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e 6 时, pmax 0, pmin 0, 基底压力呈梯形分布; b e 时, pmax 0, pmin 0, 基底压力呈三角形分布; 6 b e 6 时, pmax 0, pmin 0, 基底出现拉应力,但不能承受 拉应力而脱开,压力重分布。
1.1 土的三相组成 土的固相物质包括无机矿物颗粒和有机质。无机矿物成分又分为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 土的液相指存在于土孔隙中的水。分为结合水(强、弱)和自由水(毛细水、重力水)。 土的气相指充填在土孔隙中的气体。包括自由气体和封闭气体。 1.2 土的颗粒特征 1.2.1 土粒粒组的划分 粒径、粒组的概念。我国规定的粒组划分标准:表 1-1。 1.2.2 土粒组成的表示方法 土的颗粒级配:土中不同粒组的相对含量(各粒组干土质量的百分比)。 ①表格法 ②累计曲线法
砂土:非碎石土,且粒径大于 0.075mm 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的 50%
细粒土:粒径大于 0.075mm 的颗粒质量不超过总质量的 50%
第 3 页 共 10 页
同济大学 土质学与土力学 复习资料
1150899 陈力畅
第四章 土中应力计算
4.1 概述 4.1.1 土中应力计算的目的和方法 目的:地基中的应力状态→应力应变关系→地基强度、变形和稳定性问题 方法:自重应力:建筑物修建以前,地基中由土体本身的有效重量所产生的应力。 附加应力:建筑物修建以后,外荷载在地基中引起的应力。 研究方法:弹性理论(半无限连续体、材料力学概念),真实土体,叠加方法。 4.1.2 土力学中符号的规定:与材料力学正好相反。 正应力:压为正,拉为负; 剪应力:正面正向或负面负向为负,其余为正。 4.2 土中自重应力计算 自重应力:由于土体本身自重引起的应力。是土体的初始应力状态。 4.2.1 基本计算公式 均质土中自重应力计算公式: cz z 。随深度线性增加,呈三角形分布。 4.2.2 土体成层及有地下水时的计算公式 土体成层: cz i 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