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背诵课文九年级(下)
- 格式:doc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3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文知识梳理部编版课文详解: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9 鱼我所欲也/《孟子》10 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11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12 词四首099 鱼我所欲也预习重点一、作者简介及背诵提示孟子,名轲,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此篇需背诵。
二、全文展示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三、主题概述本文以“鱼”和“熊掌”为喻,提出在“生”和“义”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取义的观点,并进一步指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都应该保持自己的“本心”,即“羞恶之心”。
四、文言知识积累(一)通假字1.故患有所不辟也(“辟”通“避”,躲避)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通“辨”,辨别”)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通“德”,感恩、感激;“与”通“欤”,语气词)4.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从前、先前)(二)古今异义1.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古义:可以用来;今义:表示可能或者能够。
2.一豆羹古义:古代盛食物的一种容器;今义:豆子。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课文注音及解释归纳汇总第1课《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隧洞suì dòng : 即隧道。
蜗行wō xíng : 像蜗牛那样慢行比喻行动迟缓。
淤滩yū tān : 淤泥形成的滩地。
驳船bó chuan : 没有动力装置,由拖轮带动的船,用于运输货物(如煤、油木材或粮食);有时亦载客,通常由拖轮拖带。
簇新cù xīn : 极新;全新。
~的大衣。
笑涡xiào wō : 脸颊上的小圆窝笑时深而明显。
喷薄pēn bó : 形容事物出现时气势壮盛,喷涌而起的样子:~欲出的一轮红日。
伤痕累累shāng hén lěi lěi : 一般指全身是伤。
后又比喻人在感情上受到伤害心里伤痕累累。
第2课《梅岭三章》阎罗yán luó : 即间罗王,也称“间王”,民间传说中掌管阴间的神。
这里比喻凶恶残暴的人。
捷报jié bào : 胜利的消息:~频传。
血雨腥风xuè yǔ xīng fēng : 风里夹着腥味,雨点带着鲜血。
形容疯狂杀的凶险气氛或环境取义成仁qǔ yì chéng rén : 即“舍生取义”“杀身成仁”。
为了成全仁义,不惜牺牲生命。
第3课《短诗五首》漫漫màn màn : 指时间长久或空间广远的样子。
~长夜。
路途~。
装饰zhuāng shì: 1.在身体或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美观:~品。
~图案。
她向来朴素,不爱~。
2.装饰品:建筑物上的各种~都很精巧。
舵手duò shǒu :1.操舵驾驶船的人。
2.比喻把握方向的领导者。
埋没mái mò :使显露不出来,不能发挥作用。
第4课《海燕》苍茫cāng máng : 空旷辽远;没有边际。
高傲gāo ào : 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人;极其骄傲。
九下语文要求背诵篇目
九下语文要求背诵的篇目如下:
1. 《望岳》(杜甫)
2. 《登鹳雀楼》(王之涣)
3.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唐代无名氏)
4. 《江雪》(柳宗元)
5. 《春晓》(孟浩然)
6. 《静夜思》(李白)
7. 《初发凉州口占示满怀》(释宝秀)
8.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9. 《登高》(杜甫)
10.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这些篇目涵盖了唐宋元明等多个朝代的作品,旨在让学生熟悉古代文学名篇,提高对古代文学的欣赏能力和理解能力。
背诵这些篇目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和修养,对于提升写作水平和鉴赏文学作品具有重要意义。
初中语文课文背诵内容背诵是通过诵读的方式记住识记的阅读材料。
中国传统语文学习方法之一。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语文课文背诵内容,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现代文背诵篇目1、济南的冬天·老舍P69第三段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古代诗文背诵篇目1、《论语》六则P153-155(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三)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四)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六)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木兰诗》P161-163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九年级上册沁园春雪1936年2月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出师表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倶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起刑赏,以昭陛下平民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诚,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的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又一年矣。
先帝之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名,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七年级上册课文背诵第五课童趣(沈复(P19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第十课《论语》十则(P4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里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述而》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子罕》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卫灵公》第十四课秋天(何其芳(P62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芦篷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浆。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
