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伊曲康唑治疗儿童头癣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4
伊曲康唑治愈脓癣6例疗效观察
邵椒青;陈艳
【期刊名称】《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卷),期】2003(17)4
【摘要】目的观察口服伊曲康唑治疗脓癣的疗效。
方法脓癣 6例 ,按年龄、体重给药。
结果6例均在3~5周内痊愈。
结论口服伊曲康唑治疗脓癣起效快、疗效高、安全性好。
【总页数】2页(PJ003-J004)
【关键词】伊曲康唑;脓癣;药物治疗;头癣;真菌性皮肤病
【作者】邵椒青;陈艳
【作者单位】宁波市第二医院皮肤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56;R978.5
【相关文献】
1.伊曲康唑联合光子治疗仪照射治疗儿童脓癣疗效观察 [J], 姜惠玲;张东明;夏毓
2.伊曲康唑治疗儿童脓癣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J], 李福秋;姜萍;王爽;金学洙
3.伊曲康唑联合泼尼松治疗儿童脓癣疗效观察 [J], 熊心猜;侯秀芹;张正中;杨建民;
眭维耻
4.伊曲康唑治疗成人脓癣15例疗效观察 [J], 谈笑
5.伊曲康唑治疗脓癣36例疗效观察 [J], 黄远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伊曲康唑连续疗法与冲击疗法治疗儿童白癣的疗效比较【摘要】目的:探索伊曲康唑治疗儿童白癣的优化方案. 方法: 93例明确诊断的白癣患儿随机分为2组. 治疗组51例,给予伊曲康唑胶囊冲击疗法: 5 mg/kg,口服,1次/d,服药1 wk,停药1 wk,同时给予30 g/L碘酊,涂患处,2次/d,50 g/L水杨酸软膏与50 g/L硫磺软膏等量混合后涂患处,2次/d,4 wk为1个疗程;对照组42例,给予伊曲康唑胶囊连续疗法: 5 mg/kg,1次/d,外用药同治疗组,4 wk为1个疗程. 治疗结束后每2 wk随访1次,每次随访时进行真菌镜检、培养,至治疗结束后6 mo,对于随访过程中真菌学阳性的患儿,按原治疗方案继续服药2 wk. 结果:在服药4 wk 时,临床及真菌学痊愈:治疗组49例,对照组41例,二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治疗组2 (%)例患儿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为5 (%)例, 其发病率明显高于治疗组(). 结论:伊曲康唑治疗儿童白癣安全、有效、疗程短;冲击疗法比连续疗法更经济.【关键词】白癣;冲击疗法;伊曲康唑【Abstract】 AIM: To explore the optimum regimen for tinea capitis of childhood with itraconazole. METHODS: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open parallel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was conducted.A total of 93 cases of tinea capitis of childhood were divided into 2 groups. Itraconazole capsules 5 mg/kg·d were given orally once every day for every other week in pulse therapy group (n=51) and every day in continuous therapy group (n=42), with 4 weeks as a course of treatment. Concomitant topical therapy was composed of 30 g/L iodine lotion used twice daily, and equivalent admixture of 50 g/L salicylic ointment and 50 g/L sulphur ointment used twice daily. The follow up was conducted every 2 weeks for mycological examination until 6 months aftertreatment. If the mycological examination showed positive in the follow ups, the other 2week same treatment was given until the mycological examination became negative. RESULTS: At the 4th weeks, 49 casesin pulse therapy group and 41 cases in continuous therapy group were cured and presented negative in clinical and mycological examinations, and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2 groups (). Side