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处保护公开课jiang2
- 格式:ppt
- 大小:1.77 MB
- 文档页数:11
7.2《处处保护》教学案第1课时班级:姓名:一、教学目标:(应掌握的基本知识点)1、家庭保护的地位和作用?家庭保护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家庭保护中有哪些禁止性的要求?2、学校保护的地位?学校保护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二、温故知新:在上一课《特殊保护》里主要讲了什么是法律及法律的三大特征,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以及有哪些法律对未成进行特殊的保护。
请问:1、为什么要对未年人进行特殊保护?。
2、我国制定哪两部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专门的法律?。
这一课《处处保护》接着具体阐述法律从哪些方面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的保护,分别有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在第1课时里先来学习家庭保护和学校保护的内容。
三、自主学习:1、家庭保护的地位:家庭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的。
(重点,必背)2、家庭保护的作用:是使未成年人的免受来自方面的侵害,为未成年人的提供适宜的。
3、家庭保护的基本内容(法律依据):(重点,必背)①要履行对未成年人的职责和义务;②、和未成年人。
4、家庭保护中有哪些禁止性的要求(法律依据)?(重点,必背)答:①不得未成年人;不得歧视未成年人和未成年人;②不得使的未年年人辍学;③不得或者未成年人和等。
5、学校保护的地位:学校保护在整个未成年人的保护中,是我国对未成年人保护的。
6、学校保护的基本内容:①全面贯彻国家的,保证未成年人;②尊重未成年人的;③尊重未成年人的权,不得未成年学生;④保护未成年人在学校活动中的和等。
四、帮助理解下列事例反映未成年人受到哪方面的保护?符合或违反了哪条法律规定的要求?1、星期五放学了,很多家长在校门口耐心地等待自己的子女放学,准备接他们回家。
2、小明深夜未归,第二天父母找他耐心谈话。
3、小强上课调皮捣蛋,班主任对他进行耐心的批评教育。
4、小红因为段考考差了,回到家里被爸爸狠狠地打了一顿。
5、做小本生意的李艳的父母为了多一个帮手,让李艳辍学帮他忙。
6、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取消了音乐美术等非统考科的学习,全部改为语数英等统考科。
7.3 自我保护第一课时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我们可能会遭遇各种以为和侵害;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本领,是健康成长必需的;2、过程与方法:通过典型案例,体会树立自我保护意识的重要性;通过“探究园”的活动明白自我保护要讲究方法;通过讨论思考发现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侵害;通过学习案例中人物的机智表现,试着自己解决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教学,充分认识自我保护的重要意义,逐步树立起自我保护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2、教学难点: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三、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2、情景教学法3、讨论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通过前面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从四个方面给予我们为成年人以特殊的保护,要保护我们为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除了家庭、学校、社会、司法机关要给我们保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我们未成年人自己要学会自我保护。
下面就来看一则新闻报道:(投影)1998年11月18日凌晨3时许,中学生马某拉着堂弟跑到附近的大操场去看“流星雨”,刚跑出楼道口,突然听到有人大喝:“站住!”堂弟吓得要跑回家。
马某说:“我们没干坏事,为什么要跑。
”说话间一个中年男人手提黑色的橡胶警棍出现在姐弟面前。
“你们有学生证吗?”中年男人的这句话使姐弟俩放松了警惕,感到中年男人像是夜巡的执法者。
马某拿出了自己的学生证。
中年男人对堂弟说:“你先回去取学生证,我和你姐在这儿等。
”堂弟疯跑回家,告诉妈妈找证件。
妈妈一听这情况,立即觉得其中有蹊跷,马上穿好衣服奔下楼,可这时楼下只有空寂的街道和孤独的路灯……凌晨4时,马某仍无音讯,家人便拨通了“110”……11月22日,北京朝阳分局将犯罪嫌疑人庞德禄抓获。
原来他冒充民警,将少女诱骗至一小公园,对其进行流氓行为,并将少女杀害,然后逃离现场。
7.2 处处保护(第2课时)(兴趣导入)先看一幅图(某一游戏机厅内,一中学生突然暴盲.)一些青少年无休止地在游戏机室玩耍,危害身心健康.一些青少年长时间地玩电子游戏机导致暴盲,说明社会应该对青少年进行保护。
通过这幅图,使学生知道其危害在于不利于我们的健康。
