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数学六年级上册8.2生活中的推理
- 格式:doc
- 大小:405.00 KB
- 文档页数:6
六年级数学生活中的推理试题1. 12个球一个天平,现知道只有一个和其它的重量不同,问怎样称才能用三次就找到那个球。
13个呢?(注意此题并未说明那个球的重量是轻是重)【答案】可以【解析】12个时可以找出那个是重还是轻,13个时只能找出是哪个球,轻重不知。
把球编为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⑾⑿。
(13个时编号为⒀)第一次称:先把①②③④与⑤⑥⑦⑧放天平两边,㈠如相等,说明特别球在剩下4个球中。
把①⑨与⑩⑾作第二次称量,⒈如相等,说明⑿特别,把①与⑿作第三次称量即可判断是⑿是重还是轻⒉如①⑨<⑩⑾说明要么是⑩⑾中有一个重的,要么⑨是轻的。
把⑩与⑾作第三次称量,如相等说明⑨轻,不等可找出谁是重球。
⒊如①⑨>⑩⑾说明要么是⑩⑾中有一个轻的,要么⑨是重的。
把⑩与⑾作第三次称量,如相等说明⑨重,不等可找出谁是轻球。
㈡如左边<右边,说明左边有轻的或右边有重的把①②⑤与③④⑥做第二次称量⒈如相等,说明⑦⑧中有一个重,把①与⑦作第三次称量即可判断是⑦与⑧中谁是重球⒉如①②⑤<③④⑥说明要么是①②中有一个轻的,要么⑥是重的。
把①与②作第三次称量,如相等说明⑥重,不等可找出谁是轻球。
⒊如①②⑤>③④⑥说明要么是⑤是重的,要么③④中有一个是轻的。
把③与④作第三次称量,如相等说明⑤重,不等可找出谁是轻球。
㈢如左边>右边,参照㈡相反进行。
当13个球时,第㈠步以后如下进行。
把①⑨与⑩⑾作第二次称量,⒈如相等,说明⑿⒀特别,把①与⑿作第三次称量即可判断是⑿还是⒀特别,但判断不了轻重了。
⒉不等的情况参见第㈠步的⒉⒊2.一个巨大的圆形水池,周围布满了老鼠洞。
猫追老鼠到水池边,老鼠未来得及进洞就掉入水池里。
猫继续沿水池边缘企图捉住老鼠(猫不入水)。
已知V猫=4V鼠。
问老鼠是否有办法摆脱猫的追逐?【答案】三个阶段如下图所示:【解析】第一步:游到水池中心。
第二步:从水池中心游到距中心R/4处,并始终保持鼠、水池中心、猫在一直线上。
第三步:沿与中心相反方向的直线游3R/4就可以到达水池边,而猫沿圆周到达那里需要3.14R,所以捉不到老鼠。
课题:《推理》科目:数学版本:冀教版年级:小学六年级上册课时:1课时授课老师:陈文静单位:河北省沧州市路华小学《逻辑推理》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逻辑推理》是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探索乐园》第二节的主要内容。
数学推理是由一个或几个数学命题推出另一个未知命题的思维形式。
《标准(2011年版)》指出:“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
”推理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也是一种主要的数学方法。
它与数学证明紧密关联,共同构成了数学最重要的基础,掌握比较完善的推理能力是儿童智力发展的重要环节和主要标志,数学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和发展儿童的推理能力,所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至为重要。
二、教学设计理念:“推理能力”是《2011新课程标准》指定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
在《2011新课程标准》中就有明确的规定:“在数学教学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在传统数学教学中,往往把推理看成是一种严格的、通过充足的理由去证明和计算的逻辑思维形式,学生很少经历探索结论、提出猜想的活动过程。
经过多年的课改这种情况有所改变,但也出现了另一方面的担忧,即在有些教师的课堂上将合情推理得到的结论不加说明地作为普遍性结论使用,对学生产生了一定误导,这种情况应该引起重视。
新课标指出:学生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三、教学目标:1、能综合运用假设、排除、推理等方法,解决简单的推理问题,会进行有逻辑的推理。
2、经历问题解决的全过程,培养推理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3、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养成乐于思考、积极与他人交流的学习习惯,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
