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634西方哲学史一(回忆版)历年考研真题
- 格式:pdf
- 大小:1.27 MB
- 文档页数:14
北大考研辅导班-2021北京大学652西方哲学史考研经验真题参考书北京大学652西方哲学史考试科目,2020年初试时间安排为12月22日上午 8:30-11:30进行笔试,北京大学自主命题,考试时间3小时。
一、适用院系专业:北京大学哲学系010101马克思主义哲学北京大学哲学系010102中国哲学北京大学哲学系010104逻辑学二、考研参考书目北京大学652西方哲学史没有官方指定的考研参考书目,盛世清北根据专业老师指导及历年考生学员用书,推荐使用如下参考书目:《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下卷)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商务印书馆《西方哲学简史》赵敦华北京大学出版社《西方哲学史》邓晓芒高等教育出版社《西方哲学史》梯利美商务印书馆《西方哲学词典》谭鑫田等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出版盛世清北建议:(1)参考书的阅读方法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
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2)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A:通过目录法、体系法的学习形成框架后,在仔细看书的同时应开始做笔记,笔记在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影响看书的速度,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会发现笔记对于整理思路和理解课本的内容都很有好处。
B:做笔记的方法不是简单地把书上的内容抄到笔记本上,而是把书上的关键点、核心部分记到笔记上,关上书本,要做到仅看笔记就能将书上的内容复述下来,最后能够通过对笔记的记忆就能够再现书本。
三、重难点知识梳理北京大学652西方哲学史2019年暂未提供考试大纲,但盛世清北的课程中总结了复习的大体方向,考试重难点知识梳理内容如下:第一章希腊哲学米利都学派的“始基”(本原)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为本原”和“和谐观”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巴门尼德的“being”的“是”与“在”的双重含义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苏格拉底的定义寻求与对话法。
北京大学哲学系考研真题1.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中国工程院院士、呼吸疾病专家()义无反顾地冲向疫情一线。
时隔17年,84岁的他再次为国家出征。
[单选题] *A、张忠德B、钟南山(正确答案)C、张继先D、李兰娟2.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 ) [单选题] *A、发热B、乏力C、干咳D、其他选项均是(正确答案)3. 面对疫情带来的焦虑和恐慌情绪,我们可以通过()等方法进行应对。
①正规渠道了解有关疫情的信息②科学的进行个人防护③学习一些简单的放松技巧④必要时向心理方面的专家寻求帮助 [单选题] *A.①②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正确答案)4. 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基础,人生的客观实际,包括自己的主客观条件,下列属于自己客观条件的是( ) [单选题] *A、兴趣B、家庭(正确答案)C、性格D、能力5. 发展的实质是() [单选题] *A、运动B、旧事物的灭亡C、变化D、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正确答案)6. ()是人区别与动物的根本特点。
[单选题] *A、有思想B、自觉能动性(正确答案)C、有意识D、能改造世界7. “摸石头过河”这句俗语告诉我们() [单选题] *A、一切要从经验出发B、一切要从科学出发C、一切要从理论出发D、一切要从实际出发(正确答案)8. 西邻之人有五子焉。
一子朴(老实)、一子敏(聪明)、一子曚(瞎)、一子偻(驼背)、一子跛(瘸)。
乃使朴者农(务农),敏者贾(经商),曚者卜(卜卦算命),偻者绩(搓麻绳),跛者纺(纺线),五子者皆不患于衣食焉。
