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 名师教案(2018年)
- 格式:docx
- 大小:20.96 KB
- 文档页数:6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八》优秀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八》,主要内容包括:词语盘点、读一读,记一记、我会写、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等章节。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让学生掌握本单元所学的生字、词语,提高阅读理解和书写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熟练认读和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语,并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3. 培养学生书写的规范性和美观性,提高书写速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本单元生字、词语的认读和书写。
难点:如何将所学生字、词语运用到实际语境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带领学生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3. 词语盘点: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认读生字、词语,并进行小组交流。
4. 读一读,记一记: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记忆生字、词语。
5. 我会写:教师示范书写,指导学生书写生字,并进行练习。
6. 日积月累: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积累的词语,进行课堂交流。
7. 和大人一起读:邀请家长参与,共同阅读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8.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生字、词语盘点:列出本节课所学的生字、词语,标注重点。
2. 阅读理解:简要列出课文内容,提示阅读方法。
3. 书写指导:展示生字书写步骤,强调书写规范。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本节课所学生字,每个字写5遍。
(2)用本单元学过的词语造句。
(3)和家长一起阅读课文,回答课后问题。
2. 答案:(1)略。
(2)例句:小猫跑得很快。
(3)答案见课后习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生字、词语,但在实际运用中仍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积累,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语文素养。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教材概述《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是根据新课程要求编写的一套配合小学语文教学的教材。
本教材一共分为八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不同的主题和故事,旨在帮助学生学习掌握语文知识,培养兴趣,发展阅读能力。
其中,本文着重分析第八个单元——语文园地八。
单元介绍本单元的主题是“有趣的故事”,旨在通过儿童文学,让孩子们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培养他们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单元一共有5个教学内容。
其中,观察文章图片、理解并背诵短句这两个环节很适合从视听读写四个方面提升孩子们的语文能力。
教学目标1.能正确理解文章中的图片和短句2.能积极阅读绘本故事,感受阅读的乐趣3.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与故事相关的感受和情感4.能逐渐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规划课堂时间、内容、形式2.准备教学材料,包括绘本故事《藏在面膜里的惊喜》、绘本图片、PPT、小红花3.备课时,老师可结合课本内容,适当查找绘本故事、视频等资源,丰富教学内容课堂实施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帮助学生认真欣赏、理解文章中的图片和短句,发现其中的趣味和美好。
同时,也要通过活动和集体讨论,传达正面的价值观和信念,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情感。
Step1:引入•教师用PPT展示教案主题图,导入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老师用引人入胜的语言,简单介绍本节课所学内容Step2:核心内容•让学生欣赏绘本故事《藏在面膜里的惊喜》的封面图片,了解书本内容•教师呈现全文中的相关图片,让学生对整个故事有个大致了解•翻开第1页,老师读出短句“邻居家送了一面镜子……”并解释,让学生学会认真阅读、理解文章中的短句Step3:拓展练习•给学生一张图片,让他们结合内容,自己编故事,并将故事讲给同学听Step4:总结•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总结了解到的知识点、方法步骤等。
•授予学生小红花奖励,激励他们继续努力。
教学方法结合实际情况,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教学方法1:讲解法老师通过讲解、演示等方法,帮助学生认识文章中的图片和短句,并教他们怎样理解和背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本篇教学设计针对小学一年级上册的语文园地八进行设计,本单元是描写自然的教学内容。
针对这一内容,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亲身感受自然、观察自然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感知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该单元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掌握与自然有关的一些汉字、词语。
2.学习到如何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界的风土人情。
3.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感知能力。
2.让学生通过感性认识逐渐进一步阅读,达到初步的文学欣赏能力。
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1.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界的美妙和伟大,培养学生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带着学生一起感受身边的自然:观察课堂桌面上的花草,看窗外的树木、花草和天空等。
在感受到自然美妙的同时,让学生了解自然的重要性,从而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实际的学习内容。