数学六年级上册推理知识点在数学的学习中,推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和技巧。
通过推理,我们能够从已有的信息中得出新的结论,进而解决问题。
在六年级上册的数学课程中,也有一些重要的推理知识点。
接下来,我们将逐一介绍这些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1. 数字推理数字推理是指通过给定的数字关系,推断出未知数字的方法。
在这个知识点中,主要包括比较大小、奇偶性、连续数的相加等内容。
通过观察数字之间的规律,我们可以运用推理的思维解决一些数字之间的问题。
2. 图形推理图形推理是指通过观察给定的图形,从中寻找规律,推断出其他图形的特征。
这个知识点包括图形的旋转、对称、平移和镜像等。
通过理解这些变换对图形的影响,我们可以基于已有的图形进行推理,得出新的结论。
3. 排列组合推理排列组合推理是指通过给定的要求,计算出一组对象的排列或组合方式。
在这个知识点中,我们需要掌握计算阶乘、计算组合数等技巧。
通过这些计算方法,我们可以解决一些具有排列组合问题的数学题目。
4. 几何推理几何推理是指通过给定的几何图形,通过观察图形的特征,推断出其他相关图形的性质。
几何推理涉及到图形的角度、边长、面积等知识。
通过掌握这些几何知识,我们可以灵活运用推理方法解决几何题目。
在学习数学的推理知识点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善于观察和分析。
通过仔细观察已知条件,思考其中的规律和关系,再根据推理方法得出相应结论。
其次,要灵活运用已掌握的数学知识。
推理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利用已学的数字、图形、几何等知识进行推理。
因此,在学习中要不断加强这些基础知识的掌握。
最后,要多加练习和实践。
通过大量的练习题和实际问题的解答,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水平。
总而言之,数学六年级上册的推理知识点是我们学习数学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掌握数字推理、图形推理、排列组合推理和几何推理等知识点,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中能够认真思考、勤于练习,取得更好的成绩!。
《探索乐园—逻辑推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经历对生活中某些现象进行判断、推理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能借助列表整理信息,并对生活中某些现象按一定的方法进行推理,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
3、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展示自己的推理过程和结果,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交流倾听能力。
教学重点:探索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简单推理的方法;能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简单的推理。
教学难点:信息的合理辨析,最直接信息的发现与利用。
能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1、猜人游戏师:她是六年级的一名老师,猜猜她是谁?生:不知道……师:她是六年级的一名教英语的老师,猜猜她是谁?生:张老师,武老师……师: 她是六年级的一名教英语的老师,她还是一名班主任,猜猜她是谁?生:张老师.师:为什么这次能准确的猜出答案?生:给出的信息多,猜的就准确。
2、引出课题那么这种判断推理问题叫做“逻辑推理”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简单一点的逻辑推理问题。
二、活动体验,内化新知体验简单的逻辑推理,判断骰子的点数。
小组合作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推出每个点数相对的面的点数是几。
小组合作探究,展示,评价。
师总结评价。
