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铁路箱梁顶升以及纠偏施工技术研究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85.39 KB
- 文档页数:2
浅谈高铁桥梁箱梁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摘要:高铁工程建设项目的发展是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对于加快我国的铁路工程建设发展有较大的作用。
高铁建设为人们的长途出行提供了一定的便捷,虽然其运行速度不如飞机,但是比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还是高了很多。
高铁工程建设的重点就是桥梁箱梁施工技术的应用,不同的施工技术需要发挥不同的作用,总体上来说都是提高工程施工质量。
文章主要通过分析高铁桥梁箱梁施工技术,对其质量控制要点进行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高铁桥梁箱梁;施工技术;质量控制高速铁路的整体输送能力较大,在运行过程中有较强的安全性,还比较经济实惠。
在其优势不断体现的过程中,得到了世界的关注,在较多城市发展中都有一定的应用。
高铁桥梁箱梁施工技术是工程整体建设的重点技术,可以为工程建设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提供保障。
其施工技术分为多种,质量控制要点各不相同。
工作人员需要明确其主要的施工技术,然后做好质量控制工作,推动城市化发展。
1 高铁桥梁箱梁施工技术1.1预制箱梁混凝土技术预制箱梁混凝土技术主要是利用水泥混凝土开展高铁桥梁箱梁建设施工,需要以预制桥梁箱梁作为施工基础。
任何施工技术的应用都需要根据施工流程与重点内容强化核心施工质量。
对于高铁预制桥梁箱梁混凝土施工来说,要保证技术的应用效果就需要从混凝土的原材料与配比设计入手。
这项技术的应用需要配合良好的拌制工艺,还不能忽视混凝土的浇筑与振捣施工。
工作人员还需要开展混凝土振捣施工,对其进行养护,这样才能够从各方面加强技术的应用效果。
1.2预制箱梁模板技术预制箱梁模板技术的核心是模板的制作,这是高铁桥梁箱梁施工的基础,能够为整体结构提供较大的支撑力。
在应用预制箱梁模板技术的过程中,需要对底膜、侧模、内模与端模进行利用。
预制箱梁模板技术的利用需要通过箱梁浇筑施工实现,工作人员要利用整体式钢模板,还需要对其挠度进行控制。
部分模板在应用的过程中会随着技术的深度应用产生一定程度的变形,但是大多数都会在符合规范的变形要求内。
高铁桥梁箱梁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分析桥梁是高速铁路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桥梁施工中,箱梁施工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对于箱梁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的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箱梁施工技术1. 前期准备在施工前,要对施工现场进行仔细的勘察和测量,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方案设计和工艺确认。
同时,要对原材料和施工机具进行检验和保养,确保施工设备的正常工作和施工材料的良好质量。
2. 箱梁制造箱梁制造时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尺寸剖分、钢筋加工、混凝土搅拌、浇筑等工艺流程。
在浇筑过程中,要控制好混凝土的水泥浆度和骨料含水率,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3. 箱梁安装箱梁安装是箱梁施工的核心环节,也是最为困难的环节之一。
在安装过程中,要对箱梁的位置、高度、倾斜度进行精确掌控,并尽可能采用自动化安装设备和工艺,提高安装效率和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4. 箱梁连接箱梁连接是保证桥梁整体稳定性的关键环节。
在连接过程中,要选用优质、可靠的连接件,并保证连接位置的精确度和连接螺栓的紧固力。
二、质量控制要点1. 箱梁尺寸箱梁尺寸是影响箱梁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尺寸控制上,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测量和剖分,并采取精准的测量工具和精密的剖分设备,保证每个箱梁尺寸的精度和一致性。
2. 混凝土强度箱梁表面质量是衡量箱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箱梁制造和安装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混凝土水泥浆度、骨料含水率等,避免表面麻面、开裂、空鼓等缺陷,确保箱梁表面平整、光滑、美观。
总之,箱梁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是保证高速铁路桥梁质量和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
只有掌握了精准、科学、严谨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才能实现高速铁路桥梁的高质量、高效率、高安全性。
高铁桥梁箱梁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分析高铁桥梁箱梁是高速铁路建设中最重要的构件之一,其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直接影响高速铁路的安全和运行效能。
