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简易方程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7
五年级上册解方程练习题100道一、简易方程1、 x + 5 = 122、 x 7 = 83、 9 + x = 154、 16 x = 95、 5x = 256、 x÷6 = 37、 8x = 648、 x÷7 = 49、 3x + 4 = 1310、 2x 5 = 7二、稍复杂的方程11、 2x + 3x = 1012、 4x 2x = 1213、 5x + 7 = 3215、 6x 3x = 916、 7x + 8 = 5017、 10x 5x = 2518、 3x + 5x = 2419、 8x 3x = 2120、 4x + 7x = 33三、含有括号的方程21、 2(x + 3) = 1022、 3(x 5) = 1223、 4(2x 1) = 2024、 5(3x + 2) = 3525、(x + 5)÷2 = 826、(x 7)÷3 = 627、(2x + 3)÷5 = 728、(4x 5)÷3 = 929、 3(x + 4) = 21四、实际应用中的方程31、小明有 x 本书,小红的书比小明的 2 倍多 5 本,小红有 25 本,求小明有多少本书?32、学校买了 5 个篮球,每个 x 元,又买了 8 个足球,每个 40 元,一共花了 500 元,求篮球的单价。
33、果园里有苹果树 x 棵,梨树比苹果树的 3 倍少 10 棵,梨树有80 棵,求苹果树的数量。
34、一辆汽车每小时行 x 千米,5 小时行了 300 千米,求汽车的速度。
35、妈妈买了 3 千克苹果,每千克 x 元,又买了 5 千克香蕉,每千克 4 元,一共花了 25 元,求苹果的单价。
36、图书馆有科技书 x 本,故事书比科技书的 4 倍多 20 本,故事书有 200 本,求科技书的数量。
37、爷爷的年龄是小明的 7 倍,小明今年 x 岁,爷爷今年 63 岁,求小明的年龄。
五年级上册《简易方程》教案优秀8篇简易方程篇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5~106页的例5、例6,完成“做一做”的题目和练习二十六的第1~4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学会ax±bx=c这一类简易方程的解法,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教具准备画有例5图的挂图,画有7瓶红墨水、9瓶蓝墨水的挂图,小黑板或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教师用小黑板或投影片出示复习题。
解下列方程。
1.2x=24.42.2x+10=24.43.2x+2×5=24.44.2x-2×5=24.4每做完一题,指名让学生说一说解题时是怎样想的。
二、新课1.教学例5.教师用小黑板或投影片出示一道一般应用题:一个工地用汽车运土,每辆车运5吨。
一天上午运了4车,下午运了3车。
这一天一共运土多少吨?请一位学生读题后,教师出示画有例5图的挂图:指名让学生说出题里的已知条件,然后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答。
做完以后,指名让几位学生说解答方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解法一:5×4+5×3 解法二:5×(4+3)教师:如果每辆车运5.5吨该怎样解答呢?(教师将挂图上的5吨改成5.5吨。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接着板书:解法一:5.5×4+5.5×3 解法二:5.5×(4+3)教师:如果每辆车运x吨该怎样解答呢?(教师将挂图上的5.5吨改成x吨。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接着板书:解法一:x×4+x×3 解法二:(4+3)教师:省略乘号,x×4+x×3可以写成4x+3x;(4+3)可以写成(4+3)x.教师将板书改为:解法一:4x+3x 解法二:(4+3)x教师:那么,4x+3x的计算结果是多少呢?我们观察一下图上的内容,结合上面的两种解法,想一想,4x表示什么?(表示4个x.)3x表示什么?(表示3个x.)4x+3x就是(4+3)个x,也就是7x.所以,4x+3x=7x.这一天一共运土7x吨。
五年级上册解简易方程之方法及难点归纳在五年级上册数学学习中,解简易方程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通过解方程,我们可以找到未知数的值,从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本文将介绍解简易方程的方法以及解题时可能遇到的难点,并进行详细归纳。
一、解方程的方法解简易方程,可以采用逆运算的方法。
逆运算是指将方程中的运算逆向操作,从而将未知数分离出来。
以下将介绍两种常见的解方程方法。
1. 逆向运算法逆向运算法是最常用且简单的解方程方法之一。
我们可以通过逆向运算,将方程中的运算符号反向操作,从而求得未知数的值。
