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八年级(下)数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北师大版
- 格式:doc
- 大小:93.50 KB
- 文档页数:2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一、单选题1.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 .2.已知m n >,则下列不等式中不正确的是()A .77m n +>+B .55m n >C .44m n -<-D .66m n -<-3.如图,在ABC 中,AB AC =,点D 是边AC 上一点,BC BD AD ==,则A ∠的大小是()A .72°B .54°C .38°D .36°4.一次函数y =ax+b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不等式ax+b≥0的解集是()A .2x ≥B .2x ≤C .4x ≥D .4x ≤5.若实数a 、b 满足a+b=5,a 2b+ab 2=-10,则ab 的值是()A .-2B .2C .-50D .506.若代数式4xx -有意义,则实数x 的取值范围是()A .x =0B .x =4C .x ≠0D .x ≠47.在下列条件中,能判定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的是()A .,AB BC AD DC==B .//,AB CD AD BC =C .//,AB CD AB CD =D .,A B C D∠=∠∠=∠8.如图,Rt △ABC 中,∠C=90°,AB 的垂直平分线DE 交AC 于点E ,连接BE ,若∠A=40°,则∠CBE 的度数为()A .10°B .15°C .20°D .25°9.若24x mx ++是完全平方式,则m 的值为()A .4m =B .2m =C .4m =-或4m =D .4m =-10.如图,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点E 是边CD 上一点,且BC =EC ,CF ⊥BE 交AB 于点F ,P 是EB 延长线上一点,下列结论:①BE 平分∠CBF ;②CF 平分∠DCB ;③BC =FB ;④PF =PC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A .1B .2C .3D .4二、填空题11.若分式241x x -+的值为0,则x 的值为_______.12.多项式34a a -分解因式的结果是______.13.如图,将 ABC 绕点B 顺时针旋转60°得 DBE ,点C 的对应点E 恰好落在AB 延长线上,连接AD .若AB =5,则A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如图,已知ABC 中,,AB AC AD =平分,BAC E ∠是AB 的中点,若6,AB =则DE 的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若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等于3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_________.16.若不等式组841x x x m +<-⎧⎨>⎩的解集为x >3,则m 的取值范围___.17.已知1213435241110,S ,1,,1,a S S S S S S a S S >==--==-=,·……,(即当n 为大于1的奇数时,11n n S S -=;当n 为大于1的偶数时,11n n S S -=--),按此规律,2020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18.解不等式组()12214x x -<-⎧⎨+>⎩,并求出它的最小整数解.19.先化简,21111x x x ⎛⎫-÷ ⎪+-⎝⎭,再从1,0,1-,2中选择一个合适的数代入求值.20.如图,方格纸中每一个小方格的边长为1个单位,试解答下列问题:(1)ABC ∆的顶点都在方格纸的格点上,先将ABC ∆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得到111A B C ∆,其中点1A 、1B 、1C 分别是A 、B 、C 的对应点,试画出111A B C ∆;(2)连接11AA BB 、,则线段11AA BB 、的位置关系为____,线段11AA BB 、的数量关系为___;(3)平移过程中,线段AB 扫过部分的面积_____.(平方单位)21.如图,在 ABCD 中,F 是AD 的中点,延长BC 到点E ,使CE=12BC ,连结DE ,CF .(1)求证:四边形CEDF 是平行四边形;(2)若AB=4,AD=6,∠B=60°,求DE 的长.22.在“母亲节”前期,某花店购进康乃馨和玫瑰两种鲜花,销售过程中发现康乃馨比玫瑰销售量大,店主决定将玫瑰每枝降价1元促销,降价后30元可购买玫瑰的数量是原来购买玫瑰数量的1.5倍.(1)求降价后每枝玫瑰的售价是多少元?(2)根据销售情况,店主用不多于900元的资金再次购进两种鲜花共500枝,康乃馨进价为2元/枝,玫瑰进价为1.5元/枝,问至少购进玫瑰多少枝?23.如图,在Rt ABC 中,90,ACB D ∠= 是BC 延长线上的一点,线段BD 的垂直平分线EG 交AB 于点,E 交BD 于点G .()130B ∠= 时,AE 和EF 有什么关系?请说明理由.()2当点D 在BC 的延长线上()CD BC <运动时,点E 是否在线段AF 的垂直平分线上?24.已知下面一列等式:111122⨯=-;11112323⨯=-;11113434⨯=-;11114545⨯=-;…(1)请你按这些等式左边的结构特征写出它的一般性等式:(2)验证一下你写出的等式是否成立;(3)利用等式计算:11(1)(1)(2)x x x x++++11(2)(3)(3)(4)x x x x++++++.2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是(-3,0),(0,6),动点P从点O 出发,沿x轴正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同时动点C从点B出发,沿射线BO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运动.以CP,CO为邻边构造PCOD.在线段OP延长线上一动点E,且满足PE=AO.(1)当点C在线段OB上运动时,求证:四边形ADEC为平行四边形;(2)当点P运动的时间为32秒时,求此时四边形ADEC的周长是多少.参考答案1.A【详解】轴对称图形一个图形沿某一直线对折后图形与自身重合的图形;中心对称图形是指一个图形沿某一点旋转180°后图形能与自身重合,只有A图符合题中条件.故应选A.2.D【分析】根据不等式的性质逐项分析即可.【详解】A.∵m n>,∴77m n+>+,故正确;B.∵m n>,∴55>,故正确;m nC.∵m n>,∴44m n-<-,故正确;D.∵m n>,∴66->-,故不正确;m n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的性质:①把不等式的两边都加(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②不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③不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3.D【解析】【分析】由BD=BC=AD,设∠A=∠ABD=x,则∠C=∠CDB=2x,又由AB=AC,则∠ABC=∠C=2x,在△ABC中,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列方程求解.【详解】解:∵BD=BC=AD,∴设∠A=∠ABD=x,则∠C=∠CDB=2x,又∵AB=AC,∴∠ABC=∠C=2x,在△ABC中,∠A+∠ABC+∠C=180°,即x+2x+2x=180°,解得x=36°,即∠A=36°.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关键是利用等腰三角形的等边对等角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列方程求解.4.B【解析】【分析】利用函数图象,写出函数图象不在x轴下方所对应的自变量的范围即可.【详解】解:不等式ax+b≥0的解集为x≤2.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从函数的角度看,就是寻求使一次函数y=kx+b 的值大于(或小于)0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从函数图象的角度看,就是确定直线y=kx+b 在x轴上(或下)方部分所有的点的横坐标所构成的集合.5.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先提取公因式ab,整理后再把a+b的值代入计算即可.当a+b=5时,a2b+ab2=ab(a+b)=5ab=-10,解得:ab=-2.考点:因式分解的应用.6.D【解析】【详解】由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母不为0,即x-4≠0,解得x≠4,故选D.7.C【解析】【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可得答案.【详解】解:A、AB=BC,AD=DC,不能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故此选项错误;B、AB∥CD,AD=BC不能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故此选项错误;C、AB∥CD,AB=CD能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故此选项正确;D、∠A=∠B,∠C=∠D不能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故此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关键是掌握(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4)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8.A【解析】【分析】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等边对等角即可计算.【详解】∵∠C=90°,∠A=40°,∴∠ABC=90°-40°=50°.∵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AE=BE,∴∠ABE=∠A=40°,∴∠CBE=50°-40°=10°.故选A.9.C【解析】【分析】利用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特征判断即可确定出m的值.【详解】解:∵x2+mx+4=x2+mx+22是完全平方式,∴m=±4,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式,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a2+2ab+b2和a2-2ab+b2都是完全平方式,注意不要漏解.10.D【解析】【分析】分别利用平行线的性质结合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别判断得出答案.【详解】解;∵BC=EC,∴∠CEB=∠CBE,∵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DC∥AB,∴∠CEB=∠EBF,∴∠CBE=∠EBF,∴①BE平分∠CBF,正确;∵BC=EC,CF⊥BE,∴∠ECF=∠BCF,∴②CF平分∠DCB,正确;∵DC∥AB,∴∠DCF=∠CFB,∵∠ECF=∠BCF,∴∠CFB=∠BCF,∴BF=BC,∴③正确;∵FB=BC,CF⊥BE,∴B点一定在FC的垂直平分线上,即PB垂直平分FC,∴PF=PC,故④正确.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正确应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关键.11.2.【解析】【详解】试题分析:由分式的值为0时,分母不能为0,分子为0,可得2x-4=0,x+1≠0,解得x=2.考点:分式的值为0的条件.12.(2)(2)a a a +-【解析】【分析】先提出公因式a ,再利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详解】解:a 3-4a=a (a 2-4)=a (a+2)(a-2).故答案为a (a+2)(a-2).【点睛】本题考查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解题的关键是熟记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13.5【解析】【分析】由旋转可得AB =BD ,∠ABD =60°,可得 ABD 为等边三角形,则可得出答案.【详解】解:∵将 ABC 绕点B 顺时针旋转60°得 DBE ,∴AB =BD ,∠ABD =60°,∴ ADB 是等边三角形,∴AB =AD =5.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关键是灵活运用旋转性质解决问题.14.3【解析】【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D ⊥BC ,再根据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答案.【详解】解:∵AB =AC ,AD 平分∠BAC ,∴AD⊥BC,∴∠ADC=90°,∵点E为AC的中点,∴DE=12AC=3.故答案为:3.【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关键是掌握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15.12【解析】【分析】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而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等于30°,由此做除法得出多边形的边数.【详解】解:∵360°÷30°=12,∴这个多边形为十二边形,故答案为:12.【点睛】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外角,关键是明确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16.m≤3【解析】【分析】先将每一个不等式解出,然后根据不等式的解集是x>3求出m的范围.【详解】解:解不等式x+8<4x−1,得:x>3,∵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3,∴m≤3,故答案为:m≤3.【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求出每一个不等式解集是基础,熟知“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的原则.17.11a -+【解析】【分析】根据Sn 数的变化找出Sn 的值每6个一循环,结合2020=336×6+4,即可得出S 2020=S 4,此题得解.【详解】解:S 1=1a ,S 2=﹣S 1﹣1=﹣1a ﹣1=﹣1a a+,S 3=21S =﹣1a a +,S 4=﹣S 3﹣1=1a a +﹣1=﹣11a +,S 5=41S =﹣(a+1),S 6=﹣S 5﹣1=(a+1)﹣1=a ,S 7=61S =1a,…,∴Sn 的值每6个一循环.∵2020=336×6+4,∴S 2020=S 4=﹣11a +故答案为:﹣11a +【点睛】本题考查了规律型中数字的变化类,根据数值的变化找出Sn 的值,每6个一循环是解题的关键.18.不等式组的解集为3,x >最小整数解是4x =.【解析】【分析】先分别求出两个不等式的解集,然后求出公共解集,进而可得最小整数解.【详解】()12214x x -<-⎧⎪⎨+>⎪⎩①②,解不等式①,得3x >,解不等式②,得1x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3,x >则它的最小整数解是4x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根据“同大取大”求出公共解集是关键.19.x -1,1【解析】【分析】先通分计算括号里的,再计算括号外的,最后根据分式性质,找一个合适的数代入求值.【详解】解:原式21111x x x x+--=⨯+()()111x x x x x+-=⨯+1x =-;x 取1,0和1-时分式无意义,x \取2,当2x =时,原式211=-=.【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解题的关键是分子、分母的因式分解,以及通分、约分.20.(1)见解析;(2)平行,相等;(3)15.【解析】【分析】(1)直接利用平移的性质分别得出对应点位置进而得出答案;(2)利用平移的性质得出线段AA 1、BB 1的位置与数量关系;(3)利用三角形面积求法进而得出答案.【详解】解:(1)如图所示:△A 1B 1C 1,即为所求;(2)线段AA1、BB1的位置关系为平行,线段AA1、BB1的数量关系为:相等.故答案为:平行,相等;(3)平移过程中,线段AB扫过部分的面积为:2×12×3×5=15.故答案为:15.【点睛】此题考查平移变换以及三角形面积求法,正确得出对应点位置是解题关键.21.(1)见解析(213【解析】【分析】(1)由“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性质推知AD∥BC,且AD=BC;然后根据中点的定义、结合已知条件推知四边形CEDF的对边平行且相等(DF=CE,且DF∥CE),即四边形CEDF是平行四边形;(2)如图,过点D作DH⊥BE于点H,构造含30度角的直角△DCH和直角△DHE.通过解直角△DCH和在直角△DHE中运用勾股定理来求线段ED的长度.【详解】(1)证明:在▱ABCD中,AD BC,且AD=BC∵F是AD的中点∴DF=12 AD又∵CE=12 BC∴DF=CE,且DF CE∴四边形CEDF是平行四边形;(2)如图,过点D作DH⊥BE于点H.在▱ABCD 中,∵∠B=60°,∴∠DCE=60°.∵AB=4,∴CD=AB=4,∴CH=12CD=2,3在▱CEDF 中,CE=DF=12AD=3,则EH=1.∴在Rt △DHE 中,根据勾股定理知2(23)113+=.22.(1)2元;(2)至少购进玫瑰200枝.【解析】【详解】试题分析:(1)设降价后每枝玫瑰的售价是x 元,然后根据降价后30元可购买玫瑰的数量是原来购买玫瑰数量的1.5倍,列分式方程求解即可,注意检验结果;(2)根据店主用不多于900元的资金再次购进两种鲜花共500枝,列不等式求解即可.试题解析:(1)设降价后每枝玫瑰的售价是x 元,依题意有=×1.5.解得x =2.经检验,x =2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答:降价后每枝玫瑰的售价是2元.(2)设购进玫瑰y 枝,依题意有2(500-y)+1.5y≤900.解得y≥200.答:至少购进玫瑰200枝.23.(1)AE=EF ,理由详见解析;(2)点E 是在线段AF 的垂直平分线上,理由详见解析【解析】(1)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得出DE=BE,求出∠D=∠B=30°,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三角形外角性质求出∠A=∠DEA=60°,即可得出答案;(2)求出∠A=∠AFE,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得出即可.【详解】解:(1)AE=EF,理由是:∵线段BD的垂直平分线EG交AB于点E,交BD于点G,∴DE=BE,∵∠B=30°,∴∠D=∠B=30°,∴∠DEA=∠D+∠B=60°,∵在Rt△ABC中,∠ACB=90°,∠B=30°,∴∠A=60°,∴∠A=∠DEA=60°,∴△AEF是等边三角形,∴AE=EF;(2)点E是在线段AF的垂直平分线,理由是:∵∠B=∠D,∠ACB=90°=∠FCD,∴∠A=∠DFC,∵∠DFC=∠AFE,∴∠A=∠AFE,∴EF=AE,∴点E是在线段AF的垂直平分线.【点睛】本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能熟记线段垂直平分线内容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24.