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中考历史总复习第四部分世界古代史第十七单元封建时代的欧亚国家真题演练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1
【冲刺卷】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模拟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构思巧妙、情节曲折、语言优美、脍炙人口,被高尔基称为世界民间文学创作中“最壮丽的一座丰碑”的是()A.《天方夜谭》B.《医学集成》C.《医典》D.《古兰经》2.《全球通史》中提到:“6世纪起,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作为热情的皈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
”这里的“作用更为重大”指的是A.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B.促使日本初步实现了统一C.促使日本由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D.促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3.13世纪的庄园法庭曾留下这样的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罚金归领主。
这个案例说明庄园法庭( )①有专门的工作人员②惩罚违法的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③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④维护了领主利益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古代穆斯林作家比鲁尼曾说:“我们的宗教和我们的帝国是一对阿拉伯孪生兄弟。
”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A.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帝国是同时建立的B.在阿拉伯帝国扩张的过程中伴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C.伊斯兰教推动了阿拉伯地区的统一D.伊斯兰教的产生反映了当时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5.2019年5月1日,日本新任天皇德仁继位,其年号为“令和”,打破了从公元七世纪中叶日本“大化”以来天皇年号均取自中国典籍的传统。
日本大化时代,通过学习中国而发生的根本性变化是( )A.阶级矛盾得以缓和,政局稳定B.日本进入到幕府将军统治时期C.开始全面学习中国文化和制度D.逐渐建立起中央集权封建国家6.为延揽翻译人才,哈里发以黄金支付稿型,其重量与译著重量相等……大量的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译为阿拉伯文,被保存至今。
材料反映了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特点是( )A.创造了有自己特色的阿拉伯文化B.沟通了东西方文化C.保存、传播古典文明D.对东欧各国的文化产生重大影响7.中世纪时,“重大的宗教改革是一种新宗教的产生,该宗教产生后不久,便冲出阿拉伯半岛,影响遍及欧亚大陆和非洲的广大地区”,这一“新宗教”A.促进了阿拉伯的统一B.主张忍耐顺从,死后能升入天堂C.产生于6世纪D.创立者是乔达摩·悉达多8.阿拉伯帝国时期,政府鼓励吸收东西方文明的优秀成果,进而创造出独特的阿拉伯文化。
第四部分世界古代史第十七单元古代亚非欧文明知能优化训练中考回顾1.(2022·湖南邵阳)如下所示知识结构图,①处的内容应为()A.《汉谟拉比法典》B.《十二铜表法》C.《查士丁尼法典》D.《天方夜谭》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成就包括《汉谟拉比法典》和楔形文字,所以①处应为《汉谟拉比法典》,A项正确;《十二铜表法》和《查士丁尼法典》是古代罗马的文明成就,排除B、C两项;《天方夜谭》是阿拉伯帝国兴起后取得的文明成就,排除D项。
2.(2022·湖南郴州)亚瑟夫是古代雅典的公民,世代经商,家中有妻子露西,夫妇俩还有一个6岁的儿子,另有一个买来的奴隶。
某一天,召开公民大会,这一家有资格参会的人数为()A.0人B.1人C.2人D.3人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雅典的成年男性公民才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因此只有亚瑟夫符合资格,B项正确。
3.(2022·山东泰安)“此前习惯法是口耳相传、含混不清的,司法官使用习惯法时任意曲解,平民深受其苦。
《十二铜表法》的出现,使刑事诉讼的定罪量刑和民事诉讼的裁决有了确定和公开的法律条文作为准绳,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司法专断。
”这说明《十二铜表法》()A.结束了罗马贵族的司法专断B.使贵族和平民享有平等的权利C.全面反映了古代雅典社会的民主政治D.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罗马平民利益答案:D4.(2022·湖南郴州)东汉史书上记载的“大秦”在公元2世纪成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地中海成了其“内湖”。
据此可知,“大秦”是()A.罗马帝国B.亚历山大帝国C.拜占庭帝国D.阿拉伯帝国答案:A5.(2021·山东青岛)为开阔学生视野,某学校组织了“云研学·走进非洲”活动,通过该活动,同学们领略了壮美的非洲大草原,认识了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了解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他们还可能欣赏到()A.金字塔B.《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局部)C.帕特农神庙D.罗马大竞技场答案:A6.(2021·山东青岛)遥望数千年前的雅典,依稀可以看到古希腊文明的繁荣,大致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雅典就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政治文明。