effect occurred in 2 cases (%) of pulse therapy group and in 5 cases (%) of continuous therapy group, and the incidence of side effect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pulse therapy group than in continuous therapy group. CONCLUSION: Itraconozole is safe and effective and of shorter treatment period for the tinea capitis of children. Pulse therapy is more economical than continuous therapy.【Keywords】 tinea capitis; pulse therapy; itraconazole0 引言近10 a来随着饲养宠物的增多,儿童白癣的发病率迅速上升. 伊曲康唑是一种三唑类抗真菌药,其优点是在皮肤、毛发、指甲等靶组织中浓度高且保留时间长,国外已有较多报道伊曲康唑治疗儿童白癣安全有效. 我们参考国外报道,借助伊曲康唑治疗甲真菌病冲击疗法的经验,采用不同给药方法治疗儿童白癣,探索伊曲康唑治疗儿童白癣的优化方案.1 对象和方法对象 200308/200705将在我院就诊的白癣患儿93(男56, 女37)例纳入研究. 其中发病前有宠物接触史89例,理发后患病4例;家中有2个孩子共同患病35例,有3个孩子共同患病3例,仅有1个孩子患病14例;仅有白癣89例,同时患有体癣4例;皮损数目超过3处83例;就诊前未进行过任何治疗39例,经外用皮炎平、皮康王等治疗无效就诊54例. 患儿头皮片状断发斑,表面附着细小灰白色鳞屑或有脓疱、结痂,皮损数目不限;病发及皮屑真菌镜检+,真菌培养出致病真菌;3 mo内未使用过其它口服抗真菌药物;无肝、肾疾病病史,肝功能检查无异常;征得患儿直系家属的正式同意.方法用药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平行对照试验. 对符合入选标准的患儿详细记录患者的病史资料,拍照以备治疗后对比;治疗开始前先行真菌镜检与真菌培养,肝功能检查;给患儿家属详细交待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副作用及注意事项,并嘱咐详细记录患儿服药过程中所出现的异常现象;治疗过程中要求家属对患儿进行隔离,对与患儿头部接触密切的用品进行煮沸消毒,隔日1次. 秤量患儿体质量,根据体质量按5 mg/kg给予伊曲康唑胶囊午餐后口服,1次/d. 脓癣患儿同时给予青霉素静脉滴注1次/12 h,脓肿明显者给予90 g/L氯化钠注射液+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脓肿内冲洗,1次/d.93例患儿根据随机数字法被分为两组. 治疗组51例,年龄3~9(平均±)岁;病程19 d~7 mo,平均(±) mo,其中白癣48例,脓癣3例,其中2例脓癣患儿合并耳后、乳突区及枕骨下淋巴结肿大. 对照组42 (男25,女17) 例,年龄3~11(平均±)岁;病程15 d~8 mo,平均(±) mo,其中白癣40例,脓癣2例,脓癣患儿均合并耳后、乳突区及枕骨下淋巴结肿大. 两组患儿年龄、病程无统计学差异(). 治疗组给予冲击疗法:服药1 wk,停药1 wk,服药同时给予30 g/L 碘酊,涂患处,2次/d,50 g/L水杨酸软膏与50 g/L硫磺软膏等量混合后涂患处,2次/d,4 wk为1个疗程;对照组给予连续疗法,1次/d,外用药与治疗组相同,4 wk为1个疗程. 服药6 wk及此后每隔2 wk复诊,首次复诊时详细记录患儿皮损变化、不良反应,再次进行真菌镜检、培养,复查肝功能;此后对复查时出现肝功能异常的患儿每次复诊时复查肝功能,其他患儿仅进行真菌镜检及真菌培养. 对于临床及真菌学治愈的患儿,停药观察;真菌镜检或培养阳性的患儿继续按原方案服药2 wk.疗效判断标准临床评估包括脱发、鳞屑、红斑、脓疱及结痂的程度. 临床症状、体征消失,真菌镜检阴性为治愈. 对治愈患儿每2 wk随访1次至6 mo以评价其远期疗效.统计学处理:采用软件处理,计量数据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治愈率、总有效率之间的比较用χ2检验.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实验室检查所有患者病发与皮屑镜检均为+(发外孢子),真菌培养结果:犬小孢子菌90例,石膏样小孢子菌2例,红色毛癣菌1例.疗效疗程结束时所有患儿均按要求完成试验,无脱失病例,治疗组49例患儿皮损炎症消退,真菌镜检阴性、培养无致病真菌生长,判为治愈,治愈率为%,2例脓癣患儿皮损炎症减轻但未完全消退,真菌镜检仍为+,培养结果与初诊时的菌种一致,继续按原方案服药2 wk后再次复诊时达到治愈标准;对照组治愈41例,治愈率为%,1例脓癣患儿皮损炎症减轻但未完全消退,真菌镜检仍为+,培养结果与初诊时的菌种一致,继续按原方案服药2 wk后复诊时达到治愈标准. 经χ2检验,在服药第4及第6 wk,治愈率在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所有治愈的患儿中随访6 mo时头皮正常、有健康毛发生长出,皮屑真菌镜检及培养均为阴性.