例如,对于方程2x + 3 = 9,我们可以先对方程进行逆向操作,即将3减去,得到2x = 6。
然后再通过除以2的运算,即可求得x的值,x = 3。
2. 代入法代入法是另一种常用的解方程方法。
通过代入法,我们可以将已知的数值代入方程中,从而求得未知数的值。
例如,对于方程3x - 4 = 5x + 7,我们可以将已知的数值代入,如将x = 2代入方程,得到3(2) - 4 = 5(2) + 7,简化计算后可得到准确的解。
二、解方程的难点在解简易方程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难点,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难点归纳。
1. 消去系数问题当方程中存在系数时,解方程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消去系数的操作。
这时我们可以通过两边同时乘以系数的倒数来消去系数,从而得到更简化的方程。
2. 分数运算问题当方程中存在分数时,解方程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分数运算。
这时需要注意分数的运算法则,如分数的相加减、相乘除等操作,以确保计算的准确性。
3. 多步运算问题某些方程可能需要进行多步运算才能求得未知数的值。
在进行多步运算时,需要注意每一步的运算过程和顺序,以避免出现计算错误。
三、解方程示例以下给出一些解简易方程的示例,以便更好地理解解方程的方法和难点。
1. 示例一2x + 3 = 9解法:首先将方程进行逆向运算,得到2x = 6然后通过除以2的操作,求得x的值,x = 32. 示例二3x - 4 = 5x + 7解法:将已知的数值代入方程,如将x = 2代入,得到3(2) - 4 = 5(2) + 7简化计算后可得到准确的解,x = -5通过以上示例,我们可以看到解方程的方法和难点。
五年级数学上册《简易方程》教案(优秀7篇)五年级数学上册《简易方程》教案篇一【教学内容】教材第62、63页的内容,练习十四的第1~3题。
【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与掌握方程的意义和等式的基本性质。
2.培养学生观察、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理解方程的意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自制天平教具。
【情景导入】在下面算式的○里填上“>”、“<”或“=”。
3x6○19 7○1.8+5.22.5÷5○2x0.25 24+11○11+243.9-3○4÷5 15x8+2○120+2小结:像7=1.8+5.2,2.5÷5=2x0.25,24+11=11+24,15x8+2=120+2这样的式子叫做等式。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关等式的问题。
【新课讲授】1.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在游乐场玩过跷跷板的游戏吗?(多媒体出示小朋友玩跷跷板的画面)如果两端的小朋友重量一样,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这就是平衡。
2.方程的意义。
(1)认识天平。
出示简易天平、砝码。
提问: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它是用来干什么的?怎样用天平来称物品的重量呢?师:这是一台天平,用来称量物体的重量。
在天平的左盘内放置所称的物品,右盘内放置砝码,当天平的指针在标尺中间时,表示天平平衡,也就是天平两端的重量相等,砝码上所标的重量就是所称物体的重量。
(2)实验演示,引出方程。
师:下面我来演示一下如何用天平称物品的重量。
演示实验一:称出一只空杯子重100克。
提问:天平平衡了吗?这说明一只空杯子重多少克?板书:一只空杯子=100克演示实验二:往空杯子里倒入约150毫升水(可在水中滴几滴红墨水显示)。
提问:现在天平怎样?如果水重x克,杯子和水共重多少克?你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吗?板书:100+x>100演示实验(白话文★)三:增加100克砝码。
提问:增加100克砝码,发现了什么?(杯子和水比200克重)如果将水设为x克,那么用一个式子该怎么表示杯子和水比200克重这个关系呢?板书:100+x>200演示实验四:再增加100克砝码,天平往砝码这边倾斜。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简易方程》教案一. 教材分析《简易方程》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接触方程,理解方程的概念,学会用字母表示数,并能简单解决含有未知数的实际问题。
内容主要包括:1. 理解方程的概念,认识等式与方程的区别;2. 学会用字母表示数,并能正确列出方程;3. 能通过简单的运算解决含有未知数的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运算技能,对数学问题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缺乏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认识等式与方程的区别。
