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基于吸收式换热的新型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技术
- 格式:pdf
- 大小:586.01 KB
- 文档页数:2
能源研究与管理2019(1)研究与探讨收稿日期:2018-12-20基金项目:河南省社科联资助项目(SKL-2018-3476);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科研资助项目(ZEPCKY2018-21)作者简介:陈江涛(1987—),男,河南新乡人,讲师,硕士,毕业于华北电力大学,热能工程专业,主要从事清洁燃烧和余热利用方面的研究。
摘要:介绍了郑州市热电联产机组供热现状和基于吸收式换热的余热利用新技术,并对集中供热热源供热能力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发现通过纯凝机组的供热改造和余热回收,热电联产的供热能力将达到5613MW ,供热面积为1.2亿m 2,热电联产将满足远期郑州城市供热增长的需求,可以实现城市清洁供热。
关键词:热电联产;余热利用;供热改造;供热能力;郑州市中图分类号:TK0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7676(2019)01-0025-03CHEN Jiangtao 1,LI Yunan 1,YUN Ying 2,PENG Dan 1,WU Ke 1(1.Henan Zhengzhou Electric Power College,Zhengzhou 450004,China;2.Zhengzhou Heating Company,Zhengzhou 450000,China)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heat supply for Zhengzhou cogeneration unit and the new technology of waste heatutilization based on absorption heat transfer are introduced.It is found that through the heat supply transformation and waste heat recovery of the pure coagulation unit,the heat supply capacity of cogeneration will reach 5613MW and the heating area will be 120million m 2.The cogeneration will meet the long-term growing demand of Zhengzhou's urban heat supply and realize urban cleanheating.co-generation of heat and power;utilization of waste heat;heat supply transformation;heating capacity;Zhengzhou city城市热电联产机组供热能力和余热利用分析陈江涛1,李玉娜1,贠英2,彭丹1,吴珂1(1.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动力工程系,郑州450004;2.郑州市热力总公司,郑州450000)1研究背景我国北方地区城镇采暖面积多达120亿m 2,其中城镇集中供热面积约为71亿m 2。
环保项⽬包含哪些环保项⽬包含哪些与我们⽇常的⼯作或⽣活息息相关,有着紧密的关联,因此,我们不能只听说过,却不知到它具体是如何,下⾯店铺⼩编整理了⼀些相关内容和⼤家分享,欢迎⼤家的阅读,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在环保产业⽅⾯1、发展先进环保技术和装备,包括污⽔、垃圾处理,脱硫脱硝,⾼浓度有机废⽔治理,⼟壤修复,监测设备等,重点攻克膜⽣物反应器、反硝化除磷、湖泊蓝藻治理和污泥⽆害化处理技术装备等;2、发展环保产品,包括环保材料、环保药剂,重点研发和产业化⽰范膜材料、⾼性能防渗材料、脱硝催化剂、固废处理固化剂和稳定剂、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替代产品等;3、发展环保服务,建⽴以资⾦融通和投⼊、⼯程设计和建设、设施运营和维护、技术咨询和⼈才培训等为主要内容的环保产业服务体系,加⼤污染治理设施特许经营实施⼒度。
⼆、在节能产业⽅⾯1、发展⾼效节能技术和装备,包括锅炉窑炉、电机及拖动设备、余热余压利⽤装备、节能监测技术和装备,重点⽰范推⼴稀⼟永磁⽆铁芯电机、基于吸收式换热的新型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技术等;2、发展⾼效节能产品,包括家⽤和商⽤电器、照明产品、建材产品和汽车等,重点研发和⽰范具有⾃主智能财产权的新型节能汽车及配套系统,重点推⼴能效等级为1、2级的⾼效节能产品;3、发展节能服务产业,推动节能服务公司为⽤能单位提供节能诊断、设计、融资、改造、运⾏等“⼀条龙”服务,以节能效益分享⽅式回收投资的市场化节能服务模式。
