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简答题(二)

  • 格式:doc
  • 大小:27.07 KB
  • 文档页数:19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简答题(共25分,关键词仅供作答题参考)

1. 简述原核细胞的特点(5分)

关键词:细胞核;DNA;内膜系统;核糖体;能量代谢

答:

①. 没有核膜,遗传物质集中在一个没有明确界限的低电子密度区,称为拟核。

②. DNA为单个裸露的环状分子,通常没有结合蛋白;

③. 没有恒定的内膜系统;能量代谢相关的酶位于质膜上;

④. 核糖体为70S型。

3. 让M期的细胞与间期的细胞融合,诱导间期细胞产生PCC,请描述各时期PCC的形态及形成原因。(10分)

关键词:MPF(maturation promoting factor);G1 (gap 1); S(synthesis); G2(gap 2)

答:M期的细胞中含有MPF,即成熟促进因子,是一种蛋白激酶,由CDC2和cyclin B组成,可将H1磷酸化导致染色体的凝缩。

G1期PCC为单线状,因DNA未复制。

S期PCC为粉末状,这与DNA由多个部位开始复制有关。

G2期PCC为双线染色体,说明DNA复制已完成。

如何提高光学显微镜的分辨能力?(5分)

关键词:镜口率波长折射率

答:增大镜口率、使用波长较短的光线、增大介质折射率。

三、论述:从细胞周期调控的角度论述肿瘤的发生。(15分)

关键词:细胞周期调控;原癌基因;抑癌基因;突变;细胞通信

要求简要描述细胞周期调控的机理,肽类增长因子对细胞增殖的影响,论述那些相关基因的突变会引起肿瘤。

10 质子泵存在与哪些细胞器

质子泵有三类:P-type、V-type、F-type。

1。P-type:载体蛋白利用ATP使自身磷酸化,发生构象的改变来转移质子或其它离子,如植物细胞膜上的H+泵,动物细胞的Na+-K+泵,Ca2+离子泵,H+-K+ATP酶。

2。V-type:位于小泡的膜上,由许多亚基构成,水解ATP产生能量,但不发生自磷酸化,位于溶酶体膜,动物细胞的内吞体,高尔基体的囊泡膜,植物液泡膜上。

3。F-type:是由许多亚基构成的管状结构,H+沿浓度梯度运动,所释放的能量与ATP合成耦联起来,所以也叫ATP合酶,F是氧化磷酸化或光合磷酸化偶联因子的缩写。F型质子泵位于细菌质膜,线粒体内膜和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其详细结构将在线粒体与叶绿体一章讲解。F 型质子泵不仅可以利用质子动力势将ADP转化成ATP,也可以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转移质子。

存在与特点

P型质子泵:存在生物真核生物的细胞膜特点转运H+过程涉及磷酸化和去磷酸化

V型质子泵:存在生物动物细胞溶酶体膜和植物细胞液胞膜特点:转运H+过程不形成磷酸化中间体

共同的功能:保持细胞质基质内中性PH和细胞器内的酸性PH

11 蛋白质的修饰和分选

蛋白质分选运输的途径

蛋白质的分选运输途径主要有三

类:

1、门控运输:如核孔可以选择性的主动运输大分子物质和RNP复合体,并且允许小分子物质自由进出细胞核。

2、跨膜运输:蛋白质通过跨膜通道进入目的地。如细胞质中合成的蛋白质在信号序列的引导下,通过线粒体上的转位因子,以解折叠的线性分子进入线粒体。

3、膜泡运输:蛋白质被选择性地包装成运输小泡,定向转运到靶细胞器。如内质网向高尔基体的物质运输、高尔基体分泌形成溶酶体、细胞摄入某些营养物质或激素,都属于这种运输方式。

这几种运输机制都涉及信号序列的引导和靶细胞器上受体蛋白的识别。

12溶酶体的分选信号

●M6P分选途径的特点:

①M6P作为分选信号;②包埋在高尔基体中的受体能够被网格蛋白包装成分泌小泡;③出芽形成的溶酶体酶的运输小泡只同酸性的次级内体融合;④通过次级内体的分选作用使受体再循环。

