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9届高考文言文断句专题训练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4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文言文复习资料(文言文断句一)一.小试牛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
父思,武昌太守。
从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嗣。
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弘微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唯受书数千卷,遣财禄秩,一不关豫。
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义赏会。
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
瞻等才辞辩富,弘微每以约言服之,混特所敬贵,号曰微子。
义熙八年,混以刘毅党见诛,妻晋陵公主以混家事委以弘微。
弘微经纪生业,事若在公,一钱尺帛出入,皆有文簿。
高祖受命,晋陵公主降为东乡君。
自混亡,至是九载,而室宇修整,仓廪充盈,门徒业使,不异平日,田畴垦辟,有加于旧。
中外姻亲..,道俗义旧,入门莫不叹息,或为之涕流,感弘微之义也。
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
太祖镇江陵,弘微为文学。
母忧..去职。
居丧以孝称,服阕逾年,菜蔬不改。
兄曜历御史中丞,元嘉四年卒。
弘微蔬食积时,哀戚过礼,服虽除,犹不啖鱼肉。
弘微少孤,事兄如父,兄弟友穆之至,举世莫及也。
弘微口不言人短长,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
九年,东乡君薨,资财钜万,园宅十余所,奴僮犹有数百人。
弘微一无所取,自以私禄..营葬。
曰:“亲戚争财,为鄙之甚。
今分多共少,不至有乏,身死之后,岂复见关。
”十年,卒,时年四十二。
上甚痛惜之,使二卫千人营毕葬事。
追赠太常。
(节选自《宋书·谢弘微传》)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D )A. 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B. 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C. 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D. 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B )A. 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
抢分点一文言文断句——意标结合,三步断句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74页突破点一三步法断句[典例](2018·全国卷Ⅰ,节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曰:“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舍此而去,欲就东市,岂不痛哉!”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
(节选自《晋书·鲁芝传》)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B.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C.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D.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思维流程]请在空白处填入你的理解和分析。
第1步:理解大意初判断。
画线文字的意思是:第2步:结合选项定关键。
对比4个选项,可以确定如何断句关键点:①“芝坐爽/下狱/当死/”还是“芝坐爽下狱/当死;②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还是“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
第3步:意标结合细分辨。
统观四个选项,“芝坐爽下狱”是一个完整的意思,即意思,不能断为“芝坐爽/下狱”。
“志不苟免”是没有求得赦免的想法,“志”:。
【对点训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徐锴,会稽人。
锴四岁而孤,母方教兄铉就学,未暇及锴。
锴自能知书。
稍长,文词与铉齐名。
尝夜直召对论天下事因及用人才行孰先后主曰多难当先才锴曰:“有人才如韩、彭而无行,陛下敢以兵十万付之乎?”后主称善。
人教版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系列【文言文断句】专题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题目。
高祖为丞相,尉迥称兵作乱。
荥州刺史宇文胄与迥通谋,阴以书讽动景山,景山执其使,封书诣相府。
高祖甚嘉之,进位上大将军。
司马消难之以郧州入陈也,陈遣将樊毅、马杰等来援。
景山率轻骑五百驰赴之。
毅等惧,掠居民而遁。