(1)一般性等式为111=(+11n n n n-+);(2)原式成立;详见解析;(3)244x x+.【解析】(1)先要根据已知条件找出规律;(2)根据规律进行逆向运算;(3)根据前两部结论进行计算.【详解】解:(1)由111122⨯=-;11112323⨯=-;11113434⨯=-;11114545⨯=-;…,知它的一般性等式为111=(+11n n n n -+);(2)1111(1)(1)n n n n n n n n +-=-+++ 111(1)1n n n n ==++,∴原式成立;(3)11(1)(1)(2)x x x x ++++11(2)(3)(3)(4)x x x x ++++++1111112x x x x =-+-+++11112334x x x x +-+-++++114x x =-+244x x=+.【点睛】解答此题关键是找出规律,再根据规律进行逆向运算.25.(1)证明见解析;(2)四边形ADEC 的周长为+.【解析】【分析】(1)连接CD 交AE 于F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到CF=DP ,OF=PF ,根据题意得到AF=EF ,又CF=DP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证明即可;(2)根据题意计算出OC 、OP 的长,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C 、CE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公式计算即可.【详解】(1)证明:如答图,连接CD 交AE 于F.∵四边形PCOD 是平行四边形,∴CF =DF ,OF =PF.∵PE =AO ,∴AF =EF.又∵CF =DF ,∴四边形ADEC 为平行四边形.(2)解:当点P 运动的时间为32秒时,OP =32,OC =3,则OE =92.由勾股定理,得AC 22OA OC +3,CE 22OC OE +3132.∵四边形ADEC 为平行四边形,∴四边形ADEC 的周长为(33132)×2=6+13【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勾股定理的应用,解题关键是掌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A、x≥32B 北师大版八下学期期末考试题1一、选择题(5×3=15分)1、不等到式2x-3≥0的解集是()322B、x>C、x<D、x<2332、如图,线段AB:BC=1:2,那么AC:BC等于()A、1:3B、2:3C、3:1D、3:2A B C3、如图,ΔABC中,DE∥BC,如果AD=1,DB=2,那么DE BC2111A、B、C、D、3432的值为()AD E4、若x2+mxy+9y2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m=()CA、6B、12C、±6D、±125、调查某班级的的对数学老师的喜欢程度,下列最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是()A、调查单数学号的学生B、调查所有的班级干部C、调查全体女生D、调查数学兴趣小组的学生二、填空题(8×3=24分)x2-96、对于分式,当x________时,分式有意义,当x________时,分式的值为0.x+37、不等式2x-2≤7的正整数解分别是_________.Ax32x-y8、已知=,则=______.y5y B E FC9、如图,在ΔABC中,EF∥BC,AE=2BE,则ΔAEF与梯形BCFE的面积比_______.10、分解因式:m2(x-y)+4n2(y-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下列调查中,____适宜使用抽样调查方式,_____适宜使用普查方式.(只填相应的序号)①张伯想了解他承包的鱼塘中的鱼生长情况;②了解全国患非典性肺炎的人数;③评价八年级十班本次期末数学考试的成绩;④张红想了解妈妈煲的一锅汤的味道.12、把命题“对顶角相等”改写成: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设C是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AC>BC),AB=4cm,则AC=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14~17题每小题7分,18~21题每小题8分,22题10分,23题11分,共81分)14、分解因式:x2(x-y)+(y-x)⎛3x x⎫x2-115、先化简,再求值: -⎪•⎝x-1x+1⎭x,其中x=2-2.16、解不等式组⎨⎧2x-5<0⎩x-2(x+1)<0,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17、解方程:x+14-x-1x2-1=118、如图,AB表示路灯,CD表示小明所在的位置,小明发现在CD的位置上,他的影子长是自己身高的2倍,他量得自己和身高为1.6米,此时他离路灯的距离为6.8米,你能帮他算出路灯的高度吗?ACE D B19、如图,梯形ABCD中,AD∥BC,∠BAD=90°,对角线BD⊥DC,ΔABD与ΔBCD相似吗?为什么?D AC B20、如图,已知∠BED=∠B+∠D,求证:AB∥CD.A BEC D21、某中学部分同学参加全国初中数学竞赛,取得了优异成绩.指导老师统计了所有参赛同学的成绩(成绩都是整数,试题满分120分),并且绘制了“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
北师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期末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小题,共分)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如图,在A B C D 中,E 为C D 上一点,连接A E 、B D ,且A E 、B D 交于点F ,D E A B =,则D F B F 等于()AB C D 如果a <b ,那么下列各式中,一定成立的是()A a >bB a c<b c C a -<b -D a>b 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中,是因式分解的为().A ()()x y x x y -+=+-+B ()()x x x -=+-C ()x a b a x b x -=-D ()ax b x c x a b c ++=++如图,R t △A B C 中,∠C =D ,A C =,B C =,D E 是A C 边的中垂线,分别交A C ,A B 于点E ,D ,则△D B C 的周长为()A B C D 如果关于x 的方程a x x +=-的解为非负数,且关于x,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x y a x y +=+ìí+=î解满足x y +>-,则满足条件的整数a 有()个.A B C D 在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这几个图形中,单独选用一种图形不能进行平面镶嵌的图形是()A 正三角形B 正方形C 正五边形D 正六边形“a 是正数”用不等式表示为()A a 5B a 6C a <D a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 a a a ¸=B -=C -=D a b a b¸´=能判定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是()A 对角线互相垂直B 对角线相等C 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D 对角线互相平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小题,共分)当x ___时,分式xx +-的值为零如下表,从左到右在每个小格子中都填入一个整数,使得其中任意四个相邻格子中所填的整数之和都相等,则第个格子中的数为_____________.-ab c-…若a b a b a b -+++=,则a b +=______.如图,A B C是边长为的等边三角形,取B C边中点E,作E D A B,E F A C,得到四边形E D A F,它的面积记作S;取B E中点E;作E D F B,E F E F,得到四边形E D F F,它的面积记作S.照此规律作下去,S=_______.(第题)(第题)如图,在等边△ABC中,AD平分∠BAC交BC与点D,点E为AC边的中点,BC=8;在AD上有一动点Q,则QC+QE的最小值为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小题,共分)判断命题“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真假,若是真命题,请给出证明;若是假命题,请修改其中一个条件使其变成真命题(一个即可)并请写出证明过程.(要求:画出图形,写出已知,求证和证明过程)下列运算正确吗?如果不正确,请改正.()a b a b m m m++=;()a ax y y x-=--;()a a+=;()x yx y x y+=++.如图,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格点.()在图①中,以格点为端点,画线段M N;()在图②中,以格点为顶点,画正方形A B C D,使它的面积为.已知:如图,A B C为等边三角形,B D为中线,延长B C至E,使C E=C D,连接D E.()证明:B D E是等腰三角形;()若A B=,求D E的长度.东东在完成一项“社会调查”作业时,调查了城市送餐员的收入情况,他了解到劳务公司为了鼓励送餐员的工作积极性,实行“月总收入=基本工资(固定)+计单奖金”的方法计算薪资,并获得如下信息:营业员小李小杨月送餐单数单月总收入元送餐每单奖金为a元,送餐员月基本工资为b元.()求a、b的值;()若月送餐单数超过单时,超过部分每单奖金增加元,假设月送餐单数为x单,月总收入为y元,请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送餐员小李计划月总收入不低于元时,小李每月至少要送餐多少单?如图,在边长为的正方形A B C D中,动点E以每秒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A开始沿边A B向点B运动,动点F以每秒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B开始沿折线B C﹣C D向点D运动,动点E比动点F先出发秒,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点F的运动时间为t秒.()点F在边B C上.①如图,连接D E,A F,若D E⊥A F,求t的值;②如图,连结E F,D F,当t为何值时,△E B F与△D C F相似?()如图,若点G是边A D的中点,B G,E F相交于点O,试探究:是否存在在某一时刻t,使得B OO G=?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上海“迪士尼”于今年“”开园,准备在暑假期间推出学生门票优惠价如下:票价种类(A)夜场票(B)日通票(C)节假日通票单价(元)我市某慈善单位欲购买三种类型的票共张奖励品学兼优的留守学生,其中购买的A种票x张,B种票数是A种票数的倍少张,C种票y张.()请求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设购票总费用为w元,求w(元)与x(张)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方便学生游玩,计划购买的每种票至少购买张,则有几种购票方案?并指出哪种方案费用最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C A C B CD C D C D二、填空题-三、解答题假命题.改为: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 B C D 中,A B C D =,A D B C =.求证:四边形A B C D 是平行四边形.证明:连接A C,如图所示:在A B C 和C D A 中,A B C D A D C B A C C A =ìï=íï=î∴()A B C C D A SS S ≌.∴B A C D C A Ð=Ð,A C B C A D Ð=Ð,∴A B C D ,B C A D ,∴四边形A B C D 是平行四边形.()a b a bm m m++=,故原题计算错误;()a a a a a x y y x x y x y x y -=+=-----,故原题计算错误;()a a a aa a+=++=,故原题计算错误;()x y x y x y x y x y++==+++,故原题计算正确.()如图①所示:()如图②所示.()证明:A B C 为等边三角形,D C B \Ð=°C E CD = ,CE D C D E \Ð=Ð,D C B CE D C D E Ð=Ð+Ð=° ,C ED C DE \Ð=Ð=°,B D Q 为中线D BC \Ð=°,D B C CE D \Ð=Ð,B D D E \=,B D E \是等腰三角形;()解:B D Q 为中线,A D A C \==,B D A C ^,A DB \Ð=°,在R t A B D △中,由勾股定理得:B D =D E B D \==.()由题意得:a b a b +=ìí+=î,解得,a =,b =,答:a =,b =.()①当x ££时,y x =+,②x >时,()y x x =´+-+=+,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x x y x x ì+££=í+>î,´+=< ,x \>,当x +³时,x ³,因此每月至少要送单,答:月总收入不低于元时,每月至少要送餐单.()①如图∵D E ⊥A F ,∴∠A O E D ,∴∠B A F ∠A E O D ,∵∠A D E ∠A E O D ,∴∠B A E ∠A D E ,又∵四边形A B C D 是正方形,∴A E A D ,∠A B F ∠D A E D ,在△A B F 和△D A E 中,{B A E A D E A E A D A B F D A EÐ=Ð=Ð=Ð∴△A B F≌△D A E(A S A)∴A E B F,∴t t,解得t.②如图∵△E B F∽△D C F∴E B B FD C F C=,∵B F t,A E t,∴F C﹣t,B E﹣﹣t﹣t,∴t tt -=-,解得:t=,t=(舍去),故t-=.()①<t5时如图,以点B为原点B C为x轴,B A为y轴建立坐标系,A的坐标(,),G的坐标(,),F点的坐标(t,),E的坐标(,﹣t)E F所在的直线函数关系式是:y tt-x﹣t,B G所在的直线函数关系式是:y x,∵B G=∵B OO G =,∴B O,O G,设O 的坐标为(a ,b ),{a b b a+==解得{a b ==∴O 的坐标为(,)把O 的坐标为(,)代入y t t -x ﹣t ,得t t -F ﹣t ,解得,t+(舍去),t-,②当6t >时如图,以点B 为原点B C 为x 轴,B A 为y轴建立坐标系,A 的坐标(,),G 的坐标(,),F 点的坐标(,t ﹣),E 的坐标(,﹣t )E F 所在的直线函数关系式是:y t -x ﹣t ,B G 所在的直线函数关系式是:y x ,∵B G =∵B OO G =,∴B O,O G,设O 的坐标为(a ,b ),{a b b a+==解得{a b ==∴O 的坐标为(,)把O 的坐标为(,)代入y t -x ﹣t ,得t -F ﹣t ,解得:t .综上所述,存在t-或t ,使得B O O G =.() 购买的A 种票x 张,\购买的B 种票为()x -张,x x y \+-+=,y x \=-;()()()w x x x =+-+-x =-+;()依题意得x x x ³ìï-³íï-³î,解得x ££,x 为整数,x \=、、,\共有种购票方案,方案一:A 种票张,B 种票张,C 种票张;方案二:A种票张,B种票张,C种票张;方案三:A种票张,B种票张,C种票张,=-+中,k=-<,在w x\随x的增大而减小,w´-+=元,\当x=时,w最小,最小值为()即当A种票为张,B种票张,C种票为张时,费用最少,最少费用为元。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抛一枚均匀的硬币,落地后正面朝上”这一事件是()A.必然事件B.随机事件C.确定事件D.不可能事件2.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是()A.AB=CD,AD=BC B.AB=CD,AB∥CDC.AB=CD,AD∥BC D.AB∥CD,AD∥BC3.方程x(x+3)=0的根是()A.x=0B.x=-3C.x1=0,x2=3D.x1=0,x2=-34.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是()A.圆柱B.正方形C.球D.圆锥5.如图,在口ABCD中,过点C的直线CE⊥AB,垂足为E,∠EAD=53°,则∠BCE的度数为()A.37°B.47°C.53°D.127°EDAB C6.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x2+2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A.k>-1B.k≥-1C.k≠0D.k>-1且k≠07.同一时刻,小明在阳光下的影长为2米,与他邻近的旗杆的影长为6米,小明的身高为1.6米,则旗杆的高为()A.3.2米B.4.8米C.5.2米D.5.6米8.若菱形的周长为8cm,高为1cm,则菱形两邻角的度数比为()A.3∶1B.4∶1C.5∶1D.6∶19.下列各组图形可能不相似的是( )A .各有一个角是45°的两个等腰三角形B .各有一个角是60°的两个等腰三角形C .各有一个角是105°的两个等腰三角形D .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10.如图,P 为口ABCD 的边AD 上的一点,E 、F 分别是PB 、PC 的中点,△PEF 、△PDC 、△P AB 的面积分别为S 、S 1、S 2,若S =3,则S 1+S 2的值是( ) A .3 B .6 C .12 D .2411.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3,点E 、F 分别在边BC 、CD 上,将AB 、AD 分别沿AE 、AF 折叠,点B 、D 恰好都落在点G 处,已知BE =1,则EF 的长为( )A .32B .52C .94D .312.如图,已知在Rt △ABC 中,AB =AC =2,在△ABC 内作第一个内接正方形DEFG ;然后取GF 的中点P ,连接PD 、PE ,在△PDE 内作第二个内接正方形HIKJ ,再取线段KJ 的中点Q ,在△QHI 内作第三个内接正方形……依次进行下去,则第n 个内接正方形的边长为( )A .23×(12)n -1B .223×(12)n -1C .23×(12)nD .223×(12)n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3.一个多边形图案在一个有放大功能的复印机上复印出来,它的一条边由原来的1cm 变成了2cm ,那么它的面积会由原来的6cm 2变为___________.14.有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是6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_______________.15.如图所示,直线a经过正方形ABCD的顶点A,分别过此正方形的顶点B、D作BF⊥a于点F、DE⊥a于点E,若DE=4,BF=3,则EF的长为____________.16.如图,已知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的长分别为6cm、8cm,AE⊥BC于点E,则AE的长为____________.17.设a,b是方程x2+x-2017=0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a2+2a+b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_.18.如图,菱形ABCD和菱形ECGF的边长分别为2和3,∠A=120°,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78分)19.解方程:(1)x2-2x-3=0; (2)x2-4x+1=020.如图,在口ABCD中,∠ABC的平分线交CD于点E,∠ADC的平分线交AB于点F.求证:BF=DE.21.小玲用下面的方法来测量学校教学大楼AB的高度:如图,在水平面上放一面平面镜,镜子与教学楼的距离EA=12米,当她与镜子的距离CE=2米时,她刚好能从镜子中看到教学楼的顶端B.