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 自救与互救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8.15 KB
- 文档页数:9
煤矿工人应急处置自救互救、避险逃生培训范本一、紧急情况下的自救措施1. 迅速判断,并迅速采取响应措施。
在出现紧急情况时,矿工应立即判断事态的严重程度,并迅速采取相应的措施。
例如,如果发生火灾,应立即关闭任何可燃气体供应,同时采取灭火措施,防止火势进一步蔓延。
2. 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
在矿井中工作时,矿工应始终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尘口罩、防护眼镜等。
这些防护装备能够在紧急情况下保护矿工的头部、面部和眼睛的安全。
3. 查找最近的避险场所。
在紧急情况下,矿工应尽快查找最近的避险场所。
这些避险场所可以是安全出口、指定的避难室或其他安全区域。
矿工应清楚地知道这些地点的位置,并在发生紧急情况时立即前往。
4. 按照正确的逃生路线撤离。
为了更高效地逃离事故现场,矿工应按照正确的逃生路线撤离。
逃生路线应事先规划好,并且矿工应了解并熟悉这些路线。
在逃生过程中,矿工应遵循指示,避免慌乱和拥挤,确保自身安全。
二、互助救援的重要性1. 建立互助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煤矿工作中,互助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对于应对紧急情况至关重要。
矿工应意识到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以最佳方式解决问题。
互助救援不仅可以提高个人的生存率,还可以提高整个团队的安全水平。
2. 良好的沟通和配合。
在紧急情况下,良好的沟通和配合是关键。
矿工应与同事保持沟通,及时交流信息并协调行动。
通过有效的沟通,矿工可以迅速了解其他人的情况和需求,并提供帮助和支持。
3. 掌握简单的急救技能。
在紧急情况下,掌握简单的急救技能可以帮助挽救更多的生命。
矿工应接受相关的急救培训,了解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例如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
在事故发生后,如果有人受伤,矿工可以立即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并为伤者争取更多的生存时间。
4. 组织逃生和救援行动。
在发生紧急情况时,矿工应组织逃生和救援行动。
首先,矿工应帮助弱势群体,例如老年人、孕妇和伤员,确保他们的安全。
其次,矿工应协调行动,互相提供支持和帮助。
应急救援培训教案培训时间:培训教师:培训内容:1、自救互救、避险逃生技能2、自救器的使用3、避灾路线4、现场创伤急救、窒息急救、出血急救、骨折急救、伤员搬运等基本技能5、压风自救装置的使用方法一、自救互救、避险逃生技能1、煤矿伤亡事故分类。
(1)煤矿伤亡事故按伤害程度分为:轻伤、重伤、死亡。
(2)煤矿伤亡事故按伤亡人数或直接经济损失分为:一般事故、较大事故、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
(3)煤矿伤亡事故按伤亡事故性质分为:顶板事故、瓦斯事故、机电事故、运输事故、火药放炮事故、水害事故、火灾事故、其它事故。
2、什么叫自救、互救。
所谓自救就是矿井发生灾变事故时,在灾区或受灾区影响区域的人员进行避灾和保护自己。
而互救则是在有效地自救前提下妥善地救护他人。
3、发生灾害事故现场作业人员应急自救互救基本原则。
(1)迅速撤离灾区:当发生重大灾害事故时,灾区不具备事故抢险的条件,或者在抢救事故时可能危及营救人员自身安全时,应迅速撤离现场,躲避到安全地点或撤到井上。
(2)及时报告灾情:在灾害事故发生初期,现场作业人员应尽量了解和判断事故性质、地点和灾害程度,在积极、安全地消除或控制事故的同时,要及时向矿调度室报告灾情,并迅速向事故可能波及区域人员发出警报。
(3)积极消除灾害:利用现场条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及时投入现场抢救,将事故消灭在初始阶段或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最大限度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抢救人员时要做到“三先三后”。
