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国酒类经济指标
- 格式:pdf
- 大小:991.07 KB
- 文档页数:1
贵州茅台2018年财报分析及未来展望一.营收利润超预期长期价值依然看好1.营收利润超预期增长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36.39亿元,同比增长26.49%;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52.04亿元,同比增长30.00%;其中2018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222.30亿元,同比增长34.12%;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04.7亿元,同比增长47.55%。
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45.39亿元(含税),共分配利润182.63亿元。
总体来看,贵州茅台2018年年报营收和净利润均超预期,分红比例保持50%出头。
公司2019年预期营收增长14%,预计2019年EPS为32.2元,目前股价依然低估,长期价值依然看好。
2.毛利率提升销售管理费用率降幅较大2018年全年公司销售毛利润达91.14%,同比增长1.34pct,主要是由于系列酒毛利率同比猛增8.3pct所致。
期间费用率10.75%(研发费用全口径),同比下降2.39pct,其中销售费用率3.49%,YOY下降1.64pct,超预期,也给19年文化茅台建设,以及经销商的改革留出了费用空间;管理费用7.23%,YOY下降0.88pct;财务费用YOY上升0.52亿元。
3.现金流强劲贵州茅台2018年年报中现金流依然强劲,但因贵州茅台财务公司的存在,吸收存款和相关同业存款科目,使得公司现金流出现小部分干扰项,使得公司经营现金流净额变动较大。
比如,2018年财报显示,公司经营活动中现金流同比增长86.8%。
实际上,将这些干扰项排除,仅仅考虑主营业务的现金流,公司2018年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380亿,YOY+32.8%,与净利润增长幅度就基本处于一致了。
二.茅台酒销量稳步增长系列酒毛利率上升1.销售稳步增长系列酒毛利率上升2018年总销量6.22万吨,同比增长3.54%;其中茅台酒销量3.25万吨,同比增长7.48%;系列酒销售2.98万吨,同比下降0.43%;产量7.02万吨,同比增长10.08%,其中茅台酒产量4.97万吨,同比增长15.98%;系列酒产量2.05万吨,同比下降1.98%。
酒类行业研究报告一、酒类市场概况1.全球酒类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据市场研究公司Statista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酒类市场从2016年至2021年的规模预计会增长约10%,其中以亚太地区为主要增长驱动力。
另外,在高品质酒类市场的驱动下,高端酒类市场的增长将更加显著,这也将成为酒类市场的主要趋势之一。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酒类生产和消费市场之一,酒类市场的规模和消费量也居于全球领先水平。
中国酒类市场的主要分为白酒、啤酒、葡萄酒等品类,其中白酒市场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酒类市场的消费结构也在逐渐升级,高端酒类市场正呈现出飞速增长的趋势。
二、酒类行业的竞争格局1.白酒市场竞争格局目前,白酒市场上一线品牌的市场份额非常高,市场集中度较高。
主要品牌包括茅台、五粮液、洋河等,其中,茅台和五粮液在高端白酒市场上的地位尤为突出。
啤酒市场上一线品牌同样占据着市场的主导地位,其中青岛、雪花、哈尔滨等品牌成为了市场的主要竞争者。
不仅如此,随着健康饮食的逐渐流行,低酒精、健康型啤酒的市场需求也在逐渐增加,市场竞争趋向多元化。
葡萄酒市场的竞争格局相对较为复杂,主要品牌来自于欧洲和南美洲等地;同时,国内也有一些著名的品牌制造商,如张裕和长城等。
随着中国高端消费者对葡萄酒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高品质的葡萄酒市场也正在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三、酒类行业的趋势与展望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高端酒类市场的增长已经成为酒类行业的主要趋势之一。
高端酒类市场的消费群体通常比较具有品质意识,并且愿意为品质付出更高的价格。
因此,市场的高端酒类产品将会逐渐成为主流市场。
2.互联网+酒类市场的融合随着互联网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类传统产业也在逐渐与互联网相融合。
酒类行业同样也面临着这样的压力和变革,许多酒类销售商已经开始在互联网平台上推销产品,利用网络营销来占据市场优势。
未来,互联网+酒类市场的融合将成为酒类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2017-2018年酱酒市场发展白皮书》出炉,饕餮盛宴下的冷思考!纵观2017年的中国白酒市场格局,酱酒无疑是最热风口:飞天茅台批发价突破1600元、茅台股价摸高800元,茅台集团销售收入和利润均实现50%以上的高增长;业内外资本再度蜂拥进入茅台镇。
茅台引领的酱酒财富效应让市场和行业又开始陷入兴奋和冲动,仿佛又回到了上一波2009-2012年的酱酒饕餮盛宴中。
经历了2012年的深度调整,在白酒市场新常态下,酱酒市场未来发展态势如何?我们必须冷静下来认真、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4个方向,把脉未来白酒市场酱酒只是白酒的一个香型和品类,要看清楚酱酒的未来发展趋势,就必须先要看清白酒市场发展的基本方向。
