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早期教育:批评孩子时要做到“批评有方”
- 格式:docx
- 大小:7.12 MB
- 文档页数:4
幼儿园教师如何批评孩子孩子做错了事情,恰当的批评是必要的。
但实际上,许多老师有这样的体会,和孩子好好地说、讲道理不管用,批评也不管用。
那么,作为幼儿园教师,该如何批评孩子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孩子呢?当孩子犯错时,恰当的批评是必要的。
因为,批评作为一种教育手段,目的就是让孩子能够知道错误的原因,以后能够避免或改正,希望孩子更茁壮的成长!以下为您介绍“幼儿园教师如何批评孩子?”,供您参考!一、翻老账的批评方式要不得孩子调皮捣蛋,总少不了挨老师的批评,有的老师还把“旧账”逐一翻出来,想让孩子更加明白到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不正确的,并责令其改正。
但这样的批评方式最好不用。
因为,翻老账的批评方式会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1、不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孩子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看到什么,就会想到什么。
看到凌乱的娃娃家,听到老师的批评,他会马上想到是因为“没收拾好玩具,不遵守游戏规则”。
孩子能理解并且知道错在哪儿,只要大人指出正确的方法,他就会去做。
都说孩子记性好,其实,短时记忆比长时记忆更有优势。
孩子记得最清晰的是当时、当天的事,一两天之前的事就需要成人的提示。
即便想起来,也不如当天的事那么清晰、详细。
大人批评孩子时劈头盖脸翻老帐,其初衷是想引起孩子的重视,让孩子意识到这些事情的严重后果,督促其尽快改正。
但恰恰忽视了孩子的记忆特点。
老师说昨天没浇小苗,孩子可能还记得一点;老师说上次把小朋友弄哭了,孩子却可能想不起什么时候、什么原因把谁弄哭了。
因此,当大人尽情地痛诉孩子的既往过失时,孩子却怎么也想不起大人说的事情,认错的深刻程度自然也大打折扣。
2、会削弱教育效果没有收好玩具是游戏规则的问题;忘记给植物浇水是任务意识的问题;弄哭小朋友是人际交往的问题,中午不睡觉是生活习惯的问题。
这些从属于不同方面的问题,老师一古脑地倒在孩子面前,年幼的孩子既不能清楚想起这些事情,又不能很好加以区分。
他只是一头雾水地听着,只知道大人很生气,自己做错了许多事,但为什么会做错这些事,原因何在,他还是不明白。
批评孩子要有技巧摘要:一、引言:批评孩子的常见问题二、批评孩子的正确方法1.指出具体错误2.以鼓励为主,批评为辅3.保持冷静,避免情绪化4.适时引导,帮助孩子改正错误5.尊重孩子,倾听他们的想法三、注意事项1.避免过度批评2.不要Comparison3.避免在公共场合批评孩子4.不要使用负面语言四、总结:善用批评技巧,促进孩子成长正文:作为一名家长,批评孩子是不可避免的。
然而,如何批评孩子却是一门学问。
许多家长在批评孩子时,容易陷入一些误区,如过度批评、情绪化、Comparison 等。
为了让批评更有效,我们需掌握一些技巧。
首先,我们要指出孩子具体的错误。
仅仅批评孩子“你错了”或“你不好”是无效的,这样的批评只会让孩子感到沮丧。
相反,我们应该明确告诉孩子,他们在哪里做得不好,应该如何改正。
这样,孩子才能明白自己的问题所在,进而努力改进。
其次,我们要以鼓励为主,批评为辅。
在批评孩子的同时,也要肯定他们做得好的地方。
这样,孩子在感受到关爱和鼓励的同时,也会更容易接受批评。
而且,经常给予孩子正面评价,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再者,批评孩子时要保持冷静,避免情绪化。
有些家长在批评孩子时,容易情绪失控,对孩子大声责骂。
这种行为不仅会让孩子感到害怕,还会影响亲子关系。
因此,在批评孩子时,我们要尽量保持冷静,用平和的语气与他们沟通。