(4)妥善安全避灾:当灾害事故发生后,避灾路线因冒顶、积水、火灾或有害气体等原因造成阻塞,现场作业人员无法撤退时,或自救器有效工作时间内不能达到安全地点时,应迅速进入避难硐室和灾区较安全地点,或者就进快速构造临时避难硐室,进行自救互救,妥善安全避灾,努力维持和改善自身生存条件,等待营救。
4、有害气体中毒或窒息伤工的现场急救。
井下发生瓦斯、煤尘爆炸或火灾事故后,会产生大量一氧化碳,使人中毒;有时煤与瓦斯突出造成高浓度瓦斯充满巷道;或者在冒顶、透水后,采空区的有害气体涌入巷道,也会造成人员中毒或窒息。
矿井自救、互救与现场急救培训教案矿井发生事故后,矿山救护队不可能立即到达事故地点。
实践证明,矿工如能在事故初期及时采取措施,正确开展自救互救,可以减小事故危害程度,减少人员伤亡。
所谓“自救”,就是矿井发生意外灾变事故时,在灾区或受灾变影响区域的每个工作人员避灾和保护自己而采取的措施及方法。
而“互救”则是在有效地自救前提下为了妥善地救护他人而采取的措施及方法。
自救和互救的成效如何,决定于自救和互救方法的正确性。
为了确保自救和互救的有效,最大程度地减小损失,每个人井人员都必须熟知以下内容:(1)熟悉所在矿井的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2)熟悉矿井的避灾路线和安全出口;(3)掌握避灾方法,会使用自救器;(4)掌握抢救伤员的基本方法及现场急救的操作技术。
第一节矿工自救与互救矿井发生灾害事故时,灾区人员正确开展救灾和避灾,能有效地保证灾区人员的自身安全和控制灾情的扩大。
大量事实证明,当矿井发生灾害事故后,矿工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积极、正确地采取救灾、自救、互救措施,是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的重要环节。
一、发生事故时现场人员的行动原则1.及时报告灾情发生灾变事故后,事故地点附近的人员应尽量了解或判断事故性质、地点和灾害程度,并迅速地利用最近处的电话或其他方式向矿调度室汇报,并迅速向事故可能波及的区域发出警报,使其他工作人员尽快知道灾情。
在汇报灾情时,要将看到的异常现象(火烟、飞尘等)、听到的异常声响、感觉到的异常冲击如实汇报,不能凭主观想像判定事故性质,以免给领导造成错觉,影响救灾,这在我国煤矿救灾中是有沉痛教训的。
2.积极抢救灾害事故发生后,处于灾区内以及受威胁区域的人员,应沉着冷静。
根据灾情和现场条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及时投入现场抢救,将事故消灭在初起阶段或控制在最小范围,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在抢救时,必须保持统一的指挥和严密的组织,严禁冒险蛮干和惊慌失措,严禁各行其是和单独行动;要采取防止灾区条件恶化和保障救灾人员安全的措施,特别要提高警惕,避免中毒、窒息、爆炸、触电、二次突出、顶帮二次垮落等再生事故的发生。
矿工自救与互救教案5【矿工自救与互救教案】一、教案背景矿工是在矿山中从事采矿工作的人员,他们常常面临着各种危险和困难。
为了提高矿工的自我保护能力和互相救助的能力,本教案旨在为矿工提供相关的自救与互救知识和技能培训。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矿工自救与互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 掌握矿工自救与互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 学会使用自救与互救工具和设备;4. 培养矿工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矿工自救与互救的概念和意义;2. 矿工自救与互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 矿工自救与互救工具和设备的使用;4. 矿工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的培养。
四、教学步骤1. 自救与互救概念的介绍自救与互救是指在矿山工作中,矿工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自己和互相帮助的行为。
介绍自救与互救的概念和意义,引发学生对自救与互救的重要性的思考。
2. 矿工自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2.1 安全意识的培养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安全意识的重要性,提醒他们时刻保持警惕,注意矿山工作中的潜在危险。