对此,左右脑咨询通过长期的深入调查并分析研究,得出了以下这些关于白酒行业的基本观点。
一、2017年各项行业数据已经证明,白酒市场已经回暖,度过了2012年以来的深度调整期,开始进入新一轮的市场发展期。
2017年20家白酒上市公司前三季报的数据:实现总营收1250.58亿元,同比增长30%,净利润394.5亿元,同比增长45%。
二、白酒市场的品牌集中度开始大幅提升,马太效应明显,一二线白酒品牌之间的厮杀开始逐步白热化,三四线白酒生存空间被严重压缩;越往低端走,品牌集中度越弱。
前三季度,茅台、五粮液、洋河三家企业营收之和占20家白酒上市公司的63.8%。
前三季度,茅台、五粮液、洋河三家企业净利润之和占20家白酒上市公司的81.9%。
800元以上的高端市场,茅台、五粮液、国窖1573占据了80%以上的市场份额。
三、好酒的比重会越来越高,主产区的优势会越来越明显。
当中国白酒的真实产量已经突破1200万千升的时候,白酒的量已经很难再有大的增长空间,但会发生较大的结构性变化,那就是以纯粮固态为核心的粮食酒的比重会大幅增长。
所以我们从浓香的主产区四川和酱香的主产区贵州两个主产区2017年的数据来看都是非常良好的。
(2017年四川省经信委数据:四川全省全年白酒产业实现产量430万千升,完成销售收入2470亿元,实现利润290亿元;2017年贵州省经信委数据:贵州省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完成产值902.4亿元;完成销售收入828.6亿元,同比增长40.4%;完成利润总额420.3亿元,同比增长59.9%。
中国酒类行业分析报告中国酒类行业分析报告一、行业概况中国酒类行业是指由白酒、红酒、啤酒、黄酒等不同种类酒组成的产业。
自古以来,酒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是中国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国酒类市场经历了快速发展。
二、市场规模中国酒类市场的规模庞大且持续增长。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酒类市场总体规模为8000亿元人民币。
其中,白酒是市场的主导品种,约占总体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二以上。
其余的份额由红酒、啤酒和黄酒等品种共同占据。
虽然中国酒类市场规模巨大,但相比于全球酒类市场,中国酒类市场还有进一步扩大的潜力。
三、市场竞争格局当前中国酒类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由国内品牌和国际品牌共同竞争。
国内品牌包括五粮液、茅台、洋河等,它们以白酒为主导产品,并在国内市场占有较大份额。
而国际品牌主要以红酒和啤酒为主打产品,在中国市场也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四、消费趋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中国酒类市场消费趋势也在发生改变。
首先,消费者对于产品的品质和口感要求越来越高,对高档酒的需求在增加。
其次,年轻一代消费者对于酒的消费更加理性,对酒类的认知和品味要求提升。
最后,消费者对于健康和低度酒的需求也在增加。
因此,酒类企业需要根据消费者需求进行产品创新和市场定位。
五、机遇与挑战中国酒类行业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并存。
首先,中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和持续增长的经济,为酒类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其次,消费者的选择更加多样化,这为不同类型酒品牌提供了机会。
然而,酒类行业也面临着挑战。
首先,整体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需要具备创新能力和市场拓展能力。
其次,政府对酒类市场进行监管,对行业发展造成一定制约。
六、发展趋势未来中国酒类行业将呈现以下几个发展趋势:首先,高端化趋势明显,消费者对于高品质酒的需求将持续增加。
其次,酒类产品将趋向创新和个性化。
第三,跨界合作将成为一种常态,不同行业的企业将共同推出酒类产品。
江小白酒在吉林省的市场竞争力分析目录一、引言.......................................................................................................................二、江小白酒在吉林省的营销环境现状 ..........................................................(一)江小白酒业简介..........................................................................................(二)江小白酒吉林省市场份额分析..................................................................(三)江小白酒在吉林省的营销环境分析..........................................................三、基于五力模型分析江小白酒在吉林省市场竞争力 ..............................(一)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二)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三)新进入者的威胁..........................................................................................