2. 学习活动活动1:课文朗读1.分角色朗读课文。
2.了解生字词。
活动2:感性认识1.让学生通过观察自然界的事物、颜色、气息、质地等来感性的认识自然。
2.让学生通过画画的形式表达对自然的感性认识。
3.老师引导学生对画作进行感性评价。
活动3:文化体验1.教师为学生播放一五分钟的影片,展示大自然的美丽、壮丽和神秘。
2.让学生通过影片,进一步认识自然的美好和伟大。
活动4:小组讨论1.让学生分组,根据自己对自然的感性认识、文化体验和阅读课文等内容进行讨论。
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提高学生的言语表达和合作能力。
3.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和收获,并引导学生反思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批判思维能力。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本次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程度、专注程度、讨论质量等。
2.基于学生的完成状况,对学生的评价进行分类。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八(部编版)》一、教材简介《语文园地八(部编版)》是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其中一册,主要内容包括启蒙故事、古诗词、现代散文等,旨在帮助学生打好语文基础,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课文内容,理解文字含义,感悟文化内涵;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理解能力;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4.提升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主题思想;2.掌握课文中重要词语和句子,能够正确表达;3.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四、教学内容安排第一课:启蒙故事《小蝌蚪找妈妈》•教学目标:理解蝌蚪与妈妈之间的亲情,感受亲情温暖。
•教学重点:掌握故事中关键词语,理解故事情节。
•教学方法:故事讲解、问答互动。
•家庭作业:写一篇关于亲情的小短文。
第二课:古诗词欣赏《静夜思》•教学目标:理解古诗的意境,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点:理解诗中的意境,背诵诗句。
•教学方法:朗读、韵律讲解。
•家庭作业:默写《静夜思》的第一句。
第三课:现代散文《小鸟和小猫》•教学目标:理解散文的写作特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理解散文中的细节,描绘散文中的情景。
•教学方法:细节描写讲解、情景再现。
•家庭作业:画一幅描绘散文情景的图画。
五、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包括听说读写能力的表现;2.课后作业:作业完成情况及作业质量;3.期中考试:对本单元内容进行综合测试,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等;4.期末考试:复习本学期的所有内容进行考核。
六、教学反思本教案设计以《语文园地八(部编版)》为教材,结合启蒙故事、古诗词和现代散文进行教学。
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引导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
同时,要注重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热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上是针对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八(部编版)》的部分教学内容安排,希望能够对教师们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八(Word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日”字的基本部首和音、形、义的关系。
2.掌握“让我们一起来唱歌”的歌词,能够正确地唱出歌曲。
3.学习使用问号,并了解问句的基本用法。
4.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日”字的音、形、义的联系。
2.歌曲的精听和正确唱出歌词。
3.使用问号提问。
三、教学准备1.课件、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2.《语文园地》第一册,第八课的教材。
3.歌曲材料。
四、教学过程1.复习(5分钟)通过唱歌的方式,回顾课堂上学过的汉字。
2.引入(5分钟)向学生出示“日”字,让学生将其分解成部首及笔画,引导学生发现“日”字的音、形、义的联系。
3.学习(15分钟)1.向学生播放歌曲《让我们一起来唱歌》,让学生听歌词,并通过音乐的方式体验语言的魅力。
2.提醒学生注意歌曲中的“问号”和“句号”,并介绍问句的基本用法。
3.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歌曲中的“日”字,并解释其用法。
4.巩固(10分钟)1.向学生发放练习册,让学生根据教材中的填空练习巩固所学汉字和句型。
2.强调学生要注意使用问号的位置和形式,并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语境使用不同的问句语气。
5.拓展(10分钟)1.向学生介绍中秋节的传统文化,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由来和风俗习惯。
2.小组讨论:学生们分组讨论中秋节的庆祝方式和特色食品,并用书面形式记录下来。
五、课堂作业1.完成教材和练习册中的作业。
2.组内完成中秋节庆祝方式和特色食品的书面记录。
六、教学反思通过音乐与语言的结合,可以让学生更加轻松愉悦地接受语言学习。
同时,通过学习使用问号,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在课堂中,尤其要注意学生的听力和口齿的流利程度,适时与适当的反馈可以对学生的语言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
《语文园地八》(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认读“园、地”等10个生字,能够正确书写“一、二”等5个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能够运用所学的词语进行口头表达,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插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语文的热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认读生字,能够正确书写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教学难点:(1)正确运用所学的词语进行口头表达。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生字卡片、课文插图等。
2. 学生准备:课本、铅笔、橡皮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教师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插图内容。