表1 伊曲康唑胶囊2种方案对白癣的疗效不良反应治疗组2 (%)例患儿出现不良反应,1例5岁患儿服药3 d后出现轻度腹部隐痛,继续服药后消失,另1例3岁患儿服药1 wk时出现食欲减退,该患儿自幼食欲欠佳,加服维生素B1合剂 5 mL,3次/d 后食欲改善,坚持完成了治疗;4例患儿用30 g/L碘酊后局部出现刺痛感,3例未影响继续用药,1例因无法忍受疼痛而自行停用. 对照组5(%)例患儿出现了不良反应,2例患儿在服药1 wk后出现轻度腹泻,未影响继续治疗,1例患儿服药5 d时出现腹痛,继续服药后缓解,2例患儿服药3 d时出现消化不良,食欲减退,加服维生素B1合剂 5 mL,3次/d后食欲改善,坚持完成了治疗,其中3例患儿治疗6 wk后谷草转胺酶轻度升高,但均未超过正常值的2倍,第6月复诊时复查时均恢复正常;5例患儿用30 g/L碘酊后局部出现刺痛感,3例未影响继续用药,2例因无法忍受疼痛而自行停用. 治疗过程中未发现其它不良反应.3 讨论头癣由皮肤癣菌侵入头皮和头发引起,根据病损特点被分为黄癣、头癣、黑点癣和脓癣,病发、断发、鳞屑和痂含有大量病原菌,落于卧具、衣帽、浴具、理发工具、玩具上,通过接触传染,主要发生于儿童. 近年来我国流行的主要是白癣.与其它浅部皮肤真菌病不同,单用外用药物难以治愈头癣,常常需要口服抗真菌药物治疗. 灰黄霉素曾经在头癣的治疗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近年来新型口服抗真菌药不断面世,疗效较灰黄霉素高而疗程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已证明伊曲康唑治疗儿童疗效高、疗程短、不良反应轻. Mohrenschlager等[1]的用药方法是体质量20 kg,50 mg/d;体质量≧20 kg,100 mg/d. 结果42例头癣患儿中有34例单用4 wk疗程达到临床及真菌学治愈,4例患儿服药6 wk,另外4例患儿服药8 wk达到临床及真菌学治愈. 治疗过程中未发现血液学及生化指标检测异常,除2例患儿出现暂时的、完全可逆的消化不良外,未发现不良反应. Gupta等[2]在一项为期24 wk的前瞻性开放性研究中,107例由犬小孢子菌感染引起的头癣患儿口服伊曲康唑胶囊或悬浮液5mg/kg·d,服药第2 wk及以后每2 wk复诊直至痊愈,每次复诊行真菌镜检及培养,真菌学阳性者继续服药2 wk,经过2~12 wk 治疗所有患儿达到临床及真菌学治愈,作者发现服药时间与儿童年龄及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94例服用胶囊的患儿中有5例出现不良反应,其中2例腹泻患儿在服药第4 wk停用伊曲康唑后症状完全缓解,1例13岁的患儿出现暂时性轻度腹泻.Ginter Hanselmayer等[3]在163例由犬小孢子菌导致的儿童头癣中用伊曲康唑胶囊或混悬液治疗,5mg/ kg·d,连续服药. 在治疗(39±12) d时,所有患儿临床及真菌学治愈11例, 患儿出现的不良反应有:腹泻5例,皮疹4例,腹痛2例.我们研究结果表明,伊曲康唑胶囊治疗儿童白癣及脓癣具有肯定的疗效且无严重不良反应,患儿依从性好,冲击疗法用药仅为连续疗法的一半,比连续疗法经济,减少了可能的不良反应,具有与连续疗法相似的治疗效果. 另外, 研究资料还显示,头癣好发于农村及城乡结合地区以及小城市,大城市较少见,存在1家数个孩子共同患病的情况;甘肃省头癣的发病主要以白癣多见,脓癣次之. 另外我们发现头癣的患病男童略多于女童,除了重男轻女思想作祟,女童较少就诊外,还可能与女童多留长发,较少理发从而减少了与传染源的接触有关.【参考文献】[1] Mohrenschlager M, Schnopp C, Fesq H, et al. Optimizing the therapeutic approach in tinea capitis ofchildhood with itraconazole[J]. Br J Dermatol, 2000,143(5):1011-1015.[2] Gupta AK, Ginter G. Itraconazole i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tinea capitis caused by Microsporum canis[J]. Pediatr Dermatol, 2001,18(6):519-522.[3] Ginter Hanselmayer G, Smolle J, Gupta A. Itraconazole in the treatment of tinea capitis caused by Microsporum canis: experience in a large cohort[J]. Pediatr Dermatol,2004,21(4):499-502.。
伊曲康唑连续疗法与冲击疗法治疗儿童白癣的疗效比较杨桂兰;杜华;王洁;杜养峰【期刊名称】《第四军医大学学报》【年(卷),期】2008(029)008【摘要】目的:探索伊曲康唑治疗儿童白癣的优化方案.方法:93例明确诊断的白癣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1例,给予伊曲康唑胶囊冲击疗法:5 mg/kg,口服,1次/d,服药1 wk,停药1 wk,同时给予30 g/L碘酊,涂患处,2次/d,50 g/L水杨酸软膏与50 g/L硫磺软膏等量混合后涂患处,2次/d,4 wk为1个疗程;对照组42例,给予伊曲康唑胶囊连续疗法:5 mg/kg,1次/d,外用药同治疗组,4 wk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每2 wk随访1次,每次随访时进行真菌镜检、培养,至治疗结束后6 mo,对于随访过程中真菌学阳性的患儿,按原治疗方案继续服药2 wk.