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规模化养猪场如何做好环境保护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3
加强猪场环保管理措施方案引言猪是我国人民的重要食物来源之一,然而随着猪肉需求的不断增长,猪场规模逐渐扩大,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了保护环境,促进猪场可持续发展,本文提出了加强猪场环保管理措施的方案。
1.水污染防治水是猪场生产和生活的必需品,也是猪场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为减少水污染,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 安装沉淀池和生物滤池,对排放的污水进行处理,降低有害物质含量。
- 优化饮水系统,采用自动控制,避免浪费水资源。
- 定期清理饮水系统,防止杂质和细菌滋生。
2.垃圾处理与利用猪场产生大量的有机垃圾,若不妥善处理将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为了达到垃圾无害化处理的目标,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 建立垃圾分类制度,并设立分类垃圾桶,引导工作人员正确分类垃圾。
- 建立垃圾处理系统,对有机垃圾进行堆肥处理,将其转化为有机肥料。
- 推广生物能源利用技术,将垃圾转化为生物质燃料,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3.气体排放控制猪场存在大量氨气和甲烷等有害气体的排放,给周围环境和人员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为改善这一问题,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猪舍通风系统的管理,确保空气流通,减少有害气体停留。
- 提高饲喂管理水平,合理配置饲料,减少猪只消化排泄产生的有害气体。
- 定期检测猪舍内部气体浓度,做好记录和分析,及时调整管理措施。
4.土壤污染治理猪场排放的废弃物和废水会对周围土壤造成污染,严重影响农田的可持续利用。
为了保护土壤环境,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 区分农用地和养殖用地,避免将废弃物直接堆放在农田中。
- 定期检测土壤质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修复受损土壤。
- 推广有机农业技术,采用有机肥料替代化学肥料,减少农药的使用。
5.生态补偿与濒危物种保护猪场规模扩大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生态破坏,对周围自然生态系统和濒危物种带来威胁。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 设立生态赔偿机制,向受影响的生态系统提供相应的补偿资金,用于生态修复工作。
规模化养猪场的环境污染及其防治技术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畜牧业尤其是养猪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规模化养猪场越来越多,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解决了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
但同时,规模化养猪场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也日益严峻。
据统计,每头猪每天大约生产5.5L排泄物,每年大约排泄9.53kg的氮,一个万头猪场每年至少向周围环境排粪便1.38万吨,平均每日排污水210t,排放的恶臭高达230余种,由此可见,规模化养猪场是畜牧场中的污染大户,加强规模化猪场的排泄物污染治理已迫在眉睫。
1 规模化养猪场主要污染物及其对环境的影响1.1对空气的污染规模化猪场大多数高密度饲养,猪舍内潮湿,粪尿排泄量大,而猪粪恶臭成分高达230种,加上猪呼出的二氧化碳,大量有害气体(如氨、硫化氢、甲烷、粪臭素和硫醇类等多种臭气混合体)影响猪的生长发育。
这些有毒有害气体、粉尘、病原微生物等排入大气后,可随大气扩散和传播。
当这些物质的排出量超过大气环境的承受力(自净能力)时,将对人和动物造成危害。
据测,一个年出栏10万头的猪场,每小时可向大气排出近148kg氨气、13.5kg硫化氢、24 kg粉尘和14亿个菌体,这些物质的污染半径可达5公里,而尘埃和病微生物可随风传播30公里以上。
1.2对水体的污染生猪对日粮中氮和磷的吸收率只有30%~35%,其余大部分被排出体外,经粪尿排出的氮、磷和未被消化的营养物质进入自然水体后,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后,水质便会恶化。