(2)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观察到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识字与写字(10分钟)(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生字。
(2)教师指导学生书写生字,强调书写的正确性和美观性。
3. 朗读课文(1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注意语音、语调、停顿等。
(2)学生分组朗读课文,互相评价、讨论,提高朗读能力。
4. 理解课文(10分钟)(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分组讨论问题,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5. 口头表达(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词语进行口头表达。
(2)学生分组进行口头表达练习,互相评价、讨论,提高表达能力。
6. 小结与作业(5分钟)(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2)布置作业:抄写生字、朗读课文、口头表达练习等。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语文园地八》一、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的词语、句子,并尝试朗读。
2.能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大致了解故事情节。
3.能模仿老师的朗读,尝试进行角色表演。
4.能按要求回答问题,简单进行小组讨论。
5.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对语文学习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生词的含义和正确读音。
2.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包括人物、事件等。
3.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教学与讲解。
4.引导学生进行朗读,培养语感。
三、教学难点1.对生词的理解和记忆。
2.理解课文中较复杂句子的意思。
3.进行交际性的讨论,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1. Warm-up(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入课文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Presentation(10分钟)•教师先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
•逐句解释课文中生词,确保学生理解。
•分段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3. Practice(15分钟)•让学生分角色进行小组表演,模仿课文中人物对话。
•练习课文中重点句子,加深记忆。
4. Production(15分钟)•提问学生关于课文的问题,鼓励回答,展开小组讨论。
•让学生以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内容。
5. Consolidation(5分钟)•点拨学生的表达方式,提出改进建议。
•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巩固学习成果。
五、作业•要求学生背诵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完成课后练习,包括填词、造句等。
六、板书设计•本课重要生词•课文主要人物和事件•本课重点句子及故事梗概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互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的达成。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安排,希望能够帮助到教师们有效地进行教学。
感谢学生的配合与努力,让我们一起共同进步!。
部编版一年级上《语文园地八》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主要内容包括: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词语盘点,书写“上下”。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认读、理解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的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
2. 掌握词语盘点中的生词,并能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3. 学会书写“上下”,提高汉字书写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词语盘点中生词的认读与运用,书写“上下”。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文挂图、词语卡片、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展示雪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雪景的特点。
(2)引导学生回忆雪天里的趣事,为新课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
2. 学习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字音、语调的正确。
(2)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词语盘点(1)教师出示词语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生词。
(2)学生自由组合生词,进行口头造句。
(3)教师选取典型句子进行点评,指导学生正确运用生词。
4. 书写“上下”(1)教师示范书写“上下”,注意笔顺、笔画。
(2)学生跟随教师练习书写“上下”。
(3)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书写中的错误。
5. 随堂练习(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绘制雪地里的小画家。
(2)学生用新学的词语,编写一句话。
六、板书设计1. 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2. 词语盘点:生词列表3. 书写“上下”:田字格书写示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朗读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给家长讲述课文内容。
(2)用新学的词语,编写一句话。
(3)抄写“上下”各5遍。
2. 答案:(1)略(2)例:下雪了,小画家在雪地里画了一幅美丽的画。
(3)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课文学习、词语盘点、书写练习等环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