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社会发展阶段(埃里克森)

  • 格式:docx
  • 大小:13.48 KB
  • 文档页数:1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社会发展阶段(埃里克森)

第一阶段:婴儿期(0-1.5岁)

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婴儿出生后就有种种生物性需求,要吃、要抱、要睡、要有人逗他等等,一旦这些需要得到满足,就会产生对周围的人及世界的信任感。这种对人和环境的基本信任感是以后各阶段发展的基础,尤其是青年期形成同一性的基础。

第二阶段:儿童早期(1.5-3岁)

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怀疑与羞怯感。儿童的动作能力发展快,必要的认知和语言能力也已具备,还多多少少形成了与父母、同伴社会交往的经验,他开始喜欢独立探索周围世界,藐视外部世界的控制,显示自己的力量。“我来”、“我不”成为孩子的口头禅。要使孩子获得自主感,父母要给孩子一定的自由,并鼓励他做力所能及的事。如儿童限制过多、批评过多、惩罚过多,会使儿童产生对自身能力的怀疑与羞怯感。

第三阶段:学前期(3-6岁)

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儿童可以在语言和行动上更广泛地探索和扩充他的环境,主动性大大增加。在主动探索的同时,会与别人的自主性发生冲突,因而会产生内疚感。

第四阶段:学龄期(6-12岁)

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儿童开始进入学校,意味着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为了努力完成学习任务,也为了不落后于其他同学,儿童必须勤奋地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又时不时的渗透着害怕失败的情绪。这种勤奋感与自卑感并存便构成了本阶段的危机。

第五阶段:青春期(12-18岁)

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建立自我同一感,防止同一感混乱。所谓自我同一感是一种关于自己是谁,在社会上应占什么样的地位,将来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努力成为理想中的人等一系列的感觉。跨入青春期的个体,由于身体迅速发展、性的成熟,以及所面临的种种社会义务与选择,会对过去怀疑,对将来迷茫,现实的自我与理想的自我难以统一,这就是同一感危机。如果个体在进入青春期之前,有较强的信任感、自主感、主动感和勤奋感,就容易实现自我同一感。

第六阶段:成人早期(18-25岁)

恋爱与婚姻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所以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积极的成果是亲爱。

第七阶段:成人早期(25-50岁)

主要通过生儿育女,获得生殖感而避免停滞感,体现着关怀的实现,积极的成果是关怀后代。

第八阶段:成人晚期(50岁以后直至死亡)

在体验了人生的众多喜怒哀乐后,这一阶段主要为获得综合的完善感,避免对自己的失望和厌恶感,体现着智慧的实现。积极的成果为体验完成人生的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