2.学会用字母表示数,并能正确列出方程。
3.能通过简单的运算解决含有未知数的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方程的概念,认识等式与方程的区别;学会用字母表示数,并能正确列出方程。
2.难点:解决含有未知数的实际问题,以及方程的求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分组讨论,共同探索,从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黑板、粉笔、课件。
2.学具:练习本、铅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
如:“小明买了3个苹果,小红买了2个苹果,他们一共买了多少个苹果?”让学生尝试用数学语言表达这个问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认识等式与方程的区别。
如:“等式是用等号连接的两个数或表达式,而方程则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小明有x个苹果,小红有y个苹果,他们一共买了多少个苹果?”让学生尝试用字母表示数,并列出方程。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评价。
五年级数学上册《简易方程》知识点汇总
1.在含有字母的式子中,乘号可以用“·”表示或省略不写,但加号、减号、除号以及数与数之间的乘号不能省略。
2.a×a可以简写为a²或a,其中a读作a的平方。
2a表示
a+a。
3.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方程
的解是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解方程是求解方程的过程。
4.解方程的原理包括等式的基本性质和10个数量关系式,如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
5.方程的检验过程是将解代入方程中,检验左右两边是否
相等。
6.解决应用题的步骤包括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分析数
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方程,最后检验答案。
7.解决和倍或差倍应用题的方法是先找到两个数之间的关系,然后列出方程,解方程得到未知数的值,最后进行检验。
五年级上册数学——解简易方程·五大解题方法1.解形如x±a=b的方程x+a=b 解:x+a-a=b-ax=b-ax-a=b 解:x-a+a=b+ax=b+a2.解形如ax=b(a≠0)的方程ax=b解:ax÷a=b÷ax=b÷a 3.解形如x÷a=b(a≠0)的方程x÷a=b解:x÷a×a=b×ax=b×a4.解形如a-x=b的方程时,可以根据等式的性质1,先在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加上x,使其转化为形如a+x=b的方程,再求出x的值。
a-x=b解:a-x+x=b+xa=b+xb+x=ab+x-b=a-bx=a-b5.解形如a÷x=b的方程时,可以根据等式的性质2,先在方程左右两边同时乘x,使其转化为形如ax=b(a≠0)的方程,再求出x的值。
a÷x=b解a÷x×x=b×xa=bxbx=abx÷b=a÷bx=a÷b五年级上册数学——解简易方程·五大解题方法1.解形如x±a=b的方程x+a=b 解:x+a-a=b-ax=b-ax-a=b 解:x-a+a=b+ax=b+a2.解形如ax=b(a≠0)的方程ax=b解:ax÷a=b÷ax=b÷a 3.解形如x÷a=b(a≠0)的方程x÷a=b解:x÷a×a=b×ax=b×a4.解形如a-x=b的方程时,可以根据等式的性质1,先在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加上x,使其转化为形如a+x=b的方程,再求出x的值。
a-x=b解:a-x+x=b+xa=b+xb+x=ab+x-b=a-bx=a-b 5.解形如a÷x=b的方程时,可以根据等式的性质2,先在方程左右两边同时乘x,使其转化为形如ax=b(a≠0)的方程,再求出x的值。
初始教案
张
晓
华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信息窗1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第49、50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方程与等式的意义,明白这两个概念间的关系。
2、学会列方程。
教学重点:理解方程与等式的意义,学会列方程。
教学难点:理解方程与等式的意义,学会列方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去过动物园吗?你最喜欢什么?
