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与优生学:第三章产前遗传学诊断
- 格式:ppt
- 大小:3.78 MB
- 文档页数:110
产前诊断:一、产前诊断概念产前诊断又称宫内诊断,是对胚胎或胎儿在出生前应用各种先进的检测手段,影像学,生化学、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技术,了解胎儿在宫内的发育情况,如胎儿有无畸形,分析胎儿染色体核型,检测胎儿的生化检查项目和基因等,对胎儿先天性和遗传性疾病作出诊断,为胎儿宫内治疗及选择性流产创造条件。
二、产前诊断适应症:①年龄≥35岁的高龄孕妇;②有习惯性流产、死胎史;③妊娠早期接触过可能导致胎儿先天缺陷的物质;④羊水过多或过少;⑤有分娩过先天性严重缺陷的婴儿;⑥夫妇之一为先天性疾病或遗传性疾病,或有遗传病家族史;⑦胎儿发育异常或胎儿畸形可能三、.产前诊断的方法主要方法有三种:1、胎儿结构检查:B超、X射线检查、胎儿镜、核磁共振等仪器检查胎儿结构是否存在畸形;2、染色体核型分析:通过羊水、绒毛、胎儿细胞培养检测胎儿染色体疾病3、基因检测:胎儿DNA分子杂交、限制性内切酶、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原位荧光杂交技术,诊断胎儿基因疾病4、检测基因产物:利用羊水,羊水细胞,绒毛细胞或血液,进行蛋白质、酶和代谢产物捡测,诊断胎儿神经管缺陷,先天性代谢性疾病。
四、产前诊断的疾病染色体异常、型连锁性疾病、遗传代谢性疾病、先天性结构畸形。
五、产前筛查1、概念:对胎儿的遗传筛查又称产前筛查。
唐氏综合症妊娠早期筛查包括:血清β-HCG、妊娠相关蛋白A测定和超声检查;妊娠中晚期筛查指标有:血清AFP、HCG和游离E3。
神经管畸形主要筛查:孕妇血清AFP和超声检查。
2、筛查时间及项目:(1)孕早期(9周-13周)筛查:PAP-A(妊娠相关血清蛋白-A)、F-β-HCG(β-促绒毛膜性激素)、NT(胎儿颈项皮肤厚度);病原体检测巨细胞病毒、弓形虫、风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U型。
(2)孕中期(15周-20周)筛查:AFP(甲胎蛋白)、Fβ-HCG(β-促绒毛膜性激素)、UE3(游离雌三醇)、病原体检测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乳头瘤病毒、爱滋病病毒等。
遗传与优生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遗传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A. 基因的突变B. 基因的重组C. 基因的表达D. 基因的传递答案:D2. 优生学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人口数量B. 提高人口质量C. 减少人口数量D. 增加人口多样性答案:B3. 下列哪个不是孟德尔遗传定律?A. 分离定律B. 独立分配定律C. 连锁定律D. 突变定律答案:D4. 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其后代的基因型比例为:A. 1:2:1B. 3:1C. 1:1D. 1:1:1:1答案:A5. 下列哪项不是遗传病的特点?A. 家族聚集性B. 先天性C. 可治愈性D. 遗传性答案:C6. 染色体数目异常的遗传病是:A. 唐氏综合症B. 苯丙酮尿症C. 血友病D. 囊性纤维化答案:A7. 遗传咨询的主要目的是:A. 诊断遗传病B. 预防遗传病C. 治疗遗传病D. 研究遗传病答案:B8. 基因治疗的基本原理是:A. 改变基因的表达B. 改变基因的传递C. 改变基因的结构D. 改变基因的重组答案:C9. 优生学中,优选配偶的原则不包括:A. 避免近亲结婚B. 选择健康配偶C. 选择高智商配偶D. 选择低收入配偶答案:D10. 基因工程中常用的载体是:A. 质粒B. 病毒C. 染色体D. 线粒体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是遗传病的预防措施?A. 婚前检查B. 产前诊断C. 遗传咨询D. 基因治疗答案:ABC2. 优生学中,影响后代健康的非遗传因素包括:A. 营养状况B. 环境因素C. 心理状态D. 社会经济状况答案:ABCD3. 基因重组的方式有:A. 自然交配B. 人工授精C. 转基因技术D. 克隆技术答案:AC4. 下列哪些是基因突变的类型?A. 点突变B. 缺失突变C. 插入突变D. 倒位突变答案:ABCD5. 染色体结构异常包括:A. 缺失B. 重复C. 倒位D. 易位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基因型相同的个体表现型也一定相同。
第一个老师思考题1、优生学的概念是研究如何改良人的遗传素质,产生优秀后代的学科。
优生学的主要理论基础是人类遗传学。
它的措施涉及各种影响婚姻和生育的社会因素,如宗教法律、经济政策、道德观念、婚姻制度等。
优生学专门研究使一个民族未来的遗传因素在肉体和精神两方面向前进或衰退的社会因素的学科。
正优生学:重点研究如何增加能产生有利表型的等位基因频率。
