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八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人教版)

  • 格式:docx
  • 大小:46.42 KB
  • 文档页数:3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人教

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一单元:民风民俗

.《社戏》

教学目标

.熟读课文,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理清结构。

2.感悟社戏中的人物美、人情美、景色美。

3.体会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向往之情,启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教学重点

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感悟社戏中的人物美、人情美、景色美。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对童年自由生活的留恋之情。

教学时间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童年是快乐美好的,是一段难忘的体验。童年的生活犹如一幅五彩斑斓的图画,犹如一个个欢快跳动的音符,说不

尽、道不完。我们曾陪童年鲁迅从“百草园”走到了“三味书屋”,今天我们继续追寻另一段有他童年影子的难忘经历——《社戏》

二、整体感知

.播放【影音资源】《鲁迅》,了解作家作品。

2.检查预习

(1)读准字音

归省(xǐnɡ)行辈(hánɡ)潺潺(chán)

不惮(dàn)

怠慢(dài)

撺掇(cuānduo)

凫水(fú)

踱(duó)

吁气(xū)

宛转(wǎn)

絮叨(xù)

磕(kē)

舀水(yǎo)

蕴藻(yùnzǎo)

(2)解释词语

归省: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看望父母。

惮:怕,畏惧。

怠慢:冷淡。怠:轻慢。慢:态度冷淡。

自失:(听得出神)忘了自己。

撺掇:从旁鼓动人做某事。

行辈:排行和辈分。

絮叨:翻来覆去地说。

依稀:隐隐约约。

3.速读全文,重点语段播放【影视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思路.

(1)你能用一句简洁的话来概括全文内容吗?

(2)本文的人物有谁?的线索是什么?

(3)围绕“社戏”这条线索,主要写了哪几件事情?哪些详写,哪些略写?为什么?

(4)本文题目是“社戏”,但真正写社戏的内容却不多,能否把题目改为“童年”或别的什么标题?为什么?

(5)课文以“社戏”为线索,贯串全文,作者是怎样安排材料顺序的?

明确

(1)主要叙写“我”儿时随母亲归省小住平桥村时,夜晚驾船去赵庄看戏的事。

(2)人物:迅哥儿、双喜、阿发、桂生、六一公公、母亲、外祖母。

线索:看社戏

(3)围绕“社戏”这条线索,主要写了7件事。①随母亲归省,小住平桥村。②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③看社戏前的波折。④夜航去看社戏途中。⑤赵庄看社戏。⑥看社戏后归航偷豆。⑦六一公公送豆。

详写的是:③④⑤⑥;略写的是:①②⑦。

因为主要写看社戏,所以赵庄有社戏、看社戏前的波折、夜航去看社戏途中、看社戏后归航偷豆等情节要详写,其他情节与看社戏关系不大,所以略写。

(4)鲁迅先生怀念的并不是社戏本身。他只不过是通过盼社戏、看社戏、想念社戏,来表达平桥村人朴实真挚的感情和那特有的农村风光及人与人之间和谐亲密的关系,也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可参考【微教案】《社戏中的美》。

(5)戏前波折(第4~9段)、月夜行船(第10~13段)、船头看戏(第14~21段)、归航偷豆(第22~30段)

三、局部探究

.“文似看山不喜平。”作者在“看戏”这部分没有平铺直叙,而是写得起伏有致。譬如第一层就写了看戏前的三次波折和三次转机。请同学们在书上找出来,并思考这样写的好处。

明确

三次波折:一是叫不到船;二是不准和别人同去,外祖

母担心;三是外祖母又怕都是小孩,不可靠。

三次转机:一是八叔的航船回来了;二是少年们愿意和“我”一同去;三是双喜写包票,保证不出事。这样写使故事波澜起伏,既烘托了“我”看戏的急切心情,又初步表现了小伙伴们热情能干的特点。

可参考【微教案】《看戏的波折》。

2.在作者笔下,“我”急切要看到的戏好看吗?为什么?

明确

不好看。

(1)正面描写:①想看铁头老生翻跟头,但那老生却没翻。②想看“蛇精”和“跳老虎”,但等了许久都不见出来。③最怕看“老旦”,然而“老旦终于出了台”,并不停地唱着。

(2)侧面描写:孩子们“喃喃的骂”“不住的吁气”“打起呵欠”等。这些孩子的神态、动作描写,从侧面表现了戏不好看。

3.为什么作者还要在结尾称赞“那夜”的“好戏”,“那夜”的“好豆”呢?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预设一】

“那夜”自然景色之美

点拨

左右都是碧绿的豆田、河流、淡黑的起伏的远山,朦胧在水汽里的月色,面前“仙山楼阁”般的戏台,“大白鱼”似的航船,无不给人以鲜活的生命之感,给人以美好的向往。

(1)朗读“月夜行船”的语段,作圈点批注,品味其语言表现出的自然美。这段景物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明确

嗅觉: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

触觉: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

视觉: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几点火

听觉:似乎听到歌吹了

想象: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

(2)“月夜行船”中哪些词语或句子带给你美感?说出来和大家分享。

答案预设

①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朦胧”用得好。本义指月光不明,在这里当动词使用,有“融化、融为一体”的意思。月色与水汽融为一体,到处都是朦胧一片,更烘托了“那夜”环境的优美、静谧。

“清香”用得好。豆麦、水草的清香与弥漫的水汽融合在一起,扑面吹来,从嗅觉、触觉角度写出那晚“我”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