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26.77 KB
- 文档页数:2
长春市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研究摘要:城市交通规划是有计划地引导城市交通发展的一系列活动,即规划者如何制定城市交通发展目标,又如何将该目标付诸实施的方法和过程;而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既是远景线网规划的延续和深化,又是近期建设规划的支撑和基础。
本文从分析长春市城市交通特点现状入手,结合城市实际情况介绍长春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关键词:长春;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引言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轨道交通也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已成为我国城市尤其是特大型、大型城市解决日益矛盾的交通供需矛盾的首要选择。
长春是吉林省省会,位于我国东北平原腹地。
截至2015年末,全市总人口785万人,为适应城市的快速扩张和居民出行的日益增长,建设城市轨道交通是长春发展所面临的必然选择。
1.线网建设情况根据《长春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2010),长春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由5条放射线和2条半环线组成,即“5+2”形式;其中1、2、5、6、7号线为基本骨架线。
线网总长256.9km,中心城区线网密度为0.38公里/平方公里;核心城区线网密度为1.18公里/平方公里。
轨道交通线网中各条线路功能层次明确。
1号线、2号线构成中心城线网的“十字”基本骨架,两条线路使城市核心区的快轨覆盖面积达到较高水平,并且连接城市发展重点,为城市向南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交通供给支持。
3号线为弥补骨架线网西北——东南方向半环线,功能上为内外部联络线。
4号线是线网基线形成后修建的西东——南北填充线,弥补3号线在覆盖范围上的不足。
5号线斜穿主城区,起到连接城市东北——西南骨干线的作用。
6号线为连接城市南部的东西向填充线,功能为中心城区南部的联络线。
7号线为西北——东南方向的填充线,同时弥补5号线在该方向不足的作用。
2.规划方案据长春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分析,未来长春市将优先发展以快速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公共交通体系,完善提升城市快速路系统,构建结构合理和功能多样的现代化交通网络,形成快速、便捷、安全、舒适、低碳、和谐的综合交通系统。
大型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站改扩建规划研究——以铁路长春站改扩建为例韩超【摘要】随着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和轨道交通引入,既有铁路综合客运站枢纽功能将发生重大变化,综合枢纽能否发挥出最高效率,其改扩建规划建设的研究尤为重要.从大型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站各种交通衔接、流线组织、换乘设计、客运枢纽的改建、新建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大型铁路客运交通枢纽站改扩建规划技术路线和方法,通过铁路长春客运枢纽站改扩建的归纳总结,对国内类似大型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站改扩建规划建设有借鉴意义.%With high-speed railway passenger-dedicated line and rail transit coming into being,the terminal function of the existing comprehensive railway passenger station will be changed significantly.Therefore,whether the comprehensive terminal gives its maximum efficiency or not largely depends on how its reconstruction and expansion planning have been researched.By analyzing relevant issues,such as the connection among various traffic modes,streamline organization,interchange design,reconstruction and new construction and so on,the author suggests the technical strategy and method for the reconstruction and expansion planning of large comprehensive railway passenger terminal station.Also,the author makes a summarization on the reconstruction and expansion project of Changchun Railway Passenger Terminal Station,which can serve as reference for the planning research of reconstruction and expansion project of similar large comprehensive railway passenger terminal station in our country.【期刊名称】《铁道标准设计》【年(卷),期】2013(000)006【总页数】5页(P118-122)【关键词】铁路客运枢纽站;长春站;改扩建;交通换乘;交通组织【作者】韩超【作者单位】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西安71004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248.1长春铁路枢纽为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铁路枢纽,连接京哈、长图、长白3个方向,旅客发送量日均5万人次,承载能力已经达到饱和状态,由于新建哈大客运专线、新建长吉城际铁路线的引入,长春市拟建轨道交通1、3、4号线也在此接入,需完善长春站综合客运交通换乘中心的功能,对长春铁路客运交通枢纽站进行改扩建,成为服务东北三省城市群的综合交通枢纽站。