2.2 紧急情况下的自救方法介绍紧急情况下的自救方法,如火灾时的逃生、窒息时的呼吸方法等,并进行实际操作演示,让学生亲身体验。
2.3 矿山事故的自救方法分析常见的矿山事故,如坍塌、透水等,介绍相应的自救方法和应急措施。
3. 矿工互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1 互救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互救的重要性,只有团结合作才能有效地应对矿山工作中的各种危险和困难。
3.2 互救的基本原则介绍互救的基本原则,如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相互沟通等,并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实际操作。
3.3 互救工具和设备的使用介绍常见的互救工具和设备,如救生绳、呼吸器等,讲解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4. 矿工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的培养4.1 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通过团队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2 沟通技巧的培养介绍有效的沟通技巧,如倾听、表达、反馈等,通过角色扮演和讨论,让学生学会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
矿工自救与互救教案一、背景介绍随着我国煤矿产业的快速发展,矿工的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矿工在工作中面临着诸多危险,如瓦斯爆炸、煤尘爆炸、透水、顶板冒落等。
为了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提高矿工在遇到突发事件时的自救与互救能力,本教案旨在对矿工进行自救与互救知识的培训。
二、教学目标1.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使矿工充分认识到自救与互救的重要性。
2.使矿工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救与互救技能。
3.培养矿工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正确地采取自救与互救措施。
三、教学内容1.矿工自救与互救的基本原则(1)保持冷静,迅速判断事故性质和状况。
(2)迅速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3)充分利用现场资源,进行自救与互救。
2.矿工自救与互救的基本技能(1)呼吸系统的防护:使用防尘口罩、自救器等。
(2)疏散逃生:熟悉矿井的疏散通道和逃生路线,掌握疏散逃生的方法。
(3)紧急救护: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如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
(4)通信联络:掌握使用矿井通信设备的方法,及时与地面取得联系。
3.矿工自救与互救的注意事项(1)遵守矿井的安全规定,不擅自行动。
(2)在遇到事故时,要听从指挥,有序疏散。
(3)在自救与互救过程中,要注意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矿工自救与互救的基本原则、技能和注意事项。
2.案例分析法:分析矿工自救与互救的成功案例,总结经验教训。
3.模拟演练法:组织矿工进行自救与互救的模拟演练,提高矿工的实战能力。
4.视频教学法:观看矿工自救与互救的教学视频,使矿工更加直观地了解自救与互救的方法。
五、教学评价1.课后作业:布置矿工自救与互救的课后作业,检验矿工的学习效果。
2.现场考核:组织矿工进行自救与互救的现场考核,评估矿工的自救与互救能力。
3.定期回访:对矿工进行定期回访,了解矿工在实际工作中自救与互救的应用情况。
六、教学总结通过本教案的培训,矿工应具备自救与互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矿工在遇到突发事件时的应对能力。
