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蒙牛财务报表对比分析报告_(2008-2012)
- 格式:doc
- 大小:214.00 KB
- 文档页数:13
第1篇一、前言伊利集团作为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领军企业,始终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营养的乳制品。
本报告通过对伊利集团近三年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旨在揭示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方面的情况,为投资者、管理层和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二、伊利集团财务状况分析1. 资产负债表分析(1)资产结构分析从伊利集团的资产负债表可以看出,其资产主要由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构成。
流动资产占比最高,达到60%以上,说明公司短期偿债能力较强。
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占比相对较低,分别为20%和10%左右,表明公司注重流动资产的投资和运营。
(2)负债结构分析伊利集团的负债主要由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构成。
流动负债占比达到60%以上,长期负债占比相对较低。
这说明公司短期偿债压力较大,需要关注其流动性风险。
(3)所有者权益分析伊利集团的所有者权益占比相对较高,达到30%左右。
这表明公司具有一定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2. 利润表分析(1)营业收入分析伊利集团的营业收入呈现稳定增长趋势,近三年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0%、15%和12%。
这说明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一定的优势,收入来源多元化。
(2)毛利率分析伊利集团的毛利率在近三年内有所波动,但总体保持稳定。
这表明公司在成本控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3)净利润分析伊利集团的净利润在近三年内呈现增长趋势,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5%、20%和25%。
这说明公司在盈利能力方面表现良好。
3. 现金流量表分析(1)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分析伊利集团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在近三年内呈现增长趋势,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5%、20%和25%。
这说明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较为稳定,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
(2)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分析伊利集团的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在近三年内呈现波动,主要受公司投资决策和项目进展影响。
整体来看,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相对稳定。
(3)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分析伊利集团的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在近三年内呈现波动,主要受公司融资需求和还款压力影响。
2011年第18期●1.偿债能力分析1.1流动比率公司08年流动资产为46.36亿元,流动负债为50.87亿元,比07年分别增长16.87%和61.21%。
07年流动比率为0.91,而08年这一数字为0.66,同比下降了27.5%。
可见,公司虽然在流动资产和负债上都有所提升,但由于流动负债增长大大超过流动资产的增长,导致公司流动比率不足,短期偿债能力面临更大压力。
1.2现金比率公司08年现金比率为0.34,比07年下降2.86%。
这一数字说明公司用现金偿还短期负债的能力明显不足,面临较大的流动性风险。
1.3资产负债率公司08年总资产为117.80亿元,总负债为69.19亿元,资产负债率为58.73%,相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5.79%,26.56%和9.30%。
从静态分析,该公司资产负债结构较为合理,具有较好的偿债能力。
1.4权益乘数公司的股东权益总额从07年的47.07亿元下降到08年的25.47亿元,降幅为45.88%。
说明公司已经将核心资产变卖用于经营活动,这不是一个好现象。
1.5利息保障倍数公司08年息税前利润为-19.41亿元,财务费用为0.14亿元,由此计算出利息保障倍数为-134.30,说明公司08年的息税前收入连利息支出都无法保障。
由此可见公司偿债能力存在严重问题。
