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 格式:docx
- 大小:10.40 KB
- 文档页数:1
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一、选择题1.李大爷去医院检查,发现尿液中有蛋白质和血细胞,可能是他泌尿系统的哪个部位发生病变()A. 肾小体B. 肾小球C. 肾小管D. 肾小囊2.健康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150升,而每天排出的尿液只有1.5升,这是由于()A.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B. 膀胱的贮尿作用C. 汗腺的排泄作用D.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3.肾小囊中的液体里不含有的成分是()A. 大分子蛋白质B. 尿素C. 葡萄糖D. 无机盐4.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A. 肾脏B. 肾小球C. 膀胱D. 尿道5.如图为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序号表示结构),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与1中液体相比,2中液体不含大分子蛋白质、葡萄糖和血细胞B. 3处重吸收回去的物质是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C. 如果某病人的尿液中有血细胞,那么病变部位可能是1的通透性发生改变D. 如果在某人尿液中检测出有葡萄糖,可能是结构3的功能发生障碍,或者胰岛素分泌过少6.人体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的途径不包括()A. 呼气B. 排尿C. 排便D. 排汗7.下列关于肾单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肾单位是由肾小管和肾小囊组成的B. 肾单位是由肾小管和肾小球组成的C. 肾单位是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的D. 肾单位是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的8.尿液排出体外的途径是()A. 肾盂-尿道-输尿管-膀胱-体外B. 肾盂-膀胱-尿道-输尿管-体外C. 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D. 膀胱-肾盂-输尿管-尿道-体外9.正常人尿液中没有的成分是()A. 尿素B. 无机盐C. 水D. 葡萄糖10.分析下表,该患者的肾脏可能发生病变的结构是()A. 肾小球B. 肾小囊C. 肾小管D. 肾髓质二、填空题11.下面是某医院提供的几个样本的原尿和尿液的化验数据,请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注:表中“-”表示很少或无,“+”表示较多,“++”表示很多)请据表回答:(1)原尿是样本______ ,因为其中含有______ .(2)正常的尿液是样本______ ,因为其中只含有______ .(3)不正常尿液是样本______ ,据此推断可能是肾单位中______ 发生炎症造成的.三、识图作答题12.下图是人体某些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部位①处的血管的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该血管是(“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
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学习目标导航1、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2、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3、描述其他排泄途径。
4、认同肾脏的结构是与其承担的功能相适应的。
相关知识链接1.血浆的主要成分是水,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
2.人体的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循环系统的运输,最终由呼吸系统排出体外。
知识点一泌尿系统的组成概述:人体生命活动会产生许多废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
这些废物必须及时通过各种途径排出体外。
1.排泄(重点、难点)(1)概念:排泄是指人体将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
(2)主要途径:人体产生的废物中,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主要是通过泌尿系统排出的。
解读:在人体生理学上,只把代谢终产物经过血液循环而最后由某些排泄器官往体外排出的过程称为排泄。
食物消化后的残渣,由于未进入血液,未参与人体细胞的代谢,不是代谢的终产物。
因此,食物残渣虽然与有些代谢产物(如随胆汁排入肠道的胆红素)一同由大肠排出体外,却不包括在排泄的含义之内。
2.教材72页观察与思考——泌尿系统的组成(1)观察73页图4-43泌尿系统的组成示意图,认识泌尿系统的组成,并思考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分辨出入肾脏的一些管道:输尿管、肾动脉和肾静脉。
根据插图或挂图中血管颜色的不同认识肾动脉和肾静脉。
(2)观察新鲜的猪或羊的肾脏,注意肾脏的颜色,思考肾脏内血管的分布状况。
3.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重点)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其中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输尿管具有输送尿液的作用;膀胱可以暂时贮存尿液;尿道是膀胱同向体外的通道,作用是排出尿液。
拓展:肾脏位于人体腹腔后壁脊柱两侧,左、右各一个,外形像蚕豆,呈红褐色,质柔软,表面光滑,重约120~200克,左肾比右肾重,男性的肾略大于女性的肾。
肾脏由皮质、髓质和肾盂三部分组成。
