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会议与遵义会议精神简化版共44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4.40 MB
- 文档页数:44
遵义会议精神的深刻内涵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会议,会议的召开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形成了遵义会议精神。
遵义会议的深刻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坚定的政治信念。
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在党的绝对领导下进行革命斗争的方针。
这表明在严重的内外困境面前,党中央没有动摇,而是坚定地指出了正确的方向和策略。
这种政治信念的坚定使党在长征中能够战胜一次次的挫折和困难,最终赢得了胜利。
二、严明的纪律原则。
遵义会议严厉批评了王明等人的“左”倾错误,以及对党内党外抗日统一战线的不正确看法。
遵义会议强调党的统一战线政策,要求全党团结一心,统一思想,服从党的决定。
这种严明的纪律原则为党的事业的顺利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实事求是的工作风格。
遵义会议在重新认识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妨碍抗日的即战即宜”的工作方针。
这一方针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工作风格,即根据具体时代条件和实际情况来制定政策和实施工作。
这种工作风格在长征过程中得以体现和发扬,为党的事业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精神上的创新和坚持。
遵义会议通过实事求是的态度,增强了党的领导核心的实际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为长征中的各项工作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和推动力。
这种精神上的创新和坚持使党焕发出新的活力和创造力,使革命事业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总之,遵义会议精神的深刻内涵体现在坚定的政治信念、严明的纪律原则、实事求是的工作风格和精神上的创新和坚持上。
这些内涵不仅在遵义会议上形成,并延续至今,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重要的里程碑。
这些精神将继续影响和激励我们,使我们更加坚定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遵义会议精神的深刻内涵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延伸和深入探讨。
一、坚定的理论基础。
遵义会议是一次在理论上的深刻检讨和总结,党内出现的错误得到了纠正。
会议上明确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革命中的指导地位,确定了正确的革命道路和战略战术。
遵义会议精神征文摘要:一、遵义会议的历史背景1.红军长征的原因2.遵义会议召开的背景二、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1.纠正党内“左”倾机会主义错误2.确立毛泽东同志在党和红军的领导地位3.重新制定红军战略方针三、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1.挽救了党的事业2.挽救了红军3.挽救了中国革命四、遵义会议精神的传承与发扬1.坚定信念,严守党的政治纪律2.实事求是,勇于自我革命3.密切联系群众,一切从实际出发正文: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会议,它发生在1935年,是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此次会议在党和红军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纠正了党内“左”倾机会主义错误,挽救了党的事业、红军和中国的革命。
一、遵义会议的历史背景1.红军长征的原因在1930年代初,由于王明等人的“左”倾机会主义错误,导致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进行长征。
长征初期,红军在湘江战役中遭受重大损失,兵力锐减。
在此背景下,党内对错误领导的质疑声四起,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埋下了伏笔。
2.遵义会议召开的背景遵义会议是在红军长征途中,为了解决军事和组织问题而召开的。
会议的主要任务是纠正党内“左”倾机会主义错误,重新制定红军战略方针,确保红军长征的胜利。
二、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1.纠正党内“左”倾机会主义错误遵义会议上,党的领导人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终达成共识,纠正了党内“左”倾机会主义错误,明确指出“左”倾机会主义是导致红军失败的主要原因。
2.确立毛泽东同志在党和红军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肯定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主张,确立了他对党和红军的领导地位。
此后,毛泽东同志领导红军走出困境,取得了长征的胜利。
3.重新制定红军战略方针遵义会议决定,红军应以游击战为主,运动战为辅,实行灵活机动的战略方针。
这一方针的确立,为红军长征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三、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1.挽救了党的事业遵义会议纠正了党内“左”倾机会主义错误,使党的事业得以继续发展。
论遵义会议的精神及现实意义遵义会议,那可是中国革命史上一颗璀璨得不得了的星星啊。
这遵义会议啊,就像是在黑暗中摸索的一群人突然找到了一盏明灯。
当时的革命队伍,就像一艘在狂风巨浪里飘摇的大船,方向不明,随时都可能被大海给吞没。
各种路线就像乱麻一样缠在一起,大家心里都没底,也不知道到底该往哪走才对。
遵义会议就像是一场及时雨,让大家清醒过来。
它体现出的精神那可是相当了不起的。
其中独立自主的精神就像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学会依靠自己的力量。
咱们革命不能老是听别人的指手画脚啊,得自己去思考、去判断,就像一个孩子长大了,不能啥事都依赖父母,得有自己的主见。
当时的革命者们就是这样,开始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去探索适合中国革命的道路。
还有实事求是这一点,这就好比我们过日子,得根据自己家的实际情况来。
不能看着别人家怎么过日子,咱就盲目跟风。
革命也是一样的,中国有自己的国情,有自己的老百姓,有自己的山川大地,得按照实际的情况去制定战略战术。
如果不顾实际,就像一个人穿着不合脚的鞋子走路,那肯定走不远,还得摔跟头。
民主团结的精神在遵义会议里也是大放异彩啊。
这就像是一个大家庭里,大家虽然有不同的想法,但都能坐下来好好商量。
没有说谁就压着谁,谁就必须听谁的。
大家各抒己见,然后共同找到一个最好的办法。