有机物被水中的微生物降解,水生生物(主要是藻类)产生多种有害物质,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这种水体很难再净化和恢复生机。
另外,养殖场粪污中含有大量病原微生物,它们随粪尿进入水体后,以水为媒介进行传播和扩散,可引起一些传染病传播与流行,如猪瘟、猪副伤寒、猪肺疫等,危害人和动物健康并带来经济损失。
1.3对土壤的污染当今畜牧生产中大量使用促进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抑制有害菌的微量元素添加剂,如硒、铜、砷等金属元素,而这些无机元素在畜禽体内的消化吸收利用极低,在排泄的粪尿中的含量都相当高。
浅析规模化猪场养殖过程中环保健康问题的有效策略随着农业规模化生产的不断发展,猪场养殖的规模化也越来越普遍。
规模化猪场养殖过程中环保健康问题也日益凸显,如排放的污水、粪便以及病原微生物等会对周围环境和人们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采取有效的策略来解决这些问题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环保和健康两个方面,就规模化猪场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进行浅析。
一、环保问题1. 污水和粪便的处理规模化猪场养殖会产生大量的污水和粪便,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处理,就会对周围的土壤和水资源造成污染。
对污水和粪便的处理至关重要。
解决策略:(1)建立污水处理系统,对污水进行收集和处理,以减少对周围水环境的污染。
(2)将粪便进行分类处理,通过有机肥料的处理方法,将其转化为资源化肥,用于土壤改良和作物生长,从而达到循环利用的效果。
2. 病原微生物的控制规模化猪场养殖容易产生病原微生物的扩散,例如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等,这些病原微生物对周围的环境和其他动物的健康构成威胁。
解决策略:(1)加强疫病防控,定期对猪只进行病毒监测和疫苗接种,以减少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2)严格控制猪场内的卫生条件,定期对猪舍、饲料、饮水设施等进行消毒和清洁,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和传播。
二、健康问题1. 猪场工作人员健康问题规模化猪场养殖中,猪场工作人员长期接触猪只和粪便,容易受到疾病的影响,例如呼吸道疾病和皮肤病等。
解决策略:(1)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健康监测,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健康检查,确保他们的健康状况良好。
(2)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具,例如口罩、手套和防护服等,减少工作人员与猪只和粪便接触的机会,降低患病的风险。
2. 猪肉产品质量与安全问题规模化养殖场的猪只密集饲养,容易导致疾病传播,影响到猪肉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解决策略:(1)加强猪只的健康管理,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和疫苗接种,确保猪只的健康状况良好,减少疾病的传播。
(2)加强对猪肉产品的质量监管,建立健全的猪肉产品追溯体系,确保产品的来源可追溯、质量可控,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
浅析规模化猪场养殖过程中环保健康问题的有效策略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规模化猪场养殖已经成为现代化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与此同时,猪场养殖也面临着环保健康等诸多问题,如排放问题、动物疫病问题、饲料安全问题等。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策略,以保障环境和人类的健康。
一、优化猪舍设计对于任何规模的猪场来说,猪舍设计是重要的环保健康策略之一。
首先,选择合适的场地位置是非常重要的。
要选择开阔的场地,避免建在坡地以及近水源和居民区附近。
其次,对于猪舍建设应按照国家环保标准设计建造。
在猪舍内部,要为猪提供足够的空间,使猪能够自由活动,同时要确保通风良好,猪舍内的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要符合相关环保要求。
二、控制排放猪场养殖是一个高碳排放行业,尤其是猪肉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较高。
为控制排放,要采取有效的策略。
