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高产施肥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5
玉米高产技术方案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具有广泛的种植面积和丰富的产量潜力。
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农民常常面临着各种问题,如病虫害的侵袭、土壤质量的下降以及缺乏科学化的种植技术等。
本文将就玉米高产技术方案进行论述,帮助农民提高玉米产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合理施肥玉米生长期对养分的需求量较高,因此合理施肥是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施肥过程中,可以根据土壤性质和玉米的生育阶段进行精准施肥。
首先,农民可以通过土壤检测来了解土壤的养分含量,特别是氮、磷和钾的含量。
然后,根据土壤检测结果进行针对性的施肥,注意不仅要补充缺失的养分,还要合理控制养分的供给量,避免过量施肥导致土壤污染。
其次,在不同的生育阶段,玉米的养分需求也有所不同。
例如,在苗期和灌浆期,玉米对氮肥的需求量较高,而在抽雄期则对磷肥和钾肥的需求较大。
合理调整施肥时机和养分配比,可以更好地满足玉米各个生育阶段的需求,促进健康生长,提高产量。
二、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影响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玉米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虫害有玉米螟、玉米白粉病和玉米锈病等。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病虫害,农民可以采取以下技术措施:1.物理防治:及时清除玉米田里的秸秆、杂草和害虫的栖息地,利用轮作和地膜覆盖等方法,减少虫害的滋生和繁殖。
2.生物防治:引入天敌昆虫,如瓢虫和寄生蜂等,来控制玉米的害虫,减少农药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
3.合理使用农药:在必要时,可以选择低毒、高效的农药来进行防治,注意按照正确的使用剂量和施药方法,避免过量使用。
此外,农民还需留意农药的使用期限,避免超期使用导致残留问题。
三、科学的田间管理科学的田间管理是实现玉米高产的关键。
在田间管理中,农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1.密植栽培:通过增加株数和行距,使玉米的种植密度适度增加,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产量。
2.适时灌溉:根据土壤含水量和玉米的生长需求,科学合理地进行灌溉。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因其产量高、适应性强以及营养丰富而受到广泛种植。
玉米的高产栽培和病虫害防治一直是农民们头疼的问题。
为了帮助农民们更好地掌握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本文将详细介绍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方法,希望能对广大农民朋友有所帮助。
一、玉米高产栽培技术1. 土壤选择和基础施肥玉米喜欢生长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中,因此在选择种植地点时应尽量选用肥力较好、土壤疏松的土地进行种植。
在播种前,应根据土壤肥力和玉米的生长需求施入基础肥,一般施入腐熟的有机肥和磷、钾肥为佳。
2. 合理的密植和行距种植密度是影响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情况下,推荐的播种密度为每亩6-7万株。
栽培时应均匀分布,避免出现密度不均的情况。
在行距上,也要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和品种特性进行调整,以确保植株之间有足够的空间来生长。
3. 合理施肥和施水在玉米生长期间,需根据植株生长的不同阶段进行施肥和施水。
在玉米苗期和开花期,施氮肥和磷、钾肥;抽雄期需注意补充钾肥和微量元素;抽雌期需及时施水并注意排水,以防止水分不足或积水造成玉米生长不良。
4. 田间管理在田间管理中,勤松土、松茬、中耕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尤其是在玉米的生长初期,要及时进行中耕,以保持土壤的疏松和通气性,有利于玉米的生长发育和增加产量。
5. 种植前的准备工作在玉米的种植前,要做好田间的准备工作,清除杂草、病虫害等有害因素,保证玉米生长的良好环境。
同时还要做好前茬的土壤调理工作,在土壤中添加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及提供养分。
二、病虫害防治方法1. 病害防治玉米的常见病害有玉米赤霉病、玉米褐条枯病、玉米叶斑病等。