2021年中考历史单元总复习第17单元封建时代的欧亚国家1.下表是世界古代史上一次重要改革的主要内容。
这次改革是( )A.伯里克利改革B.大化改新C.北魏孝文帝改革D.查理改革2.红十字会成立于1919年,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宗旨是激励、鼓舞、协助和促进各国分会开展旨在防止和减轻人类痛苦的各种形式的人道主义活动。
“红十字”是舍己救人的象征,始于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
据此,你认为“红十字”标记起源于下列哪一宗教( )A.道教B.佛教C.伊斯兰教D.基督教3.穆罕默德将一盘散沙的阿拉伯各部落熔铸成一个强大的民族统一体的纽带是( )A.政治口号B.经济实力C.个人魅力D.宗教信仰4.大化改新从一个侧面突出反映日本民族( )A.争强好斗B.善于学习C.忧患意识D.忘恩负义5.花剌子米是阿拉伯杰出数学家,他第一个使用包括“0”在内的数码代替阿拉伯原来的字母记数法。
这套数码也凭借其著作传入欧洲,后为世界所采用,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大大促进了计算科学的发展。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阿拉伯人发明了这套数码B.阿拉伯人为世界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C.阿拉伯人创立了伊斯兰教D.阿拉伯人传播了光辉灿烂的西方文化6.花剌子米是阿拉伯杰出数学家,他第一个使用包括“0”在内的数码代替阿拉伯原来的字母记数法。
这套数码也凭借其著作传入欧洲,后来为世界所采用,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大大促进了计算科学的发展。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阿拉伯人发明了这套数码B.阿拉伯人为世界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C.阿拉伯人创立了伊斯兰教D.阿拉伯人传播了光辉灿烂的西方文化7.拜占庭帝国的最后几个世纪以篡权者阿莱克修斯一世开始,他引入西欧封建分封的制度,重新建立起一支军队,对突厥进行了有力的抵抗,并收复了一些东部领土。
他向西方求救,抵抗突厥,由此发起了( )A.亚历山大东征B.法兰克王国的扩张C.罗马与迦太基的战争D.十字军东征8.六七世纪时,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
一、选择题1.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经历的重大活动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基本统一拉伯半岛②创建伊斯兰教③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④定麦加为伊斯兰教圣地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①③④D.②③④①2.645年,孝德天皇在日本史上第一次使用年号“大化”。
第二年,他发布了《改新之诏》,在各个领域进行了制度改革。
下列关于这场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A.严重削弱了天皇的权利B.加速了日本封建化进程C.加强了世袭贵族的地位D.直接推翻了幕府的统治3.“阿拉伯帝国在政治上经常分裂,但在文化上却建立了一个非常广阔的阿拉伯文化区。
这个文化区,既有古代东方文化的韵味,又有西方文化的气质。
”这说明A.阿拉伯数字是由阿拉伯人创造的B.阿拉伯人创造了有自己特色的文化C.阿拉伯帝国经济繁荣、国家富庶D.强大的阿拉伯帝国持续了上千年4.1200年,法国国王腓力二世颁布法令规定,巴黎学生的人身不可受到市民的伤害,普通的法官不能逮捕任何学生,如遇紧急情况,必须马上把案件交到教会法官手中,学生只能由宗教法庭审判。
这说明了( )A.大学有免赋税特权B.大学有司法特权C.大学有教育自主权D.大学是法国的文化中心5.“在世界历史上,很难在什么地方找到另一个自主的民族如此成功地、有计划地汲取外国文明。
”下列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史实依据是()A.亚历山大东征B.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C.大化改新D.伯里克利改革6.“君士坦丁堡陷落后,当初将古希腊学术保存下来并仔细研读的基督教学者,亲自带着这些珍贵手稿逃到了意大利。
他们在此受到热烈欢迎,因为文艺复兴学者正四处搜寻古典文献。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①拜占廷帝国保存了古代希腊文献②拜占廷帝国的灭亡是因为信奉基督教③这些古代希腊文献对文艺复兴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④闭关自守导致落后,开放创新促进发展A.②③④B.②④C.①③D.①③④7.1200年,法国国王规定了巴黎大学的首批特权:世俗法官不能逮捕任何大学师生,如遇紧急情况,必须马上把案件交到教会法官手中,大学师生只能由当地主教审理。
范文2020年中考历史大一轮复习单元同步测试卷及答1/ 6案:第十七单元封建时代的欧亚国家第十七单元封建时代的欧亚国家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用时:______分钟 1.(2019·改编题)红十字会成立于1919 年,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旨在防止和减轻人类痛苦的各种形式的人道主义活动。
“红十字”是舍己救人的象征,始于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
据此,你认为“红十字”标记起源于下列哪一宗教( ) A.道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基督教 2.(2018·安徽中考)“我以我的信义宣誓,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待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于伯爵。
”伯爵手持权杖,向所有向他宣誓效忠和致敬的人授予封地,然后众人一起宣誓。