长春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长春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调整( - )及线网规划调整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北京欣国环环境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国环评证:甲字第1043号目录1规划名称及规划编制单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规划名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规划编制单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任务来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规划修编建设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线网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建设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建设时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运营组织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 投资规模............................................................... 错误!未定义书签。
长春市交通空间的现状、问题及优化策略宋云婷 赵阳摘要:城市功能空间作为城市功能活动的空间载体,是城市功能得以实现的关键场所。
交通空间作为城市最基本的功能空间之一,深刻影响着城市空间的结构形态与功能空间的组织布局。
近年来,快速路、地铁等交通空间的建设极大地丰富了长春市城市交通空间,并将对长春市的交通条件的改善产生积极的作用。
但已有交通空间仍不能满足市民对交通空间日益增长的需求。
本文运用AutoCAD、ArcGIS等软件工具和实例研究、对比研究等方法,结合长春城市交通空间相关数据资料,旨在分析长春市交通空间的现状,以剖析交通空间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结合现状与问题提出相应的交通空间优化策略。
关键词:长春市;功能空间;交通空间;公共交通《雅典宪章》指出,居住、工作、游憩与交通是城市的四大基本功能活动。
无论是居住空间、工业空间、服务空间等单个功能空间内部各种要素的流动,还是不同性质功能空间各种要素的交换、交流,对交通空间的需求都是不可或缺的。
交通空间的体系化构建,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城市功能空间及其设施的体系化构建。
深刻研究长春市交通空间,为科学架构城市空间,更好的组织优化各个功能空间,实现城乡公共设施、基础设施的体系化建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1]1、交通空间的现状分析1.1交通空间总体现状分析通过查阅长春市城市交通空间现状相关数据资料,以各城区街道和新规划单元为基本单位,以交通空间比例(交通空间比例=交通空间用地面积/城市空间用地面积)为主要指标,结合使用AutoCAD和ArcGIS软件,得出长春市中心城区交通空间比例图,如图1.1所示。
图1.1 交通空间比例图从图1.1可以看出,中心城区交通空间比例总体上呈现出“中高外低”的布局特征,从一定程度反映出交通空间体系在城市核心区现状建设完善,然后向外逐渐降低,在城市边缘区现状建设薄弱的总体特征。
交通空间比例按大小排序,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重庆街道、永昌街道和桂林街道,皆位于城市中心的朝阳区内。
长春市轨道交通发展及运营现状分析摘要:本文主要对长春市的轨道交通发展及运营现状进行了分析。
首先,本人从长春市的概况说起,介绍了长春市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具体到规划中每条线路的里程、途经地带以及建设情况等,然后对目前长春的城市轨道交通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对长春城市轨道交通的展望,最后针对长春轨道交通目前的运营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点建议。