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滴灌技术的发展应用及存在的问题探讨
- 格式:pdf
- 大小:244.52 KB
- 文档页数:3
灌区农田水利灌溉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灌区农田水利灌溉是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对农田的灌溉可以有效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保障粮食生产和农业发展。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灌区农田水利灌溉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如水资源短缺、灌溉设施老化、管理不当等。
本文将对灌区农田水利灌溉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提高农田水利灌溉的效率和可持续发展。
一、存在的问题1.水资源短缺:随着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灌区农田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部分灌区的地下水位下降严重,河流水位下降,水资源供应不足,难以满足农田的灌溉需求。
2.灌溉设施老化:部分灌区的灌溉设施老化严重,水管破裂、水泵故障等问题频发,造成了严重的水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的问题。
3.管理不当:部分灌区的管理体制不健全,缺乏科学的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模式,财政投入不足,人员素质低下,导致了农田水利灌溉效率低下的问题。
二、对策研究1.加强水资源保护和节约利用:为了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需要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节约利用。
可以通过建设水库、浑水塘等水利工程,提高水资源的蓄积和利用率,加强水资源的调度和管理,合理利用雨水、地下水等多种水源,满足农田的灌溉需求。
2.改善灌溉设施:为了解决灌溉设施老化的问题,需要加大对灌区的投入,改善灌溉设施。
可以采用新型的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技术,提高灌溉的水利利用率;加强对灌溉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定期检查和维修水管、水泵等设施,降低水资源的损耗。
3.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为了解决管理不当的问题,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加强对农田水利灌溉的科学管理。
可以采取市场化的管理模式,引进社会资本,鼓励农民参与农田水利灌溉的管理;加强技术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推广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提高农田水利灌溉的效率和水平。
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农田水利灌溉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良好的灌溉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农田的产量和质量。
在实际操作中,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农田的灌溉效果和农作物的生长。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分析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设施老化和管理不善农田水利灌溉设施包括灌溉渠道、水管、喷灌设备等等,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维护和管理,这些设施往往出现老化、损坏等问题。
老化的设施会影响水流的通畅和灌溉的均匀性,导致部分地段缺水,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
此外, 农田水利灌溉设施的管理不善也是问题的原因之一,管理不善导致设施无法及时维护和修复,使得问题加剧。
针对这一问题,首先应加强对农田水利灌溉设施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定期进行设施检查和维修,及时清理渠道、疏通水管,修复漏水、堵塞等问题。
