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联素抗消化系统肿瘤的研究进展_郭晓红
- 格式:pdf
- 大小:170.92 KB
- 文档页数:4
脂联素抗消化系统肿瘤的研究进展
郭晓红;张军林;吴明煜
【期刊名称】《基础医学与临床》
【年(卷),期】2015(035)005
【摘要】脂联素是主要由白色脂肪组织合成和分泌的脂肪细胞因子.大量临床试验和基础研究表明,脂联素不但在糖脂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而且也与肥胖相关的生殖、消化和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具有重要的抗肿瘤效应.
【总页数】4页(P707-710)
【作者】郭晓红;张军林;吴明煜
【作者单位】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细胞工程教研室,湖北武汉430415;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细胞工程教研室,湖北武汉430415;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基础生物学教研室,湖北武汉43006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
【相关文献】
1.脂联素抗消化系统肿瘤的研究进展 [J], 郭晓红;张军林;吴明煜;
2.阿司匹林抗消化系统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J],
3.川芎嗪抗消化系统肿瘤机制的研究进展 [J], 李华;卞尧尧;杨丽丽;周肸;曾莉
4.吴茱萸碱抗消化系统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J], 范春娇;黄鹏;黄贵华;邱华;张
晓梅
5.姜黄素抗消化系统肿瘤机制的研究进展 [J], 许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脂联素和肿瘤关系临床研究进展
陈爱荣;王志平
【期刊名称】《医学综述》
【年(卷),期】2008(14)24
【摘要】脂肪组织是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接受多种信号刺激,产生多种激素样肽.脂联素是重要的具有保护作用的细胞因子.糖尿病、肥胖和胰岛素抵抗是肿瘤的危险因素,脂联素降低会增加肿瘤的发生.本文对脂联素和肿瘤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总页数】3页(P3722-3724)
【作者】陈爱荣;王志平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内分泌科,兰州,730030;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泌尿外科,兰州,7300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脂联素及其受体与结肠直肠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J], 宋媛
2.白细胞介素6与恶性肿瘤关系的临床研究进展 [J], 彭晔;张旭刚;郑运田;王艳玲;胡洁
3.体质量指数和肿瘤关系的临床研究进展 [J], 郭跃辉;张文颖
4.转化生长因子-β1与恶性肿瘤关系的临床研究进展 [J], 彭晔; 张旭刚; 王艳玲; 杨
秀芳; 周立强; 胡洁
5.脂联素及脂联素受体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J], 畅婕;宋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脂联素与结直肠癌相关性的研究进展结直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其在我国发病率逐年上升,由于它与肥胖密切相关,所以隶属于肥胖相关性肿瘤。
肥胖作为结直肠癌的高危因素,其衡量的重要指标便是脂肪组织,脂肪组织在受到机体刺激后能够分泌多种细胞因子,脂联素就是其中之一。
近年研究发现,脂联素(Adiponectin,ADP)作为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生物活性物质,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唯一与肥胖呈负相关的细胞因子,有降低甘油三酯和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IR),保护心血管内皮功能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等作用,其与肥胖相关性肿瘤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以下对脂联素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作一综述,希望能为结直肠癌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标签:脂联素;结直肠癌;肥胖相关性肿瘤1脂联素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1.1脂联素概述人体的脂肪组织不仅是能量存储场所,更是一个巨大的分泌器官,它受到体内代谢异常以及外来刺激时可以分泌脂联素、抵抗素、前列腺素E2等。
其中脂联素广泛分布于多种器官组织中,参与细胞新陈代谢及炎症等相关反应[1]、炎症、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症、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发生均与之关系密切[2-4]。
其主要通过信号转导功能改善糖脂代谢、调节胰岛素抵抗、抗血管生成而达到抗肿瘤的效果[5,6]。
脂联素的首次发现是在1995年,由Scherer等从鼠的脂肪细胞分化克隆时分离出一种蛋白,后被命名为脂联素。
此后还发现在单核细胞、心肌细胞、胎儿组织等其他组织中,也可以分泌脂联素,但以脂肪组织为主。
人脂联素由244个氨基酸组成(鼠的脂联素由247个氨基酸组成),包括N端信号肽、氨基端非螺旋功能区、胶原结构域以及C端球形结构域,翻译后修饰为8种不同的同源蛋白。
人脂联素的基因全长约17 kb,位于染色体3q27,由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组成。
ADP在血浆中有较高的浓度(5~30μg/mL),占人体血浆蛋白的0.01%,为常见激素的3倍。
脂联素在细胞迁移和肿瘤转移中的作用研究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肿瘤转移的认知逐步加深。
众所周知,肿瘤转移是肿瘤的致命因素之一,其对于生命健康的威胁不容忽视。
近些年来,一些重要的生化分子开始引起学界人士的注意,其中脂联素就是一例。
据研究表明,脂联素在细胞迁移和肿瘤转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脂联素在这一都市传说中的作用。
一、脂联素的基本概念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脂联素的基本概念。
脂联素,也称为“瘦素素”,是一种由脂肪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
脂联素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此外,脂联素还可以在脂肪细胞和多种细胞类型之间进行跨代谢调节。
最近的研究表明,脂联素也与肿瘤的发生和转移有关。
二、脂联素在细胞迁移中的作用细胞迁移是肿瘤形成、转移和进行炎症等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脂联素可以通过多种机制影响细胞迁移过程。
实验表明,脂联素可以降低细胞黏着性,从而促进细胞的迁移。
