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任务书模板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3
第九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基础力学实验”团体赛综合实验任务书实验时间 5小时一、实验任务如图1所示,被测实验件为一铝制直杆,两端装有L 形钢制连接件。
铝杆实验段GH 为等截面段,横截面为阶梯形(见I-I 剖面图)。
铝杆两端面上各分布有3个加载螺孔A ()、B (A 'B ')、C (C )和一个加载槽E ('E '),两端的L 形钢制连接件上各有一个加载螺孔D (),见A 向视图和B 向视图,各孔的位置可能有微小加工误差。
D '请用电阻应变测量方法完成下列工作:1、确定阶梯形截面的形心位置并与理论值进行对比分析。
(30分)说明:(1)只能利用三对加载螺孔A (A ')、B (B ')、C (C ')进行拉伸加载。
(2)载荷最大值为1000N。
2、实现在单向拉伸加载,并确定此状态下应变为零0αε=的方位角α。
(20分) 说明:载荷最大值为1000N。
3、使用L 形钢制连接件上的加载螺孔D 和D '进行加载,确定当载荷为400N 时, I -I 截面上的内力x F 、z M 、y M 和截面上K'-K 位置的扭转切应力K τ(见I-I 剖面图)。
材料的弹性模量E =74GPa ,泊松比μ =0.31。
(35分) 说明:载荷最大值为500N。
4、使用L 形钢制连接件上的加载螺孔D 和D '进行加载,确定加载点的连线与铝杆横向对称面II 的交点位置。
(15分)说明:(1)数据保留到整数位。
(2)载荷最大值为500N。
图 1 实验件二、实验要求1、完成实验报告;2、报告中必须有较详细的实验方案;3、有完整的原始数据记录;4、实验过程中所有粘贴的应变片均需要保留,试件随实验报告一起上交。
三、实验装置与配件1、综合实验架中的拉伸实验部分,见图2。
2、电阻应变片 35片3、接线端子 35对4、M4螺栓 4个5、M4螺帽 4个6、其他辅助材料 酒精棉、丙酮棉、502胶、导线等。
一、实验实训主要内容
通过手感目测来判断纤维的大类,而后通过显微镜来观察纤维的纵向结构进一步来判断纤维的种类。
二、实验实训方法、过程步骤
A、试样准备(纵向结构)
取试样一小束,手扯整理平直,用右手拇指和食指夹取20-30根纤维,将纤维放在载玻片上,滴上蒸馏水,将盖玻片从一侧慢慢压下,即制备好玻片试样。
B、显微镜的认识和调节
(1)取镜和放置:显微镜平时存放在柜或箱中,用时从柜中取出,右手紧握镜臂,左一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放在自己左肩前方的实验台上,镜座后端距桌边1-2寸为宜,便于坐着操作。
(2)对光:用拇指和中指移动旋转器(切忌手持物镜移动),使低倍镜对准镜台的通光孔(当转动听到碰叩声时,说明物镜光轴已对准镜筒中心)。
打开光圈,上升集光器,并将反光镜转向光源,以左眼在目镜上观察(右眼睁开),同时调节反光镜方向,直到视野内的光线均匀明亮为止。
(3)放置玻片试样:取一玻片试样放在镜台上,一定使有盖玻片的一面朝上,切不可放反,用推片器弹簧夹夹住,然后旋转推片器螺旋,将所要观察的部位调到通光孔的正中。
(4)调节焦距:以左手按逆时针方向转动粗调节器,使镜台缓慢地上升至物镜距试样片约5毫米处,应注意在上升镜台时,切勿在目镜上观察。
一定要从右侧看着镜台上升,以免上升过多,造成镜头或试样片的损坏。
然后,两眼同时睁开,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左手顺时针方向缓慢转动粗调节器,使镜台缓慢下降,直到视野中出现清晰的物象为止。
(5)如果采用高倍物镜,一般先用低倍物镜,然后转动物镜转换器,使高倍物镜代替低倍物镜。
三、实验实训结果与分析
四、讨论与小结
自己写。
第1篇一、任务背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实践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使其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为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特制定本实践教学任务书。
二、任务目标1.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其能够熟练掌握所学专业的基本技能。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
4.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任务内容1. 实践教学项目(1)专业课程实验:根据专业课程要求,完成实验操作,掌握实验原理和方法。
(2)课程设计:结合专业特点,完成课程设计任务,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
(3)毕业设计(论文):围绕专业领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研究,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4)实习实训:在企业或实验室进行实习实训,了解行业发展趋势,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5)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2. 实践教学环节(1)实验课程:完成实验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2)课程设计:指导学生完成课程设计任务,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
(3)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研究,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4)实习实训:组织学生参加实习实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5)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任务实施1. 实践教学计划(1)制定实践教学计划,明确实践教学目标和任务。