加强对设施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培训专业人员进行设施的调试和维护,提高设施的使用寿命和灌溉效果。
二、水资源浪费严重由于农田水利灌溉管理中缺乏科学的水资源利用方案,许多地区存在着水资源浪费的问题。
一方面是由于灌溉技术落后,灌溉方式单一,导致水资源的利用率较低。
另一方面是由于管理不善,灌溉过程中存在着漏水、蒸发、渗漏等问题,导致水资源的大量浪费。
针对这一问题,应采取多种措施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应改进灌溉技术,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提高农田水利灌溉的水利效益。
改善农田水利灌溉设施,减少漏水、渗漏等问题,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另外, 应加强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和利用,建立健全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减少浪费。
三、农田水利灌溉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在农田水利灌溉中,频繁的灌溉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土壤盐碱化、土地退化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土地的生产力和生态环境。
与此农田水利灌溉设施的建设和维护过程中也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针对这一问题,应在农田水利灌溉管理中注重环境保护。
农业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农业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产业,而节水灌溉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水资源的日益紧张,农业节水灌溉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本文将就农业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对策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存在的问题1. 水资源短缺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农业用水需求逐渐增加,而水资源却相对有限。
尤其是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不断下降,造成灌溉用水难以保障。
2. 传统灌溉方式低效问题传统的灌溉方式主要靠人工或者简单机械设备进行,操作不便,效率低下,导致了大量的水资源浪费。
3. 农业生产对水质的影响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农药、化肥等化学品会渗入土壤和水源中,影响水质,导致土壤盐碱化、水体污染等问题。
二、发展对策1. 提高灌溉水资源利用效率采用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例如滴灌、微喷灌、渗漏灌等方式,可以大大降低灌溉水的用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2. 推广节水灌溉设施对于传统农业生产中使用的灌溉设施进行更新换代,推广使用智能化、自动化的灌溉设备,更好地利用有限的水资源。
3. 引导农业生产绿色发展加强对农业生产中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学品的管理和监控,以及推广有机农业、种植绿色作物等方式,减少对水质的影响。
4. 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工作,包括加强水资源的监测和调度,严格限制地下水的过度开采,保护水源涵养区等措施,保障灌溉水资源供应。
5. 政策支持和投入政府应大力支持农业节水灌溉的发展,鼓励农民和农业企业使用节水灌溉技术,提供相应的补贴和支持政策,加大科技投入,推动农业节水灌溉的技术创新和应用。
6. 加强农民的科技培训和宣传通过开展相关的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农民对于节水灌溉技术的认识和了解,推动广大农民主动应用节水灌溉技术。
农业节水灌溉存在着诸多问题,但是通过采取一系列的发展对策,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作出贡献。
新疆滴灌节水技术使用中的问题与对策新疆滴灌节水技术使用中的问题与对策新疆滴灌节水技术使用中的问题与对策【以农二师34团一连片区滴灌系统为例】摘要:作为节水效果最好的灌溉技术之一,滴灌在我国引起重视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广与应用,特别是最近10年,其发展速度之快雄居世界前列,推广面积从九十年代中期的数十万亩发展到20xx年底的600万亩左右。
