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新闻摄影》各章节和部分重点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102.50 KB
- 文档页数:30
新闻摄影课的重点1、新闻构图的形式,如何突现主体(1)井字型构图:庄重、大气、富有美感(2)正三角形构图:坚强、稳固、安定、镇静。
在表达安宁、庄重、肃穆的气氛时,最恰当。
(3)倒三角形构图:明快活跃、开放(4)斜三角形构图:动感和方向性很强(5)垂直式构图:由垂直线条组成的,能将被摄景物表现得高大巍峨,富有气势。
(6)水平式构图:给人-种宁静、舒坦的感觉、用于表现自然风光(7)曲线式构图:曲线普遍被人们认为是线条中最美的形式。
因此当我们在拍摄涛涛的江河、缓流的小溪、幽静的乡间小路时,常用这种曲线形式突现主体的方法(1)把主体置于视觉中心。
(黄金分割法)(2)利用方向性的线条引向主体(3)利用对比手法。
大小对比(4)明暗对比(5)色彩对比(6)动静对比,动为主体(7)虚实对比,实为主体2、新闻摄影的优缺新闻摄影的优势1、形象直观、便于理解、易于接受2、现场纪实,百闻不如一见,具有可信感3、瞬间定格。
凝固动态,便于长久观看,永久保存新闻摄影的不足1、不能对于整个事件的全过程作反映2、不能独当一面,需要文字辅助3、受记者的主观影响大3、新闻摄影报道的新闻性(1)多抓重大题材(2)争拍独家新闻(3)敢攻难度大的题材(4)注重报道的时效性4、曝光、景深、镜头(长焦、变焦、广角)成相特点景深:在进行拍摄时,调节相机镜头,使距离相机一定距离的景物清晰成像的过程,叫做对焦,那个景物所在的点,称为对焦点,因为“清晰”并不是一种绝对的概念,所以,对焦点前(靠近相机)、后一定距离内的景物的成像都可以是清晰的,这个前后范围的总和,就叫做景深,意思是只要在这个范围之内的景物,都能清楚地拍摄到。
摄影曝光:是指运用照相机光圈大小与快门速度的配合,使被摄体的反射光线通过摄影镜头结像后,在感光材料上形成景物影像的过程。
长焦镜头:长焦距镜头是指比标准镜头的焦距长的摄影镜头。
变焦镜头:也是镜头的一种类型,它可以在不更换镜头的情况下改变焦距。
解读《新闻摄影》各章节和部分重点知识第一篇:解读《新闻摄影》各章节和部分重点知识自考新闻摄影知识串讲参考资料:技术部分:1、照相机——原理、结构;类型;镜头及附件;使用与维护2、感光材料——发展史;结构;种类;性能;选用3、曝光控制--原理;影响因素;测光与控制;影调控制7、景深与超焦距--景深;影响因素;具体运用;超焦距8、摄影滤光器--原理;黑白、彩色;黑彩通用13、数码摄影系统--组成、处理9、彩色摄影的基本理论--原理,色温;表现;影响因素10、拍摄取景的基本常识--考虑的问题;光线的作用;形式法则4、各种光线下的摄影——天气;日落日出;夜间;室内5、人造光摄影——持续光源;闪光;6、动体摄影——器材、拍摄、方法11、感光片的冲洗——黑白、彩色负片、彩色反转片12、照片的制作——黑白、彩色、彩色扩印理论部分:1、新闻摄影的定义与特性——定义、内涵、特性、优势2、新闻摄影的地位与功能——地位、功能8、新闻摄影记者的修养——基本修养、工作特点、当代特征9、新闻摄影与道德、法律问题——新闻道德、法律问题3、新闻摄影的体裁及文字说明——体裁、文字说明写作4、新闻摄影的主题与题材——主题、题材5、新闻摄影的评价标准——一般标准、评价原则、优秀评选标准6、形象采访与现场抓拍——形象采访、抓拍、事件与非事件性7、图片编辑——修养、编辑工作、与记者的关系第十四章新闻摄影的定义与特性第一节关于新闻摄影定义的探讨一、新闻摄影概述新闻摄影概念:广义,泛指一切用摄影手段报道新闻的活动,包括图片新闻、记录电影和新闻电视三大类。
狭义,专指以照相机为工具,以摄影图片为手段,以印刷品为媒介的新闻摄影报道活动。
“图文结合的信息传播方式”——1、不是简单的并列在一起,是两要素有机的完美结合。
2、是平等的结合。
3、具有划时代意义。
4、增强了新闻的可信性。
5、最终体现在书、报、刊版面上的结合。
二、新闻摄影的定义作为一种视觉新闻,新闻摄影是新闻形象的现场摄影纪实,以图文结合的形式,传递新闻信息。
第1篇一、新闻摄影的定义与特点1. 定义新闻摄影是运用摄影技术,以客观、真实、生动、形象的方式记录和反映社会新闻事件的摄影活动。
2. 特点(1)真实性:新闻摄影必须真实记录事件,不能虚构或夸大。
(2)时效性:新闻摄影要求迅速、及时地报道新闻事件。
(3)形象性:新闻摄影通过图像展示事件,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4)报道性:新闻摄影具有报道新闻的功能,对事件进行深入挖掘和解读。
二、新闻摄影的分类1. 突发新闻摄影(1)定义:指报道突发事件的摄影,如自然灾害、交通事故、暴力事件等。
(2)特点:速度快、反应迅速、真实记录。