负优生学:研究如何降低产生不利表型的等位基因频率。
遗传优生:是研究如何应用遗传学的原理和方法改善人类遗传素质、降低出生缺陷患儿的发生率,使人类能够获得体质健康、智力优秀的后代。
2.影响致病基因在人群中分布的因素:(一)选型婚配(assortative mating):选择具有某些特征的配偶的婚配。
近亲婚配(consanguimous mating):有共同血缘关系的亲属之间的婚配。
(二)选择:群体中不同基因型个体的差别生活力和差别生殖力。
1.适合度(fitness,f):一定环境条件下,某一基因型个体能够生存并能将基因传给后代的相对能力。
一般用相对生育率代表适合度。
2.选择系数(selection coefficient,s):在选择作用下适合度降低的程度s=1-f3选择效应:选择引起的群体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大小和方向上的改变。
4选择放松(selection relaxation):由于某种原因使有害基因的选择压力降低,对有害基因不能进行严格淘汰,从而使致病基因频率提高的现象。
(三)突变(四)基因流:随着群体迁移两个群体混合并相互婚配,新的等位基因进入另一群体,将导致基因频率改变,这种等位基因跨越种族或地界的渐近混合称之为基因流。
(五)遗传负荷(genetic load)是由群体中导致适合度下降的所有有害基因构成,遗传负荷主要有突变负荷和分离负荷,受近亲婚配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突变负荷是遗传负荷的主要部分,是由于基因的有害或致死突变而降低了适合度,给群体带来的负荷。
遗传与优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遗传的基本单位是()。
A. 基因B. 染色体C. DNAD. 细胞2. 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包括()。
A. 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B. 基因突变定律和基因重组定律C. 基因互作定律和连锁定律D. 基因突变定律和连锁定律3. 以下哪项不是染色体变异的类型?()A. 缺失B. 重复C. 倒位D. 基因突变4. 优生学的主要目的是()。
A. 提高人口数量B. 提高人口质量C. 促进人口迁移D. 改善人口结构5. 以下哪项不是遗传病的预防措施?()A. 婚前检查B. 遗传咨询C. 产前诊断D. 鼓励近亲结婚6.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主要目标是()。
A. 确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基因序列B. 确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蛋白质序列C. 确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RNA序列D. 确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细胞类型7. 以下哪项不是基因治疗的类型?()A. 基因替换B. 基因修复C. 基因沉默D. 基因突变8. 以下哪项不是遗传病的特点?()A. 家族性B. 先天性C. 可治愈性D. 遗传性9. 以下哪项不是遗传病的诊断方法?()A. 基因检测B. 染色体分析C. 影像学检查D. 心理测试10. 以下哪项不是遗传病的治疗措施?()A. 药物治疗B. 手术治疗C. 基因治疗D. 心理治疗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基因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由____序列组成。
2. 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____和____组成。
3. 遗传病是指由____或____引起的疾病。
4. 优生学是通过控制____和____来提高人口素质的科学。
5. 人类基因组计划于____年完成,确定了人类基因组的____个碱基对序列。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孟德尔遗传定律的主要内容。
2. 什么是染色体变异?请列举几种常见的染色体变异类型。
3. 优生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4. 遗传病的诊断方法有哪些?请简要说明。
遗传与优生学教学大纲前言《遗传与优生》课程汲取了医学遗传学与优生学的精华,并将其有机的结合而形成的一门课程。
