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郭勒盟一次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89.41 KB
- 文档页数:3
锡林郭勒盟一次大到暴雨天气过程诊断分析韩峰林;李晓坤;郝艳霞;王平;杨倩【摘要】Using conventional observational data and various physical quantity field,the circul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physical quantity of weather process of maximum scope heavy-hard rain that happened in Xilin Gol league was analyzed on May 4th,2010.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trong upward motion and moisture conditions provided a good momentum and moisture conditions for the production of heavy-hard rain,and high-altitude cold vortex,the stable lower layers shear,low-level jet stream were the main influence system.The configurations of high-level divergence and low-level convergence produced a wide range of ascending motion.The maintenance of the southwest vortex area established abundant water vapor channel for the Xilin Gol league.The main precipitation conditions were dynamic lifting,abundant moisture and the low vortex maintain for a long time.%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各种物理量场,对2010年5月4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以下简称锡盟)出现的最大范围的大到暴雨天气过程的环流特征及物理量进行分析。
锡林郭勒盟“3·14”沙尘暴天气过程分析锡林郭勒盟“3·14”沙尘暴天气过程分析3月14日,锡林郭勒盟遭遇了一次严重的沙尘暴天气,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本文将对这次沙尘暴天气的过程进行分析,探讨其形成原因以及对当地环境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次沙尘暴天气的起因。
沙尘暴是指大面积的沙土被强风刮起并形成的气象现象。
在锡林郭勒盟发生沙尘暴的那天,气温较高,风力较大且风向突变。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沙尘暴的形成。
此外,该地区地质条件较为特殊,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沙尘,且植被稀疏,缺乏保护土壤的能力,也是造成沙尘暴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这次沙尘暴的演变过程。
从早晨开始,当地出现了大风,并且风向发生了急剧变化。
这种风速较快的风势会刮起地表的尘土,并逐渐形成沙尘暴。
沙尘暴的形成往往伴随着沙尘暴前沿的快速推进,并使能见度急剧下降。
在这次沙尘暴中,能见度降低到不足100米,给道路交通带来了很大的隐患,许多车辆不得不停驶在路边等待天气恶化后再出行。
此外,沙尘暴天气还对当地的环境和人们的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首先,沙尘暴增加了空气中的颗粒物浓度,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潜在威胁。
颗粒物会对呼吸系统造成刺激,导致咳嗽、气喘等不适症状。
其次,沙尘暴还对当地的农田造成了严重破坏。
沙土覆盖在植物表面会阻碍其呼吸进行光合作用,导致作物生长受阻,甚至死亡。
沙尘暴还会使土壤的肥力降低,影响当地的农作物产量和农业发展。
另外,沙尘暴通过悬浮的沙尘颗粒进入水体,对水质造成污染,对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产生了消极影响。