容易学坏!教师总结:象这幅图中的中学生就是在游戏机室里玩耍过度而导致暴盲的。
师: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关于未成年人保护的家庭保护和学校保护两方面的内容。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不光家庭和学校要负责,更需要全社会的一起努力,这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我们这节课就从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角度来讨论如何保护未成年人。
(板书)三、社会保护师:我们先来看书上的一幅照片《参观纪念馆》,再看两幅图《少年宫变成网吧、酒吧》、《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舞厅》。
大家判断一下这三幅图片哪能些是有利于未成年人成长的?哪些是不利于未成人成长的?《参观纪念馆、少年宫》—有利于未成年人成长《网吧、酒吧》、《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舞厅》—不利于。
师:我们来议一议,为什么未成年人不能随意进入网吧,不能进入酒吧、营业性舞厅等娱乐场所?(组织学生讨论,通过讨论得出以下结论。
)营业性歌舞厅是不适宜未成年人进入的。
原因有如下几点:第一、活动内容不适宜。
营业性歌舞厅的活动内容包括男女交谊舞、饮酒、品茶、点歌等,这些活动不适宜中学生。
第二、费用较高。
营业性歌舞厅是高消费场所,一般工薪阶层的成年人都很少问津,没有经济来源的中小学生就更不应进入。
第三、秩序安全难以保证。
在这类场所极易发生流氓滋事、打架斗殴等伤人事件,或出现赌博,甚至色情活动,个别的还有“三陪”、卖淫嫖娼等社会丑恶现象。
青少年尚处于身心发育不完全的时期,自控能力不强,过早的接触成人娱乐场所势必会对其身心造成一定的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因此而堕入犯罪的深渊。
所以,主管部门和经营者应当采取措施禁止中小学生进入营业性歌舞厅。
中小学生也要学会自我保护,自觉遵守不进入营业性歌舞厅的规定。
粤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处处保护》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处处保护》是粤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的一篇教材。
本文以生动的故事情节和深入的道德教育内容为主线,通过讲述主人公在生活中学会保护他人的真实故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意识,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勇于担当的品德素养。
在本篇教材中,通过描写主人公小华在学校和社区发生的一系列保护他人的事情,引发学生对于保护他人的意义和方法的思考和讨论。
教材注重情感教育和行为规范的培养,通过让学生从小华身上看到积极向上的影响和正能量,引导学生将这些品质融入自己的生活和行为中。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主人公小华在故事中所展现的保护他人的行为和精神;•掌握故事中的关键词汇和表达方式,如“保护”、“真诚帮助”等;•能够通过故事内容描述和分析小华的行为,理解保护他人的重要性。
2. 过程与方法目标•激发学生思考和讨论的兴趣;•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与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洞察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保护他人的重要性和意义;•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和同理心,提升学生的情感素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行为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回顾和总结故事中小华保护他人的行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深入探讨保护他人的意义。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找到自己的认同点,发现身边保护他人的真实例子;•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和同理心,使其深入体悟保护他人的重要性。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教材《处处保护》;•课件或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学生预先阅读教材《处处保护》。
五、教学步骤与内容步骤一: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发学生对于保护他人的思考:•你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保护他人的情况?可以举例说明。
•你觉得保护他人的行为有哪些正面影响?步骤二:展示故事(10分钟)教师通过投影或黑板写字的方式展示故事中的关键部分,并引导学生参与讨论:•请你们回忆一下故事中小华如何保护他人的经历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