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人大宣传通讯员发言稿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秀人大宣传通讯员发言稿

用心讲好人大“故事”

我写人大新闻稿件的几点体会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从事人大宣传工作已有10多年。十多年来,在各级媒体刊发稿件500余篇,2005年-2012年连续8年被评为全市人大宣传工作先进个人,先后多次荣获省市人大新闻奖。是领导的关怀、同事的支持和组织的认可,让我在人大宣传的道路勇克艰辛、感知快乐、收获成长。十分荣幸今天有此平台与各位同仁交流探讨,不敢妄谈经验,今天仅就如何写好人大新闻稿件与大家分享个人的些许感受和体会,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今天在座的各位通讯员绝大多数都不是“科班”出身,我们的主业也不是宣传报道,还承担着其他的各类工作任务。但我们应该看到自己的优势,就是对于人大工作中的各种新闻事件来说,永远处在第一现场,对事情的来龙去脉和总体情况十分了解,有时我们还是某些事件的“导演”和“主角”,从报道的角度讲,具有天然的优势。要想把这种天然的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宣传报道,写出一篇好的宣传作品,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用心发现。常言道:生活中不缺乏美,只是缺乏发现美

的眼睛。人大新闻宣传亦是如此。要写出好新闻,需要用心观察,培养新闻眼,善于捕捉蕴藏在工作中各种有意义有价值的新闻题材,能在纷繁的工作中精选出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做一个追新逐异的有心人。县镇人大处在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最前沿,工作讲法律、重程序,因此在选题时,我们总是或多或少有工作“大同小异”,做法“似曾相识”的感觉。正因为如此,作为人大通讯员每次在选题时应改变固有思维模式,善于在相同中发现不同,在平常中发现闪光点。例如,在我县2012年换届之初,新一届常委会为了提高审议质量,提出了诸多改进工作的举措,我反复搜索其中的新闻点,经过深入挖掘和梳理,归纳整理出了五个方面的改进举措,围绕本届常委会在审议过程中新增的背景资料、问卷调查、发言提纲、公民旁听、满意度测评五大环节撰写了消息《让审议更具实效—点击XX县人大常委会创新审议方式关键词》,很快在《XX日报》一版倒头条刊发。此稿能够刊发,得益于抓住人大审议这一“常规动作”中不同于常规的创新做法,而这一做法又具有普遍的借鉴和指导意义。因此,我认为在人大工作中,有些线索并不起眼,但只要我们认真反复搜里挖掘,总是能够带给我们“惊喜”。生活中人们常说一滴水能映射出太阳的光辉,在新闻写作中,我们也应该善于去寻找那些能映出太阳光辉的“水滴”。

用心构思。人大工作程序性强,法律规范多,对宣传报

道工作要求严格,如何做到严谨性和可读性的统一,使平淡记述变得生动活泼,使深奥说理变得浅显易懂,达到“妙笔生花”的境界,用心构思、选准角度是关键。要防止一不小心就写成常规、普通稿件,就要善于以小见大,深挖现象背后透露出的意义和本质。例如,2007年初,我县人代会召开前,为了加强会议宣传,首次整合县内三家媒体成立了大会宣传组,并在会前围绕年度重点工作制作了四期电视专题,营造会议氛围,人代会宣传是一项再普通不过的工作了,但在基层会前宣传却是“短腿”,我把着眼点放在“会前”二字,从做法入手,撰写了题为《XX县:人代会会前宣传方式新、氛围浓》的短消息,此稿很快被《中国人大》杂志刊用,也实现了本人首次在国家级刊物上稿的突破。同时,在写作中,选材是构思的重要环节,好的素材可以“以一当十”。2008年我随常委会领导在XX镇调研时,听到代表反映该镇部分片区仍在使用小水电,电价高、损耗大,后经常委会督办将此事圆满解决。我以此为切入点,精心筛选了三件通过人大监督而得到解决的“小事”,撰写了通讯《人民利益大如天--XX县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二三事》,此稿在《XX报》刊载后,荣获2008年陕西人大新闻奖三等奖。我个人体会,人大稿件在采写前一定不能急于动笔,要围绕事件本身反复斟酌,从众多有用、有价值的素材中进行筛选构思、设计提纲,只有做到心中有数,写出的稿件才不会千人

一面,失之于常。

用心润笔。一篇好的稿件离不开语言文字的烘托。在今年省人大常委会媒介创办20周年座谈会上,省人大常委会吴前进副主任说:“真实的故事最精彩,身边的故事最生动”,此语真切地道出了人大新闻宣传如何出新、出彩的真谛。“庄重有余、活泼不足”是目前人大新闻的普遍现象。总是感觉写出的稿件经常落入程式化、概念化、模板化的俗套,使得人大新闻报道缺乏生动性、可读性和感染力。人大新闻政治性强,但它不总是“板着面孔说工作”,一定要力求用最生动、最鲜活的事例,最真实、最“接地气”的语言来表达,让读者有兴趣、看得懂。2014年,我县人大常委会围绕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首次开展专题询问,本人有幸全程参与了此项工作,专题询问会后,我从自己的切身感受出发,撰写了《开展“硬”监督,给力“软”环境--XX县人大常委会首次开展专题询问纪实》,在稿件中,我注重引用委员的询问发言和部门负责人的答复,注重会议现场气氛的描写和烘托,注重运用通俗易懂的写作语言,整个稿件形成后语言生动、画面感很强。在投给《陕西日报》后,很快在三版要闻版头条刊发,此后又相继在《民声报》和《XX日报》头版头条刊发,宣传效果不言而喻。所以,我感觉,人大工作不乏“鲜活”的素材,缺乏的只是如何用“鲜活”生动的语言来讲述、来描写,只有在写作中用真心、用真情,才能言之

有物,吸引读者。

总之,作为人大通讯员,就要肩负起传递人大“正能量”,唱响人大“好声音”的使命和责任,只要我们多用心、多用眼、多动脑、多动笔,就一定能采写出贴近实际、打动人心的好作品,一定能写出让老百姓听得懂、能看懂的新时期人大“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