这一仪式应出现于( ) A.古代印度河流域 B.中世纪的欧洲C.封建社会的日本 D.古代两河流域 3.(2019·原创题)庄园是中世纪西欧社会经济的一个显著特色。
下列关于中世纪西欧庄园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有( ) ①9 世纪时,庄园遍布欧洲各地②在庄园内耕种的佃户,需向领主缴纳租税③庄园具有司法权④庄园法庭对佃户百害而无一利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2019·易错题)有学者在描述中世纪时说:“城市兴起的过程中,我们第一次在欧洲历史上写了‘平民的传记’,一个新社会集团出现了。
”这个“新社会集团”指的是( ) A.农民阶级 B.封建贵族地主 C.市民阶级 D.工业无产阶级 5.(2019·改编题)如图是中世纪兴起的牛津大学,其最初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 A.为传播宗教的需要 B.为宣传人文主义需要 C.摆脱教会对教育控制 D.欧洲城市复兴的推动 6.(2018·青岛中考)“君士坦丁堡陷落后,当初将古希腊学术保存下来并仔细研读的基督教学者,亲自带着这些珍贵手稿逃到了意大利。
他们在此受到热烈欢迎,因为文艺复兴学者正四处搜寻古典文献。
【典型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模拟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1.穆罕默德完成的双重历史使命是()①创立伊斯兰教②出走麦地那③建立统一的阿拉伯国家④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2.644年,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
材料反映的是大化改新的A.背景B.内容C.性质D.影响3.13世纪的庄园法庭曾留下这样的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罚金归领主。
这个案例说明庄园法庭( )①有专门的工作人员②惩罚违法的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③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④维护了领主利益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在世界历史上,很难在什么地方找到另一个自主的民族如此成功地、有计划地汲取外国文明。
”下列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史实依据是()A.亚历山大东征B.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C.大化改新D.伯里克利改革5.在大和统一日本时期,王室和贵族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从事农业的成为A.农部B.田部C.海部D.文部6.古代穆斯林作家比鲁尼曾说:“我们的宗教和我们的帝国是一对阿拉伯孪生兄弟。
”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A.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帝国是同时建立的B.在阿拉伯帝国扩张的过程中伴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C.伊斯兰教推动了阿拉伯地区的统一D.伊斯兰教的产生反映了当时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7.2019年5月1日,日本新任天皇德仁继位,其年号为“令和”,打破了从公元七世纪中叶日本“大化”以来天皇年号均取自中国典籍的传统。
日本大化时代,通过学习中国而发生的根本性变化是( )A.阶级矛盾得以缓和,政局稳定B.日本进入到幕府将军统治时期C.开始全面学习中国文化和制度D.逐渐建立起中央集权封建国家8.1200年,法国国王规定了巴黎大学的首批特权:世俗法官不能逮捕任何大学师生,如遇紧急情况,必须马上把案件交到教会法官手中,大学师生只能由当地主教审理。
【压轴卷】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试题(附答案)(2)一、选择题1.穆罕默德完成的双重历史使命是()①创立伊斯兰教②出走麦地那③建立统一的阿拉伯国家④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2.下图为日本电影《大化改新》的剧照,某历史兴趣小组几个同学观看后产生了不同的认识,其中不正确的是A.当时日本的服装效仿我国唐朝B.剧照上的建筑依稀可以看出长安的风格C.大化改新使日本开始步入文明社会D.日本仿照唐朝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3.“君士坦丁堡陷落后,当初将古希腊学术保存下来并仔细研读的基督教学者,亲自带着这些珍贵手稿逃到了意大利。
他们在此受到热烈欢迎,因为文艺复兴学者正四处搜寻古典文献。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①拜占廷帝国保存了古代希腊文献②拜占廷帝国的灭亡是因为信奉基督教③这些古代希腊文献对文艺复兴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④闭关自守导致落后,开放创新促进发展A.②③④B.②④C.①③D.①③④4.《阿拉伯通史》中写道:“千余年来,朝覲圣地的制度,对于团结全世界的程斯林,起了重大的作用,对于联系各种不同的教派,发生了最有效的纽带作用。
这种制度几乎是每个有能力的穆斯林,平生都做一次长途旅行。
”穆斯林朝觐的“圣地( )A.麦加B.京都C.耶路撒冷D.巴格达5.1200年,法国国王规定了巴黎大学的首批特权:世俗法官不能逮捕任何大学师生,如遇紧急情况,必须马上把案件交到教会法官手中,大学师生只能由当地主教审理。
这说明当时的大学享有()A.免赋税特权B.司法特权C.教育自主权D.信仰自由权6.中世纪时,“重大的宗教改革是一种新宗教的产生,该宗教产生后不久,便冲出阿拉伯半岛,影响遍及欧亚大陆和非洲的广大地区”,这一“新宗教”A.促进了阿拉伯的统一B.主张忍耐顺从,死后能升入天堂C.产生于6世纪D.创立者是乔达摩·悉达多7.孙立祥在《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中指出:日本通过三次“开国”成功实现了社会的全面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