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机的端口类型有哪几种
- 格式:doc
- 大小:560.00 KB
- 文档页数:3
交换机培训题库一、选择题1. 交换机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路由选择B. 数据交换C. 网络连接D. 网络管理答案:B2. 以下哪种交换机技术可以提供最高的带宽?A. 快速以太网交换机B. 千兆以太网交换机C. ATM交换机D. 令牌环交换机答案:B3. 交换机中的MAC地址表是通过什么方式建立的?A. 手动输入B. 自动学习C. 网络管理员分配D. 交换机之间交换答案:B4. 以下哪种交换方式可以支持多个并发的数据传输?A. 电路交换B. 报文交换C. 分组交换D. 帧交换答案:C5. 在交换机中,哪个端口可以用于连接多个VLAN?A. 接入端口B. 汇聚端口C. 链路端口D. 中继端口答案:D二、填空题1. 交换机在数据链路层实现数据交换,通过_______地址来识别不同的设备。
答案:MAC2. 在交换机中,_______表记录了每个端口所连接设备的MAC 地址信息。
答案:MAC地址表3. 交换机可以通过_______协议来学习网络中其他设备的MAC地址信息。
答案:ARP4. 在交换机中,如果一个数据帧的目的MAC地址与交换机的MAC地址表不匹配,那么该数据帧将被发送到_______端口。
答案:除接收端口外的所有其他5. 为了防止网络中的广播风暴,交换机通常使用_______技术来限制广播数据的传播范围。
答案:VLAN三、判断题1. 交换机只能工作在数据链路层,不能工作在网络层。
(对/错)答案:对2. 交换机的每个端口都可以同时与多个设备进行通信。
(对/错)答案:错3. 交换机的MAC地址表是动态更新的,可以根据网络中的变化自动调整。
(对/错)答案:对4. 在交换机中,如果一个数据帧的目的MAC地址是广播地址,那么该数据帧将被发送到所有端口。
(对/错)答案:对5. 交换机的端口镜像功能可以用于网络监控和故障排查。
(对/错)答案:对四、简答题1. 什么是交换机?答:交换机是一种网络设备,用于连接多个计算机或其他网络设备,实现数据包的转发和交换。
SAN设备(节点)端口N端口:Node Port节点端口;节点连接点;光纤通道通信的终端F端口:Fabric Port 光纤端口;一种交换连接端口,也就是两个N端口连接的"中间端口"NL端口:Node Loop Port 节点环路端口;通过它们的NL端口连接到其他端口,或通过一个单独的FL端口连接到交换后的光纤网络;或是NL端口连接到F端口到F端口到N端口(通过交换机)FL端口:Fabric Loop Port光纤环路端口;一种共享的位AL设备提供进入光纤网络服务的端口;例子,NL端口到FL端口到F端口到N端口E端口:Expansion Port 扩展端口;用于通过ISL(内部交换链接)连接多个交换机G端口:Generic Port 通用端口;可根据连接方式,在F端口和E端口之间进行切换TE端口:Trunked Expansion Port 汇聚的扩展端口;为了获得高流量而将多个E端口连接在一起光纤通道也定义了其他一系列不同类别可以用于接收和传输光纤通道数据的端口, 包括“NL_Ports,” “F_Ports,” “E_Ports,”等.设备 (节点)端口N_Port = “Fabric直接连接设备”NL_Port = “Loop连接设备”交换机端口E_Port = “扩展端口” (交换机到交换机)F_Port = “Fabric端口”FL_Port = “Fabric Loop端口”G_Port = “通用(Generic)端口—可以转化为E或F”将Fabric与Arbitrated Loop技术混合实施是可行的, 交换机的一个Fabric端口可以作为Loop的组成部分, 数据可以从交换机中传输到Loop环上. 在Loop环境下正常工作的一个Fabric端口称之为“FL_port.” 虽然数据和控制信息的路由需要通过其他端口对链路的访问来进行,但是多数光纤通道功能与拓扑结构无关.