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鹰无人机精选
- 格式:ppt
- 大小:15.00 MB
- 文档页数:42
全球十大顶尖无人机无人机是无人驾驶飞机的简称。
由于没有飞行员,无人机可以执行超越飞行员生理极限的或者危险的任务,比如长航时、大机动飞行或者在恶劣气象条件、战场等危险区域执行任务。
毋庸置疑,如今的无人机早已超出了所谓“遥控飞机”的概念,无人机在执行军事任务方面所具有的无可比拟的优势也让很多国家对它寄予厚望。
一,RQ-4A全球鹰无人机美军RQ-4“全球鹰”无人机是目前世界上飞行时间最长、距离最远、高度最高的无人机,该机曾经创造且目前仍然保持着世界无人机领域的多项最高记录。
2003年8月,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向美空军颁发了国家授权证书,允许美空军的“全球鹰”无人机系统在国内领空实施飞行任务,使“全球鹰”成为美国第一种获此殊荣的无人机系统。
除国内空域,“全球鹰”无人机还被授权在澳大利亚、葡萄牙、西班牙、苏格兰、丹麦、加拿大、墨西哥、哥斯达黎加、洪都拉斯、委内瑞拉以及厄瓜多尔等国际空域进行飞行。
无人机专家称,这预示着无人机将可以像有人驾驶飞机一样“列队和飞行”。
二,X-47B无人机X-47B无人机是美国研发的最新型的无人机,它将是第一型实现航母起降的无人机,也是在30多年的时间里,首款在航母上飞行的全新型飞机。
X-47B无人机设计具有基本系统的各种能力,包括陆地操作、航空母舰操作以及自动空中加油。
该无人机还将验证重要任务的需求能力,例如持久监视和侦察、全天候精确跟踪以及固定或移动目标的精确打击。
X-47B无人机能够支持各种先进无人机配置和军事作战性能。
三,HTV-2高超音速无人机美国于2010年4月在太平洋上空试飞的一种最新超音速无人驾驶战机,这种名为第二代“猎鹰”高超音速飞行器(HTV-2)的战机,可携带5吨重的物资,以超过音速5倍的速度在2小时内可抵达世界任何地方。
HTV-2的载重量为5吨,是目前飞得最快的战机。
这种黑色的楔型战机在2小时内可以飞行近1.7万公里,相当于地球周长的一半,而洲际导弹的射程只有5500公里至15000公里间。
资料图:RQ-4B“全球鹰”Block 30无人机据参考消息报道,在美国国防部未来五年预算中,空军建议让18架崭新的“全球鹰”Block—30无人侦察机退役,其中的4架甚至还没有交付使用。
专家普遍对空军的这一决定感到不解,“全球鹰”Block—30在五角大楼庞大采购计划中是相对来说并不是那么重要的项目,因此,决定的逻辑依据令人质疑。
据美国《国防》月刊报道,美国空军领导人辩解称,造价6700万美元的“全球鹰”过于昂贵,而冷战时代的U—2间谍机仍能胜任工作。
他们认为这个版本的“全球鹰”退役并不意味着项目的终结,其他一些型号仍然会为空军、海军和外国盟友生产。
但空军在设备老化之际选择让全新的战机退役令外界颇感震惊。
美国在这款战机上的投资至少10亿美元,18个月前,五角大楼官员还到国会山激辩称这款无人战机是一件至关重要的武器,国会即使预算超支也需为其提供资金。
监督这一项目的空军退役中将戴维德·德普图拉说:“这不是很讲得通,…全球鹰‟项目的确预算超支,但空军已经在这个项目中投入庞大的资金,现在反而要终结这款飞机而不是努力对其充分应用。
我知道在预算紧张的时候做出这样决定是很艰难的。
”布鲁金斯学会属下的21世纪防御计划负责人、无人机专家彼得·W·辛格说,要从正确的角度审视这些问题。
有可能空军分析的确显示“全球鹰”的运作成本比U—2战机昂贵。
辛格说:“无人操作系统不是说一定要比有人操作系统便宜,只不过无人机是大势所趋。
”弗吉尼亚蒂尔集团公司的理查德·阿布拉菲亚说,“全球鹰”和U—2有着同一个服役目的:从高空拍摄照片。
不过两者对预算带来的后果是不一样的。
阿布拉菲亚说,“全球鹰”Block—30和U—2战机之间的竞争其实就是高技术和低成本之间的竞争。
他称如果让U—2退役,空军现在在采购开支上压力更大,所以取消“全球鹰”项目能省下未来的采购开支。