此外,我们要适时引导孩子,帮助他们改正错误。
在孩子犯错时,及时给予指导,让他们知道如何正确处理问题。
同时,也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倾听他们的意见,以便更好地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
在批评孩子时,还有一些注意事项。
比如,要避免过度批评,不要让孩子觉得总是在犯错。
此外,不要Comparison,以免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
还有,避免在公共场合批评孩子,以免损害他们的自尊心。
最后,不要使用负面语言,以免给孩子带来心理负担。
总之,批评孩子要有技巧。
通过善用批评技巧,我们既能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又能促使他们积极改正。
幼儿园教师如何正确地表扬和批评幼儿幼儿的认识能力水平较低,对自己的行为往往无自我评价的能力,但会对教师有一种特殊的信任和依恋,经常以教师的表扬或批评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认识自己的依据。
教师对幼儿评价的一言一行都会在幼儿的幼小心灵产生巨大的影响,对幼儿的心理能否健康发展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幼儿园教师如何正确地表扬和批评幼儿一、表扬要讲究技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告诉我们,让孩子在幼儿园中享受快乐的童年生活是幼儿教育一直追求的境界。
表扬,就是对幼儿良好的思想品德与现实表现给予肯定的评价和发言。
心理学家指出:表扬对儿童的发展有其积极的意义,但表扬如运用不当的话会适得其反。
那么表扬奖励措施如何在适时、适度中发挥其效应?表扬方式如何适应幼儿个体差异?1.要选择适合年龄特点的表扬奖励方式教师在一日活动中要注意观察幼儿的各种行为表现,对幼儿的点滴进步要予以真诚的及时的表扬。
小班孩子的表扬奖励更多地运用物质方面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应该让孩子更关注自身的行为,而不应该把获得物质奖励作为孩子的一种追求。
因此对中、大班孩子的表扬奖励,应从小班的物质为主慢慢转向精神为主。
这种表扬和奖励有利于孩子良好行为的巩固,提高幼儿的自主性。
2.要选择直接指向活动内容的表扬奖励方式,表扬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沟通过程,是表扬者与被表扬者交互作用的过程表扬效果的好坏不仅取决于表扬的内容,而且取决于表扬所发生的具体情境、表扬所传递的潜在信息等。
不同的学科应该采取不同的表扬奖励方式,表扬内容应该直接指向孩子具体的活动。
3.要选择适合不同幼儿个性的表扬鼓励方式每个孩子具有不同的遗传因素、家长环境及个性特点,教师要用欣赏的目光去注视身边的每个孩子,公平、真诚地对待每个不同的个体,同时给予不同的个体以不同的表扬,因人而异地处理好表扬指向的具体明确度及表扬方式的个性化选择。
幼儿园教育应坚持积极鼓励,启发诱导的正面教育。
表扬鼓励的赏识教育是把双刃剑,适宜的赏识表扬可以使幼儿的身心得到愉悦和满足,自信心、自尊心、上进心得到增强,有助于幼儿改正不良的行为习惯,保证幼儿身心的健康和谐发展;而如果是不恰当的赏识表扬,有时会适得其反,阻碍其良好品德的形成,不利于幼儿的健康发展。
浅谈批评孩子的策略与技巧作者:缴顺义来源:《新校园·上旬刊》2013年第08期生活中,在如何处理孩子犯错这个问题上,很多父母和教师都十分头疼。
失败的批评教育,使孩子饱受痛苦和伤害,甚至产生逆反心理,父母和教师也徒增了很多烦恼和忧虑。
运用正确的批评方式既能达到批评教育的目的,又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还能让他们愉快地接受,显然十分必要。