端口的生成过程:U_PORT——G_PORT——F_PORT——E_PORT光纤交换机的端口状态的G-Port 、L-Port 、F-PortN端口:Node Port节点端口;节点连接点;光纤通道通信的终端F端口:Fabric Port 光纤端口;一种交换连接端口,也就是两个N端口连接的"中间端口"NL端口:Node Loop Port 节点环路端口;通过它们的NL端口连接到其他端口,或通过一个单独的FL端口连接到交换后的光纤网络;或是NL端口连接到F端口到F端口到N端口(通过交换机)FL端口:Fabric Loop Port光纤环路端口;一种共享的位AL设备提供进入光纤网络服务的端口;例子,NL端口到FL端口到F端口到N端口E端口:Expansion Port 扩展端口;用于通过ISL(内部交换链接)连接多个交换机G端口:Generic Port 通用端口;可根据连接方式,在F端口和E端口之间进行切换TE端口:Trunked Expansion Port 汇聚的扩展端口;为了获得高流量而将多个E端口连接在一起光纤通道也定义了其他一系列不同类别可以用于接收和传输光纤通道数据的端口, 包括“NL_Ports,” “F_Ports,” “E_Ports,”等.设备 (节点)端口N_P ort = “Fabric直接连接设备”NL_Port = “Loop连接设备”交换机端口E_Port = “扩展端口” (交换机到交换机)F_Port = “Fabric端口”FL_Port = “Fabric Loop端口”G_Port = “通用(Generic)端口—可以转化为E或F”将Fabric与Arbitrated Loop技术混合实施是可行的, 交换机的一个Fabric 端口可以作为Loop的组成部分, 数据可以从交换机中传输到Loop环上. 在Loop环境下正常工作的一个Fabric端口称之为“FL_port.” 虽然数据和控制信息的路由需要通过其他端口对链路的访问来进行,但是多数光纤通道功能与拓扑结构无关文案编辑词条B 添加义项?文案,原指放书的桌子,后来指在桌子上写字的人。
trunk口可以走各个vlan的数据access只可以走端口当前所在vlan的数据access 口是接pc机的trunk 口是交换机与交换机相连的接口首先,将交换机的类型进行划分,交换机分为低端(SOHO级)和高端(企业级)。
其两者的重要区别就是低端的交换机,每一个物理端口为一个逻辑端口,而高端交换机则是将多个物理端口捆绑成一个逻辑端口再进行的配置的。
cisco网络中,交换机在局域网中最终稳定状态的接口类型主要有四种:access/ trunk/ multi/ dot1q-tunnel。
1、access: 主要用来接入终端设备,如PC机、服务器、打印服务器等。
2、trunk: 主要用在连接其它交换机,以便在线路上承载多个vlan。
3、multi: 在一个线路中承载多个vlan,但不像trunk,它不对承载的数据打标签。
主要用于接入支持多vlan的服务器或者一些网络分析设备。
现在基本不使用此类接口,在cisco的网络设备中,也基本不支持此类接口了。
4、dot1q-tunnel: 用在Q-in-Q隧道配置中。
Cisco网络设备支持动态协商端口的工作状态,这为网络设备的实施提供了一定的方便(但不建议使用动态方式)。
cisco动态协商协议从最初的DISL(Cisco 私有协议)发展到DTP(公有协议)。
根据动态协议的实现方式,Cisco网络设备接口主要分为下面几种模式:1、switchport mode access: 强制接口成为access接口,并且可以与对方主动进行协商,诱使对方成为access模式。
2、switchport mode dynamic desirable: 主动与对协商成为Trunk接口的可能性,如果邻居接口模式为Trunk/desirable/auto之一,则接口将变成trunk 接口工作。
如果不能形成trunk模式,则工作在access模式。
这种模式是现在交换机的默认模式。
3、switchport mode dynamic auto: 只有邻居交换机主动与自己协商时才会变成Trunk接口,所以它是一种被动模式,当邻居接口为Trunk/desirable之一时,才会成为Trunk。
路由交换复习资料1.交换机的软件部分主要是IOS操作系统,硬件主要包括CPU、端口和存储介质。
2.交换机的端口主要有以太网端口、快速以太网端口、吉比特以太网端口和控制台端口。
交换机端口类型:二层接口有交换口、Trunk 口、二层聚合口。
三层接口有交换机虚拟接口SVI,路由接口、三层聚合口.3.交换机介质主要有ROM(只读存储器)、FLASH、NVRAM (非易失性随机存储器)和DRAM(动态随机存储器)。
4.路由器有硬件和软件组成。
硬件由中央处理单元(CPU)、只读存储器、内存(RAM)、非易失性内存、接口、控制台端口、辅助端口、线缆等物理硬件和电路组成;软件由路由器的IOS操作系统和运行配置文件组成。
5.CPU的主要任务是负责路由器的配置管理、维护路由表、选择最佳路由、转发数据包。
6.随机存储器(RAM)的作用:1存放路由表,2作为高速缓存,3数据的存储器,4命令,5处理速度最快。
引入VLAN后,交换机端口按用途分为访问连接端口和汇聚连接端口.基于端口的VLAN 分为:Port-VLAN、Tag-VLAN。