针对这些病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治:(1)用病害抗性强的优良品种。
选择抗病性强的玉米品种种植,减少病害发生的可能性。
(2)合理轮作。
轮作是指在同一块地上,交替种植不同作物。
通过合理轮作,可以减少病害的传播和蔓延,减轻土壤病害的压力。
简述玉米增产的几项技术和措施1. 种植高产品种在玉米种植中,选择高产品种是最基本的措施之一。
现在,高产、高抗性产品的研发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投入。
选择适合自己所在地区的高产品种,可以有效地提高产量。
2. 合理施肥将肥料施入土壤是保证农作物高产的关键。
在肥料的选择中,应该根据当地的种植环境,科学选择不同的肥料种类。
例如,在土壤含氮量高的地方,应使用磷、钾等其他元素的肥料,以防止氮的过度吸收,而影响玉米的发芽和生长。
选择好肥料的使用方法,定期对土壤进行补充,可以在合适的时间使玉米生产相对较高的产量。
3. 合理添加芥菜、酸模、菜籽饼等粘质性物质在进行玉米种植时,添加一些粘质性物质可以有效地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从而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芥菜和酸模等植物作物的废料是良好的有机肥料,通过添加这些物质可以增加土壤的颗粒结构,优化农业环境,并促进植物的生长。
菜籽饼则具有较高的肥力和富含氮的特性,是一种优良的肥料。
通过添加适量的粘质性物质,可使土壤透气性和保水性更好,有利于玉米的生长和产量增加。
4. 合理定植密度在种植玉米的同时,合理定植密度也是提高产量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合理控制每平方米的植株数量,可以有效地控制营养的分配,对玉米生长环境进行优化。
良好的生长条件可以使植物更好地发育和成熟,从而增加产量。
特别重要的是,合理定植密度还有助于防止病虫害的危害,提高植株免疫力。
5. 适量控制玉米株高玉米的株高对其产量和农作物环境有着很大的影响。
一般来说,在适度控制玉米株高的同时,可以使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得到提高。
因此,通过适量控制玉米的株高,可以有效地增加玉米的产量。
6. 科学灌溉管理在进行玉米灌溉时,应进行科学管理。
根据当地的降雨情况、土壤状况和植株的需求,进行合理的偏移灌溉和滴灌,可以优化农业生产环境,促进植株的快速生长。
同时,在灌溉的同时,应注意减少浇水和施肥的次数,以提高效率,使玉米生产的质量更高。
结论在农业生产的实践中,科学的增产技术和措施是提高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
玉米高产施肥技术要点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备受欢迎的经济作物。
如何提高玉米的产量成为农民们关注的焦点。
施肥是影响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下面将介绍一些玉米高产施肥的技术要点。
一、合理调整土壤肥力平衡
1.充分利用有机肥:施用有机肥可以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土壤肥力平衡,有利于玉米吸收养分和生长发育。
但在施用有机肥的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施用量,防止施用过多导致土壤污染。
2.精细施肥: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玉米生长需要,精确定量的施用基础肥、追肥和复合肥。
但需要注意的是,施肥时不宜盲目追求高肥量,应该量力而行,确保施肥量正确。
3.纠正酸碱度:玉米对酸碱度的要求相对较低,但如果土壤过于酸性或碱性,会影响植株吸收养分和生长发育。
因此需要根据土壤酸碱度的情况进行钙、镁、硫的修复和改良土壤的酸碱度。
二、精细化作物管理
1.适度控制玉米种植密度:通过适度控制玉米种植密度,可以增加单株产量,提高整体产量水平。
2.适时适量的追肥:适时适量的追肥可以增加玉米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提高单产水平。
3.采用节水灌溉技术:玉米对水分的需求较大,但过量灌溉会影响玉米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可以保证玉米的水分供应,同时避免水分浪费。
4.及时控制病虫害:病虫害的发生会对玉米产量造成巨大的影响。
及时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提高玉米的产量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的详细介绍:1. 土壤选择和改良: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结构疏松、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作为玉米的种植基地。
