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句容市八年级数学下册7.2.1统计图的选用教案(新版)苏科版
- 格式:pdf
- 大小:38.67 KB
- 文档页数:2
统计表、统计图的选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统计表、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并能从图表中尽可能多地获取有用信息;2.会制作扇形统计图;体会扇形统计图在形象表达各项目占总体百分比这方面所具有的优势。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讨论,小组合作交流以及动手操作等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动手实践、归纳等能力,激发创新意识,发展学生思维。
(三)情感与态度目标1.感受数据信息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了解统计表、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会制作扇形统计图;【教学难点】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制作扇形统计图的关键是计算各项目占总体的百分比并由此计算圆心角的度数。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________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周围的世界,做出正确的_____和合理的________。
2.收集数据的方法分为_______和______调查。
问题:对于普查或抽样调查后得到的数据,应该如何进行表示才能更好的反映数据的特征?以我国第2次到第6次人口普查的结果中每十万人受教育的相关数据为例。
【设计意图】通过对上一节课的复习,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目的,为本节课作铺垫。
二、探索活动1.阅读关于人口普查中每10万人受教育程度的文字说明后,每10万人受教育程度的人数统计表后,你的感觉是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书本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在图7-1中,各个扇形分别代表了什么?(2)1982年我国每10万人中,各种受教育程度人数在总人数中所占的百分比分别是多少?(3)在图7-1中,各个百分比是如何得到的?所有百分比之和是多少?(4)图中每一个扇形面积的大小与百分比的关系是什么?(5)这个统计图着重表示的是数据的什么特点?(6)这几个扇形面积的不同大小与这个圆的半径有关还是与圆心角有关?3.什么叫扇形统计图?4.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是:①扇形统计图以整个圆的面积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②扇形统计图中各个扇形分别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③扇形统计图中某扇形面积占圆面积的百分之几就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5.在扇形统计图中,扇形圆心角度数=___________________6.扇形统计图各部分所占百分比之和应等于______________。
教学环节
学生自学共研的内容方法
(按环节设计自学、讨论、训练、探索、创新等内容)
教师施教提要
(启发、精讲、活动等)
再次
优化
合作探究
(3)你认为图中的各个百分比是如何得到的?所有的百分比之和是多少?
(4)这幅统计图主要由那些几何图形组成
扇形的统计图:
用圆和扇形分别表示关于总
体和各个组成部分的数据统
计图叫做扇形统计图
同时通过课件阐述:
1、圆代表总体;
2、扇形代表总体中的不同部分;
3、扇形的大小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
比。
想一想:与已学的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相比,扇形统计图又有什么特点
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是:能直观地、生动地反映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
议一议:这位班长是如何准确地每一个扇形的大小。
(1)播放课件(学生观察)(2)学生
星期日1
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26
27
28
29
30
31
晴阴雨。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7.2 统计表、统计图的选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中的《7.2 统计表、统计图的选用》一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统计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如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示的基础上进行讲解的。
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统计图和统计表的特点,学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和统计表来表示数据,从而提高数据的表达效果。
教材中包含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等不同类型的统计图,以及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已经有一定的统计学基础,对于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示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和统计表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统计图和统计表的特点。
2.让学生学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和统计表来表示数据。
3.培养学生分析数据、表达数据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不同类型的统计图和统计表的特点。
2.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和统计表。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掌握统计图和统计表的选用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不同类型的统计图和统计表的案例。
2.准备相关的实践活动材料。
3.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其中的统计图和统计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和统计表来表示数据。
2.呈现(10分钟)讲解不同类型的统计图和统计表的特点,如条形统计图适用于表示数量较多的数据,折线统计图适用于表示数据的变化趋势,扇形统计图适用于表示各部分数据占总数据的比例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选择一个统计数据,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和统计表进行表示,然后进行展示和交流。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通过填空、选择题等形式,巩固对不同类型统计图和统计表特点的理解。
课题:7.2统计图的选用(1)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将具体案例中数据通过列表格进行表示,体会数据的整理的必要性;2.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并能从图中尽可能多的获取有用的信息;3.由对扇形统计图的分析,了解并学习扇形统计图的制作【重点难点】通过相关素材的整理与分析,使学生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会制作扇形统计图。
【新知导学】1.收集数据的方法分为_______和______调查.2.普查:为而对所有考察对象所做的.3.总体:把的全体称为总体.4.个体:把组成总体的称为个体.5.抽样调查:为而对部分考察对象所做的.6.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新知归纳】1.讨论:统计表的优越性有哪些?2.除了统计表,你还其他方式,来更好地描述信息中的数据,表示这些信息吗?阅读课本11-13页,回答以下问题(1)整个圆表示(2)各个扇形分别表示(3)各统计项目占总体的百分比用来体现3.在扇形统计图中,扇形圆心角度数=例1.小明平均每天用于学习、睡眠、参加班级文体活动、用餐及其他的时间如下:(1)填写上面的统计表;(2)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用量角器在圆中画出各个扇形;数据来源:(3)在各个扇形上,标明相应名称和百分比;(4)写出扇形统计图简洁的标题,并注明数据来源。
1.在扇形统计图中,各部分所占的百分比分别是30%,25%,20%,10%,15%,那么相应扇形所对的圆心角分别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2. 在扇形统计图中,三个扇形所对的圆心角分别是108°,120°,90°,那么这三个扇形面积占总体的百分比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一个扇形统计图中,其中四个扇形所占圆的百分比分别是15%,20%,30%,剩下的扇形有圆心角度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一个表示了A、B、C三个部分的扇形统计图中,A、B、C三个扇形面积之比是3: 1: 5,则扇形C的圆心角度数是_________________.5.根据下表所列数据,制作扇形统计图表示小明一天的时间安排:(1) 计算各项目的百分比并填写在表格中:(2) 计算各项目的百分比及各项目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并填写在表格中;(3) 画出扇形统计图1.(1)画扇形统计图表示表中的信息(2)如果该市高等院校有40所,那么该市共有学校多少所?中学多少所?2.根据下列统计表制作扇形统计图,表示各大洲陆地面积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百分比。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7.2《统计表、统计图的选用》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7.2《统计表、统计图的选用》》这一节主要让学生掌握如何根据数据的特点和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不同统计表和统计图的特点,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表和统计图,从而更好地展示和分析数据。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之前,已经学习了统计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如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