尤其是对于3~6岁的孩子来说,更要讲究批评的策略和技巧。
一、批评孩子要注意时间和场合批评不同于表扬,表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但批评却不能,应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选择恰当的批评场合和时机,才能达到教育目的。
尽量不要在清晨、吃饭时、睡觉前批评孩子,更不要在公共场合批评孩子。
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有的孩子自尊心还很强。
如果孩子被当众揭短,自尊心受到伤害,久而久之,孩子自尊自爱的心理防线就会被击溃,甚至产生以丑为美的心理。
注意批评的时间、地点,争取批评的最大效果。
孩子做错了事,冷静下来再批评效果更好,个别批评比当众批评效果好。
二、严格要求与宽容对待相结合严格要求表现在对孩子错误言行的分析上,语重心长地分析原因,指出危害,要求改正。
即在“评”字上从严要求,在“改”字上从严要求。
但严格不是严厉,不是吹胡子瞪眼睛,不是拍桌子打板子。
严格要求是教育性、说服性、指导性、严肃性的和谐统一。
宽容对待表现在对孩子错误的谅解上,如偶尔失误或初犯,或有客观原因等情况,犯错误就应宽容,但宽容不等于放纵、溺爱,而是勉励并提出希望,引起他们的注意。
宽容不是护短,特别是孩子在家庭以外犯错误,家长更应把握分寸,不能替孩子掩饰、包庇,否则会影响孩子对错误的认识和改正。
三、把握好表扬与批评的度如果说表扬是抚慰心灵的阳光,那么批评就是照耀灵魂的镜子,能让人更加真实地认识自己。
恰当的表扬如春风拂面,令人信心倍增;而有分寸的批评则如和风细雨般涤荡心灵,让人甘愿敞开心扉,诚心接受。
但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或教师常进行尖刻的数落、粗暴的训斥和恶意的挖苦,结果导致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甚至对家长或教师产生恐惧、反感、憎恨,以致酿成一些不良的后果。
家长如何引导孩子正确面对批评在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时,不能全是表扬和激励。
当孩子犯错时,还是要批评孩子,只是必须要掌握正确的方式,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的言行对孩子有着很大的影响。
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家长如何引导孩子正确面对批评的相关内容。
家长如何引导孩子正确面对批评批评孩子要注意场合在父母眼里,孩子总像是个小宝宝没有长大一样。
其实小孩子在踏入幼儿园时就已经有自尊心了,父母看似不经意的批评,假设不注意语气和说话的分寸都会伤害到孩子幼小的自尊心。
特别是当着人多的时候,所以父母在批评孩子时一定要注意场合,不可在有人在场时批评,会让孩子感觉没面子。
言行语气都要有分寸,不可吓着孩子。
批评时态度尽量温柔当孩子做错事,父母批评孩子时态度很重要,说ta哪些地方做的不对,那些地方必须要改正时,尽量柔和些。
比如"宝贝,你的书桌非常乱,你和妈妈约定好的,做完课程要收拾好书桌,妈妈相信你能做到对吗?'这种态度能让孩子比较好接受,很容易就明白自己错在哪儿?该怎么改正,也不容易引起孩子的不良情绪。
所以父母的态度很重要。
不可批评人格特质父母在批评孩子时,只可批评ta犯错的行为,比如孩子不吃青菜,父母批评时最好是围绕着不吃青菜有什么不好,就事论事,不要扯远了,特别是不要批评孩子的人格特质。
比如"整天不好好吃饭,只知道吃零食。
怎么这样不听话,要拿你怎么办才好?'假设换成"宝贝你不吃青菜会缺乏维生素,会不健康的哦'后面一种是不是更容易让孩子接受了?如何让孩子坦然面对批评孩子不能坦然面对批评的时候,也就是孩子不能听取老师、家长的合理建议的开始,一个孩子不能听取老师的建议,大家可想而知,这时的同学听老师讲课的时候一定会出现燥动浮燥的心理,直接影响着孩子从老师那里汲取知识的接受层度,只有孩子能虚心的接受别人的看法,才干汲取来自四面八方的知识。