7.Port-VLAN的特点:1VLAN是划分出来的逻辑网络,是第二层网络,2VLAN端口不受物理位置的限制,3VLAN隔离广播域。
8.Port-VLAN的工作机制是:通过查找MAC地址表,交换机只对同一VLAN中的数据进行转发,对发往不同VLAN的数据不转发。
9.Tag-VLAN的特点:1.传输多个VLAN的信息,2实现同一VLAN跨越不同的交换机,3要求Trunk至少要100Mbps。
10.路由动作包括两项基本内容:寻址和转发。
寻址即判定到达目的地的最佳路径,由路由选择算法来实现。
转发是按寻址的最佳路径传送数据分组。
11.路由转发协议和路由选择协议是相互配合有相互独立的概念,前者使用后者维护的路由表,后者要利用前者提供的功能来发布路由协议数据分组。
12.典型的路由选择方式有两种:静态路由、动态路由。
路由器的Serial-BRI-AUX-AUI等端口的区别都有什么作用————————————————————————————————作者:————————————————————————————————日期:各种交换机的数据接口类型作为局域网的主要连接设备,以太网交换机成为应用普及最快的网络设备之一,同时,也是随着这种快速的发展,交换机的功能不断增强,随之而来则是交换机端口的更新换代以及各种特殊设备连接端口不断的添加到交换机上,这也使得交换机的接口类型变得非常丰富,为了让大家对这些接口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我们根据资料特地整理了一篇交换机接口的文章:1、RJ-45接口这种接口就是我们现在最常见的网络设备接口,俗称“水晶头”,专业术语为RJ-45连接器,属于双绞线以太网接口类型。
RJ-45插头只能沿固定方向插入,设有一个塑料弹片与RJ-45插槽卡住以防止脱落。
这种接口在10Base-T以太网、100Base-TX以太网、1000Base-TX 以太网中都可以使用,传输介质都是双绞线,不过根据带宽的不同对介质也有不同的要求,特别是1000Base-TX千兆以太网连接时,至少要使用超五类线,要保证稳定高速的话还要使用6类线。
ﻫ2、SC光纤接口SC光纤接口在100Base-TX以太网时代就已经得到了应用,因此当时称为100Base-FX(F是光纤单词fiber的缩写),不过当时由于性能并不比双绞线突出但是成本却较高,因此没有得到普及,现在业界大力推广千兆网络,SC光纤接口则重新受到重视。
ﻫ光纤接口类型很多,SC光纤接口主要用于局网交换环境,在一些高性能千兆交换机和路由器上提供了这种接口,它与RJ-45接口看上去很相似,不过SC接口显得更扁些,其明显区别还是里面的触片,如果是8条细的铜触片,则是RJ-45接口,如果是一根铜柱则是SC光纤接口。
ﻫ3、FDDI接口FDDI是目前成熟的LAN技术中传输速率最高的一种,具有定时令牌协议的特性,支持多种拓扑结构,传输媒体为光纤。
交换机三种端口模式Access、Hybrid和Trunk的理解很多朋友一直在问到交换机的几种端口具体是什么作用,这个确实在我们平时中很多朋友容易忽略,那么我们今天来了解下这方面的内容。
以太网端口有3种链路类型:access、trunk、hybird Access类型端口:只能属于1个VLAN,一般用于连接计算机端口;Trunk类型端口:可以允许多个VLAN通过,可以接收和发送多个VLAN 报文,一般用于交换机与交换机相关的接口。
Hybrid类型端口:可以允许多个VLAN通过,可以接收和发送多个VLAN 报文,可以用于交换机的间连接也可以用于连接用户计算机。
首先,将交换机的类型进行划分,交换机分为低端(SOHO级)和高端(企业级)。
其两者的重要区别就是低端的交换机每一个物理端口为一个逻辑端口,而高端交换机则是将多个物理端口捆绑成一个逻辑端口再进行的配置的。
例如cisco网络中,交换机在局域网中最终稳定状态的接口类型主要有四种:access/trunk/ multi/ dot1q-tunnel。
1、access: 主要用来接入终端设备,如PC机、服务器、打印服务器等。
2、trunk: 主要用在连接其它交换机,以便在线路上承载多个vlan。
3、multi: 在一个线路中承载多个vlan,但不像trunk,它不对承载的数据打标签。
主要用于接入支持多vlan的服务器或者一些网络分析设备。
现在基本不使用此类接口,在cisco的网络设备中,也基本不支持此类接口了。
4、dot1q-tunnel: 用在Q-in-Q隧道配置中。
什么是链路类型?vlan的链路类型可以分为接入链路和干道链路。
1、接入链路(access link)指的交换机到用户设备的链路,即是接入到户,可以理解为由交换机向用户的链路。