这个故事说明() [单选题] *A、人生选择受社会客观条件的影响和制约B、人生选择受兴趣等主观条件的影响和制约C、人生选择受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和制约D、人生选择受自身实际条件的影响和制约(正确答案)9. 上题的西邻之人故事启示我们,成就正确人生的发展() [单选题] *A、需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B、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扬长避短(正确答案)C、需要有浓厚的兴趣和爱好D、需要社会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10. 我国战国后期的成都平原,洪水泛滥吞没良田,十年九不收。
目 录2016年北京大学634西方哲学史一考研真题(回忆版)2016年北京大学634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及详解(回忆版)2015年北京大学629西方哲学史一考研真题2013年北京大学630西方哲学史一考研真题2012年北京大学629西方哲学史一考研真题(回忆版)2016年北京大学634西方哲学史一考研真题(回忆版)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计40分)1.火本原说2.四假相说3.波菲利问题4.第一性的质与第二性的质5.先验幻相二、论述题(共计110分)1.假若你面前有一支笔,请分别使用柏拉图的理念论与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学说加以分析,并比较之二者学说之异同。
(30分)2.论述贝克莱关于洛克物质的批判。
(25分)3.介绍休谟的关于必然联系的论述。
(25分)4.论述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关于自由的二律背反的分析。
(30分)2016年北京大学634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及详解(回忆版)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计40分)1.火本原说答:由赫拉克利特提出。
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秩序(一切皆相同的东西)不是任何神或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永恒的活火,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
”在这段话里,需要注意“本原”的两层意思:一是火的活动状态(活火),即火的燃烧和熄灭;二是世界秩序,它是永恒不变的原则,决定着火的活动的分寸,并在所有事物之中保持着自身的同一。
2.四假相说答:培根形象地把科学发展的障碍比喻为“假相”,他把这样的假相归结为四个:“种族假相”指人性的缺陷,大致相当于希腊人所说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和现代人所说的“人类中心”论。
“洞穴假相”是个体差别造成的缺陷,每一个人都囿于自己所处的“洞穴”。
因个人立场、观察角度、思维方式、成见等不同而产生的主观性、偏隘性,就是这样的洞穴。
“市场假相”指语言交往中产生出的误解。
“剧场假相”指各种哲学体系以及流行理论造成的错误。
培根把历史上的哲学和思想比作舞台上演出的一出戏剧。
1、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思想、意义、局限。
最早见于柏拉图的对话《泰阿泰德篇》:"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意思是说,事物的存在是相对于人而言的。
人的感觉怎样,事物就怎样;对同一事物的感觉,因人因时而异,这些不同的感觉并无真假是非之分。
“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点中同样把认识或价值的主题放在了人身上,这是人的主体地位的确立。
在古希腊早期的自然哲学中,事物性质和状态的认识是诉诸于客体的。
普罗泰戈拉命题意味着人们开始懂得这样的道理:人的主体状态是认识过程中的重要因素,知识有赖于具体的认知者,认识的内容、性质和标准不再仅仅取决于外在对象的情形,而且也必须视主体的状态而定,甚至应当完全以人为标准进行衡定和选择。
这在认识论上是由诉诸客体转向诉诸主体,包含了个人人权中的一人为主题的核心思想。
“天赋人权”观念的起源与基督教的教义有关。
基督教认为,人是神创造的,神按照祂自己的样式造人,因此,人是神圣的。
神造人的同时,也赋予了人管理万物的职责,从这一点可以看到“天”与“人”两种观念逻辑上的联系:因为被赋予管理万物的职责和权力,从而人的感官便成为了判断万物价值的的标准尺度,由此可以延伸到“人”的观点。
“人”在认识论上是由诉诸客体转向诉诸主体,对于认识论的研究来说,这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不转向主体,就不可能有进一步的主客体相统一的认识论。
从价值论看,这是以人为价值标准的确立。
“人是万物的尺度”,意味着人是道德、法律、政体等社会事物的尺度。
道德、法律等社会事物的选择以人为标准,它们有无价值以人为尺度裁定。