此外,脂联素还可以影响细胞质骨架,促进肿瘤细胞的形态改变,使其更容易穿过细胞间隙。
这些变化进一步促进了肿瘤细胞的侵袭性和迁移性。
三、脂联素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脂联素不仅可以影响细胞的迁移过程,还可以通过多种机制促进肿瘤的转移。
研究表明,脂联素可以增加软骨肉瘤、结肠癌等肿瘤类型的转移风险。
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肿瘤微环境中的细胞因子、调节肿瘤细胞的黏着力、增加肿瘤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间的接触等方面实现的。
四、脂联素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脂联素在肿瘤的形成以及转移中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
由此,一些学者提出了可以采用针对脂联素的治疗方法来预防和治疗肿瘤的转移。
例如,在临床上可以应用抗脂联素的方法降低肿瘤的发生和转移风险。
针对脂联素的治疗方法具有前景。
五、总结在肿瘤研究领域,脂联素是一种备受关注的生化分子。
已有许多研究表明,脂联素在细胞迁移和肿瘤转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脂联素不仅可以通过一系列机制增加肿瘤细胞的侵袭性和迁移性,还可以影响肿瘤微环境,进而促进肿瘤的发生和转移。
脂联素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赵勇【摘要】脂肪组织已经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脂肪仓库,而是一个内分泌器官。
脂联素作为脂肪组织特异分泌的一种具有重要功能的脂肪细胞因子,在能量代谢和糖脂代谢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脂联素具有广泛的生物功能,与肿瘤方面、骨代谢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血压、房颤、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血液病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等有一定关联。
现就其在临床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期刊名称】《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4(000)003【总页数】3页(P49-51)【关键词】脂联素;脂联素受体;细胞因子【作者】赵勇【作者单位】天津市红桥医院检验科,天津 3001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64.3脂肪细胞能够分泌多种脂肪细胞因子和蛋白因子,如瘦素、脂联素、抵抗素、白细胞介素6等。
脂联素在细胞葡萄糖和脂肪酸等能量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并参与细胞增殖肥大和免疫功能的调控[1]。
脂联素具有调节体内能量平衡、糖脂代谢、抗炎症、抗动脉硬化和抗纤维化等多种作用,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效应的细胞因子。
脂联素分泌异常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肝纤维化糖尿病[2]等发生密切相关,还与肿瘤、骨代谢疾病、房颤、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血液病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等有一定的关联。
近年来发现脂联素与前列腺癌、肾细胞癌、胃癌密切相关。
Beebe-Dimmer等[3]研究在北美男性脂联素和R1中遗传变异、与肥胖和前列腺癌的相关性。
提取DNA样本中的脂联素和脂联素受体,结果显示肥胖的脂联素受体却能预测前列腺癌的发生风险。
2010年Chou等[4]使用免疫组织化学研究了R1和R2与肾细胞癌的关系,证实脂联素受体在肾细胞癌中的存在。
证实R1在肥胖相关性肿瘤中的表达高于非肥胖相关性肿瘤R1的表达更多。
2011年Tsukada等[5]通过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R1和R2在胃癌细胞株(MKN45、TMK-1、NUGC3和NUGC4)中的表达,结果显示在胃癌中,脂联素通过R1抑制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同时R1可能成为治疗胃癌的新靶标。
脂联素与癌症之间的关系及其分子机制研究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人们对于疾病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
近年来,关于脂联素与癌症之间的关系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脂联素是一种负责控制体内脂肪的代谢和分布的激素,但是脂联素的不足或过多都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不良影响,包括导致肥胖、心脏疾病、糖尿病等。
最近的研究发现,脂联素与癌症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下面我们来看看这方面的研究成果。
脂联素与癌症的关联研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癌症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一个非常普遍的话题。
据统计,全球每年大约有1800万人患上癌症,其中死亡的人数超过了1000万人。
因此,癌症研究已经成为了医学界一个非常重要而又紧迫的议题。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脂联素与癌症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据调查发现,肥胖是引发多种癌症的根本原因,而脂联素的水平与肥胖之间是密不可分的。
因此,研究脂联素和癌症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了人们的研究热点。
实验研究发现,脂联素对癌细胞的生成、增殖、转移等方面都起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一些研究发现,脂联素水平的升高会促进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癌症的发生,而当脂联素水平下降时,这些癌症的发生率也会相应的下降。
此外,还有研究表明,高脂联素水平也与不同类型的癌症预后不良相关,特别是那些已经出现了癌症症状的患者。
因此,消除高脂联素水平对于治疗各类型癌症有着重要的意义。
分子机制研究脂联素对于癌症的影响与其分子机制密切相关。
实验表明,脂联素通常是通过影响癌细胞的生长、分化、凋亡等过程来影响癌症的发生和发展的。
而脂联素与癌症之间的关系则主要是通过影响与之相关的信号通路来实现的。
癌细胞的生成和增殖是癌症发生和发展的根源,而在这一过程中,PI3K/Akt和mTOR信号通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这些信号通路的活化促进癌细胞的生成和增殖,而脂联素则可以通过抑制这些信号通路的活动来减少癌细胞的生成和增殖。
此外,研究还发现脂联素可以影响TGF-β和EGFR信号通路,从而促进或者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凋亡。
脂联素与临床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张玉斗;李少华