结果:在服药4 wk时,临床及真菌学痊愈(率):治疗组49例(96.08%),对照组41例(97.62%),二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2(3.92%)例患儿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为5(11.90%)例,其发病率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伊曲康唑治疗儿童白癣安全、有效、疗程短;冲击疗法比连续疗法更经济.【总页数】3页(P719-721)【作者】杨桂兰;杜华;王洁;杜养峰【作者单位】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皮肤科,甘肃兰州,730050;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皮肤科,甘肃兰州,730050;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皮肤科,甘肃兰州,730050;空军68233部队卫生队,甘肃酒泉,7350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56.1【相关文献】1.伊曲康唑联合特比萘芬间歇冲击疗法治疗甲真菌病的疗效 [J], 蔡召统;陈莲英;许富;黄真荣2.霉酚酸酯与环磷酰胺冲击疗法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的疗效比较 [J], 杜悦;吴玉斌;李心瑶3.国产伊曲康唑冲击疗法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疗效观察 [J], 韦无边;黄桂新;肖扬;莫小春;黄秀荣;陈霞;韦淑珍4.伊曲康唑间歇冲击疗法治疗甲真菌病——两种剂量治疗效果观察分析 [J], 顾元5.伊曲康唑短程间歇冲击疗法治疗儿童深部念珠菌感染43例疗效观察 [J], 杨中文;陈康;章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伊曲康唑治疗甲癣的疗效研究与发展在我国,甲癣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外观和生活质量。
作为一种抗真菌药物,伊曲康唑在治疗甲癣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
本文将从伊曲康唑治疗甲癣的疗效研究和发展两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伊曲康唑治疗甲癣的疗效研究1. 临床试验近年来,众多临床试验证实了伊曲康唑在治疗甲癣方面的显著疗效。
一项涉及1800多名甲癣患者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表明,使用伊曲康唑治疗的患者,其甲癣治愈率高达70%,显著高于安慰剂组。
2. 药理学特点伊曲康唑作为一种广谱抗真菌药物,其药理学特点表现在对真菌细胞膜中麦角甾醇的合成具有抑制作用,从而导致真菌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使真菌细胞失去生长和繁殖的能力。
这为伊曲康唑治疗甲癣提供了坚实的药理学基础。
3. 用药方案在实际应用中,伊曲康唑的用药方案多样。
一般而言,患者每日服用一次伊曲康唑,连续用药7天,为一个疗程。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反应,可适当调整用药方案。
伊曲康唑还可与其他抗真菌药物联合应用,以提高治疗效果。
二、伊曲康唑治疗甲癣的发展1. 研发历程伊曲康唑的研发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近十年的努力,终于在1997年成功上市。
在我国,伊曲康唑的研发和生产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已成为治疗甲癣的重要药物。
2. 市场应用随着伊曲康唑疗效的不断验证,其在市场上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
目前,伊曲康唑已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于治疗甲癣、念珠菌病等真菌感染性疾病,为数百万患者带来了福音。
3. 未来发展趋势尽管伊曲康唑在治疗甲癣方面具有显著疗效,但部分患者仍存在治疗抵抗和复发问题。
因此,未来伊曲康唑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优化用药方案、探讨联合用药、研究新型剂型以及深入探讨甲癣的发病机制等。
在我国,甲癣,又称为灰指甲,是一种普遍的皮肤真菌感染疾病,它严重影响患者的外观和生活质量。
作为一种广谱抗真菌药物,伊曲康唑在治疗甲癣方面展现出显著的疗效。
本文将深入探讨伊曲康唑治疗甲癣的疗效研究及其发展。
口服伊曲康唑治疗儿童头癣疗效及安全性观察目的:了解伊曲康唑治疗儿童头癣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采用伊曲康唑治疗56例头癣患儿,用量为5 mg/(kg·d),最大剂量为100 mg/d,晚饭后立即口服,连续服用4周;为了不影响其生物利用度而不拆开胶囊,凡用量不足100 mg/d者,采用间隔交替给药。