煤矿井下自救与互救一、煤矿井下安全避危“六大系统”的作用六大系统: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风联络系统6大安全避险系统1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主要用来监控和预警瓦斯、火、冲击地压等重特大事故。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可用于监测甲烷浓度、风速、风压、馈电状态、风门状态、风筒状态、局部通风机开停、主通风机开停等,当瓦斯超限或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行或掘进巷道停风时,自动切断相关区域的电源并闭锁,同时报警。
系统还具有煤与瓦斯突出预警、火灾监控与预警、矿山压力监测与预警等功能。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在应急救援和事故调查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煤矿井下发生瓦斯、煤尘爆炸等事故后,系统的监测记录是确定事故时间、爆源、火源等的重要依据之一。
2 煤矿井下人员位置监测系统矿井下人员位置监测系统又称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和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
部分系统除具有人员位置监测功能外,还具有单向或双向紧急呼叫等功能。
各个人员出入井口、采掘工作面等重点区域出入口、盲巷等限制区域应设置分站。
煤矿井下人员位置监测系统在遏制超定员生产、防止人员进入危险区域、事故应急救援、及时发现未按时升井人员、领导下井带班管理、特种作业人员管理、井下作业人员考勤、持证上岗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 矿井通信系统矿井通信系统又称矿井通信联络系统,是煤矿安全生产调度、安全避险和应急救援的重要工具。
矿井通信系统包括矿用调度通信系统、矿井广播通信系统、矿井移动通信系统、矿井救灾通信系统。
煤矿应装备矿用调度通信系统,积极推广应用矿井广播通信系统和矿井移动通信系统。
救护队应装备矿井救灾通信系统。
4 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煤矿必须为入井人员配备额定防护时间不低于30min的自救器。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入井人员必须携带隔离式自救器,高瓦斯矿井的入井人员宜携带隔离式自救器。
隔离式自救器宜选用压缩氧隔离式自救器。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应建采区避难硐室(又称避险硐室),突出煤层的掘进巷道长度及采煤工作面走向长度超过500m时,必须在距离工作面500m范围内建设避难硐室或设置救生舱。
矿工避灾、自救与互救培训教案一、矿工井下避灾的基本原则和行动准则•1、井下避灾的基本原则•(1)积极抢险。
灾害事故发生后,处于灾区内以及受威胁区域的人员,应沉着冷静,根据灾情和现场条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及时投入现场抢险,将事故消灭在初期阶段或控制在最小范围,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在抢险时,必须保持统一的指挥和严密的组织,严禁冒险蛮干和惊慌失措,严禁各行其是和单独行动;要采取防止灾区条件恶化和保障救灾人员安全的措施,特别要警惕并避免中毒、窒息、爆炸、触电、二次突出、顶帮二次跨落、再次火灾等新事故发生。
•(2)及时报警。
在事故发生初期,事故地点及附近的人员应认真准确地分析判断灾情,在积极、安全地消灭或控制事故的同时,及时向矿井调度室汇报,迅速向可能受事故波及区域的人员发出报警。
•(3)安全撤离。
当受灾现场不具备事故抢险的条件,或抢救时可能危机人员的安全时,应由本班的班长或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根据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中规定的撤退路线和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尽量选择安全条件最好、距离最短的路线,迅速撤离危险区域。
在撤退时,要服从领导,听从指挥,根据灾情使用防护用品和装备;要发扬团结互助的精神和先人后己的风格,主动承担工作任务,照料好伤员和年老体弱的同志;遇有溜煤眼、积水区、跨落区等危险地段,应探明情况,谨慎通过。
•(4)妥善避灾。
