩。
C.《礼记》又名《小戴礼记》,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
D.《卖炭翁》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通过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
“宫市”的腐败本质,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5.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四川移动和摩拜单车合力启动大数据交通工程,其目的是为了破解城市交通拥堵难题。
B.有关领导在会议上明确要求,各部门必须尽快提高传染病防控工作。
C.他一进教室,同学们的眼睛都集中到他身上。
D.为突出节目的文化特色,《经典咏流传》邀请文化艺术界重量级专家参与节目的策划与制作。
6.将下列句子连接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①走进一环,回首只见浮云衬着初冬的天空,自由自在地游动。下面众峰峥嵘,各不相让,实在看不出船是怎样硬从群山缝隙里钻过来的。②天又晓得船将怎样从这些巨汉的腋下钻出去。③往前看呢,山岚弥漫,重岩叠嶂:有的如笋如柱,直插云霄;有的像彩屏般屹立在前,恰似巨汉挡住去路。④整个大江有如一环环接起来的银链,每一环四壁都是蔽天翳日的峰峦,中间各自形成一个独特天地,有的椭圆如琵琶,有的修长如梭。
A.④②①③B.④①③②C.①③②④D.②④③①7.按要求填空。(11分)
(1)___________,白露未晞。所谓伊人,___________。(《诗经·兼葭》)
(2)___________,在河之洲。(《诗经·关雎》)
(3)《桃花源记》一文中写桃花源老人孩子的精神状态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关雎》中统摄全诗、表现小伙子喜欢善良美好的姑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一反送别诗的悲苦,体现作者旷达胸怀的千
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笔力千钧,描绘洞庭湖壮观景象的句子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综合性学习。(8分)黄河,这是一个多么令人骄傲的词啊!她是中国的象征,是我们永远的母
亲河。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去触摸她那历尽沧桑的面庞,去感受她博大的胸怀吧!
8.请给这次活动拟一条主题标语。(2分)
9.请你为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几种活动形式。(至少写出三种)(3分)
10.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说说你对这两则材料中的“黄河”的理解。(3分)
材料一 1948年,解放战争胜利前夕,毛泽东主席面对汹涌澎湃的黄河,
无限感慨地对身边的卫士们说道:“谁如果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
族……”
材料二 现代著名诗人光未然在他的《黄河颂》一诗中写道:“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
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二、阅读(39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4分)石壕吏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诗歌通过作者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
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B.首句“暮投石壕村”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景象,为悲剧的演出提供了典型环境。
C.“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
与“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D.在诗中,作者先叙事,后抒情、议论,通过抒情和议论,表达了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全诗爱憎十分强烈,倾向性十分鲜明。
12.把“有吏夜捉人”中的“捉人”换成“征兵”好不好?为什么?(2分)
(二)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9分)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
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
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选自《北冥有鱼》)乙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选自《马说》)
13.下面语句中加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怒而飞怒:用力鼓动翅膀
B.志怪者也志:志向
C.才美不外见见:同“现”,表现
D.策之不以其道策:用马鞭驱赶
14.下面语句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海运则将徙于南冥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B.去以六月息者也以其境过清
C.而伯乐不常有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D.其真无马邪不可知其源
15.翻译下面句子。(2分)
(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16.阳阳同学读完这两篇选文作了这样的批注:语言精当,各具特色;借物抒
怀,情感有别。对此,你是否赞同?结合语句阐释理由。(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16分)父亲的脊梁和儿子的后背孙道荣①术后,父亲都是由母亲照顾,我离家远,只能每隔一段时间,回去探望一次。②那天回家,阳光很好,是个少有的暖和的冬日。母亲将我悄悄拉到一边说,自从手术后,父亲就没有洗过澡,平时只能用热水帮他擦擦身子,今天难得天气这么好,让我带父亲去澡堂泡泡。③离家不远,就有家澡堂,病前,父亲常去那儿泡澡。我和父亲,慢慢走着去。④一路上,我在想该怎么办。印象中,长大之后,我就再没有去澡堂洗过澡,更没有陪父亲去过。我们父子俩感情很好,我很尊重他,也有点惧怕他。我和父亲之间,几乎没有任何身体上的接触,我甚至不记得触碰过他的手。而现在,我将要和他单独面对面,还要帮他洗澡。我有点隐隐地担心,不知道怎么做。⑤脱光了衣服,往浴池走的时候,父亲忽然对我说:等会我自己洗,你放
心,我能行。说着,父亲还甩了甩胳膊。洗好了,你来帮我搓搓背,好吗?父亲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我羞愧地点点头。⑥我右手缠着毛巾,左手搭在父亲的后背上,慢慢往下搓。这是我第一次与父亲这么亲密地接触。父亲后背上的皮肤松松垮垮,一用力,感觉要被扯下
来,而父亲曾经是多么强壮啊。浴池里湿气氤氲,我揉了揉眼睛。⑦搓到腰部时,手忽然被什么东西磕了下。低头一看,父亲的腰眼上,鼓
起几个凸起的骨节,是扭曲变形的脊椎!难道父亲的腰眼受过伤?我轻声问父亲是怎么回事。父亲回头看了我一眼,淡淡地说,那是他以前当兵训练时受的伤,这几年忽然加重了。父亲当过兵,这我知道,而他在部队受过伤,我却从没听他讲过。难怪从我记事起,父亲的腰就一直不大好,站的时间稍长,他就得蹲下来。然而,家中所有的重活,都是他抢着做的,父亲一直是这个家中力气最大的人。⑧帮父亲搓好背,父亲忽然对我说,你转过去,我也帮你搓搓。我坚决不答应,父亲却很执拗,非得帮我也搓几下。⑨父亲轻而有力地搓着我的后背。搓到右肩时,父亲忽然停了下来:你这个伤疤,是你两岁时,我教你游泳,被水里的一块石头划的。那次,都怪我,没有弄清楚水里的情况,让你受了伤。⑩我的右肩胛有块伤疤?真没想到,更想不起来是怎么受伤的了。我笑笑,对父亲说,没事,早没感觉了。父亲用手摸摸那块伤疤,然后很小心很轻柔地继续往下搓。
⑪父亲忽然又停了下来,你屁股上的这颗痣,怎么变大了许多啊?说着,还用手轻轻刮了下。我难为情地笑笑。父亲自顾自地说,你小时候,我总和你母亲开玩笑,有了这颗痣,就算你丢了,我们也会很容易就能找到你。
⑫这颗痣,还是结婚后妻子发现告诉我的,以为只有我们两个知道。没想到,父亲也知道,并且至今清楚地记得。对我来说,后背是我最隐秘的地方,我从来看不见它,我的父亲,却了解我后背上的每一寸肌肤。
⑬我是搀着父亲从浴室回家的。大病初愈后的父亲,显得有一点点虚弱,但我的双手触碰到的他的每一寸肌肤,都感受到从他体内焕发出来的从未有过的坚定和温暖。
17.阅读文章,请按照顺序在下面的横线上将主要情节补充完整。(3分)
“我”陪父亲泡澡→①_________→“我”发现父亲腰部的伤→②_________→
③_________
18.文章有些词语看似平常,却情意深沉。请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所包含的
情意。(2分)
(1)说着,父亲还甩了甩胳膊。
(2)我揉了揉眼睛。
19.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
(1)父亲后背上的皮肤松松垮垮,一用力,感觉要被扯下来。(从修辞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