首先,要严格控制粪便、尿液等废弃物的排放,确保这些废弃物被妥善处理,不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其次,要采用科学合理的饲喂方法,保障猪的营养需求,避免饲料的浪费;最后,要采取适当的尿液和污水的处理方式,如沼气池、生物滤池等,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猪场产生的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三、加强疾病控制猪场疾病控制是非常重要的环保健康策略之一,因为尽管现代化养殖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猪病的发生率,但猪场仍是动物疫病的高风险区域。
为了确保猪的健康,应加强疾病防控,包括疫苗接种、定期消毒、规范隔离以及病死猪及时处理等。
除此之外,还应加强饲料安全和环境卫生控制,从多层面上保障猪的健康和环境的卫生。
总之,规模化猪场养殖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策略控制环保健康问题。
通过优化猪舍设计、控制排放、加强疾病控制,可以确保猪的健康,保障环境的安全健康,促进猪场可持续发展。
小猪场环保措施范文小猪场作为养殖企业,需要积极采取环保措施,保护环境,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环保措施,可供参考:1.废物处理:建立科学合理的废物处理系统,合理收集、处理和利用废弃物。
对于猪舍内产生的粪便和尿液,可以尝试利用生物质发酵技术,将其转化为有机肥料,用于农田施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要确保废物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2.水资源利用:合理规划和利用水资源,减少用水量。
可以通过节水型设备,如喷淋系统、滴灌设备等,降低用水浪费。
对于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可以建立废水处理系统,采用生化处理、沉淀分离等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
3.能源利用:采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减少使用化石燃料,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同时,优化能源使用,合理布局猪舍,改进通风和保温设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
4.农药和饲料管理: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选择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产品,合理使用农药,并定期清理农药包装容器,按规定进行妥善处理。
对于饲料添加剂,也要选择符合环保要求的产品,严格按照用量和使用方法使用。
5.生态保护:加强猪舍周边环境的保护,保留和种植植物,增加绿化覆盖面积,维护生态平衡。
合理规划周边生态环境,保护水源地、森林和湿地等重要生态环境,避免造成大气、水源和土壤的污染。
6.定期监测和检测:建立环境监测体系,定期检测猪舍和周边环境的水质、土壤质量、空气质量等指标,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改善。
7.健康管理和防疫:加强疫病防控,减少使用抗生素和化学药品,优化养殖管理措施,提高猪群的健康水平,减少疾病对环境的污染和对周边生态系统的影响。
8.环保教育和宣传:加强员工环保意识的培养,定期开展环保知识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员工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技能。
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工作,形成人人关注、人人参与的环保氛围。
总之,小猪场要积极采取环保措施,保护环境,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规模化猪场的环境控制措施规模化猪场是农业现代化的体现,但是它也带来了一些环境问题。
快速增长的猪群对空气、水质等环境的影响需得到重视。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规模化猪场需要采取哪些措施来保护环境。
一、空气环境控制空气质量是猪场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
规模化猪场的猪只密集,容易带来一些废气和异味,如粪便味、氨气味等。
为了保证空气质量,猪场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建造合理的围墙和罩棚。
合理的围墙和罩棚能够遮蔽猪场部分废气散发出去,同时也能够保护猪只免受风吹晒雨淋的影响。