2. 专题新闻摄影(1)定义:指围绕一个主题,通过一系列图片报道的新闻摄影。
(2)特点: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具有深度。
3. 舆论监督新闻摄影(1)定义:指通过摄影报道,对政府、企业、社会现象等进行监督的新闻摄影。
(2)特点:揭示问题、曝光阴暗、推动社会进步。
4. 人文纪实新闻摄影(1)定义:指关注人类生活、文化、历史等方面的摄影报道。
(2)特点:记录生活、反映文化、传承历史。
三、新闻摄影的拍摄技巧1. 摄影构图(1)主体突出:将新闻事件的主要元素作为画面主体,使观众一眼就能抓住重点。
(2)画面平衡:通过构图使画面呈现出和谐、平衡的美感。
(3)线条运用:运用线条引导观众的视线,使画面更具动态感。
2. 光线运用(1)自然光:利用自然光拍摄,使画面更具真实感。
(2)人工光:根据拍摄环境,合理运用人工光,如闪光灯、灯光等。
3. 拍摄角度(1)高角度:拍摄大场景,使画面更具视觉冲击力。
(2)低角度:拍摄细节,突出主题。
(3)水平角度:拍摄人物,展现人物表情、动作。
4. 快速反应(1)观察力:敏锐地捕捉新闻事件中的关键瞬间。
(2)反应速度:迅速按下快门,记录精彩瞬间。
四、新闻摄影的后期处理1. 图像处理(1)裁剪:调整画面构图,突出重点。
(2)调色:调整画面色彩,使画面更具美感。
(3)降噪:降低画面噪点,提高画质。
第一章理解新闻摄影第一节新闻摄影的发展一、新闻摄影的起点二、新闻摄影的早期应用三、新闻摄影工作的专业化与职业化四、新闻摄影的黄金时代五、数字时代的新闻摄影景观六、中国与世界第二节新闻摄影的精神一、目击者二、关心人的摄影师三、社会改革者四、职业的视觉传播工作者第三节说谎的新闻照片一、切片与复杂的现实二、被利用的照片三、说谎的文字考核要求:1、理解新闻摄影(识记、领会)2、新闻摄影的发展(领会)3、新闻摄影的精神(领会)4、说谎的新闻照片(识记、领会)第二章新闻摄影的语言1.从眼睛到照相机2.黑匣子的秘密3.操控照相机4.照相机的眼睛5.寻找光线6.取景框里的世界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从眼睛到照相机一、复杂的眼球二、从看到看见三、聪明的视觉四、社会文化对观看的影响五、主动的视觉与被动的相机第二节黑匣子的秘密一、摄影术的两层含义二、数字摄影系统三、照相机进化史四、摄影记者的照相机第三节操控照相机一、基本设置二、快门三、光圈第四节照相机的眼睛一、从针孔到镜头二、“坏”镜头三、镜头的焦距四、镜头的视角第五节寻找光线一、光线的质量二、光线的方向三、光线的色彩四、电子闪光灯第六节取景框里的世界一、从心理学角度看构图二、从摄影角度看构图三、从新闻角度看构图考核要求:1.从眼睛到照相机(识记、领会)2.黑匣子的秘密(识记、领会)3.操控照相机(领会、应用)4.照相机的眼睛(领会、应用)5.寻找光线(领会、应用)6.取景框里的世界(领会、应用)第三章摄影记者的职业素养教学要点:1.摄影记者的职业定位2.摄影记者的新闻敏感3.摄影记者的采访4.摄影记者与新闻现场5.摄影记者与被摄对象6.摄影记者的文字写作7.摄影记者的伦理道德教学时数:8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摄影记者的职业定位一、从宣传摄影到新闻摄影二、从个体到公众三、从新闻到视觉新闻第二节摄影记者的新闻敏感一、新闻敏感的培养二、获得新闻线索第三节摄影记者的采访一、看不到的采访二、现场采访三、拍摄之后四、深入采访第四节摄影记者与新闻现场一、进入新闻现场二、不干涉新闻现场三、介入新闻现场四、重返新闻现场第五节摄影记者与被摄对象一、获得拍摄许可二、与被拍摄对象相处三、被摄对象的肖像权四、被摄对象的隐私权五、被摄对象的名誉权第六节摄影记者的文字写作一、多义的符号二、新闻摄影是图文结合的摄影形式三、说谎的图片说明四、图片说明写作要点第七节摄影记者的伦理道德一、元伦理与应用伦理二、道德难题考核要求:1、摄影记者的职业定位(识记)2、摄影记者的新闻敏感(识记、领会)3、摄影记者的采访(识记、领会)4、摄影记者与新闻现场(识记、领会)5、摄影记者与被摄对象(识记、领会)6、摄影记者的文字写作(识记、领会)7、摄影记者的伦理道德(识记、领会)第四章拍摄任务教学要点:1.面对一项具体的拍摄任务,摄影记者应该如何展开工作2.编辑部的故事3.灾难与突发新闻4.非突发新闻5.特写新闻6.人物肖像7.创意摄影8. 图片故事教学时数:10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编辑部的故事一、为报纸工作二、为杂志工作三、为网络媒体工作第二节灾难与突发新闻第三节非突发新闻一、非突发新闻事件的视觉表现策略第四节特写新闻一、特写新闻摄影和事件新闻摄影的异同第五节人物肖像一、人物肖像拍摄的要点第六节创意摄影第七节图片故事考核要求:1.