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民培训工作情况汇报【可编辑版】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11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农民培训工作情况汇报

市农民培训工作情况汇报

市农民培训工作情况汇报

文章标题:市农民培训情况汇报开展农民培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措施,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本月中旬,市委组织专班对我市开展农民培训、培养农村实用人才的有关情况进行了认真调查,现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市位于——西南部,长江中游南岸,古有“——”、“——”之称,如今身负“——”之美誉。全市版图面积135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

4.2万亩。共辖4乡5镇和1个办事处,127个村850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39.2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9.04万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紧紧围绕我市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精心编制农村人才开发规划,加强宏观管理,合理配置人才资源;大力实施“阳光工程”、“科技入户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及“手把手”村干技能培训工程,充分发挥教育在初级农村乡土人才培养中的主渠道作用,全方位多层次加强对农民的培训,累计培训农民近15万人次。截止目前,我市共培养各类农村实用人才3412人,占2016年规划5000人的68.2。

二、主要做法

(一)健全组织结构,切实加强领导市里专门成立了市人才领导小组,由市委副书记、市长任组长,市人事局、科技局、农业局、教育局、财政局、劳动就业局、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及各乡(镇、处)主要负责人任成员。各乡镇处也相应成立以乡镇长为组长的农民培训工程领导小组,各培训项目实施单位成立了专班,形成了全市上下管理协调有序、部门配合互动、群众广泛参与的良好格局。2005年11月,市委提出进一步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建设的意见,精心制定了我市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五年规划。去年至今,市领导小组4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人才培养和农民培训问题、协调关系、制定推进措施,保证了我市农民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顺利开展。

(二)坚持多措并举,整体同步推进

1、实施“阳光工程”,提高农民转移就业本领。今年是“阳光工程”在我市实施的第四年,我们围绕提高技能、扩大就近转移的总体思路,主要抓了四个方面的:一是认真落实年度计划。2017年省阳光办下达我市阳光工程技能培训计划2820人,经各基地申报,市阳光工程办公室审核批准,已全部分解到各培训机构。到目前为止,三个培训基地共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1期1013人(四年累计12946人),完成引导性培训1800人次(累计12890人次)。二是充分整合培训资源。我们根据上年度全市转移培训的开展和任务完成情况,对档案台帐管理不够规范,培训任务未完成的培训机构进行了精减和淘汰,保留了3家具备资质且转移培训能力强、贴近农民的培训机构,择优认定市农广校、市职教中心和市人才交流中心为我市阳光工程培训基地。三是牢牢把握培训关键。今年我市将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作为主要培训对象,将培训重点放在提高农民就业技能和就业竞

争力上,将培训时间原来的15-90天调整到20-180天。科学选定电子电器、计算机应用、农产品加工、缝纫加工等就业前景看好的专业为重点,为受训农民提供了更充分的选择空间。同时还计划向培训人员讲授城市生活常识、基本权益保护、安全生产以及爱滋病防治等方面的知识。四是创新转移机制。着力推行“订单培训、定向输出”、“就近培训,就地转移”两大模式。如今年1月,市职教中心为万博电脑城培训计算机应用专业50人,目前已就业42人,培训转移率达到80以上。又如今年3月,市农广校第一期培训农村经纪人200人、第二期与市妇联在松木坪茶园寺村培训刺绣女工100人,就近转移率超过90;市人才交流中心培训计算机操作工176人,目前已全部在“东阳光”公司找到岗位。

2、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培养农民专业骨干。按照“围绕主导产业,培训专业农民,进村办班指导,发展“一村一品”的思路和《湖北省“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实施责任状》的要求,我市于去年11月正式启动“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在具体操作实践中,我们主要抓了三个重点:一是咬定目标保质量。即通过培训,使广大新型农民能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技能;使基本学员能成为当地科技示范户,成为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带头人,带动全村主导产业和优势农产品生产的发展,辐射周边,带动一方农民科技致富。二是明确对象保稳定。主要选定从事农业生产的专业农民,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热爱农业立志献身农业,为建设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面奋斗的优秀而不走的农民。三是培训内容保实用。重点围绕我市柑桔、茶叶、畜牧、水产、桑蚕、蔬菜、优质粮油等主导产业的发展,向农民传授产前

、产中、产后的生产技能及相关知识,结构调整知识,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知识、优质农产品生产技术及无公害农业生产技术。

采取集中培训、现场指导和跟踪服务相结合,实现培训、指导、服务

三位一体。截止目前,我市以30个示范村为单位,共开办30个教学班,确定1200名基本学员。今年累计已开展培训8期10000余人次。

3、推进“科技入户”,培养农村实用型人才。为切实解决农业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近几年来,我市科技入户力度逐年加

大。一是开展常规实用农业技术培训。去年以来,全市共组织市、乡

两级机关干部和农技人员举办各类农业技术培训班582场,培训农民1

2.3万人次,印发技术资料5

3.4万份;编发《优势产业农民读本》8万册。二是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去年至今,共引推各类农业良种24个38万公斤;选推

高效种养模式27类、农机实用技术4项;创办油菜“一菜两用”基地1000亩、“无盘抛秧”核心基地2000亩,推广面积居宜昌市首位;引导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540吨、生物有机肥和BB肥

2.5万吨;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组织测土配方施肥

专项培训39场次,培训农民8600人次,创办柑桔、水稻、油菜和茶

叶“测土配方施肥”样板7.5万亩、推广面积60万亩,覆盖了全市123个村的9万个农户。三是实施“百名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工程”。为进一步转变作风,切实解决农业技术推广断层矛盾,真正为农民办好事、办实事,强化对农民的“一对一”培训,今年我市组织农业、农机、水产和能源等部门技术人员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百名科技人员

包村入户传科技活动,共有119名技术人员参加包村123个,做到了

全市每个村有一名农技人员负责农技推广。对包村入户人员我们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