已知她的眼睛距地面的高度DC=1.5米.请你帮助小玲计算出教学楼的高度AB是多少米(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2.某市为改善生态环境,积极开展向雾霾宣战,还碧水蓝天专项整治活动.已知2014年共投资1000万元,2016年共投资1210万元.(1)求2014年到2016年的平均增长率;(2)该市预计2017年的投资增长率与前两年相同,则2017年的投资预算是多少万元?23.小明和小丽用形状大小相同,面值不同的5张邮票设计了一个游戏,将面值1元、2元、3元的邮票各一张装入一个信封,面值4元、5元的邮票各一张装入另一个信封,游戏规定:分别从两个信封中各抽取1张邮票,若它们的面值和是偶数,则小明赢;若它们的面值之和是奇数,则小丽赢.请你判断这个游戏是否公平,并说明理由.24.如图1,将矩形ABCD沿DE折叠,使顶点A落在DC上的点A′处,然后将矩形展平,沿EF折叠,使顶点A落在折痕DE上的点G处,再将矩形ABCD沿CE折叠,此时顶点B恰好落在DE上的点H处,如图2.(1)求证:EG=CH;(2)已知AF=2,求AD和AB的长.25. 如图,在萎形ABCD中,F为边BC的中点,DF与对角线AC交于点M,过M作ME⊥CD于点E,∠1=∠2.(1)若CE=1,求BC的长;(2)求证:AM=DF+ME.26. 如图,在Rt△ABC中,∠B=90°,AC=60cm,∠A=60°,点D从点C出发沿CA方向以4cm/秒的速度匀速运动,同时点E从点A出发沿AB方向以2cm/秒的速度向点B匀速运动,当其中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点D、E运动的时间是t(0<t≤15).过点D作DE⊥BC于点F,连接DE、EF.(1)求证:AE=DF;(2)四边形AEFD能够成为菱形吗?如果能,求出相应的t值;如果不能,说明理由;(3)当t为何值时,△DEF为直角三角形?请说明理由.27. 如图1,四边形ABHC与四边形ADEF是正方形,D、F分别在AB、AC边上,此时BD=CF,BD⊥CF成立.(1)当正方形ADEF绕点A逆时针旋转θ(0°<θ<90°)时,如图2,BD=CF成立吗?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2)当正方形ADEF绕点A逆时针旋转45°时,如图3,延长BD交CF于点G,交AC于点M,求证:BD⊥CF;(3)在(2)的条件下,当AB=4,AD=2时,求线段CM的长.参考答案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北师大版)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关于的方程:①;②;③;④();⑤1x =-1,其中一元二次方程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2.已知α为锐角,且sin(α-10°)=22,则α等于( )A .45°B .55°C .60°D .65°3.如图,是由6个棱长为1个单位的正方体摆放而成的,将正方体A 向右平移2个单位,向后平移1个单位后,所得几何体的视图( ) A.主视图改变,俯视图改变 B.主视图不变,俯视图不变 C.主视图不变,俯视图改变 D.主视图改变,俯视图不变4.二次函数y=ax 2+bx 的图象如图所示,若一元二次方程ax 2+bx+m=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整数m 的最小值为( )A .﹣3B .﹣2C .﹣1D .2(第4题图) (第5题图) (第6题图)5.如图,点A ,B ,C ,D 的坐标分别是(1,7),(1,1),(4,1),(6,1),以点C ,D ,E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 相似,则点E 的坐标不可能是( )A .(6,0)B .(6,3)C .(6,5)D .(4,2) 6.如图,将一个长为,宽为 的矩形纸片先按照从左向右对折,再按照从下向上的方向对折,沿所得矩形两邻边中点的连线(虚线)剪下(如图(1)),再打开,得到如图(2)所示的小菱形的面积为( ) A. B. C. D.DCBA7.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x+a与x、y轴的正半轴分别交于点B和点A,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交于点C,若BA:AC=2:1,则a的值为( )A.2 B.﹣2 C.3 D.﹣38.观察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下列四个结论:①4ac﹣b2>0;②4a+c<2b;③b+c<0;④n(an+b)﹣b<a(n≠1).正确结论的个数是()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第7题图) (第8题图) (第12题图) (第13题图)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1分)9.计算:﹣14+﹣4cos30°= .10.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一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一次函数=-2+6y x 的图象无.公共点,则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是(只写出符合条件的一个即可).11.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2)x²+2x-1=0有实数根,求m的取值范围。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及答案【必考题】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12-的相反数是( ) A .2- B .2 C .12- D .122.矩形具有而平行四边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 )A .对边相等B .对角相等C .对角线相等D .对角线互相平分3.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 .4cm ,5cm ,9cmB .8cm ,8cm ,15cmC .5cm ,5cm ,10cmD .6cm ,7cm ,14cm4.已知关于x 的分式方程21m x -+=1的解是负数,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m ≤3 B .m ≤3且m ≠2 C .m <3 D .m <3且m ≠25.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26k x kx k --+=有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为( )A .0k ≥B .0k ≥且2k ≠C .32k ≥D .32k ≥且2k ≠ 6.如果2a a 2a 1+-+=1,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 )A .a 0=B .a 1=C .a 1≤D .a=0a=1或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k 和b 的取值范围是( )A .k >0,b >0B .k >0,b <0C .k <0,b >0D .k <0,b <08.如图,已知点E 在正方形ABCD 内,满足∠AEB=90°,AE=6,BE=8,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A.48 B.60C.76 D.809.如图,菱形ABCD的周长为28,对角线AC,BD交于点O,E为AD的中点,则OE的长等于()A.2 B.3.5 C.7 D.1410.如图,已知∠ABC=∠DCB,下列所给条件不能证明△ABC≌△DCB的是()A.∠A=∠D B.AB=DC C.∠ACB=∠DBC D.AC=B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已知1<x<5,化简2(1)x-+|x-5|=________.2.若最简二次根式1a+与8能合并成一项,则a=__________.3.将“对顶角相等”改写为“如果...那么...”的形式,可写为__________.4.在直线l上依次摆放着七个正方形(如图所示).已知斜放置的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a,b,c,正放置的四个正方形的面积依次是S1,S2,S3,S4,则S1+S2+S3+S4=________.5.如图,OP平分∠MON,PE⊥OM于点E,PF⊥ON于点F,OA=OB,则图中有__________对全等三角形.6.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连接BD ,且BD =CD ,过点A 作AM ⊥BD 于点M ,过点D 作DN ⊥AB 于点N ,且DN =32,在DB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P ,满足∠ABD =∠MAP +∠PAB ,则AP =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解方程组:(1)329817x y x y -=⎧⎨+=⎩ (2)272253x y y x ⎧+=⎪⎪⎨⎪+=⎪⎩2.先化简,再求值:213(2)211a a a a a +-÷+-+-,其中a =2.3.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3)0x m x m ---=.(1)求证: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如果方程的两实根为1x ,2x ,且2212127x x x x +-=,求m 的值.4.如图,在菱形ABCD 中,对角线AC 与BD 交于点O .过点C 作BD 的平行线,过点D 作AC 的平行线,两直线相交于点E .(1)求证:四边形OCED 是矩形;(2)若CE=1,DE=2,ABCD 的面积是 .5.如图,有一个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6AC =cm ,8BC = cm ,现将直角边沿直线AD 折叠,使它落在斜边AB 上,且与AE 重合,你能求出CD 的长吗?6.文美书店决定用不多于20000元购进甲乙两种图书共1200本进行销售.甲、乙两种图书的进价分别为每本20元、14元,甲种图书每本的售价是乙种图书每本售价的1.4倍,若用1680元在文美书店可购买甲种图书的本数比用1400元购买乙种图书的本数少10本.(1)甲乙两种图书的售价分别为每本多少元?(2)书店为了让利读者,决定甲种图书售价每本降低3元,乙种图书售价每本降低2元,问书店应如何进货才能获得最大利润?(购进的两种图书全部销售完.)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D2、C3、B4、D5、D6、C7、C8、C9、B10、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42、13、如果两个角互为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4、a+c5、36、6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1)11xy=⎧⎨=⎩;(2)23xy=⎧⎨=⎩2、11a-,1.3、(1)略(2)1或24、(1)略;(2)4.5、CD的长为3cm.6、(1)甲种图书售价每本28元,乙种图书售价每本20元;(2)甲种图书进货533本,乙种图书进货667本时利润最大.。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2.a、b 都是实数,且a<b,则下列不等式正确的是()A.a+x >b+x B.1-a<1-b C.5a <5b D.2a >2b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将点M(3,1)先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则移动后的点的坐标是()A.(6,3)B.(6,﹣1)C.(0,3)D.(0,﹣1)有意义的x 的取值范围是()A.3x >B.3x <C.3x ≥D.3x ≤5.若()234a m a +-+能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则常数m 的值是()A.1或5B.1C.-1D.7或1-6.如图,l∥m,等边三角形ABC 的顶点B 在直线m 上,∠1=20°,则∠2的度数为()A.60°B.45°C.40°D.30°7.函数y kx b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x 的不等式0kx b +≥的解集是()A.2x ≤B.2x ≥C.0x ≤D.0x ≥8.化简22a b a b a b ---的结果为()A.-a b B.a b +C.a ba b +-D.a ba b-+9.如图,点P 在∠AOB 的平分线上,PC⊥OA 于点C,∠AOB=30°,点D 在边OB 上,且OD=DP=2.则线段PC 的长度为()A.3B.2C.1D.1210.如图,边长为a ,b 的长方形,它的周长为14,面积为10,则22a b ab ab +-的值为()A.70B.60C.130D.14011.若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是72 ,则该正多边形的内角和为()A.360 B.540 C.720 D.90012.如图,E 是▱ABCD 的边DC 的延长线上一点,连接AE ,且AE DE =,若46E ∠=︒,则B Ð的度数为()A.65︒B.66︒C.67︒D.68︒二、填空题13.如图,在△ABC 中,EF 是△ABC 的中位线,且EF=5,则AC 等于________.14.把多项式x 2+ax +b 分解因式得(x+1)(x﹣3),则a-b 的值是_____.15.在ABCD 中,:3:5AB BC =,它的周长是32,则BC =______.16.关于x 的分式方程21122mx x x +-=--有增根,则m =______.三、解答题17.解不等式组:102332x x x ->⎧⎨-<-⎩18.先化简,再求值:22131369x xx x x -⎛⎫-÷ ⎪--+⎝⎭,其中2x =19.因式分解:(1)2222416a x a y -;(2)()2(21)6219x x ---+.20.如图,ABC 和BDE 是等边三角形,连接AD 、CE .求证:ABD △≌CBE △.21.如图,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和BD 交于点O ,且28AC BD +=,12BC =,求AOD ∆的周长.22.如图,在ABC 中,4AB =,7BC =,60B ∠=︒,将ABC 绕点A 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得到ADE ,当点B 的对应点D 恰好落在BC 边上时,求CD 的长.23.如图,等腰ABC 中,AB AC =,120BAC ∠=︒,AD AB ⊥交BC 于点D ,2AD =,求BC 的长.24.△ABC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1)画出△ABC关于原点O的中心对称图形△A1B1C1;(2)写出中心对称图形△A1B1C1的顶点坐标.25.已知:如图A、C是▱DEBF的对角线EF所在直线上的两点,且AE=CF.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26.为满足防护新冠疫情需要,现有甲乙两种机器同时开工制造口罩.甲加工90个口罩所用的时间与乙加工120个口罩所用的时间相等,已知甲乙两种机器每秒钟共加工35个口罩,求甲乙两种机器每秒各加工多少个口罩?27.某校为了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计划购买篮球、足球共60个,已知每个篮球的价格为70元,每个足球的价格为80元.(1)若购买这两类球的总金额为4600元,求篮球、足球各买了多少个?(2)若购买篮球的总金额不超过购买足球的总金额,求最多可购买多少个篮球?28.如图,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6,10O AB AC AB cm BC cm ⊥==,点P 从点A 出发,沿AD 方向以每秒1cm 的速度向终点D 运动,连接PO ,并延长交BC 于点Q .设点P 的运动时间为t 秒.(1)求BQ 的长(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2)当四边形ABQP 是平行四边形时,求t 的值;(3)当325t =时,点O 是否在线段AP 的垂直平分线上?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C【详解】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D、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不考虑颜色),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2.C【详解】解:A.∵a<b,∴a+x<b+x,计算错误;B.∵a<b,∴-a>-b,∴1-a>1-b,计算错误;C.∵a<b,∴5a<5b,计算正确;D.∵a<b,∴22a b <,计算错误.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熟练掌握不等式得基本性质是解题的关键.3.A【解析】【分析】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依此即可求解.【详解】解:3+3=6,1+2=3.故点M 平移后的坐标为(6,3).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是: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4.A【解析】【分析】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和分式有意义的条件,由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分母不等于0即可求解.【详解】解: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被开方数x-3≥0,解得x≥3,≠,即x-3≠0,解得x≠3有意义的x的取值范围是3x>.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和分式有意义的条件.二次根式中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否则二次根式无意义,当二次根式在分母上时,还要考虑分母不等于零.5.D【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而分解因式得出答案.【详解】解:∵a2+(m-3)a+4能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m-3=±4,解得:m=-1或7.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公式法分解因式,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6.C【详解】解:过C作CM∥直线l,∵△ABC是等边三角形,∴∠ACB=60°,过C作CM∥直线l,∵直线l∥直线m,∴直线l∥直线m∥CM,∵∠ACB=60°,∠1=20°,∴∠1=∠MCB=20°,∴∠2=∠ACM=∠ACB-∠MCB=60°-20°=40°.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用到的知识点为: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7.A【详解】解:由图可知,当x≤2时,kx+b≥0.