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课文(第4、5自然段): 读课文,说说作者 是怎样表现出江山景色 的? 提示:作者以两幅画面 来表现:一幅静态的, 漓江水色图;另一幅是 动态的,鱼鹰捕鱼图。
亦动亦静,如诗如画
江面上不断漂着灵巧的小竹筏子,老渔翁戴着尖 顶竹笠,安闲地倚着鱼篓抽烟。竹筏子的梢上停着几 只鱼鹰,神气有点迟钝,忽然间会变得异常机灵,抖 着翅膀扑进水里去,山影一时被搅碎了。一转眼,鱼 鹰又浮出水面,长嘴里咬着条银色细鳞的鲢子鱼,咕 嘟地吞下去。
结合语言环境,解释下列词的含义: 4、再瞧瞧那沿江攒聚的怪石奇峰,峰峰都是瘦 骨嶙峋的。 提示:突兀重叠。拟人,形容山峰的峭、险、 秀。 5、船到这儿,渐渐接近阳朔境界,江上的景色 越发奇丽。 提示:奇特美丽,体现了文章语言的简洁凝练。
本文的语言准确、生动、富有诗意。
感受本文优美的语言: 括出文中你认为写得优 美的语句,说说为什么 写得好,并吟哦讽诵。
第三部分(16-17):总说,点明写作意 图。
深入课文(第1自然段):
课文开篇引诗的 作用是什么? 提示:点明桂林山 水和天下山水的关 系,说明桂林山水 的不平凡,体现了 作者对桂林山水的 喜爱、偏爱。
比较讨论:
《鼎湖山听泉》《林中小溪》 和 《画山绣水》的异同?
结合语言环境,解释下列词的含义: 1、到底谁又能描绘得出那山水的精髓? 提示:内在精神。 2、没有见过一条水,这样泛滥着劳动人民的智慧 的想像。 提示:本指江河湖泊的水溢出,这里指桂林山水 到处都融入了人民的想象,用词简练而别致。 3、……怠慢了眼前的船家。 提示:冷淡,忽略。
鱼鹰捕鱼图(第五小节)
瞧瞧那漓水,碧绿碧绿的,绿得像最醇的青梅名酒, 看一眼也叫人心醉。再瞧瞧那沿江攒聚的怪石奇峰,峰 峰都是瘦骨嶙峋的,却又那样玲珑剔透,千奇百怪,有 的像大象在江边饮水,有的像天马腾空欲飞,随着你的 想像,可以变幻成各种各样神奇的我们。这种奇景,古 往今来,不知有多少诗人画师,想要用诗句、彩笔描绘 出来,到底谁又能描绘得出那山水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