(四)替代品的威胁..............................................................................................(五)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竞争..........................................................................(六)江小白酒自身竞争力分析..........................................................................四、江小白酒吉林省市场竞争中存在的问题.................................................(一)定价方式简单且不够灵活..........................................................................(二)营销管理能力有待提高..............................................................................(三)渠道开发不够深入和全面..........................................................................(四)品牌热度难以持续......................................................................................五、江小白酒吉林省市场竞争力提升的策略.................................................(一)根据消费行为改变作出价格变动..............................................................(二)提高员工队伍的素质和能力......................................................................(三)深入开发市场渠道......................................................................................(四)加强线上媒体的品牌宣传..........................................................................六、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摘要近年来,随着更多新的白酒品牌及企业融入白酒行业,白酒行业的竞争也十分激烈,从2010年,我国白酒行业规模以上的企业672家,到了2018年,已达到2198家。
【摘要】在当今经济环境下,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成为了衡量其市场竞争力和长期可持续性的重要指标。
杜邦分析法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财务分析工具,通过深入剖析净资产收益率及其影响因素,为了解企业盈利能力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文章选择五粮液集团作为案例研究对象,利用杜邦财务模型对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等关键财务指标进行分析,探讨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关键驱动因素,并提出解决对策,旨在为白酒行业抵御外部风险,提升盈利能力提供借鉴。
【关键词】杜邦分析;净资产收益率;财务分析【中图分类号】F275引言我国是饮料酒生产和销售的大国,同时也是酒文化发达的文明古国,国人对酒有着特殊的依赖和独特的情怀,市场对饮料酒的需求量一直高居不下。
据2022年的数据统计,饮料酒的总产量高达5 427.47万千升,占全国酿酒业的比重超过80%,其中,白酒总产量达到671.24万千升,产量虽居于啤酒之后,却实现了6 626.45亿元销售收入,以12.40%的产量占据饮料酒销售收入的69.70%,实现88.40%的利润。
白酒行业在历经了黄金发展期、深度调整期、结构复苏期后,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且仍然保持绝对的领先优势,在饮料酒产业中的地位不可动摇。
五粮液集团作为中国白酒行业中变革迅速且市场响应能力突出的代表性企业,其生产的五粮液酒在国内外市场赢得了广泛赞誉,展现出强劲的盈利趋势。
然而,该集团同样面临着来自贵州茅台、山西汾酒等竞争对手的品牌挑战。
为了保持其市场领先地位,五粮液集团必须确保其盈利能力处于较高水平,这一点与其运营效率密切相关。
因此,基于杜邦分析法对五粮液集团的财务状况进行深入分析,评估其未来的盈利能力,对白酒行业的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一、杜邦财务模型理论 杜邦财务模型作为一个深入分析企业财务状况的重要工具,是基于净资产收益率(ROE)而构建的,它将ROE分解为三个核心指标的乘积: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以及权益乘数。
山西汾酒2018年财务分析详细报告一、资产结构分析1.资产构成基本情况山西汾酒2018年资产总额为1,182,896.37万元,其中流动资产为901,619.03万元,主要分布在应收票据、存货、货币资金等环节,分别占企业流动资产合计的40.99%、35%和14.38%。
非流动资产为281,277.34万元,主要分布在固定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资产,分别占企业非流动资产的56.83%、20.1%。