故选:A.8.B【详解】解:22a b a b a b---22a b a b-=-()()a b a b a b+-=-a b =+,故选:B .9.C【详解】解:如图,过点P 作PE⊥OB 于E,∵∠AOB=30°,点P 在∠AOB 的平分线上,∴∠AOP=∠POB=15°,∵OD=DP=2,∴∠OPD=∠POB=15°,∴∠PDE=30°,∴PE=12PD=1,∵OP 平分∠AOB,PC⊥OA,PE⊥OB,∴PC=PE=1,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的是角平分线的性质和直角三角形30°所对的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的应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掌握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和直角三角形30°所对的边是斜边的一半是解题关键.10.B【解析】【分析】先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得出a+b 和ab 的值,再将22a b ab ab +-的前两项提出ab,然后代入求出即可.【详解】解:∵边长为a ,b 的长方形,它的周长为14,面积为10,∴a+b=7,ab=10,∴()22=+a b ab ab ab a b ab+--=10710⨯-=60故选:B【点睛】本题既考查了对因式分解方法的掌握,又考查了代数式求值的方法,同时还隐含了数学整体思想和正确运算的能力.11.B【解析】【分析】先根据正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求出边数,然后再运用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解答即可.【详解】解:多边形的边数为360°÷72°=5则多边形的内角和为:(5-2)×180°=540°.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考查了正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相等、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以及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求得正多边形的边数和掌握多边形内角和公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2.C【解析】【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到∠B=∠D,再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D 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B=∠D,∵AE=DE,∴∠D=∠DAE,∵∠E=46°,∠E+∠D+∠DAE=180°,∴()1=180=672D E ∠-∠ ∴∠B=67°.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进行求解.13.10【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即可求出AC.【详解】解:在△ABC中,∵EF是△ABC的中位线,∴EF=12 AC,∴AC=2EF,∵EF=5,∴AC=2×5=10,故答案为:1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熟记三角形的中位线等于第三边的一半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4.1【解析】【分析】把因式分解后的式子展开即可得出答案.【详解】∵()()21323x x x x +-=--又()()213x x x ax b+-=++∴23a b ,=-=-∴1a b -=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因式分解,属于基础题型,解题关键是因式分解后的式子展开后与原式对应项系数相等.15.10【解析】【分析】设3,5AB x BC x ==,然后根据周长等于32列方程.【详解】解:设3,5AB x BC x==由题意得,()23532x x +=解得2x =所以BC=10.故答案为1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求边长.16.5【解析】【分析】根据已知有增根,即使分式方程分母为0的根,即满足x-2=0;解题中分式方程,先通分,再去分母,化成整式方程后,用x 表示出未知参数m,最后将x 的值代入即可求得m 的值.【详解】解:分式方程有增根20x ∴-=得:x=221122m x x x +-=--通分得:()2112m x x -+=-去分母得:212m x x --=-化简得:31m x =-将x=2代入得m=5故答案为5.【点睛】这道题考察的是分式方程增根的概念和分式方程未知参数的解法.解决这类题的关键在于:确定增根,化分为整,增根代入.17.1x >【解析】【分析】分别把两个不等式的解集求出来,再借助数轴求出两个解集的公共部分,即得不等式组的解集.【详解】解不等式(1)得:1x >解不等式(2)得:1x >-两个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如下:∴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不等式组及利用数轴求不等式组的解集.18.4xx -,1【解析】【分析】先根据分式的混合运算法则进行化简,再把x【详解】解:原式()213(3)33x x x x x -+-=⋅--4xx-=当x =时,原式1=.【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以及分母有理化,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19.(1)()()2422ax y x y -+;(2)()242x -【解析】【分析】(1)先提取公因式,再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即可;(2)先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再提取公因式即可.【详解】解:(1)2222416a x a y-=()22246ax y -=()()2422a x y x y -+;(2)()2(21)6219x x ---+=2(213)x --=()242x -.【点睛】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解题关键是熟练运用提取公因式和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注意:因式分解要彻底.20.见解析.【解析】【分析】由等边三角形性质得到AB=BC,BD=BE,∠ABC=∠DBE=60°,从而有∠ABD=∠CBE ,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证明:∵ABC 和BDE 是等边三角形∴60ABC DBE ∠=∠=︒∴ABC DBC DBE DBC∠-∠=∠-∠∴ABD CBE∠=∠又∵AB BC =,BD BE =,∴在ABD △和CBE △中AB BC ABD CBE BD BE =⎧⎪∠=∠⎨⎪=⎩∴ABD △≌CBE △()SAS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以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解题关键.21.26【解析】【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由28AC BD +=,得到14AO OD +=,再根据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得到12AD BC ==,最后算出AOD ∆的周长.【详解】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O CO =,BO DO =,∵28AC BD +=,∴14AO OD +=,∵12AD BC ==,∴AOD ∆的周长141226AO OD AD =++=+=.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22.3【解析】【分析】由旋转的性质可证得ABD △是等边三角形,则可求得BD 的长,再利用线段的和差即可求得答案.【详解】解:∵将ABC 绕点A 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得到ADE ,∴4AD AB ==.∵60B ∠=︒,∴ABD △是等边三角形,∴4BD AD AB ===,∴743CD BC AD =-=-=.【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线段的和差等,证得ABD △是等边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23.6BC =【解析】【分析】由题意易得∠B=∠C=30°,进而可得∠CAD=∠C=30°,则有2CD AD ==,由含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D=4,进而问题可求解.解:∵AB AC =,120BAC ∠=︒,∴()1180302B C BAC ∠=∠=︒-∠=︒,∵AD AB ⊥,∴90BAD ∠=︒,∴1209030CAD BAC BAD C ∠=∠-∠=︒-︒=︒=∠,∴2CD AD ==,在Rt BAD 中,30B ∠=︒,∴24BD AD ==,∴426BC BD C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及含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及含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4.(1)画图见解析;(2)A 1(1,-2),B 1(3,-3),C 1(4,0)【解析】【分析】(1)依据中心对称的性质,即可得到△ABC 关于原点O 的中心对称图形△A 1B 1C 1;(2)根据图象可得各点坐标.【详解】解:(1)如图所示:(2)由图可知:A 1(1,-2),B 1(3,-3),C 1(4,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作图—中心对称,掌握中心对称的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5.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和平行线的性质,推导得DEA BFC ∠=∠,DFC BEA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证明DEA BFC △≌△、DFC BEA △≌△,得AD BC =、CD AB =,即可完成证明.【详解】证明:∵平行四边形DEBF,∴//DE BF ,//DF BE ,∴DEF BFE ∠=∠,DFE BEF ∠=∠,∵180DEF DEA ∠+∠=︒,180BFE BFC ∠+∠=︒,180DFE DFC ∠+∠=︒,180BEF BEA ∠+∠=︒,∴DEA BFC ∠=∠,DFC BEA ∠=∠,∵平行四边形DEBF,∴DE BF =,DF BE =,在DEA △和BFC △中,DE BF DEA BFC AE CF =⎧⎪∠=∠⎨⎪=⎩∴DEA BFC △≌△,∴AD BC =,在DFC △和BEA △中,DF BE DFC BEA AE CF =⎧⎪∠=∠⎨⎪=⎩∴DFC BEA △≌△,∴CD AB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平行线、全等三角形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从而完成求解.26.甲每秒加工口罩15个,乙每秒加工口罩20个.【解析】【分析】设甲每秒加工口罩x 个,则乙每秒加工口罩35-x 个.再根据题意可列出关于x 的分式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设甲每秒加工口罩x 个,则乙每秒加工口罩35-x 个.根据题意可列方程9012035x x=-.解得:15x =,经检验15x =是原方程的解.故甲每秒加工口罩15个,乙每秒加工口罩35-15=20个.【点睛】本题考查分式方程的实际应用.根据题意列出等量关系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7.(1)篮球、足球各买了20个,40个;(2)最多可购买篮球32个.【解析】【分析】(1)设篮球、足球各买了x ,y 个,根据等量关系:篮球、足球共60个,篮球、足球共用4600元,列出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得;(2)设购买了a 个篮球,根据购买篮球的总金额不超过购买足球的总金额,列出不等式进行求解即可.【详解】(1)设篮球、足球各买了x ,y 个,根据题意,得6070804600x y x y +=⎧⎨+=⎩,解得2040 xy=⎧⎨=⎩,答:篮球、足球各买了20个,40个;(2)设购买了a个篮球,根据题意,得()708060a a≤-,解得32a≤,∴最多可购买篮球32个.【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弄清题意,找准等量关系或不等关系列出方程或不等式是解题的关键.28.(1)10-t;(2)5秒;(3)见解析【解析】【分析】(1)先证明△APO≌△CQO,可得出AP=CQ=t,则BQ即可用t表示;(2)由题意知AP∥BQ,根据AP=BQ,列出方程即可得解;(3)过点O作直线EF⊥AP,垂足为E,与BC交于F,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出EF,得到OE,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E,再说明AP=2AE即可.【详解】解:(1)∵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OA=OC,AD∥BC,∴∠PAO=∠QCO,∵∠AOP=∠COQ,∴△APO≌△CQO(ASA),∴AP=CQ=t,∵BC=10,∴BQ=10-t;(2)∵AP∥BQ,当AP=BQ时,四边形ABQP是平行四边形,即t=10-t,解得:t=5,∴当t为5秒时,四边形ABQP是平行四边形;(3)过点O作直线EF⊥AP,垂足为E,与BC交于F,在Rt△ABC中,∵AB=6,BC=10,,∴AO=CO=12AC=4,∵S△ABC=12AB AC⋅=12BC EF⋅,∴AB•AC=BC•EF,∴6×8=10×EF,∴EF=24 5,∴OE=125,165,当325t=时,AP=325,∴2AE=AP,即点E是AP中点,∴点O在线段AP的垂直平分线上.【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垂直平分线的判定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学会利用参数解决问题.。
第5题图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测试题八年级数学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共2页,满分为36分;第Ⅱ卷共6页,满分为84分.本试题共8页,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答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并同时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本考试不允许使用计算器.第I 卷(选择题 共36分)注意事项:第Ⅰ卷为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 )A.(a +3)(a —3)=a 2-9B.()2241026x x x ++=++ C.()22693x x x -+=- D.()()243223x x x x x -+=-++ 2. 分式293x x --的值为零,则x 的取值( ).A .3B .3-C .3±D .03. 下列变形正确的是( ).A .11a ab b+=+ B .11a ab b--=-- C .221a b a b a b-=--D .22()1()a b a b --=-+ 4. 有一个三角形两边长为3和4,要使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则第三边长为( ) A .5 BC .5D .不确定5. 如图所示,同时自由转动两个转盘,指针落在每一个数上的机会均等,转盘停止后,两个指针同时落在奇数上的概率是( )A .425B .525C .625D .9256.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有两条边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B .两腰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C .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D .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边三角形全等 7. 如图,在长为100米,宽为80米的矩形场地上修建两条宽度相等且互相垂直的道路,剩余部分进行绿化,要使绿化面积为7644米2,则道路的宽应为多少米?设道路的宽为x 米,则可列方程为( )8.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设 ( )A .∠A =∠B B .AB =BC C .∠B =∠CD .∠A =∠C10.如图,在△ABC 中,∠CAB=75°,在同一平面内,将△ABC 绕点A 旋转到△AB ′C ′的位1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小林家购置了私家车,这样他乘坐私家车上学比乘坐公交车上学所需的时间少用了15分钟,现已知小林家距学校8千米,乘私家车平均速度是乘乘轿车平均速度的2.5倍,若设乘公交车平均每小时走x 千米,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 ) A .x x 5.28158=+ B .155.288+=x xC .x x 5.28418=+D .415.288+=x x12 . 如图,边长为6的大正方形中有两个小正方形,若两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S 1,S 2,则S 1+S 2的值为( )A .16B .17C .18D .19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84分)注意事项:1.第Ⅱ卷为非选择题,请考生用蓝、黑色钢笔(签字笔)或圆珠笔直接在试卷上作答. 2.答卷前,请考生先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3. 当x 时,分式x-31有意义 14. 在△ABC 中,∠A:∠B:∠C =1:2:3,AB =6cm ,则BC = cm . 15. 分解因式:3223x y 2x y +xy =- 16. 若关于x 的方程2222x m x x++=--有增根,则m 的值是______ 17..两个连续整数的积为42,这两个数分别为18. 如图4,正方形ABCD 中,点E 在BC 的延长线上,AC=CE,则下列结论: (1)∠ACE=1350.(2)∠E=22.50,(3)∠2=112.50.(4)AF 平分∠DAC. (5)DF=FC. 其中正确的有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66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因式分解 m 3n -9mn . (2)计算 2111a a a a -++-20. (本小题满分8分)(1)解方程 )12(3)12(4+=+x x x ;(2)解分式方程22121--=--xx x21. (本小题满分8分)某市为了治理城市污水,需要铺设一段全长为300米的污水排放管道,铺设120米后,为了尽可能减少施工对城市交通所造成的影响,后来每天的工作量比原计划增加20%,结果共用了27天完成了这一任务,求原计划每天铺设管道多少米?小明和小刚用如图所示的两个转盘做配紫色游戏,游戏规则是:分别旋转两个转盘,若其中一个转盘转出了红色,另一个转出了蓝色,则可以配成紫色.此时小刚得1分,否则小明得1分.这个游戏对双方公平吗?请说明理由.若你认为不公平,如何修改规则才能使游戏对双方公平?23(本小题满分8分)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BD 交于点O ,经过点O 的直线交AB 于E ,交CD 于F .求证:OE =OF .B小丽为校合唱队购买某种服装时,商店经理给出了如下优惠条件:如果一次性购买不超过10件,单价为80元;如果一次性购买多于10件,那么每增加1件,购买的所有服装的单价降低2元,但单价不得低于50元.按此优惠条件,小丽一次性购买这种服装付了1200元.请问她购买了多少件这种服装?25. (本小题满分9分)如图所示,在长和宽分别是a 、b 的矩形纸片的四个角都剪去一个边长为x 的正方形.(1)用a ,b ,x 表示纸片剩余部分的面积;(2)当a =6,b =4,且剪去部分的面积等于剩余部分的面积时,求正方形的边长.26. (本小题满分10分)如图,在Rt △ABC 中,∠C =90°,以AC 为一边向外作等边三角形ACD ,点E 为AB 的中点,连结DE .(1)证明DE ∥CB ;(2)探索AC 与AB 满足怎样的数量关系时,四边形DCBE 是平行四边形.一.选择CBBCD D C C CA DB二.填空13.≠3, 14. 3 15.a+b 16.0 17 6\7 或-6\-7 18. (1)(2)(3)(4)(5)19.20. -1\2 3\423. 解析: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OA=OC,AB∥CD ……………2′∴∠OAE=∠OCF ……………4′∵∠AOE=∠COF ……………6′∴△OAE≌△OCF(ASA)∴OE=OF ……………8′25x1=即正方形的边长为中,,=AC= AC=2016—2017学年期末测试八年级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请把正确选项填在相应题号下的空格里。