三、在资源循环利⽤产业⽅⾯点发展共伴⽣矿产资源、⼤宗⼯业固体废物综合利⽤,汽车零部件及机电产品再制造,再⽣资源回收利⽤,餐厨废弃物、建筑废弃物、道路沥青和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重点解决共性关键技术的⽰范推⼴。
四、扩展资料环保的意义:1、防治由⽣产和⽣活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包括防治⼯业⽣产排放的“三废”(废⽔、废⽓、废渣)、粉尘、放射性物质以及产⽣的噪声、振动、恶臭和电磁微波辐射,交通运输活动产⽣的有害⽓体、液体、噪声,海上船舶运输排出的污染物,⼯农业⽣产和⼈民⽣活使⽤的有毒有害化学品,城镇⽣活排放的烟尘、污⽔和垃圾等造成的污染。
用环保技术保卫蓝天——访华源泰盟节能设备有限公司总经
理王钦波
范凤敏
【期刊名称】《制冷与空调》
【年(卷),期】2018(018)005
【摘要】“多年来,华源泰盟始终致力于工业余热利用以及城市集中供热领域的技术研发和创新应用,已经拥有基于吸收式换热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烟气余热深度回收和工业余热回收三大核心技术,有效地解决了我国北方集中供热的能效低、能耗高,工业余热浪费等问题,工程所到之处明显地改善了空气质量。
”
【总页数】2页(P90-91)
【作者】范凤敏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缔造低碳城市访北京华源泰盟节能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钦波
2.散热器节能环保靠材质——访青岛恒泰散热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屈波
3.华源数控:发现铣床行业新的“蓝海”——访山东鲁南华源数控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绪森
4.华源泰盟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
5.因为我们“专新”——访北京埃盟泰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宗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建筑节能新技术与措施摘要:目前,建筑耗能正在逐步提高,其节能也就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
建筑节能要从建筑理论,坚持与能源分析专家和结构师紧密配合。
本文介绍了,新型采暖供热方式,先进的节能调湿技术,以及,自然通风风口介绍及其应用。
通过介绍,充分的论述和多角度的思考,希望鞥能能够引起全社会重视,并使得节能建筑节能新技术能都推广应用。
关键词:建筑节能;新技术;措施abstract: at present, the energy consumption is gradually improved, and its energy saving will become the relationship and the people’s livelihood significant problems. building energy saving from building theory, and adhere to the energy analysis with experts and structure in close coordination with the teacher. this paper introduces, new heating heating way, advanced energy saving the wet technology, and, natural ventilation outlet is introduced and its application.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fully discusses and multi-angle thinking, hope can cause the whole society to eng attention to, and energy-saving building energy saving new technology that can have widely application.keywords: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new technology;measures1前言所谓的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筑节能具体是指节约采暖供热、改变居室环境质量的能源消耗。