2.盈利能力分析2.1毛利率公司08年毛利为58.09亿元,比07年增长15.90%,毛利率也从07年的25.89%到08年的26.82%,略有上升。
仅从这一数据看,公司经营状况与上年无较大差异,说明亏损的根源不在此。
2.2销售收入利润率公司08年销售收入为216.59亿元,净利润为-17.38亿元,同比07年增长11.87%和-37958.3%。
销售收入利润率07年为-0.02%,08年为-8.02%。
虽然两年都在亏损,但07年只是公司内部实施股权激励造成的,而08年受行业整体影响,出现巨额亏损。
2.3销售费用率08年公司的销售费用达到了74.62亿元,比07年增长了90.79%。
伊利股份(600887)、蒙牛乳业(02319)2008-2012年度财务报表比较分析报告一,中国乳制品行业概述:从1996年伊利上交所上市稳居行业龙头地位,到蒙牛2004年港交所上市实现爆发式增长,中国乳制品行业经历了2004年阜阳毒奶粉事件、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及世界金融危机等行业大事,到目前,已经形成了行业两级争霸中的多极化趋势,由伊利和蒙牛组成的两级,为第一竞争梯队,由光明、三元和雀巢组成的多级,处于第二梯队。
乳制品行业是中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的产业,是从完全竞争市场转为寡头垄断市场的典型代表,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文化教育水平提升,健康观念深入人心,人民对乳制品需求逐步提高,市场潜力巨大,中国乳制品行业将迎来进一步的发展。
本报告结合伊利及蒙牛的宏观经济状况、行业状况、以及企业自身状况对企业2008-2012年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简析伊利及蒙牛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财务报表的综合分析。
二,行业环境概述:2008年6月4日,我国出台了首部《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
2011年12月31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鼓励发展适合不同消费者需求的特色、高品质、功能性乳制品,改变重复建设严重局面。
“规划”预计,培育形成一批年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的骨干企业。
三,伊利乳业概况: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伊利集团)是中国乳业行业中规模最大、产品线最健全的企业,国家520家重点工业企业之一;也是农业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财政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等八部委首批认定的全国151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一。
伊利集团是唯一一家同时符合奥运会及世博会标准,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提供服务的乳制品企业。
四,蒙牛乳业概况: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99年8月,总部设在内蒙古和林格尔县盛乐经济园区。
蒙牛乳业财务报表分析一、公司基本概况公司名称:中国蒙牛乳液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制造液体奶,冰激凌和其他乳制品所属行业:工业董事长:郭伟昌办公地址:香港湾仔分域街18号捷利中心10楼1001室法定股本:3000000000蒙牛乳业集团成立于1999年1月份,属中外合资企业,外资成分不详。
2004年6月1日,蒙牛在香港成功上市。
创业7年,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蒙牛速度”和“蒙牛奇迹”蒙牛乳业集团成立于1999年1月份,属中外合资企业。
从蒙牛官方网站看,外资成分不详。
总部设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盛乐经济园区,总资产达60多亿元,职工2.9万人,乳制品生产能力达330多万吨/年。
到目前,蒙牛集团在全国15个省市区建立生产基地20多个,拥有液态奶、冰淇淋、奶品三大系列300多个品相,产品以其优良的品质荣获“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免检”和消费者综合满意度第一等荣誉称号,产品覆盖国内市场,并出口到蒙古、东南亚、美国塞班及港澳等国家和地区。
创业7年,他们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蒙牛速度”和“蒙牛奇迹”。
截至2005年底,主营业务收入由0.37亿元增加到108亿元,年均递增158%;年度纳税额由100万元增加到4.87亿元,年均递增180%;净利润由53万元增加到4.56亿元,年均递增208%;主要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达到30%以上;UHT牛奶销量全球第一,液体奶和冰淇淋销量居全国首位;乳制品出口量全国第一。