外周颜色较深的部分是皮质,在皮质内侧颜色较浅的部分是髓质,在肾门处与输尿管相连的漏斗状空腔叫肾盂。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五~七章学情评估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如图是人体泌尿系统组成的示意图,下列有关人体排尿途径,描述正确的是()(第1题)A.膀胱→肾脏→尿道→输尿管B.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C.肾脏→膀胱→输尿管→尿道D.膀胱→肾脏→输尿管→尿道2.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
当血液流经肾脏后,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A.尿素减少B.氧气增加C.二氧化碳减少D.养料增加3.人体生命活动中会产生许多废物,下列代谢废物中,不能通过皮肤排出体外的是()A.尿素B.无机盐C.二氧化碳D.多余的水4.在尿液形成的过程中,健康人的肾小管能够全部重新吸收下列物质中的() A.水B.无机盐C.葡萄糖D.尿素5.人体的肾脏就像精密的过滤器,每个肾脏包括大约100万个肾单位。
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第5题)A.①②③组成肾单位B.①两端连接的都是动脉血管C.②内的液体是原尿D.③能重吸收全部的无机盐6.某患者尿液化验的部分结果见表,你推测其泌尿系统中最可能出现病变的结构是()注:“阴性”表示0或检测不到A.输尿管B.肾小管C.膀胱D.肾小球7.眼球中能接受光的刺激并转化为神经冲动的结构是()A.虹膜B.脉络膜C.晶状体D.视网膜8.用药不当会损害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引起耳聋,该细胞位于() A.听小骨B.半规管C.鼓膜D.耳蜗9.下列关于保护眼、耳的叙述,错误的是()A.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容易引发近视B.近视的人可以通过配戴凹透镜矫正视力C.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容易使鼓膜受损D.遇到巨大声响时,可张嘴、堵耳以保护鼓膜10.如表所示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相对应,不正确的是()11.下列不是人类特有的反射的是( )A .听妈妈说买了山楂流口水B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C .看一篇文章感动得热泪盈眶D .看一场精彩的电影后激动不已12.神经元的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
请据如图判断,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第12题)A .神经元由细胞体和突起组成B .①为树突,主要功能是接受信息C .⑤为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D .信息沿②→①→③→④→⑤传递13.在5月12日逃生演习中,同学们听到警报声迅速逃生。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章节检测一、单选题1.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中的氧气和尿素都减少了B.肾小球两端的血管分别为人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C.患痛风的病人是因为血液中尿酸含量过高,所以平常要多饮水,多喝饮料D.尿的形成是连续的,尿的排出是间歇的,是因为膀胱有贮存尿液的作用2. 下列对人的体温及其变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B.人体的体温如果长时间过高,会危及生命C.人体的体温,可以用温度计来测量D.人体只要“发热”,就都对人体有害3. 正常人尿液和原尿的成分相比,主要差异是尿液中缺少()A.水B.无机盐C.葡萄糖D.尿素4. 泌尿系统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A.肾脏B.输尿管C.膀胱D.尿道5. 人体内形成尿液的器官是()A.肾脏B.膀胱C.肾小球D.肾小管6. 肾动脉中的血液流经肾脏再由肾静脉流出时,血液中的A.氧气增加了B.蛋白质减少了C.尿素减少了D.葡萄糖增加了7. 形成尿液和暂时储存尿液的场所分别是()A.膀胱;肾脏B.肾脏;膀胱C.膀胱;输尿管D.肾脏;输尿管8. 汗液的成分中不含有的成分是A.水B.无机盐C.尿素D.皮脂9. 分别提取某人血浆、肾小囊腔内以及输尿管内的液体,并检测这三种液体中甲、乙两种物质的浓度,结果如下表,据表中数据判断,甲、乙两种物质分别是()A.甲是水,乙是蛋白质B.甲是蛋白质,乙是无机盐C.甲是葡萄糖,乙是尿素D.甲是尿素,乙是葡萄糖10. 右图是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图中具有过滤和重吸收作用的结构依次是A.①和②B.②和③C.①和④D.③和④11. 血液进入肾脏后形成尿液的途径是()A.血液→肾小囊→肾小球→肾小管→尿液B.血液→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尿液C.血液→肾小体→肾小囊→肾小管→尿液D.血液→肾小球→肾小囊→肾小体→尿液12. 关于肾脏的叙述错误的是()。
A.构成肾脏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B.肾小球和肾小管组成肾单位C.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D.肾小球是个小动脉球13. 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肾小球B.肾单位C.肾小囊D.输尿管14. 正常人的尿液与血浆相比,尿液不含A.大分子蛋白质和葡萄糖B.葡萄糖和尿素C.尿素和血细胞D.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二、综合题皮肤在人体表面起到保护作用,当皮肤划破时人会感到疼痛,有时会流血。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生物学与人类的生活,与工农业生产,与其他自然科学的开展,都有亲密的关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学问点总结有哪些你知道吗?一起来看看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学问点总结,欢送查阅!七年级下册生物学问1.排泄(1)概念:人体将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
(2)途径:①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等。