家长在批评孩子的时候,也要抓住孩子的特点,按照孩子的成长特性去进行批评教肓,成人受到批评时尝不成接受,孩子更加敏感,更自尊。
批评学生应该注意的事项及方法
在教育过程中,批评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教育手段。
然而,如何恰当地批评学生,使其既能认识到错误,又不伤害自尊心,是每个教师都需要掌握的艺术。
以下是在批评学生时应注意的事项和方法:
1. 私下批评:避免在公众场合批评学生,以保护其自尊心,并防止其对批评产生抵触情绪。
2. 客观公正:批评时应基于事实,避免带有个人情感色彩,要让学生感到批评是公正的。
3. 指出问题,给出建议:不仅要指出学生的错误,还要提供改进的方法和建议,帮助学生改正错误。
4. 适时适度:批评应及时给出,以便学生能立即反思并改正。
同时,批评的力度应与错误的性质相匹配,避免过轻或过重。
5. 积极正面:尽量使用积极的语言,强调学生的优点和潜力,增强其自信心。
6. 鼓励反思:引导学生自我反思,理解错误的后果,培养其自我纠错的能力。
7. 保持沟通:批评后,应与学生保持沟通,了解其感受,消除误解,并鼓励其继续努力。
批评应注重方法和技巧,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通过有效的批评,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并改正错误,激发其潜能,促进其全面发展。
有效批评孩子的几个要点班里有十几个油盐不进的学生,鼓励也好、批评也罢,始终摆出一副“任尔东南西北风,我自岿然不动”的姿态。
刚刚看了一篇关于表扬与批评的文章,感觉很受益,接下来想尝试一下。
一、表扬要锣鼓齐鸣,批评要春风细雨批评孩子一定要注意声音的音调高低,一般来说不能过急、过大,脾气比较暴躁的老师,其实对于孩子来说大吼只会让他感觉很尴尬很无所适从,只留下恐惧,没有留下解决问题的空间。
大家在批评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有一颗克制的心,用比较和缓而坚定的语气跟孩子说,温和而坚定。
务必让孩子一字一句地听进去。
还有一个小点就是眼神一定要有交流,要用眼神告诉他你是来帮助他的。
二、表扬要公众场合,批评要私密空间有些老师喜欢当堂批评孩子,这样很容易伤到孩子的自尊心,即便是成绩弱的孩子也是有荣辱感的,也是希望被老师“看到”,意味着被承认是一个存在的人、一个独立的人和一个成长的人。
真正地“看”不仅仅是用眼睛看。
当我带着责任感“看”一个孩子的时候,我会用我的手势、用我侧着的头、用我的身心去“看”孩子们如何开始这一天的时候,孩子们也就体会到了被老师“看到”的感觉。
教师在批评中还要学会管理自身的情绪,理解学生的处境,— 1 —提升自己的教育智慧,而孩子在这种沟通中感受教师的关爱,学会逐步去完善自己。
三、表扬要五花八门,批评更要有智慧批评还要注意方式方法,可以用一些比较特别的方法。
比如我们班这次月考,有个同学竟然有70分的答题卡没涂,这个孩子是成绩很有优秀的孩子,当他第一时间,唯唯诺诺告诉我的时候,我很诧异,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在他身上怎么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丢分丢得太气人同时也替他感觉惋惜,有些错误可以说是“血的教训”。
我没有疾言厉色的批评他,我只是问他假如这次考试是中考,高考呢?还有挽回的机会吗?还有些屡犯错误、屡教不改的孩子,有的谈话十几次或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都收效甚微。
不同类型的不良行为,需要用不同的教育策略来应对。
批评孩子的技巧
当小孩犯有过错时,父母往往一味批判小孩,甚至打小孩,一点不讲批判技巧,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那么,父母批判小孩时,应注意把握哪些技巧呢?