本文将针对高铁桥梁箱梁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进行分析。
一、施工技术要点1.模板制作模板制作是箱梁施工的第一步,模板的质量决定了箱梁的几何形状和表面质量。
制作模板时,应根据设计图纸进行精确的测量,保证模板的尺寸精度和表面平整度,同时要采取防震、防变形等措施,以保证施工时箱梁的准确性和精度。
2.钢筋加工和安装箱梁内部钢筋的加工和安装质量对箱梁的内部强度和稳定性有着直接影响。
钢筋在加工前要进行彻底的清理和表面处理,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编号和分段,以满足箱梁内部内力分布的需求。
在安装时,要采取正确的安装方式和工具,保证钢筋的精度和位置,包括横向和纵向的位置,避免错位和移位。
3.混凝土浇筑混凝土的密实程度和质量决定了箱梁的承载力和安全性能。
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混凝土的材料、配比、搅拌时间等进行仔细的备选和调整,并采取科学的浇筑方法和施工工具。
同时,还要对浇筑现场进行布置和管理,防止渗漏、气泡、裂缝等问题的发生。
4.模板拆除和后处理模板拆除和后处理是施工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质量控制的关键节点。
在模板拆除前,应对箱梁的几何形状和表面质量进行仔细的检查和评估,确保箱梁的准确性和美观度。
同时,还要采取正确的拆模工具和方法,保护箱梁表面的细节和装饰,避免模具脱落和表面破坏。
在拆模后,要进行适当的地面处理和涂装,以保证箱梁的外观质量和长期耐久性。
二、质量控制要点1.施工质量监督人员要求质量控制的关键是施工质量监督人员的能力和素质。
监督人员应具备丰富的施工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细致和准确的监测和评估。
监督人员应了解并掌握相关的质量标准和测试方法,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质量问题,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2.施工现场管理要求高铁桥梁箱梁施工现场包括车道、施工平台、工具区等多个区域,要求有严格的管理要求。
铁路特大桥支座顶升灌浆法纠偏处理施工技术饶延泉(中铁十六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浙江湖州313000)摘要:支座是桥梁的重要组成构件之一,主要作用是将上部结构的反力和变形传递给下部结构)对于铁路特大桥而言,支座的)1大桥,地件,述了顶升的工作、千斤顶取和的技术要点,形成了对大桥支座的技术,对同关键词:大桥;支座纠偏;顶升灌浆法中图分类号:U445.7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9-7767(2020)03-0037-04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Correcting Deviation by Jacking Grouting Method for Super Large Railway Bridge BearingRao Yanquan随着我国桥梁规模及数量的不断增多,促使桥梁支座领域取得快速发展,同时各种支座病害也逐步凸显出来[1-2]o2002年,美国BalfourBetty建筑公司和ENERPAC(恩派克)公司在不中断交通的情况下利用液压控制同步顶升系统,对在1989年洛马-普雷塔地震中损坏的美国金门大桥进行了维修改造,使得该桥能够抵抗8.3的大地震,并能2多的横向力;2004年底,ENERPAC公司开发了1套超高压液压的智能化控制桥面平推系统,采用倒装了总质量36000t的桥面平;位问[3-4];桥为了通,采取同顶升,利用光栅尺进行同控,桥梁1.5m!5];了桥梁支座病害产的,对支座进行了问;别从支座中的梁体受力状态、桥梁支座F 、桥梁支座更换施工和控3方面进行了!7-9]。
,国内外针对铁路特大桥支座的纠偏处理研,桥梁支座的能及出发, 1号特大桥工程,提出1种支座顶升i "该情况在区域匀布置千斤顶,然后采用PLC系统对千斤顶进行控制,对梁体进行同步顶升,拆除支座并进行调整后重新安装就位,达到支座顶升纠偏的目的。
1工程概况花园口1号特大桥中心里程为DK133+151.38,共计55跨,孔跨布置为26x32>+(40+64+40)m+26x32m,桥梁全长1862.97m。
高铁桥梁箱梁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分析近年来,随着高铁网络的不断完善和扩大,高速铁路的建设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而在高铁建设中,桥梁箱梁的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也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将对高铁桥梁箱梁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进行分析。
1.施工技术要点(1)箱梁的制作和运输:箱梁制作和运输是关键的一环。
对于制作方面,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制作。
对于每个工序要进行细致的监管和质量检查。
在运输方面,需确保箱梁的稳定和安全。
同时,在运输过程中也要注意保护箱梁,避免发生损坏。
(2)箱梁的吊装:箱梁吊装施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在吊装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规定的工艺和安全措施。
只有在危险系数被缩减之后,才可以进行吊装。
在吊装中还需仔细把握吊点的位置和角度,并严格控制箱梁的偏移情况。