就像咱们几个朋友出去旅游,有的人想住民宿,有的人想住酒店,那怎么办呢?大家就得好好商量,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最后找到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案。
在遵义会议上也是这样,不同的观点碰撞,最后达成了有利于革命发展的共识。
这遵义会议的精神在现实里那意义可太大了。
现在我们在工作里,独立自主的精神能让我们敢于创新。
比如说搞科研的,不能老是跟着国外的研究成果后面跑,得有自己的想法,自己去探索新的领域。
就像当年革命时要走出自己的路一样,科研工作者也要走出自己的科研创新之路。
实事求是在现代社会也是非常重要的。
企业发展得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来。
如果市场需要的是性价比高的产品,企业不能就光想着做高端昂贵的东西。
一、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主要内容】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历史意义】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首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是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这次会议在极危险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展开:其一,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长达四年之久的统治,遵义会议的召开和会议作出的决定,体现了毛泽东在这次纠正党内重大错误的问题上,起着重要的核心作用。
党的领导实质是指导思想、指导方针的领导,遵义会议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也就是从指导思想、指导方针上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三人军事指挥小组是当时战争环境下党中央重要的领导机构,毛泽东进入三人军事小组,承担起长征途中处于中心的军事任务的领导工作,下一步表明毛泽东在党中央领导核心地位的确立。
伍修权曾回忆说:“三人军事指挥小组,作为最高统帅部,负责指挥全军行动,全党信服毛泽东同志,把当时最有决定意义的、关系到我党我军生死存亡的军事指挥大权托付给他,从而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
”其二、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一直得到共产国际多方指导,有有益的帮助,也有不切中国实际的错误指示。
遵义会议上,中国共产党在与共产国际联系中断的情况下,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解决了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特别是确定了符合中国革命战争特点和规律的积极防御的军事路线;采取民主集中制原则,独立解决了党中央领导机关改组问题。
遵义会议精神具体内涵
《遵义会议精神的具体内涵》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会议,会议的召开对党的未来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遵义会议精神是指在遵义会议上形成的一系列关于党的革命方针和策略的重要思想观点,具体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遵义会议精神强调了党内民主和集中的重要性。
在遵义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实事求是”、“统一战线”等思想,强调
在党内要有正确的思想斗争,避免一言堂和狭隘的民主集中制。
这反映了党内民主和集中的关系问题,对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次,遵义会议精神强调了党的军事建设和战略重要性。
在会议上,对党的军事建设提出了诸多改进措施和战略思想,使党在长征途中有了更为明确的战略目标和发展蓝图。
正是这种战略思想的指导,使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仍能坚持抗日战争,最终获得了胜利。
此外,遵义会议精神还强调了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原则。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和毛泽东思想对党的重要影响,也为后来的党的理论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思想。
总的来说,遵义会议精神具体内涵主要包括党内民主和集中、党的军事建设和战略发展、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原则等方面。
这些思想观点的形成,对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为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
遵义会议精神红色手抄报
《遵义会议精神》手抄报
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次会议,其精神对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遵义会议精神的主要内容:
一、实事求是,独立自主。
遵义会议提出了“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的口号,强调党内必须坚决贯彻这一方针。
这一精神要求党员干部要以实际情况为依据,坚持真理,实事求是,不断地开展革命斗争,尊重和发扬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独立自主地开展斗争。
二、坚持人民战争路线。
遵义会议认为,只有坚持人民战争路线,才能取得胜利。
因此,会议提出了实行党的军事路线,加强党的军事建设,坚决执行党的军事纲领,开展人民战争。
这一决议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军事斗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团结一致,奋勇向前。
在遵义会议上,毛泽东宣布了“向国民党内部叛变分子作斗争”的决议。
遵义会议强调了党内的团结一致,坚定地向前走,从而为之后的抗日战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手抄报的方式,我们可以将遵义会议的精神深入人心,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遵义会议的精神,同时也可以传承和发扬这一伟大的精神。
希望每个人都能从中汲取力量,勇往直前,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遵义会议与遵义会议精神作者:石仲泉来源:《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5年第01期[摘要]80年前的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的一个伟大转折点,实现了党中央领导核心、党的思想路线、党的军事战略方针这三大根本改变。
