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物理 杠杆
- 格式:doc
- 大小:136.50 KB
- 文档页数:4
授课内容杠杆的平衡条件复案补改与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与教学准备:
1、学生自带的工具。
2、分组实验器材:铁架台、杠杆、钩码等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杠杆;理解支点、阻力、阻力臂、
动力、动力臂;
2、知道杠杆平衡的条件;
3、能根据实际需要正确选择和使用杠杆
策略、过程、方法:
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能根据自己
制定的分类原则给杠杆分类;学会分类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探究物理规律的兴趣、严谨的科学态
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问学生如何打开汽水瓶盖,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出
“生活中杠杆”的话题。
让学生展示自带的器具,并说明它们的用途和好
处。
介绍:我国古代就有了使用杠杆的先例。
指出,虽
然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下,但勤劳的人民用自己的聪
明才智制造的各种简单工具,改善了生产条件,方便
了生活。
挂科显示:古代天平、桔槔、舂在生活和生产中的
使用情况。
教师总结并指出:生活和生产中的这些机械和工具
实质上就是利用了“杠杆”的知识。
二、实验探究,认识杠杆
〔学生活动1〕:实验探究杠杆的共同特征
让学生观察课本上的图片:生活中的杠杆。
让学
生说说它们的用途和好处,并初步归纳它们的特征。
质疑:古猿要把大石块移动,用硬棒捅石块捅不
动(图7),谁能想法帮帮它。
教学设计复案补改与教学反思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杠杆:古猿用的硬棒是杠
杆吗?
一根硬棒不是杠杆,为什么人在使用时就是杠
杆了?强调硬棒不是杠杆,硬棒与支点结合才是杠
杆。
板书: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
棒,物理学中叫杠杆。
〔学生活动2〕:找到课本上展示的图片生活中的
杠杆的固定点。
〔学生活动3〕:认识杠杆的几个概念
杠杆中的概念包括:支点(O)、动力(F1)、动力臂(l1)、
阻力(F2)、阻力臂(l2),并指导学生画力臂。
三、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学生活动4〕:让学生用橡皮、小刀、直尺、三
角木、苹果等物示意给学生看,引出杠杆平衡概念。
〔学生活动5〕:让学生用教师准备的器材探究杠
杆平衡的条件:
教学设计复案补改与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