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监测脐动脉血流及胎心监护在高危孕妇的胎儿窘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 格式:pdf
- 大小:223.72 KB
- 文档页数:1
胎心监护及脐动脉血流检查对脐带扭转诊断的意义
韦红丹
【期刊名称】《医疗装备》
【年(卷),期】2016(29)24
【摘要】目的分析胎心监护及脐动脉血流参数对脐带扭转诊断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伴有脐带扭转的孕妇82例为试验组,纳入同期正常分娩无脐带异常的孕妇60名为对照组,同时采用胎心监护与脐动脉血流检查,比较两组脐带扭转相关参数、胎心监护结果与妊娠结局.结果两组孕妇脐带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脐带扭转周数、S/D值高于对照组,螺距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胎心监护NST试验无反应而OCT 试验呈阳性比例为76.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胎儿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阴道生产占34.15%,剖宫产占65.8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胎心监护与脐血流参数进行脐带扭转的诊断,可为临床诊疗提供指导,改善妊娠结局.
【总页数】2页(P6-7)
【作者】韦红丹
【作者单位】河池市妇幼保健院广西河池 547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14.56
【相关文献】
1.胎儿脐动脉血流测定联合胎心监护诊断胎儿窘迫的价值和意义
2.胎心监护联合B 超检查对判断脐带绕颈胎儿预后的意义
3.超声脐动脉血流S/D比值测定联合胎心电子监护同步血清E3水平检测对胎心异常孕妇胎儿窘迫诊断效能的影响
4.脐动脉血流测定联合胎心监护在脐带绕颈分娩方式选择上的应用
5.多普勒脐动脉血流测定与胎心监护的联合应用对脐带绕颈围产儿预后监测的临床意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胎儿脐血流监测及胎心监护监测在高危妊娠中的预测价值王素贞
【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年(卷),期】2018(010)008
【摘要】目的对胎儿脐血流监测及胎心监护监测在高危妊娠中的预测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以我院2015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164例高危妊娠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胎儿脐血流及胎心情况分为四组,每组各41例,对比四组患者的胎儿窘迫的发生率.结果Ⅳ 组产妇脐带绕颈、羊水过少、羊水污染、剖宫产发生率及胎儿窘迫的发生率高于Ⅰ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 组胎儿窘迫、羊水过少、剖宫产率及羊水污染发生率高于Ⅰ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 组产妇剖宫产的发生率高于Ⅲ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危妊娠产妇采用胎儿脐血流监测及胎心监护监测能够提高胎儿宫内窘迫的检测率,降低剖宫产与围产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
【总页数】3页(P78-80)
【作者】王素贞
【作者单位】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心医院妇产科,山东淄博255120【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14
【相关文献】
1.胎儿脐血流监测及胎心监护监测在高危妊娠中的预测价值 [J], 李海英;仇迪
2.胎儿脐血流监测及胎心监护监测在高危妊娠中的预测价值 [J], 李海英;仇迪
3.胎儿脐血流监测及胎心监护监测在高危妊娠中的预测价值 [J], 李海英;仇迪
4.胎儿脐血流监测及胎心监护监测在高危妊娠中的预测价值 [J], 李海英;仇迪
5.胎儿脐血流监测及胎心监护监测在高危妊娠中的预测价值 [J], 许春雨;蔡爱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S/D值及胎心监测对胎儿窘迫及脐带绕颈、羊水情况和出生后血气分析指标、肺功能的影响许月琼;叶月桂;叶淑仪;叶占芳【摘要】目的:探讨S/D值及胎心监测对胎儿窘迫及脐带绕颈、羊水情况和出生后血气分析指标、肺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科足月妊娠孕妇223例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产前S/D值及胎心监测结果,将孕妇分为观察组60例(动脉血流S/D值≥2.5,且无刺激胎心监测无反应)和对照组163例(常规胎心监测,且胎心监测无反应)。