一是低声
父母应以低于平常说话的声音批判小孩,“低而有力”的声音,会引起小孩的注意,也容易使小孩注意倾听你说的话,这种低声的“冷处理”,往往比大声斥责的成效要好。
二是沉默
小孩一旦做错了事,总担忧父母会批判他,假如正如他所想的,小孩反而会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受,对批判和自己所犯过错也就不以为然了;相反,假如父母保持沉默,小孩的心理反而会紧张,会感到“不悠闲”,进而反省自己的错误。
三是暗示
小孩犯有过失,假如父母能心平气和地启发小孩,不直截了当批判他的过失,小孩会专门快明白父母的用意,情愿同意父母的批判和教育,而且如此做也爱护了小孩的自尊心。
四是换个立场
当小孩惹了苦恼遭到父母的责骂时,往往会把责任推到他人身上,以躲避父母的责骂。
现在最有效的方法,是当小孩强辩是别人的过错、跟自己没关系时,就回敬他一句“假如你是那个人,你会如何说明”,这就会使小孩摸索:假如自己是别人,该说些什么?这会使大部分小孩发觉自己也有过错,并会促使他反省自己把所有责任嫁祸他人的错误。
五是适时适度
幼儿的时刻观念比较差,昨天发生的事,看起来差不多过了好些天了,加上小孩天性好玩,刚犯的错误转眼就忘了。
因此,父母批判小孩要趁热打铁,不能拖拉,否则,事半功倍。
中班上学期教育随笔《由对儿子的两次批评反思如何批评孩子》(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教育笔记、教育随笔、案例分析、教学反思、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家长会稿、说课稿、评语寄语、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educational notes, educational essays, case studies, teaching reflection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parent conference drafts, lecture drafts, comment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model essay!中班上学期教育随笔《由对儿子的两次批评反思如何批评孩子》刚踏进家门就听婆婆数落儿子今天出事了,疲惫的我一下子被“吊”了起来,着急地问:“出什么事了?”婆婆忙着叙述:“他今天在用棒打人,而且打在一个老奶奶头上”。
幼儿早期教育:批评孩子时要做到“批评有方”
忌讳一:不该出手也出手——皮肉之苦最伤孩子自尊
5岁的宣宣弹琴时表现出极大的随意性,老师讲过的准确指法、手型和要求在她的脑子里没有留下丝毫的印迹,仿佛从来就没有学过似的。
妈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一遍又一遍地提醒外加亲自示范,可宣宣摆出了一副不合作的态度,在琴凳上扭来扭去,一会儿喝水、一会儿上厕所,没过两分钟又嚷嚷着累了要歇会儿。
错误批评:
内心的怒气终于冲破了忍耐的底线,妈妈一巴掌挥了过去,宣宣的手背顿时就红了——说服教育升级为武力惩罚。
留下的伤痕:
从根本上说,武力惩罚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能使双方的矛盾激化,使原本有可能继续下去的学习中途搁浅;在父母的拳头下,孩子的自尊心也被打得一败涂地,容易形成破罐破摔的心理,甚至既而对所有的批评刀枪不入,那可真是两败俱伤。
它的另一个直接后果是:你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孩子,孩子就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你和他周围的人——对暴力行为的模仿是轻而易举的。
因为父母的坏榜样,孩子在独立面对自己和小朋友的冲突时,头脑中的第一反应就是“先下手为强”。
“剪枝”有方:
将批评升级为“战争”,那就是父母的不是了。
幼儿还没有形成自我评价体系,他们是通过成人尤其是父母对自己的评价来看待自身的。