面对一项具体的拍摄任务,摄影记者应该如何展开工作2.编辑部的故事3.灾难与突发新闻(识记、领会)4.非突发新闻(领会、应用)5.特写新闻(领会、应用)6.人物肖像(领会、应用)7.创意摄影(领会、应用)8.图片故事(识记、领会、应用)第五章图片编辑的职业素养教学要点:1.为什么需要图片编辑2.图片编辑如何读图3.图片编辑的沟通能力4.图片编辑工作中的伦理与法规教学时数:10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为什么需要图片编辑一、图片编辑的作用二、图片编辑的基本素质第二节图片编辑如何读图一、从信息传播的视角看照片二、从摄影本身看照片第三节图片编辑的沟通能力一、和主编构图二、和摄影记者沟通三、和文字工作者沟通四、和美术总监或美术编辑沟通第四节图片编辑工作中的伦理与法规一、图片传播中的伦理问题二、图片传播中的法律问题考核要求:1.为什么需要图片编辑(识记、领会)2.图片编辑如何读图(识记、领会)3.图片编辑的沟通能力(识记、领会)4.图片编辑工作中的伦理与法规(识记、领会)第六章图片编辑的工作教学要点:1.为不同媒体编辑图片2.图片选题的策划3.图片的获得与选择4.图片的剪裁5.图片的版面处理教学时数:10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为不同媒体编辑图片一、报纸图片编辑二、杂志图片编辑三、网站图片编辑第二节图片选题的策划第三节图片的获得与选择一、图片编辑获得照片的途径二、报纸头版照片的选择三、杂志封面照片的选择第四节图片的剪裁一、剪裁的目的第五节图片的版面处理一、图片大小二、照片群——几张图片结合在一起使用三、图片专版设计四、版面上的图文关系考核要求:6.为不同媒体编辑图片(领会、应用)7.图片选题的策划(领会、应用)8.图片的获得与选择(领会、应用)9.图片的剪裁(应用)10.图片的版面处理(应用)第七章数字时代的新闻摄影工作教学要点:1.新闻摄影的新版图2.数字时代新闻摄影的真实危机3.摄影记者的数字化生存4.数字时代的图片编辑教学时数:10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新闻摄影的新版图一、数字摄影时代二、读者“现在直播”新闻事件三、多媒体新闻报道四、从新闻摄影到视觉报道第二节数字时代新闻摄影的真实危机一、信任文件与媒体对策二、灰色地带三、与受众展开积极交流第三节摄影记者的数字化生存一、新闻摄影行业的两次地震二、适应照片叙事的新形态三、掌握新技术,回归记者本位第四节数字时代的图片编辑一、传统媒体网络版的图片编辑二、高清大图集的编辑技巧考核要求:5.新闻摄影的新版图(领会、应用)6.数字时代新闻摄影的真实危机(领会、应用)7.摄影记者的数字化生存(识记、领会、应用)8.数字时代的图片编辑(领会、应用)。
新闻摄影重点内容及考试复习时需特别注意的知识主要有以下几点(填空、名词解释题可能分散于以下各部分):1.新闻摄影的概念(参见第一讲笔记)2.摄影用光知识(参见第十讲笔记)3.与景深相关的知识(参见第七讲笔记第一部分)4.摄影构图知识(参见第八、九讲笔记,此处可能出看图分析题)5.照片构成与运作(参见第十一讲笔记,此处可能出看图分析题)6.不同曝光模式特点(参见第四讲笔记第四部分)7.不同焦距镜头的成像特点(参见第六讲笔记第二部分)第一讲新闻摄影史一、新闻摄影概念·新闻摄影是以摄影技术为手段,对正在发生的,具有报道价值的新闻事实,通过现场选择抓拍的手段,摄取特定的瞬间形象,并结合必要的文字因素进行新闻报道的一种形式。
·领会要点:1.双重属性(新闻性、形象性)2.照片新闻价值的基本标准(真实、新鲜、生动)3.新闻摄影报道的基本形式二、新闻摄影的社会功能1.精神调节功能2.认知功能3.教育功能4.审美功能5.文献功能三、新闻摄影由来1.摄影术的诞生与世界新闻摄影的萌芽·1837.8.9 法国学术院路易斯达盖尔发明达盖尔摄影术---银版摄影术,标志着新闻摄影术的诞生。
·1942.5.5-8 德国汉堡史斯尔茨、比鸥乌《德国汉堡的一场大火》第一场新闻照片标志着新闻摄影的萌芽。
2.摄影术的传入和中国新闻摄影的兴起摄影术传入中国是在1942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新闻摄影是与革命运动一同崛起的。
3.中外早期摄影名人(1)外国的代表人物●埃里希萨洛蒙erich salomon 1886-1944德国“新闻摄影之父”堪的摄影:小相机+现场光+不干涉对象●亨利卡迪埃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eson1908-2006法国“摄影的代名词”“决定瞬间理论”●尤金史密斯euguen smith1918-1978美国“人道主义纪念碑”代表作《找到一个婴儿》《西班牙乡村》《水俣》《乡村医生》●罗伯特卡帕robert capa 1913-1954匈牙利“战争摄影绝唱”名言: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炮火不够近。