三、巩固练习,训练提升师:认为逻辑推理题简单,是吧!可不要掉以轻心哦!我再给你们出一个难一点的,愿意接受挑战吗?师出示课本练一练一、二题。
生:独立完成,找生上前投影讲解展示。
四、全课小结,畅谈收获师小结:我们为解决问题进行逻辑推理时,一般先找到一句最重要的话,寻找突破口,往往能直接得到一个结论,还能帮助我们进行下一步的推理,推理的方法很多,阅读,画表格都是推理的好方法。
那我们就利用已经掌握的推理方法去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吧!。
浙江省台州市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8.2生活中的推理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亲爱的小朋友们,这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收获怎么样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验一下吧!一、填空。
(共4题;共4分)1. (1分)下面三人分别属鼠、牛、虎。
①号小朋友属________,②号小朋友属________。
2. (1分)现在从甲、乙、丙、丁四个人中选出两个人参加一项活动.规定:如果甲去,那么乙也去;如果丙不去,那么乙也不去;如果丙去,那么丁不去,最后去参加活动的两个人是________ .3. (1分) (2019二下·京山期末) 兰兰、小月、小英和凡凡四个小朋友画鸡,每人画一只,有黑公鸡、白公鸡、黑母鸡和白母鸡。
现在知道:①兰兰画的鸡正在打鸣;②小月和兰兰画的鸡都是黑色的;.③小英和小月画的都是母鸡。
那么,小月画的是________,小英画的是________,凡凡画的是________。
.4. (1分)百米决赛前,小芳对参赛的五名选手的名次作了预测,比赛的结果同她预测的名次全不相同.由下图知小芳预测为第一名的选手的实际名次是第________名.二、解决问题。
(共10题;共46分)5. (5分)在下面的方格中,每行、每列都有1~4这四个数,并且每个数在每行、每列都只出现一次。
A应该是几?B呢?6. (5分)在下面的方格中,每行、每列都有1~4这四个数,并且每个数在每行、每列都只出现一次。
B、C 应该是几?C4B3142A7. (1分)现有2004个放有小球的盒子,将它们从左到右排成一行,且每四个相邻的盒子里共有30个小球,如果201号盒子里有7个小球,462号盒子里面有4个小球,575号盒子里有13个小球,那么最右边的盒子里有________ 个小球.8. (5分)、、、、五位同学一起比赛象棋,每两人都要比赛一盘.到现在为止,已经赛盘,赛盘,赛盘,赛盘.问:此时同学赛了几盘?9. (5分) (2018二下·云南月考) 小明、小刚、小丽每个人手中都拿了一张数字卡片,分别是4、9、2。
一、选择题1.淘气从家出发去书店买书,当他走了大约一半路程时。
想起忘了带钱。
于是他回家取钱,然后再去书店,买了几本书后回家。
下面()幅图比较准确地反映了淘气的行为。
A. B.C. D. C解析: C【解析】【解答】根据分析可知,图像C比较准确地反映了淘气的行为。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用图像表示变化关系,根据题意可知,淘气离家的距离是随时间是这样变化的:先离家越来越远,到了最远距离一半的时候;然后越来越近直到为0;到家拿钱要用一段时间,所以有一段时间离家的距离为0;然后再离家越来越远,直到书店;在书店买书还要一段时间,所以离家最远的时候也是一条线段;最后回家直到离家的距离为0,据此判断。
2.如下图a~d是水滴进玻璃容器的示意图(滴水速度相同),如下图e~h表示的是容器中水的高度随滴水时间变化的情况(图中刻度、单位都相同),与示意图c容器相对应的统计图是()。
A. 图eB. 图fC. 图gD. 图h D 解析: D【解析】【解答】根据分析可知,与示意图c容器相对应的统计图是图h。
故答案为:D。
【分析】观察图c容器可知,这个容器下大上小,水滴进玻璃容器时,刚开始水的高度变化不明显,随着滴水时间的增加,到上面部分时,水的高度上升明显,与示意图c容器相对应的统计图是图h,据此判断。
3.星期天,林林从家出发到书店看了一会儿书,然后回到家里,下面第()幅图描述的是林林的行为。
A. B. C.A解析: A【解析】【解答】解:A项中的图描述的是林林的行为。
故答案为:A。
【分析】因为这个图是关于时间和离家的距离的图像,林林从家出发到书店,这一段先倾斜向上,看了一会儿书,这一段是水平的横线,然后回到家里,这一段是倾斜向下到0,据此作答即可。
4.十二生肖依次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小刚今年9岁,属狗,他姐姐今年13岁,应该属( )。