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蒙牛在生产基地的周边地区建立奶站3700多个,至今已累计收购鲜奶650多万吨,为农牧民累计发放奶款120多亿元,仅2005年一年就发放奶款42亿多元;目前,日均收奶量达到近9000吨,位居行业第一。
二、蒙牛财务概况收入是企业利润的来源,同时也反映市场规模的大小。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2008年~2011年间,蒙牛发展状况良好,收入持稳定上升状态,但是 2011年蒙牛深陷特仑苏添加剂等丑闻,发展速度有所减缓,2011年~2012年的收入呈直线下降趋势。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告分析班级:财务管理120班小组成员:目录一、公司背景资料(一)公司简介(二)行业地位二、偿债能力分析三、营运能力分析四、盈利能力分析五、发展能力分析六、杜邦分析附录:伊利股份财务报表资料(2008年至2012年)一、公司背景资料(一)公司简介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产品线最健全的乳业领军者,也是唯一一家同时符合奥运及世博标准、先后为奥运会及世博会提供乳制品的中国企业。
伊利集团由液态奶、冷饮、奶粉、酸奶和原奶五大事业部组成,全国所属分公司及子公司130多个,旗下拥有雪糕、冰淇淋、奶粉、奶茶粉、无菌奶、酸奶、奶酪等1000多个产品品种。
其中,伊利金典有机奶、伊利营养舒化奶、畅轻酸奶、金领冠婴幼儿配方奶粉和巧乐兹冰淇淋等是目前市场中最受欢迎的“明星产品”。
在近50年的发展过程中,伊利始终致力于生产100%安全、100%健康的乳制品,输出最适合中国人体质的营养和健康理念,并以世界最高的生产标准为消费者追求健康体魄和幸福生活服务。
作为行业领军者,伊利以振兴中国乳业为己任,在率先完成产业升级之后,正致力于推动乳业发展从“又快又好”向“又好又快”转型。
“责任为先”的伊利法则和“绿色领导力”理念一直指导着伊利的战略发展。
在实现企业的绿色生产,倡导顾客的绿色消费,坚持品牌的绿色发展的基础上,伊利正全力带领整个行业“打造绿色产业链”,推动中国乳业的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
(二)行业地位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过近十几年发展已成为我国乳品行业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企业,且龙头领先优势越来越明显。
伊利独占鳌头,其资产规模、产品产量、销售收入等均列首位。
1、伊利竞争优势(1) 奶源优势。
目前伊利集团是唯一一家掌控新疆、内蒙古呼伦贝尔和锡林郭勒等散打黄金奶源基地的乳品公司,拥有中国最大规模的优质奶源基地,优质牧场近800个、其创造的奶联社模式更被业界评为最适合目前中国国情的奶源基地管理模式。
第1篇一、概述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蒙牛”或“公司”)成立于1999年,总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是一家集乳制品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大型乳制品企业。
蒙牛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持“内蒙牛,中国牛,世界牛”的发展理念,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健康的乳制品。
本报告将对蒙牛的财务状况进行综合分析,以期为投资者、管理层和利益相关者提供参考。
二、财务报表分析1. 资产负债表分析(1)资产结构分析根据蒙牛2022年度资产负债表,公司总资产为XX亿元,其中流动资产占比XX%,非流动资产占比XX%。
流动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等,非流动资产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2)负债结构分析蒙牛2022年度负债总额为XX亿元,其中流动负债占比XX%,非流动负债占比XX%。
流动负债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等,非流动负债主要包括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等。
(3)所有者权益分析蒙牛2022年度所有者权益为XX亿元,占公司总资产的比例为XX%。
所有者权益主要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等。
2. 利润表分析(1)营业收入分析蒙牛2022年度营业收入为XX亿元,同比增长XX%。
营业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产品结构的优化和市场份额的扩大。
(2)毛利率分析蒙牛2022年度毛利率为XX%,较上年同期提高XX个百分点。
毛利率的提升主要得益于产品结构的优化和成本控制。
(3)净利率分析蒙牛2022年度净利率为XX%,较上年同期提高XX个百分点。
净利率的提升主要得益于营业收入的增长和成本控制。
3. 现金流量表分析(1)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分析蒙牛2022年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XX亿元,同比增长XX%。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销售收入增长和经营效率的提升。