由于大多数电脑不能发送带vlan tag的帧,所以这段链路可以理解为不带vlan tag的链路。
2、干道链路(trunk link)指的交换机到上层设备如路由器的链路,可以理解为向广域网走的链路。
交换机端口类型介绍大全POEPOE (Power Over Ethernet)指的是在现有的以太网Cat.5布线基础架构不作做何改动的情况下,在为一些基于IP的终端(如IP电话机、无线局域网接入点AP、网络摄像机等)传输数据信号的同时,还能为此类设备提供直流供电的技术。
POE技术能在确保现有结构化布线安全的同时保证现有网络的正常运作,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
POE也被称为基于局域网的供电系统(POL, Power over LAN )或有源以太网( Active Ethernet),有时也被简称为以太网供电,这是利用现存标准以太网传输电缆的同时传送数据和电功率的最新标准规范,并保持了与现存以太网系统和用户的兼容性。
IEEE 802.3af标准是基于以太网供电系统POE的新标准,它在IEEE 802.3的基础上增加了通过网线直接供电的相关标准,是现有以太网标准的扩展,也是第一个关于电源分配的国际标准。
IEEE在1999年开始制定该标准,最早参与的厂商有3Com, Intel, PowerDsine, Nortel, Mitel和National Semiconductor。
但是,该标准的缺点一直制约着市场的扩大。
直到2003年6月,IEEE批准了802. 3af标准,它明确规定了远程系统中的电力检测和控制事项,并对路由器、交换机和集线器通过以太网电缆向IP电话、安全系统以及无线LAN接入点等设备供电的方式进行了规定。
IEEE 802.3af的发展包含了许多公司专家的努力,这也使得该标准可以在各方面得到检验。
一个典型的以太网供电系统。
在配线柜里保留以太网交换机设备,用一个带电源供电集线器(Midspan HUB)给局域网的双绞线提供电源。
在双绞线的末端,该电源用来驱动电话、无线接入点、相机和其他设备。
为避免断电,可以选用一个UPS。
作为局域网的主要连接设备,以太网交换机成为应用普及最快的网络设备之一,同时,也是随着这种快速的发展,交换机的功能不断增强,随之而来则是交换机端口的更新换代以及各种特殊设备连接端口不断的添加到交换机上,这也使得交换机的接口类型变得非常丰富,为了让大家对这些接口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我们根据资料特地整理了一篇交换机接口的文章:1、RJ-45接口这种接口就是我们现在最常见的网络设备接口,俗称“水晶头”,专业术语为RJ-45连接器,属于双绞线以太网接口类型。
H3C交换机的端口配置一、端口常用配置1. 实验原理1.1 交换机端口基础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需要网络互联处理的事务越来越多,为了适应网络需求,以太网技术也完成了一代又一代的技术更新。
为了兼容不同的网络标准,端口技术变的尤为重要。
端口技术主要包含了端口自协商、网络智能识别、流量控制、端口聚合以及端口镜像等技术,他们很好的解决了各种以太网标准互连互通存在的问题。
以太网主要有三种以太网标准:标准以太网、快速以太网和千兆以太网。
他们分别有不同的端口速度和工作视图。
1.2 端口速率自协商标准以太网其端口速率为固定10M。
快速以太网支持的端口速率有10M、100M和自适应三种方式。
千兆以太网支持的端口速率有10M、100M、1000M和自适应方式。
以太网交换机支持端口速率的手工配置和自适应。
缺省情况下,所有端口都是自适应工作方式,通过相互交换自协商报文进行匹配。
其匹配的结果如下表。
速率一致。
其修改端口速率的配置命令为:[H3C-Ethernet0/1] speed {10|100|1000|auto}如果两端都以固定速率工作,而工作速率不一致时,很容易出现通信故障,这种现象应该尽量避免。
1.3 端口工作视图交换机端口有半双工和全双工两种端口视图。
目前交换机可以手工配置也可以自动协商来决定端口究竟工作在何种视图。
修改工作视图的配置命令为:[H3C-Ethernet0/1] duplex {auto|full|half}1.4 端口的接口类型目前以太网接口有MDI和MDIX两种类型。
MDI称为介质相关接口,MDIX称为介质非相关接口。
我们常见的以太网交换机所提供的端口都属于MDIX接口,而路由器和PC提供的都属于MDI接口。