基于Co- ah循环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方法探讨摘要:基于Co-ah循环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主要是通过增加供热管道内温差,形成强大的温压驱动力,达到远距离供热要求,同时将发电厂的余热进行有效利用,既有利于节能减排,又有利于集中供热达到室温要求。
本文从基于Co-ah循环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在节能方面的重要意义出发,分析了基于Co-ah循环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方法。
关键词:Co-ah循环热电联产集中供热节能方法引言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建筑呈现在眼前,为城市的繁华增添了一道道标志性风景线。
在我国北方,冬季寒冷,需要供热才能保持室温在18℃及以上。
目前的供热方法为集中供热,由于受到管网输送能力和供热量问题导致部分建筑室内温度远远达不到标准温度,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困难。
分析单靠加大热量的方法虽然解决一定的问题,但消耗大量的原料且废烟气排放量急骤增加,严重污染环境,另外,在集中供热回水管道中,回水温度过高,不能被充分利用,间接导致用户热源不足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种基于Co-ah 循环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方法提到社会的认可。
1 基于Co-ah循环的热电联产的集中供热方法的概念热电联产的集中供热是指电厂的高位热能用于发电,低位热能用于集中供热,城市生活对室温的要求,同时具有节能减排的作用。
但由于热电联产的集中供热方法存在一定热量损耗,大大降低了集中供热的能力和质量,为了解决一问题,基于Co-ah循环的热电联产的集中供热方法得到应用。
此方法是2007年,清华大学提出的,即基于吸收式换热的热电联产(Co-generation based absorption heat-ex change)集中供热技术,简称Co-ah技术[1]。
这种方法实际上是在供热站应用吸收式换热机组将回水管内的温度降到20℃左右,再将回水管内的20℃左右的温水送至热电厂的汽轮机凝汽器,吸收饱合水蒸汽的热量,再经过吸收式热泵等环节将回水管内的温度逐渐提高,形成大的温差,近而提高集中供热的质量和能力。
绿色环保创业项目有哪些绿色环保创业项目有哪些21世纪,现在大家越来越重视环保,环保产业也得到大家的支持,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绿色环保创业项目有哪些。
希望大家喜欢!绿色环保创业项目有哪些1一、垃圾处理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垃圾处理补贴达到60—90元/吨,内地一般补贴为20—40元/吨,欠发达地区也能有10元/吨左右的补贴,以每吨30元补贴计算,平均每吨生活垃圾可制有机肥0.4吨,每吨有机肥可获纯利润80元,折成垃圾量为每吨获利32元;每吨垃圾中含塑料60公斤,直接销售获利18元。
几项相加,每吨生活垃圾获利80元。
2000年,四川省广汉市一位名叫王英宾的人通过个人投资建立了一座垃圾综合处理厂,3年后,他收回了全部投资。
现在,这人垃圾处理厂不仅能消化全市每日产生的100吨垃圾,还能生产出有机复合肥和再生塑料袋,年纯利润240万元。
利润主要来自于三方面:1)出售分类垃圾桶;2)工程费;3)可回收物创造的一定价值。
二、废旧塑料方兴未艾:废旧塑料加工成颗粒后,依然具有良好的综合材料性能,可满足吹膜、拉丝、拉管、注塑、挤出型材等技术要求,大量应用于塑料制品的生产。
创办再生塑料颗粒厂,投资规模大小均可,既可从一条生产线起步,也可同时购进多套设备规模生产。
1)以一条生产线为例,厂房30平方米左右,要求通水、通电,料场30平方米左右;2)一条生产线只需工人2—4名;3)建厂周期只需5—7天;4)一条生产流动资金应不低于5000元,规模生产适当增加流动资金。
三、花土专卖位置应选在公园附近或比较繁华的地段,门面不需要太大,有2间房便可以了。
花土加工厂的地段差一行也行,有100—200平方米的场地即可。
需聘请一个花土专家,以便根据各种花的特点,配制出含有不同量氮、磷、钾的有机或无机肥的多种花土,以满足多种养花者的需要,于雇佣3—4个工人,买1辆三轮车,平均每按生产花土2—4立方,一年累计可卖花土10000立方左右。
按目前市场花土每立方200元左右计算,年销售额约达20万元左右,除去房租、化肥、水电、工资等各项费用,年纯利润在6—10万元,市场前景极为诱人。
我国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的发展现状与建议作者:汤伟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22期摘要:以热电联产作为热源的集中供热,是解决大规模建筑采暖的能源综合利用率最高的方式,应该成为我国北方城市采暖的主要方式。