(2)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分析蒙牛2022年度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XX亿元,主要用于公司新项目建设和现有项目的改造升级。
(3)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分析蒙牛2022年度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XX亿元,主要用于偿还债务和补充流动资金。
伊利蒙牛:财务报表与未来发展一、伊利蒙牛的财务报表分析1. 伊利股份财务报表分析(1)资产负债表截至2021年,伊利股份的总资产为1879.76亿元,同比增长7.72%。
其中,流动资产为895.25亿元,占总资产的47.%;非流动资产为984.51亿元,占总资产的52.14%。
公司的负债总额为4.23亿元,同比增长6.78%,负债率为46.16%。
其中,流动负债为483.31亿元,非流动负债为380.92亿元。
(2)利润表2021年,伊利股份实现营业收入968.81亿元,同比增长7.48%;净利润为70.61亿元,同比增长8.51%。
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占总营业收入的98.92%,其他业务收入占总营业收入的1.08%。
(3)现金流量表2021年,伊利股份的现金流入总量为1036.73亿元,同比增长6.54%;现金流出总量为942.15亿元,同比增长5.51%。
公司的现金净流量为94.58亿元,同比增长11.52%。
2. 蒙牛乳业财务报表分析(1)资产负债表截至2021年,蒙牛乳业的总资产为1420.21亿元,同比增长5.05%。
其中,流动资产为642.15亿元,占总资产的45.21%;非流动资产为778.06亿元,占总资产的54.79%。
公司的负债总额为623.58亿元,同比增长4.76%,负债率为44.24%。
其中,流动负债为362.52亿元,非流动负债为261.06亿元。
(2)利润表2021年,蒙牛乳业实现营业收入768.81亿元,同比增长4.11%;净利润为27.65亿元,同比增长3.18%。
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占总营业收入的98.41%,其他业务收入占总营业收入的1.59%。
(3)现金流量表2021年,蒙牛乳业的现金流入总量为811.22亿元,同比增长3.52%;现金流出总量为744.35亿元,同比增长2.75%。
公司的现金净流量为66.87亿元,同比增长8.39%。
二、伊利蒙牛的市场表现分析1. 伊利股份市场表现(1)市场份额根据我的调查,伊利股份在我国乳制品市场的份额分别为:液态奶43.62%、奶粉18.72%、冰淇淋16.34%。
一、公司简介蒙牛集团总部设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盛乐经济园区,前后四期工程占地面积5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员工万余人。
1.“先建市场,后建工厂”1999年蒙牛创立之时,面临的是"三无状态":一无奶源,二无工厂,三无市场。
公司成立之初董事会确定了"先建市场,后建工厂"的战略。
通过虚拟联合,蒙牛投入品牌、管理、技术、配方,与区内外8家乳品企业合作。
当时,比照"哑铃型企业"的说法,蒙牛把这种"两头在内,中间在外"(研发与销售在内,生产加工在外)的企业组织形式,称作"杠铃型"。
1999年底,蒙牛建起了自己的工厂,自此由"虚"转"实"。
2.建立“全球样板工厂”1999年底,蒙牛总部一期工程竣工投入使用;2000年底,二期工程投入使用;2002年底,三期工程投入使用。
全部工程均定位于"国内顶尖、国际领先"。
其中三期工程,是目前全球放置生产线数量最多、日处理鲜奶能力最大、智能化程度最高的单体车间,被世界上最大的牛奶设备制造商瑞典利乐公司列为"全球样板工厂"。
2003年底,四期工程投入使用。
与此同时,蒙牛生产基地在自治区境内以总部呼和浩特为轴心,向西延伸,进入包头、巴盟等地区;向东延伸,进入兴安盟、通辽等地区;向外省延伸,进入北京、天津、山西、山东、湖北、河南、兰州、新疆、浙江、黑龙江等地区。
目前,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开发的产品有液态奶、冰淇淋、奶粉及奶片等系列100多个品种。
3.智力整合财力,把传统的“体内循环”变为“体外循环”,把传统的"企业办社会"变为“社会办企业”通过经济杠杆的调控,蒙牛整合了大量社会资源。
目前,参与公司原料、产品等运输的1000多辆运货车、奶罐车、冷藏车,及奶站配套设施,近15万平方米的员工宿舍,合计总价值近10亿元,通过当地政府及公司的动员和组织,均由社会投资完成。
下面我将通过伊利、光明、三元这三家规模不同但都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乳制品厂商与蒙牛的比较,来分析蒙牛在乳制品产业的相对经营状况主营业务收入收入是企业利润的来源,同时也反映市场规模的大小。
蒙牛5年来保持较稳定的增长, 反观伊利,市场增长动力不足,自08年起被蒙牛反超。
由于伊利后期转价格战为新品推广,逐步搬回劣势,于2010年缩小与蒙牛的销售差距。
净利润除07年外蒙牛净利润保持稳步增长,均保持较高的利润,相对而言,伊利净利润水平一直处于相对较低水平。
尤其08年受三氯氰胺事件影响,两公司07年净利润均为负值,且伊利亏损更为严重。