A. 马B. 兔C. 虎D. 羊A解析: A【解析】【解答】解:13-9=4(岁),属狗向前推算4个属相是马.故答案为:A【分析】先计算出姐姐比小刚大的岁数,然后从小刚的属相向前推算大的岁数即可推算出姐姐的属相.5.A、B代表家长和孩子,下图表示他们的关系,表示B是A的儿子,那么A是B的()。
浙江省杭州市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8.2生活中的推理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亲爱的小朋友们,这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收获怎么样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验一下吧!一、填空。
(共4题;共4分)1. (1分)三个小朋友比年龄的大小.根据下面三句话,请你猜一猜,谁最大?谁最小?(1)芳芳比阳阳大3岁;(2)燕燕比芳芳小1岁;(3)燕燕比阳阳大2岁.________最大.________最小.2. (1分)少年宫一至四楼的八个房间分别是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棋类、电工、航模、生物八个活动室。
已知:①一楼是舞蹈室和电工室;②航模室上面是棋类室,下面是书法室;③美术室和书法室在同一层楼上,美术室上面是音乐室;④音乐室和舞蹈室都设在单号房间,请在表格中填上对应的活动室名称。
401________402________301________302________201________202________101________102________3. (1分)现在从甲、乙、丙、丁四个人中选出两个人参加一项活动.规定:如果甲去,那么乙也去;如果丙不去,那么乙也不去;如果丙去,那么丁不去,最后去参加活动的两个人是________ .4. (1分) A、B、C、D四个人,已知B不是最高,但他比A、D高,而A不比D高,请你将他们从高到低按顺序排列.________二、解决问题。
(共10题;共46分)5. (5分)三名学生进行了若干科目的考试,以考得的名次进行记分.考得第一名得分最多,其次是第二名,第三名得分最少。
各科都是如此记分.已知甲最后得分,乙最后得分,丙也是得分.并且已知乙英语考试得了第一名,问数学第二是谁?6. (5分)在下面的方格中,每行、每列都有1-4这四个数,并且每个数在每行、每列都只出现一次。
A、B 应该是几?其他方格里的数呢?7. (1分)有A、B、C、D四名一、二、三年级的学生,A说他不是二年级的,B说他不是三年级的,D说他与A在一个年级,并且不是一年级的,C也说他不是一年级的,想一想,A是________年级学生;B是________年级学生;C是________年级学生;D是________年级学生.9. (5分)王平、宋丹、韩涛三个小学生都是少先队的干部,一个是大队长,一个是中队长,一个是小队长.一次数学测验,这三个人的成绩是:⑴韩涛比大队长的成绩好.⑵王平和中队长的成绩不相同.⑶中队长比宋丹的成绩差.请你根据这三个人的成绩,判断一下,谁是大队长呢?10. (5分)四张卡片上分别写着奥、林、匹、克四个字(一张上写一个字),取出三张字朝下放在桌上,、、三人分别猜每张卡片上是什么字,猜的情况见下表:结果,有一人一张也没猜中,一人猜中两张,另一人猜中三张.问:这三张卡片上各写着什么字.11. (5分)李波、顾锋、刘英三位老师共同担负六年级某班的语文、数学、政治、体育、音乐和图画六门课的教学,每人教两门.现知道:⑴顾锋最年轻;⑵李波喜欢与体育老师、数学老师交谈;⑶体育老师和图画老师都比政治老师年龄大;⑷顾锋、音乐老师、语文老师经常一起去游泳;⑸刘英与语文老师是邻居.问:各人分别教哪两门课程?12. (5分)架子上摆着大、中、小三种皮球,只知道小皮球每只20元,每层皮球的价钱同样多,每只中皮球和大皮球各需要多少元?13. (5分)四名同学参加区里围棋比赛,每两名选手都要比赛一局,规则规定胜一局得分,平一局得分,负一局得分.如果每个人最后得的总分都不相同,且第一名不是全胜,那么最多有几局平局?14. (5分)已知37-15=22,48+12=60,22×60=1320,把这三个算式列成一个综合算式参考答案一、填空。
浙江省宁波市数学六年级上册8.2生活中的推理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小朋友们,这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收获怎么样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验一下吧!