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 发展; 运营现状; 建议Study on the History and Operational Status of Urban RailTransit in Changchun, ChinaAbstract: This paper researche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operational status of rail transit in Changchun, China. Firstly the writer gives an overview on the city of Changchun, and then introduces urban rail transit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process in Changchun, including the length of each line and the areas it passes through and so on. Secondly the writer analyzes the present operational status of urban rail transit there and looks ahead at rail transport in Changchun. Finally, the writer makes several suggestions to the problems existing.Key words:urban rail transit; development; operational status; suggestion引言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最迅速的国家。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长春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9~2024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8.11.30•【文号】发改基础〔2018〕1778号•【施行日期】2018.11.3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产业正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长春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9~2024年)的批复发改基础〔2018〕1778号吉林省发展改革委:你委《关于报批〈长春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7~2022年)〉的请示》(吉发改铁道联〔2017〕100号)、《关于调整长春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的请示》(吉发改铁道〔2018〕803号)和《长春市人民政府关于长春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的补充说明》(长府函〔2018〕11号)等文件收悉。
经研究并商住房城乡建设部,现批复如下。
一、为落实全面振兴东北发展战略,完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支持长春新区、南部新城等重要地区发展,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同意长春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建设2号线东延、3号线南延、4号线南延、5号线一期、6号线、7号线一期、空港线一期工程等7个项目,规划期为2019~2024年。
二、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要按照现代、安全、高效、绿色、经济的原则,统筹城市开发进程、建设条件及财力情况,量力而行、有序推进项目建设。
三、统筹长春市轨道交通与高速铁路等轨道交通以及综合交通系统的规划,优化枢纽的换乘设计,做好与车站周边的城市道路交通衔接,提升旅客出行的便捷性。
加强长春市轨道交通枢纽综合立体开发,发挥土地增值效益,促进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
四、严格按照批准的建设规划和权限审批(核准)项目,基本建设方案不得随意变更。
审批(核准)前应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开展项目评估,建立公示和信息公开制度。
项目批复文件抄送我委,并按要求及时报送项目建设进展等情况。
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要求,规范招标投标行为。
全国33个一二线城市的轨道交通规划汇总百家号01-2021:04据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公开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内地累计有34个城市建成投运城轨线路公里。
这34个城市多以一二线城市为主,除了已经运营的线路,也有很多在建、规划的线路,当然也有局部二线城市至今未开通地铁,但建设和规划未曾落下。
整理了目前拥有轨道交通规划的33个一二线城市,我们一起去看看这些城市的轨道交通规划,了解城市未来的线路情况。
1、北京轨道交通规划伴随着燕房线、磁浮S1线、西郊线的三线齐开,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已达22条、总里程608公里、车站370座,其中换乘站56座。
2021年,北京还将有望开通三段地铁线路,具体线路为八号线三期四期局部路段〔珠市口站至瀛海站〕、六号线西延。
这三段线路重点加密北京西部和南部的轨道交通线网,届时北京地下交通网络将更加高效密集,轨道交通运营里程也将再增30公里,总里程到达638公里。
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2021年线网由30条线组成,总长度为1177公里;远景年线网由35条线路组成,总长度1524公里。
2、上海轨道交通规划2021年12月30日开始,随着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三期及17号线载客试运营。
至此,上海轨道交通全网络运营线路,总长增至666公里〔其中,含磁浮29公里〕,车站数增至389座〔含磁浮车站2座〕,换乘车站增至52座,一共666公里,上海轨道交通运营世界第一。
据统计,上海在建的地铁线路有7条,分别是5号线南延伸段、8号线三期、10号线二期、13号线二期三期、14号线、15号线、18号线。
上海轨交建设指挥部消息称,上海2021-2021年轨交开展方案共计39条,总长约1050公里。
未来,上海将形成城际线、市域线、局域线“三个1000公里〞轨道交通网络,根本实现10万人以上新市镇轨道交通站点全覆盖。