同时,在吊装时还需注意保护现场和周边环境。
(3)箱梁的安装拼接:箱梁的安装拼接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在安装过程中,需要保证箱梁的位置和平整度。
同时,在接缝处,必须保证精度和密闭性。
最后,还需对箱梁进行调整和整体的整合。
2.质量控制要点(1)箱梁的尺寸和光洁度:箱梁的尺寸和光洁度是箱梁质量的重要指标。
在制作过程中,必须按照设计精度要求,控制尺寸偏差,防止出现杂质。
在箱梁的尺寸和光洁度合格后,才可进行后续工艺过程。
(2)箱梁的物理力学性能:箱梁的物理力学性能是箱梁在运输、吊装和安装中的重要指标。
在制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行业标准和要求进行,以确保所有物理力学性能达标。
同时,在吊装和安装过程中还需进行强度分析,确保箱梁的牢固性和安全性。
(3)箱梁的立面和面型:箱梁的立面和面型是其外观质量的重要指标。
在制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控制箱梁建筑图纸要求的高度、倾角、弧度等。
同时,在生产过程中还需注意防止表面出现裂纹、污染等缺陷。
综上所述,高铁桥梁箱梁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关系到高速铁路的安全和质量。
因此,在制作、运输和安装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和安全措施,严格查验质量标准,并保证箱梁的实用价值。
连续箱梁桥梁体纠偏施工技术随着桥梁运营时间的推移,桥梁受环境、施工及车辆长期荷载振动的作用下,桥梁容易发生偏移、混凝土剥落、开裂等病害。
本文以某连续梁桥梁体梁体偏移病害作为施工对象,详细阐述了针对该桥梁梁体纠偏的施工技术,为后续该类桥梁类似病害处治提供参考建议。
标签:连续箱梁桥;梁体;纠偏;施工技术1概述1.1工程概况某连续箱梁桥跨径布置为跨径布置(30.4+2-30)+5-30+40+3-30+40+5-30+4-30m,桥梁总长686.68m。
上部结构为预应力混凝土箱梁。
1.2主要病害右幅第8跨箱梁整体向外侧偏移2cm,左幅第8跨箱梁整体向内侧偏移2cm,左幅第14跨箱梁整体向外侧偏移3.5cm。
2梁体纠偏施工技术2.1中横梁修复修复破损开裂较严重的中横梁,再对其两侧面全部粘贴钢板。
如中横梁与梁端的间隙过小,无法满贴钢板,可用钢板条代替。
2.2盖梁垃圾清理对梁端间隙处的混凝土垃圾,使用电镐和锤子进行凿除,确保梁间有足够的空间方便梁体伸缩。
2.3顶升箱梁2.3.1安全计算分析(1)顶升力学计算根据竣工图纸资料,该桥病害梁体为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箱梁。
根据上部结构类型和结构受力特点,分别进行计算,结果见下表:由表可知,支座反力最不利为4×30m的跨径组合。
选择最不利结构为4跨1联30米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箱梁为主要分析对象,如其满足安全要求,则L8、L14和R8为5跨一联也满足安全要求,此情况下施工过程中桥梁如处于安全状态,则可认为其他结构采用同样的施工方法为安全可靠。
4跨1联30米先简支后连续箱梁通过梁体各构件重量计算得出单跨桥跨的重量为587.04t;设单跨长度为L,自重均布荷载为q,单跨梁的截面惯性矩为I,梁体自重恒载为G=587×4=2348吨,q=19.57t/m。
此体系为三次超静定结构,根据三弯矩方程算法计算得出支座反力R0、R4为230.65t,R1、R3为670.97t,R2为545.16t。
浅析铁路桥整体顶升工程技术摘要:本文以某市公铁立交桥为例,介绍了整体顶升工艺在跨铁路桥梁改造中的成功应用,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浅析;铁路上跨桥;整体顶升;工程技术[ Abstract ] In this paper, as an example of a rail overpass bridge, we introduce the successful application in the integral lifting technology in bridge across railway reform, for your reference.[ Key words ]analyze simply ; railway bridge; integral lifti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桥梁整体顶升技术的成功应用对于在保持桥梁上部结构完整性的同时,抬升桥梁来满足净空要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避免了拆除原桥重建新桥,减少资源浪费,并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对铁路运营、周边交通及环境的影响,缩短工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1 工程概况某城市公路立交桥上跨铁路线,见图1。
它全长431.4米,双向4车道。
该桥宽16米,桥面净宽15.4米,跨铁路线跨度25米,其余各跨均为20米。
既有净高左线6.56米,右线6.41米。
由于该铁路线电气化改造,公路立交桥净空现状不能满足通行双层集装箱接触网架设最小净高要求,必须增加净空高度。
根据改造方案:采用整体顶升工艺实施桥梁改造。
将既有桥梁上跨铁路线处抬高0.49m,桥面抬高大值为0.543m,抬高后桥梁梁底距轨顶最小距离6900mm。
图12 施工总体方案本工程采用顶升盖梁的方法:将顶升着力点设在盖梁底面,在将墩柱切断后,通过顶升盖梁来改变桥面标高,顶升完成后连接并加强墩柱。
为满足铁路净空和调坡的要求,全桥共有北4#~南5#共计9个墩需进行墩柱抬高处理。