并设灰黄霉素对照组。
结果:治疗4周后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和真菌清除率分别为60.7%、87.5%和71.4%;停药4周后上述指标分别为80.3%、94.6%和94.6%;所有患儿服药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伊曲康唑治疗儿童头癣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标签:伊曲康唑;儿童头癣;疗效;安全性头癣为儿童常见真菌性皮肤病,近年来,随着小宠物如猫、狗等越来越多地进入家庭,头癣的临床发病率又出现上升趋势。
为了观察伊曲康唑(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产品,商品名斯皮仁诺)治疗儿童头癣的疗效与安全性,我科于2007年5月~2008年10月采用伊曲康唑治疗儿童头癣,其中56例完成全部观察治疗,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所选病例均为门诊患者,具有典型临床表现,真菌镜检和培养均为阳性,1个月内未系统应用过抗真菌药物,治疗前患者肝功能均正常。
根据以上条件选择病例共106例,采用单盲随机分组对照法,将患者分为伊曲康唑组和灰黄霉素组:伊曲康唑组56例,其中,男42例,女14例,年龄3~13岁,平均6.36岁;病程0.5~14.0个月,平均1.5个月。
其中,白癣37例,脓癣16例,黑癣3例。
真菌培养结果:犬小孢子菌36例,须癣毛癣菌14例,断发毛癣菌2例,紫色毛癣菌2例,红色毛癣菌2例。
灰黄霉素组50例,其中,男38例,女12例,年龄4~12岁,平均6.21岁;病程1~11个月,平均1.7个月;其中,白癣31例,脓癣14例,黑癣5例。
真菌培养结果:犬小孢子菌32例,须癣毛癣菌13例,断发毛癣菌1例,紫色毛癣菌3例,红色毛癣菌1例。
口服伊曲康唑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赵俊英;王增芳
【期刊名称】《临床皮肤科杂志》
【年(卷),期】1996(0)S1
【摘要】口服伊曲康唑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赵俊英,王增芳伊曲康唑是一种口服的三唑类抗真菌药,对浅部真菌、酵母菌、其它丝状菌和双相真菌等都有很好的抗真菌效果。
我院于1995年3~10月,用西安杨森制药厂提供的口服伊曲康唑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共治疗92...
【总页数】2页(P19-20)
【关键词】口服伊曲康唑;真菌病;临床疗效观察;皮肤浅部;抗真菌药物;短程疗法;真菌学检查;临床症状;花斑癣;药后效应
【作者】赵俊英;王增芳
【作者单位】北京友谊医院皮肤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56.05
【相关文献】
1.口服伊曲康唑治疗浅部真菌病89例疗效观察 [J], 陈盛英;黄红玲
2.伊曲康唑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J], 卢园华;张鹰庆
3.口服伊曲康唑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病疗效观察 [J], 李精明;杨苏
4.伊曲康唑口服联合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外用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病临床疗效观察
[J], 强勇
5.伊曲康唑(美扶)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病60例临床疗效观察 [J], 陈琼;张义秀;魏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治头癣最好的方法是怎样的
导语:头癣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头癣的出现不但会影响到患者的形象而且也会给患者带来不舒服的感觉,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做好对于头癣的预防工作。
头
头癣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头癣的出现不但会影响到患者的形象而且也会给患者带来不舒服的感觉,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做好对于头癣的预防工作。
头癣容易出现在小孩子的身上,一旦小孩子患上了头癣,家长肯定都非常的担心,不知道应该如何处理才好,下文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下治疗头癣的最好方法。
治疗头癣的目标是清除真菌,避免感染扩散,使瘢痕的形成最小化。
诊断一旦明确,不能仅外用药物治疗,还应口服抗真菌药物治疗。
灰黄霉素价廉,疗效好仍为治疗头癣的首选药物。
而新的抗真菌药物,如特比萘芬、伊曲康唑、氟康唑治疗头癣疗效与灰黄霉素相近,但疗程短,且对儿童相对安全。
服药3周后进行真菌镜检,如病发真菌镜检仍阳性,需延长疗程。
以后每10~14天复查1次,连续3次阴性后方可认为治愈。