2017-2018学年末教学质量监测八年级数学试卷题号-一一-二二总分得分(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得分评卷人、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 分)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的平方根是.2. 分解因式:2x3 _8x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使二次根式X -2有意义的x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__________4•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 // CD,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得四边形ABCD成为平行四边形,你添加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5 . 不等式组2x-5 03-x :: -1的解集是A D得分评卷人、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4分,满分32分)7.下列计算正确的是()B. 、2+, 3^. 56.正比例函数的图像经过点A (-2,3),B (a,—3),C. 3 空=3空D . .. (-16)(-9)=.帀二 P8.不等式1+x v 0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A .3-2-101 23C.——---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I 1 >B .一一一一一A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B.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C.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10.因式分解x3—2x2+ x正确的是(2A . (x—1)22C. x( x —2x+ 1)D .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2B . x (x—1) 2D . x (x+ 1) 211 .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30°,那么它的顶角为()A . 30B . 60C . 120D . 30° 或12012. 我县今年5月某地6天的最高气温如下(单位乜):32, 29, 30, 32, 30, 32. 则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A. 30, 32B. 32, 30C. 32, 31D. 32, 3213. 一次函数y二kx・b的图像如图,贝U k和b的值为()14 .下列几组数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是()A . 6, 8, 10C. 2, 3, 4得分评卷人三、解答题B . 4, 5, 7D . 1, 2, 3(本大题共9个小题,满分70分)15 . (7分)解方程组:16 . (7分)解分式方程:丄- 2x— 1 1-xA. k<0, b<0B. k>0, b<0C. k>0, b>0D. k<0, b> 0 17 . (7分)如图,点B、E、C、F在同一直线上, AC与DE相交于点G,/ A= / D, AC // DF .求证:AB // DE .20. (9分)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点A (-3, 0), B (2, 5)两点.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经过点B(2,3).(1)求这两个函数的表达式.(2)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这个函数的图象.(3)求三角形AOB的面积.19. (8分)如图,在△ ABC中,AB=AC , D为BC的中点,点E, F分别在AB和AC上,并且AE=AF .求证:DE=DF .C第19题图y i6—5一4一3—2一1-11 II 1 11 1 1 1 1 j 1 i 1-6 -5 -4 -3 -2 -10 1 2 3 4 5 6-1—-2—-3—-4--5—-6-第20题图18(8分)先化简’再求值:&+缶卜总,其中V-21. (7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每个小正方形边长都为1个单位长度.(1)画出将△ ABC向下平移4个单位得到的△ A i B i C i;(2)画出△ ABC关于原点0的中心对称图形厶A2B2C2;(3)画出△ A i B i C i绕着点A i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到的△ A3B3C3. 23. (9分)如图,E、F是口ABCD对角线AC上两点,且AE=CF .(1)求证: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2)如果把条件AE=CF改为BE丄AC,DF丄AC,试问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3)如果把条件AE=CF改为BE=DF,试问四边形BFDE还是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22. (8分)某学校要制作一批安全工作的宣传材料.甲公司提出:每份材料收费iO元,另收iOOO元的版面设计费;乙公司提出:每份材料收费20元,不收版面设计费.请你帮助该学校选择制作方案.参考答案2 2当x 二时,原式=3乂亠3 §亠1 、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 满分 18 分) 19. (8 分)1.土 32. 2x(x+2)(x- 2)3. x >24. AB=CD 或 AD //BC 或/ A= / C 或/ B= / D 或/ A+ / B=180 或/ C+ / D=180 等 5. x > 4 6. 2、选择题 (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每小题 4分,满分32分)7. A 8. A 9. C 10. B 11. D 12. C 13.14. A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 9个小题,满分70分)【证明一】T AB=AC•••/ B = / C (等边对等角) 又••• AE=AF • AB - AE =AC - 即 EB=FC又••• D 为BC 的中点• BD=CDAF 15. ( 7 分) x _y =4 ........... (1 J 2x y =8 ........... ⑵ 解:(1 (2)得 3x=12 得x =4 将x =4代入(1)得y = 0 f x 二 4 所以y=0 16. (7 分)解:方程两边同乘以 x-1 解得x=0经检验x=0是原方程的根 因此原方程的解是x=0得, x-2=2(x-1)••• △ EBD FCD • DE=DF【证明二】连接AD ,•/ AB=AC • / BAD =即/ EAD = 又••• AE=AF , (SAS ) ,D 为 / CAD / FAD 且 AD=ADBC 的中点(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定理) • △ EAD FAD ( SAS )•••DE=DF17. ( 7 分) 证明:••• AC // DF •••/ D= / EGC 20. (9 分)•••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经过两点 A (-3, 0)、又•••/ A= / D •••/ A= /EGC • AB // DE 「3k b"解得 k = 1• y=x+32k b = 5 b = 318. ( 8 分)【解法一】 丄 2x x T x 2•••正比例函数y=kx 的图象经过点B (2, 5)D第19题图(2, 5)- +竺I1 x2 -1 x -1 x 1 xx x 2 -1 2x x 2 T = ----- » ------- r ------ 由 --x T x x 1 x =x 1 2(x-1) =3x-1 【解法二】 厶仝x_x -1 x 1 x 2 -1 IL x 2-1 x 2 -1x 2 x 2x 2 -2x x 2 -1 3x 2 -x x 2-1 x(3x -1) c --------------------- ------- ------------ ------- -------------2 A 2 Ax x 1 x x 1x 2-15• 2k=5 得 k= —25• y= x2BA “ I |Xi 2y -6 5 4 (2) (3) 函数图像如右图•/ △ AOB 的底边 OA=3,底边OA 上的高为5• △ AOB 的面积=3 X5 吃=7.5x 2 -1 x 2 -1x 2「1 3x -1x-6 -5 - -3-2 -11 2 3 4 5 6 x-5-6 第20题图21. (7 分)解:如图所示:(A i B i C i ((2、A2B2C2 (3)△ A3B3C322. (8分)解:设制作x份材料时,甲公司收费y i元,乙公司收费y2元,则y i=10x+1000 y2=20x由y i= y2,得i0x+i000=20x,解得x=i00由y i>y2,得iox+iooo>20x,解得x v ioo由y i v y2,得iOx+iOOO v 20x,解得x> i00所以,当制作材料为ioo份时,两家公司收费一样,选择哪家都可行;当制作材料超过ioo份时,选择甲公司比较合算;当制作材料少于ioo份时,选择乙公司比较合算 .【证明二】连接BD,交AC于点0•/ ABCD是平行四边形• OA=OC OB=OD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又••• AE=CF• OA - AE=OC - CF,即OE=OF•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D 且AB // CD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 BAE = / DCF•/ BE丄AC , DF丄AC•/ BEA = / DFC=9o°, BE // DF•△ BAE ◎△ DCF (AAS )• BE=DF•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四边形BFDE不是平行四边形因为把条件AE=CF改为BE=DF后,不能证明△ BAE与厶DCF全等。
-2017学年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1.计算的值为()A.±4 B.±2 C.4 D.2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边长为3和4,则它的斜边长C是()A.5 B.C.5或D.1<C<73.下面函数中,是正比例函数的是()A.y=6x B.y=C.y=x2+6x D.y=3x﹣14.下面4个点中,哪个点在直线y=﹣2x+3上()A.(﹣1,1)B.(1,﹣1)C.(2,﹣1)D.(5,13)5.某学习小组8名同学的体重分别是35、50、45、42、36、38、40、42(单位:kg),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众数分别为()A.41、42 B.41、41 C.36、42 D.36、416.七位评委对参加普通话比赛的选手评分,比赛规则规定要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然后计算剩下了5个分数的平均分作为选手的比赛分数,规则“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一定不会影响这组数据的()A.平均数B.中位数C.极差 D.众数7.用给定长度的绳子围成下面四种几何图形,其面积一定最大的是()A.三角形B.平行四边形C.正方形D.菱形8.如图,▱OABC的顶点O、A、C的坐标分别是(0,0),(2,0),(0.5,1),则点B的坐标是()A.(1,2) B.(0.5,2)C.(2.5,1)D.(2,0.5)9.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如图所示的“赵爽弦图”,若直角三角形斜边长为2,最短的之边长为1,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A.1 B.3 C.4﹣2D.4+210.有一组数据如下:3,a,4,6,7,它们的平均数是5,那么这组数据的方差是()A.10 B. C.2 D.11.已知是整数,a是正整数,a的最小值是()A.0 B.3 C.6 D.24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把△ABC先沿x轴翻折,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得到△A1B1C1现把这两步操作规定为一种变换.如图,已知等边三角形ABC的顶点B、C的坐标分别是(1,1)、(3,1),把三角形经过连续5次这种变换得到三角形△A5B5C5,则点A的对应点A5的坐标是()A.(5,﹣) B.(14,1+)C.(17,﹣1﹣) D.(20,1+)二、填空题13.要使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a应当满足的条件是.14.已知点A(2,a),B(3,b)在函数y=1﹣x的图象上,则a与b的大小关系是.15.如图,直线y=﹣2x+2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把△AOB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AO′B′,则直线AB′的函数解析式是.16.判断下列各式是否成立:=2;=3;=4;=5类比上述式子,再写出两个同类的式子、,你能看出其中的规律吗?用字母表示这一规律.三、解答题(共72分)17.填空,化简:(1)=;(2)=;(3)=;(4)=;(5)=;(6)=;(7)=;(8)=.18.计算:(1)(﹣4)﹣(3﹣2);(2)(5+﹣6);(3)()(2﹣);(4)(2﹣3)2.19.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BD是对角线,E、F是BD上的两点,DE=BF.求证:四边形AFCE是平行四边形.20.如图,在△ABC中,∠B=30°,∠C=45°,AC=2.求BC边上的高及△ABC的面积.21.某学习兴趣小组参加一次单元测验,成绩统计情况如下表.分数73 74 75 76 77 78 79 82 83 84 86 88 90 92人数1 1 5 4 3 2 3 1 1 1 2 3 1 2(1)该兴趣小组有多少人?(2)兴趣小组本次单元测试成绩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各是多少?(3)老师打算为兴趣小组下单元考试设定一个新目标,学生达到或超过目标给予奖励,并希望小组三分之一左右的优秀学生得到奖励,请你帮老师从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三个数中选择一个比较恰当的目标数;如果计划让一半左右的人都得到奖励,确定哪个数作为目标恰当些?22.已知点A(4,0)及在第一象限的动点P(x,y),且x+y=5,0为坐标原点,设△OPA的面积为S.(1)求S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2)求x的取值范围;(3)当S=4时,求P点的坐标.23.A、B两乡分别由大米200吨、300吨.现将这些大米运至C、D两个粮站储存.已知C粮站可储存240吨,D粮站可储存200吨,从A乡运往C、D两处的费用分别为每吨20元和25元,B乡运往C、D两处的费用分别为每吨15元和18元.设A乡运往C粮站大米x吨.A、B两乡运往两个粮站的运费分别为y A、y B元.(1)请填写下表,并求出y A、y B与x的关系式:C站D站总计A乡x吨200吨B乡300吨总计240吨260吨500吨(2)试讨论A、B乡中,哪一个的运费较少;(3)若B乡比较困难,最多只能承受4830元费用,这种情况下,运输方案如何确定才能使总运费最少?最少的费用是多少?24.如图,把矩形纸片ABCD置于直角坐标系中,AB∥x轴,BC∥y轴,AB=4,BC=3,点B(5,1)翻折矩形纸片使点A落在对角线DB上的H处得折痕DG.(1)求AG的长;(2)在坐标平面内存在点M(m,﹣1)使AM+CM最小,求出这个最小值;(3)求线段GH所在直线的解析式.-2017学年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计算的值为()A.±4 B.±2 C.4 D.2【考点】算术平方根.【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进行解答.【解答】解:=4.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关键在于熟练掌握算术平方根的定义.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边长为3和4,则它的斜边长C是()A.5 B.C.5或D.1<C<7【考点】勾股定理.【分析】直接利用勾股定理求斜边长即可.【解答】解:由勾股定理可得:斜边===5,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运用.本题比较简单,解题的关键是熟记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是a,b,斜边长为c,那么a2+b2=c2.3.下面函数中,是正比例函数的是()A.y=6x B.y=C.y=x2+6x D.y=3x﹣1【考点】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分析】根据正比例函数y=kx的定义条件:k为常数且k≠0,自变量次数为1,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根据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即可得出A中y=6x是正比例函数,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比例函数,关键是根据正比例的定义分析.4.下面4个点中,哪个点在直线y=﹣2x+3上()A.(﹣1,1)B.(1,﹣1)C.(2,﹣1)D.(5,13)【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分析】将A,B,C,D分别代入一次函数解析式y=﹣2x+3,根据图象上点的坐标性质即可得出正确答案.【解答】解:A.将(﹣1,1)代入y=﹣2x+3,x=﹣1时,y=6,此点不在该函数图象上,故此选项错误;B.将(1,﹣1)代入y=﹣2x+3,x=1时,y=1,此点不在该函数图象上,故此选项错误;C.将(2,﹣1)代入y=﹣2x+3,x=2时,y=﹣1,此点在该函数图象上,故此选项正确;D.