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种感冒的区别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3
合理用药小常识(一)药品名称——每个药品都有其通用名、商品名、化学名、通用名是全世界通用的。
一个药品成分有时只对应一个通用名。
商品名是同一成分不同厂家生产的药品的品牌名。
一般医生处方常用的是商品名,患者在购药或用药时不能只记商品名,一定要学会并记住通用名。
合理用药——是指根据不同的疾病与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药物、给予适当的剂量、在适当的时间、通过适当的途径及适当的疗程达到治疗的目标。
适当的药物:不同的病症需选择具有针对性的药品。
适当的剂量:用药中不要随意加大或减少药物剂量。
适当的时间:药物是饭前服用还是饭后服,须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每日一次用时须根据具体病症按时用药。
每日多次用药时用药间隔应尽量在24小时内均分,并且要和您的作息时间相协调。
适当的途径:给药途径的不同则药物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可由病情及药物的性质而定。
适当的疗程:须遵医嘱按疗程用药。
不要擅自延长或缩减用药时间。
治疗目标:治愈疾病、减轻症状、延缓病情发展。
药品的剂型——各种药品的剂型不同其用法也不一致,按药物的说明进行使用可以达到最佳的药物效果。
药物的有效期——任何药物按规定都有其有效期,学会识别包装上注明的有效期,不用过期或失效的药物。
药物的不良反应——是指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或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时,在正常的用量、用法时出现的有害的和不期望的反应。
也就是说任何药物都有两重性,既可“治病”又可“致病”,处方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地、合理地用药,科学地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合理用药小常识(二)各种药物由于用药目的不同其剂型也不相同,因而其用法也不一样。
根据病症,在合理选药的前提下用法得当,则可达到治疗的目的。
否则,不仅达不到治疗的目的,反而有时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所以正确的用药方法,是合理用药、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
药物按其给药途径的不同可分为内服药和外用药,内服的常见药品包括普通口服片、肠溶片、口含片、缓释片和控释片、胶囊、丸剂、合剂和口服液等;外用药品包括眼药水(膏)、栓剂、霜剂、气雾剂、喷雾剂等。
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怎样区别有几个关键点:一、主要是怕冷还是怕热?两种感冒虽然都有发热症状,但风寒感冒一般发热轻,病人就是有点微热,但也不会感觉到热。
反而怕冷明显,喜欢躺下盖被子。
而风热感冒则不同,一般的病人都有明显发烧症状,所以病人明显感到热,但受到风吹的时候有会感觉有点怕冷。
但这种怕冷不是一直持续的,有些病人会因为感冒而自觉穿多衣服,但穿上了又感觉很热不舒服。
二、看病人疲劳症状,两种感冒的病人都会有疲劳症状,但风寒病人会感觉全身乏力,头昏沉,很想躺下休息,不想动,精神也疲劳。
而风热感冒的病人则是头痛明显,感觉全身不舒服,但不会很疲乏。
想睡又睡不着,有时候躺下比起来活动还辛苦。
一般精神不疲倦,但感觉很烦躁,这都是“热气在体不能表”的症状!三就是看那些所谓的“清涕”“浊涕”,舌头是否有厚苔等……比较简单的方法就是看你流什么样的鼻涕,清水样的是风寒不容易鼻塞,打喷嚏。
鼻涕粘稠的是风热,鼻塞严重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区分与治疗感冒是四季常见的外感病,尤以冬春两季多见。
许多家庭都备有治疗感冒的中成药,有的人患感冒后吃了不少药,但病症并没减轻。
关键在于没有辨证用药。
中医认为感冒一般可分为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两大类。
这两种感冒病因病机、症状、治疗原则及用药差别很大。
