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2植物博览会》教案_(2)【精品】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2
2 植物博览会1教学目标一、学习目标了解更多的植物种类,感受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
能意识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养成爱好花草树木的习惯。
1.知识目标(1)能认识更多的植物种类。
(2)根据植物的某种特点对已有的植物资料进行分类。
(3)能按照不同植物的特点设计出展览的主题。
(4)能设计各种植物资料的展出形式,并按一定的步骤进行布展。
2.能力目标(1)把课堂知识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加以运用;(2)能学会运用网络资源,让学习无限延伸。
(3)培养学生对信息进行采集、筛选、整理、重组和利用的基本能力;(4)培养学生从多方面考虑问题,分析问题、现实有效的解决问题。
3.情感目标(1)通过整个专题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研究探索的精神。
(2)通过小组协作,使学生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相互合作才能共同发展,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意识;(3)能总结在展览实施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3重点难点1、根据植物的某种特点对已有的植物资料进行分类。
2、通过小组协作,使学生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相互合作才能共同发展,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意识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教学活动一(1)学习活动一:(a)上课时先请学生观察教材中博览会的立体景观图,了解展览的内容都有哪些。
(b)指导学生按教材中提供的资料,通过分析它们各自适合安排到展台的哪部分,进一步培养和锻炼学生给植物分类的能力。
(c)如果学生能按要求收集来更多的资料,可照上述要求对这些资料进行必要的整理。
(d)如果学生带来的资料不能和立体景观图中展览内容相适应,可鼓励学生将其确定为新的类别。
提出学习主题并进行分析,提供不同切入点,提出我们的学习任务。
(e)教师提示植物的分类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只要符合一定的规律和特点即可。
(2)学习活动二:(a)参照上一活动,充分讨论要办一个什么样的植物博览会。
(b)不局限于上一活动的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可能收集到的资料。
(3)选择任务题。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展览主题,并根据任务选择组成学习小组,教师提出希望。
六年级科学上册植物博览会教案冀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植物的分类和特征;(2)学习观察和描述不同植物的特点;(3)掌握植物的生长需求和生长环境。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参观植物博览会,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2)学会运用比较和分类的方法,分析不同植物的相似之处和差异;(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团队协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植物的意识;(2)懂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植物的分类与特征1. 导入:参观植物博览会,观察不同植物的形态结构;2. 学习植物的分类方法,了解植物的六大器官;3. 分析不同植物的特征,如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等;4. 总结植物的主要特征。
第二课时:植物的生长与环境1. 探究植物的生长需求,如光照、水分、养分等;2. 分析不同植物的生长环境,如水生植物、旱生植物等;3. 学习植物适应环境的实例,如沙漠植物的耐旱特性;4. 总结植物生长的环境因素。
第三课时:植物的繁殖与发育1. 了解植物的繁殖方式,如有性繁殖、无性繁殖等;2. 学习植物的发育过程,如种子发芽、植株生长等;3. 观察植物的生长现象,如顶端优势、向光性等;4. 总结植物的繁殖和发育特点。
第四课时:植物的利用与保护1. 了解不同植物的利用价值,如食用、药用、观赏等;2. 学习植物的保护方法,如植树造林、绿化环境等;3. 探讨植物保护的意义,如维持生态平衡、防止水土流失等;4. 总结植物的利用和保护重要性。
第五课时:实践与探究1. 参观植物博览会,观察不同植物的特点;2. 进行植物采集,制作植物标本;3. 调查周围植物的生长环境,分析其适应性;三、教学资源1. 植物博览会现场;2. 植物标本;3. 调查表;4. 教学课件。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植物分类和特征的掌握程度;2. 学生对植物生长环境和繁殖发育的理解;3. 学生对植物利用和保护的认识;4. 学生在实践与探究中的表现。
植物博览会-冀人2001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基本的植物生长环境要求和生长规律;2.知道植物的吸氧和呼氧口,理解植物和人类的相互依存关系;3.提高观察、实验、记录和总结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实践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1.探究植物的生长环境需求;2.理解植物和人类的相互依存关系;3.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三、教学难点1.理解植物的吸氧和呼氧口,轻松理解植物和人类的相互依存关系;2.掌握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生长环境要求;3.积极参与实验、记录和总结过程。
四、教学方法1.理论课教师讲解与学生互动;2.组织实验,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3.让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实践应用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 (5min)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校园内的植物,询问学生对植物的了解和认识,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 观察实验 (25min)1.学生分组自行设计植物生长实验,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论;2.在讲解实验流程中,考虑生长温度、光照强度、水分、土壤和氧气等因素的影响;3.考虑实验中不同植物的特性,以及不同生长条件下的差异性。
3. 理论学习 (30min)1.学生对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环境要求进行理论学习;2.理解植物的呼吸和光合作用,掌握植物的气孔和叶子的重要作用;3.归纳植物和人类相互依存的关系。