在土壤改良方面,可适量加入有机肥料、磷、钾等营养物质以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持水分。
2. 良种选择: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抗病虫害的良种玉米进行种植。
确保良种的高产、稳产和优质特性。
3. 合理密植:根据不同品种和土壤肥力,合理控制玉米的密度。
过密将导致光照不足和空气流通不畅,影响玉米的生长和发育。
4. 施肥技术:根据土壤肥力状态和种植阶段的需求,科学施肥。
一般在播种前进行追肥,后期也可进行追肥补充。
施肥应注意适量,避免过量施肥导致土壤污染。
5. 合理浇水:根据玉米生长的不同阶段合理调节灌溉水量。
在幼苗期和拔节期,增加水分供应;雌雄花期和籽粒灌浆期,加强保水性和减少浇水频次。
6. 病虫害防治:根据不同病虫害的发病规律和特点,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
如合理轮作、间作,及时清除田间杂草,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控制等。
7. 控制玉米生长的竞争杂草:在玉米生长初期,及时采取除草措施,防止杂草对玉米生长的竞争。
可以手工除草、地膜覆盖等方式来控制杂草的生长。
8. 良好的病虫害监控和农事管理:定期巡视玉米田,及时发现病虫害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
科学地管理田地,包括及时疏土、培土、穴栽、松土等农事管理措施。
9. 收获技术:科学确定玉米的收获时间,根据玉米的成熟度进行机械化收获,减少损失,并及时储存。
10. 科学管理和技术培训:加强对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民对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通过以上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玉米产量,增加农民的收入,保障粮食安全。
玉米施肥方法及用量玉米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生长需要合适的施肥方法和用量。
正确的施肥可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保证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下面将介绍玉米的施肥方法及用量。
一、基础施肥玉米的基础施肥是指在播种前或播种时将肥料施入土壤中,为玉米提供生长所需的养分。
一般情况下,每亩土地施用有机肥2000-2500公斤,氮磷钾肥各施用10-15公斤。
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土壤结构改良,有利于玉米的生长。
氮磷钾肥则是玉米生长所需的主要养分,可以促进玉米的生长和发育。
二、追肥追肥是在玉米生长期间根据作物的需要进行补充肥料,以保证玉米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通常在玉米生长30-40天后开始追肥,每隔15-20天追施一次肥料。
追肥时,可以使用尿素、磷酸二铵等氮磷钾肥料,每次施肥量视玉米生长情况而定,一般每亩土地追施氮肥10-15公斤,磷钾肥5-10公斤。
此外,还可以结合土壤的肥力状况和玉米的生长需求,适量调整追肥的用量和频次。
三、叶面喷施叶面喷施是指将肥料溶液喷洒在玉米的叶片上,通过叶片吸收养分,快速补充玉米的营养需求。
叶面喷施可以提高玉米的养分利用率,促进玉米的生长和发育。
一般在玉米生长30-40天后开始叶面喷施,每隔10-15天喷施一次。
叶面喷施的肥料可以选择磷酸二铵、硫酸亚铁等,每次喷施量根据玉米的生长情况而定,一般每亩土地喷施量为2-3公斤。
四、种植技术除了施肥方法和用量,种植技术也对玉米的生长和产量有重要影响。
在种植玉米时,应注意适量密植,避免过密或过疏。
适量密植可以增加玉米的光合作用面积,提高光能利用效率。
同时,还要注意及时除草、病虫害防治、灌溉等工作,保证玉米的正常生长。
玉米的施肥方法及用量对于玉米的生长和产量具有重要影响。
正确的施肥可以提供玉米所需的养分,促进玉米的生长和发育。
在施肥过程中,应根据土壤肥力和玉米的生长需求,合理选择肥料种类和施肥量。
同时,还要注意种植技术,保证玉米能够充分利用养分,实现高产高质的目标。
玉米种植怎么施肥?玉米的需肥规律和施肥技术众所周知,施肥是农作物种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直接影响着农作物产量与品质。
由于玉米是需肥较多的高产作物,因此在玉米种植过程中自然是少不了施肥。
根据玉米的需肥规律,采取相应的施肥技术,是玉米种植获得高产的关键。
那么,玉米种植怎么施肥?现将玉米的需肥规律和施肥技术介绍如下。
一、需肥规律1.玉米吸收氮、磷、钾元素数量和比例:玉米一生对氮、磷、钾的吸收数量和比例,随产量水平提高而增加外,还因土壤、肥料、气候以及施肥方法不同而有差异。
2.不同生育阶段对氮、磷、钾元素的吸收:玉米在不同的生育阶段,吸收氮、磷、钾的速度和数量,都有显著的差异。