将(5,13)代入y=﹣2x+3,x=5时,y=﹣7,此点不在该函数图象上,故此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只要点在函数的图象上,则一定满足函数的解析式.反之,只要满足函数解析式就一定在函数的图象上.5.某学习小组8名同学的体重分别是35、50、45、42、36、38、40、42(单位:kg),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众数分别为()A.41、42 B.41、41 C.36、42 D.36、41【考点】众数;算术平均数.【分析】根据众数和平均数的概念求解.【解答】解:这组数据中42出现的次数最多,故众数为42,平均数为:=41.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众数和平均数的知识,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6.七位评委对参加普通话比赛的选手评分,比赛规则规定要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然后计算剩下了5个分数的平均分作为选手的比赛分数,规则“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一定不会影响这组数据的()A.平均数B.中位数C.极差 D.众数【考点】统计量的选择.【分析】根据平均数、中位数、极差及众数的意义分别判断后即可确定正确的选项.【解答】解: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一定会影响到平均数、极差,可能会影响到众数,一定不会影响到中位数,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统计量的选择,解题的关键是了解平均数、中位数、极差及众数的意义,难度不大.7.用给定长度的绳子围成下面四种几何图形,其面积一定最大的是()A.三角形B.平行四边形C.正方形D.菱形【考点】认识平面图形.【分析】首先根据题意可得所围成的图形的周长相等,然后再根据若周长一定,所围成的图形越接近圆形,其面积就越大,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得:所围成的图形的周长相等,若周长一定,所围成的图形越接近圆形,其面积就越大,则用同样长的四根绳子分别围成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菱形,可得所围成的图形面积最大的是正方形.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认识平面图形,关键是要明确在平面图形中,若周长一定,所围成的图形越接近圆形,其面积就越大.8.如图,▱OABC的顶点O、A、C的坐标分别是(0,0),(2,0),(0.5,1),则点B的坐标是()A.(1,2) B.(0.5,2)C.(2.5,1)D.(2,0.5)【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分析】延长BC交y轴于点D,由点A的坐标得出OA=2,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BC=OA=2,由点C的坐标得出OD=1,CD=0.5,求出BD=BC+CD=2.5,即可得出点B的坐标.【解答】解:延长BC交y轴于点D,如图所示:∵点A的坐标为(2,0),∴OA=2,∵四边形OABC是平行四边形,∴BC=OA=2,∵点C的坐标是(0.5,1),∴OD=1,CD=0.5,∴BD=BC+CD=2.5,∴点B的坐标是(2.5,1);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并能进行推理计算是解决问题的关键.9.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如图所示的“赵爽弦图”,若直角三角形斜边长为2,最短的之边长为1,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A.1 B.3 C.4﹣2D.4+2【考点】勾股定理的证明.【分析】由题意可知阴影部分的面积=大正方形的面积﹣4个小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代入数值计算即可.【解答】解:∵直角三角形斜边长为2,最短的之边长为1,∴该直角三角形的另外一条直角边长为,∴S=22﹣4××1×=4﹣2.阴影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利用图形面积的关系证明勾股定理,解题关键是利用三角形和正方形边长的关系进行组合图形.10.有一组数据如下:3,a,4,6,7,它们的平均数是5,那么这组数据的方差是()A.10 B. C.2 D.【考点】方差;算术平均数.【分析】先由平均数的公式计算出a的值,再根据方差的公式计算.【解答】解:由题意得:(3+a+4+6+7)=5,解得a=5,S2=[(3﹣5)2+(5﹣5)2+(4﹣5)2+(6﹣5)2+(7﹣5)2]=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方差的定义与意义:一般地设n个数据,x1,x2,…x n的平均数为,则方差S2= [(x1﹣)2+(x2﹣)2+…+(x n﹣)2],它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方差越大,波动性越大,反之也成立.11.已知是整数,a是正整数,a的最小值是()A.0 B.3 C.6 D.24【考点】二次根式的定义.【分析】因为是整数,且,则6a是完全平方数,满足条件的最小正整数a为6.【解答】解:∵,且是整数,∴是整数,即6a是完全平方数;∴a的最小正整数值为6.故选C.【点评】主要考查了乘除法法则和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是被开方数是非负数.把12分解成平方数与另一个因数相乘的形式是解题的关键.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把△ABC先沿x轴翻折,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得到△A1B1C1现把这两步操作规定为一种变换.如图,已知等边三角形ABC的顶点B、C的坐标分别是(1,1)、(3,1),把三角形经过连续5次这种变换得到三角形△A5B5C5,则点A的对应点A5的坐标是()A.(5,﹣) B.(14,1+)C.(17,﹣1﹣) D.(20,1+)【考点】规律型:点的坐标;坐标与图形变化-对称;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分析】首先把△ABC先沿x轴翻折,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得到△A1B1C1得到点A1的坐标为(2+3,﹣1﹣),同样得出A2的坐标为(2+3+3,1+),…由此得出A5的坐标为(2+3×5,﹣1﹣),进一步选择答案即可.【解答】解:∵把△ABC先沿x轴翻折,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得到△A1B1C1得到点A1的坐标为(2+3,﹣1﹣),同样得出A2的坐标为(2+3+3,1+),…A5的坐标为(2+3×5,﹣1﹣),即(17,﹣1﹣).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点的坐标变化,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知道一次变化的定义利用对称和平邑的特点,找出规律解决问题.二、填空题13.要使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a应当满足的条件是a≤3.【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析】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列出关于a的不等式,求出a的取值范围即可.【解答】解:∵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3﹣a≥0,解得a≤3.故答案为:a≤3.【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熟知二次根式具有非负性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4.已知点A(2,a),B(3,b)在函数y=1﹣x的图象上,则a与b的大小关系是a>b.【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分析】分别把点A(2,a),B(3,b)代入函数y=1﹣x,求出a、b的值,并比较出其大小即可.【解答】解:∵点A(2,a),B(3,b)在函数y=1﹣x的图象上,∴a=﹣1,b=﹣2,∵﹣1>﹣2,∴a>b.故答案为:a>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熟知一次函数图象上各点的坐标一定适合此函数的解析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5.如图,直线y=﹣2x+2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把△AOB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AO′B′,则直线AB′的函数解析式是y=0.5x﹣0.5.【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分析】令x=0,求得点B的坐标,令y=0,求得点A的坐标,由旋转的性质可知:AO′=AO,O′B′=OB,从而可求得点B′的坐标.【解答】解:令x=0得y=2,则OB=2,令y=0得,x=1,则OA=1,由旋转的性质可知:O′A=1,O′B′=2.则点B′(3,1).设直线AB′的函数解析式为y=kx+b,把(1,0)(3,1)代入解析式,可得,解得:,所以解析式为:y=0.5x﹣0.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一次函数与图形的旋转的应用,求得OA、OB的长度是解题的关键.16.判断下列各式是否成立:=2;=3;=4;=5类比上述式子,再写出两个同类的式子、,你能看出其中的规律吗?用字母表示这一规律.【考点】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专题】规律型.【分析】类比上述式子,即可两个同类的式子,然后根据已知的几个式子即可用含n的式子将规律表示出来.【解答】解:,,用字母表示这一规律为:,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根据式子的特点得到规律,是一个难度适中的题目.三、解答题(共72分)17.填空,化简:(1)=2;(2)=2;(3)=5;(4)=4;(5)=10;(6)=;(7)=18;(8)=5.【考点】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即可解答.【解答】解:(1)=2;(2)=2;(3)=5;(4)=4;(5)=10;(6)=;(7)=18;(8)=5.【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记二次根式的性质.18.计算:(1)(﹣4)﹣(3﹣2);(2)(5+﹣6);(3)()(2﹣);(4)(2﹣3)2.【考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专题】计算题.【分析】(1)先把各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然后合并即可;(2)先进行二次根式的除法运算,然后化简后合并即可;(3)先把后面括号内提,然后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4)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解答】解:(1)原式=4﹣﹣+=3;(2)原式=5+﹣6=20+2﹣6×=22﹣2;(3)原式=(+1)×(﹣1)=×(2﹣1)=;(4)原式=12﹣12+18=30﹣12.【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计算:先把各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进行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然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在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中,如能结合题目特点,灵活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选择恰当的解题途径,往往能事半功倍.19.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BD是对角线,E、F是BD上的两点,DE=BF.求证:四边形AFCE是平行四边形.【考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连接AC,交BD于点O,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OA=OC,OB=OD,证出OE=OF,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证明:连接AC,交BD于点O,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OA=OC,OB=OD,∵DE=BF,∴OE=OF,∴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并能进行推理论证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0.如图,在△ABC中,∠B=30°,∠C=45°,AC=2.求BC边上的高及△ABC的面积.【考点】勾股定理.【分析】先根据AD⊥BC,∠C=45°得出△AC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再由AC=2得出AD及CD 的长,由∠B=30°求出BD的长,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AD⊥BC,∠C=45°,∴△AC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D=CD.∵AC=2,∴2AD2=AC2,即2AD2=8,解得AD=CD=2.∵∠B=30°,∴AB=2AD=4,∴BD===2,∴BC=BD+CD=2+2,∴S△ABC=BC•AD=(2+2)×2=2+2.【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熟知在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长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斜边长的平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1.某学习兴趣小组参加一次单元测验,成绩统计情况如下表.分数73 74 75 76 77 78 79 82 83 84 86 88 90 92人数1 1 5 4 3 2 3 1 1 1 2 3 1 2(1)该兴趣小组有多少人?(2)兴趣小组本次单元测试成绩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各是多少?(3)老师打算为兴趣小组下单元考试设定一个新目标,学生达到或超过目标给予奖励,并希望小组三分之一左右的优秀学生得到奖励,请你帮老师从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三个数中选择一个比较恰当的目标数;如果计划让一半左右的人都得到奖励,确定哪个数作为目标恰当些?【考点】众数;加权平均数;中位数.【分析】(1)将各分数人数相加即可;(2)根据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定义求解即可;(3)根据(2)中数据即可得出;如果计划让一半左右的人都得到奖励,确定中位数作为目标恰当些,因为中位数以上的人数占总人数的一半左右.【解答】解:(1)该兴趣小组人数为:1+1+5+4+3+2+3+1+1+1+2+3+1+2=30;(2)本次单元测试成绩的平均数为:(73+74+75×5+76×4+77×3+78×2+79×3+82+83+84+86×2+88×3+90+92×2)=80.3(分),表格中数据已经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一共有30个数,位于第15、第16的数都是78,所以中位数是(78+78)÷2=78(分),75出现了5次,次数最多,所以众数是75分;(3)由(2)可知,平均数为80.3分,中位数为78分,众数为75分,如果希望小组三分之一左右的优秀学生得到奖励,老师可以选择平均数;如果计划让一半左右的人都得到奖励,确定中位数作为目标恰当些,因为中位数以上的人数占总人数的一半左右.【点评】本题考查了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定义,平均数是所有数据的和除以数据的个数;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22.已知点A(4,0)及在第一象限的动点P(x,y),且x+y=5,0为坐标原点,设△OPA的面积为S.(1)求S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2)求x的取值范围;(3)当S=4时,求P点的坐标.【考点】一次函数的性质.【分析】(1)根据题意画出图形,由x+y=5可知y=5﹣x,再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出结论;(2)由点P(x,y)在第一象限,且x+y=5得出x的取值范围即可;(3)把S=4代入(1)中的关系式求出x的值,进而可得出y的值.【解答】解:(1)如图所示,∵x+y=5,∴y=5﹣x,∴S=×4×(5﹣x)=10﹣2x;(2)∵点P(x,y)在第一象限,且x+y=5,∴0<x<5;(3)∵由(1)知,S=10﹣2x,∴10﹣2x=4,解得x=3,∴y=2,∴P(3,2).【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的性质,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利用数形结合求解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3.A、B两乡分别由大米200吨、300吨.现将这些大米运至C、D两个粮站储存.已知C粮站可储存240吨,D粮站可储存200吨,从A乡运往C、D两处的费用分别为每吨20元和25元,B乡运往C、D两处的费用分别为每吨15元和18元.设A乡运往C粮站大米x吨.A、B两乡运往两个粮站的运费分别为y A、y B元.(1)请填写下表,并求出y A、y B与x的关系式:C站D站总计A乡x吨200吨B乡300吨总计240吨260吨500吨(2)试讨论A、B乡中,哪一个的运费较少;(3)若B乡比较困难,最多只能承受4830元费用,这种情况下,运输方案如何确定才能使总运费最少?最少的费用是多少?【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分析】(1)结合已知完善表格,再根据运费=运输单价×数量,得出y A、y B与x的关系式;(2)令y A=y B,找出二者运费相等的x,以此为界分成三种情况;(3)由B乡运费最多为4830元,找出x的取值范围,再根据y A+y B的单调性,即可得知当x取什么值时,总运费最低.【解答】解:(1)根据已知补充表格如下:C站D站总计A乡x吨200﹣x吨200吨B乡240﹣x吨x+60吨300吨总计240吨260吨500吨A乡运往两个粮站的运费y A=20x+25×(200﹣x)=﹣5x+5000(0≤x≤200);B乡运往两个粮站的运费y B=15×(240﹣x)+18×(x+60)=3x+4680(0≤x≤200).(2)令y A=y B,即﹣5x+5000=3x+4680,解得:x=40.故当x<40时,B乡运费少;当x=40时,A、B两乡运费一样多;当x>40时,A乡运费少.(3)令y B≤4830,即3x+4680≤4830,解得:x≤50.总运费y=y A+y B=﹣5x+5000+3x+4680=﹣2x+9680,∵﹣2<0,∴y=﹣2x+9680单调递减.故当x=50时,总运费最低,最低费用为9580元.【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单调性以及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题的关键是:(1)由运费=运输单价×数量结合表格得出结论;(2)令y A=y B得出x,在分类探讨;(3)由一元一次不等式找出x 的取值范围,再根据单调性求最值.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做该类型题目时,要明确条件中的数量关系,找准关系式.24.如图,把矩形纸片ABCD置于直角坐标系中,AB∥x轴,BC∥y轴,AB=4,BC=3,点B(5,1)翻折矩形纸片使点A落在对角线DB上的H处得折痕DG.(1)求AG的长;(2)在坐标平面内存在点M(m,﹣1)使AM+CM最小,求出这个最小值;(3)求线段GH所在直线的解析式.【考点】一次函数综合题.【分析】(1)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AG=GH,设AG的长度为x,在Rt△HGB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x的值;(2)作点A关于直线y=﹣1的对称点A',连接CA'与y=﹣1交于一点,这个就是所求的点,求出此时AM+CM的值;(3)求出G、H的坐标,然后设出解析式,代入求解即可得出解析式.【解答】解:(1)由折叠的性质可得,AG=GH,AD=DH,GH⊥BD,∵AB=4,BC=3,∴BD==5,设AG的长度为x,∴BG=4﹣x,HB=5﹣3=2,在Rt△BHG中,GH2+HB2=BG2,x2+4=(4﹣x)2,解得:x=1.5,即AG的长度为1.5;(2)如图所示:作点A关于直线y=﹣1的对称点A',连接CA'与y=﹣1交于M点,∵点B(5,1),∴A(1,1),C(5,4),A'(1,﹣3),AM+CM=A'C==,即AM+CM的最小值为;(3)∵点A(1,1),∴G(2.5,1),过点H作HE⊥AD于点E,HF⊥AB于点F,如图所示,∴△AEH∽△DAB,△HFB∽△DAB,∴=,=,即=,=,解得:EH=,HF=,则点H(,),设GH所在直线的解析式为y=kx+b,则,解得:,则解析式为:y=x﹣.【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涉及了折叠的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等知识,知识点较多,难度较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