重点:1.新闻图片的类型2.新闻摄影的优势和不足3.新闻图片的评价和标准4.相机的基本构造和镜头种类5.新闻摄影的拍摄基本技法6.摄影取景的基本常识新闻摄影的定义与特性1.新闻摄影:作为一种视觉新闻,新闻摄影是新闻形象的现场摄影纪实,以图文结合的形式,传递新闻信息。
2.新闻摄影定义的内涵:2.1新闻摄影是一种视觉新闻,它主要作用于人的视觉系统,让读者通过视觉来感知,通过大脑的作用,获取信息和知识;2.2新闻摄影的重要特性之一是其现场纪实性,与其他门类的摄影不同,新闻照片必须拍自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或新闻人物活动的现场;2.3新闻摄影的视觉传达目的是新闻信息。
传递新闻信息是新闻摄影的第一位的作用和功能,评价和判断新闻摄影的优劣的标准,是其传递新闻信息量的多少以及它对新闻信息量的传播的效果;2.4新闻摄影的拍摄对象是新闻形象,不是艺术典型。
被拍摄的形象首先具有新闻价值,同时还具有形象价值;2.5文字说明是新闻摄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像人有两条腿一样,新闻摄影的两条腿一是图片,一是文字。
图片和文字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3.新闻摄影的特性:新闻性(新闻摄影所报道的对象,首先是新闻,是有新闻价值的事物,是新闻形象。
新闻价值是新闻摄影的第一价值取向);真实性(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新闻摄影的第一生命也就是真实性);形象性(指新闻照片要用形象来说话,即用视觉形象来表现新闻事件的情节、主要内容和新闻的意义,新闻信息量应蕴含于新闻形象之中。
主要特点是表现新闻形象的典型瞬间);4.新闻摄影报道应当任何把握新闻性?4.1重视重大题材的新闻摄影报道;4.2多拍独家新闻,独家新闻的独特性是其新闻价值大的主要原因;4.3敢于拍难度大的题材。
拍摄的艰难程度越大,其信息量也就大,新闻价值也高;4.4注重报道的时效性。
时效性是新闻性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网络新闻传播,对新闻摄影报道的时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新闻摄影真实性的基本要求:5.1拍摄的对象应是真人真事,拍得的图片做到事实真实;5.2所拍摄的人物、事物、瞬间形象都应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做到总体的真实;5.3尽可能抓取典型人物在典型环境中自然流露的典型瞬间形象,从而保证新闻形象的自然和真实;5.4文字说明应准确而真实6.新闻摄影报道失实的原因分析:6.1不懂得新闻摄影的基本原则是真实地传递新闻信息,而将新闻与宣传混为一谈,试图通过新闻摄影报道来强制读者接受某种观念或宣传某种主张和口号,而不是从新闻要素的角度来报道事实;6.2工作作风有问题,不踏实,采访不深入,想当然地赋予新闻图片意义和内涵;6.3将新闻摄影与艺术创作混为一谈;6.4道德品质问题。
考前复习指导《新闻摄影》《新闻摄影》作为新闻学专业计划中一门重要的专业课,主要要求自学应考者在了解新闻摄影历史的基础上,准确理解新闻摄影的基本理论,掌握各种情境下的新闻摄影的方法和技巧,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
历届考试对该门课程的考查所侧重的章节包括:新闻摄影基本理论、图片新闻摄影业务、不同题材的图片新闻摄影和电视新闻摄影实务。
第一编新闻摄影基本史论第一章静态新闻摄影发展简史1. P31、“针孔成像”原理(识记)2. P32、尼埃普斯与“日光摄影法”(识记、理解)3. P34、达盖尔与“银版摄影法”(识记、理解)4. P36、摄影术诞生日(识记、理解)5. P37、世界上第一张新闻照片是《汉堡大火废墟》。
(识记、理解)6. P38、19世纪50至60年代,世界上最早用摄影记录战争的摄影家为罗杰·芬顿和马修·布雷迪(识记、理解)7. P42、世界上第一台小型135照相机(识记、理解)8. P45、我国第一台独立制作的照相机的制造者是邹伯奇(识记、理解)9. P47、第一次使用照片的报刊是1902年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创办的《新民丛报》。