资产构成表2.流动资产构成特点企业持有的货币性资产数额较大,约占流动资产的55.36%,表明企业的支付能力和应变能力较强。
但应当关注货币性资产的投向。
企业营业环节占用的资金数额较大,约占企业流动资产的35%,说明市场销售情况的变化会对企业资产的质量和价值带来较大影响,要密切关注企业产品的销售前景和增值能力。
流动资产构成表3.资产的增减变化2018年总资产为1,182,896.37万元,与2017年的893,978.54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32.32%。
4.资产的增减变化原因以下项目的变动使资产总额增加:应收票据增加150,779.24万元,存货增加85,665.04万元,其他流动资产增加42,673.89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25,420.57万元,货币资金增加7,379.15万元,其他非流动资产增加1,726.94万元,长期投资增加1,460.48万元,长期待摊费用增加296.37万元,共计增加315,401.68万元;以下项目的变动使资产总额减少:应收账款减少101.73万元,应收利息减少260.41万元,其他应收款减少390.89万元,无形资产减少701.11万元,固定资产减少5,210.1万元,预付款项减少8,475.33万元,在建工程减少11,344.28万元,共计减少26,483.85万元。
增加项与减少项相抵,使资产总额增长288,917.83万元。
5.资产结构的合理性评价从资产各项目与营业收入的比例关系来看,2018年应收账款所占比例基本合理。
中法葡萄酒产业合作源远流长追溯历史,中法最早在葡萄酒领域的探索合作始于改革开放初期。
当时中法合资建立了天津“王朝”葡萄酒企业,这是中国第二家、天津市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
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法合作力度进一步加大,两国签署成立中法政府合作葡萄种植与酿酒示范农场协议,推广法国酿酒葡萄品种及酿酒技术,推动中国葡萄酒业发展,最终确定在河北省怀来县东花园镇实施,中法庄园由此诞生。
河北怀来产区目前是中国的第三大葡萄酒产区,国内最大的葡萄酒生产商之一—长城就坐落在这里。
2001年,中国政府批准进口第一批法国葡萄种苗,并在中国多地开花结果,自此,双方的合作进入快车道。
众所周知,葡萄酒的品质与口味,与葡萄紧密相关,而葡萄的品质则极度依赖产区,对气候、环境的要求非常高。
从产量来说,山东半岛是中国最大的产酒区,生产量占全国的40%。
1982 年,中国第一座现代葡萄酒酿酒厂—张裕,就建立在这里。
2018 年,拉菲罗斯柴尔德集团在蓬莱丘山山谷产区建立了珑岱酒庄,这也是庞大的拉菲版图中首次加入中国酒庄。
而提及我国本土的葡萄酒产业集聚区,宁夏必然位居榜首。
宁夏作为中国最著名的年轻高档葡萄酒产区之一,拥有贺兰山东麓这份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是中国第二大葡萄酒产区,拥有大约200家酒庄,再加上法国葡萄酒产业的多年支持助力,让其成为全球葡萄酒领域的一颗产量新星。
适合中国产区的葡萄品种马瑟兰在宁夏大面积推广,也形成了中国的特色单品马瑟兰葡萄酒。
从葡萄种条、橡木桶到列级酒庄制度,再到葡萄园种植管理、人才培养,可以说,宁夏从法国学到了葡萄酒产业的体系和精髓,并结合本地特色形成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受到产业集聚区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法国酒企和人才奔赴宁夏,其中法国路威酩轩集团就在宁夏投资建设了中国第一个葡萄酒项目—夏桐酒庄。
与此同时,中法在葡萄酒产业合作的范围也不断扩大。
中法葡萄酒学院在宁夏挂牌成立,中法葡萄酒文化旅游论坛连续举办多届。
2023年法国总统马克龙在访华期间,中法在发布的联合声明中更是指出,要继续在葡萄酒行业及地址标志方面进行交流合作,并支持中国举办国际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大会。
酒类行业财务分析案例导言:酒类行业是一个具有丰富历史的市场,随着消费者对高品质酒类的需求不断增长,这个行业变得越来越具有挑战性。
本文将通过对酒类行业的财务分析案例,探讨该行业的经营情况、主要财务指标以及行业发展的趋势。
1. 行业概况酒类行业包含了酿酒、酒精饮料制造和销售等环节。
这个行业的市场容量很大,随着经济发展和消费者收入的提高,酒类消费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此外,一些新兴市场的崛起以及全球贸易的便利化也为行业的发展创造了机会。
2. 主要财务指标分析为了对酒类行业进行全面的财务分析,我们将关注以下几个主要财务指标:2.1 销售收入销售收入是衡量酒类企业经营业绩的重要指标。
通过分析销售收入的增长率和市场份额的变化情况,可以了解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地位。
此外,还可以通过对销售收入结构的分析,了解不同产品或渠道的销售情况。
2.2 毛利率毛利率是企业的核心利润指标,它反映了企业在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中所得到的利润水平。
高毛利率通常意味着企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高附加值产品。
2.3 费用率费用率是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费用与销售收入之间的比例。
通过费用率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和效率水平。
较低的费用率通常意味着企业能够更有效地运营,并在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