4. 植物博览会 (50min)1.学生组织植物博览会,展示自己的实验成果和研究成果;2.展示植物生长特点和环境需求,包括光线、水源、气温、肥料等;3.让同学们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验。
5. 总结归纳 (10min)教师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观察与描述、发现和可能产生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让学生自主、深刻领悟到所学的知识和实践经验。
六、教学评估1.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验设计和表现、植物博览会的展示和理论学习得知学生的学习情况;2.学生根据实验、表演、笔记和博览会总结等进行自我评估和互评。
六年级科学上册植物博览会教案冀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不同种类的植物特点,如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等。
(2)学会观察和描述植物的主要特征。
(3)能够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植物的相似之处和差异。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学会合作交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植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植物的分类及主要特征。
2. 观察和描述植物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 植物的分类及主要特征的区分。
2. 运用比较方法分析植物的相似之处和差异。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植物标本、图片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分组,每组准备植物观察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植物博览会的场景,激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引入新课。
2. 探究活动一:观察植物特征(1)学生分组观察植物标本,记录植物的主要特征。
(2)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方法,分析植物的相似之处和差异。
3. 探究活动二:植物分类(1)学生根据观察到的植物特征,进行植物分类。
(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各类植物的特点,讲解植物分类知识。
4. 总结与反思学生分享探究过程中的发现和收获,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植物的主要特征和分类知识。
5. 拓展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保护植物,爱护环境?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植物的重要性和保护意识。
7. 布置作业学生完成植物观察报告,深入了解一种植物的特点。
六、教学内容第六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其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性。
(2)学会观察植物的光合作用现象。
(3)能够描述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植物在光下的生长变化。
(2)学会运用科学方法,分析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敬畏之心,增强环保意识。
七、教学重点1. 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其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性。
六年级科学上册植物博览会教案冀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植物的分类和特点。
(2)学会观察植物的形态结构,并能进行简单的描述。
(3)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参观植物博览会,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2)运用观察、记录、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学会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珍惜资源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1. 植物的分类和特点。
2. 观察植物的形态结构,并进行描述。
教学难点:1. 植物的分类和特点的理解与应用。
2. 观察植物的形态结构,并进行描述的能力培养。
教学准备:1. 植物博览会参观门票。
2. 观察植物记录表。
3. 教学课件或黑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出示植物博览会参观门票,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植物有什么了解?今天我们将去参观植物博览会,看看有哪些奇特的植物。
二、参观植物博览会(15分钟)1. 组织学生分组参观植物博览会,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植物的形态结构,并记录下来。
2. 引导学生关注不同植物的特点,如叶片形状、花瓣颜色等。
三、交流与分享(10分钟)1. 学生回到教室,分组进行观察植物记录表的交流与分享。
2. 邀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观察成果,并简单描述植物的特点。
四、植物分类游戏(10分钟)1. 教师出示不同种类的植物图片,学生分组进行分类。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根据植物的特点进行分类?不同类别的植物有什么共同点?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如植物的分类、特点等。
2.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如观察、记录、合作等。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植物的分类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观察植物过程中的认真程度。
3.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
六、探索植物的生长环境(10分钟)1. 教师通过课件或黑板,向学生介绍植物的生长环境,如土壤、水分、光照等。
2 植物展览会|六年级上册科学教课设计第一单元冀教版1教课目的1、知识目标 :认识植物的一些基本的知识和特点(草本植物、木本植物等);2、能力目标 :能够独立的 ,或许和伙伴合作一同来准备一个植物的博览会。
3、感情目标 :学会集作、学会在筹办展览会的活动中理解和支持别人 , 尽可能的给别人供给帮助。
2学情剖析学生生活在乡村对植物有一些认识3要点难点踊跃主动的设计和筹办“植物展览会”。
4教课过程4.1 一学时4.1.1 教课活动活动 1【讲解】植物展览会【导入】新课导入 :讲话 :同学们 ,你们感觉我们的教室美吗 ?美在哪里呢 ?(生:教室的窗台上摆放了很多美丽的小盆景 )是呀 ,这么多美丽的植物不只把我们的教室装束的美丽极啦 ,还把整个大自然给点“靓”了呢 !其实我们丰富多彩的植物世界千姿百态 ,今日 ,让我们一同来观光植物展览会吧 !【讲解】观光植物展览会活动一 :观光植物展览会1.讲话 :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活动中 ,大家必定采集和准备了一些相关植物的资料 ,认识到植物世界是丰富多彩的。