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
症状可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
治法应以辛温解表为主。
常选用麻黄、荆芥、防风、苏叶等解表散寒药。
代表方剂为《葱豉汤》、《荆防败毒散》。
服中成药可选用感冒清热冲剂、正柴胡饮冲剂、感冒软胶囊、川芎茶调散、通宣理肺丸等等。
服药后可喝些热粥或热汤,微微出汗,以助药力驱散风寒。
患风寒感冒也可服用验方:葱白5节、淡豆豉9克、生姜3片,水煎服,日一次;或生姜30克、红糖30克,煎汤分三次服用。
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
症状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粘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
风寒感冒的症状与普通感冒有何不同感冒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常常由于病毒感染引起。
而在感冒中,有一种特殊类型的感冒被称为风寒感冒。
风寒感冒与普通感冒相比,在症状上有一些不同之处。
下面将会详细介绍风寒感冒的症状与普通感冒的区别。
一、风寒感冒的症状1. 寒冷感:风寒感冒患者通常会感觉寒冷,尤其是在寒冷的天气条件下。
他们可能会出现寒战、发冷的感觉,并渴望温暖的环境。
2. 鼻塞和流鼻涕:风寒感冒患者经常会出现鼻塞和流鼻涕的症状。
鼻塞通常是由于鼻腔的炎症引起的,而流鼻涕则是身体试图清除感染病毒的一种反应。
3. 喉咙痛:风寒感冒患者可能会出现喉咙痛的症状。
这是由于喉咙周围组织的感染引起的。
4. 咳嗽和打喷嚏:风寒感冒患者经常会咳嗽和打喷嚏。
这是身体为了清除呼吸道中的病毒而进行的一种反应。
5. 肌肉疼痛:风寒感冒患者可能会感到全身肌肉疼痛。
这是由于病毒侵袭导致的炎症反应。
6. 容易疲劳:风寒感冒患者往往会感到非常疲劳和虚弱。
这是由于身体免疫系统与病毒抗争时消耗了大量的能量。
7. 分泌物的颜色:风寒感冒患者鼻涕和痰的颜色通常为白色或浅黄色。
二、普通感冒的症状1. 温热感:普通感冒患者通常会感到一种温热的感觉,尤其是在发热时。
他们可能会出现全身发热、发汗的症状。
2. 鼻塞和流鼻涕:普通感冒患者同样会出现鼻塞和流鼻涕的症状。
3. 喉咙痛:普通感冒患者也可能会出现喉咙痛的症状。
4. 咳嗽和打喷嚏:普通感冒患者同样会经常咳嗽和打喷嚏。
5. 肌肉疼痛:普通感冒患者也可能出现肌肉疼痛的症状。
6. 容易疲劳:普通感冒患者同样会感到非常疲劳和虚弱。
7. 分泌物的颜色:普通感冒患者鼻涕和痰的颜色通常为透明或浅黄色。
三、风寒感冒与普通感冒的区别尽管风寒感冒和普通感冒在很多症状上相似,但仍然存在一些区别。
风寒感冒患者通常会感觉寒冷,而普通感冒患者则会感到温热。
此外,风寒感冒患者的鼻涕和痰通常为白色或浅黄色,而普通感冒患者的鼻涕和痰通常为透明或浅黄色。
感冒分4种类型,要对症下药才行意见建议:一,风寒型感冒:病人除了有鼻塞,喷嚏,咳嗽,头痛等一般症状外,还有畏寒,低热,无汗,肌肉疼痛,流清涕,吐稀薄白色痰,咽喉红肿疼痛,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等特点,通常要穿很多衣服或盖大被子才觉得舒服点.这种感冒与病人感受风寒有关.治疗应以辛温解表为原则.病人可选用伤风感冒冲剂,感冒清热冲剂,九味羌活丸,通宣理肺丸,午时茶颗粒等药物治疗.若病人兼有内热便秘的症状,可服用防风通圣丸治疗.风寒型感冒病人忌用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片,羚翘解毒片,复方感冒片等药物. 治疗风寒感冒的关键就是需要出点汗(中医称辛温解表),有很多方法的,包括桑拿,用热水泡脚(最好加点酒),盖上两层被子,喝姜糖水,喝姜粥等等.风寒感冒主治方是桂枝汤,伤寒论首方,也称和剂之王(麻黄汤也主治风寒感冒,但在南方慎用).总结:辛温解表,宣肺散寒.二,风热型感冒:病人除了有鼻塞,流涕,咳嗽,头痛等感冒的一般症状外,还有发热重,痰液粘稠呈黄色,喉咙痛,通常在感冒症状之前就痛,痰通常黄色或带黑色,便秘等特点.治疗应以辛凉解表为原则.病人可选用香雪抗病毒口服液,感冒退热冲剂,板蓝根冲剂,银翘解毒丸,羚羊解毒丸等药物治疗.风热型感冒病人忌用九味羌活丸,理肺丸等药物.三,暑湿型感冒:病人表现为畏寒,发热,口淡无味,头痛,头胀,腹痛,腹泻等症状.此类型感冒多发生在夏季.治疗应以清暑,祛湿,解表为主.病人可选用藿香正气水,银翘解毒丸等药物治疗.如果病人胃肠道症状较重,不宜选用保和丸,山楂丸,香砂养胃丸等药物.四,时行感冒:病人的症状与风热感冒的症状相似.但时行感冒病人较风热感冒病人的症状重.病人可表现为突然畏寒,高热,头痛,怕冷,寒战,头痛剧烈,全身酸痛,疲乏无力,鼻塞,流涕,干咳,胸痛,恶心,食欲不振,婴幼儿或老年人可能并发肺炎或心力衰竭等症状.治疗应以清热解毒,疏风透表为主.病人可选用香雪抗病毒口服液,防风通圣丸,重感灵片,重感片等药物治疗.如果时行感冒的病人单用银翘解毒片,强力银翘片,夏桑菊感冒片或牛黄解毒片等药物治疗,则疗效较差。