高铁桥梁箱梁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分析一、概述随着中国高铁建设的不断推进,高铁桥梁作为高铁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越发受到重视。
高铁桥梁箱梁作为桥梁结构的重要部分,其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更是关乎高铁线路的安全与可靠性。
本文将针对高铁桥梁箱梁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进行分析,希望能对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和工程师有所帮助。
二、箱梁施工技术要点分析1. 施工工艺高铁桥梁箱梁的施工工艺是整个施工过程的核心,直接关系到桥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首先需要确定好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包括浇筑方式、支撑方式、模板安装等。
在设计施工工艺时,需要充分考虑桥梁的结构特点和施工环境,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
2. 模板安装模板安装是箱梁施工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箱梁的外形尺寸和表面质量。
在模板安装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安装,确保模板的牢固和稳定,避免在浇筑混凝土时发生位移或破损。
要对模板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施工质量。
3. 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是箱梁施工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直接影响到箱梁的整体质量和力学性能。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注意混凝土的搅拌、运输和浇筑,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要合理控制浇筑速度和浇筑厚度,防止出现裂缝和空鼓。
4. 支撑与脱模在箱梁浇筑完成后,需要进行支撑和脱模工作。
支撑是为了保证箱梁在混凝土初凝期间不发生变形和开裂,需要根据箱梁的结构特点和施工环境设计合理的支撑方案。
脱模是为了保证箱梁外形的完整和表面的平整,需要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脱模操作,严格按照脱模顺序和方法进行操作。
5. 后续工序箱梁施工完成后,还需要进行一些后续工序,包括箱梁内部的防水、防腐和预应力加固等工作。
这些工序同样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施工,保证箱梁的使用性能和寿命。
三、质量控制要点分析1. 质量监控在箱梁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各个环节的工艺质量和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监控,包括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支撑脱模以及后续工序等。
浅谈钢箱梁顶推施工存在得问题及解决措施【摘要】:在桥梁工程不断建设的过程中,需要面对的施工环境越来越复杂,尤其是需要跨线、跨河的项目,现浇施工的难度非常大,对技术工艺的要求十分严格。
顶推施工作为一种适应性较强的技术工艺,不仅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较低,而且具有很好的施工效果。
但是在实际施工中依然需要重点把握好悬臂端变形、结构受力、箱梁抗倾覆稳定性等方面的内容,避免各种施工问题的发生,争取达到与预期一致的施工效果。
【关键词】钢箱梁;顶推施工;技术要点引言:顶推技术现在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桥梁工程钢箱梁作业中,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且积累了较多的实践经验,可以为后续工程的建设提供一定的指导。
从专业角度来总结分析钢箱梁顶推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并基于顶推施工原理,确定施工技术要点,把握好每个节点,避免各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精确的计算分析,保证每个节点均与设计一致。
以及做好人员培训管理,争取实现全过程规范化、专业化施工。
一.顶推施工原理钢箱梁顶推法现在已经比较成熟,对其原理进行分析,即梁体在桥头逐段浇筑或拼装,然后利用千斤顶纵向顶推,促使梁体通过各墩顶所设置的临时滑动支座面就位,一般常见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等截面连续梁桥与斜拉桥梁工程。
钢箱梁以多点顶推法居多,将顶推平台设置在主跨位置,然后在上面设置滑道。
平台上以逐段焊接的方式作业,通过所选的顶推设备做同步循环作业,使得钢箱梁可以按照设计逐段向前滑移,直到到达最终设计位置[1]。
在实际施工中,钢箱梁顶推技术操作难度系数较小,一般钢箱梁都会提前在工厂完成制作,然后运输到现场,最终在支架平台上按照设计完成拼装、顶推作业,逐步顶推到位后完成整个施工流程。
二、顶推施工存在的问题1.对于专业机械与人员要求高钢箱梁顶推施工专业性较强,需要有专业的机械设备作为支持,并且对施工人员的综合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掌握每一个施工步骤,还需要对整个顶推施工过程有一个明确的了解,综合现场条件科学预估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在施工过程中做好预防管理。