而且,脆弱的内心特别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这能给孩子自信,也能使他们愉快地接受批评。
批评的艺术在于正强化,而非负强化。
与其强化孩子的弱点或全盘否定,不如将孩子的点滴成绩和好的苗头
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挂在嘴边,强化其好的一面,给予必要的指点,让孩子看到自己的潜力,提升自信。
所以,妈妈此时不如使用“表扬式的批评”方法,去发现孩子的
点滴长处,先褒后批:“你的左手手型比右手的漂亮,左手三指比二
指好看,这个遍强弱感觉掌握得不错”,接着再提要求:“右手能不
能也像左手那样漂亮,二指能不能往回勾一点,速度如果再放慢一点
会更好。
来,我们来试一试,我想宣宣一定没问题!”孩子需要在比较
和实实在在的夸奖中发现自己的差别,如果父母肯定了孩子的一点成绩,她会有信心纠正自己的九个错误;相反,父母对孩子的一个错误采
取粗暴的方式,她很可能会毫无心情保持自己的九个优点。
忌讳二:大喊大叫——失控的情绪难以给孩子准确引导
陶陶每天都把家里弄得天翻地覆:玩具散落一地,画笔、画纸摊
满了桌子,床上也堆着他的各种小玩意儿,自己最喜欢的书也十有八
九到想看的时候不知道去哪了。
多次的提醒仍然没能使陶陶有任何改观。
错误批评:
屋内的一片狼藉点燃了妈妈心中的怒火:“跟你说过多少次了,
从哪儿拿来的东西玩完了还放回哪儿去。
你就是不长记性,你不收,
看我全把它们扔掉!”说着假装把孩子最心爱的玩具扔了,接着是一阵
急风暴雨般的叫嚷。
留下的伤痕:
不是你的嗓门越高就越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声调和结果往往
成反比;并且大喊大叫使孩子丝毫感觉不到尊严的存有,也把你的修养
咆哮得无影无踪。
如果大人孩子都发脾气,批评很有可能会升级为哭
闹和打骂,教育的效果抵消为零。
而且孩子很快就会知道,妈妈嘴上
说“扔掉”,但是手上却没有真正“扔掉”,妈妈的威信也由此丧失。
“剪枝”有方:
千万不要以为你的态度,包括表情、语气和目光无足轻重,只有好心就充足了;不肯在表达方式上花心思,孩子难以心服口服地接受批评。
因为,有时候他们拒绝的不是批评本身,而是父母的态度。
心平气和地批评孩子,有助于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也能达到批评的目的。
所以,管住自己的脾气,让自己息怒。
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很难养成的习惯,妈妈应该对陶陶耐心一些。
先和孩子一起收拾,能收好一件东西就鼓励一下。
孩子被妈妈的肯定激励着,会慢慢学会独立整理自己的物品。
忌讳三:喋喋不休——过滥的批评引来逆反
玟玟有一大盒子各种形状的小珠子,串起项链漂亮极了;但当她看到别的小朋友拿着几个透明的围棋棋子充当“夜明珠”时,哭着喊着要,对方不给,她就把人家装“夜明珠”的小瓶子扔到地上……
错误批评:
玟玟的举动让妈妈觉得很没面子:“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你怎么就不明白呢?不能总是看着别人的东西好,你家里的玩具还少吗?自己的东西扔在一边不玩,一看到别人拿点什么就跟宝贝似的,真没出息……下次再这样,我绝不再给你买任何玩具!”
留下的伤痕:
如此絮叨、缺乏新鲜感的批评,不能给孩子大脑以明显的刺激,说得越多,孩子越会把这些话当成耳边风。
而且,别看孩子小,对语言的领悟水平一点不差,“没出息”、“占有欲”一类不尊重孩子人格的话很容易引起他们内心的反感,明着或暗着和你对着干,身上的毛病很可能会有增无减。
“剪枝”有方:
漂亮的和新鲜的东西对孩子来说是一种诱惑,抵御诱惑其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所以,父母不妨告诉孩子:她喜欢自己没有的东西
并没有错,但他人的东西我们不能要、更不能抢或毁坏。
接着向孩子讲清楚:世界上的好东西多得数不清,我们不可能全部拥有;如果特别想要,就得凭自己的努力去争取,比如如果对方愿意,能够用自己的漂亮珠子和小朋友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