●非M6P途径的可能方式

两种可能:一是作为膜蛋白,合成时就插在膜上;另一种可能就是作为前体合成并结合在膜上,进入溶酶体膜后水解释放到溶酶体腔中。

13锚定连接方式

通过细胞骨架系统将细胞与相邻细胞或细胞与基质之间连接起来。根据直接参与细胞连接的骨架纤维的性质不同,锚定连接又分为与中间纤维相关的锚定连接和与肌动蛋白纤维相关的锚定连接。前者包括桥粒和半桥粒;后者主要有拈着带和拈着斑。

14 线粒体标志酶

线粒体由内外两层膜封闭,包括外膜、内膜、膜间隙和基质四个功能区隔。在肝细胞线粒体中各功能区隔蛋白质的含量依次为:基质67%,内膜21%,外8%膜,膜间隙4%。

1、外膜含40%的脂类和60%的蛋白质,具有孔蛋白构成的亲水通道,允许分子量为5KD以下的分子通过,1KD以下的分子可自由通过。标志酶为单胺氧化酶。

2、内膜含100种以上的多肽,蛋白质和脂类的比例高于3:1。心磷脂含量高、缺乏胆固醇,类似于细菌。通透性很低,仅允许不带电荷的小分子物质通过,大分子和离子通过内膜时需要特殊的转运系统。内膜的标志酶为细胞色素C氧化酶。

3、膜间隙是内外膜之间的腔隙,延伸至嵴的轴心部,腔隙宽约6-8nm。由于外膜具有大量亲水孔道与细胞质相通,因此膜间隙的pH值与细胞质的相似。标志酶为腺苷酸激酶。

4、基质为内膜和嵴包围的空间。除糖酵解在细胞质中进行外,其他的生物氧化过程都在线粒体中进行。催化三羧酸循环,脂肪酸和丙酮酸氧化的酶类均位于基质中,其标志酶为苹果酸脱氢酶。

14 高尔基体标志酶

其主要成分是脂类、蛋白质及多糖物质组成。其标志酶为糖基转移酶。

15 染色体的组成

染色体的化学物质组成中有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和RNA。DNA和组蛋白的份量大致相等,两者结合在一起构成染色体的大部分,非组蛋白的比率有变化,RNA含量很低

1 染色体中的核酸组成

⑴不重复序列在单倍体基因组里,这些序列一般只有一个或几个拷贝,它占DNA总量的40%-80%。不重复序列长约750-2000dp,相当于一个结构基因的长度。单拷贝基因通过基因扩增仍可合成大量的蛋白质,

⑵中度重复序列这类重复序列的重复次数在10-104之间,占总DNA的10%-40%。各种rRNA、tRNA 及组蛋白基因等都属这一类。

⑶高度重复序列——卫星DNA 这类DNA只在真核生物中发现,占基因组的10%—60%,由6—100个碱基组成,在DNA链上串联重复几百万次。由于碱基的组成不同,在CsCl密度梯度离心中易与其他DNA分开,形成含量较大的主峰及高度重复序列小峰,后者又称卫星区带。

2 染色体中的蛋白质

染色体上的蛋白质包括组蛋白和非组蛋白。组蛋白是染色体的结构蛋白,它与DNA组成核小体。通常可以用2mol/L NaCl或0.25mol/L的HCl/H2SO4处理使组蛋白与DNA分开。组蛋白分为H1、H2A、H2B、H3及H4。

16 细胞凋亡机制

细胞凋亡是一系列依赖能量的分子水平变化的终点,细胞凋亡过程包括以下4个阶段,即:诱导启动、细胞内调控、实施和凋亡细胞的吞噬搬运阶段。

(1)诱导启动引起凋亡的信号可以来自细胞外,通过跨膜传导对细胞内的调控分子起作用;也可以直接作用于细胞内的靶分子。

(2)细胞内调控细胞内的某些特异蛋白与细胞死亡信号相连接,这些特异蛋白对细胞的死亡与否起决定作用。

(3)凋亡的实施细胞凋亡的实施是通过蛋白水解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实现的。各种组织的细胞凋亡都要激活caspase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