有的交换机同时支持上述两种接口,我们可以强制制定交换机端口的接口类型,其配置命令如下:[H3C-Ethernet0/1] mdi {normal| cross| auto}Normal:表示端口为MDIX接口Cross:表示端口为MDI接口Auto:表示端口工作在自协商视图1.5 流量控制由于标准以太网、快速以太网和千兆以太网混合组网,在某些网络接口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流量过大的现象而产生端口阻塞。
交换机的端口配置1、交换机端口类型在以太局域网交换机上,尽管从外表上看,好像很多端口都是一样的,但实际上,它们的类型和用途、特性都是不一样的。
交换机以太网接口类型主要包括:1)Ethernet以太网接口:支持最高10Mbps的接入速率。
2)Fast Ethernet快速以太网接口:支持最高100Mbps的接入速率。
3)Gigabit Ethernet千兆以太网接口:支持最高1000Mbps的接入速率。
4)Ten Gigabit Ethernet万兆以太网接口:支持最高10Gbps的接入速率。
2、选择要配置的交换机端口1)选择单个交换机端口命令:Switch(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2)选择多个端口多个连续的:Switch(config)#interface range FastEthernet0/1-23多个不连续的:Switch(config)#interface range FastEthernet0/1,0/2,0/33、交换机标识端口给交换机端口加上文本描述,用来说明该端口用来作什么网络连接命令:Switch(config-if)#description link to center例如描述端口1连接PC1:Switch(config-if)#description link to PC14、设置端口速度指定交换机端口速度命令:Switch(config-if)#speed 105、设置交换机端口的双工模式模式:全双工(Full)和半双工(Half)命令:Switch(config-if)#duplex full6、启用和关闭交换机端口命令:Switch(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0/1Switch(config-if)#shutdownSwitch(config-if)#no shutdown7、查看交换机状态命令:Switch#show running-config8、查看端口状态:命令:Switch#show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9、查看交换机的MAC地址表命令:Switch#show mac-address-tableMac Address Table-------------------------------------------Vlan Mac Address Type Ports---- ----------- -------- -----10、配置端口安全(MAC地址与端口绑定)命令:Switch(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port-security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port-security mac-address 00d0.d35e.cbc4测试:换一台计算机连接此端口,测试连通性。
作为局域网的主要连接设备,以太网交换机成为应用普及最快的网络设备之一,同时,也是随着这种快速的发展,交换机的功能不断增强,随之而来则是交换机端口的更新换代以及各种特殊设备连接端口不断的添加到交换机上,这也使得交换机的接口类型变得非常丰富,为了让大家对这些接口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我特地整理了一篇交换机接口的文章:1、RJ-45接口这种接口就是我们现在最常见的网络设备接口,俗称“水晶头”,专业术语为RJ-45连接器,属于双绞线以太网接口类型。
RJ-45插头只能沿固定方向插入,设有一个塑料弹片与RJ-45插槽卡住以防止脱落。
这种接口在10Base-T以太网、100Base-TX以太网、1000Base-TX以太网中都可以使用,传输介质都是双绞线,不过根据带宽的不同对介质也有不同的要求,特别是1000Base-TX千兆以太网连接时,至少要使用超五类线,要保证稳定高速的话还要使用6类线。
2、SC光纤接口SC光纤接口在100Base-TX以太网时代就已经得到了应用,因此当时称为100Base-FX (F是光纤单词fiber的缩写),不过当时由于性能并不比双绞线突出但是成本却较高,因此没有得到普及,现在业界大力推广千兆网络,SC光纤接口则重新受到重视。