灰黄霉素:儿童20~25mg/kg.d,分3次口服,疗程6~8周,同进高脂餐有利于药物吸收。
特比萘芬:儿童体重40kg一日250mg,疗程2~6周。
对小孢子菌属引起的头癣一般需要较长疗程。
伊曲康唑:儿童3~5mg/kg.d,餐后立即服用,疗程4~8周。
氟康唑:儿童6mg/kg.d,疗程3~6周。
脓癣的治疗:抗真菌药物治疗疗程相对延长,在治疗的头2周,联合口服抗菌药物和糖皮质激素(儿童一日1~2mg/kg)。
切忌切开引流。
外用抗真菌药物:搽遍整个头皮,每天早上外用抗真菌药物,晚上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伊曲康唑治疗皮肤真菌病疗效观察
刘彦群;葛碧君
【期刊名称】《徐州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6(16)4
【摘要】用伊曲康唑治疗了43例皮肤真菌病患者,治疗1周后,临床治愈率为
46.5%;真菌学治愈率为51.2%。
4周后,临床治愈率为93.0%;真菌学治愈率为90.7%。
不良反应1例表现为腹部不适。
3个月后随访1例复发。
伊曲康唑治疗皮肤真菌病疗效显著,且具有疗程短、见效快、副作用小、使用方便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总页数】2页(P403-404)
【作者】刘彦群;葛碧君
【作者单位】附属医院皮肤科;附属医院皮肤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56.05
【相关文献】
1.联苯苄唑乳膏治疗皮肤真菌病临床疗效观察 [J], 曹雪芹
2.伊曲康唑治疗皮肤真菌病疗效研究 [J], 李秀超;李军
3.克霉唑、派瑞松和伊曲康唑治疗浅部皮肤真菌病的对比观察 [J], 王曙霞;万力;唐瑞峰;高顺强
4.克霉唑、派瑞松和伊曲康唑治疗浅部皮肤真菌病的对比观察 [J], 王曙霞;万力;唐瑞峰;梁思思;杨晓明
5.伊曲康唑短程疗法治疗浅部皮肤真菌病75例 [J], 沈威敏;李佳琳;徐晓云;顾慧瑛;薛金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伊曲康唑和酮康唑香波治疗头癣80例临床疗效观察作者:陈小英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15期摘要:目的探究对头癣患者应用伊曲康唑联合酮康唑香波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自本院2011年~2013年收治的头癣患者80例,均接受伊曲康唑和酮康唑香波方法进行治疗,对其临床资料以回顾性的方法进行分析,总结该治疗方法对头癣的治疗效果。
结果患者接受治疗后,治愈率达到100%。
结论对头癣患者应用伊曲康唑间歇冲击疗法和外用酮康唑香波进行治疗,能够取得突出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伊曲康唑;酮康唑香波;头癣头癣是儿科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随着我国社会发展以及生产力提高,农村家禽以及城市宠物的饲养不断增加,导致儿童头癣呈现出了散发性流行的趋势[1]。
伊曲康唑组委三唑类抗真菌药物,本身具有高效、副作用轻微以及广谱等优点,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酮康唑属于咪唑烷衍生物,为人工合成的一种广谱抗真菌药物,针对皮肤真菌诸如小孢子菌属、表皮癣菌属以及发癣菌属等均有突出的临床效果[2]。
本院自2011年始对头癣患者应用伊曲康唑联合酮康唑香波方法进行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
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自本院2011年~2013年门诊收治的头癣患儿80例,所有患儿均接受本院真菌培养,结果显示为阳性;所有患儿在到本院治疗前均没有系统的服用抗真菌药物,其肝功能均显示正常。
其中男性患儿56例,女性患儿24例;年龄范围3~12岁,其中位年龄为9.5岁;患儿的平均病程时间为6.7个月。
患儿头癣类型如下:黑癣患儿10例,白癣患儿35例,黄癣患儿33例,脓癣患儿2例;部分真菌培养结果如下:主要有犬小孢子菌、须癣毛癣菌、红色毛癣菌、紫色毛癣菌以及断发毛癣菌。
1.2纳入标准具体如下:患儿在本次治疗前没有系统的服用抗真菌类药物且治疗前3d没有使用任何外用的抗真菌制剂;没有严重的全身系统性疾病;经本院真菌学检查确诊为头癣。
1.3排除标准具体如下:患儿正在服用诸如大环内酯类、阿司咪唑等抗菌类药物;对诸如氟康唑、伊曲康唑以及酮康唑等咪唑类或者吡咯类药物有过敏;对于咪唑类药物难以耐受的;患儿有肝肾病史或者活动性肝脏疾病。
头癣治疗方案简介头癣是一种常见的头部真菌感染,又称为头部癣菌病,常见于儿童和成人。
它通常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头部,或共享帽子、毛巾等物品传播。
头癣症状表现为头皮瘙痒、红斑、脱发和皮屑等。
为了有效治疗头癣,需要采取系统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头癣治疗方案,希望能对头癣患者有所帮助。
治疗药物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头癣治疗药物:外用药物•克霉唑乳膏:这是一种抗真菌药物,适用于轻度头癣患者。
患者可以将乳膏涂抹在患处,每天使用一次,连续使用2-4周。