(2)合理安排实践教学时间,确保实践教学效果。
(3)根据实践教学任务,制定相应的实践教学方案。
2. 实践教学资源(1)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平台。
(2)配备实践教学设施设备,满足实践教学需求。
(3)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实践教学指导教师。
3. 实践教学考核(1)建立实践教学考核体系,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全面评估。
第1篇项目名称:现代企业管理模拟实训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对管理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我校特开设现代企业管理模拟实训课程。
本课程旨在通过模拟企业运营的全过程,让学生深入了解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提高学生的决策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项目目标1. 熟悉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包括战略规划、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
2. 培养学生运用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决策能力。
5.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规划。
三、项目内容1. 实训平台介绍:介绍现代企业管理模拟实训平台的基本功能、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2. 企业运营模拟:学生以企业家的身份,通过模拟企业运营,了解企业战略规划、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环节。
3. 案例分析:针对实际企业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团队协作训练:通过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5. 模拟竞赛:组织学生参加模拟竞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项目实施1. 实训时间:共8周,每周2课时,共计16课时。
2. 实训方式: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模拟竞赛等多种形式。
3. 实训要求:(1)学生需认真参加每次实训,按时完成实训任务。
(2)学生需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3)学生需认真撰写实训报告,总结实训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4)学生需遵守实训纪律,保持实训环境的整洁。
五、项目评价1. 实训报告:根据实训报告的内容、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评价。
2. 案例分析:根据学生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评价。
3. 团队协作:根据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进行评价。
4. 模拟竞赛:根据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进行评价。
测量实习任务书任务一:普通水准测量一、目的与要求1、熟悉普通水准测量的施测、记录、计算、闭合差调整及高程计算方法;2、各项操作轮流进行,每位组员至少作一个测站的观测操作工作。
二、计划与仪器准备主要设备:水准仪一台、三角架一副、水准尺2把、记录本1个。
三、外业观测方法与步骤1、场地布置选一适当场地,在场地中选1个坚实点作为已知高程点A(高程假定为H A=78.668m),选定B,C,D三个坚实点作为待测高程点,进行闭合水准路线测量。
2、安置仪器安置水准仪于A点和待测水准点(右图中为TP1)大致等距离处安置仪器;具体操作步骤:(1)在测站上松开三脚架架腿的固定螺旋,按需要的高度调整架腿长度,再拧紧固定螺旋,张开三脚架将架腿踩实,并使三脚架架头大致水平。
(2)从仪器箱中取出水准仪,用连接螺旋将水准仪固定在三脚架架头上。
3、粗略整平通过调节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
具体操作步骤:(1)用两手按箭头所指的相对方向转动脚螺旋1和2,使气泡沿着1、2连线方向由a移至b。
(2)用左手按箭头所指方向转动脚螺旋3,使气泡由b移至中心。
整平时,气泡移动的方向与左手大拇指旋转脚螺旋时的移动方向一致——左手原则。
4、瞄准水准尺(1)目镜调焦松开制动螺旋,将望远镜转向明亮的背景,转动目镜对光螺旋,使十字丝成像清晰。
(2)初步瞄准通过望远镜筒上方的照门和准星瞄准水准尺,旋紧制动螺旋。
(3)物镜调焦转动物镜对光螺旋,使水准尺的成像清晰。
(4)精确瞄准转动微动螺旋,使十字丝的竖丝瞄准水准尺边缘或中央。
5、精确整平精确整平简称精平。
眼睛观察水准气泡观察窗内的气泡影像,用右手缓慢地转动微倾螺旋,使气泡两端的影像严密吻合。
此时视线即为水平视线。
微倾螺旋的转动方向与左侧半气泡影像的移动方向一致。
6、读数后视A点的水准尺,精平后读取后视读数a,记入手薄;前视B点的水准尺,精平后读取前视读数b,记入手薄。
读数注意事项:符合水准器气泡居中后,应立即用十字丝中丝在水准尺上读数。
钢筋工实训任务书一、目的通过该实习过程,提高学生对钢筋工程的认识和了解,并学会和基本掌握一两门钢筋加工技术。
二、要求1.严格按指导人员的要求进行实训作业;2.遵守纪律,注意安全;3.学会正确使用钢筋机械;4.基本掌握钢筋加工制作的工艺方法。