光纤接口类型很多,SC光纤接口主要用于局网交换环境,在一些高性能千兆交换机和路由器上提供了这种接口,它与RJ-45接口看上去很相似,不过SC接口显得更扁些,其明显区别还是里面的触片,如果是8条细的铜触片,则是RJ-45接口,如果是一根铜柱则是S C光纤接口。
3、FDDI接口FDDI是目前成熟的LAN技术中传输速率最高的一种,具有定时令牌协议的特性,支持多种拓扑结构,传输媒体为光纤。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是由美国国家标准化组织(ANSI)制定的在光缆上发送数字信号的一组协议。
FDDI 使用双环令牌,传输速率可以达到 100Mbps。
CCDI 是 FDDI 的一种变型,它采用双绞铜缆为传输介质,数据传输速率通常为 100Mb ps。
交换机端口链路类型简介(Access、Hybrid、Trunk、Fabric)以太网交换机的端口有四种链路类型:Access、Hybrid、Trunk和Fabric口。
这四种链路类型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端口链路类型用于连接不同类型的设备。
下面为大家介绍他们的主要区别。
一、Access、Hybrid、Trunk和Fabric的区别1、Access类型的端口只能属于1个VLAN,一般用于连接计算机的端口。
Access端口加入的VLAN必须已经存在并且不能是VLAN 1。
2、Trunk类型的端口可以属于多个VLAN,可以接收和发送多个VLAN的报文,一般用于交换机之间连接的端口。
Trunk端口加入的VLAN不能是VLAN 1。
3、Hybrid类型的端口可以属于多个VLAN,可以接收和发送多个VLAN的报文,可以用于交换机之间连接,也可以用于连接用户的计算机。
Hybrid端口和Trunk端口的不同之处在于Hybrid端口可以允许多个VLAN的报文发送时不打标签,而Trunk端口只允许缺省VLAN 的报文发送时不打标签。
Hybrid端口加入的VLAN必须已经存在。
4、Fabric口是IRF中各Unit之间的端口,只用于各Unit之间的互联,不能连接用户。
四种类型的端口可以共存在一台以太网交换机上,缺省情况下,端口类型为Access。
二、四种端口链路类型的缺省VLANAccess端口只属于1个VLAN,所以它的缺省VLAN就是它所在的VLAN,不用设置;Hybrid端口和Trunk端口属于多个VLAN,所以需要设置缺省VLAN ID。
如果设置了端口的缺省VLAN ID,当端口接收到不带VLAN Tag的报文后,则将报文转发到属于缺省VLAN的端口;当端口发送带有VLAN Tag的报文时,如果该报文的VLAN ID与端口缺省的VLAN ID相同,则系统将去掉报文的VLAN Tag,然后再发送该报文。
缺省情况下,Hybrid端口和Trunk端口的缺省VLAN为VLAN 1,Access端口的缺省VLAN是本身所属于的VLAN。
N端口和F端口N端口和F端口专用于Fabric交换架构中。
连入FC交换机的终端节点的端口为N端口,对应的交换机上的端口为F端口。
N代表Node,F代表Fabric。
用N端口模式连入F端口之后,网络中的N节点之间就可以互相进行点对点通信了。
图8-12所示的是N端口和F端口的示意图。
图8-12 N端口和F端口L端口L端口指仲裁环上各个节点的端口类型(LOOP)。
环路上的所有设备可以通过一个FCAL的集线器相连,以使得布线方便,故障排除容易。
当然,也可以使用最原始的方法,就是首尾相接。
图8-13所示的是利用集线器连接的拓扑。
1.私有环图8-13 基于FCAL集线器的FCAL环路连接私有环,就是说这个FC仲裁环是封闭的,只能在这个环中所包含的节点之间相互通信,而不能和环外的任何节点通信。
2.开放环这个环是开放的,环内节点不但可以和环内的节点通信,而且也可以和环外的节点通信。
也就是说可以把这个环作为一个单元连接到FC交换机上,从而使得环内的节点可以和位于FC 交换机上的其他N节点通信。
如果将多个开放环连接到交换机,那么这几个开放环之间也可以相互通信。
要实现开放环架构,需要特殊的端口,即下面描述的NL和FL端口。
NL端口和FL端口NL端口是开放环中的一类端口,它具有N端口和L端口的双重能力。
换而言之,NL端口支持交换式光纤网登录和环仲裁。
而FL端口是FC交换机上用于连接开放仲裁环结构的中介端口。
开放环内可以同时存在NL节点和L节点,而只有NL节点才能和环外的、位于FC交换结构中的多个N节点或者其他类型节点通信。
NL 节点也可以同时和L节点通信。
图8-14为NL和FL端口示意图。