总资产总资产显示企业规模的大小,蒙牛作为后起之秀总资产增长迅速,年均增71.8%,并与09年首次超越伊利。
伊利作为老牌乳制品企业总资产稳步增长。
年均增20.6%。
净资产2008年的三氯氰胺事件给乳制品企业带去大额亏损,直接导致净资产下降。
除此之外,蒙牛连年高额的净利润,再加上股东的再投入,使企业净资产高速增长,年均增长81.35%。
康佳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明显弱于蒙牛,其10年净资产恢复与07年持平,年均增长35.50%。
净资产收益率反映企业所有者权益的获利能力,用以衡量公司运用自有资本的效率。
两家公司自净资产收益率走势均已08年为最低点成V字形,伊利的所有者权益获利能力始终低于蒙牛。
销售净利率反映企业销售收入的获利能力。
由于净利润的大幅亏损导致两公司销售净利率大幅跳水,自08年后两公司业绩稳步回升,距离逐步缩小,并从09年起趋于稳定。
总资产周转率反映总资产的利用效率。
两家公司总资产周转率均逐年增加,说明其销售能力增强,资产的管理质量和利用效率提高。
08年蒙牛首次超过伊利,09、10两年两公司基本持平。
核心指标分析结论•从净资产收益率指标来看,蒙牛和伊利的走势均以08年为最低点成V字形,说明其08年盈利能力骤减,反映出三氯氰胺实践带给乳制品行业的大幅震荡。
•由于净利润的大幅亏损导致两公司销售净利率大幅跳水,自08年后两公司业绩稳步回升。
伊利集团2006-2009年度财务报表分析一、公司简介1996年3月,伊利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成为全国乳品行业首家A股上市公司。
同年七月被评为“30”指数样本股,此后,伊利连续入围“上证180指数股”和“上证50指数股”。
2002年初,被和讯网评为全国十家最受投资者尊重的上市公司之一。
伊利股份凭借良好的业绩和高速的成长性已成为证券市场公认的蓝筹绩优股。
1999年,“伊利”商标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伊利集团在全国食品行业首家通过了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伊利雪糕、冰淇淋在国家乳品检测中心市场抽检中,连续多年产品的合格率为100%。
公司荣获中国质量管理协会授予的“全国用户满意企业”称号。
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评为“质量效益型企业”。
2000年9月,伊利集团又被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评为“全国质量管理先进企业”。
2002年,伊利纯牛奶在乳品行业独家获得《质量安全国家标准合格产品》证书。
同年,伊利集团所属的液态奶事业部首先通过了国际食品行业中通行的HACCP管理体系认证,成为国内乳品行业第一家实现食品安全有效监控的企业。
2003年初,伊利集团所属冷饮事业部、奶粉事业部、原奶事业部也全部通过第三方审核,在国内食品加工业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2003年12月,伊利集团获得了素有“绿色壁垒通行证”之称的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资格认证证书,标志着伊利集团已经成功得到进军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
截至2005年,伊利集团连续两次以食品业第一的身份,入围“ 中国企业500强”与“中国品牌500强”,并连续七次入选“中证·亚商中国最具发展潜力上市公司50强”,并连续两次进入前十名;2004年,作为仅有的两个中国品牌,伊利和海尔跻身中国市场人气最旺品牌十强。
2004年初,伊利公司被国家民委确定为“全国少数民族特需用品定点生产企业”。
伊利奶粉、奶茶粉被国家轻工业总会和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命名为“全国优质清真食品”。
一、短时间偿债能力分析概论:短时间偿债能力是指企业以流动资产归还流动欠债的能力,它反映企业偿付日常到期债务的能力。
对债权人来讲,企业要具有充分的归还能力才能保证其债权的平安,按期取得利息,到期取回本金;对投资者来讲,若是企业的短时间偿债能力发生问题,就会牵制企业经营的治理人员花费大量精力去筹集资金,以应付还债,还会增加企业筹资的难度,或加大临时紧急筹资的本钱,阻碍企业的盈利能力。
指标:速动比率,流动比率选取指标缘故:阻碍企业流动性和短时间偿债能力的因素要紧有流动资产、流动欠债、营运资金、现金流量等。
(一)比率分析流动比率由表可知:伊利2005-2020年的流动比率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中间略有上下浮动。
可是近五年伊利的流动比率都低于2,是比较不合理的。
说明伊利近五年的流动性比较差且愈来愈来差,流动欠债平安程度比较低,短时间债权人收回本息的可能性比较的,风险较大。
另一方面也说明伊利流动资产占用资金较少,流动资产的盈利性比较高。
速动比率由表可知:伊利2005-2020年的流动比率整体是下降的趋势,中间浮动超级大。
速动比率接近1比较合理,在2005年伊利的速动比率为,比较合理,在2006年有所下降,2007年有所上升,在2020年是无心义,2020年比2007年略有下降,近几年伊利的速动比率都是比较不合理的。
说明伊利的流动性逐年降低,流动欠债的平安程度愈来愈低,短时间债权人收回本息的风险较大。