相信伴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发展要求,我国滴灌技术的应用会更加普及。
滴灌技术固有的优势已经在其方兴未艾的势头中得以体现,然而,我们又不得不承认,近年来滴灌推广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制约了滴灌技术进一步健康发展,使滴灌效果的发挥打了折扣,问题值得思考和警觉。
关键词:农二师34团滴灌问题对策一、新疆滴灌节水技术的发展现状新疆是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年平均降水量154.8mm,年平均蒸发量1500~3400mm,该地区的水资源量为7.93×108m3,其中有一部分为微咸水,并且大部分浅层地下水的含盐量都超过2dsm-1。
单位面积产水量仅为4.8万m3/km2,不足全国的1/5,全疆灌溉水利用率仅为42%,粮食作物水分利用效率仅为0.7kg,与节水灌溉发达国家灌溉水利用率70%,水分利用效率2.0kg的水平相差较大。
而且,随着各个行业对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水量的分配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据预测,本世纪中叶新疆工业和生活用水将增加70亿m3,还需退还约40亿m3的生态用水,农业节水是弥补缺口的主要途径。
另外,新疆地区土壤环境不断的恶化,新疆绿洲灌溉面积仅为5.87万km2,占土地面积的3.57%,并且有接近1/3(约400×104hm2)的土地发生不同程度的次生盐碱化[1],其中,强盐化的占18%,中等盐化的占33%,轻度盐化的占49%。
据统计,近二十年来,土壤中累积的含盐量增加了40%[2]。
为了能够有效的解决上述两个问题,发展高效节水的灌溉技术势在必行。
滴灌技术的优势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滴灌是基于现代水利技术,采用按定量、定时、定频率、定点灌溉实施农作物灌溉的技术。
滴灌技术具有节水高、效率高、灌溉范围宽、灌溉精度高、耕作深度深等特点,被公认为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灌溉技术。
滴灌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滴灌可以节约水源,有效地利用水源,减少农业用水量,从而节约水源,达到节水目的。
其次,滴灌可以提高灌溉效率,减少农作物在湿润阶段受到淹水的风险,减少农作物死亡率,使农作物能够得到持续性的灌溉,从而提高灌溉效率。
此外,滴灌还可以提高作物产量,更容易满足作物的需要,使作物可以得到更多的养分,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
虽然滴灌技术具有众多的优势,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滴灌需要大量的施工工作量,施工费用较高,施工周期长,对农民的负担较大,也限制了滴灌技术的推广应用。
其次,大部分区域土壤和地下水状况较差,因此,滴灌技术的安装和维护比较困难,极大地影响了滴灌技术的效果。
最后,滴灌会产生一定的灌溉滞后,会导致农作物生长缓慢,影响生长发育,从而影响作物产量。
因此,要有效地利用滴灌技术,必须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首先,政府要重视滴灌技术的推广应用,给予农民帮助,营造有利的政策环境。
其次,应加大对滴灌技术的研究,开发新型设备,提高滴灌技术的使用效率。
此外,应定期进行灌溉系统的维护,保证滴灌系统的正常运行,以便尽可能地利用滴灌技术,达到节约水源、提高灌溉效率、提高作物产量的目的。
综上所述,滴灌作为当今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灌溉技术,其优势在于可节约水源、提高灌溉效率、提高作物产量等。
但是由于施工工作量大、施工费用高等原因,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要想有效利用滴灌技术,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
国内外节水灌溉技术比较与认识国内外节水灌溉技术比较与认识随着全球水资源日益紧张和农业水利发展的需要,节水灌溉技术愈发成为各国重要的关注点。
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不仅对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有着重要影响,还能有效减少对宝贵的水资源的消耗。
本文将对国内外节水灌溉技术进行比较与认识,探讨其优势与不足,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国内节水灌溉技术的比较1. 集雨灌溉技术集雨灌溉技术是通过利用自然降水的方法,将降水收集储存,然后直接用于农田灌溉。
