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 北伐战争》 赛课教学设计_0

  • 格式:docx
  • 大小:143.79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第15课 北伐战争

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己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掌握了一些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本课涉及的内容为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而进行的国民革命运动。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加强对问题的分析与处理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简述中共三大、国民党一大、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主要过程等基本史实;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政府的成立。通过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和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识读《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培养学生掌握,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分析历史事实的方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总结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认识到:团结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源泉;通过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认识到: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国共和则民族兴,国共分则战乱生。

教学重点

北伐胜利进军

教学难点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是什么?

2.中共一大上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3.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什么意义?

4.中国二大制定的党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二、导入

1.播放《国民革命歌》请同学们注意听,回答:

歌词中的两个口号是什么?

歌词中涉及的革命名称是什么?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第15课 北伐战争)

三、新课

(一)出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

(二)出示学习提纲,明确学习内容。

(三)阅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学生参照学习提纲快速阅读课文,圈画有关知识,并做好标注,教师巡视,并指导。

(四)学习新课

学生依照学习提纲汇报学习成果,教师订正、补充。

知识点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教师简介国共合作的背景: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罢工的失败,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因此,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1.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中共三大)【板书:中共三大】

(1)时间:1923年6月

(2)主要内容: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2.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国民党一大)【国民党一大】

(1)背景:①中国共产党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

②孙中山在经过多次反对北洋军阀斗争的失败后,深深感到必须改组国民党,为它注入

新鲜血液。

(2)时间:1924年1月。

(3)地点:广州。

(4)参加大会的共产党员:李大钊、林伯渠、毛泽东、瞿秋白等。

(5)主要内容: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教师讲述:新三民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原则基本一致,成为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板书:政治基础】

(6)意义: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板书:国共合作】

3.黄埔军校的建立。【板书:建立黄埔军校】

(1)背景:国共两党实现了合作。

(2)创建: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亦称“黄埔军校”。

(3)军校领导人的任职情况: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不久后担任政治部主任。

【简介蒋介石、周恩来】

(4)贡献:在短短几年时间里,黄埔军校招收学生1万多名,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做了准备。【板书:军事准备】

知识点二:北伐胜利进军。

1.北伐的目的: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以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

全国。

2.开始: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十万人誓师北伐。

3.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

4.北伐的主要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北方的对象是代表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的三派军阀,目的是反帝反封建。因此,北伐战争属于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范畴。】

5.过程。

(1)北伐战争初期的主要战场:湖南、湖北。

(2)军阀的实力:吴佩孚在这里部署了10万部队。

(3)北伐军的作战概况:出示《北伐战争形势图》,观看图片,对照课文,理清北伐战争作战概况。

北伐军攻下长沙后,在湖北境内粤汉铁路上的汀泗桥和贺胜桥,接连遭遇

吴佩孚的重兵抵抗。叶挺率领的北伐军先锋第四军独立团。经过浴血奋战,

终于击溃敌军,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并一鼓作气将国民革命军的旗帜插

上武昌城头。吴佩孚的主力被基本消灭。

【简介叶挺、第四军独立团】

(4)北伐军继续进军:北伐军击溃吴佩孚的主力后,又在江西歼灭孙传芳的主力。接着一路沿长江

东下攻占南京,另一路由福建进入浙江上海。

6.战果: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

7.工农革命运动的发展。

(1)原因: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各地的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2)农民运动的发展:北伐军经过的农村,爆发了疾风骤雨般的农民运动,给了北伐军极大支持。

(3)工人运动的发展:城市工会组织和工人运动也得到很大发展。上海工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先后发动三次武装起义,并最终取得胜利,迎接北伐军进入上海,书写了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光辉的一页。

【探究一】

结合本课内容分析北伐战争节节胜利的原因。

(1)国共两党合作,共同推进,各革命阶级的力量空前团结。

(认识:团结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源泉)

(2)北伐师出有名,属正义战争,得到广大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

(3)北伐作战目的明确,作战方针正确。

(4)广大官兵英勇作战,中共党员共青团员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5)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

(6)北洋军阀失道寡助,且各自为战,力量分散。

教师:北伐战争是国民革命发展的高潮阶段【板书:高潮】,然后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的结果却以失败而告终,这又是为什么呢?

知识点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板书: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1)原因:高涨的工农革命运动,触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2)表现:①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并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简介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②1927年7月,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公然叫嚣“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

漏网”,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

【探究二】

1.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教师讲述:

①中外反动势力强大,联合绞杀。北伐军的胜利进军和工农革命运动的高涨引起了帝国主义的恐慌,英、日等先后制造了“万县惨案”“南京惨案”,屠杀中国军民。

②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共合作遭到破坏。蒋介石与帝国主义势力勾结,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也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大肆屠杀群众。

③中国共产党处于幼年时期,缺乏斗争经验。

2.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给我们的历史教训

使共产党认识到要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就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3.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给我们的启示

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国共合,则民族兴,国共分,则战乱生。

2.南京政府完成全国统一:

(1)背景:①南京政府建立之后,在“分共清党”、镇压工农运动的同时,继续北伐。

②1928年6月,北伐军进至北京、天津一带。奉系军阀张作霖在退往关外途中,被日本

人炸死。(黄姑屯事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