- 112 -工 程 技 术随着高铁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铁路运输进行了又一次技术革命,全国范围内的铁路网络规模进一步发展和扩大[1]。
在我国铁路网络的长远规划方案中,将建成八横八纵的主干铁路网络,而枝干铁路将深入到全国大部分市县,形成极为便利的铁路运输网络。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我国幅员辽阔、国土面积广大。
铁路网络在全国范围内的延伸,将遇到各种复杂的地质环境和气象条件。
再加上高速铁路的承载量大,行驶速度快,长期使用过程中,铁路线路会出现各种铁路病害[2]。
这些病害轻者会影响铁路的正常运输,重者会导致重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在各种铁路线路病害中,因路基沉降导致的线路偏移最为常见,影响也较大[3]。
线路偏移又有不同方向的区别,有垂直方向偏移即纯沉降,也有水平方向上的偏移,还有水平和垂直方向同时发生的复合偏移。
该文将根据千斤顶效应模型,提出铁路线路垂直偏移和水平偏移的具体纠正方法,并通过试验加以验证。
1 基于千斤顶效应模型的垂直偏移纠偏钢轨是铁路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保持钢轨的正确位置和姿态,钢轨下方都要铺设具有足够承载力的轨基。
构成轨基的常见素材有混凝土支撑、道床板以及枕木等。
但是,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在自然环境条件的雨水和风力侵蚀下,轨迹可能会因沉降引发垂直方向上的钢轨偏移。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最直观的想法,就是采用类似千斤顶的支撑工具,通过在钢轨下的合理排步形成对钢轨的支撑作用,从而避免因轨基沉降导致的钢轨线路垂直偏移。
千斤顶在垂直向完成铁路线路偏移纠偏的原理,如图1所示。
如图1所示,钢轨下面是道床板,其下是支撑层,为了纠正因沉降产生的垂直方向上的铁路线路偏移,可以在支撑层之间两侧植入千斤顶,利用千斤顶效应限制沉降,从而起到对铁路线路垂直方向上偏移的纠偏效果。
使用该纠偏方案应注意以下几点:千斤顶应在几个支撑层之间嵌入,尤其是千斤顶上方的支撑层应该具有足够的强度,能够配合千斤顶完成支撑纠偏的作用;千斤顶底部和其下的支撑层必须有稳定的接触面,确保千斤顶不发生滑移;千斤顶要从左右两侧对称卡入,形成均衡的支撑效果。
现浇箱梁顶推纠偏及支座更换施工工法一、前言现浇箱梁是在现场施工钢模板,浇筑混凝土,拆模后形成的桥梁梁体。
箱形梁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箱形断面梁,在桥梁工程中比较常见。
在现浇箱梁施工过程中,顶推纠偏及支座更换是箱梁施工的重要工序之一,能够确保现浇箱梁的顶面水平、倾斜角度控制和内力状态符合设计要求。
本文将介绍现浇箱梁顶推纠偏及支座更换施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以及工程实例等方面的内容,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和读者参考。
二、工法特点现浇箱梁顶推纠偏及支座更换施工工法具有以下特点:1.适用范围广:适用于各种跨径的箱形梁和斜拉桥箱形梁的施工。
2.施工速度快:顶推纠偏及支座更换是现浇箱梁施工的主要工序之一,施工速度相对快速。
3.精度高:采用先进的测量仪器,控制最小误差小于5毫米;通过专业的技术人员控制施工过程,确保施工的精度满足设计要求。
4.施工质量好:支座更换后稳定性好,梁体内力状态符合设计要求,有助于延长使用寿命。
5.施工对环境污染小:顶推纠偏及支座更换过程中无明显噪音和粉尘,对施工环境影响小。
三、适应范围现浇箱梁顶推纠偏及支座更换工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现浇箱形梁和斜拉桥箱形梁,可以应用于桥梁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等领域。
该方法适用于箱梁跨径一般不大于55米,梁长一般小于60米的桥梁,可以满足施工过程中的各种需要。
四、工艺原理现浇箱梁顶推纠偏及支座更换施工工法是通过测量得到顶推的量和纠偏量,之后采用专业的推力设备和油压式顶推机械装置,完成箱梁的顶推和纠偏。
同时,对于已安装的支座,需要进行更换以保证今后的安全使用。
具体采取的技术措施包括:1.支座更换:首先要拆除原有支座,然后安装新的支座并固定。
2.测量并控制顶推量:测量箱梁顶面高度和梁体倾斜角度的变化,以确定顶推量和方向,并通过控制顶推力量、角度和位置来控制箱梁的位置和位移。
3.测量并控制纠偏量:测量箱梁的纠偏情况,并通过调整顶推点位置和角度,以及改变顶推力大小调整和控制纠偏量。
河南科技He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机械与动力工程总第806期第12期2023年6月运营高铁箱梁顶升平移纠偏关键技术研究赵玉元(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088)摘要:【目的】受周边环境变化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影响,部分高铁桥梁地段出现较大横向偏移,研究如何快速恢复线路平顺性及保障列车安全运行。
【方法】在分析已有纠偏技术基础上,基于摩擦阻荷原理,通过竖向千斤顶摩擦力平衡水平千斤顶顶推反力,提出一种不用单独布设水平向反力装置的新型纠偏技术,构建相应理论模型,寻找关键技术参数,以现场典型工程案例进行验证。