并对两组胎儿窘迫、脐带绕颈、羊水污染及新生儿窒息情况和出生后血气分析指标、肺功能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两组不同方式进行监测后观察组胎儿窘迫以及脐带绕颈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
两组新生儿窒息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羊水污染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
观察组胎儿出生后PCO2、PO2以及肺功能指标FEV1、PEF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行S/D值及胎心监测无创伤产生、操作简便,且可重复进行,此方式对临床孕妇分娩时间及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缓解新生儿出现不良事件的几率,安全性较高。
【期刊名称】《临床护理杂志》【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3页(P26-28)【关键词】胎心监测;胎儿窘迫;脐带绕颈;血气分析【作者】许月琼;叶月桂;叶淑仪;叶占芳【作者单位】523770 广东省东莞市大朗医院妇产科东莞;523770 广东省东莞市大朗医院妇产科东莞;523770 广东省东莞市大朗医院妇产科东莞;523770 广东省东莞市大朗医院妇产科东莞【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4.5Key words fetal heart monitoring;fetal distress; cord around the neck; blood gas analysis胎心监测技术主要功能是监测胎盘功能是否正常以及胎儿对于氧气的储蓄能力是否正常,目前已在妊娠孕妇进行产前检查时广泛使用[1]。
胎监联合脐血流S/D比值预测胎儿宫内窘迫的临床意义目的:探讨胎监NST联合脐血流S/D比值预测胎儿宫内窘迫的临床意义。
方法:对比分析980例孕妇产前常规行胎监NST及超声测定脐血流S\D比值,将分组归类的结果与新生儿Apgar评分诊断胎儿宫内窘迫相比较。
结果:NST 反应型和S\D比值 6 bpm,伴胎动胎心加速>3次,持续时间>15s,振幅增加>15bpm,则为反应型。
无反应型则是未达上述标准,在吸氧,触诊等方式唤醒胎儿后重复半小时胎监仍未达上述标准,则为无反应型。
(2)脐血流S\D<3为正常,反之则为异常。
(3)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Apgar评分0-3分重度窒息,4-7分轻度窒息。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Apgar评分胎儿宫内窘迫114例。
NST无反应型及S\D≥3有97例,NST 无反应型及S\D<3有21例,NST有反应型及S\D<3有791例,NST有反应型及S\D≥3有71例。
详细结果相见表1.②组与④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比较均P<0.05。
3 讨论胎儿宫内窘迫目前是剖宫产很常见的一个手术指征,病因很多,主要分为母体,胎盘,脐带及胎儿等因素。
NST是目前最常见的判断胎儿宫内窘迫与否的手段,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S\D反应胎盘血供,从而间接判断胎儿是否宫内窘迫[2]。
但是NST结果影响因素较多,故假阳性率较高,造成对胎儿缺氧的过度诊断,从②组与④组比较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我们可以看到NST联合脐血流S\D比值可以提高胎儿宫内窘迫诊断的正确率[3],而且对母体胎儿无创伤性,重复性好,可做为判断胎儿宫内窘迫指标。
参考文献[1] 杨慧霞;武海荣.关于2008年美国儿童健康与人类发展研究院电子胎儿监护定义解释的解读[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杂志,2010,26(2):81-83.[2] 宋兰芬,王永红.胎心监护联合脐血流检测预测胎儿窘迫的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0,25(12):17.[3] 袁淑贞,何轶.胎心监护联合脐血流测定联合应用对评价胎儿预后的价值[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26.。
胎心监测联合脐血流S/D检测预测胎儿窘迫的价值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胎心监测联合脐动脉收缩期最高血流速度(S)与舒张期最低血流速度(D)的比值(S/D)检测预测胎儿窘迫的价值。
方法120例足月分娩孕妇,均行胎心监测和脐血流S/D检测,依据脐血流S/D检测结果分为对照组(S/D比值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1. 2. 1 胎心监测环境相对安静,孕妇情绪稳定。
孕妇取半低卧位、侧卧位或坐位。
查清胎位,用涂有耦合剂的多普勒探头放在胎心清楚位置,用具有弹性的腹带固定。
嘱孕妇拿着记录胎动的手动按钮,并教会孕妇在感到胎动时立即用手指按一下按钮。
观察时间为20~40 min,根据情况可适当延长时间。
1. 2. 2 脐血流S/D检测孕妇取平卧位或侧躺位,查清胎方位,脐带一般位于胎儿的肢体侧,涂耦合剂于孕妇腹部。
将探头对准脐动脉部分。