3、广州轨道交通规划广州已开通运营的线路有13条:1、2、3、4、5、6、7号线一期、8号线、9号线一期、13号线一期、14号线知识城支线、A,设站83座,其中地下线公里、高架线公里,地下站68座、高架站15座。
长春市轻轨三号线客流情况调查及预测研究惠彬秦;张凡【摘要】为了研究长春市轻轨三号线的客流量情况,文章采用不同模型对2018年长春市轻轨三号线的客流量进行预测,并对轻轨三号线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客流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改进完善的措施.【期刊名称】《汽车实用技术》【年(卷),期】2018(000)002【总页数】3页(P24-26)【关键词】长春市;轨道交通;客流量;预测【作者】惠彬秦;张凡【作者单位】长安大学汽车学院,陕西西安 710064;长安大学汽车学院,陕西西安71006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92引言随着长春市汽车保有量数目的不断增多,城市道路的压力愈发沉重。
根据规划,到2050年,长春市将建成包含 5条地铁线以及两条轻轨线[1]的放射性轨道交通网,总运营里程将达到256.9公里,形成以轨道交通为主体的全面综合的公共交通运输体系[2],促进城市发展。
本文通过采用两种模型预测2018年轻轨的客流量,并且针对轻轨三号线存在的部分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希望能为后续建设提供帮助。
1 客流情况调研长春轻轨三号线的客流量情况进行调研得到以下数据,详见图1。
由图1可知,轻轨三号线的客流量呈明显增长趋势,然而随着年份的增长,增长的速度逐渐减缓。
图1 轻轨三号线2009-2017年客流量走势图2 运用具体模型预测2018年长春市轻轨三号线客流量情况2.1 采用增长率统计法预测2018年长春市轻轨三号线客流量采用增长率统计法[4]预测2018年长春市轻轨三号线客流量,具体计算方法见公式1和公式2,即:式中—预测值;Y0—期初统计值;Yn—期末统计值;n—时期数减1;t—目标期离统计数据期末的时期数;r—增长率。
计算得:即采用增长率统计法所得长春市 2018年长春轻轨三号线的客流量预计为7056万人。
2.2 采用最小平方法预测未来一年长春市轻轨三号线客流量采用最小平方法进行预测,趋势直线方程为:式中 Yt —第t期的预测客流量;a、b—常数;t—时间变量。
长春市公共交通发展策略研究——建设“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公共交通发展之路陈忠朋;高国刚;姜蕊【摘要】根据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现状与特征解析,结合长春市公共交通发展战略定位,笔者基于已完成的公共交通专项规划,提出为改善、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服务品质,有力支持城市确立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战略定位,应积极推动城市公交体制改革.在借鉴首尔、伦敦等城市公交运营组织模式的基础上,确立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公交运营组织架构,并同步开展深入的基础研究和政策研究,以积极推进城市公交体系结构建设.【期刊名称】《城市公共交通》【年(卷),期】2017(000)009【总页数】7页(P27-33)【关键词】策略;区域性中心城市;公交体制改革【作者】陈忠朋;高国刚;姜蕊【作者单位】长春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长春130000;长春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长春130000;长春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长春1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91.1+7十二五”期间,长春市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代表建设工程包括核心区“两横三纵”快速路、快速轨道1、2、8号线(北湖线)、长春站综合交通换乘中心等。
随着“两横三纵”快速路投入使用,标志着长春市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立体交通时代。
在城市不断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机动化交通出行需求仍在高速增长,交通发展形势依然严峻。
为积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深入践行长吉图发展战略和哈长城市群规划,2016年3月,长春市提出未来将自身打造成为“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使长春成为撬动东北亚区域合作与发展的新支点。
为有力支持并推动城市确立的最新发展目标,研究近年来长春市交通发展取得的成绩和存在问题,对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战略进行了重新梳理,特别针对城市发展对公共交通的需求,提出针对性的发展策略,以满足新时期城市发展对于城市客运交通发展的需要。
1.1 公共交通概况目前,长春市已初步形成由快速轨道交通、常规公交、出租车构成的多模式公共交通系统。
龙源期刊网
国家发改委批复长春市第三期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
作者:
来源:《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8年第08期
近日,国家发改委召开办公会,审议通过吉林省长春市第三期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
长春市第三期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包括:5 号线一期工(19.5 km)、6 号线工程(29.7 km)、7 号线一期工程(22.5 km)、空港线一期工程(33.3 km)、双阳线一期工程(11.3 km)、2 号线东延工程(9.1 km)、4 号线南延工程(7 km)、3号线南延工程(3 km)。