这就从价值生成的基础方面确立了人本主义。
普罗泰戈拉的命题是人文意识的觉醒。
当个体本位的文化成为古希腊整个文化创造的中心时,普罗泰戈拉以高度凝练的哲学语言第一次在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方面确立了个体人的至高无上的地位,从而在实际上开启了西方文化中的人本主义传统。
北大哲学系历年考研真题20005年中国哲学史一名词解释(5分x4)中庸四法界六理四几二简答(8分x5)离坚白以说出故崇本举末一物两体能必副其所三问答(35分x2 国内考生前3题选2,外国考生4选2)1、老子与韩非道论异同。
2、罗钦顺与朱熹理一分殊比较。
3、王守仁与王夫之知行观异同。
4、孟子与告子人性论比较。
四标点并翻译古文(20分)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盖自上古圣神继天立极而道统之传有自来矣其见于经则允执厥中者尧之所以授舜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者舜之所以授禹也尧之一言至矣尽矣而舜复益之以三言者则所以明夫尧之一言必如是而后可庶几也一、关于名解1、老子和庄子每年考1或2个很偏的,在方克立的辞典中老子有70多个名解,庄子也有60多个,考到了不会不要管,猜一个作者。
估计没几个人会,那本书没得卖了。
庄子的注意一个“见独”:是体会到独一无二的道的一种人身修养境界。
是人在修养19天之后达到朝彻境界后的第二阶段。
见独之后才能达到超脱生死、不为外物所累的阶段的境界。
2、每年都会考几个史料学的名解,曾考过《礼记》、《肇论》等。
注意西铭(即订顽)3、只会考名解的哲学部分孔子、孟子、名家、先秦逻辑学、孙武、道教、贾谊、慧远、天台宗、范缜、柳宗元、刘禹锡、李觏、谭嗣同、严复、章炳麟4、2004年的新动向。
考陈来《宋明理学》中的重要论述概念和命题(包括大题)。
列举可能考的孔颜乐处、一故神两故化、太虚即气、仁者浑然与物同体、民胞物与、定性说、涵养须用敬、元会应世、心统性情、四句教、知行合一、一物两体、道则自然生万物(程颐)、物极必反(注意程颐的发挥)、百姓日用即道。
5、明清之际部分:反因、四几、能必副其所、习与性成、颜李学派、六府三事、知无体以物为体、气化即道、血气心知。
二、大题可考范围:1、老庄比较道论或论无;荀子、韩非子;2、玄学与早期佛学(3个考察方面:本体论即是有无之辩、方法论即是言意之辩、理论归宿即是名教与自然之争。
西方哲学史考研试题答案汇总第一章古希腊罗马哲学一、名词解释1.始基“始基”是早期古希腊哲学家在解释自然和宇宙时所引用的个体概念。
“始基”即万物的本原,亦即万物之所从来,毁灭之后之所复归,它是事物的基本要素,或是事物存在和运动的缘由。
2.无限(阿那克西曼德)“无限”是阿那克西曼德规定原初物质时所引用的一个概念。
他认为,如果我们要从本身永恒、超越变化的某物获得经验世界中的种种变化,就必须假定万物始基的现实性,这万物始基具有一切必须的特征——即使这样的始基在经验中也是不可能的。
在此,他假定了“无限”这个概念作为真实的来解释经验,并且赋予“无限”不生、不灭、不竭、不可摧毁这些规定性。
“无限”包罗一切,决定一切,另外还赋予这个概念以“神性”。
3.数“数”是毕达哥拉斯解释物质时所用的一个本体概念。
他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数”被规定为众多的、不变的特征。
他认为,一切事物的性质都可以归结为数的规定性,数字先于事物而存在,是构成事物的基本单元。
4.逻各斯(赫拉克利特)赫拉克利特所说的“逻各斯”即指内在的本原,专门表示“说出的道理”。
逻各斯是就人所认识的道理而言,可以理解为“理性”、“理由”,就其理解为世界的本原而言,可以理解为“原则”、“规律”。
逻各斯就是“世界秩序”,它表现为“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的火。
火的运动即万物的生成与毁灭,是可感的,而支配可感运动的逻各斯却是不可感的。
认识“逻各斯”,思想要求在变化着的多样的事物中找到不变的同一原则。
5.存在(巴曼尼德)“存在”被巴曼尼德看作真理对象,具有高度的概括和思辨性。
巴门尼德把“存在”与“非存在”对立,“存在者存在”“不存在的东西必定不存在”,通过这样赋予“存在”普遍性。
在存在与思想的关系中,他把存在与思想等同,认为“思想和存在是同一的”,即思想内容需要由“存在”来表述,思想对象即“存在者”,思想的内容和思想的对象是同一个东西,通过思辨,巴门尼德规定了“存在”的性质:不生不灭、连续性、完满性。
缺,06,1998 现代西方哲学1、简述罗素逻辑原子论的基本观点2、嘉达默尔关于“解释学”的观点3、试析海德格尔的真理观4、福科关于“认识型”的结构主义学说5、尼采关于“重估一切价值”的思想及其意义1999 现代西方哲学六选五1、阐述胡塞尔关于“意向性”的学说2、分析海德格尔关于Dasein(此在)的思想3、克尔凯郭尔所讲的“人生道路三阶段”4、柏格森的时间思想5、关于罗素“模状词”理论及后人对它的批评6、维特根斯坦关于“私人语言”的主要思路2000年现代西方哲学部分一、孔德的“思想发展三阶段论”及其问题。
二、分析维特根斯坦关于“逻辑形式”的学说。