分析了我国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的发展现状及发展困境,提出了完善我国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发展中图分类号: TU8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热电联产是指同时生产电能(或机械能)和有用热能的能量利用方式。
它把热、电生产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构成热、电联产的同时,通过对低品位热能的合理使用和回收,提高系统能量效率。
目前,我国北方城镇建筑采暖能耗占全国城镇建筑总能耗的40%左右,采暖节能是建筑节能的最重要任务,也是潜力最大的节能途径,而以热电联产作为热源的集中供热,是解决大规模建筑采暖的能源综合利用率最高的方式,应该成为我国北方城市采暖的主要方式。
从中长期看,我国未来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有效促进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将为实现我国的节能减排目标和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做出积极的贡献。
一、我国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的发展现状热电联产则是集中供热的最高形式。
我国城市供热的燃料以原煤为主,其他燃料的使用很少。
为了提高燃煤锅炉的热效率,降低能耗,节约能源,同时减少城市环境污染,提高供热质量,我国政府已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明确了在城市供热中,限制并淘汰分散供热,推行集中供热的方针。
目前我国大型纯发电的火力发电厂的平均发电效率为33%左右,而热电厂供热时发电效率可达20%以上,剩下的80%热量中的70%以上可以用于供热。
因此,将热电联产方式产出的电力按照普通电厂的发电效率扣除其燃料消耗,则热电厂供热的效率可以大大提高(约为中小型锅炉房供热效率的2倍左右)。
热电联产是国内外公认的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与热、电分产相比,热效率提高30%,集中供热比分散小锅炉供热效率高40%。
中兴能源有限公司火力发电厂·综合节能解决方案版本:V1.0-------------------------------------------------------------------------------中兴能源(天津)有限公司2010年9月目录:一、中兴能源有限公司介绍 (3)二、火电厂能耗特点分析 (4)1、火电厂整体工艺流程概述 (4)2.火力发电厂节能评价体系 (5)3、100MW—600MW在役机组经济性能技术指标(参考值) (6)三、中兴能源.火电系统节能投资技术线路 (7)1. 锅炉燃烧系统节油技术路线 (7)【技术名称】:燃煤锅炉气化微油点火技术 (7)【技术名称】:燃煤锅炉等离子煤粉点火技术 (8)【技术名称】:电站锅炉用邻机蒸汽加热启动技术 (8)2. 锅炉燃烧系统效率提升技术路线 (11)【技术名称】:复合相变换热技术 (11)【技术名称】:凝汽器螺旋纽带除垢装置技术 (14)3. 降低厂电率技术路线 (15)【技术名称】:风机、凝泵变频改造 (15)【技术名称】:电除尘器变频节能提效控制技术 (16)4. 热值回收综合技术路线 (18)【技术名称】:脱硫岛烟气余热回收及风机运行优化技术 (18)5. 吹灰优化技术路线 (20)【技术名称】:锅炉智能吹灰优化与在线结焦预警系统技术 (20)6. 预热密封技术路线 (22)【技术名称】:电站锅炉空气预热器柔性接触式密封技术 (22)7. 汽轮机效率提升技术路线 (23)【技术名称】:汽轮机通流改造 (23)【技术名称】:汽轮机汽封改造 (24)8. 热电联产技术路线 (26)【技术名称】:基于吸收式换热的新型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技术 (26)【技术名称】:纯凝汽轮机组改造实现热电联产技术 (28)四、EMC系统节能项目实施流程 (30)1、初步节能评估:现有能耗分析及对标评估 (30)2、节能计量与详细参数采集:详细参数测量,确定实施解决方案 (30)3、系统节能诊断及产品选型:节能产品组合及经济性评估 (30)4、节能实施与监测: (30)5、监控与优化: (31)一、中兴能源有限公司介绍中兴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兴能源”)注册资本12.9亿元,下设八大分支机构,主要经营范围涵盖太阳能光伏技术研发及工程承包、燃料乙醇作物种植及加工、合同能源管理、棕榈种植及油脂加工贸易、国际农业投资与开发、专利及技术进出口、资本运作与管理等相关领域。