目前我国在稳定人口出生率的情况下,提高人口素质己成为一项关系到民族未来的大事,尽可能地防止遗传性缺陷儿的出生将是提高人口素质的一个重要措施,因此本课程突出介绍了与遗传相关出生缺陷的发生基础、预防措施、监测手段和遗传病筛查的主要方法,将环境质量与优生、职业因素与优生和感染性疾病与优生引入该课程的教学中,使之成为生殖医学专业学生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各专业目前仅开设《医学遗传学》课程,而生殖医学专业学生全面掌握医学遗传学和优生学的基本知识及其临床应用,将更能突出他们专业学习特色并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录第一章概论第二章遗传学基础第三章单基因遗传第四章多基因遗传第五章染色体畸变与染色体病第六章分子病第七章肿瘤遗传学第八章遗传病实验室检测技术第九章遗传咨询第十章优生学教学时数分配表内容讲课时间实验时数1、概论 22、遗传学基础 23、单基因遗传 84、多基因遗传 45、染色体畸变与染色体病 8 106、分子病 87、肿瘤遗传学 48、遗传病实验室检测技术 8 69、遗传咨询 8 210、优生学 2共计 54 18第一章概论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医学遗传学、优生学和遗传病定义。
了解先天性疾病和家族性疾病的定义。
了解遗传病的分类、遗传病的危害、医学遗传学和优生学的发展史。
了解遗传与优生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1、医学遗传学的定义。
2、遗传病的定义。
3、遗传病与先天性疾病和家族性疾病的区别与联系。
4、遗传病的分类及危害。
5、优生学的定义。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思考题:1、什么是遗传病?它有哪些类型?2、遗传病与先天性疾病或家族性疾病有什么不同?3、遗传病对我国人群的危害情况如何?第二章遗传学基础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
掌握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掌握细胞核的结构及组成。
(2023秋季)医学遗传学与优生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章节答案2024年1.关于无创产前诊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答案:适应各类孕妇的产前诊断2.下列检验单的结果是( )AZFa区:SY84(-) 、SY86(-);AZFb区: SY127(+)、SY134(+);AZFc区: SY254(+)、SY255(+);答案:AZFa基因缺失,患者无精子生成3.AZFa基因的序列标签位点为( )答案:SY84 、SY86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答案:AZFc基因缺失,患者表现多样化,无精子生成5.PCR延伸的温度为( )答案:72℃6.因在PCR技术领域作出了重大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是( )答案:Mullis7.PCR基因扩增的变性温度为答案:92℃~95℃8.pcr技术是指( )答案:DNA扩增(复制)技术9.首次提出PCR构思的科学家是( )答案:Har Gobind Khorana10.有些遗传病家系看不到垂直遗传的现象,这是因为________。
答案:该遗传病的患者活不到生育年龄或不育11.抽取的羊水中的脱落细胞,经体外培养后,可有以下用途()答案:以上说法都正确12.绒毛取样的时间一般是在胎龄()进行答案:7~9周13.某女是X连锁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则其与正常男子婚配生育儿子患病的概率为()答案:1/214.两个显性遗传病杂合子患者婚配,其后代患病的概率为()答案:3/415.下列哪项不属于新生儿筛查的遗传病()答案: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16.发达国家和地区提倡妇女最佳生育年龄是()答案:25~29岁17.缺乏某些微量元素可引起胎儿发育的异常,如()缺乏可导致神经管发育缺陷。
答案:叶酸18.妊娠后,()是胚胎器官形成和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致畸敏感期,应避免接触致畸因子。
答案:4~8周19.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技术适用于()答案:少精、弱精或阻塞性无精症20.在体外授精与胚胎移植(IVF-ET)中,受精卵发育到()左右的细胞或囊胚阶段时,将其移植到母体子宫内继续发育。
《人类遗传与优生》课程教学大纲一、《人类遗传与优生》课程说明(一)课程代码:10110008(二)课程英文名称:A General Outline of Human Genetic and Birth Health(三)开课对象:各专业(四)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综合教育课。
随着“计划生育、优生优育”工作的深入,国内大部分高校已开设了“人类遗传学”或相关课程,但目前没有与之配套的教材,为了配合高校教学的需要,使生物类和非生物类专业的学生较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本科学知识,特开设本课。