【期刊名称】《中国临床新医学》
【年(卷),期】2009(002)003
【摘要】目的综述脂联素与临床相关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文献检索收集有关脂联素的资料并进行综述.结果关于脂联素与临床相关疾病的研究比较热门.结论脂联素是临床相关疾病的生物指标,在临床相关疾病的研究和防治中具有重要作用.
【总页数】4页(P303-306)
【作者】张玉斗;李少华
【作者单位】255091,淄博,山东理工大学医院,淄博市中医院;255091,淄博,山东理工大学医院,淄博市中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4
【相关文献】
1.脂联素与肥胖相关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J], 董国霞;王继萍;崔倩卫;冷吉燕
2.脂联素与临床疾病相关性研究(文献综述) [J], 齐法莲;徐军;韩凝
3.脂联素与肿瘤相关性的临床研究进展 [J], 杨文平;姜宗飞
4.维生素D缺乏与相关临床疾病的研究进展 [J], 潘靓;熊美英;匡永勤;刘安璇
5.HBV相关性肝脏疾病患者血清乙型肝炎核心相关抗原检测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冉紫晶;叶青;赵敏;张诗琬;梅小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脂联素与肝癌关系的研究进展曹勤;丁佑铭【期刊名称】《腹部外科》【年(卷),期】2017(030)004【摘要】肝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世界范围内,肝癌在男性最常见恶性肿瘤排第5位,在女性人群中排在第6位.我国的形式更是不容乐观,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4年的统计数据,中国每年肝癌的发病人数达到394 770例,在男性和女性癌症死亡原因中分别占到19.6%和13.0%.脂肪组织不仅在能量代谢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器官,能分泌包括脂联素、瘦素、抵抗素、内脂素等在内的多种脂肪因子及白细胞介素6(IL-6)、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等趋化因子,通过配体-受体途径介导细胞间的信号转导.脂联素是含量最丰富的脂肪因子,具有抗炎、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抑制肿瘤形成等多种不同的生物学效应.一些研究证实了脂联素对肝癌细胞的抑制效应及其在肝癌病人预后中的作用,本文拟对这些研究作一系统综述.%Hepatocarcinoma is a relatively common gastrointestinal malignancy.In China,according to the data of WHO in 2014,394 770 people suffer from hapetocarcinoma every year.As the most greatest endocrine organ,adipose tissues secrete many kinds of bioactive adipokines,including adiponectin,leptin,resistin,etc.,which perform their biological function by combination with special receptors.Adiponectin,which is predominantly deprived by white adipose tissue,well-known for its anti-inflammation,insulin-sensitization and tumor suppression,is a kind of the most abundant adipokine.Some studies have identified the anti-tumorfunction of adiponectin in hepatocarcinoma.This paper aims to perform a review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diponectin and hepatocarcinoma.【总页数】4页(P323-326)【作者】曹勤;丁佑铭【作者单位】430060 武汉,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肝胆腔镜外科;430060 武汉,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肝胆腔镜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7【相关文献】1.脂联素与急性胰腺炎关系的研究进展 [J], 曹聪2.肝癌缺失基因1与肝癌关系研究进展 [J], 刘继斌;刘国富;张一心3.脂联素、内质网应激与血管钙化关系的研究进展 [J], 高晓莹;鲁燕;贾永平4.瘦素、脂联素和视黄醇结合蛋白4与抑郁症关系研究进展 [J], 姚钱5.脂联素及脂联素受体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J], 畅婕;宋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广东医学 2019 年 3 月 第 40 卷第 5 期 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 Mar. 2019, Vol. 40, No. 5• 743 •纟宗述脂氧素及其受体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81301741).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151 BAB205038 ,20171BAB205054),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161 BB(;70201 )△通信作者 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E-mail :hao- hua410@ 126. com冯雨',汪庆余',徐芬?,郝华1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病理科,2全科医学科(江西南昌330006)【摘要】脂氧素(lipoxins,LXs)是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产物,具有独特的抗炎和促炎症消退的作用,而这一效应主要是由脂氧素受体所介导,同时,脂氧素及其受体在肿瘤的生物学特征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脂氧素因其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保护作用而引起广泛关注,对于脂氧素及其受体机制和生物学功能的深入探索,可为人类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途径和方法【关键词】 脂氧素;受体;炎症;肿瘤【中图分类号】K735;R364.5【文献标志码】ADOI : 10. 13820/j. cnki. gdyx. 20183268脂氧素(lipoxins , LXs)是 Serhan 等"于 1984 年 发现的一类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 , AA )代谢 产物,是体内最重要的内源性脂质抗炎介质之一,被誉为炎症反应的“刹车信号(stop signal),,[2]o 随着 对LXs 研究的深入,已发现其生物学活性在消化系 统炎症和肿瘤方面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并受到广大临床与科研工作者的关注,本文通过综述LXs 在 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作用,进一步了解其相关的作用 机制,以期望为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开辟新途径。