(识记、理解)10. P49、中国第一个职业摄影记者——李少穆(识记、理解)11. P52、《黎明的钟声》(识记、理解)12. P53、《人民画报》(识记、理解)第二章动态新闻摄影发展简史13. P57、世界上最早尝试动态摄影的是,美国人埃德沃·幕布里奇。
(识记、理解)14. P59、《北方的纳努克》(识记、理解)15. P59、卢米埃尔兄弟及其作品(识记)16. P62、“真实电影”和“直接电影”(识记、理解)17. P67、美国电视新闻进入黄金时代(识记)18. P69、电视新闻进入影片新闻(识记、理解)19. P69、ENG设备(识记、理解)20. P70、数字技术对新闻摄影的影响(识记、理解)21. P71、中国电视新闻的萌芽时期——新闻纪录电影(识记)22. P71、中国电视新闻事业的产生与发展(识记)23. P73、北京电视台最先试播彩色电视(识记、理解)24. P74、《丝绸之路》《望长城》等大型纪录片(识记、理解)25. P75、中国电视“直播年”(识记、理解)第三章新闻摄影基本理论26. P79、新闻摄影的定义(识记、理解)27. P80、新闻摄影定义的本质与内涵(识记、理解)28. P86、新闻摄影的特性(识记)29. P90、新闻摄影的功能(识记、理解)30. P93、突发性新闻(识记、理解)31. P97、特写性新闻摄影报道(识记)32. P98、专题新闻摄影报道(识记)33. P105、电视新闻评论摄影(识记、理解)34. P109、电视新闻直播(识记、理解)35. P114、抓拍(识记、理解)36. P122、“决定性瞬间”(识记、理解)37. P127、新闻摄影工作的基本原则(识记)38. P133、新闻摄影记者的素质(识记)39. P138、帕帕拉齐(识记、理解)第二编图片新闻摄影第一章图片新闻摄影器材及其使用40. P153、各个时期主流相机机型及其性能特点(识记)41. P156、自动对焦(识记、理解)42. P160、曝光(识记)43. P161、测光(识记、理解)44. P164、白平衡调整(识记、理解)45. P165、光的色温(识记)46. P166、数码相机的存储介质(识记、理解)47. P168、数码相机的存储格式(识记)48. P173、闪光灯的使用(识记)第二章图片新闻摄影业务49. P187、专职摄影记者(识记)50. P187、新闻摄影记者与其他摄影师的不同之处(识记、理解)51. P188、北京《京华时报》对摄影记者作品的考评原则。
重点:1.新闻图片的类型2.新闻摄影的优势和不足3.新闻图片的评价和标准4.相机的基本构造和镜头种类5.新闻摄影的拍摄基本技法6.摄影取景的基本常识新闻摄影的定义与特性1.新闻摄影:作为一种视觉新闻,新闻摄影是新闻形象的现场摄影纪实,以图文结合的形式,传递新闻信息。
2.新闻摄影定义的内涵:2.1新闻摄影是一种视觉新闻,它主要作用于人的视觉系统,让读者通过视觉来感知,通过大脑的作用,获取信息和知识;2.2新闻摄影的重要特性之一是其现场纪实性,与其他门类的摄影不同,新闻照片必须拍自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或新闻人物活动的现场;2.3新闻摄影的视觉传达目的是新闻信息。
传递新闻信息是新闻摄影的第一位的作用和功能,评价和判断新闻摄影的优劣的标准,是其传递新闻信息量的多少以及它对新闻信息量的传播的效果;2.4新闻摄影的拍摄对象是新闻形象,不是艺术典型。
被拍摄的形象首先具有新闻价值,同时还具有形象价值;2.5文字说明是新闻摄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像人有两条腿一样,新闻摄影的两条腿一是图片,一是文字。
图片和文字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3.新闻摄影的特性:新闻性(新闻摄影所报道的对象,首先是新闻,是有新闻价值的事物,是新闻形象。
新闻价值是新闻摄影的第一价值取向);真实性(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新闻摄影的第一生命也就是真实性);形象性(指新闻照片要用形象来说话,即用视觉形象来表现新闻事件的情节、主要内容和新闻的意义,新闻信息量应蕴含于新闻形象之中。
主要特点是表现新闻形象的典型瞬间);4.新闻摄影报道应当任何把握新闻性?4.1重视重大题材的新闻摄影报道;4.2多拍独家新闻,独家新闻的独特性是其新闻价值大的主要原因;4.3敢于拍难度大的题材。
拍摄的艰难程度越大,其信息量也就大,新闻价值也高;4.4注重报道的时效性。