景山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与毅战于漳口二合皆克毅等退保甑山镇其城邑为消难所陷者悉平之拜安州总管,进位柱国,前后赐帛二千匹。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景山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与毅战/于漳口二合/皆克/毅等退/保甑山镇/其城邑为消难所/陷者/悉平之/B.景山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与毅战于漳口/二合/皆克/毅等退保/甑山镇其城邑/为消难所陷者/悉平之/C.景山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与毅战于漳口/二合皆克/毅等退保甑山镇/其城邑为消难所陷者/悉平之/D.景山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与毅战/于漳口二合/皆克/毅等退保甑山镇/其城邑为消/难所陷者/悉平之/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陆九渊字子静。
生三四岁,问其父天地何所穷际,父笑而不答。
遂深思,至忘寝食。
他日读古书,至“宇宙”二字,解者曰:“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
”忽大省曰:“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
”后登乾道八年进士第。
至行在[注],士争从之游。
言论感发,闻而兴起者甚众。
教人不用学规,有小过,言中其情,或至流汗。
有怀于中而不能自晓者,为之条析其故,悉如其心。
亦有相去千里,闻其大概而得其为人。
尝曰:“念虑之不正者,顷刻而知之,即可以正。
念虑之正者,顷刻而失之,即为不正。
有可以形迹观者有不可以形迹观人则不足以知人必以形迹绳人则不足以救之。
初调隆兴靖安县主簿。
丁母忧。
服阕,改建宁崇安县。
以少师史浩荐,召审察,不赴。
侍从复荐,除国子正。
【注】行在:天子所在的地方,指南宋都城临安。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有可以形迹观者/有不可以/形迹观人/则不足以/知人必以形迹/绳人则不足以救之B.有可以形迹观者/有不可以/形迹观人/则不足以知人/必以形迹绳人/则不足以救之C.有可以形迹观者/有不可/以形迹观人/则不足以知人/必以形迹绳人/则不足以救之D.有可以形迹观者/有不可/以形迹观人/则不足以/知人必以形迹/绳人则不足以救之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2019高考文言文断句练习经典30题(附译文)1.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2.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3.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4. 西番有二仙弈于山中树下一老猴于树上日窥其运子置思之法因得其玄秘国人闻而往观仙者遁去猴即下与人弈遍国中莫能胜国王以为奇进于中国诏举朝能弈者与较又求四方有高手名者敌之皆败。
或言杨靖善弈;时靖以事系狱③,诏释出之。
靖请以盘满贮桃实于前而弈,猴心牵于桃,遂连败。
诏椎杀之。
5.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拾而掷去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管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6.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因而误书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国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近世学者多似此类7.宋顾宪之元徽中为建康令时有盗牛者被主人所认盗者亦称己牛二家辞理等前后令莫能决宪之至覆其状谓二家曰无为多言吾得之矣乃令解牛任其所去牛径还本主宅盗者始伏其辜发奸擿(tī)伏多如此类时人号曰神明8.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或径行平原大野无足留意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复之9.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会稽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遂为通儒10.齐国好厚葬布帛尽于衣裘材木尽于棺椁桓公患之以告管仲曰布帛尽则无以为蔽材木尽则无以为守备而人厚葬之不休禁之奈何管仲对曰凡人之有为也非名之则利之也于是乃下令曰棺椁阝过度者戮其尸罪夫当丧者夫戮尸无名罪当丧者无利人何故为之也未几厚葬之风休矣11.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文言文断句题”专项练(时间:40分钟满分:50分)一、对点强化练(30分)1.用“/”给下面文段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分)余尝为诸子弟言士生于世可以百为唯不可俗俗便不可医也或问不俗之状余曰难言也视其平居无以异于俗人临大节而不可夺此不俗人也。
士之处世,或出或处,或刚或柔,未易以一节尽其蕴,然率以是观之。
(选自黄庭坚《书嵇叔夜诗与侄榎》) 解析:解答本题应首先明白语句大意,然后找名词、动词,看标志,注意句式、叠词的运用等。
解答本题时应注意“言”“也”“曰”“此……也”等标志词。
参考答案:余尝为诸子弟言/士生于世/可以百为/唯不可俗/俗便不可医也/或问不俗之状/余曰/难言也/视其平居无以异于俗人/临大节而不可夺/此不俗人也参考译文:我曾经对众子弟说:“读书人生于世,什么都可以做,只是不能流于庸俗,庸俗就不可救药了。
”有人问不俗的情状是什么样的。
我回答说:“很难说。
看他平时与俗人没什么不同,在生死关头却不改变自己的志向,这种人就称得上是不俗之人。
读书人处世,或出世或入世,或刚强或柔弱,按常规不容易看出他的底蕴,但大致可用这个方法观察他。
”2.用“/”给下面文段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分)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