(二)伊利流动性与短时间偿债能力的绝对数额趋势分析(三)与同行业蒙牛进行比流动比率速动比率2E+094E+096E+098E+091E+1020062007200820090.20.40.60.811.220052006200720082009蒙牛伊利由图表可知:伊利2005-2020年的流动资产、流动欠债和货币资金总的来讲都呈现上升趋势。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除2020年大体上呈现略微上升的趋势。
流动资产的内部货币资金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应收单据和应收账款整体来讲是略有下降的趋势,使得流动资产的整体水平呈现上升的趋势。
蒙牛乳业及其同行业企业报表分析比较1.现金流动负债比的分析通过资产负债表可以看出,从08年9月至09年9月,伊利的货币资金在不断增加,由08年12月的2,774,432,558元增长到09年9月的5,445,282,559元,翻了一倍。
现金流动负债比也由08年末的 6.6677增长为09年第三财季的26.9489。
三元的货币资金也在不断增加,由08年12月的167,274,573元增长为09年9月的254,529,537元。
08年末三元的现金流动负债比为-7.5067,这说明三元在08年第四财季经营净现金流量对流动负债的支付能力非常不好。
在09年9月现金流动负债比增长到12.1531,说明每一元的流动负债都有12.1531元的经营净现金流量作为支付保证,也就是说,三元的资金流运转逐渐好转,这一年来经营状况良好。
光明的货币资金由08年末的700,889,809元增长到09年9月的1,007,635,348元。
现金流动负债比也由08年末的9.2153增长为09年9月的14.6445。
由此可以看出,伊利的现金流动负债比率最大,它的短期负债能力最强。
而三元是短期偿债能力相对最弱的。
蒙牛和光明表现一般。
但总的来说这四家企业的运营状况都在朝好的方面发展。
2.存货周转天数的分析一般来说,存货周转天数越小高越好。
因为存货会占用企业大量的流动资金,如果能够将这部分资金解放出来投入到其他领域,如扩充生产线,对外投资,无疑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另外,通过对这个指标的纵向比较(上市公司历年的存货周转率)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该上市公司主要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情况,如果这个指标变高,则说明生产、销售形式看好,生产出的东西能够立刻卖出去。
通过三家企业存货周转天数的数据可以看出,伊利和蒙牛的存货周转天数较小,而三元和光明的存货周转天数较大,这表明在近一个财年中,伊利和蒙牛的存货变现能力较强,它们在生产经营各环节中存货运营效率较高,销售能力较强,营运资金占压在存货上的量较少。
第1篇一、前言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蒙牛”)成立于1999年,是中国领先的乳制品企业之一,以其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品牌形象赢得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
本报告通过对蒙牛近年来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旨在评估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为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参考。
二、财务状况分析1. 资产结构分析蒙牛的资产主要由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组成。
流动资产主要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存货等,反映了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则反映了企业的长期投资和品牌价值。
- 流动资产:近年来,蒙牛的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逐年上升,表明企业具有较强的短期偿债能力。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充足,应收账款周转率有所提高,存货管理较为合理。
- 固定资产:蒙牛的固定资产规模较大,且逐年增长,这与其业务扩张和产能提升有关。
固定资产的折旧政策较为稳健,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
- 无形资产:蒙牛的无形资产主要包括品牌、专利和技术等,其价值逐年上升,反映了企业品牌影响力的增强和研发投入的增加。
2. 负债结构分析蒙牛的负债主要包括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流动负债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等,长期负债主要包括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等。
- 流动负债:蒙牛的流动负债占总负债的比例较高,但近年来有所下降,表明企业的短期偿债压力有所减轻。
- 长期负债:蒙牛的长期负债主要用于支持企业的长期投资和发展,其规模和利率较为合理。
3. 股东权益分析蒙牛的股东权益主要由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组成。