应对沙尘暴天气,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
首先,应加强气象预警工作,提前向居民发布沙尘暴预警信息,以便人们做好防护措施。
其次,要加强植被的保护和恢复,在合适的地区进行植树造林,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减少沙尘暴发生的可能性。
此外,还应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减少粉尘的产生和排放,降低沙尘暴的频率和严重程度。
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摘要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区域自动站雨量资料、FY-2D卫星资料,对2012年7月20—22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出现的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
结果表明:此次大(暴)雨是由高空低涡、地面气旋共同影响产生的,700 hPa西南涡是这次大(暴)雨的影响系统,北部下滑冷空气的加入和西南暖湿气流的加强是影响系统加强维持的原因。
低层强盛的低空急流将南方西南暖湿气流源源不断地向大雨区输送。
各物理量场的高低空合理配置和高能、高湿是此次降水出现必备的动力和能量条件。
关键词大(暴)雨;急流;低涡;气旋;2012年7月20—22日2012年7月20—22日锡林郭勒盟南部及东南部地区出现了一次区域性的大雨过程,36个站出现大雨,8个站出现暴雨,暴雨区除了正蓝旗站外都是加密雨量站,最大雨量点出现在锡林浩特的贝里克牧场(85.3 mm)。
分析锡林浩特市的贝里克牧场、阿巴嘎旗的洪格尔苏木、太仆寺旗的贡宝拉格苏木、正蓝旗各站的逐小时雨量发现,降雨量分2个集中时段,21日1:00之前和21日8:00过后,前一时段降水强度较大,时间较短,太仆寺旗的贡宝拉格苏木出现40 mm/h的强降雨。
后一时段降水持续时间较长,降雨达12 h左右,降水强度逐渐减弱。
时间长、面积大、降水强度在各集中时段不同是这次区域性大雨的特征[1-2]。
此次过程预报较为准确,主动、及时、有针对性地提前做好了服务工作,没有造成重大灾害发生。
因此,通过对此次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得出造成此次降水天气过程的主要原因和部分预报指标,为不断提高大(暴)雨的预报准确率积累经验。
1 降水实况2012年7月20—22日,在锡林郭勒盟地区出现了明显的降水天气,其中太仆寺旗的贡宝拉格苏木、锡林浩特的贝里克牧场降雨总量分别为82.8、85.3 mm,南部地区及西乌珠穆沁旗、锡林浩特、阿巴嘎旗大部地区降雨总量达25.3~59.3 mm,其余大部分地区降雨总量在0~23.7 mm。
2017年3月第6期总第376期内蒙古科技与经济Inner Mongolia Science Technology & EconomyMarch 2017No. 6 Total No. 376锡#郭勒盤一次大暴雨天气漏裉分祈李晓坤,于莉丽,黄丽娜(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气象局,内蒙古锡林浩特026000)摘要:016年7月11日下午锡林郭勒盟(以下简称锡盟)东南部地区(多伦县)出现了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锡盟气象台在10日发布的短期天气预报中考虑降水量级为中雨,11日发布的临近天气预报也偏晚,针对此次过程从环流背景、数值预报场分析,查找漏报原因。
关键词:短时强降水;地面辐合线;数值预报中图分类号:P458. 1 + 21. 1(226) 文献标识码:八文章编号:1007—6921 (2017)06—0045—01近年来,随着我国新一代天气雷达站网建设,大大提高了对强对流天气的监测与预警能力,我国的短时临近天气预报技术也越来越发达,对灾害性天气预报能力明显提高。
俞小鼎[1]等通过研究分析相关的雷达图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总结出一系列的特征回波,在突发性的灾害性强对流天气的短临预报及服务方面做出了显著的成绩。
而寿绍文[2]和 丁一汇[3]等通过天气学方法分析天气系统特点,使得天气预报发展迅猛。
艾瑞瑞[3]对河南省安阳市一次强对流天气的多普勒雷达资料进行分析,得出弓形回波会产生雷雨大风、强对流天气。
陈健武[]对安黴省一次大范围暴雨过程进行分析,得出暴雨天气的发生与卩中尺度低涡系统紧密相关,而卩中尺度低涡系统从雷达中才能清晰辨别。
孙良鑫[5]等对淮北地区强对流天气过程做分析,得出弓形回波中存在M C C,是引发强对流天气得主要系统。