学生已经掌握了制作条形图、折线图和饼图的方法。
但是,学生对于如何根据数据的特点和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表和统计图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不同统计表和统计图的特点。
2.让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3.让学生通过制作和分析统计表和统计图,提高数据分析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不同统计表和统计图的特点,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2.难点:让学生能够根据数据的特点和需要,灵活选择合适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讲解不同统计表和统计图的特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选择统计表和统计图的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合作,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提高数据分析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不同种类的统计表和统计图的案例。
2.准备电脑和投影仪,用于展示案例和统计表图。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案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其中的统计表和统计图,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2.呈现(10分钟)讲解不同统计表和统计图的特点,如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
通过展示不同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统计表和统计图的适用场景。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案例,根据案例中的数据特点和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电脑制作并展示所选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7.2 统计表、统计图的选用-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1. 教学目标
1.了解和掌握统计表与统计图的基本概念;
2.能够根据数据类型选择合适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3.能够熟练使用各种统计表和统计图。
2.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和掌握各种统计表和统计图的特点、用途,选择合适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2.能够熟练绘制各种统计图形。
3. 教学过程
3.1 导入
1.导入学生,简单介绍今天的主题:统计表、统计图的选用;
3.2 讲解
1.讲解统计表和统计图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通过案例讲解各种统计表和统计图的用途,并归纳总结其优缺点;
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根据数据类型选择合适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3.3 练习
1.给出数据,让学生手工制作各种统计表;
2.根据数据类型和目的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形进行展示。
3.4 总结
1.总结各种统计表和统计图的特点、用途;
2.回答学生提出的相关问题;
3.鼓励学生积极尝试各种统计图形的制作与应用。
4. 教学评价
1.学生制作的统计表和统计图形;
2.学生可以在课下通过网络等方式寻找其他数据并制作相应的统计表与统计图;
3.学生对于各种统计表和统计图的选用能力。
5. 教学课件
无
以上为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7.2统计表、统计图的选用的教案,希望对老师
您的备课有所帮助。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教学设计7.2 统计表、统计图的选用(1)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统计表、统计图的选用(1)”主要介绍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概念及其选用原则。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不同类型统计图的特点,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数据展示。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统计学的基本知识,如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
他们已经接触过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并能够理解其基本含义。
然而,学生可能对于扇形统计图的理解和选用原则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及选用原则。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概念及其特点,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数据展示。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例,学生能够分析不同类型统计图的优点和适用场景,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统计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对统计学的兴趣和热情。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概念及其特点,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数据展示。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分析不同类型统计图的优点和适用场景,能够灵活运用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练习,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统计图的概念和选用原则。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和完成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好相关的实例和练习题,制作好PPT课件。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预习本节课的内容,了解统计图的基本概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例如:“某校八年级有100名学生,其中男生60名,女生40名,如何用统计图展示这个数据?”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引起学生对统计图的兴趣。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说课稿7.2 统计表、统计图的选用(1)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统计表、统计图的选用”是学生在掌握了统计学的基本知识之后,进一步学习如何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表和统计图进行数据展示和分析。
这一节内容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统计表和统计图的特点和适用场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时,已经掌握了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具备了一定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但学生在选择合适的统计表和统计图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对不同统计表和统计图的特点和适用场景了解不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案例,深入理解不同统计表和统计图的优缺点,提高学生的选择和应用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不同统计表和统计图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2.培养学生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表和统计图进行数据展示和分析的能力。
3.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提高学生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不同统计表和统计图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2.难点:如何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统计表和统计图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不同统计表和统计图的直观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案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数据的特点,引出选择合适的统计表和统计图的重要性。
2.讲解:讲解不同统计表和统计图的特点和适用场景,让学生了解如何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3.实践: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选择合适的统计表和统计图进行数据展示和分析,巩固所学知识。
4.总结: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不同统计表和统计图的特点和适用场景,以及如何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5.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