②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排出二氧化碳、水等。
③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等。
(3)区分于:排遗:食物消化后的残渣形成的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
2.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形成尿的场所输尿管:输送尿液膀胱:短暂贮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肾脏位于人体腹腔后壁脊柱的两侧,左右各一个,每个肾脏由101多万个肾单位构成,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根本单位。
肾单位的构造与功能:肾小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而成,另一端聚集成出球小动脉。
肾小囊:肾小管的盲端膨大局部凹陷而成,囊壁分内、外两层,内层紧贴肾小球,外层与肾小管相连。
肾小管:肾小囊内外两层之间的囊腔与肾小管相通。
3.尿的形成(1)肾小球、肾小囊壁的过滤作用:肾小球和肾小囊壁过滤血液,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的血浆成分都可以过滤,在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2)肾小管的重汲取作用: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局部水、全部葡萄糖和局部无机盐被重汲取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进入血液循环),剩下的形成尿液。
(3)尿路和血路:血路:肾动脉→入球小动脉(动脉血)→肾小球毛细血管(动脉血)→出球小动脉(动脉血)→肾小管外毛细血管(动脉血静脉血)→肾静脉(静脉血)尿路:肾小囊(原尿)→肾小管(重汲取)→收集管→输尿管→膀胱→尿道4.尿的排出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5.排尿的意义:(1)排出代谢废物。
(2)调整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3)调整体温。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五章知识汇总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1、排泄:人体将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
排遗: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
2、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与功能(P73图4-43):
肾脏(形成尿液)、输尿管(输送尿液)、膀胱(暂时贮存尿液)和尿道(排出尿液)。
3、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P73图4-44)(P75图4-45)
①尿液的形成:肾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肾小球及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肾小球
尿液的形成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肾单位肾小囊肾小管
②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
尿液的形成主要与肾单位有关系。
肾单位中的肾小球和紧贴着它的肾小囊壁起过滤作用。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腔中。
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原尿。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
③尿的排出: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4、判断尿液、原尿和血浆:(A★)
第一步:找到“葡萄糖”和“蛋白质”含量为“0”的一组,确定为尿液;
第二步:找到“蛋白质”含量最高,确定为血浆;
5、排尿的意义:(1)排出废物。
(2)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6、排泄途径:1)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
2)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排出二氧化碳、水
3)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一单元笔记学弟学妹们!今天咱就来唠唠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一单元的那些笔记哈。
这部分内容可是生物学习的基础,得好好掌握哦!一、人的由来。
这部分就像是在探索我们从哪儿来的神秘之旅 。
1.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咱人类那可是经过了漫长的进化过程才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
从森林古猿开始,一点点适应环境变化,慢慢就有了现在的人类。
比如说,直立行走可是个重要的变化,这让我们的双手解放出来,能做更多事儿啦。
2. 人的生殖。
这就涉及到新生命是怎么诞生的啦。
男性的生殖系统和女性的生殖系统都有各自的重要器官。
像男性的睾丸能产生精子,女性的卵巢能产生卵细胞。
当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里结合,就形成了受精卵,这可是新生命的起点哟!受精卵会慢慢分裂、分化,然后在子宫里发育成胚胎,再进一步发育成胎儿。
经过大约40周,小宝宝就呱呱坠地啦。
3. 青春期。
青春期可是个让人又期待又有点小烦恼的时期 身体会发生很多变化,像身高突增、体重增加,男生可能会长胡子、声音变粗,女生可能乳房会发育、声音变细。
心理上也会变得更加敏感,对很多事儿都有自己的想法啦。
二、人体的营养。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营养对咱身体那是相当重要。
1.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食物里藏着好多对我们身体有用的东西呢。