今日 ,我们就来一同感觉一下吧 !2.请同学们打开书 ,察看教材 P7《植物展览会》的立体观景图 ,认识展览的内容。
3.剖析教材中供给的资料,谈谈它们合适安排到展台的哪部分?进一步培育和锻炼学生给植物分类的能力。
方形西瓜竹叶兰马尾松编号 :G-3-6 名称 :珙桐 (中国的鸽子树 ) 特点 :珙桐开花时 ,两片大苞片似展翅翱翔的鸽子,被誉为“中国鸽子树”,是宝贵的观赏树种,二级保护植物。
猪笼草资料根源 :中国科普博览。
金灯藤害羞草枸骨编号 :G-3-1 名称 :银杏产地 :中国浙江天目山特点 :我国特产 ,有名的活化石植物 ,叶片呈扇形 ,秋季金黄色 ,为优秀的园林绿化植物。
果实拥有极高的经济和药用价值。
4.概括整理 :(1)赏析植物 :郁金香、枸骨、马尾松、害羞草、猪笼草。
(2)经济作物 :大豆。
(3)珍稀植物 :银杏、珙桐。
六年级科学上册植物博览会教案冀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植物的分类和特点。
(2)学会观察和描述不同植物的生长环境和需求。
(3)掌握植物的繁殖方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调查和实验等方法,研究不同植物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2)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观察和记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对植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2)增强环保意识,关注植物的生长和保护。
教学重点:1. 植物的分类和特点。
2. 观察和描述不同植物的生长环境和需求。
教学难点:1. 植物的繁殖方式。
2. 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观察和记录。
第一章:植物的分类和特点教学内容:1. 植物的分类: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藻类植物。
2. 各种植物的特点和区别。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各种植物的图片,让学生了解不同植物的特点。
2.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比较各种植物的异同。
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说出各种植物的名称和特点。
2. 学生能比较各种植物的异同。
第二章:观察和描述不同植物的生长环境和需求教学内容:1. 不同植物的生长环境和需求。
2. 学会观察和描述植物的生长环境和需求。
教学活动:1. 带领学生实地观察不同植物的生长环境和需求。
2. 让学生进行观察和记录,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描述。
教学评价:1. 学生能了解不同植物的生长环境和需求。
2. 学生能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和描述植物的生长环境和需求。
第三章:植物的繁殖方式教学内容:1. 植物的繁殖方式: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2. 各种繁殖方式的特点和区别。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的繁殖方式,并进行小组讨论。
2. 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不同繁殖方式的特点。
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说出植物的繁殖方式和特点。
2. 学生能通过实验观察不同繁殖方式的特点。
第四章:保护植物,关注生态环境教学内容:1. 保护植物的重要性。
2. 关注生态环境,积极参与植物保护活动。
教学活动:1. 让学生了解保护植物的重要性,培养环保意识。
小学科学冀教版五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植物博览会》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设计各种植物资料的展出形式,并按一定的步骤进行布展。
2.能对收集到的植物制作不同形式的资料卡片。
3. 能总结在展览实施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教学重点筹办植物博览会。
教学难点对所搜集的资料,进行分类存档。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设备,各种植物的图片。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一)谈话:上节课我们对一些植物进行了分类,让它们各自进了自己的展区。
同学们想不想,自己也办一个植物博览会呢?在做植物博览会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呢?下面,让我们就办一个植物博览会,展览一下我们搜集的植物吧!二、探究(一)筹办植物博览会1.提问:如何筹办我们自己的植物博览会呢?2.小组讨论。
ppt出示要求:(1)如何规划展览的内容。
(2)如何制定方案,如何分工,布置展区。
3.小组制定方案(怎样布展、怎样分工、怎样突出自己组的特色……)。
ppt提示:(1)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规划展览的内容。
(2)根据展览的内容,进行小组分工,相互协作。
(3)在室外搜集资料时,要注意安全。
(4)布置各部分展区时,要有条理,尽可能做到设计新颖、美观,主题突出。
(5)结合展览内容,写出解说词。
4.分工合作布置展会。
组长做好分工,然后开始布置展会。
5.归纳整理:在筹办植物博览会的活动中,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6.交流。
学生把自己的收获或体会,在全班内进行交流。
7.拓展活动:资料存档(1)实物类的展品制作成标本。
(2)文字图片类资料制成资料卡片。
如:植物博览会归档材料之八:植物之最最奇特的树:最高的树:最大的花:最有力量的果实:最早的植物学著作:……三、练习1.填空。
(1)植物博览会结束后,将各种能保存的展品资料,这样既便于今后研究,又能为下一届同学提供帮助。
(2)最高的树是()(3)最大的花是()2.用哪些方法可以让我们对植物世界了解得更多呢?四、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把你的收获,说给同桌听一听,然后再在小组里说一说你的收获。
植物博览会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多样性。
2.锻炼学生自己动手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学会相互交流、沟通。
教学重点:锻炼学生自己动手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
教学难点:学生自己筹办一个植物博览会。
材料与工具:
1.学生自己搜集的图片资料。
2.布置展览台。
教学过程:
活动一:参观植物博览会
活动过程:
1.学生把搜集到的图片资料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展示。
2.学生把自己所搜集的资料进行分类。
如:经济作物、食用植物新品种、观赏植物等
提问:虞金香、构骨、马尾松、大豆、猪笼草、金灯藤、蔬菜温室大棚、含羞草、银杏、耐储存的转基因番茄、珙桐这些植物应该把它们分别放在哪个展台上展示?