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于成功。
(节选自苏轼《晁错论》) 解析:断句题需要读懂文段内容,断句时重点做到一看标志词,二看结构。
如本题可根据“盖”“惟”“而”“是以”等标志词断句。
参考答案: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于成功参考译文:古代成就大事业的人,不但要有超出普通世人的才华,也必须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
过去大禹治水,打通龙门,疏通大河,来使河流流进大海。
当他的功业尚未成功的时候,也有溃堤、渗漏等等可怕的灾祸,只有能够预先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事情来了就可以不畏惧,而且能够慢慢地为这件事情谋划,因此能够得到最终的成功。
高考文言文断句知识点梳理与练习(附答案解析)知识点古代的书籍没有标点,偶有符号,所以前人读书需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
”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
断句是古代启蒙教育的第一步,是读书人的一项基本功,有时候一首诗加上标点就便成了一首词。
如杜牧的那首《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被改成词: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人名、地名、年号、爵位、官职名、物品名往往做主语或宾语,是断句的重要标志。
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往往提名不提姓。
要联系前文,适当补充省略的成分。
【例题1】仁宗初封庆国公王旦数言竦材命教书资善堂未几同修起居注为玉清昭应宫判官兼领景灵宫会真观事迁尚书礼部员外郎。
【解析】①仁宗是庙号,初指初年②庆国公是爵位③未几表示时间,单独停顿④起居注是皇帝的言行录,专有名词⑤玉清昭应宫判官、景灵宫会真观事、尚书礼部员外郎都是官职名。
【答案】仁宗初/封庆国公/王旦数言竦材/命教书资善堂/未几/同修起居注/为玉清昭应宫判官兼领景灵宫会真观事/迁尚书礼部员外郎【练习1】逢申初劾基命后以炮炸下狱拟戍帝犹以为轻亦以基命言得如拟为首辅者数月帝欲委政延儒遂为其党所逐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逢申初劾/基命后以炮炸/下狱拟戍/帝犹以为轻亦以基命言/得如拟为首辅者/数月帝欲委政延儒/遂为其党所逐B.逢申初劾基命/后以炮炸下狱/拟戍帝犹/以为轻亦/以基命言得如拟为首辅者/数月帝欲委政/延儒遂为其党所逐C.逢申初劾基命/后以炮炸下狱拟戍/帝犹以为轻/亦以基命言得如拟/为首辅者数月/帝欲委政延儒/遂为其党所逐D.逢申初劾基命/后以炮炸下狱/拟戍帝犹以为轻/亦以基命/言得如拟/为首辅者数月/帝欲委政延儒遂为其党所逐2.代词往往做主语或者宾语,要注意划分。
2019 届高考文言文断句专项练习答案1.芝屡有谠言嘉谋,爽弗能纳。
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曰:“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舍此而去,欲就东市,岂不痛哉!”爽懦惑不可以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坐牢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认为前驱。
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
武帝践阼,转镇东将军,进爵为侯。
(1)以下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爽懦惑不可以用/ 遂委身受戮 / 芝坐爽 / 坐牢 / 当死 / 而口不讼直 / 志不苟免 / 宣帝嘉之 / 赦而不诛 / 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B. 爽懦惑不可以用 / 遂委身受戮 / 芝坐爽坐牢 / 当死 / 而口不讼直志 / 不苟免 / 宣帝嘉之 / 赦而不诛 / 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C. 爽懦惑不可以用/ 遂委身受戮 / 芝坐爽坐牢 / 当死 / 而口不讼直 / 志不苟免 / 宣帝嘉之 / 赦而不诛/ 俄而起为并州刺史/D. 爽懦惑不可以用 / 遂委身受戮 / 芝坐爽 / 坐牢 / 当死 / 而口不讼直志 / 不苟免 / 宣帝嘉之 / 赦而不诛 / 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分析】【分析】⑴这句话的意思是:曹爽脆弱又被人迷惑,因此没有听取鲁芝的建议,于是束手待毙。
鲁芝也由于曹爽被涉及而坐牢,判处极刑,但他一直凛然不阿,一直不改坚贞的时令。
宣帝奖赏他,于是赦免他而不诛杀。
不久,起用为并州刺史。
“芝坐爽坐牢”,鲁芝由于曹爽被涉及而坐牢,句意完好,之间不用断开,消除AD;“口不讼直”和“志不苟免”句式对应,消除BD。
应选 C。
2.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平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为太守陈宠功曹,当职切断,不避豪右。
(1)以下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王涣字稚子 / 广汉郪人也 / 父顺 / 平定太守 / 涣少好侠 / 尚气力 / 数通剽轻少年 / 晚而改节敦 / 儒学习《尚书》 / 读律令 / 略举大义 /B. 王涣字稚子 / 广汉郪人也 / 父顺 / 平定太守 / 涣少好侠 / 尚气力 / 数通剽轻少年 / 晚而改节 / 敦儒学 / 习《尚书》 / 读律令 / 略举大义 /C. 王涣字稚子 / 广汉郪人也 / 父顺 / 平定太守 / 涣少 / 好侠尚气力 / 数通剽轻少年 / 晚而改节敦 / 儒学习《尚书》 / 读律令 / 略举大义 /D. 王涣字稚子 / 广汉郪人也 / 父顺 / 平定太守 / 涣少 / 好侠尚气力 / 数通剽轻少年 / 晚而改节 / 敦儒学 / 习《尚书》 / 读律令 / 略举大义 /【分析】【分析】⑴这句话的意思是:王涣字稚子,是广汉郪县人。