但内蒙古地区由于地域大,雷达站点少,无法完全覆盖,对强对流天气的监测与预警能力还不够完善。
笔者就此次过程从环流背景、数值预报场分析,查找漏报原因,找出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地区的强对流天气发生特点,为之后的预报服务工作积累经验。
2010年5月4日傍晚至5月6日8:00,锡林郭勒盟出现了2010年最强的一次降水天气过程,降水集中在5月4日夜间至5月5日白天,其中乌拉盖、西乌旗、锡林浩特市出现降水总量39.6~48.6mm 的大雨,其他大部分地区也达到中雨。
该文从天气形势和物理量诊断方面对此次降水的成因进行分析,以为此类天气的预报提供借鉴。
1天气形势分析1.1高空形势5月3日8:00高空形势:高空三层西起西西伯利亚,北到泰梅尔半岛,东至外兴安岭有一庞大的冷涡,冷涡中心分别在中西伯利亚及外兴安岭附近。
850hPa 沿天山山脉、河套西北部地区、四川盆地西南方分别有一切变线、热低压、西南涡存在。
700hPa 兰州市附近有弱低压存在,蒙古中部、河套西北部及云南、四川、西藏三省交界处有高空槽,在中低层有偏东风和西南风,将我国东南沿海的水汽向北输送,为此次降水天气提供了水汽来源[1]。
5月3日20:00高空形势:850hPa 原在中西伯利亚冷涡向北抬,中心位置西退,而外兴安岭附近的低涡减弱东移。
天山山脉的切变线与河套西北部地区低压合并略有东移;西南涡维持少动。
700hPa 原在中西伯利亚的低涡及外兴安岭附近的低涡与850hPa 上对应的低涡移动方向基本一致。
原在蒙古中部、河套西北部的高空槽合并东移到锡林郭勒盟西部地区。
500hPa 原在新疆北部的高空槽向东南方向移动。
850hPa 从云贵高原到锡林郭勒盟上空有低空急流,将西南暖湿空气一直向其上空输送。
5月4日8:00高空形势:高空三层原来西起西西伯利亚北到泰梅尔半岛东至外兴安岭的冷涡分裂,一部分仍滞留在西西伯利亚北部,另一部分减弱东移,在鄂库茨克海到黑龙江北部一带形成高空槽。
850hPa 原在河套西北部地区低压东扩;西南涡向东北方向移动。
引导气流以西南风为主[2]。
5月4日20:00高空形势(图1):850hPa 河套低压与东移北上的西南涡合并,形成一个庞大的低压,且低值中心分别位于锡林郭勒盟西南部及四川、甘肃、陕西交界处,河套北部有冷槽配合。
收稿日期:2022-07-112011年7月25日锡林郭勒盟暴雨天气过程分析成日晟(苏尼特左旗气象局,内蒙古苏尼特左旗 011300) 摘 要:文章利用常规观测资料㊁探空资料㊁国家站和区域自动站逐小时降水资料,对2011年7月24日 25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出现的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研究㊂结果表明:大暴雨天气发生在有利的环流背景下,属于冷涡(槽)型,高空槽长时间影响锡林郭勒盟地区造成的㊂暴雨区上空整层湿度较大,L C L 高度较低,暖云层达到3k m 左右,易出现短时强降水;C a pe 值较小,0ħ层和-20ħ层位置偏高,中层有干空气侵入,垂直风切变指数较小,不利于冰雹㊁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的出现;物理量场分析结果与暴雨区存在很好的对应关系㊂关键词:大暴雨;探空图;物理量中图分类号:P 458.1+21.1(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 6921(2023)10 0086 03近些年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国内外有很多学者对致灾性暴雨和极端降水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1-5],发现暴雨和极端降水常发生在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并引发中小尺度对流性天气系统产生[6],低空急流的促进作用为强降水提供水汽输送,与高空急流配合提供暴雨所需的动力和热力条件[7],特殊地形作用使中低层气流抬升和辐合,地面辐合线触发对流发展致使暴雨增强等[8-9],以上研究结论对暴雨强度和落区预报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㊂2011年7月24日 25日锡林郭勒盟出现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笔者从环流背景㊁物理量场等方面对此次暴雨天气过程的发生机理进行诊断分析,总结此类暴雨天气的成因,更好地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有效的服务㊂1 天气实况2011年7月24日20时 