该技术不仅能够节约大量的水资源,还能够减少农田的排水量,减少土壤侵蚀和水环境污染,对农田生态环境的保护起到积极作用。
但是,集雨灌溉技术的缺点是受到降水量和降水分布不均的限制,不适用于干旱地区和降水较少的地区。
2. 滴灌技术滴灌技术是将水按需直接点滴到植物根部,使作物根系获得充足的水分,减少了水分的浪费。
该技术具有节水、省工、减肥等优点,在水资源紧张的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
但是,滴灌技术设备价格较高,管理维护难度较大,造成一定的经济负担和人力资源消耗。
3. 雨水利用技术雨水利用技术是通过收集和利用雨水来满足农田灌溉和生活用水的需求。
该技术的优点是无污染、资源广泛可得,且可适应不同地区不同需求的灌溉规模。
然而,雨水利用技术的缺点是在干旱和降雨量不足的地区,收集到的雨水可能不够满足灌溉需求。
二、国外节水灌溉技术的比较1. 地下滴灌技术地下滴灌技术是将滴灌技术延伸到地下,将滴灌器埋入土壤中,在土壤中直接给作物根系供水。
该技术避免了水分的蒸发和污染,并能够减少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浪费。
地下滴灌技术的主要缺点是安装维护困难,土壤水分分布不均匀可能导致作物生长不一致。
2. 高效喷灌技术高效喷灌技术是通过喷头将水雾化喷洒到作物上,形成水膜,从而达到灌溉的效果。
该技术能够有效减少蒸发损失和水分浪费,具有灌溉均匀、节水效果好的特点。
然而,喷灌技术在风口区域容易受到风力干扰,喷洒效果不佳。
3. 井灌技术井灌技术是通过井水或地下水进行灌溉,利用抽水机将水源供给到农田。
棉田膜下滴灌技术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目前,我国农业灌溉系统正在向高效、节水的方向发展。
然而,在推广应用中,棉田膜下滴灌技术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本文将从经济、环境和技术等方面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建议。
经济问题
首先,棉田膜下滴灌技术的成本相对较高。
由于设备、材料和人工费用的高昂,许多农民难以承担这种灌溉方式的费用。
造成了该技术难以在广泛范围内推广使用的现象。
建议:政府应出台一系列政策,如提供补贴或借贷政策,以减轻投资成本的负担,帮助农民实现棉田膜下滴灌技术的推广和使用。
环境问题
其次,棉田膜下滴灌技术存在着环境污染问题。
由于灌溉水废弃孔的设置不当,易导致化肥和农药的过度流失。
在日积月累的影响下,会严重污染水源,造成环境破坏。
建议:加强地下水污染预防和治理,倡导绿色种植和生命体系工程,构建循环农业模式。
技术问题
最后,技术方面也存在许多问题。
一方面,由于移动灌装机器人或智
能化灌溉设备难以满足灌溉均匀性的要求,容易造成水分的不均匀分布。
另一方面,由于设备条件限制导致设备和系统使用寿命不长,对
灌溉效果和农业经济效益等方面产生了负面影响。
建议:加强装备技术研究与创新,提高技术水平与设备质量,加强技
术培训和应用示范,提高技术水平和使用效果。
结语
总体而言,棉田膜下滴灌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市场空间,但要
想发挥其最大的潜力,需要政府、企业、专家和农民等各方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全面的推广、科学的管理和系统的规划,才能实现节水降耗、提高产出的目标,不断推动我国农业灌溉事业的发展。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农田水利节水灌溉一直是农业领域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
在农业生产中,水资源的利用和节约对于保障粮食生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的农田水利节水灌溉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水资源浪费、土壤盐碱化、地下水位下降等,这些问题对农田生产和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
解决农田水利节水灌溉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问题分析:1. 水资源浪费问题在传统灌溉方式下,存在着许多水资源浪费的现象。
农田灌溉用水不均匀,部分地块过多浇水,部分地块未能得到足够的水源,导致了水资源的浪费。
灌溉时存在着水的蒸发和渗漏现象,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浪费。
2. 土壤盐碱化问题由于长期过量灌溉,导致土壤中盐分浓度增高,土壤盐碱化问题愈发凸显。
土壤盐碱化使得土壤肥力下降,影响了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3. 地下水位下降问题农田灌溉中大量的地下水被不适当的开发利用,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甚至出现地下水资源枯竭的情况。