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三套试题古文断句一、2019年1.2019年全国一卷: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这个语段是说,贾宜十八岁的时候,因为博通诗书会写文章而在郡中闻名,吴廷尉做河太守时,听说他才能优异,就召请他到自己的门下,非常宠幸喜爱他。
断句时,要注意主语、谓语以及特殊句式。
“洛阳人也”与前面内容形成判断,“以…闻于郡中”是人物传记中固定句式,“闻其秀才”是说“听说他才华出众”,“吴廷尉”作“为河南守”的主语,“门下”作“召置”的宾语,“于郡中”是“闻”的后置状语。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2.2019年全国二卷: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这段话是说,适逢公孙步座病了,魏惠王亲自去探病。
分叔座说:“公孙鞅年纪虽轻,但有特殊的才能,希望大王能把国家大事全交给他,大王如果不能任用他,就一定要杀掉他,不要让他走出国境。
”“魏惠王”为“问病”的主语,“曰”在此处理解为“说”,“王”为后句主语,“奇才”作“有”的宾语,“不听用鞅”是完整句式,“举国”修饰“听之”。
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3.2019年全国三卷: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这段话意思是,有鲁国人说:“鲁国是小国,而有战胜的名声,那么诸侯们不要打鲁国的语音了。
况且鲁国、卫国是兄弟般的国家,而鲁君任用吴起,就是舍弃了卫国。
”鲁君怀疑吴起,就疏远了他。
“有”为动词“名”是其宾语,“之”意为“的”,“战胜之名”是一个整体;“矣”为句末语气词;“鲁君”为“疑”的主语。
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二、2018年4.2018年全国一卷: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节选自《晋书·鲁芝传》)本段意思是,曹爽懦弱又糊涂,没有听取鲁芝的意见,于是束手就擒被杀。
2019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苻存审,字德详,陈州宛丘人也。
初名存,少微贱,尝犯法当死,临刑,指旁坏垣顾主者曰:“愿就死于彼,冀得垣土覆尸。
”主者哀而许之,为徙垣下。
而主将方饮酒,顾其爱妓,思得善歌者佐酒。
妓言:“有符存常为妾歌,甚善。
”主将来驰骑召存审,而存审以徙垣下故,未加刑,因往就召,使歌而悦之,存审因得不死。
其后事李罕之,从罕之归晋,晋王以为义儿军使,赐姓..李氏,名存审。
从晋王击李匡俦,为前锋,破居庸关...。
从庄宗败鄩于故元城,阎宝以邢州降,乃以存审为安国军节度使。
毛璋以沧州降,徙存审横海,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梁朱友谦以河中同州降晋,梁遣刘鄩攻同州,友谦求救,乃遣存审与李嗣昭救之。
河中兵少而弱,梁人素易之,且不虞晋军之速至也。
存审选精骑二百,杂河中兵出击鄩垒,阳败而走,鄩兵追之,晋骑反击,获其骑兵五十,梁人知其晋军也,皆大惊。
然河中粮少而新降,人心颇持两端,晋军屯朝邑,诸将皆欲速战,存审曰:“使梁军知吾利于速战则将夹渭而营断我饷道以持久困我则进退不可败之道也。
不若缓师示弱,伺隙出奇,可以取胜。
”乃按军不动。
鄩以谓晋军且懈,乃夜遁去,存审追击于渭河,又大败之。
契丹攻遮虏,乃以存审为卢龙军节度使...。
时存审已病,辞不肯行,庄宗使人慰谕,强遣之。
庄宗灭梁入洛,存审自以身为大将,不得与破梁之功,怏怏,疾益甚,因请朝京师。
是时,郭崇韬权位已重,然其名望素出存审下,不乐其来而加己上,因沮其事。
存审章累上,辄不许,存审伏枕叹曰:“老夫事二主四十年,今日天下一家,四夷远俗,至于亡国之将、射钩斩袪之人,皆得亲见天子,奉觞为寿,而独予弃死于此,岂非命哉!”崇韬度存审病已亟,乃请许其来朝。
徙存审宣武军节度使,卒于幽州。
临终,戒其子曰:“吾少提一剑去乡里,四十年间取将相,然履锋冒刃出死入生而得至此也。
”因出其平生身所中矢镞百余而示之曰:“尔其勉哉!”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使梁军知吾/利于速战/则将夹渭而营/断我饷道/以持久困/我则进退不可/败之道也B. 使梁军知吾/利于速战/则将夹渭/而营断我饷道/以持久困我/则进退不可/败之道也C. 使梁军知吾利于速战/则将夹渭/而营断我饷道/以持久困/我则进退不可/败之道也D. 使梁军知吾利于速战/则将夹渭而营/断我饷道/以持久困我/则进退不可/败之道也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赐姓:指的是天子根据某人的功绩而赐予姓氏,借此褒奖功劳,笼络人心,因此必须赐以国姓。
文言断句和翻译基础勤梳理名篇名句不离口1.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思,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发出了“,!”的呼喊。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现杜甫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决心的那两句诗, !3.平时能引起人们美感的事物,却触发了深受安史之乱之苦的杜甫的与众不同的审美感悟:,。
3.杜甫的《望岳》中写出作者襟怀之浩荡,眼界之空阔的主观感受,反衬出泰山的雄伟壮丽及其感人力量是: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4.《望岳》中,“,”两句用虚笔写出了泰山的秀美,用实笔写出了泰山的高大。