【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箱梁顶升高度和平移量增加,轨道结构附加应力逐渐增大,建议最大顶升高度和单次平移量为10mm,单个“天窗点”累计平移量控制在20mm内;纠偏施工导致轨道板和底座板附加应力变化范围分别为-0.17~0.73MPa和-1.03~1.65MPa,不影响轨道结构正常使用和列车安全运行。
【结论】纠偏施工后桥梁及轨道结构状态稳定,线路线形平顺,采用普通扣件调整即可恢复常速运行,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的实施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运营高铁;顶升平移纠偏;纠偏理论模型;关键控制参数;工程应用中图分类号:U448.2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5168(2023)12-0048-07 DOI:10.19968/ki.hnkj.1003-5168.2023.12.009Research on Key Technology of Box Girder Jacking-up and Transla⁃tion Rectification of Operating High Speed RailwayZHAO Yuyuan(China Railway Guangzhou Group Co.,Ltd.,Guangzhou510088,China)Abstract:[Purposes]Affected by various factors such as changes in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and human engineering activities,some high-speed railway bridge sections have experienced large lateral off⁃sets,this paper aims to make clear that how to quickly restore the smoothness of the line and the safe op⁃eration of the train.[Methods]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correction technology and the prin⁃ciple of friction resistance load,a new correction technology without separate horizontal reaction device is proposed by balancing the thrust force of horizontal jack with vertical jack friction force,and the corre⁃sponding theoretical model and key technical parameters are verified by typical engineering cases.[Find⁃ing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dditional stress of the track structure increases gradually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lifting height and translation of the box girder,and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maximum lifting height and single translation are10mm,and the cumulative translation of a single skylight point is con⁃trolled within20mm.The additional stress of the track slab and the base plate caused by the correction construction are-0.17~0.73MPa and-1.03~1.65MPa respectively,which will not affect the normal use of the track structure and the safe operation of the train.[Conclusions]After the rectification con⁃struction,the bridge and track structure are stable and the line alignment is smooth,the normal speed op⁃eration can be restored by ordinary fastener adjustment,and the research results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similar projects.收稿日期:2023-04-03作者简介:赵玉元(1978—),男,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工务桥隧维护管理。
跨既有线曲线混凝土箱梁步履式顶推施工纠偏技术研究摘要:广梅汕铁路厦深联络线工程中48+48m上跨杭深高铁连续梁步履式顶推施工为背景,对步履式顶推施工过程中,通过对梁体曲线位移理论分析,结合本项目工程的实际应用,阐述了小曲线半径预应力混凝土梁体顶推过程中的纠偏的三种方法进行,对各方法的优越性及适用条件总结,对今后类似工程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跨既有线;顶推;纠偏技术;研究1、工程概况厦汕右联络线线特大桥(单线)48+48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位于R=800m的圆曲线上,坡度为11.7‰。