25日20时,锡林郭勒盟东部㊁南部地区出现降雨天气过程(见表1),主要是高空槽配合河套倒槽造成的㊂根据区域站降水量统计,3个站暴雨,6个站大雨,9个站中雨,降水主要集中在25日傍晚,最大降雨量出现在乌拉盖(见图1),为111.3mm ,小时雨强为31.6mm /h ,其次是东乌珠穆沁旗呼热图苏木降雨量89.6mm ,东部㊁南部的其余地区为分布不均的降雨㊂表1 锡林郭勒盟东部㊁南部出现降雨天气的旗县政府所在地观测站2011年7月24日 25日20时24小时降雨量单位:mm 站点24小时降雨量站点24小时降雨锡林浩特11.9正镶白旗9.8乌拉盖111.3太仆寺旗12.6东乌珠穆沁旗43.0正蓝旗9.3西乌珠穆沁旗0.1多伦县12.9镶黄旗0.1图1 锡林郭勒盟乌拉盖站2011年7月24日20时 25日20时逐小时降雨量分布㊃68㊃2023年5月内蒙古科技与经济M a y 202310524I n n e r M o n g o l i a S c i e n c e T e c h n o l o g y &E c o n o m yN o .10T o t a l N o .5242 天气背景分析200h P a 图上,锡林郭勒盟东部地区处于高空急流轴入口区的右侧,高空槽前为正涡度平流和辐散区㊂500h P a 图上,2011年7月25日14时,欧亚大陆中高纬地区呈两脊一槽型,我国东北地区上空和巴尔克什湖上空分别存在一高压脊,贝加尔湖南部至内蒙古中部为一高空槽,锡林郭勒盟东部地区处于高空槽前,受西南气流控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呈带状分布,脊线位于25ʎN ㊂700h P a 和850h P a 的系统位置基本一致,均在锡林郭勒盟中部上空形成一个低槽,槽前西南风急流源源不断地将南海的水汽输送至锡林郭勒盟东部地区,提供暴雨区充足的水汽条件㊂地面图上,25日14时锡林郭勒盟处在河套地面倒槽顶部的控制,随后在锡林郭勒盟东北部形成一个地面辐合线㊂3 物理量场分析3.1 动力条件分析从散度场(图略)上看,锡林郭勒盟东部地区2011年7月25日14时850h P a 至500h P a 均为负值,200h P a 转为正值,高层辐散㊁低层辐合,产生上升运动,到25日20时为高层辐合㊁低层辐散,为上升运动,但强度减弱,200h P a 强辐散中心由2ˑ10-5s-1减弱为1.5ˑ10-5s -1㊂同时从垂直速度图看出(图略)25日14时锡林郭勒盟东部地区整层为一致的上升运动,暴雨天气正发生在此上升运动最强烈的区域中,到25日20时仍为上升运动,但强度明显减弱,暴雨天气随之减弱㊂3.2 热力条件分析2011年7月25日08时,锡林郭勒盟东北部地区已经处于高能舌的控制下,并伸展到中高层,低层θs e 大于60ħ;K 指数在30ħ~32ħ,后期增大至33ħ左右;S I 指数小于2.85,三项指标均表示大气层结不稳定,容易发生对流天气㊂3.3 层结条件分析从索伦(50834)探空图分析,2011年7月25日08时C a p e 值为273J /k g,K 指数30.2ħ,S I 指数0.46,L C L 高度较低,近地层湿度大,暖云层达到3k m 左右,有出现强对流天气的潜势,到20时(图2左)C a p e 值增加至446.2J /k g,K 指数23ħ,S I 指数0.69,垂直风切变指数为0.13,湿层厚度明显减弱,强对流天气已经发生㊂而锡林浩特(54102)站(图2右)探空来看,25日08时整层湿度大,无C a pe 值,0ħ和-20ħ层高度分别在4.6k m 和8.3k m ,不适宜产生冰雹天气,到20时中层有干侵入,C a p e 值增加至59.8J /k g,K 指数33ħ,L C L 高度较低㊂说明锡林郭勒盟东北部地区主要以短时强降水天气为主,出现冰雹和雷暴大风的可能性不大,而中部地区则出现阵性降雨天气,不易发生强对流天气㊂图2 2011年7月25日20时索伦(50834)(左)和锡林浩特(54102)(右)探空图3.4 水汽条件从2011年7月25日14时开始,从相对湿度场(图略)看出,锡林郭勒盟东部地区850h P a ㊁700h P a高空相对湿度均大于90%,水汽首先在锡林郭勒盟的东部地区累积,到25日20时,相对湿度大值区已经移至锡林郭勒盟东北部地区,说明锡林郭勒盟东北部上空水汽饱和程度高,同时结合比湿场,可以看出锡林郭勒盟东北部地区的850h P a 比湿大于13㊃78㊃成日晟㊃2011年7月25日锡林郭勒盟暴雨天气过程分析2023年第10期g /k g ,700h P a 比湿大于8g /k g,水汽条件对强对流天气十分有利㊂25日08时,在锡林郭勒盟中部地区有一辐合区,中心值为-10ˑ10-6g ㊃s -1㊃c m -2㊃h P a -1,到25日20时,在锡林郭勒盟东部地区为辐合区,中心值为-20ˑ10-6g ㊃s -1㊃c m -2㊃h P a -1㊂从水汽通量来看,大值区也是从锡林郭勒盟中部到东部地区转移,对应着暴雨区的落区位置㊂可见,强降水发生时,充沛的水汽输送㊁深厚的湿层和低层强烈的水汽辐合为暴雨提供了有利的水汽条件㊂4 中尺度分析从2011年7月25日08时开始,200h P a 