胃癌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变化及其临床研究1. 引言1.1 背景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增加,给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据统计,胃癌是全球最常见的癌症之一,也是造成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胃癌的发病机制还没有完全明确,但已有研究表明,脂联素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的关系。
脂联素是一种由脂细胞分泌的蛋白激素,在调节体内能量代谢和胰岛素敏感性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脂联素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一些研究表明,脂联素水平的异常变化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关联,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待深入研究。
本研究旨在探讨胃癌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变化情况,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脂联素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从而为胃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
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揭示脂联素在胃癌中的潜在应用价值,为临床工作提供更多的参考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胃癌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变化情况,并分析脂联素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
通过对一定数量的胃癌患者和健康对照组进行血清脂联素水平检测,可以为胃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生物标志物。
结合临床资料和病理结果,分析脂联素在胃癌中的潜在应用,探讨其在胃癌诊断和治疗中的意义,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依据。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旨在深入了解脂联素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为胃癌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最终目的是为提高胃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做出更好的贡献。
1.3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纳入了一批经病理学证实为胃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共计收集了100例患者的血清标本,同时选取了同期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
在患者入组时,记录了其临床基本信息、病理学资料以及临床分期等资料。
在研究期间定期观察患者的疾病进展情况,并记录相关病理学变化。
血清脂联素的检测是本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们采用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方法,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患者血清中脂联素的浓度。
脂联素的最新研究进展朱晓岩;王建国;王晓旭;刘磊;邓清华;李东娜;王哲;刘国文【摘要】脂联素(adiponectin,ADPN)是脂肪细胞特异性分泌的一种内源性生物活性多肽或蛋白质,大量存在于循环血液中.脂联素是机体脂质代谢和血糖稳态调控网络中的重要调节因子,主要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和巨噬细胞,表现为抗动脉粥样硬化效应,它还可促进骨骼肌细胞的脂肪酸氧化和糖吸收,明显加强胰岛素的糖元异生作用,抑制肝脏的糖生成.对脂联素发挥功能的细胞和分子机制及其对生物活性调节的进一步研究,将会为探讨人类和动物脂肪代谢机制和相关疾病的治疗带来新的方向.【期刊名称】《中国畜牧兽医》【年(卷),期】2010(037)012【总页数】4页(P60-63)【关键词】脂肪;代谢性疾病;脂联素;脂联素受体【作者】朱晓岩;王建国;王晓旭;刘磊;邓清华;李东娜;王哲;刘国文【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畜牧兽医学院,长春,130062;吉林大学畜牧兽医学院,长春,130062;吉林大学畜牧兽医学院,长春,130062;吉林大学畜牧兽医学院,长春,130062;吉林大学畜牧兽医学院,长春,130062;吉林大学畜牧兽医学院,长春,130062;吉林大学畜牧兽医学院,长春,130062;吉林大学畜牧兽医学院,长春,13006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7脂联素是20世纪90年代发现的,由脂肪组织分泌的一种细胞因子(Scherer等,1995),其发现在肥胖和代谢性疾病领域是一大突破。
脂联素是已知最丰富的脂肪特异性转录物,其以内分泌的方式存在于血液循环中,与诸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近年研究结果发现,脂联素有抗炎、抗动脉硬化和抗糖尿病的性质(赵宏宇等,2010)。
脂联素自发现以来,已经成为基础和临床研究的主题,以对其多态性进行研究(Kawano等,200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肥胖等疾病逐渐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这已引起研究者的高度重视,脂肪组织分泌的大量脂联素存在于血液中,是与冠心病(CHI)、高脂血症、胰岛素抵抗(IR)、2型糖尿病(T2D)和高血压等疾病密切相关的一种脂肪细胞因子(裴林等,2009)。
脂联素及脂联素受体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畅婕;宋敏
【期刊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年(卷),期】2012(20)32
【摘要】脂联素是一种由脂肪细胞特异分泌的内源性生物活性分子,与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及肿瘤等多种疾病密切相关.具有调节糖脂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及抗肿瘤的作用.近几年关于脂联素与结直肠癌、乳腺癌、子宫内膜癌、食管癌、胃癌、前列腺癌及肾细胞癌等几种恶性肿瘤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现就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作一综述.