有糖类,这是给我们提供能量的主力军;还有脂肪,它能储存能量;蛋白质是构成身体细胞的基本物质;维生素虽然量不多,但作用可不小,缺了它可能会得各种病;无机盐对维持身体正常生理功能也很重要;水就更不用说啦,身体的很多活动都离不开它。
2. 消化和吸收。
吃进去的食物得经过消化才能被身体吸收利用呀。
消化系统就像是一个超级工厂,口腔里的牙齿把食物嚼碎,唾液里的酶开始初步消化淀粉。
然后食物顺着食管到了胃里,胃就像个大搅拌机,把食物进一步磨碎,还能分泌胃液消化蛋白质。
接着食物进入小肠,小肠可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各种营养物质在这里被吸收进血液,最后剩下的残渣就通过大肠排出体外啦。
泌尿系统排泄
概念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分等
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途径
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
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排出二氧化碳、水
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
区别于排遗:食物消化后的残渣形成的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
泌尿系统的组成
肾脏
形成尿的场所
结构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位置结构
肾脏位于人体腹腔后壁脊柱的两侧,左右各一个
每个肾脏由100多万个肾单位构成,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
肾单位
肾小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而成,另一端汇集成出球小动脉
肾小囊肾小管的盲端膨大部分凹陷而成,囊壁分内、外两层,内层紧贴肾小球,外层
与肾小管相连
肾小管肾小囊内外两层之间的囊腔与肾小管相通
尿的形成
肾小球的过滤作用
肾小球和肾小囊壁过滤血液
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的血浆成分都可以过滤,在肾小囊中形成原尿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
被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剩下的形成尿液
区别
血液:包括血细胞和血浆
血浆:含有各种营养成分和代谢废物
原尿:没有血细胞,不含蛋白质
尿液:没有血细胞,不含蛋白质、葡萄糖
尿的排出肾脏(形成尿液)→输尿管→膀胱(暂时储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
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1. 肾脏:肾脏是泌尿系统的核心器官,位于腰部背后,左右各一。
肾脏主要功能是通过滤泡和肾小管的作用,从血液中过滤废物和多余的水分,形成尿液。
此外,肾脏还参与调节体液平衡、维持血液的酸碱平衡和电解质浓度等重要功能。
2. 输尿管:每个肾脏都有一条输尿管,将肾脏产生的尿液输送到膀胱。
输尿管是一种位于腹部的管道,具有平滑肌层,能够通过蠕动将尿液从肾脏推送到膀胱。
3. 膀胱:膀胱是一个位于盆腔的囊状器官,主要功能是储存尿液。
当膀胱充满时,会产生尿意,通过神经控制,我们可以自主地控制排尿的时机。
4. 尿道:尿道是从膀胱到体外的管道,负责将尿液从膀胱排出体外。
在男性中,尿道还兼具排精液的功能,因为它经过阴茎。
这些器官通过神经、血液和肌肉的相互作用,协调完成排尿过程,维持体内的水平衡和排除废物。
七年级下第四单元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1.泌尿系统的组成泌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的。
①肾脏。
人体有两个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
②输尿管。
输尿管是一条管道,上连肾脏,下连膀胱。
③膀胱。
膀胱是一个囊状结构,位于盆腔内。
④尿道。
尿道是泌尿系统与体外相连通的管道。
(2)泌尿系统的功能。
泌尿系统的功能主要是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
肾脏的功能是形成尿液。
输尿管起着输送肾脏产生的尿液的作用。
膀胱能将输尿管送来的尿液暂时贮存。
尿道能将尿液排出体外。
【例1】(湖南湘潭)泌尿系统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A.肾脏B.输尿管C.膀胱D.尿道2.肾脏的结构和功能(1)肾脏的位置。
人体的肾脏位于腰部脊柱两侧。
左右各一,左高右低。
(2)肾脏的颜色、外形。
新鲜的肾脏是暗红色的,其外形如蚕豆。
两个肾脏的形态、大小和重量都大致相似,左肾较右肾略大。
(3)与肾脏相连的管道。
在肾脏内侧缘的中部凹陷处,是血管和输尿管出入肾脏的地方,称为肾门,由肾门出入的血管有肾静脉和肾动脉。
其中肾动脉短而粗,肾静脉比肾动脉细长,输尿管向下延伸。
(4)肾单位的结构。
每个肾脏大约由100多万个肾单位构成。
每个肾单位包括球状的肾小球、肾小囊和盘曲延伸的肾小管三部分。
①肾小球。
每个肾小体的里面,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而成的血管球,就是肾小球,其另一端汇集成出球小动脉。
血液从入球小动脉流入肾小球,再汇集从出球小动脉流出。
②肾小囊和肾小管。
肾单位中的肾小管的一端为盲端,膨大的盲端凹陷形成了肾小囊,囊壁分内、外两层。
内层细胞紧贴着肾小球,外层细胞与肾小管连成一体,内外两层之间是肾小囊腔,它与肾小管相连通。
肾脏呈暗红色是在肾脏内含有丰富的血管,这些血管与肾动脉、肾静脉相通,其中的血液不断地流经肾脏的缘故。
【例2】关于肾小囊结构的描述中,不确切的是()。
A.肾小球包裹在肾小囊腔内B.肾小囊壁分为内、外两层C.肾小囊内层壁紧贴在肾小球外面D.肾小囊腔与肾小管相连通肾小囊由两层细胞构成,中间为一个空腔,内层紧贴在肾小球的外面,有利于过滤作用的进行。
七年级生物《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知识点1.排泄:人体将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排泄。
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