而目前空军已拥有33架U—2战机,只需要支付项目工作人员的开支。
42|Grand Garden Of SCIENCE|当代兵器|25款高性能无人机世界现役无人机是一种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行器。
军用无人机对于灵敏度、飞行高度、速度、智能化等有着更高要求。
1RQ-11B“渡鸦”长3英尺,重4.2磅的“渡鸦”无人机,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无人机。
拥有彩色摄像机或者红外摄像机可以执行夜间的特殊任务。
每一架“渡鸦”无人机可以变成一台通信中继设备,这也是现代无人机的主要用途之一。
2“黄蜂3”(Wasp III)微型无人机隶属于美国空军特种部队的“黄蜂3”无人机,其最大的特点便是轻便、隐蔽。
电动的双叶螺旋桨给了它作为特种部队标配的可能。
重量只有一磅,配备全天候摄像头,设定好程序后,自动执行任务。
3沙漠鹰沙漠鹰同样作为一款自动无人机,在设定好程序后,便可以自动执行任务。
两磅重量,折叠机翼,虽然外形丑陋,但是壳体表面的防弹钛,却让它异常坚固。
4AerosondeAerosonde 最引人注目的涂装就是吊舱开口处的鲨鱼嘴式样。
其尾翼也是连体式,倒V 尾的样式,有点类似国内曝光的翔龙无人机。
机身浑圆,是因为它要背着一罐天然气飞行30小时的时间。
5扫描鹰40磅的重量,却有10.2英尺的翼展,弹射式起飞的方式,让它非常适用于短距离和非常狭小的空间,同时也让它能够在非常短的时间内迅速部署,升空作战。
6RQ-7影子影子无人机同样是由弹射器发射,倒V 形连体尾翼,能够在1.4万英尺的高空巡航5到6小时。
这是一款可以进行战争的无人机,激光照射器能够将激光制导炸弹或者导弹进行引导,攻击目标。
7苍鹭以色列的苍鹭无人机,想必爱好军事的读者都听说过。
连续飞行52小时,可以对敌方、毒贩进行全方位不间断的监视任务。
而3万英尺的高空,也让它难以被普通武器击落。
自主起飞和降落也让它减少了人工的参与。
8赫尔墨斯450圆滚滚的机身,赫尔墨斯450完美地诠释了,无人机就是导弹加装了大的机翼和尾翼。
“全球鹰”无人机能飞全球,获取大量情报?近来,美国又出幺蛾子了,试图通过“全球鹰”无人机偷窥中国,侦察中国的军事活动,受到警告之后折返。
“全球鹰”无人机无疑是美帝的杰作,甚至可以说是全世界最先进的无人机,飞行的时间最长、飞的高度最高,飞的距离最远,三大最都集中在它身上了,可谓是难得的先进武器了。
不过,小编可是说真的,不是实力捧吹对手啊!美国的研发技术可真不是盖的。
其实在上世纪90年代“全球鹰”无人机就已经开始研发试飞了,这款造型怪异的无人机对美国的军事活动起到了不少作用。
但由于无人机体型实在是太庞大了,不能很好的隐藏,只适合开展侦察活动,监督敌人的一举一动,一旦到了真正的战场,那肯定是活脱脱的练靶子啊,除非敌人真的瞎了。
当然,不要看它体型过大,也是有它的用武之处,不然美国人花费财力物力人力在造它来干嘛?可不是纯属为了装逼啊。
这不,在早期的伊拉克战争中,“全球鹰”无人机就充分发挥了它的个人优势,为美国取回了大量的主要情报,为最后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不过,这架无人机也不是无坚不摧的,记住,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弱点所在,即使再先进,对手也有可能攻破它。
当年,伊朗利用了电子站技术俘获了美军的RQ-170“哨兵”无人机,并公开了如何捕获的画面,都能想象出当时美国总统奥巴马的脸得黑成什么样子啊。
而在2012年期间,伊朗又捕获了美国的另一架无人机—“扫描鹰”无人机,这已经是第二次了,都说事不过三,不知道伊朗能否再创辉煌。
随后伊朗也加快研发无人机,甚至多次攻击美国的无人机,看来,美国的这一举动引起了伊朗的强大反击,而照这个情形看来,美国想要再利用无人机对伊朗实施监控已是难上加难。