【总页数】4页(P3114-3117)
【关键词】脂联素;脂联素受体;细胞因子;脂肪细胞;肿瘤
【作者】畅婕;宋敏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29.28
【相关文献】
1.脂联素及其受体与结肠直肠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J], 宋媛
2.脂联素及脂联素受体1的表达与糖尿病心肌病的关系 [J], 苏仕月;李结华;宗晓娜
3.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清脂联素和心肌脂联素受体1的表达及胰岛素抵抗程度与心室重构的关系研究 [J], 孙蕊;刘雅娟;孙红茜;秦毅;杨锐英
4.脂联素与脂联素受体的研究进展 [J], 董飚;孟和;顾志良;龚道清
5.基于脂联素及脂联素受体的代谢综合征干预通路的研究进展 [J], 朱文华;陈丽英;张佳;潘健将;陆梅佳;祝悦;方力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脂联素的研究进展脂联素是胰岛素敏感的脂肪因子,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
脂联素自上世纪末首次由Scherer和Lodish发现以来,其生物学功能不断被挖掘。
已发现的抗糖尿病、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炎、抗肿瘤等作用及正在被研究的延缓肾功能衰竭、评估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等功能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
本文主要综述了脂联素的主要生物学功能及其在肾脏病领域的研究进展。
1 脂联素的来源及结构脂联素被Scherer和Lodish于1995年在小鼠中发现并命名为ACRP30[1],后Maeda等[2]分离出人脂联素基因,同年Nakano等[3]在人的血清中提纯出apMl 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为一种相对分子量28×103的明胶结合蛋白,称其为GBP28。
研究表明脂联素从属于C1q样蛋白超家族,由24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分子量为30KD。
血浆中的脂联素存在多种亚型,低分子(三、六聚体)、中分子及大分子(多聚体)。
高分子亚型即多聚体的脂联素具有更大的临床价值。
2 脂联素的生物学功能脂联素与脂联素脂联素受体1及脂联素受体2结合,主要通过激活AMPK 及NF-KB途径发挥生物学效应。
2.1脂联素与肿瘤据报道,某些肿瘤患者血浆中脂联素降低。
脂联素对某些肿瘤的发生具有保护作用[4,5]。
王建等[6]对50名大肠癌患者癌组织免疫组化研究,癌组织中脂联素表达阳性者29例,阳性表达率为58%。
5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脂联素表达阳性者41例,阳性表达率为82%,该组数据表明,大肠癌组织中脂联素表达程度比正常组织降低。
进一步检测脂联素在不同分期肿瘤中的表达发现,脂联素的表达在低、中、高分化组间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
A Young King 等[7]将脂联素加入HCT116标记的结肠癌细胞中,观察癌细胞的生长,发现HCT116癌细胞的分化明显被抑制,而且抑制程度呈计量依赖性。
该项基础研究表明,脂联素对结肠癌细胞具有抗分化的作用。
目前已有血清脂联素水平与乳腺癌、前列腺癌、子宫内膜癌、胃癌等肿瘤发生相关的临床报道[8,9,10]。
脂联素调节糖脂代谢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郭晓红;吴立玲;李丽【期刊名称】《生理科学进展》【年(卷),期】2010(041)006【摘要】脂联素是一种主要由脂肪组织分泌的脂肪细胞因子,具有调节糖脂代谢、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抗炎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作用.在脂联素介导的信号通路中,脂联素首先与脂联素受体(AdipoR)位于膜外的羧基端结合,再通过AdipoR膜内的氨基端与信号接头蛋白结合,进而激活下游的多条信号通路,其中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是脂联素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分子,活化的AMPK可以使其下游的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等多种胞质信号分子磷酸化,介导细胞能量代谢.本文重点综述了脂联素通过AMPK调节糖脂代谢的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总页数】4页(P471-474)【作者】郭晓红;吴立玲;李丽【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医学部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北京,100191;北京大学医学部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北京,100191;北京大学医学部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北京,1001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78;Q813【相关文献】1.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致糖脂代谢紊乱与血抵抗素和脂联素水平的相关研究 [J], 胡三红;付燕;张晋碚;黄兴兵;刘伟忠;彭红军;曾俏梅2.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在糖脂代谢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J], 牛艳宁;常凯3.2型糖尿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糖脂代谢异常的相关性研究 [J], 蔡景英;柳亢宗;朱丽华4.脂联素对肝脏糖脂代谢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J], 李婷;王安平;母义明5.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瘦素水平与糖脂代谢异常相关性临床研究 [J], 程晨;冯凭;苏胜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5年5月第35卷第5期基础医学与临床Basic &Clinical Medicine May 2015Vol.35No.5收稿日期:2014-10-27修回日期:2014-12-3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01137)*通信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 ):wumingyu371@163.com文章编号:1001-6325(2015)05-0707-04短篇综述脂联素抗消化系统肿瘤的研究进展郭晓红1,张军林1,吴明煜2*(1.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细胞工程教研室,湖北武汉430415;2.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基础生物学教研室,湖北武汉430062)摘要:脂联素是主要由白色脂肪组织合成和分泌的脂肪细胞因子。