一般来说,玉米幼苗时生长较慢,植株小,对氮的吸收量较少,约占总氮量的2%左右;拔节至开花期,进入快速生长,此时正值雌雄穗形成发育时期,吸收营养元素速度快、数量多,是玉米需要营养元素的关键时期,对氮的吸收占总量的50%左右;籽粒灌浆期,吸收速度和数量逐渐缓慢减少,此期对氮的吸收占总量的45%左右。
玉米对磷的吸收规律基本上与氮素相同,拔节孕穗至抽雄达到高峰,授粉以后减慢。
而玉米对钾的吸收,在抽穗授粉期吸收50%左右,至灌浆高峰时已吸收全部的钾。
新疆土壤一般富钾,一般不考虑钾肥的施用。
二、施肥技术合理施肥主要是根据玉米需肥规律、土壤肥力、肥料类型以及施肥时的自然条件和栽培措施,确定适宜的施肥量、养分配比、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以求最大限度地提高肥料利用率。
玉米高产施肥技术分为基肥、种肥、追肥和根外喷肥。
1.深施基肥:基肥是播种前施用的肥料,也称底肥,通常应该以优质有机肥料为主,化肥为辅。
其重要作用是培肥地力,疏松土壤,缓慢释放养分,供给玉米苗期和后期生长发育的需要。
目前兵团团场有机肥料肥源紧张,基肥基本上以腐熟的油渣、有机复合肥、秸秆还田、绿肥和化肥为主。
一般结合秋耕将所有有机肥、氮肥总量的40%-50%、磷肥总量的70%-80%全层深施。
青贮玉米高产施肥技术青贮玉米高产施肥技术是指在种植青贮玉米中,合理施肥以提高产量和质量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青贮玉米高产施肥技术。
首先是选择合适的肥料。
青贮玉米对氮肥需求较大,可以选用尿素、硫酸铵等含氮肥料进行施肥。
除了氮肥,磷肥、钾肥等也是必需的营养元素。
可以根据土壤的肥力状况和植株的营养需求来选择适当的肥料种类和施肥比例。
其次是科学施肥。
在施肥数量上,要根据土壤和作物的生长特点进行合理施肥。
一般来说,青贮玉米的氮肥用量在200-300kg/ha之间,磷肥和钾肥用量在150-200kg/ha之间。
施肥方法有底肥、追肥和叶面喷肥等,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施肥方式。
再次是分期施肥。
青贮玉米的生长阶段可以分为苗期、抽雄期、抽雌期和抽穗期等几个阶段。
根据不同阶段的生长需要,可以在较早的阶段增施磷肥和钾肥,促进根系生长和幼苗建植;在抽雄期和抽雌期适量追施氮肥,促进茎叶生长和花穗的形成;在抽穗期适量追施钾肥,增加产量和提高品质。
另外是配合有机肥施肥。
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改善土壤的保水性和肥力,对提高青贮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可以将有机肥和化肥进行混合施用,既满足了植物对营养元素的需求,又改善了土壤质量。
还要注意施肥的方法。
青贮玉米是一种浅根性作物,根系发育较浅,施肥要尽量靠近作物根系分布区域,减少肥料的损失。
施肥时要避免施过量、施肥不均和连续施肥等问题,以免造成肥料的浪费和土壤的污染。
青贮玉米高产施肥技术是一项关键的农业生产技术,通过合理选择肥料、科学施肥、分期施肥、配合有机肥施肥和注意施肥方法等措施,可以提高青贮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玉米用什么肥料能高产,附施肥方式玉米用氮肥能高产。
玉米在整个生长周期中对氮肥的需求量较大,对钾磷肥的需求量次之。
给玉米施肥时一定要注意因时施肥和因地施肥,一般情况下按照玉米每个生长阶段对肥料的需求进行施肥即可。
基肥选择有机肥,在播种前可以使用有机肥培肥地力,同时也要配合一定的尿素一起施用。
一、玉米用什么肥料能高产1、玉米用氮肥可以达到高产的目的。
玉米在整个生长周期中对氮肥的需求量最大,对钾磷肥的需求量较少。
玉米播种时一定要施入种肥,这样方便种子出苗,同时还能提供幼苗所需的养分,在玉米幼苗期间一定要施用速效肥做种肥。
2、给玉米施肥时必须注意2个问题,分别是因时施肥和因地施肥,在正常情况下根据玉米每个生长阶段对肥料的不同需求进行施肥即可。
但有时会出现比较特殊的情况,比如玉米苗生长太慢,这时可以为其增施肥料,还有土壤肥力不够,比较贫瘠,也可以增施肥料。
施肥时要注意肥料不能离玉米苗根部太近,防止玉米苗可能被烧坏,尿素、复合肥等化肥在撒施之后要用土掩盖,否则肥力会减弱。
3、追肥时要注意,虽然追肥一般是直接撒施肥料,但玉米追肥主要以氮肥为主,如果表面土壤过浅会导致肥料大量流失,追肥的效果也会比较差。
所以追肥时一定要做到覆土深施,避免浅施、明施或者随水施肥。
追肥时也要看地、看苗追肥,低洼地和碱地要选用硝铵、硫酸铵、过磷酸钙等酸性或生理酸性肥料作追肥,保水、保肥能力差的砂壤土要选择不易挥发的硝酸铵或尿素作追肥。
二、玉米施肥方式1、基肥(1)基肥一般可以选择有机肥,在播种前一定要使用有机肥培肥地力,同时也要施入一定的尿素。
(2)施肥时可以使用1000-1500公斤有机肥、30公斤普钙、6公斤尿素和2公斤锌肥作为基肥一次性施入田块。
2、齐苗肥(1)齐苗肥一般在玉米叶片有6-7片叶时施用,将10公斤尿素以圈施的方法追施在玉米植株上。
(2)施肥时尿素要和植株保持3-4cm的距离,不能直接施在植株上,施肥时间要在下雨后,如果天气太干追肥后要及时浇水。
玉米高产施肥种植技术要点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农田中常见的作物之一。