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冽了。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1.诗两首我爱这土地艾青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写于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十七日1.诗两首乡愁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2.我用残损的手掌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嫩柳折枝/有奇异的芬芳)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3.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滩上的驳船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祖国啊!我是贫困我是悲哀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啊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祖国啊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窝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祖国啊我是你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喂养了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18.《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020年部编新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课文注音及解释第1课《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隧洞suì dòng : 即隧道。
蜗行wō xíng : 像蜗牛那样慢行比喻行动迟缓。
淤滩yū tān : 淤泥形成的滩地。
驳船bó chuan : 没有动力装置,由拖轮带动的船,用于运输货物(如煤、油木材或粮食);有时亦载客,通常由拖轮拖带。
簇新cù xīn : 极新;全新。
~的大衣。
笑涡xiào wō : 脸颊上的小圆窝笑时深而明显。
喷薄pēn bó : 形容事物出现时气势壮盛,喷涌而起的样子:~欲出的一轮红日。
伤痕累累shāng hén lěi lěi : 一般指全身是伤。
后又比喻人在感情上受到伤害心里伤痕累累。
第2课《梅岭三章》阎罗yán luó : 即间罗王,也称“间王”,民间传说中掌管阴间的神。
这里比喻凶恶残暴的人。
捷报jié bào : 胜利的消息:~频传。
血雨腥风xuè yǔ xīng fēng : 风里夹着腥味,雨点带着鲜血。
形容疯狂杀的凶险气氛或环境取义成仁qǔ yì chéng rén : 即“舍生取义”“杀身成仁”。
为了成全仁义,不惜牺牲生命。
第3课《短诗五首》漫漫màn màn : 指时间长久或空间广远的样子。
~长夜。
路途~。
装饰zhuāng shì: 1.在身体或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美观:~品。
~图案。
她向来朴素,不爱~。
2.装饰品:建筑物上的各种~都很精巧。
舵手duò shǒu :1.操舵驾驶船的人。
2.比喻把握方向的领导者。
埋没mái mò :使显露不出来,不能发挥作用。
第4课《海燕》苍茫cāng máng : 空旷辽远;没有边际。
高傲gāo ào : 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人;极其骄傲。
《送东阳马生序》翻译课文1、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我小时候就爱好学习。
家里贫穷,没有办法得到书来看,就常常向有书的人家借,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期送还。
2、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天特别冷的时候,砚池里的墨水结成坚硬的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和伸直,也不放松抄书。
3、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抄写完毕,跑着把书送还,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4、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也因此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
5、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6、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又担心没有学问渊博的老师、名人交往,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7、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前辈道德声望高,向他求教的学生挤满了屋子,不曾稍微把语言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8、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我站在旁边侍侯着,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请教;9、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有时遇到他斥责,(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一句话不敢回答;10、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等到他高兴了,就又去请教。
所以我虽然愚笨,终于能够有所收获。
11、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当我去求师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里,深冬刮着猛烈的寒风,踏着有几尺深的积雪,脚上的皮肤冻裂了还不知道。
12、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到了学舍,四肢僵硬得不能动弹,服侍的人拿来热水给我洗手暖脚,用被子给我盖上,很久才暖和过来。
13、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住在旅店,每天只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可以享受。
人教版初中语文要求背诵的课文课内篇目
七年级上
1、《童趣》
2、《论语》
3、《春》
4、《古代诗歌四首》
5、《散文两篇---金色花
荷叶母亲》6、《世说新语》两则 7、《郭沫若诗两首》
七年级下
8、《假如生活欺骗了你》9、《木兰诗》10、《口技》11、《短文两篇---夸父逐日
共工怒触不周山》
八年级上
12、《桃花源记》13、《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14、《核舟记》2-4段 15、《大道之行也》16、《杜甫诗三首》17、《三峡》18、《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19、《湖心亭看雪》20、《诗四首》
八年级下
21、《雷电颂》前六段 22、《与朱元思书》23、《五柳先生传》24、《马说》25、《送东阳马生序》26、《诗词曲五首》27、《小石潭记》28、《岳阳楼记》29、《醉翁亭记》3 0、《诗五首》
九年级上
31、《沁园春雪》32、《出师表》33、《词五首》
九年级下
34、《诗两首土地乡愁》35、《我用残损的手掌》36、《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37、《孟子二章》38、《鱼我所欲也》39、《曹刿论战》40、《邹忌讽齐王纳谏》41、《诗经》两首。
九年级下册必背篇目谈读书九年级下册必背篇目《谈读书》,课文如下:《谈读书》培根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
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舍好学深思者莫属。
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
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
有一技之长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
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
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
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
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淡而无味矣。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