IOO项节能环保先进技术目录一、节能技术(一)重点行业节能技术1、新型高效煤粉锅炉系统技术,工业锅炉预混式二次燃烧节能技术,锅炉智能吹灰优化与在线结焦预警系统技术,燃煤催化燃烧节能技术,锅炉水处理防腐阻垢节能技术2、工业炉窑黑体技术强化辐射节能技术,流态化焙烧高效节能炉窑技术,高效节能玻璃窑炉技术,高炉鼓风除湿节能技术,矿热炉节能技术3、火电厂烟气综合优化系统余热深度回收技术,纯凝汽轮机组改造实现热电联产技术4、等离子无油点火、气化小油枪、低负荷稳燃等节约和替代石油技术5、流程工业能量系统优化技术,能量转换系统效能提高及改造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仿真节能控制技术6、稀土永磁无铁芯电机节能技术,电机系统节能控制及改造技术7、高压变频调速技术,采用关键部件绝缘栅极型功率管(IGBT)以及特大功率高压变频调速技术8、对旋风机节能技术,曲叶型系列离心风机技术9、非稳态余热回收及饱和蒸汽发电技术,低热值高炉煤气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技术,高浓度有机废水浓缩燃烧发电技术10、矿热炉烟气余热利用技术,裂解炉空气预热节能技术,高固气比水泥悬浮预热分解技术11、脱硫岛烟气余热回收及风机运行优化技术,管束干燥机废汽回收综合利用技术,矿井乏风和排水热能综合利用技术12、机械式蒸汽再压缩技术,新型吸收式热变换器技术,热管/蒸汽压缩复合制冷技术(二)智能电网与能源清洁高效利用13、高效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智能配电、用电技术14、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及高密度多接入点分布式电源并网及控制技术,电网与用户互动技术15、太阳能储热新材料技术,太阳能采暖、制冷与建筑一体化技术,中、高温太阳能发电技术16、高效率、低成本、新型太阳能光伏电池制造技术,光伏逆变并网系统技术17、兆瓦级以上风电机组关键零、部件技术,风电逆变系统的数字化实时控制技术,风电储能及电网稳定技术18、煤炭高效分选技术,煤泥水高效澄清及控制技术,水煤浆制备技术,型煤加工及利用技术19、煤层气规模开发与采煤一体化技术,煤矿瓦斯高效抽采技术20、大型煤炭气化及煤基多联产系统技术,煤整体汽化联合循环技术(IGCC)21、煤炭(直接、间接)液化技术,高效煤制气技术,合成气制甲醇、制乙二醇技术,甲醇制低碳烯烧技术(三)节能电器与办公设备22、家电智能控制节能技术,低待机能耗技术23、空调制冷剂替代技术,温湿度独立调节技术,CO2热泵技术,电子膨胀阀变频节能技术24、水源、地源、空气源热泵与采暖、空调、热水联供系统技术,冰(水)蓄冷技术,空冷机组高效节能技术25、热电冷联产联供技术,分布式热电冷联产技术,基于吸收式换热的新型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技术(四)高效照明26、生产型金属有机源化学气相沉积设备(MC)CVD)、氢化物气相外延(HVPE)等外延装备制造关键技术27、1ED高效驱动和智能化控制技术,1ED光源与灯具模块化、标准化、系列化关键技术28、高效低成本筒灯、射灯、路灯、隧道灯、球泡灯等替代型半导体照明光源技术(五)新型节能建材29、1oW-E节能玻璃技术,节能镀膜玻璃技术30、烧结多孔砌块及填塞发泡聚苯乙烯烧结空心砌块节能技术,夹芯复合轻型建筑结构体系节能技术31、现有工业建(构)筑物节能改造技术(六)其他32、聚能燃烧技术,直燃式快速烘房技术33、工业冷却塔用混流式水轮机技术,工业循环水系统节能技术34、塑料注射成型伺服驱动与控制技术,高红外发射率多孔陶瓷节能燃烧器技术35、汽柴油油品加氢技术,油品精制技术36、内燃机节能技术,重型卡车废气余热利用技术37、新型生物反应器和高效节能生物发酵技术38、精滤工艺全自动自清洁节能过滤技术39、温伴沥青在道路建设与养护工程中的应用技术40、煤炭储运减损抑尘技术二、环保技术(-)大气污染治理41、燃煤工业锅炉烟气袋式除尘湿法脱硫技术,白泥■石膏法烟气脱硫技术,烧结烟气资源回收铁法脱硫技术,烟气循环流化床干法脱硫技术,半干法烟气脱硫除尘处理技术42、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烟气脱硝催化剂及再生技术,燃煤锅炉烟气SNCR脱硝技术43、高炉煤气袋式除尘技术,第四代“OG”法转炉烟气净化及煤气回收技术,焦炉烟气净化技术44、高性能电、袋组合式除尘技术,煤粉工业锅炉清洁燃烧及烟气污染控制技术45、工业排放有毒废气控制技术,有毒、有机废气、恶臭处理技术,蓄热式有机废气热力焚化技术,恶臭气体微生物治理技术46、机动车尾气排放净化技术,汽车尾气高效催化转化技术47、室内空气污染物控制与削减技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控制技术48、碳减排及碳转化利用技术,碳捕获、存储及利用技术49、铅蓄电池行业铅粉机尾气治理技术,“吸附回收+处理回用“VOCS 