一、流行性感冒它是由流行性感冒的病毒引起的感染以后造成的症状。
它的症状主要是跟感冒是一样的,但是它比感冒更重一些,全身症状重,发烧比较高,一般在38度以上甚至在39度。
另外头疼、全身无力、全身肌肉疼痛,这方面表现更为严重。
它所持续的时间也相应比较长。
并且因为是呼吸道传播,可以通过和病人接触,甚至没有病人在场,因为病人咳嗽、打喷嚏,带有飞沫在空气中,如果空气不是特别流通的话,能够长时间漂浮在空中的话,有人呼吸也可能进入体内。
本病潜伏期大约l-2天。
起病大多突然,全身症状较重而呼吸症状较轻。
开始可表现为畏寒、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同时患者感头痛、全身酸痛、软弱无力,且常感眼干、咽干、轻度咽痛。
部分病人可有喷嚏、流涕、鼻塞。
有时可见胃肠道症状,加恶心、呕吐、腹泻等。
发热与上述此状一般于1-2天达高峰,3-4日内热退,症状随之消失。
乏力与咳嗽可持续l-2周。
流感的治疗原则:1.一般治疗。
病人应卧床休息,多饮水,流质或半流质饮食,要漱口,保持鼻、咽.、口腔卫生。
2.对症治疗。
高热头痛,给予解热镇痛剂,咳嗽者给予止咳剂,中毒症状较重者,可适当用抗病毒药物,酌情输液。
3.肺炎型流感的治疗。
要注意早期发现,及时治疗,输氧,防止心功能不全的发生,酌情用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
一旦有继发感染,可用青霉素。
二、病毒性感冒即上呼吸道感染,又简称上感,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常见呼吸道传染病。
诱因有受寒、淋雨、过度疲劳、营养不良等。
患者的鼻涕、唾液、痰液含有病毒,通过打喷嚏、咳嗽、说话将病毒散播入空气中,感染他人。
健康人也可由于接触患者的毛巾、脸盆或餐具等感染病毒而得病。
感冒主要表现为打喷嚏、鼻塞、流鼻涕、咽干、咽痛、咳嗽、声音嘶哑等症状。
全身表现有头痛、浑身酸痛、疲乏无力、食欲不振,或不发热,或低热,或高热、畏寒等症状。
病程一般为3天~7天。
感冒发热患者需卧床休息,注意保暖,减少活动。
住处要经常通风,保持一定温度和湿度。
4种与感冒病症表现相似的上呼吸道疾病引言上呼吸道疾病是指影响上呼吸道部位的疾病,其症状与感冒非常相似,容易误诊和误治。
本文将介绍四种与感冒病症表现相似的上呼吸道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和支气管炎。
流行性感冒病因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感染,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流感病毒分为A、B和C三个亚型,其中A亚型最为常见。
症状流行性感冒的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咳嗽、喉咙痛、流涕和鼻塞等,通常伴有全身不适感。
病程较短,一般为3-7天。
防治预防流感的最有效方法是接种流感疫苗。
治疗方面,通常采用对症支持治疗,包括休息、饮食调节、补充水分和药物缓解症状。
过敏性鼻炎病因过敏性鼻炎是由过敏原引起的一种过敏性疾病,主要通过接触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
常见的过敏原包括花粉、尘螨、宠物皮屑等。
过敏性鼻炎的症状包括鼻塞、喷嚏、流涕、鼻痒和眼痒等,通常伴有异物感和嗅觉减退。
病程较长,可以持续数周甚至数月。
防治预防过敏性鼻炎的最有效方法是避免接触过敏原。
治疗方面,常用抗过敏药物如抗组胺药物、鼻用类固醇和免疫调节剂进行治疗。
慢性鼻窦炎病因慢性鼻窦炎是鼻窦黏膜感染和炎症持续超过12周的疾病。
常见的病因包括上呼吸道感染、过敏和鼻腔解剖异常等。
症状慢性鼻窦炎的症状包括鼻塞、面部压力感、鼻腔分泌物增多、嗅觉减退和咳嗽等。
病程较长,可以持续数月甚至数年。