2.人体排出代谢废物的途径:①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排出——二氧化碳、水②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③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3.泌尿系统构造示意图输尿管膀胱尿道尿的排出:肾脏4.肾单位构造示意图5.尿液形成的过程➢血浆与原尿的主要区分是含有蛋白质➢尿液与原尿的主要区分是不含葡萄糖6.血液在肾单位中的流向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第一、眼和视觉1.眼球的构造及其功能2.视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经晶状体等的折射→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视觉神经→在大脑的肯定区域形成视觉。
留意:①形成物象的部位是视网膜②形成视觉的部位是视觉中枢3.看清明处和暗处的物体是通过调整瞳孔的大小来实现的。
①处于强光环境,瞳孔缩小,削减进入眼球的光量,以保护视网膜不受强光刺激。
②处于弱光环境,瞳孔扩大,增加进入眼球的光量,使视网膜充分地承受光能,增加视觉敏锐性。
4.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是通过睫状体〔内含平滑肌〕调整晶状体的曲度来实现的。
①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舒张,晶状体曲度变小;②看近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曲度变大。
5.近视及其预防(1)近视眼的成因:由于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矫正:戴凹透镜(2)远视眼的成因:由于眼球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曲度过小,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矫正:戴凸透镜其次、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耳〕1.耳的构造及功能2. 听觉的形成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刺激了耳蜗中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听觉神经→ 大脑的肯定区域〔听觉中枢〕→产生听觉。
3. 保护耳和听觉 ①削减和消退噪声;②不要用锋利的东西挖耳朵,以免戳伤外耳道或鼓膜;③遇到巨大声响时,快速张开口,使咽鼓管张开,或闭嘴、堵耳,以保持鼓膜两侧大气压力平衡,以免震破鼓膜。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汇总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汇总第一章人的由来一、人类的起源和进化1.进化论的建立者XXX提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曾广泛分布在亚、非、欧洲等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
2.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3.人类进化的原因:森林大量消失,树栖生活为主的森林古猿为了适应环境下地生活,逐渐能直立行走、制造并使用工具、最后进化成人类。
4.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二、人的生殖1.概念: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的过程,也是种族延续的过程。
2.生殖系统(1)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外生殖器:即外阴(3)、卵细胞和受精:雄性生殖细胞,小,似蝌蚪,有长尾,能游动卵细胞:雌性生殖细胞,球形,人体内最大的细胞,细胞质中的卵黄为胚胎发育初期提供营养受精: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受精场所:输卵管3、胚胎的发育和营养:(1)和卵细胞在输卵管结合构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胚泡。
胚泡移到子宫中,最终附在子宫内膜。
胚泡中的细胞继续进行分裂和分化,逐步发育成胚胎。
胚胎经过8周摆布构成胎儿。
胎儿经过40周摆布从母体的排挤,新生儿产生,这一过程叫做分娩。
(2)胎儿糊口在子宫内半透明液体——羊水中,经由过程胎盘、脐带从母体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
废物从胎盘经母体排挤三、青春期1、描述青春期的发育特点(1)青春期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2)芳华期发育的凸起特性是性发育和性成熟。
(3)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4)性器官迅速发育和成熟,并伴随一些生理现象。
性器官在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下得到迅速发展,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现象,在性激素的作用下,出现第二性状,如男孩的喉结等。
2、青春期的心理变化:(1)独立意识增强与依赖性并存(2)内心日益复杂,不愿与人交流(3)先疏远、后依恋异性3、青春期的卫生:1)遗精:男子进入青春期以后,在睡梦中自尿道排出的现象。
3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教师课件展示人体泌尿系统组成Flash动态图片。
教师:给同学们一分钟的时间来观察人体泌尿系统,然后请同学们在学案上写出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器官以及各器官的功能。
学生活动:分小组观察讨论,并将讨论后的答案写在学案上并向同学们展示。
【教师板书】二、人体的泌尿系统:
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教师总结:同学们完成的非常好,人体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构成。
其中尿液的形成是在肾脏中完成的,接下来同学们通过课件中的图片和视频,描述肾脏的位置和形状。
学生描述肾脏的位置和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