当发现脐动脉血流并在显示屏上出现脐动脉血流波形时,迅速将波形冻结,选择≥10个以上峰型相同的波计算S/D值。
1. 3 评价标准1. 3. 1 NST诊断标准反应型NST:胎心率110~160 次/min,20 min内>3次的胎动并伴有胎心率加速>15 bpm,持续时间>15 s。
无反应型NST:胎动后胎心率基线无加速或加速160次/min)或过低(10 min。
②临产后胎心监测过程中出现频发晚期减速、重度变异减速、羊水Ⅱ、Ⅲ度粪染中任意一种情况。
1. 3. 3 新生儿窒息标准以Apgar评分作为标准,重度:0~3分;轻度:4~7分;正常:>8分。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观察组胎儿窘迫发生率为26.7%(13/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5/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胎心监测联合脐血流S/D检测预测胎儿窘迫的价值评价目的探究胎心监测联合脐血流检测对胎儿窘迫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选自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接受胎心监测联合脐动脉血流检测的足月妊娠孕妇共300例,根据其监测结果分为A、B、C三个组别,每组各有孕妇100例。
A组孕妇脐动脉血流S/D数值超过2.5且没有刺激胎心监护(NST)反应,B组孕妇单纯表现脐动脉血流检测,其S/D超过2.5,C组孕妇单纯表现胎心监测无出现NST反应。
对比三组孕妇出现胎儿窘迫以及新生儿不良结局事件概率。
结果A组出现胎儿窘迫事件的概率相对于B组与C组要高,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B组和C组之间胎儿窘迫事件发生概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胎儿出现不良结局事件概率要高于B组与C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足月妊娠孕妇应用胎心监测联合脐血流检测能够及早发现和诊断胎儿窘迫,有助于医生及早准备干预措施,保障胎儿安全,值得推广。
标签:胎儿监测;脐血流S/D检测;胎儿窘迫在临床上,胎心监测主要应用于对胎盘功能还有胎儿的氧储备能力进行检测,而脐动脉血流检测为一种较为新型的检测方法,随着其逐渐完善在临床上应用范围不断拓宽。
为了深入了解胎心监测联合脐血流S/D检测对胎儿窘迫的临床预测效果,对本院2011年~2013年接受胎心监测联合脐血流检测足月孕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自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妇产科收治的产前接受胎心监测与脐动脉血流检测等检查的足月妊娠孕妇300例。
年龄为21~38岁,其平均年龄为(29.5±1.2)岁;孕周37~43w,其平均孕周时间为(39.2±2.1)w。
根据其监测结果分为A组、B组以及C组,每组各有孕妇100例。
三组孕妇在年龄以及孕周等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动态监测脐动脉血流及胎心监护在高危孕妇的胎儿窘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发表时间:2014-07-17T10:41:22.53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16期供稿作者:朱应珍
[导读] 胎儿窘迫是产科临床常见的现象,是指由各种因素导致的缺氧,严重时会对胎儿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朱应珍(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人民医院 434100)
【摘要】目的:观察动态监测脐动脉血流及胎心监护在高危孕妇的胎儿窘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1年12
月-2013年12月在本院诊治的118例高危孕妇,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9例,给予对照组胎心监护进行诊断,给予研究组应用动态监测脐动脉血流及胎心监护进行诊断,记录并分析两组相关情况。
结果:诊断后,研究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羊水污染率发生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动态监测脐动脉血流及胎心监护在高危孕妇的胎儿窘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更加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动态监测脐动脉血流胎心监护胎儿窘迫
【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6-0119-01