防治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方法包括抗生素治疗、鼻腔冲洗和手术治疗等。
常用的抗生素包括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等。
支气管炎病因支气管炎是指支气管黏膜的炎症,可以是急性或慢性。
常见的病因包括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和吸入有害物质等。
支气管炎的症状包括咳嗽、咳痰、胸闷、气促和喉咙痛等,通常伴有全身不适感。
病程较长,急性支气管炎多在1-3周,而慢性支气管炎可持续数月。
防治治疗支气管炎的方法包括对症支持治疗和抗生素治疗等。
常用的抗生素包括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和头孢菌素等。
结论上呼吸道疾病的症状与感冒非常相似,容易误诊和误治。
关于感冒,你必须知道的16条常识得了“感冒”,可能安然度过刺激的几天,也有可能家破人亡,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一场场感冒,就像一次次无法回避的高空冒险,你可以习以为常,但不能不小心谨慎。
1感冒是一种病吗?不是。
咳嗽、喷嚏、流涕、头痛、发热、咽痛、全身酸痛……有这些症状,我们都叫感冒。
但是,很多病都会引起这些症状。
比如: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病毒性咽炎、急性疱疹性咽峡炎、咽结膜热、细菌性咽炎、细菌性扁桃体炎等。
这些不同的病,由不同的病毒或者细菌引起,症状类似,有重合,有不同,外行是傻傻分不清。
所以,咱们老百姓所说的感冒不是一种病,而是这些症状的统称。
2 感冒药不治感冒?是的。
市面上,所有声称治疗感冒的药,都是缓解症状的:△看看原理就知道,这些感冒药只针对症状,并不对付病毒、细菌。
而感冒是病毒、细菌感染引起的。
所以,这些感冒药,既不能治疗感冒,也不能预防感冒。
下图也很直观:△(本图来自丁香医生)3 缓解症状的药该不该吃?那要看情况。
一般讲,普通感冒,症状不影响生活和工作,不用吃药,多喝水就好。
如果症状太明显,影响了工作和生活,就可以吃药缓解症状。
但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吃。
4 消炎药是一定要吃的吧?不一定。
所谓“消炎药”,只是个民间概念,而不是医学概念。
所谓“炎症”,是身体防御反应的表现。
具体讲,受到感染等刺激,机体会自动防御,患处血管扩张、淤血、水肿、细胞增生等,常见表现为红、肿、热、痛。
那么,所谓“消炎药”,大致分三种:一是针对红肿热痛,进行解热镇痛。
比如布洛芬、阿司匹林、安乃近、对乙酰氨基酚等。
二是激素类,抑制免疫、抗炎。
比如可的松、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等。
以上两个都是治标,并不杀灭病毒,也就是不治感冒。
三是抗生素。
抗生素可以抑制细菌的细胞壁、蛋白质、DNA的合成,解除细菌对人体的伤害,也就消了炎。
比如各种西林、头孢、霉素、沙星、硝唑等。
敲黑板:抗生素只对细菌起作用,对病毒半点作用也没有。
如果不是细菌性感染,吃抗生素,不仅没用,而且会破坏肠道菌群,降低免疫力,害处多多。
什么是感冒,您了解吗?感冒,包括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
普通感冒:是鼻、鼻咽、咽喉等上呼吸道的急性炎症,因此常用急性鼻咽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诊断名词,也常统称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
本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较高。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春季最多见。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小儿发病率最高。
常呈散发性,偶可造成流行。
流行性感冒:是病毒所致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主要通过飞沫与直接接触传播,具有高度传染性,常易造成大范围甚至世界性大流行。