2.加强猪舍通风系统。
通过合理设置通风口,能够使猪只舍内的废气散发出去,保持猪舍内部的空气清新。
3.安装空气净化装置。
空气净化装置能够有效地去除猪舍内的异味和微生物,并能够净化空气,确保猪舍内的空气质量达到国家标准。
二、水环境控制猪场需要大量的水,不仅用于喂水和清洗猪圈,还用于农田灌溉。
猪场的污水也需要得到妥善处理,以免对周围的水环境造成污染。
以下是水环境控制需要采取的措施:1.猪舍内的饮水设施要保持清洁。
猪只需要干净的饮用水,每天需要定时更换饮水器中的水。
2.建造过滤池。
过滤池是指通过芦苇等水生植物来净化富含有机废物和氨氮的污水。
此外,还可将过滤池中的水再进行活性炭过滤,使污水处理更有效彻底。
3.利用污水进行废水农田利用。
规模化猪场产生大量污水,可以通过农田灌溉方式,让污水变成有机肥料,为农田提供营养。
三、噪声抑制控制随着猪场的规模,机械作业和动物噪声对周围社区造成的噪声污染也越来越严重。
为了减少噪声,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控制机械噪音。
当使用机器设备时,应该选择低噪音的设备,并保持设备维护,以减少噪声污染。
2.控制动物噪音。
一般而言,猪只噪音可以通过优化猪舍设计和改进饲料等手段来减少。
四、废弃物处理规模化猪场的废弃物处理是一个比较复杂和重要的问题。
废弃物主要包括猪粪、尿液、废料等,如果不得当处理,猪粪等废弃物可能成为一种臭味和污染的源头。
以下是处理废弃物需要采取的措施:1.建造合理的污水处理设备。
浅析规模化猪场养殖过程中环保健康问题的有效策略随着现代化农业的快速发展,规模化猪场的养殖已成为我国畜牧业的主要形式。
然而,规模化养殖也带来了一系列环保健康问题,如污染物排放、空气质量恶化、动物疾病传播等,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因此,制定有效的环境保护策略是保障猪场经济效益和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合规化管理规模化猪场需要明确自身的管理责任,制定合规化管理制度,规范猪舍建设、环境卫生、防疫消毒、饲料管理、耗材采购等方面的工作,确保养殖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合乎法律法规要求,如《畜禽养殖场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保护法》等。
二、科技创新高科技的出现为规模化养殖注入了活力,使环保健康问题得到了更好的解决。
现代化健康养殖技术的应用能够大大缩小规模化养殖的环保健康问题,如空气净化、饮水和饲料杀菌等技术的应用,可以减少病原体和细菌在养殖场内的存活,从而确保生猪健康和生产安全,同时,农业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也可采用先进的技术,例如生物反应器、液体肥料等。
三、育种选种科学合理的育种选种是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关键。
因此,可采用高科技途径开展猪种的选择和疾病管控。
育种过程中对于疾病抗性、适应环境的育种因素考虑,可大大降低动物疾病的发生率,提高猪群的免疫力。
选种猪源时,应选择健康的种猪,对生物安全系统和疾病监测制度进行规范。
四、环保设施环保设施在规模化猪场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猪圈、粪池和猪舍等设施应按照环保标准进行设计和建设。
粪池周围设置沟渠和隔离带,控制粪便的流失和污染,同时,合理使用生物发酵技术可以对粪便进行垃圾处理,还可以将沼气转化为电能。
此外,环控系统可以监测空气质量、温度、湿度、氨气、甲醛等环境因素,及时发现并处理污染源,确保环境指标稳定和安全。
五、科学调控科学调控是规模化猪场环境保护的重点和难点。
有关政策部门和技术人员应跟踪监测环境状况,及时了解环境指标变化,发现污染物、疾病的迹象时,应采取及时有效的处理措施。
猪场的环境保护在现代畜牧业中,猪场的运营和发展不仅要关注生猪的养殖效益,还必须高度重视环境保护。
随着社会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度日益提高,猪场如果不能妥善处理环境问题,不仅会对周边生态造成破坏,还可能面临法律风险和社会舆论压力。
因此,加强猪场的环境保护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我们来谈谈猪场对环境造成的主要污染。
猪场产生的污染物种类繁多,其中废水和粪便的处理是最为关键的问题。
猪只的尿液、冲洗圈舍的污水等形成的废水,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会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
这些废水中富含氮、磷等营养物质,容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
而大量的猪粪便若随意堆放,不仅会散发出难闻的气味,还可能滋生细菌和寄生虫,污染土壤和空气。