时效性是新闻性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网络新闻传播,对新闻摄影报道的时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新闻摄影真实性的基本要求:5.1拍摄的对象应是真人真事,拍得的图片做到事实真实;5.2所拍摄的人物、事物、瞬间形象都应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做到总体的真实;5.3尽可能抓取典型人物在典型环境中自然流露的典型瞬间形象,从而保证新闻形象的自然和真实;5.4文字说明应准确而真实6.新闻摄影报道失实的原因分析:6.1不懂得新闻摄影的基本原则是真实地传递新闻信息,而将新闻与宣传混为一谈,试图通过新闻摄影报道来强制读者接受某种观念或宣传某种主张和口号,而不是从新闻要素的角度来报道事实;6.2工作作风有问题,不踏实,采访不深入,想当然地赋予新闻图片意义和内涵;6.3将新闻摄影与艺术创作混为一谈;6.4道德品质问题。
《新闻摄影》第二编第三章知识点第三章不同题材的图片新闻摄影k第一节突发性新闻1突发事件可被广义地理解为突然发生的事情:第一层的含义是事件发生、发展的速度很快,出乎意料之外;第二层的含义是事件难以应付,必须采取非常规方法来处理。
所以突发新闻就是指事情发生不在预期之中,无法事先进行计划的报道题材。
2根据我国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3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4级。
在我国,突发事件的分级标准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确定的部门制定。
一、突发新闻事件的信息来源:1新闻热线热线线索一般分为内线(主要来源于突发事件的处置部门,如:110、119120等)和外线。
2.培养"线人"3其他媒体4其他方式(无线电监听)二、在面对突发性新闻事件时,摄影记者应该具备的素质:1摄影记者要有极强的新闻敏感。
(瞬间思考来源于两个判断一是价值判断、视觉判断)2准确地把握突发新闻事件摄影的本质特征,才能拍出堪称精品的典型瞬间。
3要有纯熟的摄影技术。
三、突发状况不同,记者装备选取不同1近距离拍摄设备新闻摄影记者经常装备的短焦距变焦镜头有:17-35毫米镜头、16-35毫米镜头、20-35毫米,同时还有一些14-35毫米的短焦距定焦镜头。
2远距离拍摄设备新闻摄影记者经常装备的长焦距变焦镜头有:70-200毫米镜头、80-200毫米镜头。
有时还会装备一些长焦距定焦镜头:300毫米镜头、500毫米镜头和600毫米镜头。
摄影记者的做法通常是:装备短焦距镜头的相机挂在脖子前,装备长焦距镜头的相机背在肩膀后。
有时还会在相机包里放着一个1.4倍或2倍的增焦距,以便能在很远的地方抓拍到被摄对象。
解读《新闻摄影》各章节和部分重点知识2006-11-19 20:10:42.0 来源: 四联自学考试网(北京) 网友评论 0 条进入论坛技术部分:1、照相机——原理、结构;类型;镜头及附件;使用与维护2、感光材料——发展史;结构;种类;性能;选用3、曝光控制--原理;影响因素;测光与控制;影调控制7、景深与超焦距--景深;影响因素;具体运用;超焦距8、摄影滤光器--原理;黑白、彩色;黑彩通用13、数码摄影系统--组成、处理9、彩色摄影的基本理论--原理,色温;表现;影响因素10、拍摄取景的基本常识--考虑的问题;光线的作用;形式法则4、各种光线下的摄影——天气;日落日出;夜间;室内5、人造光摄影——持续光源;闪光;6、动体摄影——器材、拍摄、方法11、感光片的冲洗——黑白、彩色负片、彩色反转片12、照片的制作——黑白、彩色、彩色扩印理论部分:1、新闻摄影的定义与特性——定义、内涵、特性、优势2、新闻摄影的地位与功能——地位、功能8、新闻摄影记者的修养——基本修养、工作特点、当代特征9、新闻摄影与道德、法律问题——新闻道德、法律问题3、新闻摄影的体裁及文字说明——体裁、文字说明写作4、新闻摄影的主题与题材——主题、题材5、新闻摄影的评价标准——一般标准、评价原则、优秀评选标准6、形象采访与现场抓拍——形象采访、抓拍、事件与非事件性7、图片编辑——修养、编辑工作、与记者的关系第十四章新闻摄影的定义与特性第一节关于新闻摄影定义的探讨一、新闻摄影概述新闻摄影概念:广义,泛指一切用摄影手段报道新闻的活动,包括图片新闻、记录电影和新闻电视三大类。
狭义,专指以照相机为工具,以摄影图片为手段,以印刷品为媒介的新闻摄影报道活动。
“图文结合的信息传播方式”——1、不是简单的并列在一起,是两要素有机的完美结合。
2、是平等的结合。
3、具有划时代意义。
4、增强了新闻的可信性。
5、最终体现在书、报、刊版面上的结合。
二、新闻摄影的定义作为一种视觉新闻,新闻摄影是新闻形象的现场摄影纪实,以图文结合的形式,传递新闻信息。
第二节新闻摄影定义的内涵一、新闻摄影是一种视觉新闻,他主要作用于人的视觉系统,让读者通过视觉来感知,通过大脑的作用获取信息和知识。
二、新闻摄影的重要特性之一是其现场纪实性。
(新闻摄影和摄影艺术创作的不同)三、新闻摄影的视觉传达目的是新闻信息四、新闻摄影的拍摄对象是新闻形象,不是艺术典型。