总长135.4 km,总投资 787.32 亿元,规划年限为 2018~2023 年。
其中, 2 号线东延工程(东枢纽—莲花山车场)长度 9.1 km,设站5 座。
2 號线东延段主要作用为加强中心城与莲花山片区的联系并连接机场空港线。
6 号线全长 29.
7 km,共设车站22 座,为南部辅助线,线路串联了西部新城、南部新城和净月团。
线路西起长春西部新城小开源堡,终点设在长影世纪城。
空港线全长 75.9 km,共设车站 23 座,为连接空港新区与中心城的市域快线。
线路呈西南至东北走向,起于富峰组团盛家停车场,终点设在中川北街。
双阳线全长 79.7 km,共设车站24 座,为南北走向市域快线。
线路起于兰家镇,终点位于双阳区。
值得注意的是,2017 年 8 月,由于包头地铁停工事件和中央金融会议、经济会议的防范
地方系统性债务风险要求,国家发改委暂停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审批工作。
(国家发改委 2018-08-13)。
长春地铁运营方案一、背景长春市是吉林省的省会城市,也是东北地区主要的交通枢纽城市之一。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人口数量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城市的交通运输水平,长春市政府决定启动地铁建设项目,以便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快速和环保的出行方式。
二、运营目标1. 提高城市交通运输效率。
地铁作为城市快速交通工具,将大大减少市民出行时间,提高城市的整体交通运输效率。
2. 减少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地铁的运营将减少城市道路交通量,缓解交通拥堵,降低尾气排放,减少环境污染。
3. 提升城市形象。
发展地铁将提升城市的综合实力和形象,使其成为更具活力和宜居的城市。
4. 增加城市人民的出行选择。
地铁的运营将为城市居民提供一种全新的出行方式,提高其出行选择的多样性。
三、运营线路根据城市规划和交通需求,长春地铁的初期运营线路规划了两条线路:1. 地铁1号线:起点位于长春市区西部,终点位于东部,途经市中心和主要商业区,全长约25公里,共设站16座。
2. 地铁2号线:起点位于市区南部,终点位于北部,连接了市区内主要的两个交通枢纽站,全长约20公里,共设站14座。
四、基础设施建设1. 轨道运输系统。
地铁采用了最先进的轨道运输技术,包括列车、轨道、车站等设施建设,以保障城市快速交通的基础运输设施,确保城市交通的安全、高效运行。
2. 车辆运营系统。
引进现代化的智能化车辆运营系统,实现列车的自动控制、运行和监控,提高列车的出行安全性和运营效率。
3. 车站设施建设。
建设地铁站点,包括站房、站台、出入口、设备设施等,为市民提供高品质的出行体验,确保地铁运营的便捷性和舒适性。
4. 通信信号系统。
引进先进的通信、信号系统,保障地铁列车的安全、平稳、高效运行。
五、运营管理1. 制定线路规划和列车运行时刻表。
根据市民出行需求和运输流量情况,制定地铁运营的线路规划和列车运行时刻表,以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
长春市地面轨道交通沿线居住区声环境现状调查曾子萱,付新童,王燕垒,郑秋玲(吉林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吉林长春130118)作者'介:曾子萱(1998-),女,湖南株洲人,本科就读于吉林建筑大学建筑学(中外合作)专业。
专业方向:建筑技术O基金项目:吉林建筑大学大学新(20191019105();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新工科背学科生导师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MZD19053)中图分类号:TU98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07-7359(2020)09-0035-02 DOI:*0.16330/j.c n ki.1007-7359.2020.09.017!引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辐射范围逐渐扩大,汽车数量大幅度增加,导致地面交通结构紊乱与拥挤,这就促使轨道交通迅速发展叭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日渐完善,居民不再盲目满足于其带来的快捷性和便利性,对居住区声环境的质量要求逐渐提高。
所以为了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先克服城市轨道交通振动及其噪声带来的环境污染。
2长春市声环境现状分析城市环境噪声直接影响居住区声环境的优劣。
影响长春市环境的声源主要是生活噪声和交通噪声其中生活噪声占比最高。
根据长春市有关部门的监测资料分析了长春市声环境现状。
《2018年长春市声环境质量报告》显示,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昼间等效声级平均值为55.2dB(A),声环境质量为三级(一般);夜间等效声级平均值为48.2dB(A),声环境质量为三级(一般)。
2012年-2018年,长春市环境噪声等效声级平均值为55.62dB(A),长春市近年来区域环境噪声变化情况总体呈下降趋势说明声环境质量在逐渐改善。
2018年长春市区域环境噪声源构摘要:文章对长春市城市地面轨道交通沿线住区的噪声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也实时测量分析道路两侧的声压级,对沿线住宅小区的噪声影响情况进行分析。
长春市轨道交通发展及运营现状分析摘要:本文主要对长春市的轨道交通发展及运营现状进行了分析。