小结。
活动二:筹办植物博览会
活动过程:
1.学生讨论如何筹办植物博览会。
提示:
(1)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规划展览的内容。
(2)根据展览的内容,进行小组分工,相互协作。
(3)在室外单独搜集资料时,要注意安全。
(4)布置各部分展区时,要有条理,尽可能作到设计新颖、美观、主题突出。
(5)结合展览内容,写出解说词。
2.学生绘制一个展览的预示图。
3.学生开始用所搜集的资料布置展览会。
拓展活动:
让学生把展览后的资料分类存档。
1.提问:如何保存资料?
2.怎么样保存资料科学些?。
教材分析学生在上节课的学习中,已经比较粗略地认识到可以用分类的方法认识更多的植物,初步感受到了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
学情分析强化学生的认识,进一步了解当地的植物资源,意识到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本节课通过学习“植物博览会”参观与筹办,调动学生探究家乡植物资源问题的兴趣,鼓励学生关注最新植物的栽培技术。
设计理念学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中,已经比较粗略的认识到可以用分类的方法认识更多的植物,初步感受到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
为了强化学生的认识,本课通过“植物博览会”的参观与筹办,调动学生探究家乡植物资源的兴趣。
同时激励学生关注最新植物栽培技术,感受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密切关系。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多样性。
2.锻炼学生自己动手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学会相互交流、沟通。
学习重点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各种植物进行较为准确的简单分类学习难点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各种植物进行较为准确的简单分类。
教学准备各种植物资料教学过程设计三个阶段学习内容(第一课时)学生活动教学意图自主学习活动一:参观植物博览会1 .谈话:在平常的生活和学习活动中,大家一定收集和准备了一些有关植物的资料,认识到植物世界是丰富多彩的。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感受学生通过看图片,学生汇报资料,引入新课。
根据资料和图片把学生带入课堂引发阶段一下吧!2 .观察教材 P7 《植物博览会》的立体观景图,了解展览的内容。
3 .分析教材中提供的资料,说说它们适合安排到展台的哪部分,进一步培养和锻炼学生给植物分类的能力。
探究的欲望。
合作交流阶段4 .汇报:( 1 )从中你学到了一些什么?( 2 )你认为它的最大的亮点是什么?( 3 )如果让你来做,你认为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进一步的补充?5 .整理和归纳( 1 )观赏植物:郁金香、枸骨、马尾松、含羞草、猪笼草。
( 2 )经济作物:大豆。
( 3 )珍稀植物:银杏、珙桐。
( 4 )植物栽培技术:转基因番茄、蔬菜温室大棚。
植物博览会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多样性。
2.锻炼学生自己动手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学会相互交流、沟通。
教学重点:锻炼学生自己动手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
教学难点:学生自己筹办一个植物博览会。
材料与工具:
1.学生自己搜集的图片资料。
2.布置展览台。
教学过程:
活动一:参观植物博览会
活动过程:
1.学生把搜集到的图片资料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展示。
2.学生把自己所搜集的资料进行分类。
如:经济作物、食用植物新品种、观赏植物等
提问:虞金香、构骨、马尾松、大豆、猪笼草、金灯藤、蔬菜温室大棚、含羞草、银杏、耐储存的转基因番茄、珙桐这些植物应该把它们分别放在哪个展台上展示?
小结。
活动二:筹办植物博览会
活动过程:
1.学生讨论如何筹办植物博览会。
提示:
(1)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规划展览的内容。
(2)根据展览的内容,进行小组分工,相互协作。
(3)在室外单独搜集资料时,要注意安全。
(4)布置各部分展区时,要有条理,尽可能作到设计新颖、美观、主题突出。
(5)结合展览内容,写出解说词。
2.学生绘制一个展览的预示图。
3.学生开始用所搜集的资料布置展览会。
拓展活动:
让学生把展览后的资料分类存档。
1.提问:如何保存资料?
2.怎么样保存资料科学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