地下水位下降不仅影响了农田灌溉的可持续发展,也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
二、解决措施:1.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节水灌溉中,应该推广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例如滴灌、微喷灌、毛管灌溉等,降低灌溉用水量,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
这些节水灌溉技术能够有效地解决水资源浪费问题,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2. 合理施肥和土壤改良合理施肥和土壤改良是解决土壤盐碱化问题的关键措施。
通过科学施肥和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抗盐碱胁迫能力,从而减轻土壤盐碱化的程度。
3. 加强水资源管理加强水资源管理,严格控制农田灌溉用水的开采和利用,合理规划农田灌溉布局,采取措施加强地下水的保护和补给,推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 发展农田水利生态工程发展农田水利生态工程,通过建设农田水利设施与生态景观的结合,提高灌溉系统的生态性能,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分析农田水利灌溉的主要问题农业是国家的基础产业,而农田水利灌溉则是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良好的农田水利灌溉系统能够保障农作物的生长需求,提高农业产量和质量。
然而,在实际的农田水利灌溉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的发展。
一、水资源短缺与浪费并存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较低。
在农田水利灌溉中,水资源短缺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一些地区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降雨量少,河流水量不足,导致可用于灌溉的水资源十分有限。
与此同时,水资源的浪费现象也较为严重。
传统的灌溉方式,如大水漫灌,往往导致水资源的利用率低下。
许多农民在灌溉时缺乏科学的用水规划,随意放水,使得大量的水资源在灌溉过程中被蒸发、渗漏,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
二、灌溉设施老化与损坏我国的农田水利灌溉设施大多建于上世纪,经过多年的使用,许多设施已经老化、损坏。
渠道渗漏、管道破裂、泵站设备故障等问题屡见不鲜。
老化的灌溉设施不仅影响了灌溉效率,还增加了水资源的损耗。
一些渠道由于长期未得到维护,淤积严重,过水能力大幅下降。
而损坏的泵站和管道则无法正常运行,导致部分农田无法及时得到灌溉,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三、资金投入不足农田水利灌溉设施的建设、维护和更新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然而,在一些地区,政府对农田水利灌溉的资金支持有限,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农民自身也缺乏足够的资金来改善灌溉条件。
由于农业生产的收益相对较低,农民往往难以承担灌溉设施改造和维修的费用。
资金的短缺使得农田水利灌溉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工作进展缓慢,无法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
四、管理体制不完善目前,我国农田水利灌溉的管理体制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
管理职责不明确,导致在灌溉设施的建设、维护和使用过程中出现推诿扯皮的现象。
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使得一些灌溉设施的建设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建成后也难以得到有效的维护和管理。
此外,水费征收制度不合理,水费价格过低,导致农民节约用水的意识淡薄,也无法为灌溉设施的运行和维护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