生:东北虎,大熊猫,金丝猴,…
师:大家知道的还真不少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动物园,去感受一下小动物的生活。
二、新授
师:打开课本第49页,你看到了什么?
生:大熊猫,
师:自己认真读一读书上的资料,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读资料并思考)
生:大熊猫一次吃多少米粉?
师:我们借助天平来研究。
给学生解释天平、砝码如何运用。
(课件展示)
师:如果米粉重X克,那么碗和米粉共重(20+X)克。
课件演示天平左面一碗米粉天平右面一个50克的砝码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天平没有平衡。
师:哪边重了?生:左边
师:你会用一个式子表示出来吗?
生:20+X>50
师:天平没有平衡,我们再换一个砝码
你会用式子表示吗?
生:20+X<100
师:还不行,再试一下。
哎,现在终于平衡了,你会用式子表示吗?
生:20+X=70 这个式子是等式。
米粉重多少克?(50)
2、解决第二个红点。
生独立解决,然后集体订正。
师:像我们黑板上所写的这样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强调等式),叫做方程。
(学生在书上划下来,并背诵下来)
三、自主练习
1、教师引导学生集体回答课本第50页第1题,指名回答,适当讲解。
2、学生先自己做第2题,错误较多教师再讲解,强调列方程时不能把x单独放在等式的一边,列方程不用写单位。
3、学生自己做第3题,集体订正并讲解。
四、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练习:
1.下列各式是等式的打“√”,方程的打“△”。
(1)3+5x( ) (2)2x-1=0( ) (3)1+2.7=3.7( ) (4)15<1+x( )
第(2)题同时打了〝√〞〝△〞说明了什么?
2.下列式子中,是方程的在括号里画“△”.
(1)9-2x=3______
(2)5.6+2.4=8______
(3)3m-4=16______
(4)3.8b>a______ (5)x÷l.2=8.4÷7______ (6)y=6.3______
(7)2m+3n=10______.
修改后教案张晓华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信息窗1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第49、50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方程与等式的意义,明白这两个概念间的关系。
2、学会列方程。
教学重点:理解方程与等式的意义,学会列方程。
教学难点:理解方程与等式的意义,学会列方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去过动物园吗?你最喜欢什么?
生:东北虎,大熊猫,金丝猴,…
师:大家知道的还真不少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动物园,去感受一下小动物的生活。
二、新授
师:打开课本第49页,你看到了什么?
生:大熊猫,
师:自己认真读一读书上的资料,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读资料并思考)
生:大熊猫一次吃多少米粉?
师:我们借助天平来研究。
给学生解释天平、砝码如何运用。
(课件展示)
师:如果米粉重X克,那么碗和米粉共重(20+X)克。
课件演示天平左面一碗米粉天平右面一个50克的砝码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天平没有平衡。
师:哪边重了?生:左边
师:你会用一个式子表示出来吗?
生:20+X>50
师:天平没有平衡,我们再换一个砝码
你会用式子表示吗?
生:20+X<100
师:还不行,再试一下。
哎,现在终于平衡了,你会用式子表示吗?
生:20+X=70 这个式子是等式。
米粉重多少克?(50)
3、解决第二个红点。
生独立解决,然后集体订正。
师:像我们黑板上所写的这样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强调等式),叫做方程。
(学生在书上划下来,并背诵下来)
三、自主练习
1、教师引导学生集体回答课本第50页第1题,指名回答,适当讲解。
2、学生先自己做第2题,错误较多教师再讲解,强调列方程时不能把x单独放在等式的一边,列方程不用写单位。
3、学生自己做第3题,集体订正并讲解。
四、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练习:
1.下列各式是等式的打“√”,方程的打“△”。
(1)3+5x( ) (2)2x-1=0( ) (3)1+2.7=3.7( ) (4)15<1+x( )
第(2)题同时打了〝√〞〝△〞说明了什么?
2.下列式子中,是方程的在括号里画“△”.
(1)9-2x=3______
(2)5.6+2.4=8______
(3)3m-4=16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