那么,如何有效地处理这些污染物呢?对于废水处理,可以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物理处理方法如格栅、沉淀等,能去除废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化学处理法则通过添加化学药剂,使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从而降低其危害性;生物处理方法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分解为无害物质。
常见的生物处理工艺有沼气池、氧化塘等。
通过这些综合处理手段,能够使废水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在粪便处理方面,堆肥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方法。
将猪粪便与秸秆、木屑等有机物混合,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腐熟,可以制成优质的有机肥料。
这种肥料不仅能为农田提供养分,还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此外,还可以采用沼气池发酵的方式,将粪便转化为沼气,用于猪场的照明、取暖等,实现能源的回收利用。
除了废水和粪便的处理,猪场的废气排放也不容忽视。
猪舍内的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不仅会影响猪只的生长健康,还会对周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
为了减少废气排放,要合理设计猪舍的通风系统,保持空气流通。
同时,可以在饲料中添加一些有益的微生物制剂,降低猪只肠道内氨气等气体的产生。
另外,噪音也是猪场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之一。
猪只的叫声、通风设备的运转声等都可能形成噪音污染。
建猪场的环保措施近年来,由于国内市场对于猪肉需求的增长,许多人开始涉足猪场建设的领域。
然而,猪场建设不仅要考虑业务和经济方面的因素,更应当注重对于环保问题的考虑,采取一系列有效的环保措施。
下文将为您详细介绍针对猪场建设的环保措施,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1.建设合理的污水处理设施猪场建筑通常容易产生垃圾和污水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会对周边的水源,土壤和空气造成严重污染。
为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可设置生物处理器和生物滤池等污水处理设施,将排出的污水进行初步的过滤处理后直接排入河流等水源,以达到减少污染的效果。
2.建筑设计符合环保要求猪场建筑的设计也应该符合环保的要求,建设应考虑向日葵隔离带、身份证管理制度、清洁生产等环保要求。
此外,每个环节都应遵循环保规定,如排放废水、废气、废渣处理,以及节能、防止环境扰动等。
3.养殖设备选购合理选购养殖设备也是环保措施之一,应选用低耗能、低排放、低噪音、低辐射等环保设备。
并且,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应当加强,定期进行设备的保养和更换,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猪舍设计在猪舍的设计上,应充分考虑对于环境污染的控制,采用合理的通风设计和管理,用科技手段控制臭味和粪便的处理,解决噪声和废水资源的问题,从而达到环境污染减少的效果。
5.严格按规章制度采购猪饲料采购合格的猪饲料和投喂按照要求进行,以减少养殖中免疫用药和化学药品的使用,这样可以减少对于环境的负面影响并保证生产的安全。
6.保障生态避免逃逸将猪厩建在地势较高且有隔离条件的地区,防止猪种或产品逃逸出猪场,造成疫病的传播和环境的极大破坏。
特别是在中国的一些地区,仍然存在将部分猪种逃逸到自然环境中,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7.将畜禽粪便当资源化处理通过强化废弃物的收集管理和调控,并且采用技术手段和替代资源制度,将畜禽粪便加入到农业生产当中,实现资源化利用,有效控制动植物家庭规模养殖的排泄物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总之,猪场项目建设中的环保措施是非常重要的,必须措施齐,并且要从整个项目的角度出发,使生态和经济保持平衡。
浅析规模化猪场养殖过程中环保健康问题的有效策略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环保健康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而在规模化猪场养殖过程中,环保健康问题更是一直备受关注。