此箱梁斜跨既有杭深高铁上下行,在K1312+073处与杭深高铁相交,大里程右角为41°52′。
顶推箱梁桥梁跨度为(48.3+48.3)m,梁体重量约110吨;钢导梁重量约47t;总顶推重量约2350t。
连续梁利用前跨简支梁(39#—43#)桥墩及临时支墩搭设贝雷支架作为浇注平台,一次性现浇成梁,顶推就位,顶程76m。
如图1所示。
图1 顶推箱梁布置图2、曲线梁顶推纠偏技术难点(1)步履式顶推可用设备的局限性本工程为小曲线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步履式顶推施工,跨度达48m,梁体重量达2350t,且梁体为单线铁路梁,梁底可用顶推工作面狭窄,顶推作业高度达30m无顶推平台拓宽条件。
受以上条件限制,国内具有纠偏功能的成套步履式顶推设备不适合用于本工程施工。
(2)常规纠偏方法的局限性国内常见纠偏方法是在顶推平台上设置滚轮纠偏限位,滚轮限位器安装在箱梁两侧,在顶推过程中限制梁体两侧位移。
通过这种强制限位的方法,使梁体始终与设计曲线轨迹拟合。
但本工程地处潮汕海象层积地质区间,受地基承载力影响,墩柱设计为空心薄壁结构,仅满足铁路运营荷载。
滚轮纠偏限位器需要刚度较大的墩柱作为反力支撑,本工程不适用常规的纠偏方法。
(3)营业线施工安全风险较大本工程上跨的厦深高铁承担我国沿海重要的交通客运任务,安全压力巨大。
但预应力混凝土箱梁顶推施工,安全风险源众多,包括顶推设备稳定性、自然环境的不确定性、混凝土梁体易受损的特性、顶推速度慢的特性等。
浅析桥梁顶升平移及纠偏复位施工技术[摘要]以湖州吴兴区八里店大桥桥梁顶升平移及纠偏复位工程为例,介绍了大重量桥梁的顶升平移施工工艺流程、纠偏复位系统控制要点以及实际项目应用情况。
实践证明,本工程所采用施工技术可在保证桥梁安全施工的同时,降低施工成本、提升施工效率,并且可最大限度的减小施工对航道交通的影响,为今后类似工程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桥梁顶升;PCL同步顶升技术;摩擦阻荷平移技术;应用情况1 工程概况湖州市吴兴区经三路八里店大桥全长为450.8m,主线桥配跨为:6×13m+3×16m+10m+2×13m+20m+72.8m+20m+11×16m。
如图1所示,主桥宽度为21.8m,南北两侧引桥宽度分别为19.3m和13.3m。
其中第14跨为主桥,主桥采用凝土系杆拱结构,结构长度为72.8m,主拱两端各设置两只橡胶盆式支座。
经检测主桥沿纵轴线向桥梁一端发生移位,导致伸缩缝单侧受挤压变窄,伸缩缝基本丧失原有功能。
若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偏复位,主桥结构将因挤压作用而破坏。
由于桥梁上部结构产生较大偏位,桥梁原有的盆式支座已失去原有的限位功能,因此需拆除原有支座,更换新支座以恢复其限位功能。
图1 主桥布置图2 桥梁顶升平移及纠偏复位2.1桥梁监控点布设与桥梁复测顶升纠偏前需详测量桥梁平面位置与高程数据,并在复测完成后,设置桥梁纵向轴线及标高监测点,以此作为确认施工结果的依据。
本桥梁在两端支座接触的梁底处布置光栅尺,采用光栅尺测量法不仅可以实时监控桥梁位移数据,同时可以在顶升过程中保证桥梁梁体均匀上升或下落,防止结构产生倾斜等。
在墩顶主梁中心线处及两侧拱肋处布置高程监测点,光栅尺布置位置如图2所示。
为确保在顶升过程中,结构所受拉应力增量不超过限定值,本桥梁使用应变计监测梁体混凝土应变变化,应变测点布置如图3所示。
当压力值大于1MPa(应变值为28με)时,系统将立即自动示警。
浅谈铁路箱梁顶升以及纠偏施工技术研究分析
发表时间:2019-12-25T10:38:44.170Z 来源:《建筑细部》2019年第15期作者:张顺平
[导读] 对今后我国桥梁施工单位在作业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辅助意义。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交建工程分公司上海市 200000
摘要:在我国建造桥梁的所有过程中,桥梁顶升技术是最难以控制的一项新兴施工工艺,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危险系数也比较大,更容易出现较大的偏差。
本篇论文基于对桥梁顶升工艺的探讨,深入分析了优化桥梁顶升施工流程的措施,研究出了适用于顶升施工的钢支撑托架系统,还调整了钢管钢支撑的排布方案,并对桥梁的纠偏技术也做出了相关的阐述,对今后我国桥梁施工单位在作业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辅助意义。
关键词:箱梁顶升;纠偏;施工技术
引言
为了能够提高桥梁建设工程的安全性及稳定性,必须要不断的创新出更加可靠的施工工艺,来解决传统桥梁顶升施工遗留的诟病,通过一系列科学的支撑系统来判断桥梁顶升的受力临界点,再通过纠偏技术等,来降低桥梁顶升出现位移带来的危险因素。
一、顶升技术的简单介绍
桥梁顶升技术是利用一系列的顶升重型器械抬高桥梁的改造施工方式,存在的意义是为了能借助外力将桥梁的上部结构提升到特定的高度,这种技术在操作的过程中不会对原有桥梁的结构造成破坏,一般加高桥梁分为两种模式,一是加高桥梁的墩台,二是加高桥梁的垫石,这两种模式都可以将桥梁底部的空间增大,顺而升高桥梁[1]。
在进行桥梁顶升的施工环节中需要用到大量的千斤顶,这些千斤顶一般都被设置在桥梁墩柱上部,或单独设置在墩柱周围的支撑架系统上,在升高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千斤顶的运行轨迹缓慢且匀速,这样才能够确保桥梁结构的稳定性,千斤顶的作用力是竖直向上,才能够充分发挥其性能,而且千斤顶可以循环利用,所以在桥梁顶升环节,一般不会耗费太大的财力资源,千斤顶的动力可以轻易满足顶升的需求,这种顶升方法在我国建筑桥梁的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2]。