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1.如果a>b,那么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a﹣3<b﹣3 B.<C.﹣2a<﹣2b D.﹣a>﹣b2.下列多项式中不能用公式进行因式分解的是()A.a2+a+B.a2+b2﹣2ab C.﹣a2+25b2D.﹣4﹣b23.若分式的值为0,则()A.x=±1 B.x=1 C.x=﹣1 D.x=04.某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其外角和的3倍,则此多边形的边数是()A.5 B.6 C.7 D.85.矩形具有而菱形不具有的性质是()A.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B.对角线相等C.对角线互相平分D.两组对角分别相等6.用边长相等的黑色正三角形与白色正六边形镶嵌图案,按图①②③所示的规律依次下去,则第10个图案中,所包含的黑色正三角形的个数是()A.36 B.38 C.40 D.427.解关于x的方程产生增根,则常数m的值等于()A.﹣1 B.﹣2 C.1 D.28.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1)x2+x+m2﹣2m﹣3=0有一根是0,则m的值是()A.m=3或m=﹣1 B.m=﹣3或m=1 C.m=﹣1 D.m=39.如图所示,点E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边BC延长线上的一点,AE与CD相交于G,则图中相似三角形共有()A.2对B.3对C.4对D.5对10.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4,∠BAD的平分线与BC的延长线交于点E,与DC交于点F,且点F为边DC的中点,DG⊥AE,垂足为G,若DG=1,则AE的边长为()A.2 B.4C.4 D.8二.填空题:11.已知2x﹣y=,xy=2,则2x2y﹣xy2=.12.函数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13.若=,则=.14.关于x的方程x2﹣mx+4=0有两个相等实根,则m=.15.如图,正方形ABCD,点P是对角线AC上一点,连接BP,过P作PQ⊥BP,PQ交CD于Q,若AP=2,CQ=5,则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三.解答题:16.(1)分解因式:4a(a﹣1)2﹣(1﹣a)(2)解方程:2x2+4x﹣1=0(3)解不等式组,并求出它的所有整数解.17.先化简,再求值已知:,求的值.18.如图,已知△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2.3)、B(﹣6,0)、C(﹣1,0)(1)画出△ABC关于原点对称的三角形△A′B′C′;(2)将△ABC绕坐标原点O逆时针旋转90°,直接写出点B的对应点B′的坐标;(3)画出以A、B、C、D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并写出第四个顶点D的坐标.19.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O,菱形ABCD的周长是20,BD=6.(1)求AC的长.(2)求菱形ABCD的高DE的长.20.如图,△ABC中,点O是边AC上一个动点,过O作直线MN∥BC,设MN交∠ACB的平分线于点E,交∠ACB的外角平分线于点F.(1)求证:OE=OF;(2)当点O在AC上运动到何处时,四边形AECF为矩形?请说明理由;(3)当点O在AC上运动时,四边形BCFE能为菱形吗?请说明理由.一.填空题:21.已知a2﹣3a+1=0,则(a2﹣)(a﹣)=.22.若关于x的分式方程﹣1=无解,则m的值.23.已知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有解,则直线y=﹣x+b不经过第象限.24.如图:在梯形ABCD中两条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已知OB=18cm,OD=12cm,则S△ABD:S△ABC=.25.如图,在边长为2的菱形ABCD中,∠A=60°,M是AD边的中点,N是AB边上的一动点,将△AMN沿MN所在直线翻折得到△A′MN,连接A′C,则A′C长度的最小值是.二.解答题:26.已知:关于x的方程x2﹣(k+1)x+k2+1=0的两根是一个矩形两邻边的长.(1)k取何值时,方程有两个实数根;(2)当矩形的对角线长为时,求k的值.27.我市向汶川灾区赠送270台计算机并于近期启运,经与其物流公司联系,得知用A型汽车若干辆,刚好装完;如用B型汽车,可比A型汽车少一辆,但有一辆少装30台.已知每辆A型汽车比每辆B型汽车少装15台.(1)求只选用A型汽车或B型汽车装运需要多少辆?(2)已知A型汽车的运费是每辆350元,B型汽车的运费是每辆400元,若运送这批计算机同时用这两种型的汽车,其中B型汽车比A型汽车多用1辆,所需运费比单独用任何一种型号的汽车都要节省,按这种方案需A、B两种型号的汽车各多少辆?运费多少元?28.如图,已知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40,0)和(0,30),动点P从点A开始在线段AO上以每秒2个长度单位的速度向原点O运动、动直线EF从x轴开始以每1个单位的速度向上平行移动(即EF∥x轴),并且分别与y轴、线段AB交于点E、F,连接EP、FP,设动点P与动直线EF 同时出发,运动时间为t秒.(1)求t=15时,△PEF的面积;(2)直线EF、点P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这样的t,使得△PEF的面积等于160(平方单位)?若存在,请求出此时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当t为何值时,△EOP与△BOA相似.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如果a>b,那么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a﹣3<b﹣3 B.<C.﹣2a<﹣2b D.﹣a>﹣b【考点】不等式的性质.【分析】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判断.【解答】解:A、如果a>b,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a﹣3<b﹣3不成立;B、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不成立;C、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所以﹣2a<﹣2b成立;D、﹣a<﹣b.故选C.【点评】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或式子时,一定要注意不等号的方向是否改变.2.下列多项式中不能用公式进行因式分解的是()A.a2+a+B.a2+b2﹣2ab C.﹣a2+25b2D.﹣4﹣b2【考点】因式分解-运用公式法.【专题】计算题.【分析】各项利用平方差公式及完全平方公式判断即可.【解答】解:A、原式=(a+)2,不合题意;B、原式=(a﹣b)2,不合题意;C、原式=(5b+a)(5b﹣a),不合题意;D、原式不能分解,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因式分解﹣运用公式法,熟练掌握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3.若分式的值为0,则()A.x=±1 B.x=1 C.x=﹣1 D.x=0【考点】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分析】分式值为零的条件是分式的分子等于0,分母不等于0.【解答】解:∵分式的值为0,∴|x|﹣1=0,x+1≠0.∴x=±1,且x≠﹣1.∴x=1.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分式值为零的条件,明确分式值为零时,分式的分子等于0,分母不等于0是解题的关键.4.某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其外角和的3倍,则此多边形的边数是()A.5 B.6 C.7 D.8【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分析】利用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和外角和定理,列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根据题意,得:(n﹣2)×180=360×3,解得n=8.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和外角和定理,利用方程法求边数.5.矩形具有而菱形不具有的性质是()A.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B.对角线相等C.对角线互相平分D.两组对角分别相等【考点】矩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分析】根据矩形与菱形的性质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解答】解:A、矩形与菱形的两组对边都分别平行,故本选项错误;B、矩形的对角线相等,菱形的对角线不相等,故本选项正确;C、矩形与菱形的对角线都互相平分,故本选项错误;D、矩形与菱形的两组对角都分别相等,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熟记两图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6.用边长相等的黑色正三角形与白色正六边形镶嵌图案,按图①②③所示的规律依次下去,则第10个图案中,所包含的黑色正三角形的个数是()A.36 B.38 C.40 D.42【考点】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分析】仔细观察发现第n个图案中,黑色正三角形的个数分别是4n.【解答】解:第1个图案中,黑色正三角形的个数分别是4;第2个图案中,黑色正三角形的个数分别是2×4=8;第3个图案中,黑色正三角形的个数分别是3×4=12;…第n个图案中,黑色正三角形的个数分别是4n.故当n=10时,4n=4×10=40.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图形的变化类问题,找规律的题,应以第一个图象为基准,细心观察,得到第n个图形与第一个图形之间的关系.7.解关于x的方程产生增根,则常数m的值等于()A.﹣1 B.﹣2 C.1 D.2【考点】分式方程的增根.【专题】计算题.【分析】增根是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后产生的使分式方程的分母为0的根.本题的增根是x=1,把增根代入化为整式方程的方程即可求出未知字母的值.【解答】解;方程两边都乘(x﹣1),得x﹣3=m,∵方程有增根,∴最简公分母x﹣1=0,即增根是x=1,把x=1代入整式方程,得m=﹣2.故选:B.【点评】增根问题可按如下步骤进行:①确定增根的值;②化分式方程为整式方程;③把增根代入整式方程即可求得相关字母的值.8.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1)x2+x+m2﹣2m﹣3=0有一根是0,则m的值是()A.m=3或m=﹣1 B.m=﹣3或m=1 C.m=﹣1 D.m=3【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专题】压轴题.【分析】本题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定义、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求解.把x=0代入方程式即可解.【解答】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1)x2+x+m2﹣2m﹣3=0有一根是0,把x=0代入得到m2﹣2m﹣3=0,解得m=3或﹣1,因为m+1≠0,则m≠﹣1,因而m=3.故本题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方程的根的定义,就是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本题特别要注意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不等于0.9.如图所示,点E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边BC延长线上的一点,AE与CD相交于G,则图中相似三角形共有()A.2对B.3对C.4对D.5对【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分析】已知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平行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解答】解:∵AD∥BC∴△ADG∽△ECG,△ADG∽△EBA,△ABC∽△CDA,△EGC∽△EAB;所以共有四对故选C.【点评】本题考虑平行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注意要找全,不可漏掉任何一个.10.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4,∠BAD的平分线与BC的延长线交于点E,与DC交于点F,且点F为边DC的中点,DG⊥AE,垂足为G,若DG=1,则AE的边长为()A.2 B.4C.4 D.8【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专题】计算题;压轴题.【分析】由AE为角平分线,得到一对角相等,再由ABCD为平行四边形,得到AD与BE平行,利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到一对角相等,等量代换及等角对等边得到AD=DF,由F为DC中点,AB=CD,求出AD与DF的长,得出三角形ADF为等腰三角形,根据三线合一得到G为AF中点,在直角三角形ADG中,由AD与DG的长,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G的长,进而求出AF的长,再由三角形ADF与三角形ECF全等,得出AF=EF,即可求出AE的长.【解答】解:∵AE为∠DAB的平分线,∴∠DAE=∠BAE,∵DC∥AB,∴∠BAE=∠DFA,∴∠DAE=∠DFA,∴AD=FD,又F为DC的中点,∴DF=CF,∴AD=DF=DC=AB=2,在Rt△ADG中,根据勾股定理得:AG=,则AF=2AG=2,∵平行四边形ABCD,∴AD∥BC,∴∠DAF=∠E,∠ADF=∠ECF,在△ADF和△ECF中,,∴△ADF≌△ECF(AAS),∴AF=EF,则AE=2AF=4.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1.已知2x﹣y=,xy=2,则2x2y﹣xy2=.【考点】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分析】直接提取公因式xy,进而分解因式,将已知代入求出即可.【解答】解:∵2x﹣y=,xy=2,∴2x2y﹣xy2=xy(2x﹣y)=2×=.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提取公因式法分解因式,正确分解因式是解题关键.12.函数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2.【考点】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分析】根据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分母不等于0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根据题意得,x﹣2>0,解得x>2.故答案为:x>2.【点评】本题考查了函数自变量的范围,一般从三个方面考虑:(1)当函数表达式是整式时,自变量可取全体实数;(2)当函数表达式是分式时,考虑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3)当函数表达式是二次根式时,被开方数非负.13.若=,则=.【考点】比例的性质.【分析】根据比例的性质,即可解答.【解答】解:∵,∴7m=11n,∴,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比例的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记比例的性质.14.关于x的方程x2﹣mx+4=0有两个相等实根,则m=±4.【考点】根的判别式.【专题】探究型.【分析】先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得出△=0即可得到关于m的方程,求出m的值即可.【解答】解:∵关于x的方程x2﹣mx+4=0有两个相等实根,∴△=(﹣m)2﹣4×4=0,解得m=±4.故答案为:±4.【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根的判别式,根据题意得出关于m的方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5.如图,正方形ABCD,点P是对角线AC上一点,连接BP,过P作PQ⊥BP,PQ交CD于Q,若AP=2,CQ=5,则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81.【考点】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专题】压轴题.