5.《望岳》中“,”,借齐鲁大地来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
6.《望岳》中包含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点明全诗主旨并表达作者远大的理想和抱负)的诗句是:,。
【答案】1.安得广厦千方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2.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5.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易错成语勤温习1.以文为是诗,自昌黎始,至东坡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
(大放厥词,原指铺张词藻或畅所欲言。
现用来指大发议论,多含贬义。
即使从原义角度,东坡也不以议论见长。
)2.有些同学写的作文,文不加点,字迹潦草,阅读这样的文章,真叫人头疼。
(文不加点,形容文章写得极快且毫无修改痕迹。
这里误解为不加标点。
)3.湖南湘潭市有人利用封建迷信行骗坑人,有关方面守株待兔,一举将行骗的人抓获。
(守株待兔,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
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与语境完全不符。
)4.便民箱、井盖板、金属垃圾桶被盗,名草名花,不胫而走,王大妈提起这事,就气愤不已。
(不胫而走,比喻事物无需推行,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
表示东西下落不明,用“不翼而飞”。
)5.近期来,有些商家打着“买一赠一”的旗号欺骗消费者,他们或是将手表带拆下,或是将音响与原配话筒分开,这种拉大旗做虎皮的做法,使消费者明明吃了亏还以为讨了便宜。
“文言文断句题”专项练(时间:40分钟满分:50分)一、对点强化练(30分)1.用“/”给下面文段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分)余尝为诸子弟言士生于世可以百为唯不可俗俗便不可医也或问不俗之状余曰难言也视其平居无以异于俗人临大节而不可夺此不俗人也。
士之处世,或出或处,或刚或柔,未易以一节尽其蕴,然率以是观之。
(选自黄庭坚《书嵇叔夜诗与侄榎》) 解析:解答本题应首先明白语句大意,然后找名词、动词,看标志,注意句式、叠词的运用等。
解答本题时应注意“言”“也”“曰”“此……也”等标志词。
参考答案:余尝为诸子弟言/士生于世/可以百为/唯不可俗/俗便不可医也/或问不俗之状/余曰/难言也/视其平居无以异于俗人/临大节而不可夺/此不俗人也参考译文:我曾经对众子弟说:“读书人生于世,什么都可以做,只是不能流于庸俗,庸俗就不可救药了。
”有人问不俗的情状是什么样的。
我回答说:“很难说。
看他平时与俗人没什么不同,在生死关头却不改变自己的志向,这种人就称得上是不俗之人。
读书人处世,或出世或入世,或刚强或柔弱,按常规不容易看出他的底蕴,但大致可用这个方法观察他。
”2.用“/”给下面文段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分)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
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于成功。
(节选自苏轼《晁错论》) 解析:断句题需要读懂文段内容,断句时重点做到一看标志词,二看结构。
如本题可根据“盖”“惟”“而”“是以”等标志词断句。
参考答案: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于成功参考译文:古代成就大事业的人,不但要有超出普通世人的才华,也必须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
过去大禹治水,打通龙门,疏通大河,来使河流流进大海。
当他的功业尚未成功的时候,也有溃堤、渗漏等等可怕的灾祸,只有能够预先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事情来了就可以不畏惧,而且能够慢慢地为这件事情谋划,因此能够得到最终的成功。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文言文复习资料(文言文断句二)一.小试牛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郑冲,字文和,荥阳开封人也。
起自寒微卓尔立操清恬寡欲耽玩经史遂博究儒术及百家之言有姿望动必循礼任真自守不要乡曲之誉由是州郡久不加礼。
及魏文帝为太子,搜扬侧陋①,命冲为文学,累迁尚书郎,出.补陈留太守。
冲以儒雅为德,莅职无干局之誉,箪食缊袍,不营资产,世以此重之。
大将军曹爽引为从事中郎,转散骑常侍、光禄勋。
嘉平三年,拜司空。
及高贵乡公讲《尚书》,冲执经亲授,与侍中郑小同俱被赏赐。
俄转司徒。
常道乡公即位,拜太保,位在三司之上,封寿光侯。
冲虽位阶台辅,而不预世事。
时文帝辅政,平蜀之后,命贾充、羊祜等分定礼仪、律令,皆先谘于冲,然后施行。
及魏帝告禅,使冲奉策。
武帝践祚,拜太傅,进爵为公。
顷之,司隶李熹、中丞侯史光奏冲及何曾、荀顗等各以疾病,俱应免官。
帝不许。
冲遂不视事,表乞骸骨。
优诏不许,遣使申喻。
冲固辞,上貂蝉印绶,诏又不许。
泰始六年,诏曰:“昔汉祖以知人善任,克平宇宙,推述勋劳,归美三俊。
遂与功臣剖符作誓,藏之宗庙,副在有司,所以明德庸②勋,藩翼王室者也。
昔我祖考,遭世多难,揽授英俊,与之断金,遂济时务,克定大业。
太傅寿光公郑冲、太保朗陵公何曾、太尉临淮公荀顗各尚德依仁,明允笃诚,翼亮先皇,光济帝业。
故司空博陵元公王沈、卫将军钜平侯羊祜才兼文武,忠肃居正,朕.甚嘉之。
”九年,冲又抗表致仕..。
明年薨。
帝于朝堂发哀,追赠太傅,赐秘器..,朝服,衣一袭,钱三十万,布百匹。
谥曰成。
(节选自《晋书·郑冲传》)【注】①搜:寻找。
扬:选拔、举荐。
侧:同“仄”。
侧陋:隐伏,卑微,引申指地位低微。