不过,美国可是打不死的小强,依然对伊朗实施秘密侦控。
想不到的是美国竟然把爪子伸到了中国来,不过这也是有迹可循的,没办法,咱们祖国太强大,太耀眼了……近来,美军简直是越来越猖狂了,特别是在南海地区的活动,妄想通过无人机对中国岛礁建设的海域进行秘密勘察,准备把中国在这个海域的军事活动看个底朝天啊,最后还不是遭到了中国的电子干扰,没有得手。
无人机资料“全球鹰”机身长13.4米,高4.62米,翼展35.4米(超过“波音747”飞机的翼展),最大飞行速度644千米/小时,最大飞行高度19810米,最大起飞重量11610千克。
“全球鹰”机载燃料超过7000千克,航程可达25000千米,自主飞行时间长达36小时,可以完成跨洲际飞行。
“翼展9.76米;机长8.97米;机高2.18米;空重1060公斤;最大起飞重量1700公斤;任务装备65公斤;燃油重量620公斤;最大时速800公里(在17500米高度);航程2500公里;续航时间3小时;最大飞行高度17500米。
ASN-7翼展2.68米,全长2.65米,全高0.57米。
最大水平速度为360千米/小时,最大爬升率11米/秒,最大飞行高度5000米,最低飞行高度50米,有效载荷10千克,续航时间60分钟。
长空-1(D-5) 尺寸数据:翼展7.5米,机长8.439米,机高2.955米,机翼面积8.55平方米。
重量及载荷:起飞重量2060千克,空重1537千克,燃油重量600千克。
性能数据:平飞速度(高度11000米以上)920千米/小时,使用高度50-18000米,最大航程950千米,续航时间1小时12分。
ASN-15轻型无人机ASN-15全长1.8米,翼展为3米,最大发射重量6.5千克。
机上可装CCD摄像机、胶片摄像机、实时视频传输设备。
飞机的最大水平速度为90千米/小时,高度范围50~500米,续航时间60分钟。
飞机还可采用导轨发射,回收可以采用机腹着陆或降落伞回收。
ASN-104(原编号为D-4)是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爱生技术集团研制的一种小型低空低速无人驾驶侦察机。
尺寸数据:翼展4.3米、机长3.3米,机高0.9米,机翼面积1.85平方米。
重量及载荷:最大起飞重量140千克,任务设备重量30千克。
性能数据:最大平飞速度205千米/小时,巡航速度150千米/小时,实用升限3200米,遥控半径60千米,续航时间2小时。
全球鹰详细资料相关参数:“全球鹰”机身长44.4英尺(13.5米),高15.2英尺(4.62米),翼展116英尺(35.4米),最大起飞重量25600磅(11622千克)。
“全球鹰”机载燃料超过7吨,最大航程可达25945千米,自主飞行时间长达41小时,可以完成跨洲际飞行。
可在距发射区5556千米的范围内活动,可在目标区上空18288米处停留24小时。
飞行控制系统采用GPS全球定位系统和惯性导航系统,可自动完成从起飞到着陆的整个飞行过程。
“全球鹰”可同时携带光电、红外传感系统和合成孔径雷达。
光电传感器重100千克,工作在0.4到0.8微米的可见光波段,红外传感器在3.6到5微米的中波红外波段。
光电系统包括第三代红外传感器和一个柯达(KODAK)数字式电耦合器件(CCD)。
合成孔径雷达对地三种雷达模式,重量为290千克,具有一个X波段、600MHZ、3.5千瓦峰值的活动目标指示器,方位角为±45°。
该雷达获取的条幅式侦察照片可精确到1米,定点侦察照片可精确到0.30米。
对以每小时20到200千米行驶的地面移动目标,可精确到7千米。
一次任务飞行中,“全球鹰”既可进行大范围雷达搜索,又可提供7.4万平方千米范围内的光电/红外图像,目标定位的圆误差概率最小可达20米。
装有1.2米直径天线的合成孔径雷达能穿透云雨等障碍,能连续的监视运动的目标。
“全球鹰”还能与现有的联合部署智能支援系统(JDISS)和全球指挥控制系统(GCCS)联结,图像能直接而实时的传给指挥官实用。
既可进行宽带卫星通信,又可进行视距数据传输通信。
宽带通信系统可达到274MB/秒的传输速率,但目前尚未得到支持。