首先,本人从长春市的概况说起,介绍了长春市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具体到规划中每条线路的里程、途经地带以及建设情况等,然后对目前长春的城市轨道交通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对长春城市轨道交通的展望,最后针对长春轨道交通目前的运营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点建议。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 发展; 运营现状; 建议Study on the History and Operational Status of Urban RailTransit in Changchun, ChinaAbstract: This paper researche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operational status of rail transit in Changchun, China. Firstly the writer gives an overview on the city of Changchun, and then introduces urban rail transit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process in Changchun, including the length of each line and the areas it passes through and so on. Secondly the writer analyzes the present operational status of urban rail transit there and looks ahead at rail transport in Changchun. Finally, the writer makes several suggestions to the problems existing.Key words:urban rail transit; development; operational status; suggestion引言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最迅速的国家。
长春轻轨3号线长春轻轨3号线是中国吉林省长春市的一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属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一部分。
建成后,该线将连接城市的南北两个枢纽区域,方便居民的出行和交通配套设施的建设。
长春轻轨3号线的规划和建设对于改善城市的交通状况,提高居民的出行便利性具有重要意义。
长春轻轨3号线的起点位于长春市南关区的长影世纪城西站,终点位于长春市二道区的船营东站,全长约20公里。
途经长春市的南关区、朝阳区、二道区等重要行政区域,将在其中设立9座车站,站间距约2公里。
轻轨3号线的设计速度为每小时80公里,采用无人驾驶的自动驾驶技术,具有一定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长春轻轨3号线的建设将有效缓解长春市的交通压力,提高公共交通运输的效率。
在建设过程中,重要的思路是提高运营效率,保护环境。
轻轨3号线采用了新型轨道交通技术,包括无人驾驶、自动售票、智能安保等,改善了车站的设施和服务水平。
此外,轻轨3号线还规划了站前广场、换乘换线设施、停车场、维修基地等配套设施,方便居民的出行和交通配套设施的建设。
长春轻轨3号线的建设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一方面,轻轨3号线将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提升城市的形象和竞争力。
另一方面,轻轨3号线将改善居民出行的便利性,减少私人车辆的使用,缓解交通压力,改善环境质量。
在建设过程中,长春轻轨3号线注重与周边区域的交通衔接和连接,与长春地铁1号线、2号线、4号线等线路形成互补,构建完善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同时,轻轨3号线的建设也将考虑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总之,长春轻轨3号线的建设将为长春市的交通发展带来巨大的促进作用。
该线路的规划和建设对于改善城市的交通状况,提高居民的出行便利性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轻轨3号线的完工和投入使用,长春市的轨道交通网络将更加完善,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长春市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研究
发表时间:2019-05-22T11:25:33.127Z 来源:《信息技术时代》2018年10期作者:张敏童晓晨任俞霏[导读] 城市交通规划是有计划地引导城市交通发展的一系列活动,即规划者如何制定城市交通发展目标,又如何将该目标付诸实施的方法和过程;而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既是远景线网规划的延续和深化,又是近期建设规划的支撑和基础。
(浙江师范大学工学院,浙江金华 321004)摘要:城市交通规划是有计划地引导城市交通发展的一系列活动,即规划者如何制定城市交通发展目标,又如何将该目标付诸实施的方法
和过程;而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既是远景线网规划的延续和深化,又是近期建设规划的支撑和基础。
本文从分析长春市城市交通特点现状入手,结合城市实际情况介绍长春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关键词:长春;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轨道交通也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已成为我国城市尤其是特大型、大型城市解决日益矛盾的交通供需矛盾的首要选择。
长春是吉林省省会,位于我国东北平原腹地。
截至2015年末,全市总人口785万人,为适应城市的快速扩张和居民出行的日益增长,建设城市轨道交通是长春发展所面临的必然选择。
1.线网建设情况