大量临床试验和基础研究表明,脂联素不但在糖脂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而且也与肥胖相关的生殖、消化和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具有重要的抗肿瘤效应。
关键词:脂联素;消化系统;肿瘤中图分类号:R735文献标志码:AProgress of the antitumor effect of adiponectin in digestive systemGUO Xiao-hong 1,ZHANG Jun-lin 1,WU Ming-yu 2*(1.Dept.of Cell Engineering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Institute of Bioengineering ,Wuhan 430415;2.Dept.of Basic Biology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Hubei University ,Wuhan 430062,China )Abstract :Adiponectin ,which is an adipocytokine secreted predominantly by white adipose tissue ,not only modu-lates the metabolism of glucose and lipid ,but also has tight relationship with various cancers developed in the re-productive ,digestive and endocrine system ,and has obviously antitumor effect in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of many kinds of maligancy.Key words :adiponectin ;digestive system ;tumor脂联素(adiponectin )是1995年发现的一种脂肪因子,与别的细胞因子不同,它是目前发现的惟一一个随着脂肪组织体积变大而在血循环中浓度反而降低的脂肪因子,具有增加脂肪酸氧化、增加葡萄糖摄取量、增强胰岛素敏感性等作用。
肥胖个体机体内环境的失衡和胰岛素抵抗等所呈现的代谢异常和细胞因子水平的改变构筑了一种有利于肿瘤发生和发展的环境。
大量临床试验和基础研究表明,脂联素与肥胖相关的生殖、消化和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具有重要的抗肿瘤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是肥胖和肿瘤之间的桥梁。
随着研究的进展,在一些与肥胖关系不十分明确的恶性肿瘤如胃癌和食管癌中也发现了这种相关性。
分子水平的研究还发现,脂联素可通过内分泌、旁分泌或自分泌的作用方式影响细胞的生物学行为,脂联素的抑增殖和抗炎等作用使其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内源性抗肿瘤因子。
1脂联素的存在形式最初人们认为,由白色脂肪细胞分泌入血的脂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15.05.027基础医学与临床Basic&Clinical Medicine2015.35(5)联素是血浆脂联素的惟一来源。
随后,人们发现心肌和骨骼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局部组织也可分泌少量脂联素,不论是循环中的还是局部的脂联素,都对细胞的代谢和生长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人全长脂联素(full length adiponectin,fAd)是由24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单条肽链,分泌入血后主要以低分子质量(low molecular weight,LMW)的三聚体、中分子质量(middle molecular weight,MMW)的六聚体和高分子质量(high molecular weight,HMW)的多聚体形式存在。
血浆中脂联素以HMW和MMW型居多,血浆HMW型脂联素浓度比总脂联素浓度与胰岛素敏感性更相关。
全长脂联素经白细胞弹性蛋白酶裂解后产生球形脂联素(globular adiponectin,gAd),gAd较fAd具有更强的生物学作用[1]。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脂联素水平与食管癌、胃癌和肝癌等多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病风险呈负相关,预示着低血浆脂联素水平可能是消化系统肿瘤发生的一个新的危险因子。
2脂联素与消化系统肿瘤的相关研究2.1脂联素与食管癌一般认为食管鳞癌是非肥胖相关的肿瘤,但肥胖已被确认是食管腺癌的危险因子。
食管癌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并随肿瘤分期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在IV期食管癌中降低最为显著,但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脂联素与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无相关性。
进一步根据组织类型将食管癌患者分为食管腺癌和食管鳞癌后发现,食管腺癌患者中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食管鳞癌患者[2],提示脂联素在非肥胖性食管鳞癌和肥胖相关的食管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细胞水平研究发现,gAd促进OE19食管腺癌细胞炎性因子(如TNF-、IL-6和IL-8等)、活性氧ROS及p-NF-κB 蛋白的表达,然而fAd却具有抗炎效应,提示fAd可作为抗炎因子在肿瘤治疗中发挥作用[3]。