治理技术(二)水污染治理50、A2/O城市污水处理技术,氧化沟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技术,好氧生物流化床污水处理技术,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技术51、高效生物曝气滤池用于污水回用技术,悬挂链曝气污水处理成套技术,微纳米曝气技术,超磁分离水体净化技术52、气流封闭循环法处理氨氮废水技术,生物移动床深度脱氮除磷技术53、火电厂烟气脱硫废水处理技术,钢铁企业综合污水处理及回用技术,焦化废水微生物处理技术54、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印染废水生物处理-高效澄清-过滤组合处理技术,涂装工业废水处理技术,55、水生植物法湖泊生态修复技术,杀菌剂废水处理技术56、高效、低能耗污水处理与再生技术,重复用水技术(三)固体废物处理57、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垃圾填埋防渗材料、渗滤液处理、填埋气回收技术58、污泥高压隔膜压滤脱水技术,污泥加钙干化深度脱水技术59、污泥高温好氧发酵与生态利用技术,污泥自动化堆肥综合利用技术60、污泥磁化热解处理技术,污泥干化和清洁焚烧技术61、啤酒废酵母利用技术,啤酒麦糟资源化开发和利用,丢弃酒糟无害化、效益化处理技术(四)重金属污染防治62、镀镇废水资源化技术,电镀废水处理及回用技术,电絮凝水处理技术63、低含铜废液减排处理技术,有色金属冶炼废水深度处理技术,矿山废水膜处理技术64、集成膜分离技术处理含铝、镉类重金属废水,高浓度泥浆法处理重金属废水技术65、铅酸蓄电池行业废水治理技术,干法废蓄电池资源化利用技术66、含汞废物的汞回收处理技术,废旧荧光灯管汞回收处理技术(MRT),含汞产品的替代品开发与应用(五)噪声与振动控制67、大型发电厂环境噪声综合治理技术,双曲线冷却塔噪声控制技术68、道路声屏障材料、结构及其应用技术,城市交通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69、室内低频噪声和固体声污染控制设备及集成控制技术(六)其他70、污染土壤修复、污染水体修复、衬泥治理及富营养化防治技术,面源污染控制技术71、无组织排放污染气体净化技术,削减和控制二恶英排放的技术,消耗臭氧层物质替代品开发与利用技术72、电网、信息系统电磁辐射控制技术73、大气中污染物在线检测技术,水质及污染源在线检测技术,流动污染源(机车、船舶、汽车等)监测与防治技术74、废润滑油的环保再生技术,废弃油脂制备生物柴油成套技术75、环保基础材料制备及其应用技术,新型环保药剂制备技术三、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一)重点行业综合利用76、新型干法水泥窑协同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技术77、煤阡石似膏体自流充填技术,泵送阡石填充技术,用粉煤灰制备活性炭技术,造气渣综合利用技术78、冶金渣返炼钢生产技术,钢渣非金属磨料技术,熔融钢渣热闷处理及金属回收技术,超细钢渣粉生产改性S95级矿渣粉技术79、鼓风炉还原造铳熔炼清洁处置重金属(铅)废料技术,含硫铅渣生产粗铅、硫酸钠技术80、矿山尾矿资源生态型管理与综合利用技术,共生、伴生矿产资源中有价元素的分离及综合利用技术,矿山尾砂与废石快速充填采空区技术81、尾矿渣制备高性能微晶玻璃技术,尾矿、高炉渣生产新型复合材料技术82、废石料规模化优质高效利用技术,利用陶瓷废料生产干挂空心陶瓷板技术(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83、黄杂铜直接生产高精度板、带、管等技术,紫杂铜熔炼除氧、除杂技术以及轧制过程中的表面处理和精整技术84、废钢铁镀锌、镀辂等镀层的处理技术,废高合金钢的鉴定、检测和分选技术,混堆状废线材加工处理技术,废易拉罐等优质废铝的保级利用技术85、废旧家电与电子产品、汽车等拆解、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技术86、废旧橡胶常温粉碎、湿法粉碎、冷冻粉碎等生产精细胶粉技术,“预硫化和无模硫化翻新”轮胎翻新技术87、采用废瓦楞纸箱中高浓连续碎解、纤维分级处理、中高浓筛选、大直径盘磨打浆等工艺生产包装纸及纸板技术88、废塑料物理再生利用和机械化分类技术,废旧聚酯瓶生产聚酯切片技术,废旧塑料、废弃木质材料生产木塑材料及其制品技术89、废玻璃生产建筑和保温隔音等材料的间接再生利用技术(三)其它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90、非粮作物生物燃料乙醇及副产品联产技术,生物质热解、气化燃料技术,生物质直燃、混燃和气化供热/发电技术91、城市有机废弃物高效率厌氧消化技术,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垃圾、垃圾填埋气和沼气利用技术92、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四)机电产品再制造93、激光熔覆成形技术,等离子熔覆成形技术,堆焊熔覆成形技术94、高速电弧喷涂技术,高效能超音速等离子喷涂技术,超音速火焰喷涂技术,纳米复合电刷镀技术95、金属表面强化减摩自修复技术,类激光高能脉冲精密冷补技术,金属零部件表面粘涂修复技术,再制造零部件表面喷丸强化技术96、工程机械结构件销轴与轴套无损拆解技术,液压油缸活塞杆无损拆解技术,电机轴承拆解技术四、工业节水技术97、新型高浓缩倍率循环水处理技术,多功能电化学水处理器水质稳定技术98、冷却塔水蒸气回收技术,循环水泵运行方式调节技术,循环水余热利用技术99、煤化工废水处理及回用集成技术,城市中水在工业领域再利用技术100、雨水收集利用与回渗技术。