3. 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来展示酒类行业的财务分析。
3.1 公司A公司A是一家国内颇具影响力的酒类企业,主要产品包括白酒、红酒和啤酒。
以下是公司A的财务数据:- 2018年销售收入:10亿人民币- 2019年销售收入:12亿人民币- 2020年销售收入:15亿人民币通过对公司A销售收入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其销售额在过去三年中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这显示了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
3.2 公司B公司B是一家新兴的酒类企业,主要以生产高品质红酒为主打产品,并通过电商渠道进行销售。
以下是公司B的财务数据:- 2018年销售收入:5000万人民币- 2019年销售收入:8000万人民币- 2020年销售收入:1.2亿人民币相比于公司A,公司B的销售收入增长速度更快,表明公司B在市场开拓和品牌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业绩。
酒业市场调查报告一、市场概况当前,酒业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
经济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对生活品质追求的增加,使得酒类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同时,酒类文化的传播也使得消费者对酒类产品有了更高的认知度。
二、市场规模酒类市场规模庞大,包括白酒、红酒、啤酒等不同类别。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中国酒类市场的年销售额超过千亿人民币,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
其中,白酒市场份额最大。
三、酒类消费者群体1. 年龄分布:酒类消费者主要集中在25岁至45岁之间,约占总消费人群的60%。
2. 性别分布:男性消费者是主要消费群体,约占总消费人群的80%。
3. 地域分布: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是消费集中的地区,消费者对高端酒类产品的需求较高。
四、市场发展趋势1. 红酒市场:随着国内人均收入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红酒市场需求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2. 高端白酒市场:随着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高端白酒市场逐渐兴起,呈现出稳定上升的态势。
3. 低度酒市场:随着健康意识的增强和酒精消费限制政策的出台,低度酒市场发展迅猛。
五、消费者需求与喜好消费者在购买酒类产品时,更加注重品质、口感和包装。
高品质,口感细腻的产品受到消费者青睐。
此外,消费者对酒类产品的文化背景、品牌声誉和推广活动也有一定的关注。
六、市场竞争格局酒类市场竞争激烈,不仅国内品牌争相崛起,还有许多国际知名酒类品牌进入中国市场。
龙头企业凭借其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渠道优势,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
七、市场营销策略1. 品牌推广:通过巧妙的广告宣传和代言人效应,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2. 渠道拓展:拓宽销售渠道,与电商平台合作,将产品推向更广大的消费群体。
3. 产品创新:保持产品的新鲜感,推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新品种。
八、市场监管与政策酒类市场监管日益加强,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加强对酒类市场的监管力度。
这些政策包括产品质量检测、广告宣传规范等,旨在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和市场的健康发展。
中国白酒市场规模、需求端及供求端分析一、白酒市场规模:消费者对中高端白酒消费能力及意愿显著增强,行业空间广阔2016年之前,中国白酒产量呈稳定增长趋势,到2017年,中国白酒产量开始下滑,为1198.1万干升,同比下降11.8%。
截止到2018年,中国白酒产量继续下跌,达到近几年最低值,为8712万千升,同比下降27.28%。
截至2019年7月,中国白酒产量为4561万千升,较上年同期下降15.65%。
从近年来我国白酒行业销售情况来看,浓香型白酒占主要市场份额,并诞生了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洋河等一批国内中流砥柱企业。
2018年浓香型白酒占白酒市场的51.01%;其次是酱香型,占15.31%。
二、需求端:高端及次高端中期增速在15%左右2019年上半年,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升,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94元,同比增长8.8%,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最终消费支出对于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0.1%,食品烟酒类消费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8.6%,再次成为我国居民的第一大消费门类。