图8-14 NL和FL端口示意图开放环的融合机制FC-SW设备的工作方式是它会登录到网络(FLOGI),并在Name Server中注册(PLOGI)。
设备要传输数据时会先到Name Server查Target设备,然后到目标设备进行注册(PRLI),最后传输数据。
<培训课五>Trunk and Channel-group一、端口的类型(一)Cisco交换机对Cisco设备来说,交换机的端口分三种:access、trunk、三层口(no switchport)。
1、access(1)概念一个access端口只能属于一个VLAN,它只能转发这个VLAN的数据,它是一个端口最后的归宿,即它不能和所连的端口静态或动态地形成trunk,那么它就回归为access。
Cisco交换机3550的端口缺省为dynamic desirable,而3560的端口缺省为dynamic auto。
(2)设置缺省情况下端口处于此模式。
如果要明确设置端口为access,要用静态的方法设置:SW(config-if)# switchport mode access2、trunk(1)概念当一个端口要转发多个VLAN的流量,那么这个端口要属于多个VLAN,对Cisco的设备来说,这个端口的类型要设置为trunk,也就是当一个端口属于trunk类型,那么它属于任何VLAN。
(2) 设置(a) Trunk可以静态或动态地设置:静态: SW(config-if)# switchport mode trunk动态:用DTP(Dynamic Trunking Protocol)自动协商,如果成功—trunk,如果失败---access(b) 查看trunk的状态(c) 要想精确地允许特定的VLAN要用命令:(二)BNT交换机BNT交换机的端口分为untagging和tagging端口1、untagging端口(1)概念相同于Cisco交换机的access口,是端口的缺省模式。
(2)设置ToR交换机端口缺省为此模式,可用下列命令明确设置:G8000(config-if)#no tagging2、tagging端口(1)概念相当于Cisco交换机的trunk口,不同的是,缺省情况下,trunk口属于所有的VLAN,tagging口可以属于多个或所有VLAN,但要手工加入。
来源:网络首先,将交换机得类型进行划分,交换机分为低端(SOHO级)与高端(企业级)。
其两者得重要区别就就是低端得交换机,每一个物理端口为一个逻辑端口,而高端交换机则就是将多个物理端口捆绑成一个逻辑端口再进行得配置得。
cisco网络中,交换机在局域网中最终稳定状态得接口类型主要有四种:access/ trunk/ multi/ dot1qtunnel。
1、access: 主要用来接入终端设备,如PC机、服务器、打印服务器等。
2、trunk: 主要用在连接其它交换机,以便在线路上承载多个vlan。
3、multi: 在一个线路中承载多个vlan,但不像trunk,它不对承载得数据打标签。
主要用于接入支持多vlan得服务器或者一些网络分析设备。
现在基本不使用此类接口,在cisco得网络设备中,也基本不支持此类接口了。
4、dot1qtunnel: 用在QinQ隧道配置中。
Cisco网络设备支持动态协商端口得工作状态,这为网络设备得实施提供了一定得方便(但不建议使用动态方式)。
cisco动态协商协议从最初得DISL(Cisco私有协议)发展到DTP(公有协议)。
根据动态协议得实现方式,Cisco网络设备接口主要分为下面几种模式:1、switchport mode access: 强制接口成为access接口,并且可以与对方主动进行协商,诱使对方成为access模式。
2、switchport mode dynamic desirable: 主动与对协商成为Trunk接口得可能性,如果邻居接口模式为Trunk/desirable/auto之一,则接口将变成trunk接口工作。
如果不能形成trunk模式,则工作在access模式。
这种模式就是现在交换机得默认模式。
3、switchport mode dynamic auto: 只有邻居交换机主动与自己协商时才会变成Trunk接口,所以它就是一种被动模式,当邻居接口为Trunk/desirable之一时,才会成为Trunk。
交换机工作原理交换机是计算机网络中的一种重要设备,用于在局域网中传输数据包。
它能够根据目的地的MAC地址将数据包从一个端口转发到另一个端口,实现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
本文将详细介绍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一、交换机的基本原理交换机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学习和转发数据包来实现端口之间的通信。