基于吸收式换热的新型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技术
一、技术名称技术名称::基于吸收式换热的新型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技术
二、适用范围适用范围::供热行业
三、与该节能技术相关生产环节的能耗现状与该节能技术相关生产环节的能耗现状::
目前全国北方地区总采暖供热建筑面积约80亿m 2,每年能耗1.8亿tc e ,占全国总能耗的7%,占全国城市建筑能耗的40%。
其中,热电联产集中供热面积超过45亿m 2,热电联产供热量约占北方集中供热量的一半以上。
四、技术内容技术内容::
1.技术原理
基于吸收式换热的新型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系统主要由4个环节构成。
第1个环节即吸收式换热环节是放热过程,实现了一次热网的低温回水;第2、3环节分步回收汽轮机排汽余热;同时,使回水加热过程实现了梯级升温。
根据不同集中供热系统运行参数的差异,循环中第2、3环节也可以只保留其中之一。
第4环节,在对热负荷进行调峰的同时,可保证吸收式换热环节必要的热网供水温度。
2.关键技术
1) 设置于热力站的吸收式换热机组,代替常规水水换热器,实现一次网低温回水。
2) 在热电厂内设置电厂余热回收专用吸收式热泵机组,代替常规的汽水换热器,回收凝汽器乏汽余热。
3.工艺流程
基于吸收式换热的新型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系统整体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设置于各小区热力站的吸收式换热机组与设置于热电厂供热首站的电厂余热回收专用热泵机组通过一次供热管网连接,一次网供水经各小区热力站的吸收式换热机组后降低至20℃左右返回电厂首站,再被电厂余热回收专用热泵机组梯级加热至130℃后供出,如此循环,同时消耗汽轮机采暖抽汽热量,回收汽轮机凝汽器乏汽余热。
五、主要技术指标主要技术指标::
1)充分回收电厂余热,提高热电厂供热能力30%以上;
2)大幅降低热电联产热源综合供热能耗40%;
3)可将既有管网输送能力80%,降低新建管网投资30%以上;(在城市核心区域,
图1 基于吸收式换热的新型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系统工艺流程图
热负荷快速增长的同时,地下空间资源基本用尽,供回水大温差运行避免破路施工,成 为管网扩容唯一解决方案)
4. 用户二次网运行参数不变,热力站工程改造量小,利于快速大规模推广。
:
技术应用情况:
六、技术应用情况
2009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组织的鉴定。
鉴定意见认为该技术是我国热电联产集中供热领域的一项重大原始创新,项目成果总体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目前,该技术已在内蒙赤峰市、山东嘉祥县和河北保定市等地实施了示范工程。
示范工程运行结果表明,设备及系统的运行参数均达到设计要求。
:
典型用户及投资效益:
七、典型用户及投资效益
典型用户:北京市热力集团、北京京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能太阳宫燃气热电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郑常庄燃气热电厂、赤峰富龙热电股份有限公司、大唐保定热电厂、大唐保定热力公司
建设规模:供热面积20万m2。
主要改造内容:安装电厂余热回收专用热泵机组一套;改造热力站一座,安装吸收式换热机组2台;建设热电厂至热力站热力供回水管线一条。
节能技改投资额450万元,建设期5个月。
每年可节能2056tc e,取得节能经济效益165万元,投资回收期3年。
推广前景和节能潜力:
:
八、推广前景和节能潜力
本技术不仅可以大幅度降低现有供热系统能耗和运行成本,还能有效推动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系统的进一步普及,并为未来核电站实现远距离供热创造条件。
预计到2015
年该技术能推广到20%(新增供暖面积),形成20万tc e/a的节能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