制定有效的策略来解决规模化猪场养殖过程中的环保健康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规模化猪场养殖过程中环保健康问题的有效策略进行浅析。
一、治理废水处理问题规模化猪场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是一个重要的环保健康问题。
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氨氮等对环境有害的成分,如果随意排放将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治理规模化猪场养殖废水处理问题是十分紧迫的。
在解决问题的策略上,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建设废水处理设施,实现废水的收集、处理和再利用;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手段对废水进行处理,包括过滤、沉淀、生物降解等方法;同时也可以采用生态固定化技术,通过建设人工湿地等方式使废水得到生物净化。
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规模化猪场养殖废水对环境的污染。
二、减少环境污染三、加强环境监测与管理在规模化猪场养殖过程中,加强环境监测与管理也是一项重要的环保健康策略。
通过加强环境监测,可以及时发现规模化猪场养殖过程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通过加强环境管理,可以规范规模化猪场养殖的生产行为,保证其在符合环保健康要求的前提下进行生产。
在加强环境监测与管理方面,可以采用多种手段,如建立环境监测站点,定期对周围环境进行监测;制定严格的环保健康标准,对规模化猪场养殖的环保健康行为进行规范管理等。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提升规模化猪场养殖的环保水平。
四、推行生态养殖模式除了采取上述措施外,推行生态养殖模式也是一个有效的环保健康策略。
生态养殖模式是一种将生态环境因素纳入到养殖过程中的新型养殖模式,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使生态环境和养殖业相协调,达到环保健康的目的。
在推行生态养殖模式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手段,如建立生态农业园区,将规模化猪场养殖与生态农业相结合;推行循环农业模式,将农作物种植和养殖业相结合,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加强科研力量,开发新型的生态养殖技术,如无废弃物养殖技术,生态循环养殖技术等。
浅谈规模化养猪场如何做好环境保护
作者:刘建新
来源:《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2017年第03期
摘要近年来,规模化养猪场逐渐增多,猪场废弃物污染环境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热点,规模化养猪场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减少或杜绝污染环境的产生,从而达到农村环境保护与规模化养殖生产两不误的目的。
关键词环境保护;规模化养猪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
确山县是全国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县,近年来,全县以养猪为主的养殖业得到较快发展,截止到2016年底,全县规模化养殖场发展到700余家。
据统计,近三年全县年平均出栏生猪约70万头,年平均产生粪便约65万吨、污水250万吨以上。
但部分养猪场存在资金投入不足、设备技术落后、环保意识淡薄等问题,没有对猪场废弃物进行完全无害化处理,严重污染了农村生态环境。
农业部印发的《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工程规划(2016—2020年)》中强调:“加快推进畜禽养殖粪污处理,支持建设规模化养殖场粪便处理利用设施和区域集中收集处理中心,推广污水减量、厌氧发酵、粪便堆肥等生态化治理模式,建设覆盖全链条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将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工作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规模化养猪场做好环境保护成为发展的首要课题。
1 科学规划场址
猪场厂址是规模化猪场做好环境保护的先决条件,在选择场址时,要充分考虑通风、干燥、卫生、冬暖、夏凉、环保,建设布局和生产工艺科学合理有序。
应执行国家标准或相关行业标准的规定,避开风景名胜区、人口密集区、自然保护区和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符合环境保护、兽医防疫要求。