冬季“个性化”选择感冒药流行病学资料显示,75%的人每年都要患一次感冒;感冒了吃感冒药已经成为一种生活化的习惯。
巨大的市场催生了众多的感冒药。
据了解,目前全国有20%的药厂在做感冒药,市面上感冒药品种高达百种以上。
不但有内服的,今年更出现了外用的。
刚刚结束的中央电视台广告招标会传来消息,医药保健品类产品仍是2004年广告招标的重头戏,其中感冒药在其广告类别中居首。
那么,这些感冒药有什么区别呢?面对五花八门的“感冒”广告,患者应该如何选择呢?近百种口服感冒药成份主要有4种据专家介绍,市场上近百种的感冒药品,其成分不外乎4种主要成份。
解热镇痛成份:如对乙酰氨基酚、双氯芬酸钠、氨基比林,其中尤以对乙酰氨基酚最为常用,这种成份专门对付发热、疼痛。
减轻鼻腔充血成份:盐酸伪麻黄碱、盐酸麻黄碱;原先大量使用的盐酸苯丙醇胺已被禁用,这种成份主要用来减轻鼻塞、流涕、喷嚏等症状。
镇咳药:氢溴酸右美沙芬、盐酸二氧异丙嗪等;咳嗽频繁者使用复方甘草合剂、咳必清;咳嗽痰多,痰液粘稠,则可加用必嗽平;这类成份中常常涉及到植物药成份。
抗组胺药:扑尔敏、盐酸苯海拉明。
用于减少过敏、变态症状。
另外,在临床治疗中根据需要还常常选用抗病毒成份和抗菌素成份。
在市场上所见的形形色色的感冒药,实际上总离不开这几种成份的组合。
针对感冒药的市场调研中显示,大多数居民乐意选用成份全面的感冒药。
但同时采用这四种成份的感冒药品牌并不多,白加黑、泰诺、百服宁是含有这几种成份比较全面的品牌。
4种感冒的区别
导语:感冒并非那么简单,不同的感冒吃的药也不同。
中医一般将感冒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而在西医中则分病毒性感冒和流行性感冒,不同的感冒症状与用药都不相同。
感冒吃药未好,可能是吃错了药!看看你的感冒属于哪一类,再对症下药吧!
风寒感冒
解释:风寒感冒通常秋冬发生比较多,中医认为风寒感冒属于太阳经症,太阳开机受阻。
一般是因为劳累,没休息好,再加上吹风或受凉而生病。
典型症状:后脑强痛、怕寒怕风、流清鼻涕、脉象浮紧、舌无苔或薄白苔、无汗。
对症用药:感冒清热颗粒,感清糖浆,风寒咳嗽丸,感冒疏风片,通宣理肺膏,川贝止咳糖浆。
风热感冒
解释: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
中医认为风热感冒一般是由便秘引起的,通常是便秘两天以后,喉咙痛一两天后出现感冒症状。
这是因为中医认为肺和大肠相表里,排便不畅,大肠影响肺就出现感冒症状。
典型症状:表现为发热重、咽喉红肿疼痛、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咳嗽、痰粘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
对症用药:双黄连口服液,银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银柴颗粒,三金感冒片,夏桑菊颗粒。
流行性感冒
解释: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病毒存在于病人的呼吸道中,在病人咳嗽、打喷嚏时经飞沫传染给别人。
流感的传染性很强,由于这种病毒容易变异,即使是患过流感的人,当下次再遇上流感流行,他仍然会被感染,所以流感容易引起暴发性流行。
一般在冬春季流行的机会较多,每次可能有20%~40%的人会传染上流感。
典型症状:患上流行性感冒,会有食欲不振、头痛、腰痛、肌肉酸痛、打喷嚏、鼻塞、流鼻水、高烧发病后持续约二周咳嗽和倦怠等症状。
对症用药:快克,康必得,臣功再欣,连花清瘟胶囊,康得,日夜百服宁等都可以有效治疗流行性感冒。
病毒性感冒
解释:病毒性感冒即上呼吸道感染,又简称上感,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常见呼吸道传染病。
诱因有受寒、淋雨、过度疲劳、营养不良等。
患者的鼻涕、唾液、痰液含有病毒,通过打喷嚏、咳嗽、说话将病毒
散播入空气中,感染他人。
健康人也可由于接触患者的毛巾、脸盆或餐具等感染病毒而得病。
典型症状:打喷嚏、咳嗽、鼻塞、流鼻涕、咽干、咽痛、声音嘶哑、浑身酸痛、高热或畏寒是病毒性感冒的典型症状。
对症用药:板蓝根颗粒,阿扑双欣,泰诺,清开灵口服液,新康泰克,百服宁等是病毒性感冒的常见用药。
另外,感冒的自然病程一般在7天左右,通常感冒用药5天至7天即可,抗生素类药一般用药5天左右。
有些患者为了巩固疗效,感冒已经康复、还继续吃药,但是这样往往会把体内正常的细菌也给杀灭,反而会引起毒副作用,像这样巩固治疗效果的做法也是不科学的。
所以,在头痛、流涕、咳嗽症状完全消除,体温恢复正常后,就应该停服感冒药。