锡林郭勒盟处于高空急流入口区的右侧,整层呈辐散,500h P a 西来槽移速较慢,锡林郭勒盟东部地区位于槽前正涡度平流区,有较明显的上升运动㊂700h P a 切变线右侧有一支较为明显的南风建立,与之配合的850h P a 切变线和中尺度低涡也进一步发展加强(见图3)㊂中低层有暖平流,使得地面减压,产生辐合上升运动㊂高层呈辐散低层为辐合,抽吸作用明显,上升运动再次加强,为此次暴雨天气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㊂500h P a 温度露点差ȡ15ħ,高层较干,700h P a 南风为暴雨区源源不断地输送水汽及不稳定能量,850h P a 温度露点差ɤ4ħ,低层湿度条件较好,上下湿度差动平流形成了不稳定的大气层结,易产生强对流天气㊂图3 2011年7月25日08时中尺度分析5 结论①此次暴雨过程发生在高空槽前和地面低压倒槽的共同作用下,中低层切变线以及地面辐合线触发,使锡林郭勒盟东北部地区产生暴雨天气㊂②西南风急流源源不断地将南海的水汽输送至锡林郭勒盟东部地区,东北部地区的850h P a 比湿大于13g /k g ,700h P a 比湿大于8g /k g,为暴雨区提供充足的水汽条件㊂③高层冷平流入侵㊁低层暖平流输送,使锡林郭勒盟具备了产生强对流的不稳定能量,暴雨天气发生在高湿区和水汽辐合区内以及强烈的高层辐散低层辐合上升运动区内㊂④此次暴雨天气在锡林郭勒盟东北部地区存在低层辐合㊁高层辐散的配置,为强降水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㊂⑤探空图中有出现强对流天气的潜势,锡林郭勒盟东北部地区主要以短时强降水天气为主,出现冰雹和雷暴大风的可能性不大,而中部地区则出现阵性降雨天气,不易发生强对流天气㊂[参考文献][1] 曾勇,杨莲梅.新疆西部一次极端暴雨事件的成因分析[J ].高原气象,2018(5):1220-1232.[2] 赵丽,韩雪云,杨青.近50a 西北干旱区极端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J ].沙漠与绿洲气象,2016,10(1):19-26.[3] 许霖,姚蓉,陈红专,等.2017年湖南一次极端降雨过程特征及成因分析[J ].沙漠与绿洲气象,2020,14(1):31-39.[4] 冯瑶,阿依先木㊃尼牙孜,热依拉㊃玉努斯.新疆哈密 7㊃31极端大暴雨过程成因分析[J ].干旱气象,2021,39(3):426-435,456.[5] 黄文彦,雷正翠,俞剑蔚,等.2017年6月上旬江苏南部一次极端暴雨过程分析[J ].沙漠与绿洲气象,2021,15(1):9-18.[6] 杨霞,张云惠,张超,等.南疆西部 5㊃21极端大暴雨成因分析[J ].沙漠与绿洲气象,2020,14(1):21-30.[7] 郑婧,陈娟,徐星生,等.一次低空急流加强下的暴雨过程成因分析[J ].干旱气象,2020,38(3):411-422.[8] 杨莲梅,张云惠,汤浩.2007年7月新疆三次暴雨过程的水汽特征分析[J ].高原气象,2012,31(4):963-973.[9] 蔡荣辉,陈静静,文萍,等.2017年湖南一次特大致洪暴雨过程的水汽特征[J ].干旱气象,2019,37(2):288-300.㊃88㊃总第524期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锡林郭勒盟一次暴雨天气过程分析董春艳;辛秀芬;许践;刘旭东;董春丽【摘要】对2006年7月17日锡林郭勒盟南部地区及苏尼特右旗的暴雨和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天气诊断分析,结果表明:7月17日暴雨的产生是地面倒槽、高低空急流、切变线、副热带高压共同作用的结果。
高空500hPa稳定的环流形势为大暴雨的酝酿提供了有利的环流背景,低层切变线、冷空气是暴雨产生的触发条件,而台风低压的滞留为暴雨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水汽和动力抬升条件。
%This paper conducts the synoptical analysis of a rainstorm process in the South of Xilinguole League and Xisuqi on July 17th,2006.The diagnostic results show that the rainstorm on July 17th is caused by common effect of inverted trough,high(low) jet stream,shear line and the subtropics.The 500Hpa circumfluence provides favorable circulation background.The low level shear line and cold air act as the trigger factors.Meanwhile,retention of typhoon low pressure supplies enough water vapor flux for the rainstorm.