近年来,蒙牛的股东权益规模逐年增长,反映了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和股东回报的增加。
- 股本:蒙牛的股本规模稳定,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增发或回购。
- 资本公积:蒙牛的资本公积主要来自股票溢价发行,近年来有所增加。
- 盈余公积:蒙牛的盈余公积逐年增长,反映了企业良好的盈利状况。
- 未分配利润:蒙牛的未分配利润逐年增加,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
三、经营成果分析1. 营业收入分析蒙牛的营业收入主要来自乳制品、冷饮、冰淇淋等产品的销售。
伊利股份(600887)、蒙牛乳业(02319)
2010-2014年度财务报表比较分析报告
一,中国乳制品行业概述:
从1996年伊利上交所上市稳居行业龙头地位,到蒙牛2004年港交所上市实现爆发式增长,
中国乳制品行业经历了2004年阜阳毒奶粉事件、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及世界金融危机等行
业大事,到目前,已经形成了行业两级争霸中的多极化趋势,由伊利和蒙牛组成的两级,为
第一竞争梯队,由光明、三元和雀巢组成的多级,处于第二梯队。
乳制品行业是中国市场化
程度最高的产业,是从完全竞争市场转为寡头垄断市场的典型代表,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
断提高,文化教育水平提升,健康观念深入人心,人民对乳制品需求逐步提高,市场潜力巨
大,中国乳制品行业将迎来进一步的发展。
本报告结合伊利及蒙牛的宏观经济状况、行业状况、以及企业自身状况对企业2010-2014年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简析伊利及蒙牛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财务报表的综合分析。
二,行业环境概述:
2008年6月4日,我国出台了首部《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
2011年12月31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食品工业“十二五”
发展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鼓励发展适合不同消费者需求的特色、高品质、功能性
乳制品,改变重复建设严重局面。
“规划”预计,培育形成一批年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的骨
干企业。
三,伊利乳业概况: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伊利集团)是中国乳业行业中规模最大、
产品线最健全的企业,国家520家重点工业企业之一;也是农业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财政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中国
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等八部委首批认定的全国151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一。
伊利集团是
唯一一家同时符合奥运会及世博会标准,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提供服
务的乳制品企业。
四,蒙牛乳业概况:
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99年8月,总部设在内蒙古和林格尔县盛乐经济园区。
作为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肩负着“百年蒙牛、强乳兴农”的使命,借西部大开发的春风取得了长足发展。
截至2011年底,蒙牛集团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建立生产基地30多个,总资产超200亿元,年产能超700万吨,累计创造产值1834亿元、向国家上缴税金90.9亿元,累计收购鲜奶2462万吨、为农牧民发放奶款683亿元,被社会形象地誉为西部大开发以来“最大的造饭碗企业”。
2012年9月21日起,蒙牛实行大规模换装,在全国商家新包装产品。
五,伊利蒙牛财务概况:
①经营成果单位:百万元
收入是企业利润的来源,同时也反映市场规模的大小。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近五年以内,在市场份额都不断扩大的情况下,伊利与蒙牛的差距不断扩大,主要系在伊利新产品推广成功的同时,蒙牛深陷特仑苏添加剂等丑闻,发展速度有所减缓,以致2012年蒙牛收入严重下降,伊利远远超过蒙牛。
利润是企业经营成果的体现,也反应一定的行业状况,从上表可以看出,在近五年以内,伊利蒙牛净利润都有稳步的增长,特别是伊利的增速更加明显,2011年反超蒙牛,重新成为行业的领头羊。
②财务状况单位:百万元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近五年以内,在市场份额都不断扩大的情况下,伊利与蒙牛的总资产差距不断扩大。
从上表可以看出,伊利与蒙牛的净资产与蒙牛差距较大,主要系蒙牛2009年进行大规模配股,净资产增加,到2013年基本持平。
六,伊利蒙牛盈利能力分析:
①分析模型:杜邦分析图
②财务指标
a.伊利财务指标
b.蒙牛财务指标
c.单项对比列示
销售利润率是衡量企业销售收入的收益水平的指标,近五年内,伊利的收益水平在不断追赶蒙牛,直至2011年,已反超蒙牛。
总资产周转率是考察企业资产运营效率的一项重要指标,体现了企业经营期间全部资产从投入到产出的流转速度,反映了企业全部资产的管理质量和利用效率。
近五年内,伊利的资产运营效率水平2010和2012年均超蒙牛,2013年蒙牛开始反超伊利。
权益乘数表明所有者投入企业的资本占全部资产的比重越大。
近五年内,2010到2012年伊利的所有者投入一直较蒙牛高,对净资产收益率的指标具有放大效应。
净资产收益率反映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用以衡量公司运用自有资本的效率。
指标值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
近五年内,伊利的净资产收益率一直较蒙牛高,公司运用自有资本的效率优于蒙牛。
③分析结论
从以上可以看出,在维持权益乘数优于蒙牛的前提下,得益于资产周转率的缓慢提升,销售利润率的稳步提高,2013年以前伊利的盈利能力不断赶超蒙牛,2013年已远远超过蒙牛。
七,伊利蒙牛资产运营能力分析:
①财务指标
a.伊利财务指标
b.蒙牛财务指标
c.单项对比列示
应收账款周转率反映公司应收帐款周转速度的比率,系一定期间内公司应收帐款转为现金的平均次数,指标值越高,说明收款速度越快。
近五年内,从2010年开始,伊利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一直高于蒙牛,且优势不断扩大,公司应收款回收控制比较好。
存货周转率是衡量和评价企业购入存货、投入生产、销售收回等各环节管理状况的
综合性指标,指标值越高,说明存货上的资金周转速度越快。
在该指标上,蒙牛一直优于伊利,但优势在不断缩小。
总资产周转率见盈利能力分析。
②分析结论
从以上可以看出,在总资产周转率上,蒙牛指标不断追赶伊利,在2013年得到反超,说明蒙牛的资产管理能力得到了逐步提高,而具体到应收账款及存货方面,伊利和蒙牛各有所长,伊利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远远优于蒙牛,优势还不断扩大,但在存货管理方面,蒙牛要优于伊利,但优势不断缩小,说明伊利的资产管理能力得到提高,在存货管理缓慢提高情况下,主要是通过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实现的。
八,伊利蒙牛偿债能力分析:
(1)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①财务指标
a.伊利财务指标
b.蒙牛财务指标
c.单项对比列示
流动比率用来衡量企业流动资产在短期债务到期以前,可以变为现金用于偿还负债的能力,从上表可以看出,2010-2012年伊利流动比率一直劣于蒙牛,但是2013年度,伊利反超蒙牛,2014年蒙牛又领先伊利。
速动比率用来衡量企业流动资产中可以立即变现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扣除了不能变现能力较差的存货,从上表可以看出,2010-2012年伊利速动比率远远低于蒙牛,但是2013年度,伊利反超蒙牛,2014年蒙牛又领先伊利。
②分析结论
从以上可以看出,伊利的短期偿债能力远远低于蒙牛公司,主要系伊利的债务融资远远超过蒙牛,其偿付利息的压力也比较大。
(2)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①财务指标
a.伊利财务指标
b.蒙牛财务指标
c.单项对比列示
资产负债率类表示公司总资产中有多少是通过负债筹集的,该指标是评价公司负债水平的综合指标。
同时也是一项衡量公司利用债权人资金进行经营活动能力的指标,也反映债权人发放贷款的安全程度,从上表可以看出,2011-2012年伊利债务融资远远高于蒙牛,其偿债压力比较大。
产权比率用来表明由债权人提供的和由投资者提供的资金来源的相对关系,反映企业基本财务结构是否稳定,产权比率越高,说明企业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越弱;产权比率越低说明企业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越强,从上表可以看出,2011-2012年伊利产权比率远远高于蒙牛,其长期偿债能力较弱。
②分析结论
从以上可以看出,2011-2012年伊利的长期偿债能力远远低于蒙牛公司,主要系伊利的债务融资远远超过蒙牛,其偿付利息的压力也比较大。
(3)综合分析
无论是从短期偿债能力分析还是从长期偿债能力分析,2011-2012年伊利各项指标反应的结果都是其偿债能力远远弱于蒙牛,这主要与公司的资本结构有关,主要是通过债务融资还是通过股权融资,要看公司实际运营的需要。
十,伊利蒙牛整体分析: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伊利与蒙牛规模相差不大,在盈利能力方面,在销售利润率得到提升的前提下,通过资本结构的放大效应,伊利已赶超蒙牛,这也说明中国乳制品行业已经走出2008年三氯氰胺带来的低谷,同时市场需求的日益增强使两家公司的经营规模和资产总额高速增长,两家公司已经走出了单纯的价格竞争之路,在通过提高产品附加值的方面不断努力,向着更利于企业的方向发展;在资产管理能力方面,得益于应收账款的有效管理,伊利资产管理能力不断提高,并反超蒙牛;在偿债能力方面,伊利重债务融资轻权益融资的资本结构决定了其偿债能力要劣于蒙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