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及其驱动技术共93页
- 格式:ppt
- 大小:3.70 MB
- 文档页数:93
新能源汽车与电机驱动控制技术摘要:我国早在本世纪初就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提升科学技术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的同时,对资源利用和环境危害要在可控范围内,在此核心战略的背景下,能源节约和保护环境成为了重要的民生工程。
若将汽车的能源由燃油更换为一种可再生、低排放的新型能源,将更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动。
近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车企对电能加以利用开发新型能源汽车,油电混合汽车和纯电汽车的技术也已经日渐成熟,逐渐被人们所熟知,市场规模也在逐步扩大中。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控制技术1常见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基本概述1.1纯电动汽车技术新能源汽车采用电能等洁净能源作为动力来源驱动汽车行驶。
因其动力源与传统汽车动力源工作形式不同,因此新能源汽车需要全新的车载动力装置。
新能源汽车在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技术领先于传统汽车,是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新能源汽车中运用最广泛、发展前景最好的是纯电动汽车。
纯电动汽车完全依靠电池作为动力来源,在汽车运行过程中也主要依靠电动机作为汽车的驱动装置,获得相应的机械能。
纯电动汽车在社会生活中比较常见,比如纯电动物流车、纯电动公交车以及纯电动家用轿车等等。
纯电动汽车主要构件包括充电装置、电动机、控制器及动力源,其中动力源主要指的是性能良好的动力电池。
电池作为电动汽车核心部件,其性能、质量及安全性将会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使用寿命和驾驶体验。
充电装置的充电效率直接决定纯电动汽车的市场竞争力,充电方式一般有快充和慢充两种。
近些年,充电装置的技术改革有了较大突破,充电效率不断提升,快充桩可在半小时内将电量充至80%左右,节省了大量充电时间,也提高了新能源汽车的群众接受度。
电动机与控制器主要影响新能源汽车操控性、加速性能以及扭矩输出特性,决定着驾驶体感。
与传统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做到零污染、零排放,且有较高的使用经济性,在改善温室效应、城市雾霾等环境问题上有突出贡献。
1.2混合动力汽车技术混合动力汽车是以两种及两种以上能源为主要动力的汽车,应用最广泛的是油-电混合动力汽车。
.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及驱动技术一、电动汽车简介及现状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切合道路交通、安全法例各项要求的车辆,电动汽车可分为三种:蓄电池式纯电动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和混淆动力电动汽车。
电动汽车历史悠长,世界上的第一辆电动汽车于1834年出生,比1886年问世的世界上第一辆内燃机汽车还要早半个世纪。
鼎力发展新能源汽车进而实现世界交通及能源构造的转型已经成为今世汽车行业实现可连续发展的重要趋向。
和传统燃油汽车对比,电动汽车只管当前技术不太成熟,但依靠其能源效率高、环境污染小、能源多样化的长处已经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必定选择,其发展也获得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与支持。
国内电动汽车发显现状我国的电动汽车研究大概开始于上个世纪60年月,自“八五”以来,经过大批人力、物力和财力在纯电动汽车研究上的投入,正式把电动汽车的研究列入攻关计划,并在在北京、杭州等城市展开了不一样形式的小规模示范运行。
2001年我国正式启动了“十五”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电动汽车被列入此中并投资数亿,确定了以燃料电池汽车、混淆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为“三纵”,以多能源动力总成、驱动电机和动力蓄电池共性重点技术为“三横”的“三纵三横”研公布局川,详细分工以下:肩负电动大客车项目的有北方车辆厂和北京理工大学,肩负纯电动轿车研发的是上海汽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汽车公司等。
自2009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汽车家产调整复兴规划》、电动汽车“十城千辆”项目,这表示在低碳经济的政策背景下,国家关于纯电动汽车的扶助力度正在不停加大。
外国电动汽车发显现状在电动汽车的发展进度中,各国和各地域都依照自己的国情和特色择了不一样的技术路线,而处在技术当先地点的仍旧是日本、美国和欧洲,他们在电动汽车的车速、续驶里程、加快性能、动力蓄电池、基础设备等方面都有较大的优势。
纯电动汽车已经在欧洲各国中拥有大批的用户,特别是在当地政府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