2.2脂联素与胃癌近期一项对超重、肥胖与胃癌发病风险的队列研究的Meta分析表明,超重和肥胖与胃癌高发病风险相关。
较早的一项小群体研究并未发现脂联素与胃癌之间存在相关性[4]。
但近期研究表明胃癌患者体质量减轻,血浆脂联素水平与健康人无显著差异,但脂联素mRNA水平显著降低,脂联素mRNA 水平与胃癌患者的存活率呈显著正相关[5]。
脂联素水平降低是胃癌患者术后发生细菌感染的一个指标[6]。
以上结果至少表明低脂联素水平与胃癌的发生及发病进程相关,但由于胃癌患者通常伴有腹痛、恶心和食欲减退等症状,胃癌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的BMI很难匹配,胃癌发病进程中脂联素与BMI的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
2.3脂联素与肝癌肥胖易引发脂肪肝,脂肪肝恶变则发展为肝癌。
与在其他肿瘤中的发现不同,肝癌患者的血清脂联素水平[7-8]和局部脂联素水平[9]均升高。
低脂联素和低HMW型脂联素时恶性程度更高[10],肝癌组织局部脂联素水平与肿瘤大小相关,而与肿瘤的分期、分级、血管侵袭程度及肝纤维化程度无关[10]。
局部病灶脂联素水平升高的患者存活率较低。
细胞水平的研究表明,脂联素可通过激活Akt-Stat信号促进肝癌细胞系HepG2和Hep3B细胞的增殖[8-9]。
以上研究结果提示,脂联素在肝癌中的作用方式有别于其在其他肿瘤中的作用方式,具体机制尚有待深入研究。
2.4脂联素与胰腺癌肥胖和胰岛素抵抗被认为是胰腺癌的发病因素之一。
与肝癌类似,胰腺癌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也有升高的趋势。
台湾地区胰腺癌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升高,其BMI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11],提示胰腺癌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的升高可能是因体质量减少造成的。
对希腊地区胰腺癌患者的研究发现,在受诊前1年,胰腺癌组的BMI显著高于对照组,受诊时两组的BMI变得无差异,但胰腺癌组的脂联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2],提示患者脂联素水平的升高可能是因其BMI降低造成,或因脂联素分泌的代偿性增多而使得机体产生了脂联素抵抗。
与前两项研究结果不同,对芬兰吸烟的男性胰腺癌患者的研究发现,脂联素水平与胰腺癌发病风险呈负相关,该负相关在发病前吸烟史达5年以上的患者中更加显著[13]。
近年的一项前瞻性研究也发现低脂联素水平与胰腺癌的高发病风险密切相关[14]。
然而,在不吸烟患者中也发现脂联素与胰腺癌的发病风险呈负相关。
后两项研究均未发现胰腺癌与BMI之间存在相关性[13,15]。
以上整体水平研究的不同结果可807郭晓红脂联素抗消化系统肿瘤的研究进展能是由于患者的地域及自身代谢状况等差异,以及吸烟男性和非吸烟人群的群体差别,该研究与前两项研究并不具有直接的可比性,但仍然提示脂联素水平的变化与胰腺癌的发病风险密切相关。
细胞水平的研究发现脂联素可以抑制小鼠胰腺癌细胞Pan02的增殖,促进其凋亡,在体实验表明敲低脂联素后小鼠胰腺成瘤体积更大,凋亡细胞更少,进一步提示脂联素可以抑制胰腺癌[16]。
2.5脂联素与结肠直肠癌肥胖和胰岛素抵抗与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密切相关。
多项研究发现血清脂联素水平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呈负相关[17-18],且随着肿瘤分期的增加而降低[19]。
血浆总脂联素和非HMW型脂联素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负相关,校正BMI后,非HMW型脂联素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仍相关,且与结肠癌和直肠癌发病风险也分别负相关,提示非HMW型脂联素,即LMW及MMW型脂联素在结直肠癌的发病进程中发挥着相对更重要的作用[19]。
结直肠瘤局部gAd及其受体AdipoR1,以及gAd下游分子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的mRNA水平均显著增高,提示gAd可能以自分泌的方式经活化gAd-AdipoR1-AMPK信号而作用于肿瘤局部,以作为对低血浆脂联素水平、低氧及低糖的肿瘤微环境的补偿[20]。
3问题与展望目前对脂联素在多种肿瘤中的作用还有争议,例如在肝癌和胰腺癌中发现血浆脂联素升高,特别是脂联素对肿瘤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等的影响还需要明确,脂联素在肿瘤细胞作用的信号传导通路也有待揭示。
为了明确脂联素和肿瘤之间的关系并阐明其抗肿瘤机制,还需进行更多的前瞻性研究和实验研究,为未来肿瘤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1]Perrier S,Jarde T.Adiponectin,an anti-carcinogenic hor-mone?A systematic review on breast,colorectal,liver andprostate cancer[J].Curr Med Chem,2012,19:5501-5512.[2]Yildirim A,Bilici M,Cayir K,et al.Serum adiponectin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ncer[J].Jpn J ClinOncol,2009,39:92-96.[3]ZhangR,Yin X,Shi H,et al.Adiponectin modulates DCA-induced inflammation via theROS/NF-kappa B signa-ling pathway in 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 cells[J].DigDis Sci,2014,59:89-97.[4]Seker M,Bilici A,Guler D,et al.Tissue and serum adi-ponectin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are there anycorrelations between adiponectin levels and histopathologicalvariables?[J].Hepatogastroenterology,2011,58:1841-1846.