•酮康唑洗发水:这种洗发水是一种抗真菌药物,可以杀灭头皮上的癣菌。
患者应将洗发水涂抹在头皮上,按摩数分钟后冲洗掉。
建议每周使用两次,连续使用2-4周。
•甲硝唑搽剂:这是一种抗感染药物,对头癣病毒也有较好的杀菌作用。
患者可以将搽剂涂抹在患处,每天使用2-3次,连续使用2-4周。
口服药物•青霉素类药物:头癣患者可以口服青霉素类药物,如维生素B2或者利福平。
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剂量和使用频率。
•抗真菌药物:对于严重的头癣病例,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口服抗真菌药物,如泰红霉素或伊曲康唑。
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剂量和使用频率。
医疗程序头癣治疗的医疗程序如下:1.就诊:如果患者怀疑患有头癣,应尽快就诊于皮肤科医生。
医生将对头部进行检查,确认是否为头癣,并根据病情制定治疗方案。
2.开具药方:根据病情,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外用药物、口服药物或两者的组合。
医生会为患者开具相应的药方。
3.使用药物: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正确使用药物。
外用药物应按照药品说明进行涂抹或冲洗;口服药物应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服用。
4.复诊:在治疗期间,患者应根据医生的安排进行复诊。
医生将检查头部状况,评估治疗效果,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治疗方案。
5.持续观察:治疗结束后,患者应继续观察头部状况。
如果症状复发或持续存在,应及时就诊并告知医生。
注意事项在头癣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保持头部卫生:患者应每天用清水或温和的洗发水洗头,保持头部清洁。
口服伊曲康唑治疗儿童头癣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作者:张晶张玉锁
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09年第02期
[摘要] 目的:了解伊曲康唑治疗儿童头癣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采用伊曲康唑治疗56例头癣患儿,用量为5 mg/(kg·d),最大剂量为100 mg/d,晚饭后立即口服,连续服用4周;为了不影响其生物利用度而不拆开胶囊,凡用量不足100 mg/d者,采用间隔交替给药。
并设灰黄霉素对照组。
结果:治疗4周后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和真菌清除率分别为60.7%、87.5%和71.4%;停药4周后上述指标分别为80.3%、94.6%和94.6%;所有患儿服药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伊曲康唑治疗儿童头癣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关键词] 伊曲康唑;儿童头癣;疗效;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 R756.1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1(2009)01(b)-167-02
头癣为儿童常见真菌性皮肤病,近年来,随着小宠物如猫、狗等越来越多地进入家庭,头癣的临床发病率又出现上升趋势。
为了观察伊曲康唑(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产品,商品名斯皮仁诺)治疗儿童头癣的疗效与安全性,我科于2007年5月~2008年10月采用伊曲康唑治疗儿童头癣,其中56例完成全部观察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选病例均为门诊患者,具有典型临床表现,真菌镜检和培养均为阳性,1个月内未系统应用过抗真菌药物,治疗前患者肝功能均正常。
根据以上条件选择病例共106例,采用单盲随机分组对照法,将患者分为伊曲康唑组和灰黄霉素组:伊曲康唑组56例,其中,男42例,女14例,年龄3~13岁,平均6.36岁;病程0.5~14.0个月,平均1.5个月。
其中,白癣37例,脓癣16例,黑癣3例。
真菌培养结果:犬小孢子菌36例,须癣毛癣菌14例,断发毛癣菌2例,紫色毛癣菌2例,红色毛癣菌2例。
灰黄霉素组50例,其中,男38例,女12例,年龄4~12岁,平均6.21岁;病程1~11个月,平均1.7个月;其中,白癣31例,脓癣14例,黑癣5例。
真菌培养结果:犬小孢子菌 32例,须癣毛癣菌13例,断发毛癣菌1例,紫色毛癣菌3例,红色毛癣菌1例。
两组之间性别、头癣种类及病原菌分布经?字2检验差异无显著性,两组之间年龄、病程、治疗前病情评分经?字2检验差异亦无显著性,故两组具有可比性。
调查
患儿的宠物接触史发现,有直接密切接触史86例,有间接接触史14例,患儿病史不详者6例。
1.2 治疗方法
伊曲康唑组:伊曲康唑胶囊5 mg/(kg·d),最大剂量为100 mg/d,晚饭后立即口服,连续服用4周;为了不影响其生物利用度而不拆开胶囊,凡用量不足100 mg/d者,根据Elewski BE[1]推荐的给药方案采用间隔交替给药。