作者认为,遵义会议精神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坚定信念,忠诚革命;坚持真理,实事求是;顾全大局,民主团结;独立自主,实现转折”这三十二个字,遵义会议精神在当前仍然具有多方面的时代价值。
[关键词]遵义会议;遵义会议精神;时代价值[中图分类号]D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599(2015)01-0094-08[收稿日期]2014-12-06[作者简介]石仲泉(1938—),男,湖北红安人,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特聘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共党史、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波澜壮阔、艰难曲折、惊心动魄。
80年前的遵义会议使濒临生死关头的中央红军绝处逢生,因而成为党的历史的一个伟大转折点。
由此引发的怎样对“遵义会议精神”内涵进行科学概括,多年来一直是各方的热议话题。
在纪念遵义会议召开80周年之际,本文就此发表点粗浅看法。
一、要全面把握遵义会议实现的伟大转折党的两个“历史决议”都高度评价了遵义会议的历史地位,但如何正确认识这段历史却见仁见智。
我以为,最重要的是把握好两个问题。
(一)遵义会议实现的伟大转折主要是三大根本改变一是党中央领导核心改变了。
此前的中央领导核心是在六届五中全会上形成的,毛泽东在六届五中全会上虽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但没有进入中央书记处,不参与中央决策。
在遵义会议上,绝大多数与会者都对博古、李德的错误领导进行了尖锐批评,他们的错误领导使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遭受严重挫折,特别是湘江战役更为惨烈,因而,强烈要求毛泽东进入中央领导核心。
在遵义会议上,毛泽东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同时撤消了博古、李德有最高军事领导权的“三人团”后,“鸡鸣三省”会议实现了“博洛交权”,苟坝会议又根据毛泽东提议成立了新“三人团”。
遵义会议精神征文
(实用版)
目录
1.遵义会议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2.遵义会议精神的内涵
3.遵义会议精神在当代的现实意义
4.我们应该如何弘扬遵义会议精神
正文
【遵义会议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会议。
1935 年 1 月,党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在党和红军面临生死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精神的内涵】
遵义会议精神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坚定信念,对党忠诚。
二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
三是独立自主,敢闯新路。
这三点精神,对于中国共产党在后来的斗争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遵义会议精神在当代的现实意义】
时光荏苒,遵义会议精神依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首先,我们要坚定信念,对党忠诚。
这是对每一个党员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们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基石。
其次,我们要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
这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关键。
最后,我们要坚持独立自主,敢闯新路。
这是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
【我们应该如何弘扬遵义会议精神】
作为新一代的共产党员,我们应该以遵义会议精神为指引,积极投身到党和人民的各项事业中去。
我们要坚定信念,对党忠诚,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我们要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真心实意为人民服务。
遵义会议的民主精神及现实意义徐佳 15121678摘要: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它的胜利召开,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党各项政策和纲领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不仅如此,遵义会议还深刻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危机管理、党内民主、务实与担当的革命精神。
其中,民主团结作为遵义会议精神的重要标志,对我们发扬党内民主具有里程碑意义。
本文将从会议的召开着手,剖析遵义会议民主精神的实现过程并总结启示,为我们党坚持民主集中制和群众路线,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供借鉴。
关键词:遵义会议;民主精神一、遵义会议的召开及意义1933年10月,国民党当局以50万兵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
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的错误指挥,共产党未能粉碎敌人的“围剿”。
党中央被迫撤离中央革命根据地,实行战略转移。
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长征。
长征途中,敌人围追堵截,短短三个月里,红军队伍的损失就超过半数。
针对这种危急局面,毛泽东同志向中央政治局提出建议:放弃挺进湘西的原计划,改向敌人防守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军。
这一提议得到了王稼祥等中共领导人的支持。
同年12月,红军抵达贵州黎平。
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召开会议,作出《关于在川黔边建立根据地的决议》。
会后,红军挥师西进,1935年1月2日开始强渡乌江并与于五天后占领黔北重镇遵义。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
毛泽东在会上作出重要发言,对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以来的“左”倾错误进行深刻分析和批判。
会议通过了张闻天根据毛泽东的发言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当时最紧迫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对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进行了总结。
会议肯定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军事路线及其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否定了博古、李德等人在军事问题上的一系列错误主张。
会议对中央和军委领导成员进行了改组。
传承好遵义会议精神