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科学施肥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一些玉米高产施肥的技术要点。
一、基础肥的施用基础肥是指在耕种前通过施肥的方式,提供土壤中所需的营养物质。
玉米对氮、磷、钾的需求较大,因此在施用基础肥时应偏重这三种养分的供应。
一般而言,玉米施肥时可根据每亩土地的肥力情况,按照氮磷钾的3:1:2的比例进行施肥。
具体的基础肥施用量可以根据土壤养分含量、种植密度和玉米品种等进行调整。
二、追施肥和分蘖期施肥玉米的生长过程中,在追施肥和分蘖期也需要补充一定的营养物质。
一般在玉米苗期时,可适量追施氮肥,为玉米提供足够的氮源,同时也能促进玉米的早期生长。
分蘖期是玉米的生长黄金期,也是玉米对养分需求量高峰期。
在分蘖期应根据实际情况,适量施用磷肥和钾肥,以满足玉米的养分需求。
三、叶施肥叶施肥是指通过喷洒或喷雾的方式,将肥料直接施加到玉米的叶片上。
这种施肥方式能够迅速补充玉米的营养需求,提高养分的利用率。
在玉米生长期间的关键时期,如抽雄期、抽丝期和灌浆期等,可以通过叶施肥的方式,迅速为玉米补充养分。
四、有机肥的利用有机肥是指由动植物的残体经过分解后形成的肥料。
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
在玉米高产栽培中,合理利用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促进农作物的生长。
有机肥的施用量可以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和种植密度等进行调整。
五、合理施肥时间合理的施肥时间对于玉米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一般而言,在玉米栽培中,秋冬期应适时施用磷钾肥,为下一年的玉米生长提供基础养分。
春季播种前,应适时进行基础施肥,为玉米的播种提供充足的营养。
在玉米生长期间,可以根据玉米的生长特点和发育阶段,合理安排追施肥和叶施肥的时间。
以上就是玉米高产施肥的一些技术要点。
在实际施肥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确保玉米能够得到充足的营养物质供应,从而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简述玉米的施肥技术
玉米的施肥技术是指根据玉米的生长需求合理施用肥料,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1.基肥施用:在播种前或种子发芽前,将有机肥料或复合肥料施入土壤中,提供玉米生长所需的养分。
通常可以使用有机肥料如农家肥或畜禽粪肥,也可以使用复合肥料如NPK肥料。
2.追肥施用:在玉米生长过程中,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养分需求,适时进行追肥。
一般可分为基茬追肥和高产期追肥。
- 基茬追肥:在苗期至分蘖期,玉米对氮、磷、钾等养分需求较大,可在播种后的2-3周内进行一次追肥,补充营养不足。
- 高产期追肥:在玉米进入抽雄抽雌期至抽雄结束,进行一次或多次追肥,主要补充氮肥和钾肥,促进玉米的生长、抽穗和籽粒填实。
3.叶面追肥:通过叶面喷肥的方式,为玉米提供迅速有效的补充养分。
适合在玉米生长期间发现养分缺乏或叶面病害时使用。
4.微量元素施肥:玉米对微量元素的需求较少,但缺乏会影响养分的吸收和利用。
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可适当补充锌、硼等微量元素,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5.合理施肥量:根据土壤肥力、玉米品种和生长期进行施肥量的确定。
通过土壤测试,了解土壤中的养分含量,根据施肥指导标准进行施肥。
总体上,玉米的施肥技术需要根据生长期和养分需求进行施肥,合理配比肥料种类和施肥量,提供足够的养分支持玉米的生长和发育。
同时,应注意肥料的施用方式和时间,避免过量施肥和养分浪费,提高肥料利用率。
玉米高产种植新技术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玉米高产种植新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为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科学施肥是玉米高产种植的关键之一。
科学合理的施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养分供给,为玉米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
在施肥方面,要结合土壤肥力状况和玉米的生长需求,合理确定施肥种类、施肥量和施肥时机。
一般而言,玉米生长初期需要较高的氮肥,中后期则需要较高的磷、钾肥。
在施肥量上,要根据土壤养分含量进行合理调整,避免过量施肥造成浪费和环境污染。
二、合理的密植是玉米高产种植的另一个重要技术。
适当提高玉米的密植度,可以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增加单位面积的产量。