【分析】作PE⊥AD与E,过点P作FG⊥CD于G,交AB于F,根据已知条件以及正方形ABCD 的性质,易证明四边形AEPF是正方形,则其边长是2,易证得△PQG≌△BPF,则QG=PF=2,则大正方形的边长是9,进而可得其面积.【解答】解:作PE⊥AD与E,过点P作PF⊥AB于F,延长FP交CD于G,∵正方形ABCD,∴∠DAC=∠BAC=45°,∠DAB=90°=∠PEA=∠PFA,∴PE=PF,∴四边形AEPF是正方形,∴AE=PE=PF=AF,∵AP=2,由勾股定理得:AE2+PE2=,∴AE=PE=PF=AF=2,∴PG=BF,且∠PFB=∠PGQ=90°;∵∠FBP+∠FPB=90°,∴∠FBP=∠GPQ,在△PQG和△BPF中,∴△PQG≌△BPF,则QG=PF=2,∴AB=BC=CD=2+2+5=9,则大正方形的边长是9,即面积是81;故答案为81.【点评】此题主要是通过作辅助线构造正方形和全等三角形,然后求得大正方形的边长.三.解答题:16.(1)分解因式:4a(a﹣1)2﹣(1﹣a)(2)解方程:2x2+4x﹣1=0(3)解不等式组,并求出它的所有整数解.【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公式法;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分析】(1)利用提公因式法分解,然后利用公式法即可分解;(2)利用求根公式即可求解;(3)先求出不等式组中每一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它们的公共部分就是不等式组的解集,然后确定整数解即可.【解答】解:(1)原式=4a(a﹣1)2+(a﹣1)=(a﹣1)【4a(a﹣1)+1】=(a﹣1)(4a2﹣4a+1)=(a﹣1)(2a﹣1)2;(2)∵a=2,b=4,c=﹣1,b2﹣4ac=16+8=24>0,∴x=,则x1=,x2=;(3),解①得x<,解②得:x≥﹣5.则不等式组的解集是﹣5≤x<.则整数解是:﹣5,﹣4,﹣3,﹣2,﹣1,0,1.【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解此类题目常常要结合数轴来判断.要注意x是否取得到,若取得到则x在该点是实心的.反之x在该点是空心的.17.先化简,再求值已知:,求的值.【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分析】先根据分式混合运算的法则把原式进行化简,再=,设x=2k,y=3k(k≠0),再代入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原式=[﹣]×=×==;解法一:∵=,不妨设x=2k,y=3k(k≠0),∴原式==;解法二:=∵=,∴原式==.【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分式的化简求值,熟知分式混合运算的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8.如图,已知△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2.3)、B(﹣6,0)、C(﹣1,0)(1)画出△ABC关于原点对称的三角形△A′B′C′;(2)将△ABC绕坐标原点O逆时针旋转90°,直接写出点B的对应点B′的坐标;(3)画出以A、B、C、D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并写出第四个顶点D的坐标.【考点】作图-旋转变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专题】作图题.【分析】(1)根据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画出点A、B、C的对应点A′、B′、C′,即可得到△A′B′C′;(2)利用网格特点,根据旋转的性质画出点A、B、C旋转后的对应点A″,B″、C″,即可得到△A″B″C″;(3)分类讨论:分别以AB、BC和AC为对角线作出平行四边形,然后写出第四个顶点D的坐标.【解答】解:(1)如图,△A′B′C′为所作;(2)如图,△A″B″C″为所作,点B的对应点B″的坐标的坐标为(0,﹣6);(3)如图,四边形ABCD′、四边形ADBC和四边形ABD″C为所作,第四个顶点D的坐标为(3,3)或(﹣7,3)或(﹣5,﹣3).【点评】本题考查了作图﹣旋转变换:根据旋转的性质可知,对应角都相等都等于旋转角,对应线段也相等,由此可以通过作相等的角,在角的边上截取相等的线段的方法,找到对应点,顺次连接得出旋转后的图形.也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9.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O,菱形ABCD的周长是20,BD=6.(1)求AC的长.(2)求菱形ABCD的高DE的长.【考点】菱形的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1)菱形的四边相等,周长是20,则边长为5;根据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可得OC= AC,OD=3.运用勾股定理求出OC便可求出AC.(2)利用等积法求解:S△ABD=AB•DE=BD•OA.【解答】解:(1)∵四边形ABCD是菱形,∴AB=BC=CD=AD,AC⊥BD,BO=OD,AO=OC.∵菱形的周长是20,∴DC=.∵BD=6,∴OD=3.在Rt△DOC中==4.∴AC=2OC=8.(2)∵S△ABD=AB•DE=BD•OA,∴5•DE=6×4∴DE=.【点评】此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四边相等.问题(2)亦可运用菱形面积的两种表达式求解.菱形的面积有两种求法:(1)利用底乘以相应底上的高;(2)利用菱形的特殊性,菱形面积=×两条对角线的乘积.20.如图,△ABC中,点O是边AC上一个动点,过O作直线MN∥BC,设MN交∠ACB的平分线于点E,交∠ACB的外角平分线于点F.(1)求证:OE=OF;(2)当点O在AC上运动到何处时,四边形AECF为矩形?请说明理由;(3)当点O在AC上运动时,四边形BCFE能为菱形吗?请说明理由.【考点】菱形的判定;矩形的判定.【分析】(1)由直线MN∥BC,MN交∠BCA的平分线于点E,交∠BCA的外角平分线于点F,易证得OE=OC,同理可证OC=OF,则可证得OE=OF=OC;(2)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以及矩形的判定得出即可.(3)菱形的判定问题,若使菱形,则必有四条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进而分析求出即可.【解答】(1)证明:∵CE是∠ACB的平分线,∴∠1=∠2,∵MN∥BC,∴∠1=∠3,∴∠2=∠3,∴OE=OC,同理可证OC=OF,∴OE=OF;(2)解:当点O在边AC上运动到AC中点时,四边形AECF是矩形.理由是:当O为AC的中点时,AO=CO,∵EO=FO,∴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CE平分∠ACB,CF平分∠ACG,∴∠ECF=∠ACB+∠ACG=(∠ACB+∠ACG)=90°,∴平行四边形AECF是矩形.(3)解:不可能.理由如下:如图,连接BF,∵CE平分∠ACB,CF平分∠ACG,∴∠ECF=∠ACB+∠ACG=(∠ACB+∠ACG)=90°,若四边形BCFE是菱形,则BF⊥EC,但在△DFC中,不可能存在两个角为90°,所以不存在其为菱形.【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正方形、菱形的判定,难度适中,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一.填空题:21.已知a2﹣3a+1=0,则(a2﹣)(a﹣)=15.【考点】分式的混合运算.【专题】计算题.【分析】已知等式两边除以a变形后求出a+=3,两边平方求出a2+的值,原式第一个因式利用平方差公式化简,变形后将各自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解答】解:∵a2﹣3a+1=0,∴a+=3,两边平方得:(a+)2=a2++2=9,即a2+=7,则原式=(a+)(a﹣)2=3(a2+﹣2)=15.故答案为:15.【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2.若关于x的分式方程﹣1=无解,则m的值﹣或﹣.【考点】分式方程的解.【分析】根据解分式方程的步骤,可求出分式方程的解,根据分式方程无解,可得m的值.【解答】解:方程两边同乘x(x﹣3),得x(2m+x)﹣(x﹣3)x=2(x﹣3)(2m+1)x=﹣6x=﹣,当2m+1=0,方程无解,解得m=﹣.x=3时,m=﹣,x=0时,m无解.故答案为:﹣或﹣.【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解,把分式方程转化成整式方程,把分式方程的增根代入整式方程,求出答案.23.已知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有解,则直线y=﹣x+b不经过第三象限.【考点】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分析】根据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有解即可得到b的范围,即可判断直线经过的象限.【解答】解:根据题意得:b+2<3b﹣2,解得:b>2.当b>2时,直线经过第一、二、四象限,不过第三象限.故填:三.【点评】根据不等式组的解集的确定方法首先确定b的范围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4.如图:在梯形ABCD中两条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已知OB=18cm,OD=12cm,则S△ABD:S△ABC=.【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梯形.【分析】在梯形ABCD中,由于AD∥BC,于是得到△ADO∽△BCO,求出,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在梯形ABCD中,∵AD ∥BC ,∴△ADO ∽△BCO ,∴,∴,∴==,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梯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知道等高三角形的面积的比等于底的比是解题的关键.25.如图,在边长为2的菱形ABCD 中,∠A=60°,M 是AD 边的中点,N 是AB 边上的一动点,将△AMN 沿MN 所在直线翻折得到△A ′MN ,连接A ′C ,则A ′C 长度的最小值是 ﹣1 .【考点】菱形的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分析】根据题意,在N 的运动过程中A ′在以M 为圆心、AD 为直径的圆上的弧AD 上运动,当A ′C取最小值时,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知此时M 、A ′、C 三点共线,得出A ′的位置,进而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关系求出A ′C 的长即可.【解答】解:如图所示:∵MA ′是定值,A ′C 长度取最小值时,即A ′在MC 上时,过点M 作MF ⊥DC 于点F ,∵在边长为2的菱形ABCD 中,∠A=60°,M 为AD 中点,∴2MD=AD=CD=2,∠FDM=60°,∴∠FMD=30°,∴FD=MD=,∴FM=DM ×cos30°=,∴MC==,∴A′C=MC﹣MA′=﹣1.故答案为:﹣1.【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菱形的性质以及锐角三角函数关系等知识,得出A′点位置是解题关键.二.解答题:26.已知:关于x的方程x2﹣(k+1)x+k2+1=0的两根是一个矩形两邻边的长.(1)k取何值时,方程有两个实数根;(2)当矩形的对角线长为时,求k的值.【考点】根与系数的关系;根的判别式;勾股定理;矩形的性质.【分析】(1)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方程有两个实数根,则判别式△≥0,得出关于k的不等式,求出k的取值范围.(2)根据勾股定理和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出关于k的方程,求出k的值并检验.【解答】解:(1)设方程的两根为x1,x2则△=[﹣(k+1)]2﹣4(k2+1)=2k﹣3,∵方程有两个实数根,∴△≥0,即2k﹣3≥0,∴k≥∴当k≥,方程有两个实数根.(2)由题意得:,又∵x12+x22=5,即(x1+x2)2﹣2x1x2=5,(k+1)2﹣2(k2+1)=5,整理得k2+4k﹣12=0,解得k=2或k=﹣6(舍去),∴k的值为2.【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和勾股定理,把问题转化为解方程求得k的值.27.我市向汶川灾区赠送270台计算机并于近期启运,经与其物流公司联系,得知用A型汽车若干辆,刚好装完;如用B型汽车,可比A型汽车少一辆,但有一辆少装30台.已知每辆A型汽车比每辆B型汽车少装15台.(1)求只选用A型汽车或B型汽车装运需要多少辆?(2)已知A型汽车的运费是每辆350元,B型汽车的运费是每辆400元,若运送这批计算机同时用这两种型的汽车,其中B型汽车比A型汽车多用1辆,所需运费比单独用任何一种型号的汽车都要节省,按这种方案需A、B两种型号的汽车各多少辆?运费多少元?【考点】分式方程的应用.【分析】(1)本题可根据两车的辆数的数量关系来列方程.等量关系为:装270台需A型车的数量=装300台需B型车的数量+1.由此可得出方程求出未知数.(2)可先根据(1)求出单独用两种车分别要多少费用,然后让同时用两种车时花的费用小于单独用一种车的最少的费用.得出车的数量的取值范围,然后判断出有几种运输方案,然后根据运输方案求出运费.【解答】解:(1)设A型汽车每辆可装计算机x台,则B型汽车每辆可装计算机(x+15)台.依题意得:=+1.解得:x=45,x=﹣90(舍去).经检验:x=45是原方程的解.则x+15=60.答:A型汽车每辆可装计算机45台,B型汽车每辆可装计算机60台.(2)由(1)知.若单独用A型汽车运送,需6辆,运费为2100元;若单独用B型汽车运送,需车5辆,运费为2000元.若按这种方案需同时用A,B两种型号的汽车运送,设需要用A型汽车y辆,则需B型汽车(y+1)辆.根据题意可得:350y+400(y+1)<2000.解得:y<.因汽车辆数为正整数.∴y=1或2.当y=1时,y+1=2.则45×1+60×2=165<270.不同题意.当y=2时,y+1=3.则45×2+60×3=270.符合题意.此时运费为350×2+400×3=1900元.答:需要用A型汽车2辆,则需B型汽车3辆.运费1900元【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或不等式,再求解.28.如图,已知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40,0)和(0,30),动点P从点A开始在线段AO上以每秒2个长度单位的速度向原点O运动、动直线EF从x轴开始以每1个单位的速度向上平行移动(即EF∥x轴),并且分别与y轴、线段AB交于点E、F,连接EP、FP,设动点P与动直线EF 同时出发,运动时间为t秒.(1)求t=15时,△PEF的面积;(2)直线EF、点P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这样的t,使得△PEF的面积等于160(平方单位)?若存在,请求出此时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当t为何值时,△EOP与△BOA相似.【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根的判别式.【专题】综合题;分类讨论.【分析】(1)由于EF∥x轴,则S△PEF=EF•OE.t=15时,OE=15,关键是求EF.易证△BEF∽△BOA,则,从而求出EF的长度,得出△PEF的面积;(2)假设存在这样的t,使得△PEF的面积等于160,则根据面积公式列出方程,由根的判别式进行判断,得出结论;(3)如果△EOP与△BOA相似,由于∠EOP=∠BOA=90°,则只能点O与点O对应,然后分两种情况分别讨论:①点P与点A对应;②点P与点B对应.【解答】解:(1)∵EF∥OA,∴∠BEF=∠BOA又∵∠B=∠B,∴△BEF∽△BOA,∴当t=15时,OE=BE=15,OA=40,OB=30,∴∴S△PEF=EF•OE=(平方单位)(2)∵△BEF∽△BOA,∴∴整理,得t2﹣30t+240=0∵△=302﹣4×1×240=﹣60<0,∴方程没有实数根.∴不存在使得△PEF的面积等于160(平方单位)的t值(3)当∠EPO=∠BAO时,△EOP∽△BOA∴,即解得,t=12当∠EPO=∠ABO时,△EOP∽△AOB∴,即解得,∴当t=12或时,△EOP∽△BO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等知识点,要注意最后一问中,要分对应角的不同来得出不同的对应线段成比例,从而得出运动时间的值.不要忽略掉任何一种情况.。
1 1.下列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分解因式的是( )
A 、(x -4)(x +4)=x 2-16
B 、x 2-y 2+2=(x +y )(x -y )+2
C 、2ab +2ac =2a (b +c )
D 、(x -1)(x -2)=(x -2)(x -1).
2.在平行四边形、等腰梯形、等腰三角形、矩形、菱形五个图形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
3.分式222b ab a a
+-,22b a b -,2222b
ab a b ++的最简公分母是( ) A 、(a²-2ab+b²)(a²-b²)(a²+2ab+b²) B 、(a+b )2(a -b )2²
C 、(a+b )²(a-b )²(a²-b²)
D 、44b a -
4.下列多项式中不能用公式分解的是( )
A. a 2+a +4
1 B 、-a 2+b 2-2ab C 、2225b a +- D 、24b -- 7.若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个内角等于12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A .8
B .7
C .6
D .5 8.分式方程
有增根,则m 的值为( )
A.0和3
B.1
C.1和-2
D.3 9.正方形ABCD 在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将正方形ABCD 绕D 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B 点的坐标为( )
A .(22)-,
B .(41),
C .(31)
, D .(40), 10.如下图左:∠A+∠B+∠C+∠D+∠E+∠F 等于( )
A 、180º
B 、360º
C 、540º
D 、720º 11.如图,已知
□ABCD 中,点M 是BC 的中点,且AM =6,BD =12,AD =45,则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 ).
A .245
B .36
C . 48
D .72
A B
C
D M F
E C B
A
2 13.分解因式:a 3b+2a 2b 2+a b 3= 。
14.化简2
22
210522y x ab b a y x -⋅+的结果为 三、解答题
19.(1)解分式方程:11
4112=---+x x x (2)解不等式组3(1)511242
x x x x -<+⎧⎪⎨-≥-⎪⎩,并指出它的所有的非负整数解.; 21. (本小题满分6分)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的三个顶点都在格点上,点A 的坐标为(2,4),请解答下列问题:
(1)画出△ABC 关于x 轴对称的△A 1B 1C 1,并写出点A 1的坐标.
(2)画出△A 1B 1C 1绕原点O 旋转180°后得到的△A 2B 2C 2,并写出点A 2的坐标.
22. (本小题满分7分)
如图1,在△ABC 中,AB =AC ,点D 是BC 的中点,点E 在AD 上.
(1)求证:BE =CE ;
(2)若BE 的延长线交AC 于点F ,且BF ⊥AC ,垂足为F ,如图2,∠BAC =45°,原题设其它条件不变.
求证:△AEF ≌△BCF .
A
B C D E F (第22题图2) A B C
D E
(第22题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