Ku波段的卫星通信系统则可达到50MB/秒。
另外机上装有备份的数据链。
光电/红外传感器数据:重量:220磅(99.7千克)体积:15.6CF(立方英尺) 0.44立方米功率:582W双光谱波段可见:0.4~0.8mm中波:3.6~5.0mmNIIRS(全国成像Interpretability等级量度表)可见:6.5@45°Roll(28km)中波:5.5@45°Roll(28km)FOR:±80°Roll±15°PitchWAS:40,000 sq. nmi/day目标:1900个(2km*2km)目标/天地理位置定位准确度:20m 圆概率误差3个毫弧度的稳定值(3 mrad Stabilization)内部环境控制(internal environmental control)全球鹰未来发展:1.研制RQ-4B型无人机美空军已经授予诺斯罗普²格鲁曼公司一份研制RQ-4B“全球鹰”无人机的合同,RQ-4B 是现有的RQ-4A无人机的升级型。
美国RQ-4A全球鹰无人机全球鹰”于1998年2月首飞,在ACTD计划执行期内完成了58个起降,共719.4小时飞行。
1999年3月第二号原型机坠毁,携带的专门为“全球鹰”设计的侦察传感器系统毁坏。
概述美国RQ-4A全球鹰无人机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的RQ-4A“全球鹰”是美国空军乃至全世界最先进的无人机。
作为“高空持久性先进概念技术验证”(ACTD)计划的一部分,包括“全球鹰”和“暗星”两个部分在内的“全球鹰”计划于1995年启动。
“全球鹰”的研制计划分为三部分:设计,研制与试验,部署和评估。
相关厂商包括电气系统ES公司,信息科技IT公司,综合系统IS公司,舰船系统和构成公司。
简介“全球鹰”于1998年2月首飞,在ACTD计划执行期内完成了58个起降,共719.4小时飞行。
1999年3月第二号原型机坠毁,携带的专门为“全球鹰”设计的侦察传感器系统毁坏;1999年12月,三号机在跑道滑跑时出现事故,毁坏了另外一个传感器系统。
因此在之后的试飞中,没有加装电子/红外传感器系统。
但测试了单独的合成孔径侦察雷达,并获得了侦察影像。
2000年3月试飞继续,6月一个完整的“全球鹰”系统重新部署到了爱德华兹空军基地。
2001年4月22日,“全球鹰”完成了从美国到澳大利亚的越洋飞行创举。
这是无人机首次完成这样的壮举。
飞行距离远也使得“全球鹰”可以逗留在某个目标的上空长达42个小时,以便连续不断的进行监视。
“全球鹰”的地面站和支援舱可使用一架C-5或两架C-17运送,“全球鹰”本身则不需要空运,因为其转场航程达25002千米,续航时间38小时,能飞到任何需要的目的地。
主要特点美国RQ-4A全球鹰无人机美军RQ-4“全球鹰”无人机是目前世界上飞行时间最长、距离最远、高度最高的无人机,该机曾经创造且目前仍然保持着世界无人机领域的多项最高记录。
2003年8月,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向美空军颁发了国家授权证书,允许美空军的“全球鹰”无人机系统在国内领空实施飞行任务,使“全球鹰”成为美国第一种获此殊荣的无人机系统。
·29·品牌介绍安阳全丰航空植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产品介绍安阳全丰航空植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全球鹰T2000油动单旋翼植保无人机是一款专用植保型油动单旋翼无人直升机,一方面,具备了直升机专有在植保方面的大风场、大喷幅、强穿透与高效率基因;另一方面,克服了传统直升机结构复杂、培训难、维修难的缺点。
该机型全机使用模块化设计,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智能化程度高;通过简单培训,飞手即可完成飞机维修与保养,为植保作业争分夺秒。