地下滴灌技术在新疆棉花种植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2O06年第3期节水农业地下滴灌技术在新疆棉花种植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835000新疆伊宁市伊犁州水利电力勘察设计院窦建平孙翠华摘要随着水资源的短缺以厦人们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地下滴灌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研究和应用的热点.本文通过介绍地下滴灌在我国应用情况,重点分析地下滴灌在新疆棉花种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对解决途径,为地下滴灌技术能更好在新疆应用提供借鉴.关键词地下滴灌出苗堵塞灌溉制度地下滴灌(f奇称SDI)是滴灌的一种重要形式.根据美国ASAE标准$526.10996年)"土壤与水基本概念"中地下滴灌的定义为"地下滴灌是指通过地表下灌水器(滴头)施水,而灌水器流量范围与地表滴灌大致相同".由于地下滴灌(SDI)诸多优点,随着水资源的短缺以及人们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地下滴灌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研究和应用的热点.近几年来,随着节水农业在新疆大面积的发展,地下滴灌技术在新疆棉花上也进行了一定规模的试点和推广.本文旨在分析地下滴灌在新疆应用情况,针对应用中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为今后地下滴灌在新疆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1新疆地下滴灌发展概况新疆地处我国西部.是我国最严重的干旱区之一,农业生产的突出特点是荒漠绿洲,灌溉农业,水资源短缺,成为制约该地区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的瓶颈.地下滴灌的研究和应用在新疆起步较晚,随着膜下滴灌在新疆的大面积应用,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人们开始尝试着新的灌水方法.9O年代末自治区组织一些水利技术人员前往美国考察地下滴灌,并在吐鲁番,石河子,阿克苏三市安排了一定规模的试点,均以失败而告终.新世纪随着一些大的国际灌溉公司进入中国灌溉市场,新疆建设兵团引进了一些地下滴灌灌溉设备,并在棉花上进行了一定规模的推广和应用,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节水建设办公室的统计,截至2OO3年底,地下滴灌在新疆应用面积达6万亩左右,但随着在应用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这两年基本上没有再推广.2地下滴灌在新疆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2.1出苗问题新疆春季干旱少雨,并且常有大的风沙,这样地表干燥.土壤墒情较差.而地下滴灌毛管埋在地下一定深度,如果灌水量小,表层土壤一般较干燥或供水不充分,这样将影响种子的萌芽和出苗.如果要使表层土壤水分满足出苗要求,就必须增大灌水定额.这样又会产生深层渗漏,并且对于有些土壤,在滴灌带埋在一定深度条件下,即使增大灌水定额,土壤表层含水量也不会明显增大.根据2003年对新疆农六师芳草湖,新湖农场地下滴灌棉田出苗情况调查发现,地下滴灌棉田亩株数为8000—12000株/亩,而采用膜下滴灌和软管灌的棉田保苗株数在16000~l8000株/亩之间,地下滴灌的出苗率相对与其它灌溉方式出苗率下降309/0~4O%.2.2滴灌带布置间距及埋深滴灌带布景的间距以及埋深不仅影响着棉花根系对水分吸收,而且影响着系统的投资.由于不同的土壤质地对土壤水分吸力不同,这样即使在灌溉定额相同的情况下,水分在土壤中运动也不一样,形成的湿润体形状也各有差异.如砂性土壤中,湿润体呈现竖椭圆状,黏性土壤中呈现扁平状,这样不同湿润体影响着滴灌带的布置间距.滴灌带的埋深,从理论上说应该埋在耕作层以下,一般情况是30~40厘米深度,但是这样由于棉花苗期根系较潜,湿润锋半径到达不到土壤表面,这样影响出苗和早期苗期根系的吸水.而且.在实际滴灌带埋深过程中,由于机械配套设施的不完善以及施工过程中质量不能把关.导致滴灌带实际埋深达不到指定深度,这样在来年耕地过程中,出现了滴灌带被犁断破坏现象.2.3土壤盐碱化问题新疆气候干燥,蒸发强,年均降水量为147毫米,而蒸发量其大部分地区的水面蒸发量为800~1200 毫米,极易生成盐碱化,在过去的开荒造田过程中只重视解决农业用水,对灌区水盐平衡,灌排平衡及生态平衡等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灌区普遍存在次生盐化.虽然地下滴灌在使用过程中,在根系湿润体周围形成一个排盐区,适合作物生长,但是由于地下滴灌灌水量较少,盐分并不能被水分所淋洗,富积在湿润体周围,随着水分的蒸发,盐分向土壤表层聚集, 增加了土壤表层含盐量,在重茬过程中,长年累月就会影响作物发芽和出苗2.4滴头堵塞根据以往美国和以龟列经验,在水质较好情况下般为井水),对于筛网过滤器,一般要求所选用的过滤器滤网孔径大小是所用灌水器流道或孔口尺寸的1/7~1/10.新疆灌溉水源均为天山冰雪融水.灌溉水中粉粒,沙和水垢等污物含量较高,引进的国外滴灌过滤器系统不适合当地水质,达不到过滤要求,滴头堵塞严重.而且通过调查,挖土壤剖面了解到,地下滴灌还存在另外几个造成堵塞的原因:一是灌水停止-41——2006年第3期节承农业后,毛管产生的负压可能将土壤中微小颗粒吸入灌水器的微孔而造成堵塞;二是植物根系的向水性生长可能使根侵入滴水孔引起堵塞:三是在施工过程中,大部分团场为了减少投资.