城镇化的进程,也加快了过去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和当地人民财富的积累,我国城镇人口由2008年的6.24亿增长至8.31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2008年的47%提升至59.58%。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率逐步提升,人口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人均可支配收入也有着显著的提升。
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3年的18,311元提升至2018年的28,228元,GAGR超过9%。
伴随着酒类消费中由政务消费向商务消费、大众消费的持续转型,消费者的消费意识趋于理性,同时由于白酒消费的社交属性,“喝好酒”的消费理念深入人心,消费者对于健康的高端白酒的需求仍将保持旺盛。
预计对高端、次高端白酒的需求增速将快于个人消费,达到20%。
若按照商务消费占比36%,朋友聚会36%,个人爱好及养生保健合计28%的比例测算,未来行业的需求增速约为15.5%。
中国酒业行业分析报告1. 市场概况中国酒业市场是一个庞大而竞争激烈的市场,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酒是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中国宴席和社交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增加,人们对高品质酒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2. 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根据中国酒业协会的统计数据,中国酒业市场在过去的几年中保持着稳定的增长。
2019年,中国酒业市场总销售额突破1.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
其中,白酒是市场的主导品种,占据了市场份额的70%以上。
而啤酒和葡萄酒在市场中也占有一定的份额。
然而,从长远来看,中国酒业市场还存在着巨大的增长潜力。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人均酒消费量仍然较低,但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和饮酒观念的改变,酒消费量有望持续增长。
3. 市场竞争格局中国酒业市场竞争激烈,主要有以下几个主要竞争者:3.1 白酒巨头白酒是中国酒业市场的主要品种,市场份额超过70%。
白酒巨头包括茅台、五粮液等知名品牌。
这些企业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同时也拥有庞大的生产规模和销售网络。
3.2 啤酒品牌啤酒市场在中国也非常庞大,几个知名啤酒品牌如雪花、青岛、燕京等在市场上占据一定的份额。
啤酒品牌在市场中通过营销活动和品牌形象的打造来吸引消费者。
3.3 葡萄酒进口商随着中国市场对进口葡萄酒的需求不断增加,一些葡萄酒进口商正逐渐在市场中崭露头角。
这些进口商通过引进高品质的葡萄酒和开展营销活动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4. 市场趋势和机遇4.1 高端消费需求增长随着中国居民收入的增加和消费观念的升级,高品质酒的需求不断增加。
尤其是一些稀缺的白酒品牌,其价格也在不断上涨。
因此,酒企可以借助高品质酒的生产和销售来满足这一市场需求。
4.2 健康饮品的兴起由于健康意识的提升,一些健康饮品如低酒精度白酒和葡萄酒等受到消费者青睐。
这些饮品相对于传统的高度酒来说,更温和和适合更多人群饮用。
因此,企业可以将研发和推广这些健康饮品作为发展重点。
---文档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一、偿债能力分析的基本理论概述(一)偿债能力的含义偿债简言之就是指企业偿还长期、短期负债的能力。
这一切都与企业的经营与生产活动密切相关,一个企业非现金支付的能力、偿债能力对于企业能否继续生存、发展下去起着决定性作用。
(二)偿债能力的分类1、短期偿债能力短期偿债能力即为企业偿还其流动负债的能力。
通过观察企业一年内到期的债务,不难发现它与企业当前可支配的资产之间存在的关系。
任何一家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强弱由企业中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所占的比重,还有其资产的流动性决定。
2、长期偿债能力长期偿债能力,是企业拥有的,确保企业能够及时偿还长期借款的能力。
通常情况下,它在企业全部的债务当中所占比重的很大。
企业对其自身长期偿债能力的分析首要目的是衡量还本付息的能力。
因为企业还本付息的能力不仅与企业现金流入有关,也与其盈利能力密切相关。
3、短期偿债能力指标(1)流动比率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最重要的指标,当属流动比率。
他通常被用来观察企业短期债务到期前的流动资产状况以及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可能性。
一般来说,流动比率越高,企业在约定期限内还款的几率也就会越大。
(2)速动比率也称酸性测试比率。
该指标主要表示在短期债务到期之前,企业是否可以及时偿还债务。
速动比率的内容十分广泛,如短期投资、现金、应收票据等等,也可以理解为能够在尽快变现的内容。
(3)现金比率现金比率即货币资金与有价证券之和与流动负债形成的比值。
如果企业销售货物时,出现大量赊账的情况,使得应收账款数额变大,则在评价其短期变现能力时,就会用到该指标。
(4)现金流量比率即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流动负债之间的比值。