如无法撤退(通路冒顶阻塞、在自救器有效工作时间内不能到达安全地点等)时,应迅速进入预先筑好的或就近地点快速建筑的临时避难硐室,或者选择灾区较安全地点,进行自救和互救,妥善避灾,努力维持和改善自身生存条件,等待矿山救护队的援救。
•2、在灾区避灾的行动准则•(1)选择适宜的避灾地点。
应迅速进入预先构筑好的避难硐室或其他安全地点暂时躲避;也可利用工作地点的独头巷道、硐室或两道风门之间的巷道,用现场的材料修建临时避难硐室。
•(2)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第一节矿工自救互救自救:就是矿井发生意外灾害事故时,在灾区或受灾区影响区域的每个工作人员避灾和保护自己而采取的措施及方法。
互救:是指井下发生事故以后,每个现场作业人员在有效地进行自救的前提下,没有受到伤害的人员妥善地救护伤害人员的方法。
一、发生事故时现场人员的行动原则1.及时报告2.积极抢救3.安全撤离4.妥善避灾二、自救器和避难硐室(一)自救器过滤式自救器分为:隔离式1.过滤式自救器作用:井下发生火灾或瓦斯爆炸时矿工及时戴上,用来防护一氧化碳中毒。
氧气浓度≥18%适用条件:一氧化碳≤1.5%工作原理:使用方法:(1)取下橡胶保护罩;(2)拉开封口装置;(3)去掉上部外壳;(4)取出过滤罐;(5)将口具放入口中,咬住牙垫;(6)夹鼻夹,用嘴呼吸;(7)取下矿帽,戴上头带;(8)戴上矿帽,立即撤离灾区。
佩戴注意事项:2.化学氧自救器适用范围:任何条件下都可以使用,缺氧的情况下也可以用。
工作原理:使用方法:1.取下橡胶保护罩;2.拉开封口装置;3.去掉上部外壳;4.取出生氧罐;5.拔掉口具塞,整理气囊;6.将口具放入口中,咬住牙垫;7.夹鼻夹,用嘴呼吸;8.戴头带,戴矿帽。
注意事项:3.压缩氧自救器【提问】我矿使用的是那种自救器?【互动练习】(二)避难硐室概念:避难硐室是供矿工在遇到事故无法撤退而躲避待救的设施。
分类:永久避难硐室避难硐室分为:临时避难硐室永久避难硐室事先设在井底车场附近或采区工作地点安全出口的路线上。
要求:设有与矿调度室直通电话,构筑坚固,净高不低于2米,严密不透气或采用正压通风,并备有供避难者呼吸的供气设备、隔离式自救器、药品和饮水等;设在采区安全出口路线上的避难硐室,距人员集中工作地点应不超过500米,其大小应能容纳采区全体人员。
临时避难硐室是利用独头巷道、硐室或两道风门之间的巷道,由避灾人员临时修建的;所以,应在这些地点事先准备好木板、木桩、粘土、沙子或砖等材料,还应装带有阀门的压气管。
阳城煤业“回头看”活动井下自救互救培训教案主讲:王朝峰井下自救互救培训教案目录一、自救互救概念二、井下自救、互救及避灾的意义三、入井基本知识四、发生灾害事故现场作业人员应急自救互救基本原则五、采煤工作面或其他地点透水预兆六、过滤式自救器使用注意事项七、有害气体中毒或窒息伤工的现场急救八、处理冒顶的一般原则九、在高温烟雾巷道撤退要点十、掘进工作面发生爆炸时现场作业人员应急自救互救要点十一、采煤工作面发生瓦斯爆炸后的自救互救措施十二、事故现场救灾组织十三、复习思考一、自救互救概念自救:就是矿井发生意外灾变事故时,在灾区或受灾变影响区域的第个人员进行避灾和保护自己采取的有效措施方法。
互救:则在是有效保护自己的前提下为了妥善的救护他人而采取的措施及方法。
二、井下自救、互救及避灾的意义矿井发生灾害时,灾区人员要正确的开展避灾和救灾,能有效的保护灾区人员自身安全的灾害的扩大。
大量事实证明,当矿井发生灾害事故后,井下工人在万分紧急的情况下,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积极、正确地采取救灾、自救、互救措施。
是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损失的重要环节。
三、入井基本知识(1)撑握矿进灾害的特点和规律,事故发生后要沉着冷静,不要惊慌。
(2)熟悉所在矿进的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
(3)学会识别各种灾害预兆,学会处理灾害的方法。
(4)、熟悉矿井巷道、避灾路线、安全出口及避难硐室。
(5)、撑握紧急避灾方法,下井人员必须随身携带自救器,并会使用。
(6)、掌握抢救伤员的方法和现场急救操作技术。
四、发生灾害事故现场作业人员应急自救互救基本原则。
(1)迅速撤离灾区:当发生重大灾害事故时,灾区不具备事故抢险的条件,或者在抢救事故时可能危及营救人员自身安全时,应迅速撤离现场,躲避到安全地点或撤到井上。
(2)及时报告灾情:在灾害事故发生初期,现场作业人员应尽量了解和判断事故性质、地点和灾害程度,在积极、安全地消除或控制事故的同时,要及时向矿调度室报告灾情,并迅速向事故可能波及区域人员发出警报。