三、试析伽达默尔的解释学对海德格尔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四、罗蒂对于“基础主义”的批判。
五、萨特关于“意识”的学说。
六、分析柏格森关于“绵延”的思想2001年现代西方哲学现代西方哲学(外国哲学方向)名词解释1、实证主义2、唯意志主义3、詹姆士讲的纯粹经验4、摹状词5、加谬的“荒谬”6、柏格森的两种时间问题论述7选4,20分1、穆勒关于个人和权利的关系的观点2、尼采《悲剧的诞生》的基本思路与叔本华思想的关系3、试析传统逻辑与数理逻辑所包含的不同方法论倾向4、詹姆士的意识流学说与胡塞尔的意向性学说的关系5、试析海德格尔的时间观;以及它与康德的时间观的关系6、简述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的论题与自由的关系7、试论梅洛庞蒂的知觉观2002年现代西方哲学部分一、“存在即是约束变量的值”。
二、为什么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又是解释学?三、雅斯贝斯的临界状态。
四、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图式论。
五、萨特的自由观。
2003年现代西方哲学部分一、弗雷格关于真的理论。
二、胡塞尔关于表述的思想。
三、海德格尔的时间观及与历史上其它时间观的关系。
四、萨特的人生处境2003第二版本1 胡塞尔语言表达式的意义2000922 海德格尔时间观念的来源辅导3 Frege 关与真的命题专4 分析卡尔纳普拒斥形而上学2000925 萨特自由和自为性的联系2004现代西方哲学1 尼采的唯意志论院2 詹姆士的真理观共济网3 弗雷格关于含义与指称的区分021-4 从波普证伪主义的视角看,中医理论是否是科学的?正门5 海德格尔关于此在的思想2005现代西方哲学现代西哲部分一、名解绵延存在先于本质权利意志符号的所指和意指此在二、论述1、逻辑实证主义的证实原则及语言、真理与实在的关系2、读梅洛-庞蒂的原文,简述其表达的思想“知觉世界只是虚假的表面现象,如果站在功利和实用的立场上,就回有相当大一部分不为我们所知现代艺术和思想的功绩之一就是让我们重新发现了这个我们身在其中,但往往忘记的世界”2007年现代西方哲学试题一、名词解释三个世界绵延逻辑原子主义信仰意志范畴错误自在与自为能指与所指作为公平的正义二、分析论述维特根斯坦的一句话,大概说的是一个词的意义就是它的用法。
北京大学2005年西方哲学史考研试题[回忆版]名解是者(巴门尼德);理念(柏拉图);唯名论;启蒙运动;单子......简答与论述毕达哥拉斯的数本原;亚里士多德第一实体与第二实体;笛卡尔的普遍怀疑斯宾诺莎事物的次序即观念的次序;洛克第一性的质与第二性的质(为何提出此种区分);休谟的因果观;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康德的哥白尼革命;黑格尔的实体即主体2004年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哲学考研真题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复试)考试科目:哲学1.19世纪以后的现代西方哲学与传统哲学的区别。
2。
萨特的“存在限于本质”学说理论?3。
尼采的超人哲学内容?4。
海德格尔的对时间认识?5。
实证主义的基本特征?5选四,答题时间两个小时。
1999年南开大学哲学系欧洲哲学史欧洲哲学史试题整理(含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等)欧洲哲学史试题整理(含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等)欧洲哲学史试题整理古希腊罗马哲学【名解1】水是万物的本原;泰勒斯的“水”;始基;米利都学派;助产术;苏格拉底的“接生术”;美德即知识;奴隶道德和主人道德;理念;理念论;回忆说(柏拉图);柏拉图的四线段比喻;柏拉图的"分有说";原子与虚空;逻各斯(赫拉克利特);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普罗太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飞矢不动;二分法(芝诺);实体(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的"第二实体";形式与质料;潜能与现实;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论";一切都是由必然性而产生(德谟克利特);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原子论;德漠克利特的“影像”说;美德乃是一种和谐(毕达哥拉斯派);毕达哥拉斯:数是万物的本原;普纽玛;《准则学》;存在(巴门尼德);恩培多克勒的"爱"与"恨";恩培多克勒的"四根";太一(柏罗丁);流溢说;波菲利问题;犬儒学派;形而上学;高尔吉亚;简答与论述简述泰利士“水是万物的本原”这一命题在哲学史上有何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