但密植过程中也要注意适度,过度密植会导致玉米生长不良、通风不畅,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发育。
因此,在密植时要根据地块条件和玉米品种特性综合考虑,合理确定适宜的密植度。
三、合理的灌溉管理对于玉米高产种植至关重要。
玉米对水分的需求较大,适时灌溉可以保证玉米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但过量灌溉会导致土壤过湿,影响玉米根系的通气和养分吸收,甚至引发病虫害。
因此,在灌溉管理中要根据土壤含水量、降雨情况和玉米生长阶段的特点,科学合理地确定灌溉时机和灌溉量。
四、病虫害防治是玉米高产种植的重要环节。
玉米生长期间容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害,对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
在病虫害防治上,要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包括合理选用抗病虫害的玉米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定期巡查和喷药防治等。
同时,要注意病虫害的早期发现和及时处理,避免病虫害扩散和加重。
五、科学的田间管理是玉米高产种植的基础。
包括耕地整理、播种方法和时间、杂草防治、畦面管理等。
在耕地整理上,要保持土壤松软、良好的通气性和保水性。
在播种上,要根据地块条件和气候特点选择合适的播种方法和时间。
在杂草防治上,要采取机械除草和草甘膦等化学防治手段,保持田间畦面整洁。
在畦面管理上,要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和通风条件,及时清理病虫害和杂草。
玉米种植技术及施肥方法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玉米是一种十分耐旱耐涝的果实,适应性广,生长快速,产量高,其种植技术和施肥方法十分重要。
下面是10条关于玉米种植技术及施肥方法的详细描述:1. 土地选择:选择肥沃、排水良好、土壤含氮、磷、钾等营养成分较高的土地。
盐碱地、水大较深、泉水涌出、斜坡地等不适宜种植。
2. 耕作准备:在春季开始前,对土地进行深翻、平整,使土层较深,土面平整,有利于玉米生长。
3. 种子选择:选用优质、高产、抗逆性强、产量稳定的玉米种子,并要求品种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
4. 播种时间:春季最佳的播种时间是在4月中旬至下旬,这个时候的土壤温度较适宜,有利于种子发芽生长。
5. 施肥方法:春季播种前,应施足基肥,并视土壤肥力适时追肥。
基肥主要为有机肥,追肥则以氮、磷、钾为主,每公顷施氮肥70公斤左右,磷肥50-60公斤,钾肥40公斤左右。
6. 犁地除草:玉米从出苗到成熟期,需要4次左右的犁地,去除杂草,松土,增加土壤通气性和保湿性。
7. 灌溉技术:在旱季适时进行灌溉,保持土壤湿润。
8. 种植密度:根据种植地区的气候、土壤肥力等条件,选择适当的种植密度,一般为10-15万株/公顷。
9. 病虫害防治:玉米容易发生水稻纹枯病、斑点病、锈病、玉米螟等害虫,可以采取农药喷洒、套袋、换栽等方法进行防治。
10. 收获与储存:玉米在成熟期采摘,割断穗子,晒干或晾晒后,内部的籽粒完全成熟后就可以收获。
收获后存放在通风、干燥、阴凉的地方,以防潮变质。
玉米种植技术和施肥方法对于玉米的产量和质量有着直接影响。
在实际生产中,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肥力等条件,结合上述10条技术和方法进行种植,力求做到科学、合理、高效、环保的玉米种植。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玉米高产种植新技术玉米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在农业生产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农业科学家们不断研发新的种植技术。
本文将介绍一些玉米高产种植的新技术。
一、科学施肥技术科学合理的施肥是提高玉米产量的关键之一。
根据土壤的养分含量和玉米的生长需要,科学家们研发出了不同的施肥技术。
例如,根据土壤检测的结果,可以针对性地进行追肥,补充土壤缺乏的养分。
此外,还可以利用有机肥料和微生物肥料来改善土壤质量,增加土壤肥力,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二、精准灌溉技术灌溉是玉米种植中的重要环节,合理的灌溉技术可以保证玉米的生长需要。
精准灌溉技术通过科学测定土壤含水量和玉米的需水量,准确计算出灌溉水量和灌溉时间,避免了过度灌溉和欠灌溉的问题,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也减少了土壤湿度过大或过小对玉米生长的不利影响。
三、优质品种选择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质玉米品种是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