本文重点分析探讨动态监测脐动脉血流及胎心监护在高危孕妇的胎儿窘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随机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在本院诊治的118例高危孕妇,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9例;对照组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26.17±1.45)岁,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38.52±1.36)周,其中初产妇47例,经产妇12例;研究组年龄23-33岁,平均年龄(27.43±1.58)岁,孕周36-42周,平均孕周(38.43±1.27)周,初产妇46例,经产妇13例;两组患者年龄、孕周、生产次数等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积极配合治疗者;患者和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心肝肾功能不健全者;严重慢性疾病者;资料不完整者。
1.3治疗方法
给予对照组单纯胎心监测,采用多普勒胎心监测仪(产品型号:BT-250,供应商:北京天和传奇科技有限公司),孕妇取侧卧位,探头置于腹部,设置频率为5MHZ,记录纸速为3 cm/min,描记胎心率,监测20分钟;在对照组基础上,再给予研究组脐血流检测,通过多普勒超声显像仪监测,设置频率为3.5 MHz,探头置于腹部探寻脐动脉,连续选取10个峰谷一致的波形,计算S/D 值的平均值[1]。
1.4疗效评价观察标准
胎心监测评判标准:正常:胎心率120-160 次/min,20min胎动不少于3次,胎动后心率加速≥15次/min,持续时间大于15s;异常:胎动后胎心率未加速或加速小于15次/min,持续时间少于15s;胎儿窘迫评判标准:⑴胎心率大于180次/min或小于120 次/min,至少持续10分钟;⑵发生频发晚期减速或羊水重度粪染以及重度变异减速现象[2]。
1.5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8.0软件软件统计分析数据,一般资料应用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应用t完成检验,计数资料应用x2完成检验,当P<0.05,表示比较差异具统计学上的意义。
2.结果
2.1诊断后两组患者胎儿窘迫发生率情况
诊断后,研究组患者胎儿窘迫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胎儿窘迫发生率情况[n(%)]
组别例数(n) 胎儿窘迫
对照组 59 13(22.03)
研究组 59 27(45.76)
2.2诊断后两组患者新生儿不良结局情况
诊断后,研究组患者新生儿窒息、羊水污染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新生儿不良结局情况[n(%)]
组别例数(n) 新生儿窒息羊水污染率
对照组 59 39(66.10) 41(69.49)
研究组 59 55(93.22) 54(91.53)
3.讨论
胎儿窘迫是产科临床常见的现象,是指由各种因素导致的缺氧,严重时会对胎儿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单独通过监测脐动脉血流或胎心监护诊断胎儿窘迫均存在漏洞。
在本研究中通过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胎儿窘迫发生率情况,可以明显看出研究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说明通过动态监测脐动脉血流及胎心监护在高危孕妇的胎儿窘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较单纯应用胎心监护诊断的精准率更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耿晓慧在胎心监测联合脐血流S/D检测预测胎儿窘迫的价值相关研究中成果与该结论具有相似性[3]。
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新生儿不良结局情况,从表格结果中发现研究组新生儿窒息、羊水污染率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从中说明联合运用两种检测手段能够弥补单一检测的不足,更准确全面判断胎儿情况,提示医护人员要在高危产妇分娩前做好早期诊断,根据监测结果积极采取相关应急处理措施,并为高危孕妇选择合理的分娩方式,减少剖宫产发生率和难产风险,降低对新生儿的伤害。
综上所述,动态监测脐动脉血流及胎心监护在高危孕妇的胎儿窘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理想,预测更准确,具有临床和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耿晓慧.胎心监测联合脐血流S/D检测预测胎儿窘迫的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13,4(12):63-64.
[2]陈丽珍.胎儿脐带流监测及胎监对高危妊娠的预测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2011,5(05):154.
[3]严巧峰,程小桃.动态监测脐动脉血流及胎心监护在高危孕妇的胎儿窘迫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3,2(06):1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