三、任务书(一)实训任务1.钢筋加工制作①钢筋机械调直②钢筋下料(断钢机、切割机)③手工弯制箍筋④粗箍筋弯曲成型2.钢筋绑扎3.钢筋连接①双面搭接焊②竖向电渣压力焊③窄间隙焊4.观摩机械连接工艺及试作①套筒挤压连接技术②滚轧直螺纹连接技术5.观摩钢筋接头力学实验(二)任务量1.钢筋调直和断料按个人完成的加工需求量进行;2.手工弯制箍筋每人数10个;3.粗钢筋弯曲成型在指导师傅的协助下完成;4.钢筋绑扎以组为单位完成数个构件;5.构件连接的三种方法,每人完成一个成品焊件。
四、组织管理及工作秩序安排(一)组织与管理1.由实训中心方面负责任务及技术安排;2.由相关工种指导人员组成实训指导小组,分工合作指导各组学生相关内容实训;3.由实训中心安排专人员负责安全管理;4.每班以8人一组,共分五个组,轮流进行各项内容的训练;5.严格考勤制度,每天由指导师傅负责每组的考勤。
(二)工作秩序安排每班自行安排流到秩序。
集中拉力试验,由各组完成试件后利用7~8节课到实验室去观摩试验过程及结果。
钢筋工实训指导书一、钢筋放样在钢筋师傅的指导下,完成一根构件的放样任务,并填写成钢筋大样表,完成后交给实训中心,作为评定成绩的依据。
二、钢筋机械的使用1.调直机打开护盖,观看内部构造;2.开机调直断料,按加工的箍筋下料尺寸断料;3.断钢机在师傅的指导下,完成粗钢筋下料工作;4.弯钢机的使用,由师傅指导确定好弯心直径大小,弯折移动量大小,弯折角度控制,试弯,最后弯曲成型。
三、焊接1.选定焊件的钢筋尺寸Ф12~22(一、二级钢均可)电渣压力焊800mm两根2.焊件长窄间隙焊350mm两根搭接焊(双面)300mm两根注明:电渣压力焊和窄间隙焊的焊件可反复割断,重复使用,直到满足基本试件长度为止。
《工程施工试验与检测》课程实训任务书一、课程实训目的工程施工试验检测技术,将工程试验检测的基本理论和测试操作技能及建设工程相关科学基础知识融为一体,是工程中确定设计参数、质量控制、验收评定、养护管理等的主要依据。
工程试验检测工作对于提高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降低工程造价、推广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和安全,推动工程施工技术进步等方面均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随着铁路客运专线、高速公路技术等级的提高,铁道、交通行业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和施工单位对加强工程质量检测与施工质量控制及验收工作给予高度重视。
通过本次实训,使学生熟悉和掌握试验检测各项常规检测的步骤和方法,巩固和扩大专业知识,并进一步学会综合运用已学到的理论知识与现场实践相结合。
通过查阅有关的资料,提高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处理工程施工试验与检测复杂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工程施工试验与检测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实训基础资料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2.《公路土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J 053-94)3.《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4.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 F80/1-2004)6.《工程施工试验与检测》教材三、课程实训内容(一)开工前试验室筹建内容设计(二)案例分析及计算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案例(质量法)K70+100匝道桥钢筋混凝土盖梁,设计强度等级为C30,要求坍落度50~70mm。
材料:葛洲坝股份有限公司水泥厂(三峡牌普通硅酸盐42.5)硅酸盐水泥,砂为唐白河黄砂(中砂),襄南粘土矿碎石Dmax=40mm;采用假定容重法每立方混凝土2450kg计算。
要求:计算并优选混凝土配合比(必须采用三个水灰比)。
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案例(体积法)K70+100匝道桥钢筋混凝土墩身,设计强度等级为C25,要求坍落度30~50mm。
第1篇一、课程名称《XX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二、课程性质本课程是XX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旨在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XX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三、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XX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了解XX专业的发展动态和前沿技术;(3)熟悉XX专业的实践操作规范和安全知识。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具备XX专业的实际操作能力;(2)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2)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四、课程内容1. 实践教学模块:(1)XX专业基础实践;(2)XX专业综合实践;(3)XX专业创新实践。