【期刊名称】《内蒙古气象》【年(卷),期】2011(000)005【总页数】3页(P21-23)【关键词】大暴雨;环流指数;台风【作者】董春艳;辛秀芬;许践;刘旭东;董春丽【作者单位】锡林郭勒盟气象台,内蒙古锡林浩特026000;锡林郭勒盟气象台,内蒙古锡林浩特026000;锡林郭勒盟气象台,内蒙古锡林浩特026000;乌拉盖气象局,内蒙古锡林浩特026321;锡林郭勒盟观象台,内蒙古锡林浩特02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58.121.1引言2006年7月17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以下简称锡盟)南部及苏尼特右旗出现了暴雨和特大暴雨天气。
2018年8月内蒙古科技与经济A ug u s t2018第 15 期总第 409 期 InnerMongoliaScienceTechnology&Economy No. 15 Total No. 4092011年7用24日〜27日■郭勒>暴雨?气过趕彩响P气表服务评价贾克寒(锡林郭勒盟气象局,内蒙古锡林浩特026000)摘要:011年7月24日凌晨至27日夜间,锡林郭勒盟东北部出现暴雨、大暴雨天气过程,致使乌拉盖、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出现灾情,造成房屋倒塌,牲畜死亡,农田冲毁,部分路段交通中断。
在为盟委盟政府领导做好决策气象服务的同时,加强灾害防御预警和预报信息发布,通过多种方式及时向社会公众传递灾害天气的预报信息。
关键词:暴雨;灾害;预报预警;服务效益中图分类号:P468.0+28C226) 文献标识码:八 文章编号:1007—6921 (2018) 15—0061—02受西南暖湿气流与高空弱冷空气的共同影响,2011年7月24日凌晨至27日夜间,锡林郭勒盟出现全盟性降雨天气过程,降水中心位于锡林郭勒盟东北部地区,雨量达到了暴雨、大暴雨量级,最大降雨出现在乌拉盖的乌兰哈达,降雨总量达203.8m m。
中部、南部达中到大雨,降雨量在15.3m m〜48m m,西部地区小雨。
此次降水由于强度大、持续时间长、降雨主要集中在东北部地区,致使乌拉盖、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出现灾情,造成房屋倒塌,牲畜死亡,农田冲毁,部分路段交通中断,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11.1 社会经济影响此次强降雨天气过程东北部地区雨量较大,给 农牧业生产、牧民放牧、野外作业人员、建筑业、交通运输带来很多不利,致使农田出现过湿洪涝现象。
乌拉盖、东乌珠穆沁旗在此次降雨天气过程中,造成经济损失2 000.17万元。
1.27月24日蓝旗宝绍苏木下午出现雷雨天气,击死羊34只。
7月25日太旗大部地区出现大雨,局地暴雨,造成倒塌土房子4间,冲毁农田302.7h m2,其中马铃薯180h m2,受灾人口912人,涉及357户。
一次典型的区域性降水天气过程分析摘要通过对锡林郭勒盟一次典型的区域性降水天气过程进行分析,表明高空槽配合低空切变线和地面低压,在渤海水汽通道建立、强烈的辐合上升运动和大气层结不稳定条件下,使锡林郭勒盟南部产生大雨天气。
关键词区域性降水;过程分析;形势;物理量场1降水天气概况受西南暖湿气流和地面低压共同影响[1-3],2008年8月9日20:00至10日20:00,锡林郭勒盟自西向东出现了一次典型的区域性降水天气。
南部地区及锡林浩特市降大雨(28.0~45.0 mm)。
这次降水过程对南部地区晚秋作物的生长起着有利作用,而且缓解了前期的干旱与高温天气,为农牧业的丰产、丰收奠定了基础。
2形势背景分析2.1500 hPa形势分析从2008年8月9日8:00 500 hPa图上可以看出,从河套地区至陕西省南部低压槽较明显,此时锡林郭勒盟处在槽前西南气流控制下,冷暖平流不明显;到9日20:00槽的位置略有南压,其移动速度缓慢,槽加深。
10日8:00,在河套地区有冷涡形成,系统东移加强;到20:00,冷涡减弱,锡林郭勒仍受高空槽控制,贝加尔湖冷空气向南输送,这样冷暖气流交汇在全盟南部地区[4]。
2.2低空形势分析700 hPa图上,9日8:00河套地区有冷涡中心形成,温度中心稍落后高度中心,锡林郭勒盟西部有切变线存在;20:00从锡盟西北部到河套地区都处在低槽控制,蒙古冷空气输送较明显。
到10日8:00,全盟自西向东都受低槽控制,西南水汽输送较明显;到10日20:00,700 hPa切变线主要压在全盟南部,这与南部出现大雨天气相一致。
9日8:00的850 hPa图上,从锡林格勒盟西部、南部到河套地区基本形成一个闭合环流圈,锡林格勒盟北部冷空气较明显,低层水汽通道基本建立,到9日20:00在该盟西部形成弱的闭合环流圈;10日8:00,该盟大部地区受该环流东移影响,10日20:00 850 hPa上低环流继续南压。