煤矿井下自救互救教案ppt课件contents •井下自救互救基本概念与原则•煤矿井下安全设施与使用方法•井下灾害事故类型与应对措施•自救互救技能培训和演练组织实施•井下现场急救知识普及•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目录井下自救互救基本概念与原则自救定义互救定义重要性030201自救互救定义及重要性基本原则与方法论述遇到危险时保持头脑清醒,不惊慌失措。
在发现险情时立即向调度室或有关部门报告。
利用现场条件和自身能力,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自救。
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帮助他人脱离险境。
保持冷静迅速报警积极自救互助互救常见误区及正确做法误区一正确做法误区二正确做法正确做法误区三案例分析:成功自救互救经验分享案例一经验分享案例二经验分享煤矿井下安全设施与使用方法避难硐室、救生舱等安全设施介绍避难硐室设置在井下避难路线上的安全场所,具备防火、防爆、防毒等功能,内部配备有氧气、食品、水等生存必需品。
救生舱一种可移动式救生设备,可在紧急情况下为被困人员提供生命保障,内部同样配备有必要的生存物资和通讯设备。
其他安全设施如防火墙、防水门等,用于在紧急情况下隔离危险区域,保护人员安全。
应急照明、通讯设备使用方法通讯设备应急照明设备在井下发生紧急情况时,应使用井下电话、无线对讲机等通讯设备与外界联系,报告险情并请求救援。
设备维护呼吸器在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较高的区域作业时,应佩戴呼吸器以确保人员呼吸安全。
呼吸器应选择合适的型号和规格,并进行正确的佩戴和使用。
自救器在发生瓦斯、煤尘爆炸等事故时,应迅速佩戴自救器,按照规定的避灾路线撤离现场。
自救器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有效性。
操作注意事项佩戴自救器和呼吸器前应先检查其完好性和有效期;佩戴时应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避免漏气或佩戴不牢固等情况发生。
自救器、呼吸器佩戴操作指南实际操作演练及注意事项实际操作演练注意事项井下灾害事故类型与应对措施瓦斯爆炸、煤尘爆炸事故特点及处理流程瓦斯爆炸、煤尘爆炸事故特点处理流程透水、冒顶事故逃生技巧和方法论述透水事故逃生技巧冒顶事故逃生方法火灾事故现场处置和疏散指示现场处置疏散指示按照避灾路线指示牌或跟班人员指引,迅速撤离灾区;若烟雾较大,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前进;在撤离过程中,要互相帮助,共同逃生。
课程名称:煤矿急救与自救互救授课对象:煤矿职工及管理人员授课时长: 2课时教学目标:1. 使学员了解煤矿常见的紧急情况及急救知识。
2. 培养学员在紧急情况下进行自救互救的能力。
3. 提高学员的现场急救技能,减少事故伤亡。
教学重点:1. 煤矿常见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法。
2. 自救互救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步骤。
3. 现场急救的基本技能。
教学难点:1. 不同类型事故的急救方法。
2. 自救互救过程中的心理调适。
教学工具:1. 多媒体课件2. 现场急救模拟道具3. 教学视频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0分钟)1. 通过播放煤矿事故视频,引起学员对煤矿安全的高度重视。
2. 提问:在煤矿工作中,哪些情况可能引发紧急情况?如何应对?二、讲授新课(40分钟)1. 煤矿常见紧急情况及处理方法- 透水事故:介绍透水事故的预兆、处理步骤及逃生方法。
- 瓦斯爆炸事故:讲解瓦斯爆炸的预兆、处理步骤及逃生方法。
- 火灾事故:阐述火灾事故的预防措施、处理步骤及逃生方法。
- 冒顶事故:介绍冒顶事故的预兆、处理步骤及逃生方法。
- 其他事故:如机械伤害、触电等。
2. 自救互救的基本原则- 保持冷静,迅速判断现场情况。
- 遵循“先救后治,先重后轻”的原则。
- 确保自身安全,避免二次伤害。
3. 自救互救的操作步骤- 救援者的安全检查:确保自身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 受伤者的检查:检查受伤者意识、呼吸、心跳等生命体征。
- 救援方法:根据受伤者的伤情,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如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