②庸:古同“佣”,雇佣,任用。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A. 起自寒微/卓尔立操/清恬寡欲/耽玩经史/遂博究儒术及百家之言/有姿望/动必循礼/任真自守/不要乡曲之誉/由是州郡久不加礼/B. 起自寒微/卓尔立操/清恬寡欲耽玩/经史遂博/究儒术及百家之言/有姿望/动必循礼/任真自守/不要乡曲之誉/由是州郡久不加礼/C. 起自寒微/卓尔立操/清恬寡欲/耽玩经史/遂博究儒术及百家之言/有姿望动/必循礼任真自守/不要乡曲之誉/由是州郡久不加礼/D. 起自寒微/卓尔立操/清恬寡欲耽玩/经史遂博/究儒术及百家之言/有姿望动/必循礼任真自守/不要乡曲之誉/由是州郡久不加礼/试题解析:该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2019语文新高考文言文阅读训练(2)练习+答案(全国通用)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马燧至行营,与诸将谋曰:“长春宫不下,则怀光不可得。
长春宫守备甚严,攻之旷日持久,我当身往谕之。
”遂径造城下,呼怀光守将徐庭光,庭光帅将士罗拜城上。
燧知其心屈,徐谓之曰:“我自朝廷来,可西向受命。
”庭光等复西向拜。
燧曰:“汝曹自禄山已来,徇国立功四十馀年,何忽为灭族之计!从吾言,非止免祸,富贵可图也。
”众不对。
燧披襟曰:“汝不信吾言,何不射我!”将士皆伏泣。
燧曰:“此皆怀光所为,汝曹无罪。
弟坚守勿出。
”皆曰:“诺。
”壬申,燧与浑瑊、韩游瑰进军逼河中,至焦篱堡;守将尉珪以七百人降。
是夕,怀光举火,诸营不应。
骆元光在长春宫下,使人招徐庭光,庭光素轻元光,遣卒骂之,又为优胡于城上以侮之,且曰:“我降汉将耳!”元光使白燧,燧还至城下,庭光开门降。
燧以数骑入城慰抚,其众大呼曰:“吾辈复为王人矣!”浑瑊谓僚佐曰:“始吾谓马公用兵不吾远也,今乃知吾不逮多矣!”诏以.庭光试殿中监兼御史大夫。
甲戌,燧帅诸军至河西,河中军士自相惊曰:“西城擐甲矣!”又曰:“东城娖队矣!”须臾,军士皆易其号为“太平”字;怀光不知所为,乃缢而死。
及李泌赴陕,上谓之曰:“朕所以再三欲全怀光者,诚惜璀也;卿至陕,试为.朕招之。
”对曰:“陛下未幸梁、洋,怀光犹可降也。
今则不然。
岂有人臣迫逐其君而.可复立于其朝乎!纵彼颜厚无惭,陛下每视朝,何心见之!臣得入陕,借使怀光请降,臣不敢受,况招之乎!李璀固贤者,必与父俱死矣;若其不死,则.亦无足贵也。
”及怀光死,璀先刃其二弟,乃自杀。
朔方将牛名俊断怀光首出降。
河中兵犹万六千人,燧斩其将阎晏等七人,馀皆不问。
燧自辞行至河中平,凡二十七日。
燧出高郢、李鄘于狱,皆奏置幕下。
(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诏以.庭光试殿中监兼御史大夫固国不以.山溪之险B.卿至陕,试为.朕招之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C.岂有人臣迫逐其君而.可复立于其朝乎某所,而.母立于兹D.若其不死,则亦无足贵也于其身也,则耻师焉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抢分点一文言文断句——意标结合,三步断句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74页突破点一三步法断句[典例](2018·全国卷Ⅰ,节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曰:“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舍此而去,欲就东市,岂不痛哉!”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
(节选自《晋书·鲁芝传》)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B.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C.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D.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思维流程]请在空白处填入你的理解和分析。
第1步:理解大意初判断。
画线文字的意思是:第2步:结合选项定关键。
对比4个选项,可以确定如何断句关键点:①“芝坐爽/下狱/当死/”还是“芝坐爽下狱/当死;②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还是“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
第3步:意标结合细分辨。
统观四个选项,“芝坐爽下狱”是一个完整的意思,即意思,不能断为“芝坐爽/下狱”。
“志不苟免”是没有求得赦免的想法,“志”:。
【对点训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徐锴,会稽人。
锴四岁而孤,母方教兄铉就学,未暇及锴。
锴自能知书。
稍长,文词与铉齐名。
尝夜直召对论天下事因及用人才行孰先后主曰多难当先才锴曰:“有人才如韩、彭而无行,陛下敢以兵十万付之乎?”后主称善。
2019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八大方法答案1、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
2、“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3、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
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
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
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
4、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5、诸葛亮之次渭滨,关中震动,魏明帝深惧晋宣王战,乃遣辛毗为军师。
6、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选自《白居易集·草堂记》)7、(赵困于秦)齐人、楚人投赵。