因此不常作笔记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
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慢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
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是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
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
初中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古诗十九首》课件初中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古诗十九首》课件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古诗十九首》是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诗词的魅力。
本课件将对《古诗十九首》的内容进行详细解读和分析,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古诗的内涵。
一、《古诗十九首》概述《古诗十九首》是一篇系列课文,包含了十九首不同朝代的优秀古诗。
这些古诗的选材广泛,涵盖了爱国、自然、家国情怀等多个主题。
通过读这些古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生活、情感和社会的思考和感悟。
二、古诗欣赏1. 《登鹳雀楼》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王之涣的作品,描绘了登上鹳雀楼后所看到的宏伟景色。
通过描写壮丽的自然景色,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雄心壮志和对国家繁荣昌盛的向往。
2. 《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的作品,通过描写辽阔的大漠和蓝天白云,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感伤之情以及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
3. 《渡汉江》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宋之问的作品,描绘了他渡过汉江时所经历的艰难困苦。
诗中融入了诗人对国家兴衰的忧虑,表达了自己追求理想、担当责任的决心。
三、古诗赏析1. 《静夜思》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李白的作品,通过描绘夜晚的寂静和内心的孤寂,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中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 《登高》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杜甫的作品,通过描绘登高所见的山川壮丽景色,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
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使诗句更加生动有趣。
3. 《春晓》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孟浩然的作品,通过描绘春天早晨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诗中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手法,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春天的美丽景色之中。
四、古诗练习为了加深对《古诗十九首》的理解和记忆,我们可以进行一些练习。
可以尝试填空、背诵、仿写等形式的练习,以提高学生对古诗的感受力和创作能力。
九年级下册语文书课文目录第一单元1 诗两首我爱这土地(艾青)乡愁(余光中)2 我用残损的手掌(戴望舒)3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4 外国诗两首祖国(莱蒙托夫)黑人谈河流(休斯)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脚踏一方土第二单元5 孔乙己(鲁迅)6 蒲柳人家(刘绍棠)7 变色龙(契诃夫)8 热爱生命(杰克·伦敦)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第三单元9 谈生命(冰心)10 那树(王鼎钧)11 地下森林断想(张抗抗)12 人生(勃兰兑斯)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关注我们的社区第四单元13 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亚)14 变脸(魏明伦)15 枣儿(孙鸿)16 音乐之声(勒曼)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乘着音乐的翅膀第五单元17 公输(《墨子》)18 《孟子》两章(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19 鱼我所欲也(孟子)20 《庄子》故事两则(庄子)惠子相梁(《庄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上(《庄子》)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第六单元21 曹刿论战(《左传》)22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23 愚公移山(《列子》)24 《诗经》两首(《诗经》)关雎(《诗经》)蒹葭(《诗经》)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课外古诗词背诵1 从军行(杨炯)2 月下独酌(李白)3 羌村三首(之三) (杜甫)4 登楼(杜甫)5 走马川行奉送大夫出师西征(岑参)6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7 望月有感(白居易)8 雁门太守行(李贺)9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10 别云间(夏完淳)名著导读《格列佛游记》:奇异的想像,辛辣的讽刺(乔纳森·斯威夫特)《简·爱》:人生追求的二重奏(夏洛蒂·勃朗特)九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测试题一、语文基础知识及应用(44分)1、给加粗字注音或根据拼音,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九年级(下)
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行路难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血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田忌赛马
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
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
于是孙力谓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
”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
及临质,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之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
”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
曹刿论战《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愚公移山《列子》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士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出师表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
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棉、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