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作者:格日乐哈斯塔木嘎王学强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3年第18期摘要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区域自动站雨量资料、FY-2D卫星资料,对2012年7月20—22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出现的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
结果表明:此次大(暴)雨是由高空低涡、地面气旋共同影响产生的,700 hPa西南涡是这次大(暴)雨的影响系统,北部下滑冷空气的加入和西南暖湿气流的加强是影响系统加强维持的原因。
低层强盛的低空急流将南方西南暖湿气流源源不断地向大雨区输送。
各物理量场的高低空合理配置和高能、高湿是此次降水出现必备的动力和能量条件。
关键词大(暴)雨;急流;低涡;气旋;2012年7月20—22日中图分类号 P45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8-0232-022012年7月20—22日锡林郭勒盟南部及东南部地区出现了一次区域性的大雨过程,36个站出现大雨,8个站出现暴雨,暴雨区除了正蓝旗站外都是加密雨量站,最大雨量点出现在锡林浩特的贝里克牧场(85.3 mm)。
分析锡林浩特市的贝里克牧场、阿巴嘎旗的洪格尔苏木、太仆寺旗的贡宝拉格苏木、正蓝旗各站的逐小时雨量发现,降雨量分2个集中时段,21日1:00之前和21日8:00过后,前一时段降水强度较大,时间较短,太仆寺旗的贡宝拉格苏木出现40 mm/h的强降雨。
后一时段降水持续时间较长,降雨达12 h左右,降水强度逐渐减弱。
时间长、面积大、降水强度在各集中时段不同是这次区域性大雨的特征[1-2]。
此次过程预报较为准确,主动、及时、有针对性地提前做好了服务工作,没有造成重大灾害发生。
因此,通过对此次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得出造成此次降水天气过程的主要原因和部分预报指标,为不断提高大(暴)雨的预报准确率积累经验。
1 降水实况2012年7月20—22日,在锡林郭勒盟地区出现了明显的降水天气,其中太仆寺旗的贡宝拉格苏木、锡林浩特的贝里克牧场降雨总量分别为82.8、85.3 mm,南部地区及西乌珠穆沁旗、锡林浩特、阿巴嘎旗大部地区降雨总量达25.3~59.3 mm,其余大部分地区降雨总量在0~23.7 mm。
锡林郭勒盟春季两次降水大风沙尘过程对比分析锡林郭勒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沙漠化治理区域。
在锡林郭勒盟,春季是降水最多的季节之一,同时也是大风沙尘较为频繁的时期。
春季两次降水大风沙尘过程对比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锡林郭勒盟春季的气候特点和自然环境变化情况,为科学合理地进行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提供重要的参考。
一、春季第一次降水大风沙尘过程春季第一次降水通常发生在3月下旬至4月初,这段时间锡林郭勒盟地区尚未出现持续高温天气,气温较为温暖,适宜降水形成。
第一次降水通常以小雨或阵雨为主,降水量较为适中。
在降水过程中,由于持续的风沙天气,大风沙尘天气较为频繁,对生产生活和自然环境都会造成一定影响。
针对春季第一次降水大风沙尘过程,我们可以从降水量、风沙天气频率、对生产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
通过对气象数据、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和市民生活反馈等信息的搜集和整理,结合专家的专业分析和判断,可以得出春季第一次降水大风沙尘过程的特点和规律,为相关部门制定防灾减灾措施和生产生活安排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春季第一次和第二次降水大风沙尘过程的分析,我们可以对它们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出它们之间的异同和规律。
从降水量方面来看,第一次降水一般为小雨或阵雨,降水量较少,但频率较高;第二次降水一般为大雨或雷阵雨,降水量较大,但频率较低。
从风沙天气频率方面来看,第一次降水伴随的大风沙尘天气频率较高,持续时间较长;第二次降水伴随的大风沙尘天气频率较低,持续时间较短。