[5]Tsai J,Lin M,Wu M,et al.PBMC expressed adiponectin mRNA is predictive of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J].Clin Chem Lab Med,2013,51:e313-316.[6]Yamamoto H,Maeda K,Uji Y,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reduction of plasma adiponectin levels and risk of bacterialinfection after gastric cancer surgery[J].PLoS One,2013,8:e56129.doi:10.1371/journal.pone.0056129.[7]Sadik N,Ahmed A,Ahmed S.The significance of serum levels of adiponectin,leptin,and hyaluronic acid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of cirrhotic and noncirrhotic patients[J].Hum Exp Toxicol,2012,31:311-321.[8]Chen M,Yeh Y,Lee K,et al.The promoting effect of adi-ponectin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J Surg Oncol,2012,106:181-187.[9]Wang S,Yang S,Tsai H,et al.Increased adiponectin as-sociated with poor survival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J Gastroenterol,2014,49:1342-1351.[10]Sumie S,Kawaguchi T,KuromatsuR,et al.Total and high molecular weight adiponectin a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with HCV infection[J].PLoS One,2011,6:e26840.doi:10.1371/journal.pone.0026840.[11]Chang M,Chang Y,Su T,et al.Adiponectin as a poten-tial differential marker to distinguish pancreatic cancer andchronic pancreatitis[J].Pancreas,2007,35:16-21.[12]Dalamaga M,Migdalis I,Fargnoli J,et al.Pancreatic cancer expresses adiponectin receptors and is associatedwith hypoleptinemia and hyperadiponectinemia:a case-control study[J].Cancer Causes Control,2009,20:907基础医学与临床Basic&Clinical Medicine2015.35(5)625-633.[13]Stolzenberg-SolomonR,Weinstein S,Pollak M,et al.Prediagnostic adiponectin concentrations and pancreaticcancer risk in male smokers[J].Am J Epidemiol,2008,168:1047-1055.[14]Bao Y,Giovannucci E,Kraft P,et al.A prospective study of plasma adiponectin and pancreatic cancer risk infive US cohorts[J].J Natl Cancer Inst,2013,105:95-103.[15]Grote V,Rohrmann S,Dossus L,et al.The association of circulating adiponectin levels with pancreatic cancer risk:a study within the prospective EPIC cohort[J].Int JCancer,2012,130:2428-2437.[16]Kato M,Watabe K,Tsujii M,et al.Adiponectin inhibits murine pancreatic cancer growth[J].Dig Dis Sci,2014,59:1192-1196.[17]Gialamas S,Petridou E,Tseleni-Balafouta S,et al.Ser-um adiponectin levels and tissue expression of adiponectinreceptors are associated with risk,stage,and grade ofcolorectal cancer[J].Metabolism,2011,60:1530-1538.[18]Touvier M,Fezeu L,Ahluwalia N,et al.Pre-diagnostic levels of adiponectin and soluble vascular cell adhesionmolecule-1are associated with colorectal cancer risk[J].World J Gastroenterol,2012,18:2805-2812.[19]Aleksandrova K,Boeing H,Jenab M,et al.Total and high-molecular weight adiponectin and risk of colorectalcancer:the European Prospective Investigation into Canc-er and Nutrition Study[J].Carcinogenesis,2012,33:1211-1218.[20]Vetvik K,Sonerud T,Lindeberg M,et al.Globular adi-ponectin and its downstream target genes are up-regulatedlocally in human colorectal tumors:ex vivo and in vitrostudies[J].Metabolism,2014,63:672-681.新闻点击怀孕体质量增加会影响自闭症风险据美国WebMD医学新闻网2013-11-13报道,有研究认为,孕妇怀孕期间体质量的增加量会影响生下自闭症儿童的风险;不过,研究者呼吁要谨慎诠释这项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