五、文字说明是新闻摄影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字的作用:补充局限、提示和导读)第三节新闻摄影的特性一、新闻性新闻价值是新闻摄影的第一价值取向,新闻摄影报道应当最大限度地追求新闻报道的信息含量。
(如何把握新闻性?1、重视重大题材。
2、多拍独家新闻。
3、敢于攻难度大的题材。
4、注重报道的时效性)二、真实性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新闻摄影的生命。
(真实性的基本要求是什么?1、真人真事。
2、要总体真实,不要失真。
3、抓住典型流露出的典型瞬间。
4、文字准确,不能含糊和瞎编。
)(失实的原因:1、与宣传混为一谈。
2、作风不踏实,采访不深入。
3、与艺术创作混为一谈。
4、道德品质问题。
5、政治原因。
6、恶作剧。
)三、形象性新闻照片提供的是直观的视觉形象,具有可视性。
(形象冲击力: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震撼人心的效果。
)第四节新闻摄影的优势(通过对文字、语言、电视和电影的比较)一、视觉直观性二、现场可证性三、瞬间永久性不足:1、直观性使它不具分析、综合、判断和推理功能,因此需要文字来补充。
2、瞬间性使它不适合用来表现过程。
第十五章新闻摄影的地位与功能新闻摄影的基本功能是一种图文结合的有效的信息传播方式,同时还有作题图、作插图、美化版面、作封面或导读图片等作用。
1983年第一届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将新闻摄影列为新闻事业六种宣传形式(文字、漫画、摄影、记录电影、广播、电视)之一。
1990年第一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达成“图文并重,两翼齐飞”办报方针的共识。
第一节新闻照片的版面地位一、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办报指导思想二、新闻摄影是新闻战线上一个独立的兵种三、幅大量多的图片刊用原则(优势:增加吸引力、感染力、适应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美化版面)第二节新闻摄影的社会功能一、传播形象新闻(特点:客观性、普及化和群众性)二、指导社会生活(引导社会舆论,交流信息,推进精神、物质文明建设)三、审美教育功能(具有艺术的美和感人的魅力。
)新闻摄影的审美特征:新鲜感、真实性、瞬间性第十六章新闻摄影的体裁及文字说明第一节新闻摄影的体裁一、图片新闻(注意:1、抓典型场景、情节和细节;2、使形象突出、直观;3、善于抓典型瞬间)二、特写性新闻摄影报道指对重大新闻事件中局部典型事物的“特写镜头”式的表现或从富于个性特征的角度进行揭示的摄影报道。
(所以,长镜头拍的或近距离拍摄的“特写镜头都当成特写性新闻图片,是错误的。
实际上,决定是不是特写性新闻图片的因素不是景别,而是是否富于揭示性。
有些富于揭示性的新闻图片并非“特写镜头”,而是特殊角度和特殊认识。
)三、专题新闻摄影报道多幅图片和文字相组合,全面,深刻地介绍、表现和揭示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一种新闻摄影体裁。
(特点:1、是图片新闻和特写性新闻摄影报道的有机组合,形成完整的故事。
2、是图片和文字的完美结合。
3、多时空状态下的多个瞬间形象的集合。
4、具有情节性,通过情节的联系来达到完整性。
5、占据较大版面空间。
6、是一种深度报道形式,改变它不适合深度报道的偏见。
)(构成方式:1、同一空间,多个时间;2、同一时间,多个空间;3、多个瞬间。
4、多个侧面。
)(编选原则:1、从专题新闻摄影报道表现主题的需要,即全面、代表、典型、多样、深刻,出发,力求画面内容的丰富多彩和集中统一。
2、从版式设计的需要考虑,考虑画面形式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使整个版式均衡、和谐、合乎比例、井然有序)(版式设计基本要求:均衡、和谐、合乎比例、井然有序)(做法:大小结合、形状上的结合、景别上的结合、内容上的结合、色彩的结合、合适的数量、图片的布置形式富于变化。
)四、插图第二节新闻摄影文字说明的写作文字说明是新闻摄影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两条腿之一,文字说明写作直接影响新闻摄影报道的信息量传递。
一、新闻摄影文字说明的组成及其特点新闻摄影文字说明由标题和解释性说明共同组成。