春季两次降水大风沙尘过程对比分析,对于锡林郭勒盟的气候特点和自然环境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强对这一方面的研究和监测,科学制定相关防灾减灾措施和环境治理工作,为锡林郭勒盟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贡献力量。
2010年春季锡林郭勒盟一次转折性降水天气分析摘要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物理量场,对2010年5月4—5日锡林郭勒盟出现一次大范围的大雨天气过程的环流特征及物理量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强烈的上升运动和充沛的水汽,为大雨天气的产生提供了良好动力和水汽条件;高空冷槽、低空急流、地面低压是此次降水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
关键词高空冷槽;低空急流;河套低压;内蒙古锡林郭勒;2011年春季2010年5月4日傍晚至5月6日8:00,锡林郭勒盟出现了2010年最强的一次降水天气过程,降水集中在5月4日夜间至5月5日白天,其中乌拉盖、西乌旗、锡林浩特市出现降水总量39.6~48.6 mm的大雨,其他大部分地区也达到中雨。
该文从天气形势和物理量诊断方面对此次降水的成因进行分析,以为此类天气的预报提供借鉴。
1天气形势分析1.1高空形势5月3日8:00高空形势:高空三层西起西西伯利亚,北到泰梅尔半岛,东至外兴安岭有一庞大的冷涡,冷涡中心分别在中西伯利亚及外兴安岭附近。
850 hPa沿天山山脉、河套西北部地区、四川盆地西南方分别有一切变线、热低压、西南涡存在。
700 hPa兰州市附近有弱低压存在,蒙古中部、河套西北部及云南、四川、西藏三省交界处有高空槽,在中低层有偏东风和西南风,将我国东南沿海的水汽向北输送,为此次降水天气提供了水汽来源[1]。
5月3日20:00高空形势:850 hPa原在中西伯利亚冷涡向北抬,中心位置西退,而外兴安岭附近的低涡减弱东移。
天山山脉的切变线与河套西北部地区低压合并略有东移;西南涡维持少动。
700 hPa原在中西伯利亚的低涡及外兴安岭附近的低涡与850 hPa上对应的低涡移动方向基本一致。
原在蒙古中部、河套西北部的高空槽合并东移到锡林郭勒盟西部地区。
500 hPa原在新疆北部的高空槽向东南方向移动。
850 hPa从云贵高原到锡林郭勒盟上空有低空急流,将西南暖湿空气一直向其上空输送。
5月4日8:00高空形势:高空三层原来西起西西伯利亚北到泰梅尔半岛东至外兴安岭的冷涡分裂,一部分仍滞留在西西伯利亚北部,另一部分减弱东移,在鄂库茨克海到黑龙江北部一带形成高空槽。
科技资讯2008N O.25SCI EN CE &TECHN OLOG Y I NFOR M A TI O N能源与环境锡林郭勒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华北的最北端,位于东经110°08′36″——119°58′35″,北纬41°35′00″——46°46′30″,东西长600多公里,南北宽460公里,总面积20万3千平方公里。
是我国五大天然牧场之一。
2006年7月16日20时前后锡林郭勒盟自西北向东南出现了一次全盟性阵性降雨天气过程。
暴雨主要集中在锡林郭勒盟的南部地区及苏尼特右旗,其中:苏尼特右旗出现了大暴雨,日降水在100毫米以上。
过程雨量分别是:苏尼特右旗100.6毫米、正镶蓝旗102.9毫米、多伦县88.2毫米、正镶白旗86.2毫米、太仆寺旗60.9毫米、正镶黄旗57.3毫米、朱日和30.6毫米、二连浩特市17.7毫米、苏尼特左起11.2毫米、阿巴嘎旗7.3毫米、锡林浩特市2.8毫米、乌拉盖1.2毫米、那仁站0.6毫米,东、西乌珠穆沁旗无降水。
此次降水过程苏尼特右旗出现了历史极值,由于降水时间集中雨量大,苏尼特右旗出现严重的城市内涝,给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经济损失巨大。
这次过程是近年来少见的来势迅猛、雨量大、范围广的降水天气过程。
是突发性降水,需要认真进行探讨研究。
1天气形势演变1.1地面16日14时河套西有倒槽,在巴彦淖尔盟临河经银川到兰州有条冷锋,同时在巴彦淖尔盟临河横穿锡林郭勒盟到赤峰市,有东西向的准静止锋,锡林郭勒盟正好处在准静止锋的北侧。
华南地区也有一个低压存在,该低压是由于台风“碧利斯”登陆后减弱形成的地面低压。
河套倒槽与华南低压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低压带。
从日本海到渤海湾有一弱高压。
16日20时河套倒槽缓慢东移,准静止锋仍在锡林郭勒盟上空,此时原在日本海到渤海湾的弱高压与北方小高压叠加,东风有所加强。
17日14时河套倒槽北段移动速度加快,冷锋北段移到110°N 附近,南段仍然在兰州、银川一带摆动,准静止锋无明显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