在地下滴灌系统毛管的选择上选用了薄壁滴灌带,这样就会造成一些芦苇根系穿透毛管壁进入滴灌带并沿滴灌带水平生长情况.而且由于选择的是薄壁滴灌带,在铺设过程中,容易被拉断和粘合在一起,造成灌水不均和漏水等诸多问题.2.5地下滴灌灌溉制度然而作为一种新的灌水方法,在不同的环境下,必然要有其新的,合理的灌溉制度与其对应.科学合理的灌溉制度不仅节约用水,而且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在调查过程发现,尽管采用新的灌水方式,但灌溉方式仍然以经验为主,生产实际中仍然以"看天,看地,看庄稼"为手段,缺乏合理的灌溉指标,许多棉田棉花出现疯长或者干旱缺水等现象,没有达到应有节水,增产等经济效益.3解决途径3.1正确认识地下滴灌地下滴灌作为微灌技术的一种.已经成为滴灌技术的一部分.晟初SD1技术主要用于价值高的蔬菜和果树,如今已发展到农作物和草业上来.例如棉花,玉米和苜蓿等,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然而当我们谈到一种灌溉方式的优缺点时是相对的.因为选择一个系统跟作物的种类,当地地理条件,土壤类型,气候条件等因素有关.对于同一种SDI系统,在有的地方取得了好的经济效益,有的地方却不尽人意,人们也提出了好多弊端.因此选择一种灌溉系统也是需要经济平衡的,它的优点和缺点都必须加以考虑.在利益驱动下,一些单位和个人在地下滴灌技术的宣传上有误导,片面地强调其优点,而忽视了其缺点,而有些缺点对于干旱地区是致命的,如盐的淋洗问题,因此对地下滴灌技术采用~定要综合考虑.3.2对于出苗问题对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对于地下滴灌系统作物出苗问题,现在国际上普遍采用三种方式:一是直接用地下滴灌,即采用较大的灌水定额,但考虑耕作以及成本的原因,因此出苗效果不是很好;二是靠苗期降雨来解决苗期所需土壤水分,但是在于旱地区少雨,由于气象不确定因素,风险性大,不太适应;三是参照美国和以色列的经验,在出苗前,采用其它灌溉方式(主要是喷灌)对地表灌溉一次,然而系统的运行费用会有所提高.总之地下滴灌棉花出苗问题仍然没有很好地解决.3.3堵塞问题对于上述提出堵塞问题.首先过滤器选择是关键,应对当地水质加以分析,对过滤器进行抗堵塞试-42-验,根据其水质选择其对应的过滤器网.其次在地下滴灌系统建设施工过程中,资金一定要到位,严把质量关,考虑成本的原因,在没有咨询设计师的情况下,人为不能随便改变了原有的设计(俪J如去掉某些部件,像真空阀,改变过滤器的尺寸结构,使用薄壁式滴灌带等),这样不仅会造成系统堵塞,而且会严重影响系统运行寿命,反而会提高成本运行费用. 3.4滴灌带埋深,布置间距以及灌溉制度问题正如上面所述,滴灌带埋深,间距和灌溉制度不仅影响系统的投资,而且影响效益的发挥.因此应针对不同的土壤质地开展地下滴灌埋深,间距以及灌溉制度方面的试验,优化出针对不同的土壤质地,选择适宜棉花生长的滴灌带布置间距和埋深,在此基础上,进行灌溉制度试验,优化出合理的灌溉制度. 3,5盐碱问题在盐碱地区,由于地下滴灌其采用潜灌,勤灌的灌水方法,盐分随着水分的运移,土壤表层积盐过程,在干旱地区是个无法避免过程.我们在种植过程中,除了防止作物种植行位置与滴灌带布置间距错位外,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在经过几年种植后.对地块尽心大水漫灌缄者喷灌).进行盐分淋洗.4结语地下滴灌作为一种先进灌水技术,在2000年1O月的南非国际微灌大会上被列为今后微灌发展的方向之一.目前世界范围的地下滴灌技术水平与其它灌溉相比,尚处于初级阶段,对地下滴灌的研究大多是基于地表滴灌的认识水平,就目前新疆地下滴灌在棉花运用情况来看,其应用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因此,总结其经验教训,结合我国当地实际,进一步对地下滴灌系统加以研究,以克服其缺点,这对推动我国新疆节水灌溉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1]ASAEstand(Lr(1,526.1.sflihtncl~,.ualerter-"1ino/~,g3~sl4Ed.S/jo3elph,Mich:ASAE.191R~. [2]程先军,许迪,张昊.地下滴灌技术发展厦应用现状综述.节水灌溉,l)(4).[3]李道西罗盒耀.地下滴灌技术的研究厦其进展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X)3年第7期.[4]张志新,胡卫东.对新疆发展地下滴灌的认识和建议.第六次全国微灌大会论文汇编.[引钱蕴壁,李英能等.节水农业新技术研宄.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2年12月.【(j]李旌胜,李光永.澳大利亚棉花地下滴灌技术中的经验与教训.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5年第l 期[7]李光永.世界微灌发展态势.北京.第8次微灌会议.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