根据《长春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2010),长春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由5条放射线和2条半环线组成,即“5+2”形式;其中1、2、5、6、7号线为基本骨架线。
线网总长256.9km,中心城区线网密度为0.38公里/平方公里;核心城区线网密度为1.18公里/平方公里。
轨道交通线网中各条线路功能层次明确。
1号线、2号线构成中心城线网的“十字”基本骨架,两条线路使城市核心区的快轨覆盖面积达到较高水平,并且连接城市发展重点,为城市向南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交通供给支持。
3号线为弥补骨架线网西北——东南方向半环线,功能上为内外部联络线。
4号线是线网基线形成后修建的西东——南北填充线,弥补3号线在覆盖范围上的不足。
5号线斜穿主城区,起到连接城市东北——西南骨干线的作用。
6号线为连接城市南部的东西向填充线,功能为中心城区南部的联络线。
7号线为西北——东南方向的填充线,同时弥补5号线在该方向不足的作用。
2.规划方案
据长春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分析,未来长春市将优先发展以快速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公共交通体系,完善提升城市快速路系统,构建结构合理和功能多样的现代化交通网络,形成快速、便捷、安全、舒适、低碳、和谐的综合交通系统。
规划快速轨道交通线网由10条线构成,包括6条放射线、2条半环线和2条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线,其中1号线、2号线和5号线为大运量的基本骨架线,3号线和4号线为两条半环轻轨线,8号线为联系城市东北部区域的放射轻轨线,2条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线分别为空港新城线和双阳线。
至2019年,建设完成快速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和8号线等线路,与现状3号线、4号线共同形成快速轨道交通框架体系。
2.1功能定位
根据线网规划,1号线是长春市轨道交通线网中一条贯通南北的轨道交通线网骨干线、2号线是长春市轨道交通线网中一条贯穿东西的骨干线、5号线是长春市轨道交通线网中一条加强东北、西南方向与中心区连接骨干线。
2.2线路运能
根据客流预测结果,线网中3、4号线高峰小时最大断面客流强度均小于2万人次/小时,属于中运量等级,宜采用轻轨系统;1、2、5号线高峰小时最大断面客流强度均大于3万人/小时,属于大运量等级,宜采用地铁系统。
2.3线路走向
1号线沿城市中轴线敷设,在主城区连接着北部新城区、站前商贸区、人民广场、南部中心城区等重要的城市功能区,同时在西北方向连接蔡家、兰家组团,在南部连接永春组团。
2号线沿城市传统发展轴线敷设,连接着西部客站区、红旗街商贸区、人民广场、亚泰商贸区、东方广场、东部经济技术开发区等重要的城市功能区。
5号线沿城市产业轴向敷设,连接着富锋组图、西南部汽车产业新区、人民广场、东北部产业新区、兴隆组图重要的城市功能区。
2.4联络线分布
根据线网的修建时序和各条线路进入综合检修基地的可能路径,结合工程实施环境规划条件灵活运营的可能性,线网联络线分布为:1号线与2号线在省文化活动中心站设置单线联络线;2号线与5号线在南关站设置单线联络线;3号线与4号线在临河街站设置单线联络线;考虑到轻轨3、4号线经地铁系统进入国铁,增加线网的灵活性;在1号线与3号线在卫星广场站设置单线联络线;1号线与5号线在自由大路站采用单线联络线,作为5号线车辆进入永春综合检修基地的备选联络线。
2.5车站分布
1号线共设车站24座,平均站间距1522m,最大站间距3300m,最小站间距590m。
2号线共设车站19座,平均站间距1325m,最大站间距2340m,最小站间距720m。
5号线共设车站23座,平均站间距1758m,最大站间距3832m,最小站间距780m。
3.规划特点
一是多制式的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在编制长春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时,根据城市的规模和经济实力,没有追求单一的地铁线网规划,而是本着主辅结合的规划理念,确定了由地铁、轻轨两种制式组成的轨道交通线网;二是量力而行,循序发展,先建轻轨后建地铁:长春市地处东北老工业区,受区域发展的影响,经济实力对比我国一线城市还有较大差距,因此本着量力而行、循序发展的经济性原则,长春选择先建轻轨系统是比较实际的;三是造价适中,安全可靠,经济适用:轻轨工程相对于地铁造价较低,由于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价上涨,各种材料、设备及施工机械大幅增加,导致工程成本有所上升,但长春市的工程造价仍然是国内最低的,而且在安全性、可靠性、舒适性、实用性方面,长春轻轨的每一期工程都有所提高。
4.存在问题
一是地面线分割城市:长春轻轨地面线路的存在,尤其是沿着京哈铁路敷设段,在轻轨通车之初,轻轨的客流仅仅局限在远离国铁的城市一侧,在一定程度上把城市“一分为二”,隔离了城市之间的联系;二是平交道口的问题:长春市轻轨3号线一期工程以地面线为主,沿京哈铁路的9km线路有专用路权,线路上有9座桥梁、隧道,为封闭线路,但是卫星路段有4km地面线,设6处平交道口严重影响了日常的轻轨运营能力和安全。
5.结语
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持续的建设,长春市的轨道交通逐步形成网络,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骨干,逐步实现长春市的城市总体规划和轨道交通规划,为长春市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作者简介:张敏(1999.07—),女,浙江杭州人,学生,本科,单位:浙江师范大学工学院,交通运输专业;童晓晨(2000.01—),男,浙江金华人,学生,本科,单位:浙江师范大学工学院,交通运输专业;任俞霏(1999.03—),女,吉林吉林人,学生,本科,单位:浙江师范大学工学院,交通运输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