(五)教学目的:本课程注重内容的科学性,实用性,趣味性和新颖性,力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较系统、较全面的人类遗传学与优生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六)教学内容:本书共12章,主要介绍了人类遗传学与优生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重点介绍了人类遗传的胚胎学基础,人类遗传的分子和细胞基础,人类遗传性疾病与惟优生的关系,人灰代身和发育中的遗传学问题,人体性状和行为的遗传,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对人类遗传和优生的影响;同时还对出生缺陷干预,人类基因组及基因计划,常见遗传性疾病及先天畸形的诊断要点做了全面阐述。
对常见的人类遗传与优生的实验诊断技术做了详细介绍。
(七)学时数、学分数及学时数具体分配学时数:32 学时分数:2学分(八)教学方式以多媒体教学手段为主要形式的课堂教学。
(九)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考核方式为考查。
严格考核学生出勤情况,达到学籍管理规定的旷课量取消考试资格。
综合成绩根据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30% ,期末成绩占70% 。
二、讲授大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第一章人类遗传与优生概述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遗传学的基本概念、人类遗传学及其研究内容掌握人类遗传学的研究方法;理解中国优生科学的涵义及内容,明确目前我国采取的主要优生措施;熟悉遗传的基本规律;明确人类遗传学和优生学的关系了解遗传学的基本概念,了解人类遗传学及其研究内容1、掌握人类遗传学的研究方法2、明确目前我国采取3、熟练掌握孟德尔遗传规律、连锁与互换规律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人类遗传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方法一. 什么是遗传学二. 人类遗传学及其研究内容三. 人类遗传学的研究方法第二节优生学概论一. 优生思想的诞生及发展二. 优生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三. 中国优生科学的涵义及内容四. 目前我国采取的主要优生措施第三节遗传的基本规律一. 孟德尔遗传规律二. 连锁与互换规律第四节人类遗传学和优生学的关系第二章人类遗传的胚胎学基础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人类精子的形成、卵子的形成;理解受精与胚胎发育过程;1、了解人类精子的形成、卵子的形成过程2、理解受精与胚胎发育3、区分精子和卵子的结构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人类精子的形成一. 睾丸的结构和功能二. 睾丸的内分泌作用第二节卵巢的功能及排卵一. 卵巢的功能及排卵二. 卵巢功能调节第三节受精与胚胎发育一. 精子和卵子的结构二. 受精三. 卵裂与胚胎发育第三章人类遗传的细胞学基础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细胞的结构、大小、形态、功能;掌握细胞周期;明确人类染色质的化学组成、结构和数目;理解人类染色体畸变1、了解细胞的结构、大小、形态、功能2、掌握细胞周期各时相细胞形态特征3、理解人类染色质的化学组成、结构和数目4、记忆人类染色体畸变类型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细胞概述一. 细胞膜二. 细胞质三. 细胞核第二节细胞的分裂和增殖一. 细胞周期与细胞有丝分裂二. 减数分裂第三节人类染色体一. 人类染色质的化学组成二. 人类染色体的结构和数目三. 人类染色体畸变第四章人类遗传的分子基础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基因的概念、结构及其表达;明确基因突变及其对人类的影响1、解基因的概念、结构及其表达2、明确基因突变及其对人类的影响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核酸的结构、特性和功能一. 核酸的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二. 核酸的特性和功能第二节基因一. 基因的概念二. 基因的三. 基因的第三节基因突变及其对人类的影响一. 基因突变的类型二. 基因突变的特点三. 基因突变产生的后果及其对人类的影响第五章人类遗传性疾病与优生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染色体病的特征、染色体病的分类;掌握单基因遗传病与优生,多基因遗传病与优生;1、掌握染色体病的特征、染色体病的分类2、掌握单基因遗传病与优生3、掌握多基因遗传病与优生4、理解肿瘤与遗传教学时数:8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人类遗传性疾病概述第二节染色体病与优生一. 