《传承好遵义会议精神》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会议,也是中国革命历史上标志性的事件之一。
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和周恩来等领导人发表了著名的讲话,明确了党和红军的方针政策,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集体,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重要转折。
遵义会议的精神,是以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意志,坚持革命真理,勇于突破困难,寻求抗日战争新的发展方向,确立正确的领导核心,推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
这些精神在当今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需要我们传承和发扬。
我们要传承好遵义会议精神,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不断强化革命意志和理想信念,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同时,我们也要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寻求正确的发展方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壮大。
《传承好遵义会议精神》意味着我们要继续发扬革命斗争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探索和创新,勇于开拓进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传承好遵义会议的精神,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和目标。
遵义会议精神作者:谢东莉来源:《共产党员·上半月》 2020年第7期文/谢东莉精神内涵:坚定信念、实事求是、独立自主、民主团结遵义会议作为我们党历史上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走独立自主道路、坚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政策策略、建设坚强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等方面,留下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
我们要运用好遵义会议历史经验,让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
——习近平2015年6月16日在贵州参观遵义会议会址和遵义会议陈列馆时的讲话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遵义老城子尹路黔军师长柏辉章别致的二层公馆小楼中,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如期举行。
会议有两项议题,一是讨论黔北是否适合建立苏区的问题,二是总结第五次反“围剿”及长征初期红军失利的经验教训。
会议由中央主要领导人博古主持,作关于第五次反“围剿”战争总结的主报告,军委负责人周恩来作了关于军事问题的副报告,张闻天作了与博古相对应的“反报告”,毛泽东作了重要发言。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使红军和党中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保存下来,并且在这以后战胜张国焘的分裂主义,胜利完成长征,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孕育的宝贵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面对长征初期的失利,湘江战役的重大损失,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并没有悲观绝望,而是坚定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信心,积极寻求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从中央红军进入湘黔边界的通道开始,以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为代表坚持正确路线的同志,利用在一块行军的便利,一路讨论如何纠正革命中的错误路线。
毛泽东“在行军途中,今儿找这个谈谈,明天和那个聊聊,不断和大家商讨当时的军事路线和进军的方向问题。
逐渐形成了改道贵州的正确意见”。
美国著名传记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中诙谐地称之为“担架上的阴谋”。
坚持以遵义会议精神
《坚持以遵义会议精神》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是中国革命的关键时刻。
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在遵义召开了一次重要的
中央领导会议,讨论了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党的工作方针。
会议期间,毛泽东提出了“放手发动群众,开展武装斗争”的方针,被称为“遵义会议精神”。
“坚持以遵义会议精神”,意味着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群众路线,坚持革命斗争。
这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总结提炼出的重要精神,也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宝贵经验。
遵义会议精神告诉我们,只有坚持党的领导,与群众同甘共苦,勇于斗争,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在当今社会,我们仍然要坚持以遵义会议精神。
无论是在经济建设、党的建设,还是在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建设中,都需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与群众同甘共苦,坚持艰苦奋斗,勇于斗争。
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克服一切困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同时,遵义会议精神也告诉我们,要不断推动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做到“永远跟党走”。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持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更好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我们应当坚持以遵义会议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
命,努力做一个对党忠诚、为人民服务的合格党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