4. 现场急救的基本技能- 心肺复苏(CPR):讲解CPR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 止血:介绍不同类型的止血方法和止血工具的使用。
- 包扎:讲解不同类型的包扎方法和包扎材料的使用。
三、实践操作(30分钟)1. 分组进行现场急救模拟演练,让学员亲身体验急救过程。
2. 教师对学员的操作进行指导和纠正。
四、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急救知识的重要性。
自救、互救与现场急救在煤矿井下生产建设中,由于自然因素多:如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等,井下工作环境特殊,条件复杂多变,可能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事故。
一旦井下发生事故,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为了保证矿井安全生产,必须认真贯彻执行《规程》规定。
每个入井人员,都必须熟知所在矿井的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熟悉井下避灾路线和安全出口。
一旦事故发生时,就可作为现场人员和矿山救护队员的行动指南,以便有效地防止事故的扩大和迅速抢救受灾人员,达到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保障职工人身安全。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算不上一名合格的煤矿工人。
一、自救和互救1、什么是矿工的自救与互救矿工自救是指在井下发生意外灾变时,在灾区或受灾变影响的区域内的每个工作人员进行避灾和保护自已的方法。
矿工互救是指在有效地进行自救的前提下,如何妥善地救护灾区内受伤人员的方法。
首先要做好自救,才有可能进行互救。
2、矿工自救时应遵守的原则(1)灭:在保证安全的前提条件下,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将事故消灭在初始阶段或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伤害和损失。
(2)护:因事故造成自己所在地点的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增高,可能危及人员生命安全时,要及时进行个人安全防护,可佩戴自救器或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等。
(3)撤:当灾区现场不具备抢救事故的条件,或可能危及人员和安全时,要以最快的速度,选择最近的路线撤离灾区。
(4)躲:如在短时间内无法撤离灾区时,应迅速进入预先构筑好的避难硐室或其他地点暂时躲避,等待救援。
也可利用现场的设施和材料构筑临时避难硐室。
3、矿工互救时必须遵守的“三先三后”原则是什么?(1)对窒息或心跳、呼吸骤停的伤员,必须先复苏,后搬运。
(2)对刚出血的伤员,必须先止血,后搬运。
(3)对骨折的伤员,必须先固定,后搬运。
4、井下避灾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积极抢救,及时报告,安全撤离,妥善避灾。
5、井下发生灾害后进入避难硐室时,应注意哪些事项?如果撤退道路被冒顶阻塞或有害气体浓度较高又无自救器无法撤离灾区时,则应迅速进入构筑好的或临时构筑的避难硐室,等待营救。
第一节矿工自救互救
自救:就是矿井发生意外灾害事故时,在灾区或受灾区影响区域的每个工作人员避灾和保护自己而采取的措施及方法。
互救:是指井下发生事故以后,每个现场作业人员在有效地进行自救的前提下,没有受到伤害的人员妥善地救护伤害人员的方法。
一、发生事故时现场人员的行动原则
1.及时报告
2.积极抢救
3.安全撤离
4.妥善避灾
二、自救器和避难硐室
(一)自救器
过滤式
自救器分为:
隔离式
1.过滤式自救器
作用:井下发生火灾或瓦斯爆炸时矿工及时戴上,用来防护一氧化碳中毒。
氧气浓度≥18%
适用条件:
一氧化碳≤1.5%
工作原理:
使用方法:
(1)取下橡胶保护罩;
(2)拉开封口装置;
(3)去掉上部外壳;
(4)取出过滤罐;
(5)将口具放入口中,咬住牙垫;
(6)夹鼻夹,用嘴呼吸;
(7)取下矿帽,戴上头带;
(8)戴上矿帽,立即撤离灾区。
佩戴注意事项:
2.化学氧自救器
适用范围:任何条件下都可以使用,缺氧的情况下也可以用。
工作原理:
使用方法:
1.取下橡胶保护罩;
2.拉开封口装置;
3.去掉上部外壳;
4.取出生氧罐;
5.拔掉口具塞,整理气囊;
6.将口具放入口中,咬住牙垫;
7.夹鼻夹,用嘴呼吸;
8.戴头带,戴矿帽。
注意事项:
3.压缩氧自救器
【提问】我矿使用的是那种自救器?