在农业上应用尤其在大面积连片耕地、高杆作物、经济作物上使用,油动单旋翼具备成本低、工作效率高以及无需充电的特点。
图1 全球鹰T2000油动单旋翼植保无人机图2 大风场、大喷幅、强穿透二、产品特点1.一体化电尾波全丰全球鹰T2000油动单旋翼植保无人机结构简单,易学易修,一改以往直升机的复杂结构,一体化电尾波设计让复杂变得简单,飞手即可自行更换。
图3 一体化电尾波2.快拆主轴结构快拆主轴结构,结实可靠,维修简单,飞手经过简单培训即可上手,大大地减轻了售后压力,提高了飞机的工作效率。
图4 快拆主轴结构3.铝合金桨叶国内植保行业首创专利——铝合金桨叶,让使用成本大幅降低。
价格仅为传统材质的一半,结构刚性好,不会因碰到杂草和细小树枝而损坏,更皮实、耐用、经济性好。
全丰全球鹰T2000油动单旋翼植保无人机简介图5 铝合金桨叶4.转场运输方便配备大尺寸植保地形胎,转场运输方便快捷。
图6 植保地形胎5.大功率水冷发动机自主研发大功率水冷无人直升机专用发动机,不再依赖国外进口,实现全部国产化,寿命长,成本低。
据测算,该机型大田作业油耗低至20ml/亩,使用成本大幅下降;使用寿命5—8年,用的安心无需更换。
Θ图7 大功率水冷发动机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2021,37(2)航天电子对抗方法[J].舰船电子对抗,1998(3):21-23.[23]郭裕兰,万建伟,欧建平,等.基于一维距离像的抗箔条干扰算法研究[J].雷达科学与技术,2011(1):67-71. [24]汤广富,李华,焦志,等.海战场环境下箔条干扰及对抗分析[J].电子对抗,2015(6):31-36.[25]王雪松.宽带极化信息处理的研究[D].长沙:国防科学技术大学,1999:1-5.[26]吴盛源,张小宽,袁俊超,等.全极化信息在箔条假目标鉴别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防御技术,2017,45(3): 45-49.27]Shao XH,Du H,Xue JH.A target recognition method based on non-linear polarization transformation[C]〃IEE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Anti-Counterfeiting,Security and Identification,Xiamen,2007:157-163.[28]Shao XH,Du H,Xue JH.A new method of ship andchaff polarization recognition under rain and snow cluster[C]〃IEE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Anti-Counterfeit-ing,Security and Identification,Xiamen,2007,142-147.[29]倪汉昌.对海雷达抗箔条干扰技术途径探讨[J].飞航导弹,1995(8):256-258.[30]唐毓燕.对抗箔条云的最佳收发极化方式[J].雷达与对抗,2000(2):8-17.[31]Tang B,Li H,Sheng X.Jamming recognition methodbased on the full polarisation scattering matrix of chaff clouds[J].IET Microw.Antennas Propag.,2012,6(13):1451-1460.[32]付红卫,张善文,李晓曼.基于灰色理论的一种箔条干扰识别方法[J].电光与控制,2003(3):42-44.[33]黄玉田.反舰导弹识别目标与箔条的频谱分析法[J].电子对抗,1992(1):31-36.[34]刘强,刘以安,戴容涛.