赵人乏食,粟于齐,齐王弗许。
周子曰:夫赵之于齐楚/扞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
8、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
《韩非子·说林下》译文:雕刻人的技巧往往是,鼻子不如刻得大一点,眼睛不如刻得小一点。
鼻子刻大了,可以削小;雕小了,就无法加大了。
眼睛刻小了,可以修大;刻大了,就无法改小了。
办任何事情都是这个道理,对于那些不能恢复挽回的,开始就得特别谨慎小心,那么,失败的可能性就会减少了。
9、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10、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11、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游褒禅山记》)12、襄子曰:“不及纣二日耳,不亡何待?”优莫曰:“桀纣之亡也∕遇汤武∕今天下尽桀也∕而君纣也∕桀纣并世∕焉能相亡∕然亦殆矣!”(《新序·刺奢》)13、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
2019届高考文言文断句专项练习答案1.芝屡有谠言嘉谋,爽弗能纳。
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曰:“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舍此而去,欲就东市,岂不痛哉!”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
武帝践阼,转镇东将军,进爵为侯。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B. 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C. 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D. 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解析】【分析】⑴这句话的意思是:曹爽懦弱又被人迷惑,因而没有听取鲁芝的意见,于是束手就擒。
鲁芝也因为曹爽被牵连而下狱,判处死刑,但他始终凛然不阿,始终不改坚贞的气节。
宣帝嘉奖他,于是赦免他而不诛杀。
不久,起用为并州刺史。
“芝坐爽下狱”,鲁芝因为曹爽被牵连而下狱,句意完整,之间不用断开,排除AD;“口不讼直”和“志不苟免”句式对应,排除BD。
故选C。
2.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为太守陈宠功曹,当职割断,不避豪右。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B. 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C. 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D. 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解析】【分析】⑴这句话的意思是:王涣字稚子,是广汉郪县人。
2019届高考文言文断句专项练习答案
1.芝屡有谠言嘉谋,爽弗能纳。
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曰:“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舍此而去,欲就东市,岂不痛哉!”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
武帝践阼,转镇东将军,进爵为侯。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B. 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C. 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D. 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解析】【分析】⑴这句话的意思是:曹爽懦弱又被人迷惑,因而没有听取鲁芝的意见,于是束手就擒。
鲁芝也因为曹爽被牵连而下狱,判处死刑,但他始终凛然不阿,始终不改坚贞的气节。
宣帝嘉奖他,于是赦免他而不诛杀。
不久,起用为并州刺史。
“芝坐爽下狱”,鲁芝因为曹爽被牵连而下狱,句意完整,之间不用断开,排除AD;
“口不讼直”和“志不苟免”句式对应,排除BD。
故选C。
2.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为太守陈宠功曹,当职割断,不避豪右。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
B. 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
C. 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
D. 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
【解析】【分析】⑴这句话的意思是:王涣字稚子,是广汉郪县人。
父亲王顺,任安定太守。
王涣年少时喜好行侠仗义打抱不平,崇尚力气和武艺,与强悍轻捷的少年交往频繁。
后来才改变了自己的志向,钻研儒学,学习《尚书》,研读律令,大体明晓了这些书典的主要旨义。
“好侠”是“涣” 的谓语,不能断开,排除CD,
“敦儒学”“习《尚书》”句式相同,不能从中间断开,排除A,
故选B。
3. 纯礼宇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使者以白陵使韩琦,琦曰:“范纯礼岂不知此?将必有说。
”
A. 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