2. 实践教学环节:(1)实验实训;(2)实习实训;(3)项目实践;(4)毕业设计(论文)。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1.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系统讲解XX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演示法:教师通过实际操作演示XX专业的实践操作方法;(3)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4)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5)实践法: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XX专业的实际操作技能。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2)网络教学:通过校园网络平台,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和在线互动;(3)实验室教学: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4)校企合作: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
六、实践教学安排1. 实践教学时间:本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共计XX周,其中实验实训XX周,实习实训XX周,项目实践XX周,毕业设计(论文)XX周。
2. 实践教学地点:(1)实验室:进行XX专业基础实践和综合实践;(2)实习实训基地:进行实习实训和项目实践;(3)企业: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实践环节。
实验报告任务书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提供详细的任务要求和实验要求,指导学生完成实验过程,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验设计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及科学思维能力。
实验项目及内容:本实验包括以下项目:1. 实验准备:a. 列出实验所需材料和器材清单;b. 准备实验所需的试剂和溶液;c. 设计实验流程和步骤。
2. 实验操作:a. 按照实验流程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b. 注意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c. 记录实验过程中的观察、数据、测量值等。
3. 数据处理:a. 对实验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b. 进行数据分析,包括计算、统计和图表制作;c. 对结果进行合理解释和推理。
4. 结果与讨论:a. 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和结果分析;b. 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并提出不足之处和改进意见;c. 总结实验的重要发现和对相关领域的意义。
要求:1. 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定,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和试剂;2. 严格按照实验要求进行实验操作,注意记录实验过程和数据;3. 对实验数据进行合理处理和分析,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4. 实验报告要有明确的结构,清晰的逻辑,语言准确简练;5. 实验报告要包括必要的图表和数据分析,且结果与讨论相结合;6. 实验报告要注重实验的可重复性和推广性,结果能够得到验证和应用。
参考资料:学生可参考教材、期刊论文、相关实验指导书等资料进行实验设计、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
可以使用国内外通用的引文格式,如APA、MLA等。
截止日期:学生需按时完成实验报告并交至指定邮箱或实验室办公室。
逾期不交或考核不合格者,成绩将受到相应扣分或不予批阅。
备注: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如遇到实验器材缺失、操作不当等问题,请立即向实验室管理员或实验指导教师反馈,以便及时解决。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准备实验,并按照要求完成实验报告。
通过实验的开展,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实验技能,提高动手实践能力,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实验所涉及的科学原理和方法。
第1篇一、课程名称(请在此处填写课程名称)二、课程简介(请在此处填写课程简介,包括课程的目的、意义、课程内容等)本课程旨在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1. 掌握(请在此处填写课程主要知识点)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4. 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请在此处填写课程主要知识点)的基本理论;(2)使学生了解(请在此处填写课程主要知识点)的发展现状和趋势;(3)使学生熟悉(请在此处填写课程主要知识点)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操作方法。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 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2)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3)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
四、教学内容1. (请在此处填写课程章节名称1):(1)本章主要介绍(请在此处填写章节主要知识点);(2)通过实验(请在此处填写实验名称1)使学生掌握(请在此处填写实验目的)。
2. (请在此处填写课程章节名称2):(1)本章主要介绍(请在此处填写章节主要知识点);(2)通过实验(请在此处填写实验名称2)使学生掌握(请在此处填写实验目的)。