当交换机接收到一个数据包时,它会检查数据包中的目的MAC地址,并将该地址与其内部的MAC地址表进行比较。
如果交换机已经学习到了目的MAC地址,它会将数据包转发到对应的端口上;如果交换机没有学习到目的MAC地址,它会将数据包广播到所有端口上。
二、交换机的学习过程交换机的学习过程是指交换机通过监听网络中的数据包来学习到不同设备的MAC地址,并将这些地址存储在其内部的MAC地址表中。
当交换机接收到一个数据包时,它会提取出数据包中的源MAC地址,并将该地址与其内部的MAC地址表进行比较。
如果交换机已经学习到了源MAC地址,它会更新该地址的最后活跃时间;如果交换机没有学习到源MAC地址,它会将该地址添加到MAC地址表中,并记录该地址的最后活跃时间。
三、交换机的转发过程交换机的转发过程是指交换机根据目的MAC地址将数据包从一个端口转发到另一个端口的过程。
当交换机接收到一个数据包时,它会检查数据包中的目的MAC地址,并将该地址与其内部的MAC地址表进行比较。
如果交换机已经学习到了目的MAC地址,它会将数据包转发到对应的端口上;如果交换机没有学习到目的MAC地址,它会将数据包广播到所有端口上。
四、交换机的广播和单播交换机的广播是指将数据包发送到所有端口上,以便让所有设备都能接收到该数据包。
当交换机接收到一个数据包时,如果它没有学习到目的MAC地址,就会将数据包广播到所有端口上。
这样,所有连接到交换机的设备都能接收到该数据包。
交换机的单播是指将数据包发送到指定的目的MAC地址对应的端口上。
当交换机接收到一个数据包时,如果它已经学习到了目的MAC地址,就会将数据包转发到对应的端口上。
交换机的端口类型有哪几种?
交换机端口的三种链路类型
以太网端口有三种链路类型:access、trunk、hybird.
Access类型的端口只能属于1个VLAN,一般用于连接计算机的端口;
Trunk类型的端口可以允许多个VLAN通过,可以接收和发送多个VLAN的报文,一般用于交换机之间连接的端口;
Hybrid类型的端口可以允许多个VLAN通过,可以接收和发送多个VLAN的报文,可以用于交换机之间连接,也可以用于连接用户的计算机。
Hybrid端口和Trunk端口在接收数据时,处理方法是一样的,唯一不同之处在于发送数据时:Hybrid端口可以允许多个VLAN的报文发送时不打标签,而Trunk 端口只允许缺省VLAN的报文发送时不打标签。
缺省VLAN:
Access端口只属于1个VLAN,所以它的缺省VLAN就是它所在的VLAN,不用设置;Hybrid端口和Trunk端口属于多个VLAN,所以需要设置缺省VLAN ID.缺省情况下,Hybrid端口和Trunk端口的缺省VLAN为VLAN 1;
如果设置了端口的缺省VLAN ID,当端口接收到不带VLAN Tag的报文后,则将报文转发到属于缺省VLAN的端口;当端口发送带有VLAN Tag的报文时,如果该报文的VLAN ID与端口缺省的VLAN ID相同,则系统将去掉报文的VLAN Tag,然后再发送该报文。
注:对于华为交换机缺省VLAN被称为“Pvid Vlan”,对于思科交换机缺省VLAN 被称为“Native Vlan”
交换机接口出入数据处理过程:
Acess端口收报文:收到一个报文,判断是否有VLAN信息:如果没有则打上端口的PVID,并进行交换转发,如果有则直接丢弃(缺省)
Acess端口发报文:
将报文的VLAN信息剥离,直接发送出去
trunk端口收报文:
收到一个报文,判断是否有VLAN信息:如果没有则打上端口的PVID,并进行交换转发,如果有判断该trunk端口是否允许该VLAN的数据进入:如果可以则转发,否则丢弃
trunk端口发报文:
比较端口的PVID和将要发送报文的VLAN信息,如果两者相等则剥离VLAN信息,再发送,如果不相等则直接发送
hybrid端口收报文:
收到一个报文,判断是否有VLAN信息:如果没有则打上端口的PVID,并进行交换转发,如果有则判断该hybrid端口是否允许该VLAN的数据进入:如果可以则转发,否则丢弃(此时端口上的untag配置是不用考虑的,untag配置只对发送报文时起作用)
hybrid端口发报文:
1、判断该VLAN在本端口的属性(disp interface 即可看到该端口对哪些VLAN 是untag,哪些VLAN是tag)
2、如果是untag则剥离VLAN信息,再发送,如果是tag则直接发送
可以用此理论解释如下图示两台PC(属于两个VLAN,同一个网段)间可以通信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