另外一种是通过液压同步顶升集群系统,研发出来的顶升机械设备,这种液压同步顶升装置,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是完全依赖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一种新型施工技术,技术原理与传统千斤顶运行的原理一样,优势是可以控制桥梁在顶升过程中的运行姿态,完全机械化的操作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资源,由于桥梁在顶升的过程中,还需要进行空中搭接等细节工作,这就需要依赖液压同步顶升技术,将桥梁可以在顶升中停滞一段时间,这都是传统人力及传统装备无法达到的。
二、顶升施工工艺的阐述
桥梁顶升施工环节所需要用到的设备除了千斤顶之外,还有电焊机、挖掘机、发电机、钢支撑等等,在施工前需要对现场的机械及施工环境进行勘测,工序十分复杂,除了在桥梁周围设置正常的顶升装置之外,还要在特定区域放置监测器,用于实时观察顶升装置的运行过程,在正式开始顶升工作之前,还需要进行预热实验,大概将桥梁竖直向上移动20毫米,并监测器械是否发生异样,相关的施工人员一定要细心的调试顶升系统是否连接无误,检查每一个按钮装置,测试顶升机械的功能是否完好无损,在桥梁顶升的预备环节中,还要测量出桥梁的自重,精准测量桥梁的重量是为了能够配置相应的顶升钢支撑托架体系,如果钢支撑托架无法满承受桥梁的压力,会对桥梁的顶升过程造成影响。
为了能够精确桥梁在顶升过程中运行轨迹的稳定性,需要提前设计好不同高度下桥梁位移正确的变化参数及附加应力的数据,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在桥梁每上升一个阶段时,都要通过监测体系及时收集并核对相关数据,找出箱梁顶升变化状态与参照数值之间的差别,便于施工人员及时修正,保障桥梁主体结构的安全;当顶升装置对桥梁不同部位进行施压的过程中,很容易因施力不平衡而导致桥梁桩基变形,此时便需要在特殊位置改变顶升机械施力的方向,例如,可以通过纵向朝桥梁两侧施压的模式来解决桥梁顶升伸缩缝位置的难题。
液压式同步千斤顶机械在运用的过程中,应当是通过分级施压的模式,对桥梁进行施力,这样才能保障桥梁可以平稳的脱离底部的支座,当梁体与支座之间的间隔,能够满足混凝土浇筑机对其加工时,便可暂时悬空,施工人员利用其他凿除碎石的机械,将桥梁墩部的废料处理干净后,再重新通过分层浇筑将墩部垫高,在根据新的垫石高度配置相应的新支座。
通过顶升系统来严格控制对桥梁每一部分的施力大小,当桥梁底部的墩柱换置完毕、并满足顶升改造的设计要求后,才可继续下一阶段的梁体顶升流程。
经过多方实验及工程实践表明,在钢管支撑体系中,一般选用对称布置的方式来确保钢支架的稳定性,为了能够提高钢支撑系统的工作效率,应当最低设置8根钢管,才可以避免梁体产生附加内力的现象。
价格低廉的木支架及万能拼装杆件支架等等,在大型桥梁施工环节中所表现的承载力及刚度,都没有钢管支架及混凝土支架体系所呈现的效果好,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混凝土支架在施工完毕后,不方便施工人员现场清理,所以一般桥梁顶升改造施工单位都会选择用钢管支架作为梁体的支撑体系,便于拆卸还能二次利用。
三、桥梁的纠偏技术
梁体在承受外力后纵向位移或横向位移,都被统称为桥梁偏位问题,桥梁发生偏位后,会带来一系列危害人民生命安全的风险,所以我国的科研家一直都在创新对桥梁的纠偏技术,详细情况如下:
梁体发生偏移现象,极有可能是因为支座安装错误而导致的,当支撑上部梁体的支座,被施工单位的工作人员反向安装时,便不能正常的约束梁体在长期运营过程中的移动轨迹,当梁体不能纵向伸缩的时候,就会自动横向偏位,造成梁体与桥墩支座脱空的风险;造成梁体偏移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因为桥梁表面承受了过大的压力,当重型违规超载的车辆在桥梁上通过时,会对桥梁造成极大的伤害,在桥梁超负荷工作的状态中极易发生偏移,如果偏位严重,甚至会导致桥梁发生坍塌等重大安全事故,所以必须在桥梁的末端及顶端设置相应的障碍物,阻隔重型超载车辆通过[3]。
对偏位桥梁进行纠偏,其实就是对桥梁进行复位,纠偏过程和桥梁顶升的过程没有太大的差别,都是通过分级复位的方式,逐步修正桥梁梁体的位置,一般桥梁发生偏位的距离都在0.2米左右,施工单位在进行桥梁纠偏过程中会将纠偏流程分为十个阶段,每一阶段的复位距离都保持在0.02米左右,每一集顶推开始之前都一定要检测临时组建的支撑体系的位置,确保支撑体系在复位纠偏的过程中可以承受相
应的作用力,修复的过程中,如果太过用力也会再次对桥梁的梁体造成偏位,如果桥梁最终定位的参数不符合原设计,一定要及时再次对梁体进行修正,最终的复位成果与图文中设计的误差不能超过0.01米,在具体的纠偏技术施工过程中,要严格规划出墩台的顶推方向,用顶推千斤顶施加压力,保证千斤顶的发挥的作用能够被百分百利用,提高顶推千斤顶的工作效率,从而达到纠偏的目的;一定要严格根据设计图设置的参数来设置支座垫石的标高及顶部四角的角高,轴轴线即使发生偏位也必须保持在5毫米的误差之内,在更换支座的过程中需要用清理工具将周围的残渣清理干净,当桥梁纠偏施工结束后一定要由专业人士进行核查。
四、总结
优化传统的顶升技术,通过现代化顶升自动系统及机械装置,来提高我国在桥梁顶升过程中的工艺水平,是当下时代的一种必然趋势,中国科研家也仍在不断创新对桥梁的纠偏技术,大力推广纠偏技术的优势可以建造出更高质量的桥梁,本篇论文简单介绍了这两种模式的施工工艺,为我国桥梁建设在顶升施工环节及桥梁纠偏环节都贡献了微薄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雷剑.桥梁整体升高技术在某钢筋混凝土连续钢构桥改造中的应用.[D].[硕士学位论文].西安.长安大学.2017.
[2]吴耀东.基于内力优化桥梁顶升支座更换技术的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四川.西华大学.2017.
[3]实用动力(上海有限公司),利用液压控制同步顶升系统实现桥梁改造.[J].施工技术.2018.(06):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