【互动练习】
(二)避难硐室
概念:避难硐室是供矿工在遇到事故无法撤退而躲避待救的设施。
分类:
永久避难硐室
避难硐室分为:
临时避难硐室
永久避难硐室事先设在井底车场附近或采区工作地点安全出口的路线上。
要求:设有与矿调度室直通电话,构筑坚固,净高不低于2米,严密不透气或采用正压通风,并备有供避难者呼吸的供气设备、隔离式自救器、药品和饮水等;设在采区安全出口路线上的避难硐室,距人员集中工作地点应不超过500米,其大小应能容纳采区全体人员。
临时避难硐室是利用独头巷道、硐室或两道风门之间的巷道,由避灾人员临时修建的;所以,应在这些地点事先准备好木板、木桩、粘土、沙子或砖等材料,还应装带有阀门的压气管。
避灾时,若无构筑材料,避灾人员就用衣服和身边现有的材料临时构筑避难硐室,以减少有害气体的侵入。
注意事项:
1. 进入避难硐室前,应在硐室外留有衣物、矿灯等明显标志,以便救护队发现。
2. 待救时应保持安静,不急躁,尽量俯卧于巷道底部,以保持精力、减少氧气消耗,并避免吸入更多的有毒气体。
3. 硐室内3一盏矿灯照明,其余矿灯全部关闭,以备再次撤退时使用。
4.间断敲打铁器或岩石等发出呼救信号。
5.全体避灾人员要团结互助、坚定信心。
6.被堵在上山时,不要向下跑出探望。
水被排走露出棚顶时,也不要急于出来,以防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气体中毒。
7.看到救护人员后,不要过分激动,以防血管破裂。
三、各类灾害事故时的自救与互救措施
(一)瓦斯与煤尘爆炸事故时的自救与互救
1.防止瓦斯爆炸时遭受伤害的措施
2.掘进工作面瓦斯爆炸后矿工的自救与互救措施
3.采煤工作面瓦斯爆炸后的自救互救措施
(二)煤与瓦斯突出时的自救与互救
1.发现突出预兆后现场人员的避灾措施
2.发生突出事故后现场人员的避灾措施
(三)矿井火灾事故时的自救与互救
(四)矿井透水事故时自救与互救
1.透水现场人员撤退时的注意事项
2.透水后被围困时的避灾自救措施
(五)冒顶事故时的自救与互救
1.采煤工作面冒顶时的避灾自救措施
2.独头巷道迎头冒顶被堵人员避灾自救措施【举例:】
(针对不同事故举相关案例进行案例分析)四、事故现场负责人救灾组织
《自救与互救》课程授课教案
第一节矿工自救互救(板书设计)
一、发生事故时现场人员的行动原则避难硐室分为:永久避难硐室和临时避难硐室。
1.及时报告
2.积极抢救三、各类灾害事故时的自救与互救措施
3.安全撤离
4.妥善避灾(一)瓦斯与煤尘爆炸事故时的自救与互救
二、自救器和避难硐室(二)煤与瓦斯突出时的自救与互救
(一)自救器(三)矿井火灾事故时的自救与互救自救器分为:过滤式和隔离式两种。
(四) 矿井透水事故时自救与互救
1.过滤式自救器(五)冒顶事故时的自救与互救
氧气浓度≥18% 四、事故现场负责人救灾组织适用条件:作业:1练习用化学氧隔离式自救器的佩戴方.
一氧化碳≤1.5% 法。
2.化学氧隔离式自救器 2.试述发生各类灾害事故时的自救与互
适用条件:任何情况下,缺氧也可以用。
救措施。
3.压缩氧自救器 3. 发生事故时现场人员的行动原则有哪
(二)避难硐室些?
8
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四个大问题,发生事故时现场人员的行动原则及化学氧自救器的使用方法是我们学习的重点,各类灾害事故时的自救与互救措施是我们这节课的难点,避难硐室和事故现场负责人救灾组织作为一般了解希望大家把重点难点部分掌握好。
作业:1. 练习用化学氧隔离式自救器的佩戴方法.
2. 试述发生各类灾害事故时的自救与互救措施。
3. 发生事故时现场人员的行动原则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