科学家们通过育种技术,研发出了适应不同地区和不同季节的优质玉米品种。
这些品种具有抗病虫害能力强、适应性广、产量高等优点,能够有效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四、土壤改良技术土壤是玉米生长的基础,改良土壤质量对于提高玉米产量至关重要。
科学家们通过土壤改良技术,使土壤结构更加稳定,提高土壤肥力和透气性。
常见的土壤改良技术包括有机肥料的施用、翻耕、秸秆还田等。
这些技术可以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为玉米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五、病虫害防治技术病虫害是玉米种植中的常见问题,对产量和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科学家们通过研究病虫害的生物学特性和传播规律,开发了一系列的防治技术。
例如,可以利用生物防治剂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利用轮作和间作来减少病虫害的传播;合理使用农药,避免过量使用对环境造成污染等。
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病虫害,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玉米高产种植的新技术涉及施肥、灌溉、品种选择、土壤改良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玉米高产施肥技术玉米是世界上种植最广泛的粮食作物之一,具有重要的经济和食用价值。
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科学合理的施肥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一些玉米高产施肥技术。
一、基础施肥基础施肥是指在种植玉米前,在整地和深翻的基础上施入一定量的有机肥或化肥。
有机肥主要包括农家肥、畜禽粪便、厩肥等,它们能提供大量的养分和有机质,能改善土壤结构和保持土壤湿度,提高土壤肥力。
化肥主要包括氮、磷、钾等单一元素化肥,它们能提供玉米生长所需的主要营养元素。
基础施肥的目的是为了提供玉米一定的养分和营养条件,为后期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养分和基础。
二、追肥技术追肥是指在基础施肥后,在玉米生长发育过程中,根据作物的营养需要,适时补充合理数量的肥料。
追肥主要包括补充氮肥、磷肥和钾肥等。
在玉米生长过程中,尤其是摘花期和穗肥期,是玉米需要养分最多的时期,因此追肥时应将其放在这两个时期。
追肥需要根据土壤肥力、作物生长状况和环境条件等进行合理调控,避免肥料过量或不足的问题。
三、叶面施肥叶面施肥是指在玉米生长过程中,通过叶面喷施肥料,将肥料直接吸收到叶片上,提高养分利用效率和吸收速度。
叶面施肥可以补充作物在生长发育期吸收不足的养分,增加作物的养分供应量,促进植物的生长,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叶面施肥主要包括叶面喷施氮肥、磷肥、钾肥等,喷施浓度和频次需要根据作物生理状态和环境条件进行合理调整。
四、互补施肥技术互补施肥是指根据不同的土壤肥力、作物生长状况和生理特性等,通过施用不同的肥料来补充不同的养分,提高营养供应的均衡性和适应性。
互补施肥主要包括有机肥与化肥的配合施用、不同类型肥料的混施等。
通过合理调整和施用,可以平衡土壤养分和作物养分的供应,提高养分利用效率,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
玉米高产施肥技术是根据玉米的生长发育需求和土壤的肥力状况,通过基础施肥、追肥、叶面施肥和互补施肥等措施,提供充足的养分供应,促进玉米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质量。
玉米高产施肥技术
【摘要】玉米的施肥数量和方法及施肥时期,要根据玉米的产量指标,玉米的吸肥规律,土壤的肥力基础,肥料种类、种植方法以及玉米品种和密度等灵活运用。
【关键词】玉米;高产;施肥
玉米是高产作物,植株高大,茎叶繁茂,需肥量大。
特别是中晚熟品种,因生育期长,产量较高,需肥量更大。
玉米的施肥数量和方法及施肥时期,要根据玉米的产量指标、需肥规律、土壤肥力基础、肥料种类和数量、种植方法以及玉米品种和密度等灵活运用。
只有科学、合理施肥,满足其生长发育对养分的需要,才能获得更高的产量。
1.合理施肥的原则
首先要注意有机肥和无机肥并重。
有机肥指人畜粪尿、畜禽厩肥等,一般含营养元素较全面,肥效慢而长;无机肥是指工业化学肥料,一般含营养元素较单纯(除复合肥外),肥效快而短。
有机肥料可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所以,只有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合理配合使用,才能达到用地养地、提高产量的目的;还要注意氮、磷、钾肥配合施用。
生产上偏施氮肥的现象较为普遍。
磷、钾肥用量较少。
氮、磷、钾配合使用,不但能满足玉米生长发育的需要,而且也能提高单一元素的利用率,一般的氮、磷、钾三种肥料配合使用各自的利用率分别为27.7%、17.6%和38.8%,分别比两种肥料配合时氮、磷、钾