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
B. 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
C. 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
D. 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
【解析】【分析】⑴这句话的意思是“范纯礼字彝叟,因父亲范仲淹的恩荫,担任秘书省正字、陵台令和永安县令。
永昭陵兴建,京西转运使把木材、石料、砖和工匠役徒摊派给一路,只有永安不接受命令。
”以父仲淹荫,是因父亲范仲淹的恩荫不能分开,排除BC,转运使是官名,不能分开,故选D。
4.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
父恩,武昌太守。
从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嗣。
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目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A.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B.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C.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D.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解析】答案:D。
意思为:谢弘微,是陈郡阳夏人。
父亲叫谢思,任武昌太守。
堂叔谢峻是司空谢琰的第二个儿子。
谢峻自己无子,就以谢弘微为继子,谢弘微本名密,因为触犯了继母的名讳,所以就用字代名。
谢弘微孩童时期,风采充溢,但却端庄谨慎,遇上适当的时机才説话,他继父的弟弟谢混有知人之名,见到谢弘微,认为他不同于寻常之人,谢混对谢思説:“这个孩子深沉早慧,将成为才行出众之人,有这样的儿子,满足了。
”
5.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更始乃征憙。
A.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B.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C.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D.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解析】答案:A。
意思为:更始即位,舞阴(地名)大户人家李氏拥城不投降,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去招降他们。
李氏不肯,说:“听说宛人赵氏有孤孙赵憙,以信义闻名,愿意向他投降。
”更始就征召赵憙
6.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
举进士第一。
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
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A.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B.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C.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D.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解析】答案:D。
意思为:从前,候补的官员调动和转正,先要经过南曹发文件,还要经过考功部考核作出决定。
不守法纪的官员通过这些繁文缛节从中渔利,候补者又无法向上级申诉。
许将上奏皇帝,请求撤销南曹,开设公舍接待申诉的人,破解了士子滞留京城的难题。
物业公司业主走(回)访制度
一、制定走(回)访制度的意义:
1、加强物业管理处与广大业主(住户)的联系和沟通,让业主切身体会物业
公司对其的重视和关心,从而相互理解便于更好的开展物业工作。
2、使管理处各项工作置身于业主(住户)监督之中,从而集思广益,及时总
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管理服务工作,提高服务质量。
二、回访分类和回访方式:
1、回访分类:定期走访,专项走访,投诉回访,有偿服务回访、维修工单
2、回访方式:电话回访、上门面谈、日常巡视。
三、回访的操作规范:
1、客服专员负责小区内所有业主回访工作,通过回访了解业主服务需求,对业主提出的问题和意见建议及时记录,解决,反馈和上报。
并跟进处理结果,直至业主满意。
2、客服专员应了解回访业主公司的基本情况,公司的人员情况,经营项目等。
3、客服专员在回访过程中,首先应介绍自己的身份,说明回访目的,主动向业主介绍物业公司在近期的主要工作,对存在问题的管理措施,虚心听取业主的意见和建议,并做详细记录。
4、客服专员将回访中业主提出的各项内容详细记录在《业主回访记录表》中,并对能够当时解答和解决的问题立即予以答复,对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则详细记录。
5、回访结束时,应对业主理解和配合表示感谢,并希望得到业主继续支持与合作。
6、将《业主回访记录表》中业主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分类,同时采取相应措施或通知相关部门解决处理,并跟进处理全过程。
7、如客服专员不能及时解决的问题须立即上报客服部主管、项目经理,由客服部主管、项目经理负责通知相关责任部门,落实解决措施和方法,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进行解决,将处理结果上报物业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