3. (请在此处填写课程章节名称3):(1)本章主要介绍(请在此处填写章节主要知识点);(2)通过实验(请在此处填写实验名称3)使学生掌握(请在此处填写实验目的)。
(以此类推,填写所有章节和实验内容)五、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系统地传授(请在此处填写课程主要知识点)的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了解(请在此处填写课程主要知识点)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操作方法。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实验教学任务书
(201 -201 学年第学期)
教学单位教研室行课实验室实验课程名称实验学时__ ___
注:1.此表一式三份,由教研室主任负责按教学大纲组织拟订与核对,经系部审核及教务处审核后,实验室主任负责组织实施,教务处、教研室、实验室各留一份存档。
2.实验室名称填建制实验室名称,实验类型请填写演示、验证、综合、设计,实验要求请填写必修或选修。
3.如有新增和改进实验及实验项目名称有误,请在备注栏内注明,如不够请在空白表内填写。
教研室主任签字(单位盖章) 教务处审核(单位盖章) ______________。
实验一:白盒测试任务书1.实验内容:编写一个程序,循环从标准输入读入某雇员的工作时间(以小时计)和每小时的工资数,计算并输出他的工资。
若雇员月工作小时超过40小时,则超过部分按原工资的1.5倍的加班工资来计算。
若雇员月工作小时超过50小时,则超过50的部分按原工资的3倍的加班工资来计算,而40到50小时的工资仍按照原工资的1.5倍的加班工资来计算。
2.实验要求:分别用白盒测试方法中语句覆盖条件覆盖X<=40为真记为T1x>40为假记为-T1x>50为真记为T2X<=40为真记为T1x>40为假记为-T1x>50为真记为T23.程序参考:#include <iostream.h>double main(){int hours;double payment,wage;cout<<"please input hours and per hour pay:";cin>>hours>>wage;if (hours<40)payment=hours*wage ;else if ((hours>40) && (hours<=50))payment=40*wage+(hours-40)*1.5*wage;else if (hours>50)payment=40*wage+10*1.5*wage+(hours-50)*3*wage;cout<<"The final payment are:"<<payment;return payment;}提交作业命名格式:。
毕业设计(论文)材料之二(1)
安徽工程大学本科
毕业设计(论文)
专业:金属材料工程
题目:热处理温度和保温时间对马氏体
奥氏体双相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作者姓名:王风
导师及职称:朱先琦副教授
导师所在单位:安徽工程大学
2016年 1 月15 日
安徽工程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2016 届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
学生姓名:王风
Ⅰ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中文:热处理温度和保温时间对马氏体奥氏体双相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英文:Simulation。
Ⅱ原始资料
参考文献:
[1] 刘瑞玲,范金辉. 铸造实用数据速查手册[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 王文清,李魁盛. 铸造工艺学[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3] 铸造工程师手册编写组铸造工程师手册[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4] 吴宗泽,罗胜国. 机械课程设计手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 刘彩英. 实用模具设计与制造手册[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换成金属固态相变,金属材料热处理等)
Ⅲ毕业设计(论文)任务内容
1、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本课题设计适当的实验方案,采用金相显微镜或SEM等试验方法,研究不同的淬火温度、保温时间等因素对马氏体奥氏体双相钢的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实践知识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探求未知、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和从事实践的基本能力。
2、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根据毕业设计课题,查阅并收集相关资料;
(2)根据给定的铸造件零件图,选择工艺方案;
(3)进行铸造工艺设计和浇冒口系统计算;
(4)对铸件充型过程、凝固过程进行模拟;
(5)绘制铸造工艺图;
(从开题报告中复制过来)
(6)翻译与课题内容相关的外文论文一篇;
(7)编写说明书,打印出图。
3、提交的成果
(1)毕业设计(论文)正文;
论文正文部分的字数不少于1.2万字,用Word完成论文的编写,按照《安徽工程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成果撰写规范》的要求完成论文。
(2)一篇引用的外文文献及其翻译;
(3)附不少于10篇主要参考文献的题录及摘要。
指导教师(签字)
教研室主任(签字)
批准日期2015年12月25日
接受任务书日期2015年1月15日
完成日期2016年6月12日
接受任务书学生(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