一、填空。
(共4题;共4分)
1. (1分)下面三人分别属鼠、牛、虎。
①号小朋友属________,②号小朋友属________。
2. (1分)三个小朋友比年龄的大小.根据下面三句话,请你猜一猜,谁最大?谁最小?
(1)芳芳比阳阳大3岁;(2)燕燕比芳芳小1岁;(3)燕燕比阳阳大2岁.
________最大.________最小.
3. (1分)(I)一张边长62.8厘米的正方形纸刚好卷成一个圆柱形纸筒.这个圆柱形纸筒的底面半径是________厘米,高是________厘米.
(II)如图显示了四个同学的数学比赛成绩.图中没有学生的名字,小王说:我不是最后一名;小强说:我的名次在小芳的前面;小芳说:我的名次在小王的前面,小张说:我的名次在小芳的后面,请问小芳的成绩是________分.
4. (1分)有A、B、C、D四名一、二、三年级的学生,A说他不是二年级的,B说他不是三年级的,D说他与A在一个年级,并且不是一年级的,C也说他不是一年级的,想一想,A是________年级学生;B是________年级
学生;C是________年级学生;D是________年级学生.
二、解决问题。
(共10题;共46分)
5. (5分)三个小朋友跳绳,分别跳了65下、60下和56下,他们三人各跳了多少下?
6. (5分)在方格里填上1~9中的数字,每个算式中的数字不能重复。
7. (1分)运动会上A、B、C、D四名同学进入跳高决赛,A说:“如果我能跳过1.7米,那么B也能跳过1.7米”,B说:“如果我能跳过1.7米,那么C也能跳过1.7米.”C说:“如果我能跳过1.7米,那么D也能跳过1.7米.”大家说的都没错,但只有两个人跳过1.7米,那么没跳过1.7米的两个人是________ .
8. (5分)一个挂钟敲六下要30秒,敲12下要几秒?
9. (5分)根据条件判断旅游团去了、、、、中的哪几个地方?
⑴如果去,就必须去;
⑵ 、两地至少去一地;
⑶ 、两地只能去一地;
⑷ 、两地要去都去,要不去都不去;
⑸若去,则、两地必须去.
10. (5分)小亮、小敏、东东、小华都称了体重,而记录单上只记录了29.38千克,31.26千克,30.56千克,28.34千克,但从表面上估计小亮比东东轻,又比小敏重,并且小华比小敏轻。
(1)按体重从重到轻排列:________千克>________千克>________千克>________千克
(2)按体重从轻到重排列(填名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知道他们四个人的体重各是多少吗?
(4)如果31.26千克改为29.78千克,你知道他们四个人的体重各是多少吗?
11. (5分)三名学生进行了若干科目的考试,以考得的名次进行记分.考得第一名得分最多,其次是第二名,第三名得分最少。
各科都是如此记分.已知甲最后得分,乙最后得分,丙也是得分.并且已知乙英语考试得了第一名,问数学第二是谁?
12. (5分)浪费掉人的一生的三分之一时间的会是什么东西?
13. (5分)甲、乙、丙、丁在比较他们的身高,甲说:“我最高.”乙说:“我不最矮.”丙说:“我没甲高,但还有人比我矮.”丁说:“我最矮.”实际测量的结果表明,只有一人说错了.请将他们按身高次序从高到矮排列出来.
14. (5分)把下面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算式,然后计算出得数.
6×4=24 24-9=□
合并成的算式:
参考答案
一、填空。
(共4题;共4分)
1-1、
2-1、
3-1、
4-1、
二、解决问题。
(共10题;共46分)
5-1、
6-1、
7-1、
8-1、
9-1、
10-1、
10-2、
10-3、
10-4、
11-1、
12-1、
13-1、
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