在企业正常经营的前提下,以其经营产生的现金偿还债务,其偿还比重越大,说明该企业的经营绩效越好。
需要注意的是,各行各业由于在产品特性、公司经营特点、行业市场环境各不相同,其现金流量比率也大不相同。
4、长期偿债能力指标(1)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是企业年末负债总数与资产总数之间的比值,资产负债率反映了企业在经营和建设的过程中负债在资产中所占的比重,也是保护债权人自有资产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特刊增添“美丽世界杯”专版,专访有关世界杯的足球宝贝侃球、猜球的活动,同时选择体育明星进行代言。
燕京啤酒紧贴时下体育热点,及时更新营销理念,开阔营销思路,打出了“精彩世界杯,品牌梦工厂”的宣传口号。
相比之下,国人对中国足球的关心更多,燕京啤酒借助这一点,及时将营销方向转向中国足球。
2014年燕京啤酒与中国足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全程对中国足球进行冠名,与中国足球协会达成了合作伙伴关系,同时发起了倡导“全民足球”的理念[9]。
这次,燕京啤酒的企业文化与中国足球的交流更加深入,不再只局限于传统的宣传和推广。
燕京啤酒在足协杯赛事中设立黑马奖,以鼓励在比赛中奋勇拼搏的球队,使得社会各界更加关注草根球队,同时鼓励更多的青少年参与和热爱足球,培育足球专业人才。
燕京啤酒借助中国足协杯的影响力与感召力,将产品与体育结合,使体育文化与品牌文化互相融合,通过一系列线上、线下媒体加大对燕京啤酒的传播与宣传,提升燕京啤酒品牌的内涵和形象,打造了燕京啤酒心系国家足球发展水平的企业形象。
4结束语
通过对当前国内啤酒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体育营销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同时结合燕京啤酒的营销战略进行研究,为国内其他啤酒企业和行业营销提供了案例。
促进了国内啤酒行业的发展水平,推动了啤酒行业转变思维,将产品与营销相结合,使企业逐步成长为具有优质产品和高知名度的国际化企业。
参考文献:
[1]朱全飞.我国啤酒品牌建设与体育营销策略选择分析
[J].酿酒科技,2015(1):137-140.
[2]刘秀锦.啤酒品牌年轻化战略实例分析[J].啤酒科技,
2015(4):112-114.
[3]宗刚,赵晓东.基于K-核分析的中国啤酒品牌二分网络
结构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3(6):936-940. [4]黄文恒,侯乐.二、三线啤酒品牌如何“筑墙御狼”[J].销
售与市场(评论版),2010(4):35-37.
[5]许广崇.众多啤酒品牌逐鹿广西[J].中国酒,2008(11):
78-81.
[6]闫治民.啤酒品牌营销,想说爱你不容易[J].广告大观
(综合版),2006(4):67-68.
[7]省监督抽查结果表明:啤酒品牌多饮用要选择[J].大
众标准化,2003(9):19.
[8]何佳讯.中国啤酒品牌需要“故事”吗?[J].广告大观,
2004(4):144-145.
[9]德媒:德国啤酒品牌猛增酿酒业正经历复兴[EB/OL].
(2017-03-28)[2019-03-10].http://www.cankaoxiaoxi.
com/finance/20170328/1820807.shtml.
2018年全国酒类经济指标
本刊讯:从2019年4月24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酒业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九次(扩大)会议上了解到,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1—12月,全国酿酒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酿酒总产量5631.93万千升,同比增长1.17%。
其中饮料酒产量4985.30万千升,同比增长0.90%;发酵酒精产量646.63万千升,同比增长3.24%。
2018年,全国酿酒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总计2546家,累计完成产品销售收入8122.74亿元,同比增长10.20%;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476.45亿元,同比增长23.92%。
(1)白酒产业:规模以上白酒企业1445家,完成酿酒总产量871.20万千升,同比增长3.14%;完成销售收入5363.83亿元,同比增长12.88%;实现利润总额1250.50亿元,同比增长29.98%。
(2)啤酒产业:规模以上啤酒企业415家,总产量3812.24万千升,同比增长0.50%;完成销售收入1472.52亿元,同比增长7.08%;实现利润总额121.85亿元,同比增长5.61%。
(3)葡萄酒产业:规模以上葡萄酒企业212家,总产量62.91万千升,同比下降7.36;完成销售收入288.51亿元,同比下降9.51%;实现利润总额30.63亿元,同比下降9.46%。
(4)黄酒产业:规模以上黄酒生产企业115家,累计完成销售收入167.45亿元,同比增长5.42%;实现利润总额17.24亿元,同比下降7.20%。
(5)酒精产业:规模以上酒精生产企业119家,累计完成总产量646.63万千升,同比增长3.24%;完成销售收入512.80亿元,同比增长13.61%;实现利润总额10.76亿元,同比下降50.85%。
(6)其他酒产业:规模以上其他酒生产企业240家,完成销售收入315.63亿元,同比增长0.85%;实现利润总额45.46亿元,同比增长14.51%。
(晓文)
钟声扬·中国体育文化在啤酒行业中的品牌运用及营销分析研究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