基于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抗箔条干扰技术的研究[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7,27(1): 204-206.[35]Yang Y,Feng DJ,Zhang WM,et al.Detection of chaffcentroid jamming aided by GPS/INS[J].IET Radar Sonar&Navigation,2013,7(2):130-142.[36]李金梁,来庆福,李永祯,等.基于极化对比增强的导引头抗箔条算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1,33(2): 268-271.[37]Yang Y,Xiao SP,Feng DJ,et al.Polarisation obliqueprojection for radar seeker tracking in chaff centroid jamming environment without prior knowledge[J].IET Radar SonarNavig,2014,8(9):1195-1202.[38]Liu YM,Xing SQ,Liu YC,et al.Maximum likelihoodangle estimation of target in the presence of chaff centroid jamming[J].IEEE ACCESS,2018(6):74416-74428.日本首架“全球鹰”无人机实现首飞诺•格公司4月16日宣布,日本采购的首架RQ-4B“全球鹰”高空无人机4月15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姆代尔完成了首次飞行。
"全球鹰"无人机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的RQ-4A“全球鹰”是美国空军乃至全世界最先进的无人机。
作为“高空持久性先进概念技术验证”(ACTD)计划的一部分,包括“全球鹰”和“暗星”两个部分在内的“全球鹰”计划于1995年启动。
原型机曾坠毁“全球鹰”于1998年2月首飞,在ACTD计划执行期内完成了58个起降,共719.4小时飞行。
1999年3月第二号原型机坠毁,携带的专门为“全球鹰”设计的侦察传感器系统毁坏;1999年12月,三号机在跑道滑跑时出现事故,毁坏了另外一个传感器系统。
因此在之后的试飞中,没有加装电子/红外传感器系统。
但测试了单独的合成孔径侦察雷达,并获得了侦察影像。
2000年3月试飞继续,6月一个完整的“全球鹰”系统重新部署到了爱德华兹空军基地。
2001年4月22日,“全球鹰”完成了从美国到澳大利亚的越洋飞行创举。
要知道,既便是有人驾驶的飞机,也只有其中少数能够跨越太平洋,如大型民航客机。
这是无人机首次完成这样的壮举。
飞行距离远也使得“全球鹰”可以逗留在某个目标的上空长达42个小时,以便连续不断的进行监视。
“全球鹰”的地面站和支援舱可使用一架C-5或两架C-17运送,“全球鹰”本身则不需要空运,因为其转场航程达25002千米,续航时间38小时,能飞到任何需要的目的地。
基本性能参数“全球鹰”机身长13.5米,高4.62米,翼展35.4米,最大起飞重量11622千克。
翼展和波音747相近,因此“全球鹰”是一种巨大的无人机。
“全球鹰” 机载燃料超过7吨,最大航程可达25945千米,自主飞行时间长达41小时,可以完成跨洲际飞行。
可在距发射区5556千米的范围内活动,可在目标区上空18288米处停留24小时。
飞行控制系统采用GPS全球定位系统和惯性导航系统,可自动完成从起飞到着陆的整个飞行过程。
RQ-4A在2001年4月进行的飞行试验中,达到了19850米的飞行高度,并打破了喷气动力无人机续航31.5小时的任务飞行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