灰黄霉素组:灰黄霉素 20 mg/(kg·d),分3次口服,连续服用4周;因皮损恢复需要较长时间,将观察日期延长至8周。
所有患儿每天洗头,每周理发 1次。
脓癣配合利君沙片或冲剂。
1.3 观察方法
于治疗开始时、结束时及停药后4周以红斑、水肿、脓疱、脱发、脱屑、瘙痒的程度评分,各分为 0、1、2、3级,记录总分,于治疗结束时、停药后4周计算疗效指数,疗效指数=(疗前积分-疗后积分)/疗前积分×100%,有效率为痊愈率+显效率。
记录药物不良反应,并于治疗前后行真菌学、血常规、尿常规和肝功能检查。
1.4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为症状、体征全部消失;显效为疗效指数≥60%;好转为≤30疗效指数<60%;无效为疗效指数<30%。
治愈与显效合并为总有效率。
真菌学疗效:真菌学清除为真菌镜检及培养皆阴性;未清除为真菌镜检和(或)培养阳性。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表1、2)
表1 伊曲康唑治疗儿童头癣疗效观察(例)
伊曲康唑组56例头癣中治疗第4周临床治愈率为60.7%,第8周后临床治愈率为80.3%,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字2=5.20,P
表2 伊曲康唑与灰黄霉素治疗儿童头癣疗效比较(例)
伊曲康唑组与灰黄霉素组比较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字2=17.11,P
2.2 真菌学疗效
伊曲康唑组56例中,治疗4周后转阴40例(71.4%),无效16例(28.6%);8周中,后转阴53例(94.6%),无效3例(5.4%)。
灰黄霉素组50例中,治疗4周后转阴22例(44%),无效28例(66%)。
2.3 安全性评价
全部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查血尿常规、肝功能均未见异常。
治疗组有2例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恶心、腹胀不适,服药至2周时症状消失。
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有7例主诉胃肠不适,2例主诉头痛,经对症治疗后,症状好转、消失,均能坚持完成全疗程。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副作用显著降低。
3 讨论
头癣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皮肤病,其发生与人们的生活水平、卫生和居住条件密切相关,既往头癣的主要传播途径主要是与头癣患者密切接触、同床共枕及与患者共同使用物品等传染所致。
随着人们领养宠物数量的不断增加,头癣的致病菌由人类寄生型转化为亲动物型菌而导致头癣的发生,并与儿童对真菌抵抗力低有密切关系[2]。
既往灰黄霉素是治疗头癣的首选药物,随着流行病学对头癣病原菌的分析,提示致病的真菌菌种已有变迁,对灰黄霉素敏感的许兰毛癣菌引起的黄癣现已少见,而对发外型犬小孢子菌等引起的白癣和脓癣则呈逐年增多的趋势[3],且灰黄霉素副作用较大,尤其是儿童无法克服的肝脏毒性,限制了它的应用。
伊曲康唑是三唑类抗真菌药物,能抑制真菌细胞膜上的细胞色素P450酶,引起真菌麦角固醇合成障碍,使真菌细胞膜受损,从而达到抗真菌的作用。
该药具有高度亲脂性、亲角质性的特点,能迅速牢固地与角质细胞结合而进入皮肤、黏膜,其皮肤角质层中的浓度高于血浆浓度,且在角质层中可以持续1~4周,其浓度仍在MIC值(0.1 mg/L)以上[4],因而具有良好的体内抗真菌活性和药物后效应。
国内学者[5]报道,伊曲康唑治疗婴儿和儿童的真菌感染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本组结果显示,对儿童头癣用伊曲康唑治疗疗效确切,4周有效率为87.5%,8周有效率达94.6%。
具有很好的药物后效应,未发现明显的肝脏及胃肠道损害及其他副作用。
因此,认为伊曲康唑治疗儿童头癣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Elewski BE. Treatment of tinea capitis with itraconazole [J]. Int J Dermatol,1997,36(7):539-541.
[2]赵静,牟宽厚.兰美抒治疗儿童头癣68例临床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2003,7:56.
[3]眭维耻,张正中.伊曲康唑4周疗法治疗儿童头癣128例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4,33(9):577-578.
[4]何仁亮,王思平.伊曲康唑和酮康唑香波治疗头癣26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真菌学杂志,2006,1(5):298-300.
[5]吴绍熙,郭宁如,廖万清.现代真菌病诊断治疗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193.
(收稿日期:2008-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