染色体病的特征二. 染色体病的分类三. 携带者第三节单基因遗传病与优生一.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二.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三. 性连锁遗传病四. 从性遗传五. 限性遗传六. 不同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遗传现象七. 常见单基因病举例第四节多基因遗传病与优生第五节肿瘤与遗传一. 体细胞突变学说二. 癌基因学说三. 杂合性丢失四. 肿瘤发生模型五. 遗传性肿瘤的特点六. 常见的遗传性肿瘤第六章人类代谢和发育中的遗传学问题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先天性代谢缺陷及代谢病;了解性别决定及性别发育中的遗传学问题1、了解先天性代谢缺陷及代谢病2、了解遗传代谢病的主要类型3、掌握遗传代谢病的发病机制4、了解性别决定及性别发育中的遗传学问题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先天性代谢缺陷及代谢病一. 遗传代谢病的主要类型二. 遗传代谢病的发病机制三. 遗传代谢病的临床特点第二节分子病第三节性别决定及性别发育中的遗传学问题第七章人体性状和行为的遗传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体表性状的遗传,血型的遗传,身体素质的遗传1、了解体表性状的遗传2、了解生理生化指标的遗传3、了解血型的遗传4、了解行为、智力、寿命、运动能力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体表性状的遗传一. 体表性状的遗传二. 生理生化指标的遗传第二节血型的遗传第三节身体素质的遗传一. 行为的遗传二. 智力的遗传三. 寿命的遗传四. 运动能力的遗传第八章环境中有害物质对人类遗传的影响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环境中有害因素对人类遗传物质的影响;掌握环境中有毒物质反应的遗传学基础;了解环境中有害物质对优生的影响1、解环境中有害因素对人类遗传物质的影响2、握环境中有毒物质反应的遗传学基础;3、了解环境中有害物质对优生的影响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环境中有害因素对人类遗传物质的影响一. 环境中有害物质的致突变作用二. 环境中有害物质的致癌作用三. 环境中有害物质的致畸作用第二节环境中有毒物质反应的遗传学基础一. 酒精中毒二. 吸烟与肺部疾患三.吸烟与肺癌第三节环境中有害物质对优生的影响一. 环境中有害因素在孕期不同阶段对胚胎及胎儿发育影响的特点二. 病源微生物孕期感染对优生的危害第九章实现优生的重要途径-出生缺陷干预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学会如何开展遗传咨询,掌握产前诊断的策略1、学会如何开展遗传咨询2、掌握遗传性疾病再发风险的估算3、掌握遗传性疾病的预防、治疗4、掌握产前诊断的策略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遗传咨询一. 如何开展遗传咨询二. 遗传咨询的对象三. 遗传性疾病再发风险的估算四. 遗传性疾病的预防五. 遗传性疾病的治疗第二节产前诊断一. 产前诊断的策略二.常见先天性疾病的产前诊断三.产前诊断的对象四.产前诊断的方法五.先天畸形的预防和宫内治疗第十一章常见遗传性疾病及先天畸形的诊断要点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常见染色体病的诊断要点;掌握单基因遗传病的诊断要点;掌握几种严重的先天性畸形及其它遗传病的诊断要点1、掌握常见染色体病的诊断要点2、掌握单基因遗传病的诊断要点3、掌握几种严重的先天性畸形及其它遗传病的诊断要点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常见染色体病的诊断要点一. 21三体综合征二. 18三体综合征三. 13三体综合征四.Turner综合征五.Klinefelter综合征第二节单基因遗传病的诊断要点第三节几种严重的先天性畸形及其它遗传病的诊断要点三、推荐教材和参考书目1、李璞.医用生物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2、张克雄,医学遗传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3、Lewin B.Genes.Ⅶ.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4、教材:《人类遗传与优生》,丁显平,四川: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