的平均利用率高11.3%,12.0%和9.1%。
氮、磷配合使用可提高氮的利用率。
另外根据玉米的需肥特性和施肥特点施肥玉米苗期对缺磷特别敏感,磷在土壤中的移动速度较慢。
因此,磷肥要作基肥或种肥施用,并要分层施用,增产效果才会更大。
玉米各生育期都需氮肥,大喇叭口至抽雄和授粉至乳熟期为需要高峰期,并且氮肥易流失,因此,氮肥要多次分期施用,追施的重点是大喇叭日期。
2.玉米的需肥规律
(1)玉米全生育期吸收氮、磷、钾的数量玉米的一生对氮、磷、钾各种元素的吸收数量和比例,除随产量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外,还因土壤肥力、玉米品种、施肥技术及气候条件的变化而有差异。
一般生产100kg玉米籽实需要吸收纯氮(n)2.5-3.0kg、磷(p2o5)0.86-1.25kg、钾(k20)2.0-2.1kg。
(2)玉米不同生育阶段对氮、磷、钾的吸收规律玉米不同生育阶段对氮、磷、钾的吸收速度和数量有很大差异。
①氮的吸收。
玉米需氮较多,但在不同生育阶段,吸收氮变化很大。
幼苗期吸收氮占全生育期的2.1%,这是幼苗生长的必要元素;玉米拔节后孕穗期吸氮量占34%,抽穗开花期吸氮量占53%,后期占47%。
在籽粒形成期及乳熟期如氮肥不足,叶片早衰,百粒重下降。
因此,要保证氮肥供应,满足营养生长及雌雄穗分化发育,需要制造更多的干物质运往穗部。
根据玉米的吸氮特征,在施肥上应施足底肥及种肥,巧施拔节肥。
②磷的吸收。
玉米吸磷比氮少,磷素关键营养期在幼苗期,吸收五氧化二磷量虽然只占全生育期1.1%。
但是,此时缺磷幼苗呈紫红色;大喇叭口至抽穗开花期是需磷最多的时期,吸收五氧化二磷量占全生育期65%,吸磷能力强;其余磷在成熟期吸收。
因此,春玉米施磷应重施底肥或种肥。
③钾的吸收。
玉米需钾时间早,吸收量也多,苗期吸收氧化钾量占全生育期3%,孕穗期吸收量最多,可达 70%以上,开花期钾的积累达到高峰,以后因雨水淋溶而减少,后期钾会渗入土中。
因此,钾肥宜做基肥或种肥施用。
高产田玉米应施钾肥,增产效果明显。
3.施肥方法
(1)选择适宜的土壤类型我省的土壤类型有黑土、草甸土、暗棕壤、水稻土和沼泽土。
其中黑土是玉米高产的最佳土壤类型,黑土的基本性质和肥料特征主要表现:①有机质含量高,腐殖质活性小,利于土壤结构的稳定性。
②养分储量丰富,保肥供肥性能强。
因此,黑土具有肥力高、结构良好、保肥保水供肥性能强的特点,是玉米高产理想土壤类型。
(2)首先玉米基肥应以有机肥料为主,基肥用量一般占总施肥量的60%-70%。
基肥充足时可以撒施后耕翻人土,如肥料不足,可全部沟施或穴施。
磷、钾肥作基肥效果较好,过磷酸钙作基肥,每亩用量15-25公斤,宜与有机肥料混合或堆腐后施用。
施用硫酸钾作基肥,每亩用量 7;5-10公斤,可与有机肥料混合施用。
施足基肥玉米基肥一般以施有机肥3.0万-4.5万kg/hm2为宜,
最好在秋翻地或打垄前条施或撒施。
当秋季来不及进行秋翻秋整地时,第2年早春应抓紧进行春整地,结合整地施人优质有机肥料。
(3)种肥播种时施人种子附近的肥料称为种肥,又叫做口肥。
种肥的作用在于满足玉米生长发育前期对养分的需要,促进根系和茎叶生长发育,使幼苗生长健壮,为后期生长打下良好基础。
种肥可用化肥,也可用肥效高、倒细发好的人畜粪和家禽粪做种肥。
种肥以磷、钾肥为主,辅以少量氮肥和和锌肥。
一般施二铵175~200kg/hm2钾肥50kg/hm2、尿素100kg/hm2、锌肥lkg~hm2在播种时一次性全部施人。
要避免化肥与种子接触,做到测深施肥,以免影响种子发芽。
优质农家肥作种肥时,施人量占农肥总施人量的40%左右。
如果磷肥施用不足时,苗期生长缓慢,有些品种出现紫红色苗;中后期缺磷时,开花和成熟期明显推迟,果穗变小,行粒数不整齐。
如果锌肥施用不足时,植株节间不能伸长,叶片叶脉间出现黄色条纹,有时心叶变白,故称白花叶病。
(4)巧施追肥玉米是吸肥时间长,需肥量大的作物,单靠基肥和种肥往往不能完全满足其对养分的需要。
因此,有必要在吸肥盛期补施速效性肥料,以促进玉米正常生长。
追肥以氮肥为主,一般在玉米8叶时施氮肥200kg/hm2,结合整地一次施人。
(5)及时叶面喷肥玉米生育后期,为延长功能叶片生育,防止后期脱肥,加速灌浆,增加粒重,促进早熟,可进行叶面喷肥。
①喷施磷酸二氢钾。
此项措施是增磷钾肥的补救措施。
一般浓度为0.05%-0.3%,可在玉米拔节至抽丝期叶面喷施。
②喷施锌肥。
播种时没有施锌肥,而玉米生育过程中又出现缺锌症时,可用浓度为0.2%-0.3%的硫酸锌溶液或1%的氨基酸锌肥(锌宝),用量375-480kg/hm2。
③喷施化肥。
用磷酸二铵1kg/hm2对水50kg,bm2侵泡12-24h (每小时搅拌1次),取上层溶液加尿素lkg/hm2充分溶解后喷施,喷肥液450kg/hm2。
(6)“一炮轰’施肥法结合整地播种,一次把全部化肥施入土壤,生育期间不再追肥,称为“一炮轰”施肥法。
这种方法可节省劳力、降低成本、肥料施得早、施得深,促进植株根深叶茂。
缺点是在早春寒冷时,由于肥量较大,易影响出苗和前期根系发育;雨水充足的情况下,在保水保肥不良的土壤上,易造成养分流失、挥发,降低肥料利用率,后期早衰、百粒重下降。
这种施肥方法,多采用磷酸二铵加尿素加硫酸钾,或者采用高浓度复混肥加尿素,在机播时侧深施,也可在打垄时深施垄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