2 配制使用环保型饲料
2.1 适度降低饲料粗蛋白质含量
通过提高饲料蛋白质的利用率,降低猪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可以间接减少粪尿中氮的排出量。
以可消化氨基酸为基础配置符合猪营养需要的平衡日粮,可将传统日粮的粗蛋白水平降低3%,使氮的排出量减少20%-50%,达到减少污染的目的。
2.2 合理使用绿色添加剂
在猪饲料中添加使用绿色添加剂,如微生态添加剂、酶制剂等,可改善猪饲料的利用率,提高猪对饲料养分的消化吸收率,可减少粪尿中氮的排出量。
3 尽快清理猪舍废弃物
3.1 及时清除粪尿
猪粪湿润时容易产生有害气体,干燥粪便因缺少微生物活动必要的水分而不能进行分解,故产生有害气体较少。
因此,应及时清除粪便,使粪尿迅速分离,尽可能保持粪便的干燥,以减少恶臭气体的产生。
3.2 合理使用除臭剂
猪舍内产生最多危害最大的有害气体主要有:氨、硫化氢、二氧化碳和恶臭物质等。
可用除臭剂――沸石来降低有害气体的浓度,沸石的表面积大,具有很强的吸附性,可用于猪场除臭,对有害气体及水分有很强的吸附力,故可降低猪舍内有害气体的浓度。
3.3 防止昆虫孳生
养猪场易孳生蚊蝇,骚扰人畜,传播疾病。
所以,要定时清除粪便和污水,保持猪场环境的清洁、干燥和排污沟畅通;要经常清洗饲养用具,加强四周环境灭虫、消毒,铲除杂草,排除积水,填平沟渠洼地,消灭蚊幼虫孳生地。
4 猪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利用
规模化养猪场的粪尿、污水等废弃物会污染环境,若经过无害化处理并加以科学利用,可以转化为宝贵的农业生产资源,为种植业和园艺业提供优质肥料,还可提供能源。
4.1 能源化处理
规模化养殖场按照养殖规模建造一定体积的大中型沼气池,将猪场废弃物经收集后进入沼气池发酵,得到的沼气可作供气、供暖、发电、照明用。
集中大型养猪场,可建设集约化大中型养猪种植生态园,配备建设大中型沼气池,将猪场废弃物进行厌氧无害化处理。
零散养猪场,可在适当位置建设大中型沼气池,形成“分散养殖--集中收集处理废弃物--统一合理利用”的处理模式。
猪场废弃物经过沼气池厌氧发酵,可杀灭猪场废弃物中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减少环境污染。
4.2 肥料化处理
4.2.1 沼气池厌氧化处理
猪场废弃物经沼气池厌氧发酵后沼液、沼渣是一种优质速效有机肥,不仅可以促进植物生长,还可增强农作物的抗逆性,在增加农产品的品质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
用沼渣作肥料种植优质疏菜,出苗快、病虫害少、成熟早、品质好、产量高;用沼渣种植食用菌和花卉,生长快,效果好;用20%沼渣加工成配合饲料,是鱼爱吃的饲料;在进行园艺植物的无土栽培时,沼渣、沼液是良好的液体培育基;用沼液种植水稻、莲藕,生长快,产量高,每亩产量比施用化肥增加10%左右;用沼液养鱼,每亩鱼塘可增产30kg左右。
也可使用沼渣沤制沼气腐殖酸类肥料,把沼气池中取出的沼渣与有机垃圾一起堆沤,堆沤15-20d即成沼气腐殖酸类肥料。
4.2.2 堆肥处理
堆肥处理是指将分离后的粪尿与其他有机物如秸秆、杂草混合堆积,在好氧、嗜热性微生物的作用下使有机物发生生物降解,形成一种类似腐殖质土壤的物质的过程。
在堆肥发酵过程中,大量无机氮被转化为有机氮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了比较稳定、一致且基本无臭味的产物,即以腐殖质为主的堆肥。
堆肥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高温(50-70℃)能杀灭病原微生物及寄生虫卵,并有效地控制苍蝇孳牛。
在堆肥发酵过程中,大量蛋白质被分解,是一种肥效持久,能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的优质有机肥。
4.3 饲料化处理
猪粪便发酵可根据不同条件和需要,利用水泥地面或各种窖、罐、池等堆放场地或储存容器,采取耗氧发酵法、厌氧发酵法、两段发酵法等不同发酵方法,对其进行微生态发酵处理,可以除臭灭菌,降低毒素,提高营养,变香变软,使猪粪便和其他农副产品下脚料转变为畜禽容易消化的饲料原料。
猪粪便经发酵后可用于养殖蚯蚓,蚯蚓为杂食性、食量大、繁殖快、蛋白质含量高的低等动物,利用蚯蚓处理猪粪可取得蛋白质含量高的饲料蛋白粉。
5 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
5.1 焚烧处理
对病死猪进行焚烧处理是一种常用的无害化处理方法。
以煤或油为燃料,在高温焚烧炉内将病死猪烧成灰烬,可以避免地下水及土壤的污染题目。
5.2 深坑掩埋
深埋时应当建有用水泥板或砖块砌成的专用深坑。
掩埋时病死猪尸体上层应间隔地表l.5m 以上,掩埋后需将掩埋土夯实,掩埋后的地表环境应使用高效消毒剂喷洒消毒。
通过用焚烧、掩埋方法将病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能彻底杀灭其所携带的病原体,达到消除病害因素,防止疫病传播,保护环境,保障人畜健康安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