标题式(画龙点睛、提纲挈领、开门见山、简洁明了)解释性(语言准确、精美、通俗、生动)二、不同体裁图片文字说明的写作图片新闻(简短、直接、明了、具体)特写性新闻摄影报道(显示深刻性、揭示性)专题新闻摄影报道(分说明可采取图片新闻文字说明的写法,总说明应全面、深刻,并富有揭示性,两者分工、相互照应。
)第十七章新闻摄影的主题与题材第一节新闻摄影的主题新闻摄影的主题——指画面形象所揭示的新闻事实的社会意义,以及作者对所拍新闻事实的认识与评价。
一、新闻摄影主题的要求新闻摄影主题具有(新闻性、真实性、直接性、及时性、倾向性)等主要特点和要求。
新闻摄影报道表现的基本要求:1、新闻摄影主题的具体性与创见性的统一(主题思想融会贯通在具体的新闻形象之中,因此可以说是具体的;这思想又表达了记者的独特感受和认识,因此是富于创见性。
)2、主题思想寓于新闻性之中。
二、新闻摄影报道主题的深化如何深化?1、采用特写性新闻照片形式。
2、采用专题新闻摄影报道的形式。
3、小题材展示大主题,以小见大。
4、新闻摄影思维的整体性原则应当成为摄影记者的思维方式之一。
(一是从一定的历史时期,社会环境,也就是从宏观上衡量把握事物的新闻价值;二是对事物的发生,发展整个过程,应该有足够的了解和深刻的思考。
)第二节新闻摄影的题材新闻摄影的题材——是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中提炼、选择而进入画面的一定现实生活方面的新闻形象,是构成新闻图片的基本材料和基础。
新闻摄影的题材可分为事件性新闻和非事件性新闻,而事件性新闻可分为预知和突发两种。
一、新闻摄影题材与主题的关系特定的主题思想总是通过特定的题材表达出来的。
主题与题材的关系是:题材对主题的制约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重大新闻题材常常体现重大主题,小题材也可以展示大主题,关键在于记者挖掘的深度和报道的角度,此外,同一题材还可以展示不同的主题。
戴卫《摄影传播》对题材的分类为:漂亮和美好的事物,名人名事名物,幽默摄影,出乎预料的事情,壮观的景象,人们熟悉和喜爱的事物,图案效果,神秘感,悲剧题材,社会生活(纪实摄影、社会纪实摄影、新闻摄影)二、新闻摄影题材的发掘与开拓1、挖掘老题材,向深度开发2、开拓新闻摄影题材的新领域第十八章新闻摄影的评价标准新闻摄影评价有一般标准和高标准之分,一般标准指报刊选择和采用新闻摄影报道时的标准;高标准则指各种新闻摄影比赛、优秀新闻摄影报道评选的标准。
第一节报刊选择新闻摄影稿件的一般准则一、编辑选稿的标准(1、从报纸编辑的总方针出发,2、有新意、有独创性、图像质量[技术:层次丰富;印刷:反差适度;画面:主体突出、构图完美]高、图文结合得好。
3、根据报刊稿件的总体情况和版面空间设计来选择)二、图片编辑和版面编辑的配合(两者的关系应是平等互助的关系。
)第二节新闻图片的评价原则一、新闻图片的内部形式指:1、瞬间的张力(瞬间的黄金点——捕捉的是欲就未达之势,表现的是感情欲露还含的微妙动人之处。
高潮瞬间——往往最惊心动魄和最有感染力。
高潮后的瞬间——常常孕育着事物内在意义的延伸,启发读者高潮后的回味和思考。
情节瞬间——摄取的是富于象征性的内容,需要读者加以想象来补充。
)2、强烈的现场气氛(好的新闻图片应该将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和人物活动的气氛如实地记录下来,从而调动读者的参与感和贴近感。
)3、人物的情感与性格(应以人和人的情感作为重点的表现对象,注重人物情感的表现和人物性格的揭示。
)第三节优秀新闻摄影作品的评选标准一、发展沿革80年代最初的评选标准:1、新闻照片。
2、新闻性与形象性统一。
3、新闻现场拍摄。
4、文字说明交代新闻要素。
1981年12月发展到“五求”——求新、求真、求活、求情、求意二、目前我国新闻摄影作品的评选标准:1、新闻性。
2、真实性。
3、瞬间精华。
4、发表及时。
5、文字说明新闻要素齐、准、简,有标题。
6、图像清晰、制作精良。
三、国外新闻摄影比赛的评选标准:(1、题材重大。
2、瞬间动人。
3、技艺完美。
4、拍摄艰难。
5、社会效果显著)四、怎样制定和完善新闻摄影的评选标准?(1、应随时代变化而有所变化,及时修订补充。
2、应有一些基本不变的要求,如新闻价值等。
3、应高于一般新闻摄影评价标准,不能迁就。
4、既向国外学习经验,又应联系本国实际)完美的新闻摄影评价标准的制定,应是在尊重新闻实践的基础上的总结,不应是理论家凭空想象杜撰出来的。
第四章新闻摄影的体裁及文字说明的写作要点:新闻摄影的三种主要体裁的特点;如何搞好各种体裁的新闻摄影;专题新闻摄影报道的构成方式、图片编选原则和版面设计的基本要求、具体做法;新闻摄影文字说明的构成及写作要求;不同体裁的新闻摄影的文字说明的写作特点与要求;解释性说明的语言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